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29

第29章 同德.同心.同志——以游酢与杨时莫逆之交为例

程楷

《宋史.杨时传》载:“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此即“程门立雪”的原始来历之一。此后,“程门立雪”成为著名成语,广被引用。元人谢应芳《杨龟山祠》诗云:“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清人袁枚也有诗云:“枚立雪程门,二十一年矣。”“程门立雪”这一成语久而久之也成了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的代名词。“程门立雪”主人公游酢与杨时同庚,均生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游酢比杨时大十个月。两人自认识至终老结交四十余载,情笃谊深,堪称莫逆之交。

一、同德,学无止境

同一心愿、同一行动者谓之“同德”。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杨时24岁中进士,元丰四年(1081年),29岁被授为徐州司法,此时河南“二程”明道(程颢)和弟伊川(程颐)创立新学派洛学体系。杨时对此颇感兴趣,在徐州几年中常有书信向程颢请教,探讨理学论题,后人已知的文章有《寄明道先生问〈春秋书〉》、《与明道先生子二十三郎书》、《与明道先生论〈春秋书〉》及《庄子解》、《林志宁书》等书信往来。明道先生的每次答疑解惑,也许对杨时的探索都是鼓舞,便推迟赴司法任,和游酢绕道颍昌,拜程颢为师,从此开始了同学同道追求理学真谛的人生苦旅。那时“二程”门生颇多,而杨时学业突出,成为程颢最得意的门生。他和游酢、尹焞、谢良佐的学识被师长认可的同时,也被同道称为“程门高弟”。杨时离开颍昌时,程颢感慨地说“吾道南矣!”

游酢是元丰五年(1082)进士,比杨时迟6年。但他20岁时以乡荐赴京,就认识了洛阳的程颐先生,经“面试”,程先生对其学问潜质赞赏有加,认为“其资可以适道”。果不其然,之后游酢追求理学真谛的意志更加坚定。不久,在明道先生任扶沟县令期间,游酢到扶沟“从程先生学”,恰遇扶沟召职学事,进而受聘教职,一度追随明道先生左右,“问学日进”。元丰五年参加殿试,登黄裳榜进士,正好“而立”之年。进士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萧山尉,但赴萧山任未久就收到明道先生讣讯,痛失良师,游酢在萧山致祭“设位哭于寝门”,并为先生作行状。明道先生的学生中不乏先进者,游酢有资格为先生作行状,可见其在程氏族人及同道中有口碑,游酢与明道先生的交情之深、了解之深无人取代,同时说明其对洛学体系有更为独到的见解。

元祐八年(1093),明道先生逝世八年后,年逾不惑、官职太学博士的游酢仍好学不辍。在钻研理学思想精微处,似有疑惑不解,于是想到程颐先生的学术造诣,决意登门求教深造。游酢的志向与学友杨时不谋而合,此时杨时转任浏阳知县恰在赴任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与游酢会合,立雪程门以师礼拜见程颐先生,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尊师佳话。后人评介游、杨理学源脉时,简而言之:“程子既长,归北方,乃以其所得周子者,教河洛之间,多从之游。南方之士,其尤著名者,游与杨也。”(明邱浚《道南书院记》,《南平县志》卷十三)

二、同心,情笃谊深

游酢与杨时自从明道先生学起,进而相识相知、情同兄弟的事例,可以从他们的书信及诗文来往中感受到那份同学胜似兄弟间的真挚情谊。

“春初至建安,曾托志宁附书,计尘听览。为别滋久,瞻系之至,旦夕不能忘。夏热不审起居何如?”(《杨时与游定夫书》之一)分别后极为挂念,早晚不能忘记。夏季苦热,不知道你作息怎样?“彭城风物质陋,与吾乡大异,幸有鱼稻鹑雉之类,足以充食,故南人处之,差为便耳……某离家将半年,思亲之怀,日甚一日,其情意若不可堪,不知愈久何以处之?定夫官期犹一年,思复时常相聚,讲学之乐何可量!但钦羡耳。志宁曾来相会否?企仰高论,无日忘之,惟数以书见教,庶足少慰鄙心。暑毒,千万珍卫。”(《杨时与游定夫书》之二)这是杨时到任徐州司法半年,给游酢写的第二封信,介绍彭城风土人情、流露思亲之怀,忆及好友聚会论学的乐趣,尤其是仰慕游酢的高深言论,没有一天会忘记,希望常有书信指教,藉以稍稍安慰思乡心情。末了不忘友情提示:暑天酷热,千万要珍重自己的身体。“京师非食贫之地,公家口颇众,度其势能久居否?趋舍之方,宜审处也。”文前有按“游守太学博士,得此书即求补外,盖绍圣改元也。”(《杨时与游定夫书》之四)杨时告诉游酢京城不是可以守住贫困的地方,您家中人口很多,考虑一下照这样的趋势下去,能够久住吗?进取还是放弃的方略,还应当慎重处理啊。游酢在京、外之间选择未决之时接到这封信,坚定了离京的决心,当即呈请补外。据《游酢年谱》载:“绍圣二年,公四十三岁。官博士。范公(纯仁)罢政,公亦请外,除签书齐州判官厅公事。”

杨时将自己在彭城所见及思乡思亲心情信告游酢,关心提示好友注意起居饮食的同时,对其家境窘迫了如指掌,并非常及时地给以好建议。游酢和杨时互为知己,有传世诗文足证。

黽勉吾将仕,谋身力已分。漆雕惭未信,子夏又离群。

惨淡交情重,间关道路勤。至言宜远寄,孤陋愿频闻。

此杨时《别游定夫》诗,借漆雕开与子夏典故表达挚友不得不离群的惭愧,但彼此交相思念以及互相殷勤问讯旅途的艰险,可见交情的深厚。末句尤为感人:深切中肯的言论要多多从远方寄来,我见识浅薄,愿意时常听到你的诲言。此诗显然写于早年,句里行间可知杨时相当谦逊,十分敬重同年兄长。晚年杨时有诗:“早岁结邻初有约,齿豁头童今老矣。筑田预想傍田庐,负耒耦耕何日始?”(杨时《寄游定夫》古风末句)诗意是:你我有约结为邻居,如今两人都头秃齿落已经很老了,当年预想等有能力置田就在田旁边建小屋,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和你一同下田耕作呢?政和元年(1111年),游酢将16岁小女嫁给杨时16岁三子杨遹,游、杨结为儿女亲家,友情进一步延续,彼此敬重更深一层。政和三年,杨时61岁,萧山知县任满,先后提点湖北均县明道观和成都国宁观,寓居毗陵(含今常州等)多年,至70岁这段时间,仕途无甚作为。《寄游定夫》诗中还有“谈书考古老无用,哺啜糟醨咀糠粃”,“东归虽复有民社,为米折腰良可耻”的无奈与感慨,可见杨时和游酢私交至深,彼此信任,他们之间的交流无所不谈。

三、同志,正宗传人

“事有闲即读《易》,然无朋游共学,相与讲明,每有所疑,徒切瞻企耳。去年相别时,定夫亦读《易》,计须精到,有便愿以所得见教,不宜有吝也……吾友闲居,从游者必多,所得有人否?其质可进者,宜切诱掖之,不当以强聒为耻也。敝乡二杨与舍弟欲亲炙席下,果然否?幸加鞭策。区区非楮可尽。”(《杨时与游定夫书》之三)杨时入仕,游酢还在苦读,两人都在读《易》,杨时自感不如游酢理解精辟,希望“见教”是基于杨时对好友学问的了解,而不是客套话。信中提到将乐至少有三位杨氏欲拜游酢为师,其中一人还是杨时胞弟。大概是太了解游酢的为人处事,想到同道,想到传道重任在肩,杨时建议“凡是资质足以进道的学生,应当急切诱道援引,不要被喧扰所困”。在另一信中杨时与游酢讨论《易传后序》时提到:“盖旧本西人传之已多,惟东南未有,此为欲以传东南学者,不叙其所从,恐异时见其文有异同,不足传道也。”(《杨时与游定夫书》之五)杨时认为这部书要想传给东南学者,如果不叙述所以这样的因由,恐怕他日有人看到里面的文字有异,不足以达到将之传给别人的目的。信末,杨时又一次使用“更希示谕”,足见其为人至谦至诚的品质。还有信提到“所怀千万,临楮不能悉布,惟冀以道自重”,希望游酢以维持道统为重。

杨时如此认真、执着地热衷于传道,完全出自其责任感使然。“伊川先生在时,世人迂怪之论皆归之,以为讪笑。今往矣。士大夫尊信其学者渐众,殊不可晓也……先生之门所存,惟吾二人耳,不得不任其责也。”(《杨时与游定夫书》之六)杨时写这封信时,程颐先生门下还健在的只有他与游酢两人了,因此,他深切地感到义不容辞,他们两人必须担负起传道的责任。杨时的信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感人肺俯。虽然看不到游酢的回信,但从杨时为游酢逝世后写的《祭游定夫先生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念昔从师同志二人,今皆沦亡,渺余独存,虽未即死,而头童齿豁,煢然孤立而谁怜?叹吾先生微言未泯,而学者所记多失其真,赖公相与参订,去其讹谬,以传后学,书往未复,而讣已及门。”这段话证实游酢也很重视传道,两人曾经有沟通,并参与了杨时《较正伊川易传后序》等著述的订正。值得一提的是,游、杨师从同门,学问理应相当,早在“较正”之前,杨时已著有《周易解义》、《中庸解义》等,完全有能力完成“较正”,何以还要游酢参与定稿?一是游酢聆听伊川先生论道,原原本本笔记答疑解惑语录,即传之所言“录有伊川先生语”,参照诠释避免失之偏颇;二是在杨时撰写《较正伊川易传后序》几年前,游酢著作《易说》、《论语杂解》、《孟子杂解》、《中庸义》等已经成书,对师说领悟颇深;三是杨时历来敬重游酢为学为人,作为至交,他们亲密无间、志趣相同,相信能帮这个忙;四是事关师长重要著述,杨时独自“解读”恐难周全,有倚重游酢助力之意。游、杨关系由此可见非同一般。游酢逝世后,杨时晚年居乡,以著书讲学为事,八十一岁时作《三经义辩》、《日录辨》、《辨字说》、《论春秋义》。登门问学者中有顺昌廖刚、建安章才邵,传道依然乐此不疲。后世学者推杨时为程氏正宗、确立“道南”学脉第一人,但从上述例举并联系游、杨著述,不难发现,确立“道南”学脉,游酢功不可没,即朱子所言“道南首豸山”。

游、杨相互“交融”的例子还见于《感事》吟咏:

绛帷燕侍每从容,一听微言万虑空。

却愧犹悬三釜乐,未能终此挹清风。

萧条清颍一茅庐,魂梦长怀与子居。

五里桥西杨柳路,至今车马往来疏。

上两首诗见于《全宋诗》,分别收录在游酢、杨时名下。游诗标题为《在颍昌寄中立二首》,自注:龟山末句作“可能鞭马复来无”。杨诗标题为《寄游定夫在颍昌从明道先生》。前一首忆及师门从学,聆听师长精微言论时杂念尽扫的专注,惭愧为一勺食米而不能够一生在这里瞻仰师长的风采。后一首回忆在颍昌同住茅屋的日子,杨柳夹道的那条路上,现在少有车马往来。《全宋诗》编者看成既是游诗也是杨诗,不予甄别原创诗作者是有道理的。从游酢诗注推断,是杨时先《寄》而后游酢改杨诗为《在》题寄回(题或后人所为?)。《杨龟山诗集》中末句是“能不能打着马再来呢?”仅为二人之间的寄望。《宋.游酢文集》卷七中此诗末句是“现在少有车马往来”,显然超越前者只是对过往的缅怀,视野更为开阔。

古人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国语.晋语四》)并倡导“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后汉书.刘陶传》)九百多年前的两个书生,一个建州建阳人,一个南剑州将乐人,机缘巧合结为同道,一路风尘相随、风雪兼程。更为可贵的是,终其一生“倡明道学,为万世宗”。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误读,在理学四贤研究中少有提及与杨时同道的游酢,作为理学家,游酢可以缄默,但他留给后人的理学著述会说话,也会证明:游酢与杨时同德、同心、同志,学问互补,学养交融,一脉难分,各有千秋。

(作者系南平市延平区政协宣教办主任、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同类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是英国伟大的战争诗人、英国王牌士兵萨松的诗歌选集。萨松在一战时投身军旅,创作了大量战地诗歌。战后萨松反思战争,继续创作,表明自己的反战立场。其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且其诗集至今仍畅销欧美。
  • 图文版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Chineseidiomshaveafixedstructureandparlance,withspecificmeaning.Mostarecomposedoffourcharacters,althoughsomehavethreecharactersandafewconsistofmorethanfour.Someidiomsaredividedintotwopartswithacommainthemiddle.
  •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千万人中,唯有拼命爱自己的人,才能自在独行,不惧风雨,抵御生活凌冽。如果你只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不愿活在别人的期待里,那就解开过往的禁锢,为自己活一次。这世间,没有谁能安排你的人生,温暖、治愈、浪漫、诗意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败给时光,不输给生活。爱自己,是我们一生浪漫的开始。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热门推荐
  • 异境蜃楼

    异境蜃楼

    "海市蜃楼"一直被人类认为只是一种奇特的光折射现象,但是二十年前一场科考意外发生,后续调查遇到的诡异现象,将人类一步步推向真相,它超越人类认知的面纱正在一点点被揭开……
  • 废世子他又暖又狠

    废世子他又暖又狠

    前世的盛明珠,锦绣堆里娇养出来的美人儿,胞姐宠冠后宫,父亲兄长赫赫军功,位极人臣,她更是圣上亲封的凤阳郡主。她骄傲自负,自命不凡,浑然不知帝王心术,深不可测,最亲最爱,阴险狡诈,包藏祸心。胞姐惨死,父兄被陷通敌,十万兵将惨死边疆,盛家满门斩首,落得个抛尸乱葬岗的下场。乱葬岗上,盛明珠孤魂野鬼,没等来她心心念念的人,却等来了一个她意想不到的人。那个背负着弑父杀母凶名的青年,敛了她的尸身,在她的坟头一字一顿的发誓,要让所有伤害过她的人血债血偿。料峭薄弱的背影,有着世上最坚韧也最柔软的心。是她有眼无珠,辜负了,若有来世……此番深情,她定不负。只是等着她重生归来,大杀四方,解决好家族后患,屁颠屁颠奔向心上人时。诶……说好的一见钟情,情深不寿呢!
  • 1314成双

    1314成双

    1314篇1314字的记叙文,这是清白这本书想要实现的。选材来自生活。
  • 听说你还好吗

    听说你还好吗

    秋荷&梁申如果我可以再强势一点,学识再丰富一点,见识再多一点,我是不是可以活得更好?如果没有陈媒婆的纠缠,没有将错就错下去,没有识人不清,我是不是可以幸福一生?如果……当你是我从小就困在一个小山村中,学识不高见识不多,你会怎么做?——秋荷梁申我好歹也是梁家的大哥,长得那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那个小娘们儿,不早点拴住她,她就要飞喽”这是陈媒婆在秋荷来之前叮嘱梁申的话,他心里记得十分清楚,那就先斩后奏吧……——梁申
  • 吃肉就能觉醒异能

    吃肉就能觉醒异能

    灵气复苏,万物天赋觉醒,人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异能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日方舟之方舟的骑士

    明日方舟之方舟的骑士

    “我是一位刀客塔,年龄未知。住在罗德岛的基建区一带,未婚。我每天都在罗德岛里批文件。每天都要加班到第二天4:30点才能休息。我不喝应急理智补充液,至纯原石也仅止于浅尝。第二天凌晨5点睡,每天要睡足1个小时。睡前,我一定喝一杯芙蓉特制营养汤,然后做20分钟的柔软操,让芙蓉特制营养汤完全生效,上了床,马上昏迷。一觉到天亮,决不把健康、理智和龙门币留到第二天。医疗干员们都说我没猝死简直是个奇迹。”(我为什么写这个小说,要从一只faf0说起……)
  • 融天血尊

    融天血尊

    这是血脉力量的世界!每个少年到了13岁时,都会进行开脉仪式,测试是否具有血脉力量,如果具有血脉力量,则被称为血脉觉醒者,可以进行血脉修行。血脉有烈焰、寒冰、疾风、大地、雷霆、青木等元素血脉,还有更加神秘莫测的毁灭、光明、神圣、黑暗、吞噬等极其特殊血脉。每个人的血脉数量和属性都是天生固定的,后天无法改变……秦洛是秦家村的一名少年,在幽暗森林中被群狼追赶时误入神秘山洞,误食了一株被隐藏在此地的融天果……从此,他获得了吞噬融合血脉的能力……无限血脉之路,就此开始!
  • 穿越之死神的旋律

    穿越之死神的旋律

    悲伤如若消失,一切重新开始……从小便受人欺负的他在一次意外后,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并化为死神..介于魔族,幽灵族不断攻打人类,人类是否能守住自己的领地?而主角又会成就一段怎样的历史?
  • 诸天玄塔

    诸天玄塔

    人道玄塔,横降诸天。功德易宝,随赠有缘。财侣法地,四门升仙。万界睥睨,神拳无涯。一座从天而降的残塔,开启了内家拳高手李无涯纵横诸天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