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28

第28章 游酢与闽学(2)

三、游酢是闽学鼻祖

清朝人左宰为《宋.游酢文集》写序说:“孔子、孟子的道统,因为有了“二程”而得到光大,因而朱熹把“二程”看成闻道、知道的继承人;“二程”的洛学,因为有了游酢、杨时而得到推广,因此先辈学者都把游酢、杨时看做亲受教益的正统。”

游酢、杨时同时把“二程”洛学传到福建,他们同是洛学的正统传人,但杨时享有盛名,而游酢却罕为人知。人们一般把杨时称为“道南第一人”、“闽学鼻祖”、福建理学的创始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一是游酢比杨时早死12年(游酢死于北宋徽宗宣和五年,即1123年;杨时死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即1135年);二是游酢所处的北宋末年,金人南侵,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极端混乱状态,人们无视思想理论问题。不仅游酢本人的学说得不到重视,其弟子更无人过问,默默无闻,因此未能流传下来;三是游酢二传弟子、胡安国季子胡宏对游酢的诬害,使游酢及其思想的影响在尘封的历史中被遮掩以至几乎被彻底沉埋。胡宏诬害游酢研究佛学、援禅入儒、以禅证儒是“以其不仁不敬”而“尽背其师说”而成为“程门罪人”。在胡宏的诬害下,游酢及其理学思想的声望和影响自然就萧条冷落,甚至几乎被彻底沉埋。于是,游酢有的弟子,如胡安国、江锜、吕本中等就改师杨时,甚至师从多门。他们所传之学自然就不是游酢之学,而是其他学派的理学。胡安国除改师杨时外,还师从谢良佐,而最先师从孙复,因此胡安国的理学思想杂有孙复、杨时、谢良佐的理学思想。他的儿子胡宏本是游酢二传弟子,因为诬害游酢,自然也跟着其父投入杨时之门。胡安国、胡宏、江锜后来都活动在湖南一带,而开创湖湘学派。吕本中,除师事游酢外,也师事杨时、尹和靖,所传之学自然也不是游酢之学。至于游酢的纯正弟子黄中、陈侁、曾开等在胡宏的诬害下,自然影响乏力,未能流传下来。而杨时所处的是南宋初期,为了重振国家,复兴儒学,从朝廷到士人(即从上到下),都普遍重视思想理论问题。杨时又仕于朝,被皇帝选为侍讲,提出激进的抗金主张,又奔走各地游说,在东南传播程氏洛学,尽力为“二程”争夺学术上的正统地位,因而在当时杨时的声望极高。杨时弟子千余人,势力强大,再传弟子李侗、朱松、刘勉之、刘子翚、朱熹、张栻等,当时在政治和学术上地位也都很高,使杨时的思想传播较广,影响也较大。“道南第一人”、“闽学鼻祖”是杨时,其实这是不公道的,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在洛学与闽学的联系上,游酢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道南第一人”、“闽学鼻祖”的称号,应该属于游酢。朱熹都讲“道南首豸山”,肯定游酢是“道南首”,是“闽学鼻祖”。

游酢、杨时都是“二程”洛学的正宗正统传人。他们都把“二程”的“天理”的宇宙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论、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等摘取过来,构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然后再把自己的思想学说体系一代一代传下去。游酢这一系传人,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游酢的一传弟子黄中却把游酢的理学精髓传给了朱熹。朱熹在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到邵武拜游酢门人与外甥黄中为师,黄中就把舅父游酢传来的洛学的真传传给朱熹。游酢的二传弟子胡宪在五夫里教朱熹学“河南程氏之说”、儒家重要经典、诗文杂学。黄中、胡宪的传授,都使朱熹获得了源自于“二程”洛学的游酢理学思想,为朱熹的博学和理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朱熹也重视收集流传下来的游酢理学言论、游酢著作、游酢文集。如朱熹友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石子重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凡十家对《中庸》意旨阐发的大著作集录为《中庸集解》,朱熹不仅帮助石子重集录成功,而且为他的《中庸集解》作序,后来朱熹又对石子重的《中庸集解》进行删繁就简,而著成《中庸辑略》,使游酢的《中庸义》、《中庸解义》中的理学思想得到传扬。朱熹还编著有《游氏妙旨》,直接从游酢理学言论、游酢著作里吸收游酢理学思想和许多精华来构建、完善、充实他的闽学(即朱子学)体系。又如游酢为了发展新儒学(即理学)的理论,而敢以担当罪人的冒险精神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思维路向,深入佛学领域,探寻儒佛分际,以禅证儒,以禅援儒。他在深入佛学领域,认真探索研究后,明确而坚定地指出:《易》书不可与佛书并,这是因为佛书“使人割其所亲,独立于空寂之地”,并且在《答吕居仁辟佛说》里陈述了儒佛的虚实之异后,旗帜鲜明地“敢以管见陈白”,表明了他是一个坚定的儒者,同时也说明了他入佛以及由佛之迹而溯及佛之道,是为了援禅入儒而实现儒学理论的创新性、创造性发展。游酢的这个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启发了朱熹。朱熹实得游酢思想精髓,在游酢所开掘的路向上成功地圆融儒佛而自成一家。再如天理论,游酢从“二程”洛学思想出发,把“理”看作天、地、人“三才”的本体,认为理在天为道,在人为仁,都是生育发展的意思。朱熹就继承了游酢的这一思想,而指出“天理”的本性就是生生不息的,“仁”是“生之性”或“生之理”。在修养论上,游酢认为“存天理灭人欲”的基本方法是变化气质,实现仁性的复归,提出“治气养心行己接物”的修养论主张,并强调戒慎诚身。朱熹也赞赏游酢的这一思想。在体验“未发之中”上,游酢主张“以敬为先”。他在《静可书室记》里说:“请以主敬穷理为吾之勉。”游酢的这一思想是源自程颐的主敬说。游酢说:“伊川先生教人,又用敬不用静者,以静贯动静,该体用。”因此,“以敬为先”(主敬),是程颐、游酢一脉相传之指诀。朱熹继承了这一指诀。朱熹在为《四书》作注时就吸收了游酢上述的思想和其他的许多精妙的见解。这都表明朱熹在构建、完善、充实自己学说思想体系时是直接地吸收了游酢许多理学思想理论。

杨时思想虽然传播较广、影响较大,而且他的许多见解也被朱熹继承和引用,但是他的思想学说严格地说只传授到李侗为止,朱熹实际上未承其学。朱熹和杨时、罗从彦、李侗只是有师承关系,并无真正的传道关系。杨时、罗从彦、李侗所传承的道,主要是偏重于心的程颢的理学思想。杨时、罗从彦、李侗一脉相传的是所谓“未发之中”。杨时这是从程颢处学来的。“未发之中”,就是体会人在喜怒哀乐之前的纯理精神本体,它是天下的根本,体察了它,人就会达到圣人的境界,天下也就可以得到治理。杨时认为,能体会到这点,就是遵循了天理。体会“未发之中”的方法是静坐。程颢教导杨时等“无可行时,且去静坐”。游酢在《静可书室记》里说:“濂溪(周敦颐)、明道(程颢)二先生发明为学之要必言静者,以大本所当先也。”“清明其心,默存气象”(主静)是程颢、杨时至李侗一脉相传之指诀。杨时就是运用程颢传授的“静坐”(即“静复以见体”)的工夫来体验喜怒哀乐未发之际的天理。罗从彦从学杨时20年,其真得力处,也是“静复以见体”的体证工夫,即用静坐的工夫加以体察喜怒哀乐未发之时的气象。李侗也是如此。《豫章学案》说李侗跟随罗从彦学理学,“其始学也,默坐澄心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何如,久之而知天下之大本真在乎是也”。李侗教朱熹也是这样。朱熹在《答何叔京》文里说:“李先生教人,大抵令人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朱熹早年依据李侗的教导,通过静坐体会所谓“未发之中”苦参“中和”,但始终未能达到那个境界。朱熹后来回忆说:“当时亲炙之时,贪听讲论,又方窃好章句训诂之习,不能尽心于此,至今若存若亡,无一的实见处,辜负教育之意。”这说明朱熹对李侗所谓“未发之中”不予重视,未曾学进去。朱熹不仅不予重视,而且还提出批评,如说“罗仲素(罗从彦)《春秋说》不及文定(胡安国),盖文定才大”、“罗先生说(指教人静坐)恐终坐病,此说终是小偏”、“李(侗)说敬字不分明,所以多时无提摸处,若一向如此(指静坐),又似坐禅入定”,等等。这说明,朱熹对程颢、杨时至李侗一系所悟解的性道之体(即主静)这一相传指诀没有给予吸收与传承。朱熹最后是另辟路径由游酢、谢良佐直承程颐的思路。朱熹曾经说:“道理不可专要静处求,所以伊川谓只用敬,不用静,便说中了。”对此,台湾学者刘述先生在《文化与哲学的探索》一文中评论说:“程门另一高弟杨龟山倡道东南,再传弟子李侗即为朱子之业师。但朱子并未契于龟山一系的‘默坐澄心’之教,且不幸延平(李侗)早逝,不得不自己努力,强探力索,苦参中和,一直到三十九岁才真正找到自己成熟的思路。朱子自述早年误以‘性为未发,心为已发’,乃在未发上面用不上工夫,不免急迫浮露。后仔细咀嚼伊川(程颐)遗教,特别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语,才涣然冰释,为问题找到了满意的答案,从此认定性即是理,心则周流贯彻、通贯乎未发已发,在未发时只是涵养,已发之后则用省察。如此静养动察,分有所属,而敬贯动静。自此不复有疑。”因此,从朱熹思想学说的上乘脉络来说,在师承上,朱熹当然是李侗的学生,是杨时的三传弟子,但如果专就理学的脉络来说,朱熹实际上是不传杨时、罗从彦、李侗的学说,而是传扬并光大程颐、游酢的学说。杨时道南一脉,实际上只到李侗为止。朱熹思想不是附杨时一系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朱熹是由游酢直承程颐的理学思想的。游酢、杨时都是从“二程”到朱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而就闽学渊源于洛学来说,闽学属于程颐、游酢、朱熹一系。

史载:“游酢载道南归,创建州理学之始。闽道学之统,于濂、洛、关并称者,首推建郡,实游定夫开其先也。”

游酢载道南归,创立建州(即武夷山)理学之始。福建理学的道统即闽学,能与濂学、洛学、关学并称,实是从游酢开始的。

因此,“道南首”、“道南第一人”、“闽学鼻祖”是游酢,而不是杨时。

同类推荐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永恒的乐园

    永恒的乐园

    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青年时期的一部域外游记,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记作品。记录了劳伦斯1912-1916年间从奥地利、德国、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本书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画的描绘、诗的抒情、哲理的沉思”。《不列颠百科全书》评论说:“劳伦斯的游记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难忘”。
  • 了不起的你自己

    了不起的你自己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40篇诗文,展现了一个文艺少年的诗意世界,处处都闪烁着天真烂漫、纯真善良的梦幻之光。她的诗,有点像中国古人擅长的偈颂,但并不是用带韵的隽永词句来阐释佛理。她的题材要开阔得多,成长的感受、生存的体验、亲情的思念、爱情的渴望、草木的关怀、片刻的灵感、孤独的遐思……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她都以诗人的目光重新注视,以诗的语言予以再现。
热门推荐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史上最young的tfboys

    史上最young的tfboys

    以后慢慢看吧……故事情结很有起伏,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是不会弃文的……
  • 帝国侍卫

    帝国侍卫

    本书没有太监,大修后,改名《传说中的裁决》!
  • 异怪物猎人歪传

    异怪物猎人歪传

    穿越,种田文,曾小凡穿越异界,拥有了经验后踏上了一条寻找自己女友的道路。
  • 一个人两颗心

    一个人两颗心

    当我们亦或闲来无聊,亦或匆匆忙忙,亦或是四处张望、犹豫不决、满脸迷茫的时候,请停下来,看一看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另一颗心,是否有话要对你说。也许,在这一刻,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上)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上)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卢布朗的代表作。《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一经出版,很快便在法国家喻户晓,之后更是风靡整个欧洲大陆,至今仍畅销不衰,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亚森·罗宾既是一名心思缜密的盗贼,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侦探。紧跟他的脚步,开始一场神秘惊险的探案之旅吧。
  • 吴楚之殇

    吴楚之殇

    一个是被迫害的吴国三公主,一个是被迫害的楚国二皇子。二人同时流落到了北岛腹地,却发现北岛的邪族正在准备一场浩劫,意在屠杀殆尽中原百姓。邪族巫术足以乱人心智,邪族妖兽饮血噬骨,吴楚的普通兵士在邪族战力面前如同草芥;吴楚两国的当代统治者此刻正在乐此不疲的互相争斗者,为了挽救两国的百姓,二人不得不考虑重回故土登上王座,如此团结吴楚一心对抗邪族...
  • 夫人往后余生你养我可好

    夫人往后余生你养我可好

    “哥哥,我捡了个小朋友”多年后,柚子那哪是捡了个小朋友“你这是男友养成游戏啊”“羡慕羡慕”“二哥要是羡慕,你也去捡一个啊”夫人,往后余生你养我可好。啧,看在你长这么帅,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吧。
  • 超强至尊神帝

    超强至尊神帝

    无上仙界,五方仙域,五极仙王,仙界之主。他是北冥仙域的第六代仙王,至亲背叛,修为全无,沦为废人,逐出仙界。他是梁州豪门少主,但是却是一个十足的凡人,没有丝毫的修行天赋。当仙王之魂与凡人之躯融合,一个妖孽异军突起,他必当杀上仙界,占尽仇敌,登上那至尊仙帝之位。
  • 我和爱豆相对而居

    我和爱豆相对而居

    得知闺蜜谈恋爱后,身为群主兼唯一管理员的傅忻把群名改成了“谁先结婚谁是狗”。后来……甜食即是正义(傅忻):汪汪初次见面,夏宇安看着在对面小口吃饭的傅忻以为她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后来他看着和三岁小外甥玩儿很开心的傅忻才知道,那天她牙疼。外冷内热话痨小写手X外吵内安成熟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