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17

第17章 一位被忽视的宋代理学家——游酢

游正劼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号广平,福建建阳长坪人,宋代理学家。作为宋学的传承者,他承洛学,载道南来,开闽学之先河。但这位曾有过巨大贡献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却很少被人提起,与同时期的杨时等人相比,几乎是寂寂无名,湮没在历史中。“程门立雪”是他与杨时共同留下的,然而人们却把光荣只归于杨时,以至于杨时享有重名,而游酢却鲜为人知。《宋史.道学传》中对杨时的介绍长篇大论,而对游酢的介绍却只有几句话,行文数量不及杨时的十分之一。近五十年来,不论大陆还是港台,对游酢的研究都很少,关于游酢的资料也很缺乏。武夷山石壁上刻有“道南理窟”四个大字,其典故是程颢目送游酢与杨时二人时说“吾道南矣”。可是,如今不少学者津津乐道这一典故时,只说杨时,而只字不提游酢。这有违历史事实。

一、游酢鲜为人知的一般原因

游酢作为宋学的传承者、闽学的鼻祖、理学的中坚却鲜为人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遗作寡,评价难。首先是由于留存于世的游酢著作太少。据方彦寿在《游酢著作源流考述》考证,目前只有《四库全书》收录了游酢著作四卷,各卷内容都不是很多。这显然造成后人对游酢的认识、了解以及研究上的困难。其二,弟子少,影响小。一个思想家的影响往往和其弟子的数量、名气以及对他学说的继承发扬有关。游酢步入仕途后,就一直从政长达四十多年,大量繁琐的行政事务,占用了游酢宝贵的时间,相对来说讲学论道就较少,所以他的门人不多,游酢之学几乎没有发扬光大者。其三,深学禅,犯时忌。当时的理学界很看不起禅学,而游酢正是犯了这一大忌。游酢晚年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禅学。当时人评论说“游先生大是禅学”、“游定夫之说,多入于释氏”、“游定夫晚年亦学禅……”等等。游酢靠近佛教,这是儒学界冷落游酢的重要原因。

二、游酢鲜为人知的深层原因

除了以上几点原因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不容忽视:游酢在仕途上追随屡次被打压的范纯仁,一生颠沛流离,因而容易被人淡忘。

1.清正廉洁、品德高尚

游酢的政治生命是与范纯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范纯仁即范仲淹之子,秉承其父,旨在天下为公,游酢对此很敬仰,不惜一生追随他,而范纯仁对游酢的才华也非常赏识,范纯仁“判河南”时,以国士待游酢;范纯仁任颍昌知府时,聘游酢为府学教授;范纯仁任宰相时,聘游酢为太学博士……游酢在漫长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洁、疾恶如仇、一心为民,因此,百姓对他爱戴如父母。对游酢的政绩,他的老师程颐评价很高,说:游酢“德气粹然,问学日进,政事亦绝人甚远。”(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

游酢不畏强暴,敢于揭发当政者的弊端。当时官场比较腐败,游酢对这些腐败现象痛恨疾首,用极尖锐的语言予以揭露,在《论士风疏》中说“臣闻天下之患,莫大於士大夫无耻。士大夫至于无耻,则见利而已,不复知有义,如入市而攫金,不复见有人也……士风之坏,一至於此,则锥刀之末将尽争之;虽杀人而谋其身,可为也,迷国以成其私,可为也;草竊、奸宄,夺攘、矫虔,何所不至”云云。如此置自己的利害于度外,确实是一般的理学家无法做到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绍圣二年,范纯仁被第二次罢相,贬出京师,作为追随者的游酢必然遭到牵连,他只能自请外调。大臣们怒他、恨他,一有机会就打压他,更不用说他的书籍会有人传播、他的思想会有人弘扬了。特别是秦桧当朝时,曾三次下令烧毁理学书籍,作为程门四大弟子之首的游酢书籍又怎能逃此噩运。其实,游酢选择了“天下为公”,也就选择了颠沛流离、远离庙堂的生活,自然也导致了他的身后凄凉。与此相反,另外一位理学家杨时,晚年受到朝廷掌权者秦桧的重视,曾被推荐为侍讲,并被提任为国子监祭酒、给事中等要职。不难推测,杨时在当时政治上、学术上的极高地位和广泛的影响,乃至后世对他思想的发扬光大,和他晚年受控于秦桧的政治选择不无关系。

2.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游酢靠近佛教、禅学是重新评价游酢思想的一大障碍。其实,这也是对游酢思想没有深入研究所致。综观游酢的著作,很难找到他信仰禅学的言行,相反有不少地方可见他强调要严加区分儒、佛。如他在《答吕居仁辟佛说》中说:“儒者,守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各尽其分,罔有不合道者。释氏谓世间虚幻,要人反常合道,旨殊用异,而声可入、心可通,此其说之谬妄矣。而吾道岂若是哉!”游酢对儒、佛教义区别得很清楚,指出释氏违反人之常情,是很妄谬的。游酢认为,理学家要复兴儒学,就必须吸收佛学中一些积极成分加以充实。显然,游酢对佛理深入的研究,不是信奉佛教,而是想批判地吸收佛学中有价值的东西,实现儒佛道融合,形成更完善的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合释、道义理,是以后元明理学家的一般思维模式,游酢只是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不人云亦云、故步自封。

3.生不逢时,易被淡忘

游酢晚年生活在北宋末年,社会极端混乱,处于理学沉寂时期,因而游酢思想得不到系统的传播和发展。实际上,游酢生前著有大量作品。据《宋史.艺文志》记载以及今人考证,游酢著有《易说》一卷、《诗二南义》一卷、《论语杂解》一卷、《孟子杂解》一卷、《孟子解义》十四卷、《中庸解义》五卷、《游酢文集》十卷以及《论语解义》十卷、《中庸解》一卷、《二程语录》一卷、《豸山粹言》一卷、《荆斋诗集》一卷、《语录》一卷,合计四十八卷。相比较,杨时是个长寿者,他比游酢多活了12年,不仅生活在较安定的闽中,而且生存到南宋立国之后。南宋初,以秦桧为代表的统治者为收买人心,不断对他加官进爵,从北宋时的八品官,一直到工部侍郎、除龙图阁直学士,甚至死时还追封为吴国公。优越的生活条件,使杨时得以安心著述讲学,从学者益众,成为南宋初硕果仅存的大理学家。宋末遗民谢枋得对此有比较公允的评价。他说:“游、杨同师事河南“二程”夫子,同为程门颜、曾。”把游酢比作颜渊,把杨时比作曾参,曾参命比颜渊长,成了孔子思想的重要的继承人。

三、游酢的贡献浅议

1.游酢是洛学南传的先驱

北宋后期,随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福建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在这中原文化南移的重要时刻,游酢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熙宁元年(1072年),20岁的游酢在京城太学读书时,遇见著名理学家程颐。同年八月,程颐之兄、著名理学家程颢赴河南扶沟任知县,聘游酢任教职。游酢由此成为最早接受洛学的学者之一。元丰四年(1081年),游酢邀请闽北将乐县的杨时一道拜程颢为师,使学问更加长进。待游、杨学成南归时,程颢送两人到大路口,看到他们消失的背影,高兴地说:“吾道南矣!”9年后,游酢又带着杨时前往洛阳拜程颐为师,终于得到理学真谛。游酢学成后,在武夷山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致力于传授,使洛学真正“道南”,由此开了闽学的先河。可以说如果没有游酢、杨时二人到北方学习“二程”理学,那么南方的学者就不知道还有洛学,理学就无法南传,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转机。

2.游酢是开创闽学的中坚

宋明理学,重在发挥经书的义理,具有学以致用的学风和思维方式。宋学的这种学风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游酢起了中坚作用。游酢“本其躬行心得之言以说经”。他所撰写的《易说》、《中庸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等,都是宋学的典型著作。他的这些著作,“足资感发者固已多矣”。对游酢在这方面的贡献,清人方宗诚指出:“自二程夫子起,始独得于章句笺疏之外,而见圣贤立言之本心。先生(游酢)及同门诸子发明之,于是经之大体大用始著。朱子继起……”可见,如果没有游酢等人的既勤敷菑,就不可能有朱熹的芟柞而获。

朱熹著作在关键的问题上经常引用游酢的观点。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出自游酢的《书道明先生行状后》的“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治国、可以平天下”。《四书集注》也留下了许多游酢思想的影子,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采用游酢的“欲诚其意,先致其知;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的解释。在注释《论语》“贤贤易色……”一段时,也采用游酢的解释:“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於人伦厚矣……”等等。其实,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是杨时的三传弟子,也是游酢的三传弟子。朱熹14岁时就受父命到武夷山师从胡宪,长达二十多年之久,打下深厚的理学基础。朱熹38岁还专程到邵武师事黄中,而胡宪、黄中都是游酢的门人,其中黄中是游酢的外甥,胡宪是游酢弟子胡文定的侄儿,朱熹实得游酢理学的真传。

作为程门四大弟子之首,“二程”先生极称重游酢。程颐对人说:南剑州杨时“不逮(游)酢。”程颢说:“游君能求于语言之外。”朱熹对游酢评价极高,认为“游定夫德性甚好。”(《朱子语类.游定夫》)而且朱熹也认为游酢超过杨时,并曾写诗赞曰:“道南首豸山(游酢)学共龟山(杨时)同立雪,理窟从洛水(二程)本归濂水(周敦颐)引导源。”朱熹在考亭沧洲精舍祀理学十先生像中,把游酢排在第七位,而杨时排在第八位,就不难看出他的倾向。

3.游酢“程门立雪”在教育上的突出贡献

“程门立雪”这一尊师重教的典故,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激励着几十代人尊敬师长,发奋读书,功不可没。据考证,元祐八年(1093年)春,游酢中进士已经10年,身为太学博士,已届不惑之年的游酢,带杨时一起前往河南洛阳拜程颐为师,从而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正是凭着这种好学不辍的精神,游酢得到理学真谛。

游酢教育思想主要是仁。他认为仁是立人之道,是为众善之首,是人生的第一原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达到仁的境界,只能靠学习。他认为拜师求道要心诚,要至诚不息,方可得到真学。要勤苦好学,力行穷理,要知耻,不得巧言令色。游酢在教育弟子中始终贯穿了仁学思想,提出各种教育方法,以使弟子尽早获得理学之真谛。游酢的以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即便在今天仍然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

4.游酢独具风格、堪称一绝的草书

游酢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很高。清朝乾隆丙午年(1786年),石梁编写《草字汇》,在宋朝部分从近千名书法家中只选上6人的书法作为典范,其中除了早已定评的宋四大家(苏、黄、米、蔡)外,就是游酢和米友仁。他的草书更是广为流传,清《草书大字典》、《中国书法大字典》、《草书查真大字典》等都选入他的单字草书。他的字,造型美、线条流畅、合法度、富于顿挫变化,给人俊逸豪爽、大方优美的感觉,令人叹服。游酢不仅被《草字汇》推为“草圣”,而且他的小楷功力深厚、行笔稳健、气势开阔、字体秀丽、个个精美,耐人寻味,恰是“处处左右逢源,字字见功力”,“堪与唐人比肩”,皆为中国书法之珍品。

关于游酢的贡献,最早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他们不管历代理学家怎么贬低游酢,都无比崇敬游酢,甚至把游酢作为神来加以崇拜。在闽北南平市延平区凤池村、在台北等地至今还有春秋两次公祭游酢的风俗。历代统治者对游酢的评价也非常高。游酢死后132年,南宋理宗皇帝在《赠游酢》中说:“……伟哉圣道,先载南传……先生风教,丽日中天,四方其训,朕有赖焉。”并在敕文中评价:“言正而行端……《士风疏》奏,足以扶国本于当时……”理宗皇帝赠大中大夫谥曰“文肃”(《宋.游酢文集》)。理宗皇帝还下诏在游酢故里建阳长坪修建豸山书院,并御书“豸山书院”赐之。之后历朝历代对游酢也有追封。特别是清乾隆年间以先儒从祀孔庙,光绪年间荣升为先贤从祀孔庙,足见游酢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近年来,为适应进一步研究游酢思想及著作的需要,让更多的世人了解并认识游酢,闽台游酢后裔重新出版《宋.游酢文集》、《凤池村志》、《游氏文化源流》等,编修了《闽游二三郎系大族谱》,修复了游定夫书院,建立了立雪碑亭;先后举办了3次游酢思想学术研讨会、3次闽台游酢文化研讨会,举办纪念游酢诞辰940周年、“程门立雪”900周年暨游酢学术思想研讨会。南平市游酢文化研究会编发了《游酢文化研究》4期,台湾游氏后裔编发了《广平会刊》17期,游酢文化已成为联系闽台游酢后裔的纽带。

综上所述,游酢之学虽然没有杨时之学那么显赫,但是,游酢与杨时同是洛学南传、闽学开创的先驱,游酢在理学形成及建立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系福建省委统战部党派处副处长)

同类推荐
  • 鲁迅的文化视野

    鲁迅的文化视野

    真诚的敬仰和空泛的赞美,严谨的研究和过度的释义,无恶意的误解和有恶意的辱骂,鲁迅是一个无尽的话题,是一场永久的争论。本书紧密抓住鲁迅的“当代性”现象,回应着下文坛与学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鲁迅的争论
  • 樱桃豌豆分儿女

    樱桃豌豆分儿女

    本书收入“锄禾日当午”、“漂水花”、“留在门上的钥匙”、“枯叶带虫飞”、“西湖山水”、“后门头的池塘”等散文120多篇。
  •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书中不仅包括他们过去的散文佳作,也酌选了每人最新的散文名篇。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三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三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人身海海,素履之往

    人身海海,素履之往

    《人生海海,素履之往》是90后十大暖男作家之一潘云贵的青春纯美散文集。作者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摹生活,书写青春时期独特的成长体验,直抵青少年内心世界。文风清新柔美又极具深情,所记录的人与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每篇文章都由作者精心挑选,字里行间纯美至极,是青少年美文阅读的优秀读本。
热门推荐
  • 四十岁的死亡

    四十岁的死亡

    你是否想象过自己人生的尽头。命运是远行的召唤,无论是是否响应它,它都在那里。宿命是旅途的终点,旅途之上,他人皆是过客,终点是家,亦是死亡
  • 柒的万界旅游史

    柒的万界旅游史

    柒…在原本的世界实力突破了极限,被某个至高无上的存在(作者)丢进了万界,却意外的进入了某个萌妹世界,当获得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的绝顶实力,将允许带两个人前往下一个世界(作者施加设定),会在这万界中擦出怎样的火花呢…?………………………………………ps:歪歪成分较多,从零开始作者目前只看过第一部动漫,以后的剧情还没有看过,一些坑都不知道怎么挖,请见谅……这应该是唯一一部将这两部动漫相结合的小说吧?
  • 逸疏

    逸疏

    星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在黑夜里璀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血祭王座

    血祭王座

    他以为他只是一个衰小孩,但是上帝在有一天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他很惊喜,但他万万没想到并非是上帝而是恶魔!恶魔为他打开了一扇地狱之门!迎来的不是鲜花、名酒、美女!而是这人世间最绝望!最黑暗!最痛苦的选择!世界之巅的王座摇摇欲坠!少年的眼神依然是那么的灰暗!
  • 重生之情义中阳

    重生之情义中阳

    一个古老小城的史志办办事员,在整理档案时,不慎磕破脑袋,重生在一个地名相同,传说相似,却布局宏大,圣地修仙的玄奇时代。借助现代史志的记忆,在这个小城无限放大版的世界,且看他同这方热土上的亲人、朋友、师长一道,以情义为魂,修成不世玄功,为山河立传,为人族谋福,为大陆正名,为文明祭血。
  • 婚然天成:总裁老公太放肆!

    婚然天成:总裁老公太放肆!

    为救家人,她不得已嫁给了一个傻子,却在领证当天,发现新郎换了人!当一切尘埃落定后,原以她可以抽身而去。谁知,他却从未想过对她放手!“墨夜寒!你别忘了,我们之间的交易已经结束了!”她将他抵在门外,咬牙切齿的道:“安浅浅!交易是结束了,可是你违反了契约规定!你胆敢偷走我的孩子!所以……我们的交易还得继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族少女猎爱中

    血族少女猎爱中

    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被自己贪婪的欲望所支配,吸血鬼,传说中的超自然生物再见天日……殊不知,在吸血鬼猎人学院学习的少女在某一次执行任务时遇见了小时候一起长大的男孩,然而男孩已经是吸血鬼的一员,男孩向少女表明自己贵族的身份后,少女被一路追杀,无奈之下少女被子爵变为吸血鬼,好景不长……这次,又将发生些什么呢?【独家】
  • 长房嫡女之黑魔法师

    长房嫡女之黑魔法师

    云冰颜大概是所有穿越女中待遇最好的,可她依然不开心,作为长房嫡女,一要时刻注意形象,二要为家族争光,三要克上治下——当个完美的长女,和她的人生目标完全背道而驰。本书杂糅古代礼法(含有瞎编的成分)和魔法元素(和传统的魔法大同小异),看不惯喷完请点叉,完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锋爆天下

    锋爆天下

    10000年前,轮回之帝拯救世界,一怒万古灭。100年前,帝族玄族一夜之间被灭族,究竟是何人所为。15年前,天地异常,雷霆无边,引万教瞩目。15年后,一个懵懂少年,从赤练火海中走出,走向那充满挑战的武道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