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68

第68章 建安游氏考述(1)

陈建生

建安游氏,是有别于建阳游匹、游酢(1053—1123)的另一支闽北游氏,其世系情况不详,目前仅知建安游氏此系后人公推唐末进士游恭为始祖,同时,尚未见到建安游氏与建阳游氏之间相互联系之史料。

一、建安游氏始祖游恭考述

游恭(?877—?919)字梦得,建安人,唐末进士,博学能文辞,有名于世。《闽游族史》之“八闽游氏.建瓯游氏”谓:“迪口手抄《游氏家乘》记载:鼻祖游三公讳恭,字梦得,生于大唐僖宗乾符间,公元八七七年顷。”按877年即乾符四年。陆游《南唐书》卷六载:“游简言,字敏中,建安人。父恭。”周亮工(1612—1672)之子周在浚《南唐书注》卷六“按:游恭登唐进士第,博学能文辞,有名于世。”周注出处应当是吴任臣的《十国春秋》(最早刻本为康熙十一年即1672年),其卷十一《吴列传》载:“游恭,建安人。登唐进士第。博学能文辞,有名于世。”马令《南唐书》卷十载:“游简言,字敏中,其先建安人。父恭,登进士第,有名于时。”按马令《南唐书》简称“马书”,陆游《南唐书》简称“陆书”,周在浚《南唐书注》也有简称“南注”或“周注”者。陈霆(?1477—1550)《唐馀纪传》卷六载:“游简言,建安人。父恭,唐末第进士。”弘治《八闽通志》卷六十五《文苑》载:“游简言,建安人。父恭,唐末进士。”万历《闽书》卷九十二《缙绅》“建宁府建安县”载:“游简言,字敏中。父恭,唐末进士。”康熙《建宁府志》卷三十一《风节》与民国《建瓯县志》卷二十八《独行》皆载:建安人游简言“父恭,唐末进士。”《圩富垅游氏宗谱》卷一落款“宋十一世孙(裔孙)九言”所撰《游氏世谱》谓:“唐至五代三百五十余年,登科记僅得九人……曰恭……又皆弗显。唯《九国志》列传载,恭字梦得,建安人,以文才见推,为杨行密知制诰……闻之故老,四世祖讳廓者,殁于雍熙四年。自雍熙丙戌(三年,986年)上至太祖受命才二十七年,则始祖自唐末居长平无疑,然莫知其所以徙。虽曰知制诰父子为建安人,不敢指之为祖者,以时考之,盖先之矣。”按:路振(957—1014)《九国志》,《续修四库全书》本仅十二卷,列传无《游恭传》,久佚之旧本四十九卷,或有《游恭传》亦未可知。游居敬(1509—1571)《南平凤池游氏族谱.谱图篇》谓:“迨五季时,中原俶扰,诸钜姓多迁江南,散处各省,而游氏与焉。江南诸游……姑未暇论。在闽,唐末建安有讳恭者,第进士。”《闽游族史》之“谱牒文献.游氏谱序”引“二十世孙游德撰”《长溪游氏世谱序》谓:“登科记有……游恭……然莫详其所出。惟恭,见列传为建安人。”其“人物荟萃.春秋至五代”谓:“游恭字梦得,福建建安人,登唐进士第。博学能文词,有名于世。”

然而,游恭何年“登唐进士第”却未见资料记载,徐松(1781—1848)《登科记考》卷二十七列于《附录.进士科》,且仅引述《十国春秋》本传,今人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同卷亦只引述马书、《闽书》和《唐馀纪传》之《游简言传》。《十国春秋.吴列传》载:“殷文圭……唐末词场,请讬公行,文圭与游恭独步场屋。乾宁中,昭宗幸三峰,文圭携东平王全忠表荐及第,寻为裴枢宣谕判官。”其中“昭宗幸三峰”是指唐昭宗于乾宁三年七月至五年八月逃奔于华州。《宋初殷氏被迫改汤姓考.三殷文圭生平考》引乾隆《池州府志.词臣》谓:“吴殷文奎……词场公行请讬,乾宁中,帝幸华山,文奎携梁王表荐及第,仍与天下名士游恭辈同省试《春草碧色》诗,列名榜中。”依殷文圭于乾宁五年(898)及第(《登科记考》卷二十四)、游恭为杜洪掌书记而杜洪于天祐二年(905)败亡,参考游恭约生于乾符四年(877)综合判断,游恭进士科年应当在乾宁三年至光化四年之间(896—901)。

游恭初为鄂州即武昌军节度留后杜洪掌书记,天祐二年(905)二月杜洪败亡后归淮南杨吴。《十国春秋.吴列传》载:游恭“初为鄂州杜洪掌书记,洪死来归。”其卷二十一《南唐列传》又载:“游简言字敏中,吴知制诰恭之子也……选人邵唐试判不中,上书言:简言父恭,常为杜洪掌书记,洪奖成朱温篡弑,恭之谋也。”其中“常”通“尝”,意为曾经。陆书载:“选人邵唐试判不中,上书言:简言父恭,尝为鄂州杜洪掌书记,洪奖成朱温篡弑,恭预其谋。”其中“杜洪”四库本误作“林洪”。周注谓:游恭“初为鄂州杜洪掌书记,洪死归吴。”《江南余载》卷上谓:“有邵唐者,试判不入等,上疏言:简言父恭,尝为鄂帅杜洪记室,洪与朱梁结连,恭预其谋。”《闽游族史》“人物荟萃”谓:游恭“初为鄂州节度使杜洪掌书记。公元905年杜洪为吴王执杀,洪死耒归。”其中“耒”为“来”之误。按杜洪(?—905)于唐光启二年(886)率军从岳州进占而据有鄂州,自称武昌军节度留后;天复二年(902)五月,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围凤翔,唐昭宗使者过武昌者皆为所杀;天祐元年十月,杨行密攻光州,朱全忠让杜洪出兵救之,为杨行密大将李神福、刘存所败,鄂州被围;杜洪婴城固守,朱全忠率兵五万营于霍丘,为杨行密所败;次年二月,朱全忠遣曹延祚合兵万余救杜洪;淮南将刘存浚坎傅城,是日城陷,执杜洪及曹延祚以归,皆被杨行密斩于扬州街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载:天祐元年十月,“光州叛杨行密,降朱全忠,行密遣兵围之,与鄂州皆告急于全忠。十一月戊辰,全忠自将兵五万自颍州济淮,军于霍丘,分兵救鄂州。”天祐二年二月,“朱全忠遣其将曹延祚将兵与杜洪共守鄂州;庚子,淮南将刘存攻拔之,执洪、延祚及汴兵千余人送广陵,悉诛之。”据此,则游恭“为鄂帅杜洪记室”应当在唐天复二年五月前不久,故“洪与朱梁结连,恭预其谋”,而天祐二年二月鄂州被破之后始“仕杨行密”。

上述所谓“归吴”之“吴”,是指杨行密建立于唐天复二年(902)的吴国,因三国时已有孙氏建立的吴国,故又称唐末五代此“吴”为“杨吴”。当李唐亡后,杨吴仍用其天祐年号至十五年方改元武义。

游恭既归淮南杨吴,其历官有诸说,如《十国春秋.吴列传》载:游恭于“洪死来归,署馆驿巡官。”周注谓:游恭“归吴,署馆驿巡官。”《闽游族史》“人物荟萃”亦谓:游恭“归,署馆驿巡官。”马书载:游恭“仕吴为驾部员外郎。”陆书载:游恭为“吴驾部员外郎。”《闽书.英旧.建安县》载:游简言父游恭“仕杨行密为驾部员外郎。”康熙《建宁府志.风节》与民国《建瓯县志.独行》皆载:游恭“入吴为驾部员外郎。”《八闽通志.文苑》载:游恭“仕杨行密为别驾员外郎。”《唐馀纪传》载:游恭“仕杨吴为别驾,迁员外郎。”游居敬《谱图篇》谓:游恭“第进士,仕杨吴,为别驾、员外郎。”考唐官制,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载:“驾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牛杂畜之籍。”宋.王溥《唐会要》卷五十九《尚书省诸司下》谓:“驾部郎中,隋为驾部郎。武德三年加中字,龙朔中改司舆大夫,咸亨元年复为驾部郎中。驾部员外郎,改复与郎中同。”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十二《职官考六.兵部》亦列有“驾部郎中、员外郎”,谓:“至隋有兵部尚书,统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曹……天宝十一载,改为武官(至德初复旧)。掌武官选举,总判兵部、职方、驾部、库部事。”其中“驾部”谓:“郎中一人……天宝中改驾部为司驾,至德初复旧。掌舆辇、专乘、邮驿、厩牧,司牛马驴骡阑遗离畜。开元……二十八年六月,敕有陆驿处得置水驿。自二十年以後,常置馆驿,以他官为之。员外郎一人……至隋,置与户部同。”《新唐书.百官志一》又载:“司封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诸郎中、员外郎品皆如之。”即驾部员外郎为从六品上。同时,诸道节度使下有馆驿巡官四名,专管邮驿,主要负责消息、公文传递和来往官员接待等事宜,位在推官下。

据此可知,所谓“别驾员外郎”、“为别驾,迁员外郎”,应当都是“驾部员外郎”之误。

至于游恭归杨吴之后,是先任淮南节度馆驿巡官,还是先为杨吴驾部员外郎,则似有疑。《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载:后梁贞明五年(919)“夏四月戊戌朔,即吴国王位。大赦,改元武义……以扬府……馆驿巡官游恭为知制诰。”所谓“扬府”即扬州的府署,扬州为淮南节度使治所,亦即杨吴都城。依《资治通鉴》,则游恭“知制诰”之前为“扬府”馆驿巡官。游恭自天祐二年(905)二月归杨吴,至贞明五年即吴武义元年(919)“为知制诰”,前后15年间而仅任馆驿巡官一职,必有疑。如果游恭也曾任驾部员外郎,那么依职位而言,馆驿巡官低于驾部员外郎,也就是说,应当是先任馆驿巡官而后升迁为驾部员外郎。若此,则游恭于“改元武义”之前是“历官”数任后而“署馆驿巡官”。

其间的后梁开平二年即吴天祐五年(908)五月,吴主杨渥“暴薨”,其后,游恭为之撰《吴烈祖墓志铭》,词极体妥,为时辈所称。《十国春秋.吴列传》载:“恭常奉命撰烈祖墓志,词极体要,时辈称之。”周注谓:游恭“常奉命撰《烈祖墓志》,词极体妥,时辈称之。”其中“常”皆通“尝”。《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载:唐天祐二年十一月“庚辰,吴武忠王杨行密薨。”胡三省注:“沈颜行密神道碑、殷文圭行密墓志、游恭渥墓志皆云‘天祐三年丙寅,二月十三日丙申卒’。”卷二百六十六载:吴主杨渥“暴薨”于后梁开平二年五月,则游恭撰“渥墓志”在此后不久。

后梁贞明五年即吴武义元年(919)四月,游恭为知制诰;未几,卒。马书、陆书、《闽书.英旧》、康熙《建宁府志.风节》与民国《建瓯县志.独行》皆载:游恭“知制诰。”周注谓:游恭于“武义改元,迁知制诰。”《十国春秋.吴列传》载:游恭于“武义改元,迁知制诰,无何,卒。”其《南唐列传》载:“游简言字敏中,吴知制诰恭之子也。恭卒于任,简言因僦居广陵。”《唐馀纪传》则载:游恭“迁员外郎,卒于任。”而《游氏世谱》引《九国志》谓,游恭“以文才见推,为杨行密知制诰,卒。”《闽游族史》“谱牒文献”引《长溪游氏世谱序》谓:游恭“以才见推,为杨行密知制诰。”其“人物荟萃”则谓:游恭“旋以文才见推,为吴王杨行密知制诰……公元919年杨隆演称吴国王,建元武义。恭累迁知制诰率(即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未几卒。”如上述资料可知,游恭“知制诰”是在杨隆演改元武义(919)之后,而且没有分别在杨行密与杨隆演之时两次“知制诰”;此外,所谓“知制诰率(即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更是误甚,这是在综合资料时将“卒”字误作“率”字,至于游恭是否担任过“中书舍人”史籍未记载,就“中书舍人”与“知制诰”而言,中书舍人是职,而知制诰(起草诏令)是事,知制诰(起草诏令)之事通常是由中书舍人之职者担任(掌),因此游恭不是没有可能担任中书舍人,但不是“知制诰率”。但结合上述分析以及《资治通鉴》所载“改元武义……以扬府……馆驿巡官游恭为知制诰”判断,游恭应当是以“驾部员外郎”之职任“知制诰”之事。

游恭著有《小东里集》三卷、《广东里集》四卷。《十国春秋.吴列传》与周注皆谓:游恭“有《小东里集》三卷、《广东里集》四卷。”《闽游族史》“人物荟萃”谓:游恭“著有《小东里集》、《广东里集》四卷。”博宝艺术网列“游恭文集一卷;小东里集三卷,游恭撰;广东里集四十卷,游恭撰”。《宋史》卷二百八《艺文七》载:“游恭《东里集》三卷,又《广东里集》二十卷、《短兵集》三卷。”而其卷二百九《艺文八》又载“游恭《短兵集》三卷。”这重出的“《短兵集》三卷”疑非此游恭所作。按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人称止斋先生,撰有《閤门宣赞舍人游恭特授武德郎落閤职权发遣临安府兵马钤辖》(《止斋文集》卷十一);“《短兵集》三卷”疑为此“閤门宣赞舍人游恭”所作。再者,游恭约卒于吴武义元年(919),下距赵宋建立相差40年,《宋史.艺文》亦收其所著述或恐不妥。

同类推荐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季羡林,一位世纪老人,走过了风雨飘摇、朝代更迭、持续战争的动乱年代;经历了政治斗争、天灾人祸、狂热运动的动荡时期;风雨的历练,成就无悔的人生,晚年的季羡林被尊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师级人物之一,学界的泰斗。
  • 十字军骑士

    十字军骑士

    14、15世纪之交,十字军条顿骑士团百般蹂躏波兰,残暴卑劣的行径激起从王公到平民的强烈仇恨。著名骑士尤兰德为救女儿达奴霞,只身闯入虎穴,被十字军骑士灼眼割舌剁臂,达奴霞也被折磨得神志不清,父女双双饮恨身亡。深爱着达奴霞的年轻骑士兹比什科身负国恨家仇,汇集到反抗十字军的民族洪流之中,经格隆瓦尔德之战,大败条顿骑士团……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日月集

    日月集

    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热门推荐
  • 圈养夫君之老婆太狂霸

    圈养夫君之老婆太狂霸

    她是HR前当家王牌XZ;他是沉睡千年失去记忆的皇族之子。他自水晶棺中被人唤醒,入目的第一眼便是那个嚣张到极点的女人。于是,她身后多了个拖油瓶。他苍白的人生里,从此只有她,想爱,想保护的人,也只有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喜欢你有多难

    喜欢你有多难

    你忘了过去的一切,我却把所有细节都印在脑中
  • 异世召唤之英雄联盟

    异世召唤之英雄联盟

    平凡学生楚寒,带着一尊埋葬着众英雄意志英灵的金色小塔,离奇跨越时空,来到了一片瑰丽浩瀚的异世界天地!古朴的小塔中,每一道英雄的意志,都是一种极其强横的存在,如同高高在上的神明!浩瀚的大地上,古朝林立,强者无数,有着无上伟力,一吼可震落星辰,一指可点碎山河!倾国倾城的佳人,精彩绝伦的大世,离奇诡异的秘辛……武道之路,强者之路,楚寒来了,注定要留下一世风采!【小伙伴群号:215967172】
  • 君子如莲

    君子如莲

    画画的少年,会遇见什么让自己心动的人物?
  • 春深风起时1

    春深风起时1

    西梁皇朝政朝迭换,当今太后挟旧朝太子登基,天下哗然。这举步维艰的乱世,黎府风云变幻,京都双姝举起军旗,捧上乌纱,助江山变了又变;长次子相继离世,谁人背后抿着笑?纨绔少年终夜起萧何,举刀平乱世,只为家中双女血偿......她掩下眼睫,手上是片片牡丹花瓣。她手一松,花瓣打着旋;她一笑,眼泪成诗,句句划在心头。
  • 计划重启

    计划重启

    在一个人和人工智能共存的世界,诞生了独立的种族,一种是是人的意识和‘人工’的身体,一种是‘人工智能’的意识和人的身体……
  • 从此与你相隔

    从此与你相隔

    曾经我以为我们最远的距离却原来是我们最近的时刻从此这一生我们都走在相反的路上
  • 亦顾安生

    亦顾安生

    谁轻启了薄唇,凉薄了谁的岁月。谁和煦如春风,温暖了谁的韶华。何晓说,安生是加了糖的温水,多一分太甜,少一分太淡。不会热的过分,不会凉的刺骨。直到意识到时,已经跳不出来了。所以,这就是温水煮青蛙吧。
  • 这个系统不按套路来

    这个系统不按套路来

    遇到一个不按套路来的系统,李海除了头疼以外,只剩下深深的无奈。这不,刚刚码好字,李海便接到了系统发来的任务:『任性的作者』:作为一个未来的大作家,怎么能老老实实的码字?让凡人们见识一下你的个性吧,从现在开始,只有读者打赏100000起点币才能更新一章,如需加更则要翻倍打赏。“系统,这样不好吧,我还在冲击月票榜呢,你这样一闹我可能连全勤都没了,你看……”李海巴巴地看着系统。“系统无法识别宿主的请求,请宿主完成任务。”“哎……”李海一手扶额,只能在更新说明中写道「今天只有给我打赏一个盟主我才更新,另外,加更需要翻倍打赏。」“这作者TM想钱想疯了吧!“一大票奔溃的读者。群:608156456
  • 幻琼

    幻琼

    幻琼,一个神秘而古老的职业,不除妖邪,不分善恶,专管世间爱恨情仇,可是我白源,非要多管一些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