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15

第15章 道南首豸山(1)

——纪念游酢诞辰960周年

程利田

“道南首豸山”,这是理学大师朱熹对游酢“道南”的高度评价。此语出自朱熹写的一副楹联:“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联中的“豸山”是指游酢,“龟山”是指杨时,“洛水”是指“二程”洛学,“濂水”是指周敦颐濂学。此联的意思是:游酢、杨时同出程门,道南一脉则是游酢居首;游酢、杨时的理学思想源于二程洛学,但其源头则是周敦颐的濂学。“道南首豸山”,游酢是“道南”之首,是“道南”第一人。

朱熹为什么说道南一脉是游酢居首,而不是杨时居首?游酢该不该荣获这块“道南首”的奖牌?

好!下面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游酢、杨时拜“二程”为师的经过

游酢、杨时是怎样拜“二程”为师的呢?

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所谓的汉学与宋学之分,它们分别代表了两个文化时代和两种治学的思维方式。汉学,也称朴学,是汉唐时期儒生的考据训诂之学。汉学虽然在整理古籍和辨别古籍的真伪上有巨大贡献,但是它也由此而形成了繁琐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和思维方式,而且还具有神秘化、法典化、教条化、僵化等特点,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了整个思想界。宋代儒家学者们被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所召唤,并意识到必须首先打破汉学的思想禁锢,实现思想解放,孔子创立的儒学才能得到复兴,民族文化才能得到发展繁荣。因此,周敦颐、程颢等理学家纷纷起来,研读儒家经书,发挥经书中的义理,并由此而形成为一种学以致用、传统为现实服务的学风和思维方式,这就是宋学。程颢等理学家发挥儒经中的义理,著书立说,创办书院,宣讲、弘扬儒经义理,吸引了大批的读书人。游酢、杨时也被吸引到“二程”门下,学习理学。那么,游酢、杨时是怎样投靠“二程”,拜“二程”为师的呢?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1072年),游酢20岁。游酢在这年受乡里举荐到京师开封参加礼部考试未被录取,但补上太学生的名录。在京师开封,游酢遇见程颐。程颐夸奖他资质优秀,完全可以学习道学,继承道统。程颐为什么这样夸奖他呢?这是因为他从小天资聪颖,8岁善文,人称神童,贤士名儒都推崇他,所以程颐一见到他,就认定他是棵好苗子,完全可以接受道学,学习道学,继承发扬道统。当时,程颢正担任河南扶沟(今河南省开封周口)知县。程颢、程颐兄弟俩这时又都把提倡阐明道学作为自己的责任,立县学、设书院,召集县里优秀子弟来学习道学。程颐把见到游酢的情况讲给程颢听。程颢听了后,立即招请游酢来担任扶沟县学教职和扶沟书院山长。游酢接到邀请,就欣然前去追随程颢,向他请教理学,听到程颢精深的理学言论,于是尽弃从前所学。这是游酢拜程颢为师,接受程颢理学的开始,比杨时受学于程颢早了9年。游酢在程颢春风般的教导下,很快地掌握了程颢理学的精髓。而杨时这时还在家乡将乐读书并游学于邵武,其学识明显不如游酢。杨时在宋元丰四年辛酉(1081年)29岁时,才开始拜程颢为师,学习理学。清同治版《重纂福建通志》卷185《游酢传》载:杨时先是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林志宁游文彦博(北宋大臣)门下求教,文彦博让他们去颍昌见“二程”兄弟,但苦于无人引荐。后来,林志宁从文彦博处回来找游酢,将文彦博让他们去拜“二程”为师的话讲给游酢听,请游酢帮忙。游酢听了后,就带领他们前往颍昌,拜程颢为师,学习理学。杨时这才正式受学于程颢,但比游酢晚了9年。这段历史记载证明了杨时师事程颢,是由游酢引荐去的。

杨时拜程颐为师,也是由游酢引荐并携杨时去的。杨时在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24岁时,登状元徐铎榜进士,元丰六年癸亥(1083年)31岁时,出任徐州司法;游酢在元丰五年壬戍(1082年)30岁时,登状元黄裳榜进士,元丰八年乙丑(1085年)33岁时,出仕官于萧山县,后被荐,招为太学录。他们在33岁时,得知程颢逝世,游酢著《明道先生行状》,杨时著《哀辞》,并都在各自的住处设灵位恸哭于寝门,深表悼念。程颢逝世,但理学的学习和阐扬不能中断,于是在宋哲宗元祐八年癸酉(1093年)41岁时,游酢携杨时去洛阳拜程颐为师,留下千古盛传的尊师重道的“程门立雪”的故事,游酢、杨时又都成了程颐的入室弟子。“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最早的记载是程颐的表弟和门生、北宋理学家侯仲良的《侯子雅言》。《侯子雅言》是这样记载的:“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游酢、杨时初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在那里养神静修悟道,于是游、杨二人站着侍候。过了好久,程颐才醒,转过头看着他们说:你们还在这里啊?天色已经很晚了,你们就去休息吧。等到走出门,门外积雪已一尺深了。”侯仲良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他对游、杨“程门立雪”拜程颐为师是亲闻目睹的。《侯子雅言》载“程门立雪”典故,是把游酢摆在杨时之前,这就可以充分地说明杨时拜程颐为师是游酢引荐去的,是游酢携杨时去的。因此,我们说杨时两次投在程氏门下,拜程颢、程颐为师,都是游酢带着杨时去的。或者说是杨时跟着游酢去的。游酢、杨时拜“二程”为师,同为程门著名弟子,其学术地位,前期游酢胜过杨时,后期杨时胜过游酢,但是杨时能拜“二程”为师,游酢这是立了大功的。

二、游酢在程门弟子中的地位

游酢是程门四杰之首。程门四杰,是指程颢、程颐的四个高材生,即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在这四杰中,游酢排在第一位,这是有根据的。在《朱子语类》卷101里,朱熹与门人有段答问——朱熹门人问:“吕大临、游酢、杨时、谢良佐这四个人的学问谁最好?”朱熹回答说:“这不是我们后辈所敢评说的。程颐先生称赞游酢聪明、善良、厚道,而杨时不如游酢。”程颐是不是这样说的呢?程颐确实是这样说的。程颐的原话是:“建州的游酢已不是从前的游酢,他原本就很聪明,而且本质温和厚道。南剑州的杨时虽然不如游酢,但也是聪明的。”程颐还称赞游酢“灵利高才”。显然,从程颐对游酢的赞语中,我们能够感到游酢在程门弟子中是最优秀的,是四杰之首。朱熹用程颐评价游酢、杨时的话来回答他的门人的问题,也是肯定游酢比杨时优秀,肯定游酢在程门弟子中的地位是最高的。

到了元、明、清时,仍然有许多学者认为游酢胜过杨时。如明朝人刘童称颂游酢说:“德器粹然,高出群类。”即游酢的德才超群。刘童的赞语,显然是肯定游酢的德才都在同时代的其他同门弟子之上。又如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说:““二程”获得孟子逝世后失传的孔孟圣学和中断了的儒家道统来倡导天下,而能真正进入儒门厅堂并探索到圣学奥秘和继承道统的只有程门高弟,其中又以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为最著名。”黄宗羲也是把游酢列在“程门四杰”之首的位置上。又如清朝左宰说:“游酢是程门弟子中最优秀的。自从“二程”在洛阳倡导学术,熟习先圣孔孟学说以来,跟随他们学习的读书人很多,可是同时立雪程门、侍奉老师最虔诚、治学最勤奋的,当以游酢、杨时为最。”在左宰的眼里游酢仍然是位于杨时之前。

从上所述,游酢是“程门四杰”之首,在程门弟子中地位最高,这是有所依据的。

三、游酢具备了传道的能力

1.游酢重修养、重积累、重实践,极快掌握了洛学的精髓

“二程”教育弟子,强调“非孔子之道,不可学也”,要求学生读孔子之书,学孔子之道。对此,北宋历史学家范祖禹说:“自从孟子逝世,《中庸》之学就失传了,孔子之道也就中断了,后世学者因为失去了可以遵循的儒家之道,而变得心胸狭窄、心术不正,所以他们也就不能进入尧舜的圣域。现在,程颢先生凭着自己的独特智慧,体悟到了中断的圣学,获得了失传的道统。虽然程先生与孟子相隔千余年,但他能发现其关键,直探到它的本源深处‘天地之理’。‘天理’二字,可是说尽了世界万物的发展变化。程先生容貌严肃但气质温和,志向坚定但言语严厉,看到他感到害怕,接近他觉得可亲,询问他许多问题,他都会从容应答,并且多有新意。程先生可真是真诚求学的学子们的好老师啊!”程颢的传世名作有《识仁篇》和《定性书》等。《识仁篇》首次赋予仁以本体论的意义,并以仁为天理的基本内容,用来对抗佛教的空理。《定性书》则建立起动静合一、性无内外的理学家心性修养学。程颢开出的“道学一脉”在当时有很大影响,他之后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孟子之后,传圣人之道的只有程颢一人而已。”他的弟弟程颐为他作《墓表》说:“周公死了,圣人之道不传布;孟子死了,圣人之学不流传。道不传布,后世也就没有善治;学不流传,千年也就不能有真儒。没有善治,读书人还得了解善治的方法,使众人善良,并传给众后代;没有真儒,天下改变得不知所之,人们想要学习但天理灭了。先生诞生千四百年之后,从遗失的儒经中获得了不传的圣学,就立下志向定要用这圣学来唤醒民众。”因此,游酢自从投靠到程氏门下,跟随“二程”学习孔孟圣学,接续儒家道统,认真听从先生教诲,勤学好问,见识越来越广,学问越来越博精,道德也越来越高尚。“二程”教导游酢说:“精湛的学业,高尚的道德,都是靠平时的修养和积累才能得到的。只要我们重视平时的修养和积累,就能获得真知,进入圣人之域。”“二程”还教育游酢,学习还要重视力行、重视实践,不能只是重复老师讲过的话,而要去力行、去实践来获得新知,这样才会有成就。对此,程颐还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即:“君子之道,贵在成功。如果不成功,就等于没有用。这好比五谷不成熟,就不如野地里的稗草;挖井挖到九仞(72尺)深,还见不到泉水,那就是废井。所以,有成功的道理而不能成功,那这样的道理也就没有用了。”程颢还教育游酢说:“如果不能去力行时,那就去静坐。静坐也能够使自己的思路潜入到理学的深处,探索到理学的本质所在,这虽然要一件物事一件物事地去思索,但只要不停地自觉地去思索,就能探到其本质,而获得成功。”等等。游酢就在“二程”的谆谆教诲下,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地注意平时的修养和积累,注意通过静坐去体悟理学的真谛,但更重视理学与实践结合,重视力行。如他在“二程”兄弟因反对在王安石变法中形成的新贵而被罢官、被打压的情况下,遵从师训,继续担任扶沟县学教职,并主持县学与书院工作,为学子讲授理学,著《明道语录》(后来又著《伊川语录》),传播“二程”洛学,并坚持3年之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和洛学传播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教学与传播的能力,同时也很快地掌握了“二程”洛学的精髓。什么是“二程”洛学的精髓?“二程”洛学的精髓,是天理,是“理一分殊”,是“存天理灭人欲”,是“进学致知”、“格物致知”等。

2.游酢对“二程”洛学进行疏理和发挥

游酢在各种能力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顺着老师的思路对老师的学说进行疏理和发挥。这里仅举两例以说明:

其一,在治经上,“二程”除了重视对《易经》的阐释外,还竭力抬高《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经书中的地位,完全抛弃原著注而按己意发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阐说这些经书,并把它们放在“六经”之上。游酢沿着“二程”的思路,同样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置于“六经”之上,并撰著《中庸解》、《论语解》、《孟子解》、《豸山粹言》等著作,也完全用自己的理解来阐说这些经书。游酢的这种努力,后来被他的三传弟子朱熹所吸收并使“四书”成为理学的首要经学。

同类推荐
  •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孕育生长于黄河——长江、伏尔加河流域的两大文明,各以其独特民族风貌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彰显于世,彼此之间又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联。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中俄文化交往史上的无数动人景观已成过去,然而,华夏文明却无声地渗入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作家的精神创造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激起阵阵回响。让我们以此书为向导,拂去历史的风尘,走进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 她在红尘外

    她在红尘外

    《她在红尘外》是国内首部探访女性修行者生活的非虚构作品。文笔流畅、扎实,题材罕见,在当下具有独特的意义。资深媒体人的一次长途旅行,她独自一人,历时四个月,跨越十个省份,行走了三万公里,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了浙江、江苏、山西、湖北、河南、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一直走到了西藏珠峰大本营的绒布寺。它既是一本游记,也是一部心灵成长史。她将用独属于女性的感性,记录了对修行人的观察和寻访,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俗世里的人,是如何通过这次游历,找到人活在世间摆放自己的方法。
  • 麓山惠风

    麓山惠风

    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300余篇诗词作品,大多刊发在有关诗刊、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上。全书诗文并茂,富有特色。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注重掠影,发现变化,敏于感悟,有所体会,马上记于笔端。因此,他的诗非常注重时代气息,相关文章社会背景清晰,紧贴经济金融和有关“热点”,深受广大文朋诗友的喜爱。
  • 闲话文人

    闲话文人

    本书介绍了胡风、巴金、沈从文、老舍、赵清阁、徐悲鸿、孙多慈、萧乾、柯灵、田家英、陈子庄等名人轶事。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热门推荐
  • 狂魔录

    狂魔录

    一个衰落的家族,一个被诅咒的小孩。为了生存他继承了魔的印记,成为魔族的成员。为了荣誉他选择了魔武双修。夹在人魔之间的诸葛南风,他将演绎一段什么样的爱恨情仇?羸弱的他又将如何一步步登上武道的最巅峰,书写一段男人的神话?
  • 追妻999次

    追妻999次

    不知道是倒霉还是幸运,刚失恋,在酒吧上就遇到了一个温柔的美少男,本以为桃花运来了,却不料,新上任的总裁,就是他,激动的上前打招呼,却被一脚踹开了,“滚——”谁能告诉他,为什么那个温柔的美少男,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暴君?
  •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修侠路

    修侠路

    平凡少年偶得奇物,为摆脱追杀九死一生,他能否逆天改命,又能否在之后的灭世之乱中独善其身,甚至拯救苍生于水火……
  • 岁月起舞时光静好

    岁月起舞时光静好

    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几分厚重,些许惆怅。
  • 妖尾之圣光守护

    妖尾之圣光守护

    沉迷于虚拟的角色扮演不可自拔的宅男,疯狂的相信圣光的存在,因一场意外导致亲人相继离世,最终不堪孤独而自杀。意外穿越至妖精的尾巴世界。在这个世界,这个以心灵力量主导的魔法世界,这个信仰圣光的少年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 幸知珩

    幸知珩

    亓咉:“我们是好朋友对吗!”知珩:“嗯!所以,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 妖娆双月

    妖娆双月

    她们本是现代的杀手,却惨遭背叛,娆月吞下了任务——白莲,竟然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穿越到了一个苦逼身上,明明是嫡女,却宣称是嫡子,没有天赋,虽得爷爷宠爱,当爷爷受伤闭关时,竟然因为没有天赋惨遭兄弟姐妹们欺负,居然是被吓死了。在再一次被追跑的过程中,爷爷终于出关了,由于出血过多,竟然唤醒了身上的白莲,无意进入白莲中,里面住了一个大美女——瑾鸢,得知自己的姐姐并未曾死亡,而是穿越到了另一个更高等的空间去。从此,踏上了强者的旅途。而在另一边的妖月小朋友,却是被逼与王爷成婚~~~~~
  • 北上星辰终可依

    北上星辰终可依

    腹黑配音大神与精分灯光设计师的搞怪邂逅:“你还记不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岑北看着她,有意无意的提醒着什么。廖甯想面露尴尬,支支吾吾,“额……地铁站那次,我是认错人了,才……”“我说的不是那次。”她似乎没听懂。“算了,没什么。”岑北清楚的记得那天撑着伞站在雨里的女孩儿,电话里恳切的请求,就是因为这个电话,改变了他……只是廖甯想不知道,当时那个人,就站在她对面。岑北更没想到,那也不是两人第一次相识……『高中部分情节改编自本人亲身经历』
  • 谙夜大陆

    谙夜大陆

    谙夜大陆——阴影笼罩的大陆八主分八域后数千万年,雷域主和风域主的统治先后被推翻。少年生长在炎域,出域,直过水雷冰风四域,为复仇,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