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9700000003

第3章 颜之推:家训导万世

艳曲生于南朝,胡音发自北俗。

在六朝诗赋中,南朝诗作始终飘荡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残红艳粉、戏蝶流莺的浮靡绮烂色泽,北朝诗作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散逸着苍劲沉郁、刚毅雄健的清新朗阔风致。

但有两首诗却是个严重的例外。它们均出自南人之手,抒发的也都是国破家亡之后流落他乡的感时伤世之情,字里行间虽然充溢着深切的黍离之悲,故园之思,但却一扫南诗的低迷悱恻,透露出一派清爽凛纵的北诗气概。

先来读一下: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

前一首是庾信的《拟咏怀》,后一首是颜之推的《古意》。

两首诗作的共同点是,作品寄寓相同,襟抱一致,感怀同旨。最让人惊奇的是:作品集体卸却南朝诗赋固有的纤婉轻浮,呈现出雄浑苍郁的北朝诗作气象。

原因很简单,他们起初同时仕梁,南梁政权垮塌之后,又几乎同时分别流落在北方。多年客寓北地,朔方的关山明月,罡风尘沙,大漠孤烟,已然洗去早年的绮艳诗风,代之以苍劲的北地风格。

在六朝及隋的诗人行列中,庾信诗名高举,相当卓著。成就他这种诗名的最重要原因,是才情诗思之外履南走北的独特复杂经历。南朝的烟雨,北地的清寂,交织于诗人一体,使得庾信笔下既有着江南旖旎深婉的底色,同时又渗透着旷达清健的北方地域特征,因而诗风兼综南北之长,作品旨深调远,被杜甫盛赞:“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而在南北朝末期至隋的整个儒家学者队伍之中,颜之推与庾信几乎有着完全相同的个人经历。他由南入北,在时间经度上,历南梁、北齐、北周、隋朝四朝;在空间纬度上,游宦于中国南北广袤的区域,因而使得他学通南北,既有着南朝重魏晋传统、清通简要的特点,又有着北朝重汉儒风气、渊综广博的特征。

因而,当隋朝一统江山,统一南北之后,在必然带来的南北学术交汇、碰撞与融合中,并由此产生“江南、河北,义例不同,博士不能遍涉,学生皆持其所短,称己所长,博士各各自疑,所以久而不决也”的学术混乱之际,淹贯南北之学、通晓各家长短的颜之推,就完全可以以儒学宗师的身份走出来轻咳一声,然后厘清秩序,定纷止乱。

但他没有站在学术讲坛上说话,而是用一部取貌家训的作品,向这个身临的大一统时代发言。他告诉混乱之中各执其偏、团团打转的人们,什么是为学目的,什么是立身之本,什么又是正统儒家学术的旨向,从而倡导并呼唤早期儒家精神的重新回归。

由之,他成为隋朝士林的儒学楷模。

这个学术塑像的矗立,却是以被矗立者的人格屈辱为基础的。如同曲尽天人之妙、畅达宇宙之奥的《周易》,是以羑里城中一间昏暗潮湿的监牢为产房。

国家不幸诗家幸,诗家不幸诗歌幸。周文王与颜之推均非严格意义上的诗人,但作为学者,他们依然享用着这条艰涩的逻辑。

颜之推生于公元五三一年,卒于公元五九五年,祖籍琅琊临沂,出身于世代尊崇儒术的世宦家庭,系晋元帝时衣冠南渡的北方大族之一。

据《北齐书·;颜之推列传》记载,其“九世祖含,从晋元东渡,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世善《周官》、《左氏》。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少年聪慧,博览群书,加之渊源的家学熏陶和影响,使得他在继东晋竞相谈玄言虚的流风余绪中,能独立于玄学与佛学流行思潮之外,始终保持对儒家经典情有独钟。而且,颜之推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这些都为他后来成长为一代儒宗,提供了重要的人生早期先决条件。

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自然要被湘东王萧绎所看重。公元五五〇年,萧绎派遣世子萧方诸镇守郢州,二十岁的颜之推便被作为重要的辅佐人才,以中抚军府外兵参军,掌管记的官职一同前往郢州。

“如果没有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崖头的那朵山花将一直在那里绽放,然后衰败。”普希金这样说过。

如果世界一直如此安闲,颜之推将在郢州安静地读他的书,喝他的酒,间或再书生意气十足地狂放一把,任纵一回,然后像大多数儒生并无波澜的人生一样,叙写自己的诗酒年华。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之彻底颠覆。

侯景之乱,不仅改变了颜之推的人生,而且改变了萧梁的国祚。

起因却在于梁武帝的鼠目寸光,引狼入室。

很像战国时秦国覆灭赵国,起因是赵王贪图韩国上党亭守的无偿献城,为了一块不劳而获的肥肉,赵国最后将自己整个家业赔付了进去,血本无归。

东魏高欢麾下狡诈多变、反复无常的侯景,在公元五四七年高欢死后,以河南为见面礼投降西魏,宇文泰深知侯景的狼子野心,于是对他明助暗压。为此,侯景再次转换门庭,又举着河南土地这个钓饵,转而投降南梁,梁武帝萧衍为贪图这块土地,接纳侯景,并封他为河南王兼大将军。

羽翼渐丰之后,侯景终于在公元五四八年,以欺骗手段获得梁武帝侄子萧正德做内应,攻入建康,杀萧正德,又于次年攻破台城,软禁梁武帝,最后将梁武帝活活饿死在台城内的文德殿。

城破之时,建康城中只剩下二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流漂杵,惨不忍睹。侯景又东掠三吴,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出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侯景列传》)的惨景。这之后,侯景立萧纲为帝,继而废杀萧纲,立萧栋。公元五五一年,侯景废萧栋,自己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王僧辩、陈霸先大败侯景,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这就是著名的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中,当郢州沦陷于叛军之手后,颜之推被俘。这中间,颜之推几次面临被杀的危险,但每次都多亏行台郎中王则的帮助才侥幸获免。“就狄俘于旧壤,陷戎俗于来旋。慨黍离于清庙,怆麦秀于空廛。鼗鼓卧而不考,景钟毁而莫悬。野萧条以横骨,邑阒寂而无烟”,这是他记录当时惨景的诗行。

公元五五二年,侯景被灭,湘东王萧绎在江陵即位,是为梁元帝。劫后余生的颜之推回到江陵,被任命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西魏大军便南下来袭,公元五五四年攻破南梁首都江陵,梁元帝被杀。江陵遭掳后,梁朝王公以下数万百姓作为奴隶,被押解至遥远的西魏国都长安。

在这长长的神情沮丧的战俘行列中,就垂头丧气地行走着欲哭无泪、伤心欲绝的颜之推。

在身困囚车、远赴他乡的路上,他吟下:“昔为时所重,今为时所轻。愿与浊泥会,思将垢石并。归真川岳下,抱润潜其荣”,以此哀悼故国之丧,痛挽自身之辱,“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

一吟双泪流!

山河破碎,身陷囹圄,这些都已是铁的事实,无法抗拒。只能低着头,向着茫然不可知的命运前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辽阔的北中国,却以一种求贤若渴的心情,在等待着颜之推的到来。

不独是他,几位早就闻名大江以北的南梁硕学鸿儒,都在北方粗犷豪放的统治者心中拥有极高的位置。此时,北方人正在用望穿秋水的目光向南眺望,恭候他们来临。

所以,当带着悲伤、绝望、惊惧、恐怖等复杂心情的南方文人们走进陌生的长安城时,他们会疑心自己难道真是以俘虏的身份被绳索牵系至此。

这太不靠谱了吧。

面前笑容可掬、礼数甚周的西魏最高统帅,怎么能和那些杀进江陵的野蛮入侵者画上等号呢?

但事实就摆在面前,不容置疑。两位先到这里的南人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比如王褒,这位“识量淹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博览史传,尤工属文”,与颜之推同样祖籍琅琊临沂的梁朝名士,一到长安就受到了宇文泰超乎寻常的隆重欢迎。

《周书·;王褒庾信列传》真实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场面:

褒与王克、刘瑴、宗懔、殷不害等数十人,俱至长安。太祖喜曰:“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又谓褒及王克曰:“吾即王氏甥也,卿等并吾之舅氏。当以亲戚为情,勿以去乡介意。”于是授褒及克、殷不害等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常从容上席,资饩甚厚。褒等亦并荷恩眄,忘其羁旅焉。

见面不是张口就训诫,尔曹要洗心革面,在新的革命阵营里好好改造自己,而是张口就喊舅舅,以晚辈之礼拉家常,这实在太意外,也太暖人啦。而且,授以高官厚禄,这怎么不让这些人感从心生,忘其羁旅呢?

而这些,在北方统治者那里做得又是极为诚恳,绝无半点临场演戏的成分。王褒在孝闵帝践阼后,被封石泉县子,邑三百户。到周世宗即位后,又特加亲待。

帝每游宴,命褒等赋诗谈论,常在左右。寻加开府仪同三司。保定中,除内史中大夫。高祖作《象经》,令褒注之。引据该洽,甚见称赏。褒有器局,雅识治体。既累世在江东为宰辅,高祖亦以此重之。建德以后,颇参朝议。凡大诏册,皆令褒具草。东宫既建,授太子少保,迁小司空,仍掌纶诰。乘舆行幸,褒常侍从。

还比如庾信。这位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的南梁名士,在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五五四年)奉命出使西魏,但抵达长安不久,西魏即攻克江陵,他因此滞留长安。在西魏他格外受到尊崇,被“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此时名义上虽然是元氏执政,但西魏政权的实际掌控人却是宇文泰父子,这父子俩“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帝王如此礼敬,诸王与自己又混成了哥们儿,你说庾信的心中,是将这个国家当成灭我异族的仇敌,还是用拥抱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呢?

再比如颜之推的弟弟颜之仪。这位幼小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深得梁元帝赞许的雅士,也在西魏攻入江陵之时被俘至长安。“周明帝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武帝初建东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在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

……

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以极大的虚心与诚恳,拜刚刚被自己用武力打败的人为师,向匍匐在地的被征服者讨教,这就是宇文氏对待来自被统治区文人的态度。

这一切又绝非故作姿态,拿拿样子,而是出于对汉文化由衷的倾心与皈依,是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自觉靠拢。就像欧洲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用征战与屠戮降伏了希腊,但粗野的罗马人却十分迷醉希腊文质彬彬的文化,最后在政体表现形式上,是罗马帝国统一了欧洲,而在文化层面上,却是希腊文化席卷并风靡了欧洲。

这种甘心并积极为中原地区先进汉文化所化的自觉意识,在入主中原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那里,不仅普遍,而且由来已久。

此前,最显著者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不仅下令鲜卑族改为汉姓,禁说胡话,改穿汉服,而且积极从自身做起,改名为元宏,娶汉女为妻,将公主们悉数嫁与汉族大姓,范阳卢氏,一家之内就娶了三位公主。

听来,就让人感动。

那么,此时与西魏并峙的东魏政权,再准确说,前二者的各自衍生换代产品,北齐也会如北周这样如此对待中原文化吗?

有这样怯怯一问,完全是因为我们的主人公颜之推。

人生无常,造化弄人,谁又能真正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呢?

公元五五四年江陵城破之后,凄凄惶惶的颜之推被迫走上了北上长安的漫漫风沙路。他在《观我生赋》中写下了此时悲怆的心境:“惊北风之复起,惨南歌之不畅。守金城之汤池,转绛宫之玉帐。徒有道而师直,翻无名之不抗。民百万而囚虏,书千两而烟炀,溥天之下,斯文尽丧。怜婴孺之何辜,矜老疾之无状,夺诸怀而弃草,踣于途而受掠。冤乘舆之残酷,轸人神之无状。载下车以黜丧,掩桐棺之藁葬。云无心以容与,风怀愤而憀悢。”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也许已走到了长安,或许还只是在路上,一个人看上了颜之推,他就是大将军李穆。李穆决定将这个重量级人才送往弘农,让他来为自家哥哥阳平公李远服务,掌管书翰之事。但颜之推此时却心系故国,结思江湖,“对皓月以增愁,临芳樽而无赏”。

于是,他决定伺机逃离。

方案是偷渡黄河。因为,偶然间他获知,北齐准备遣送梁使徐陵等人回国,于是他暗自决定先奔齐,而后随同徐陵返梁。“遇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奔齐,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砥柱山,当黄河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今已无存,为北周与北齐交界。

茫茫黑夜,浪高波谲,一叶扁舟,险象环生,颜之推竟然潜逃成功,胜利抵达北齐。

后来他在《从周入齐夜渡砥柱》诗中,心有余悸也骄傲无比地写道:“侠客重艰辛,夜出小平津。马色迷关吏,鸡鸣起戍人。露鲜华剑彩,月照宝刀新。问我将何去,北海就孙宾。”

北齐的文宣帝高洋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与北周的宇文邕一样,向来自江南的这位大师表达了自己极大的热诚:“文宣见,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

颜之推却没能回到思慕已久的故乡。这恐怕是高洋严重舍不得的原因。《周书·;王褒庾信列传》中,在说了王褒与庾信备受宠敬之余,又讲了一件事,“时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不遣”。想象一下高洋,应该也有这种求贤若渴的心理。

因为爱得太深,所以不忍割舍,不能分离。怎会允许你大雁南归呢?

大雁也很快发现,南方终已归不得了。公元五五七年,陈霸先威逼梁敬帝萧方智让位并取而代之,改国号为陈,梁朝彻底灭亡。

无国可归,无家可回,颜之推援笔写道:“遭厄命而事旋,旧国从于采芑。先废君而诛相,讫变朝而易市。遂留滞于漳滨,私自怜其何已!”玉砌雕栏应犹在,只是容颜改,月明星稀中的故国杳然无踪了。长长地叹上一口气,挥上两行浊泪,将梦埋葬。

那就客寓于此,终老此生吧。

高洋用他礼贤备至的行为,感动着这位来自南方的学宗。他一度想让颜之推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示之推。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文宣乃曰:‘且停。’由是遂寝。后待诏文林馆,除司徒录事参军”。

颜之推的聪颖机悟,博识有才辩,工于尺牍,应对闲明,同时也大为北齐重臣祖珽所器重。后来,好饮酒、性任纵的颜之推,还是用其渊博学识与超人才干获得了高洋的深为嘉许,升任为通直散骑常侍,领中书舍人。

身处北齐帝国的权力中枢,颜之推勤勉有劳,卓有政绩:“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所进文书,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帝甚加恩接。”

一个外来的和尚,受到方丈如此器重,这会让那些本地的小沙弥们为之嫉恨不已。如同当年被那个叫段孝信的中书郎打小报告,此时的颜之推更成为北朝大员们的集体假想敌,“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为此,他写下《古意》表达心中的郁闷,“宝珠出东国,美玉产南荆。隋侯曜我色,卞氏飞吾声。已加明称物,复饰夜光名。骊龙旦夕骇,白虹朝暮生。华彩烛兼乘,价值讵连城。常悲黄雀起,每畏灵蛟迎。”

身为明珠,价值连城,但正因能解黄雀语,才时时不能免冶长之灾。于是韬光养晦,视灵蛟相迎为送祸上门。其实,高职非我所求,厚禄也非吾所想,宁静自守,淡泊明志,谁又能奈我何呢?

这样的岁月虽有种种不快,但不再有世乱兵荒的狼狈逃窜,也不再有囚系于途的惶惑与无寄,那就这样安闲于一隅,了此一生,岂不也好?

然而又一场变故很快接踵而至,再次改变了颜之推的人生。

公元五七六年,北周武帝率军攻打北齐,当北周部队大兵压境时,混蛋透顶的齐后主高纬还在与宠妃出游打猎,第二天才于慌乱派兵迎战。战斗打响后,高纬如同进戏院看戏,他优哉游哉地骑在马上没事人一样漫不经心地观战,直到晋阳不保,他才仓皇出逃至邺城。公元五七七年,北周军攻破晋阳,后又大举进军邺城,以高纬为首的北齐王公大臣悉数被俘,北齐灭亡。

在北齐政权即将沦陷之时,颜之推为这个王朝做了自己最后的努力。“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颙进奔陈策,仍劝募吴士千余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国。帝纳之”,可惜丞相高阿那肱以吴人不可取信为名,拒绝采纳此计。计策虽然不被采纳,但颜之推“犹以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河津失守之后,颜之推被俘,二度成为北周的俘虏,被迁往长安。

二十四年前发生在江陵的那一幕,今天再次重演。

这让人想起唐朝时有着同样尴尬经历的一个人——魏征。

魏征起先跟随李密闯天下,公元六一八年,瓦岗军被王世充打败,跟着李大哥闯天下的魏征投降到了唐王李渊麾下;公元六二〇年十月窦建德攻陷黎阳,魏征被俘,他由大唐的秘书丞摇身一变为窦建德的起居舍人;公元六二一年,李世民彻底消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股势力,作为被俘人员魏征再次低着头重回大唐。这之后,他成为东宫太子李建成的舍人,处于李世民的对立面,公元六二六年李世民实施玄武门之变,杀掉了太子李建成,魏征再次成为李世民面前垂头丧气的俘虏。

低头走向北周长安的路上,颜之推会与魏征去见李世民一样有着复杂的心情。如果他知道魏征在唐太宗那里的处境,颜之推此时的心情应该明丽起来。

看看北周武帝是如何享用自己的战利品的。庆功宴会上,北周武帝让齐后主高纬起舞助兴,尔后将他及他的嫔妃,以及北齐宗室王公大臣数十人全部杀死。稍稍有些血性的任城王高楷悲愤难抑,不堪其辱,服药自尽。就连高纬年仅八岁的儿子高恒也不能幸免,死于屠刀之下。

但北周统治者却没有以战俘的身份看待颜之推。对这个曾被自己授予高官,又偷偷潜逃至齐的人,北周不仅没有将之视为异己,更没有厌弃,相反,鲜花簇拥,礼遇甚隆。

这中间,当然有此时在北周备受重用的王褒、庾信及弟弟颜之仪等一帮南梁同志在起作用,但更大的因素是,北周武帝对江南士人普遍具有的天生好感,是他对以魏晋文化为正朔的江南汉文化的无比仰慕之情在起作用。公元五七九年,北周开始服汉魏衣冠朝贺,就是明证。

更何况,作为一代儒宗的颜之推,此时名贯四海,对士林有着极大的感召力。面对如此之人,礼敬犹恐怠慢,哪里还敢有一点非礼造次?

公元五八一年,颜之推担任御史上士,与弟弟颜之仪的司书上士同等级别。革命当然是讲先后的,但为了笼络人才,安稳这位始终怀着故国之思的不安分大师,有时需要搞点例外,这就是政治的诡秘之处。

但再诡秘的政治,也没有无常的历史更让人琢磨不透,更让人始料不及。

公元五八一年,在历史纪年上还有两个别称,在北周是大象三年,在隋朝则是开皇元年。

意思很明白,这年大周相国杨坚以造反者的姿态起立,伴之的是十岁娃娃宇文阐逊位,北周灭亡,隋朝取代了北周。这同时意味着,刚刚转换了国籍的颜之推,转眼又成了隋朝的子民。

一切无能为力,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苏东坡在《迁居临皋亭》中曾这样无奈地自叹过:“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

裹挟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里,身不由己漂进隋朝的颜之推还会遇到什么?

隋文帝杨坚与太子杨勇父子,向颜之推表达了这个新兴朝代对文化的尊敬与热忱:“隋开皇中,太子召为文学,深见礼重。”

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自称“三为亡国之人”的颜之推,此时再也无意于官场,而是以兼通南北儒学、杂糅儒释道众学之长的学术积淀,凭借游宦南北朝胡汉多个政权,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等广袤的中国土地所形成的丰厚阅历,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宗旨,来完成自己最后的著述。

这部大著就是《颜氏家训》。

因书名所导,后人往往将之简单视为一本训诫子孙后代的文学著作。其实不然。颜之推著述的出发点,是鉴于隋统一之后,南北儒学于交汇中产生的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的情况,他从人生最浅显的安身立命讲起,进而引申到儒家精神的核髓,来树立正朔,打理此时南北儒学相互冲撞所产生的种种不协调。

隋统一之后,由于南北学风不同,造成了如《隋书·;儒林列传》所说的学术混乱局面,“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说纷纶,无所取正”。甚至造成国子学考试之时,判卷博士无法对学生的策问来定是非。

同时,“爰自汉、魏,硕学多清通,逮乎近古,巨儒必鄙俗。文、武不坠,弘之在人,岂独愚蔽于当今,而皆明哲于往昔?在乎用与不用,知与不知耳。然曩之弼谐庶绩,必举德于鸿儒,近代左右邦家,咸取士于刀笔。纵有学优入室,勤逾刺股,名高海内,擢第甲科,若命偶时来,未有望于青紫,或数将运舛,必委弃于草泽。然则古之学者,禄在其中,今之学者,困于贫贱。明达之人,志识之士,安肯滞于所习,以求贫贱者哉?此所以儒罕通人,学多鄙俗者也。”

儒罕通人,学多鄙俗,带来的后果十分恶劣。儒生为了一己名利往往抛弃道德,丢掉儒家向来所注重的人格与灵魂,背离传统儒家的精神。这中间就包括当时的众多大儒。

比如“怀抱不旷,又啬于财,不行束修者,未尝有所教诲,时人以此少之”的刘焯;还比如“性躁竞,颇俳谐,多自矜伐,好轻侮当世”的刘炫,而且他最让人不齿的是,“牛弘奏请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后有人讼之,经赦免死,坐除名,归于家”;还比如开皇初年高祖征召的马光等六位儒生,“光与张仲让、孔笼、窦士荣、张黑奴、刘祖仁等俱至,并授太学博士,时人号为六儒。然皆鄙野无仪范,朝廷不之贵也”。

不难看出,当隋朝一统天下之时,号称名儒的儒生们,其道德与品行实难与大儒身份相辅成。

名为大儒的他们既然如此不堪,那我就坚决不以一张儒学学究的面孔示人,而是别出心裁,以一个严厉父亲或慈祥爷爷的面貌出现。而且,名义上是写给自己儿孙,教他们如何为学做人,实际则是以正宗儒学训诫天下所有之人。

这就是曲有深致,这就是举重若轻。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序致篇》中就如此开宗明义:“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诗经》有言:“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我非但要对面语之,还要亲提其耳。自己的后世子孙既不得见,如何能耳提面命呢?所以,一句“非敢轨物范世”的自谦背后,实则是颜之推欲“轨物范世”的真正用心。

匡正时弊,纠正儒风,以儒家正统观念为基调,对经历玄学改造和佛学变异后多有舛误的时学予以复原,从世道人心处细心打理,以廓清蒙尘积垢的儒学。

一部《颜氏家训》须得如此看,方能看出真谛和妙处。

颜之推以“家训”之名,广倡儒家忠孝仁义观念,普及儒家理想人格,指认安身立命所在。所以《颜氏家训》自隋初面世后,就一直成为儒家育人正己的规范读本,历代刊刻不断。由近及远,争相矜式,大行于世,好评如潮。

《颜氏家训》的最妙处不是作者抛弃正襟危坐、板着面孔的说教姿态,而是用大量亲见亲闻的具体事例,从人伦常情与世道人心的细微处落笔,娓娓道来,如语家常。

颜之推极为重视学习,讨厌不学无术。学习的目的是为发虑宪,求善良,化愚顽,就贤远,最后成为一个有识于胸、有仁在心、有礼约身、有思在脑的人。任何一个大师都不会忽略学习的重要性。

在《勉学篇》中,他用自己亲历梁朝时的所见,深刻地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但他们肚中无货,“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天下太平之时,这些人还能够悠游卒岁,但等到天下大乱,朝市迁革之后,铨衡选举者,与他非复有亲;当路秉权者,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那么就窘态百出,只能“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他指出,如果在当初,潜心学习,“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但现在他们因不学无术,“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

进而,他用自身周历南北朝胡汉政权,却能处处受到尊敬为例告诫人们:“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颜之推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他在书中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幼年时期,人精神专注,心无旁骛,受外界干扰少,故而是受教育的最佳时机。而且,人之少年犹如起于一张素纸,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因而在此时接受良好的教育,会对一生影响极大。

他认为学习是一项终身事业,人在任何年龄段都应珍惜时光。年幼“固须早教”,少年也不可“失机”,晚年之时“失之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少年时学习,“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但比不学而“瞑目而无见”要强百倍。

承继孔孟孝悌仁义的道德规范,他认为人在以“德艺周厚”为根本人生取向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以仁义为信念,以践行仁义为旨归,积极维护自己的德性生命,加强心灵再造。在《省事篇》中他说:“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天由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尽管《颜氏家训》的写作意图是以归复早期儒家伦理思想为第一要义,但着眼于儒释道三教并融的大一统隋朝学术现状,他在《归心篇》中指出:“原夫四尘五廕,剖析形有;六舟三驾,运载群生:万行归空,千门入善,辩才智惠,岂徒《七经》、百氏之博哉?明非尧、舜、周、孔所及也。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至如畋狩军旅,燕享刑罚,因民之性,不可卒除,就为之节,使不淫滥尔。归周、孔而背释宗,何其迷也!”

他认为就思想本质而言,儒释道三教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化愚启顽,教人向善就德,他们之间没有学理上的根本冲突。如此,就从理论上为隋、唐在文化上实行三教并举、儒教为本的基本国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些更为学术化的阐述与辨析,已远远超出了普通家训只就家庭伦理、道德修养、安身立命的言说范畴,从中也可清晰地看到,颜之推撰写《颜氏家训》的真正用意与普世情怀。

《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此书虽然乍玄乍释,忽儒忽佛,时而说“神仙之事,未可全诬”,时而说“归周、孔而背释宗,何其迷也”,但其宗旨仍然在于“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这是儒家的亘古使命与主题。

也正因其充溢着尊德乐义、行仁明礼的传统儒家精神,所以历代统治者对《颜氏家训》推崇备至,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衰。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中赞它:“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袁衷《庭帏杂录》中称:“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王钺盛赞:“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家法,其实已经变为了世法。

颜之推在写于入周之后的《观我生赋》中,对自己充满坎坷的流离飘零的一生进行了艰涩的回望。

他对自己总结:“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在扬都,正值侯景杀简文帝而篡位;于江陵,逢遇孝元帝覆灭;于晋阳,经历齐后主遭荼毒。故而,他称自己“三为亡国之人”。

为此,他悲愤难抑地写道:“鸟焚林而铩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夫有过而自讼,始发蒙于天真。远绝圣而弃智,妄锁义以羁仁。举世溺而欲拯,王道郁以求申。既衔石以填海,终荷戟以入秦。亡寿陵之故步,临大行以逡巡。”认为自己“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人。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尧、舜不能荣其素朴,桀、纣无以污其清尘。此穷何由而至,兹辱安所自臻?”

其实,若再加上大象三年的北周之灭,他一生应该经历了四次亡国之痛。

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一介书生先是由南及北,后又自东入西,脚步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他迁徙的脚步,既非随遇而安的恣意游走,更非寄情山水的适性漫游,而是国家灾变之后的被掳而行或仓皇出逃,脚步凌乱,心情悲怆。

但也正是他数经亡国丧家变故,无奈之中数度易主,历涉汉胡不同朝政,以江南之人长期游走于辽旷北地,这才成就了他的宏富性与博大性。

他在《颜氏家训》之中俯拾即是的广泛例证,同时也成为今天学人对于研究南北诸史的重要参考。比如《风操篇》中所说“梁武帝尝问一中土人……何故不知有族”,这个人就是夏侯亶;《勉学篇》中说“江南有一权贵”,以羊肉为蹲鸱,此人就是王翼;《文章篇》所言“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此人是姜质;《省事篇》所言“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这两个人就是祖珽、徐之才。读之,均可以补证南北诸史。因而,《颜氏家训》还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

蚌病成珠,石结牛黄。从这层意义上说,究竟是该同情还是该庆幸颜之推的不幸呢?大师却不管这些,他只以一部家训谆谆教导万世之人。

从此,后世中国的每一个诗书之家有了教育子弟成长的必读范本,而每一位成长起来的德学兼备之人,又无不在生命早期啜吸过它的营养。

同类推荐
  • 墨韵三闲

    墨韵三闲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自己所学习、所经历、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与其延伸出的对人生的感悟。也算是作者对其个人成长经历的总结和学习他人收获的小结。其中涉及对事物的看法、对自身的修炼、对心态的控制等。对年轻人思考人生提供了参考。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 悦心语

    悦心语

    《悦心语(南怀瑾先生著述佳句选摘)(精)》是南怀瑾先生语录集,以笔记形式呈现。取材自南先生《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禅宗与道家》等著作。编者“断章取义”,稍加整理。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简短,通俗易懂,便于现代读者阅读。在保存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声浪中,有许多重要的学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儒释道大师——南怀瑾先生。近半个世纪来,南师教化涵盖了儒释道,融汇了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南师著述等身,不落窠臼,以个人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配合历史经验,站在时代高点,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人生哲学,使现代人得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的精深奥秘,并帮助现代中国人整理出传统人文文化的基础性读本,同时也有助于现代中国人找回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感。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南师在苏州太湖大学堂辞世,享年九十五岁。南师已逝,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他的著述。每在阅读时,总会有一些词句,温暖、和煦,或一针见血——触动着我们的内心,难以忘怀。在南师离世届四周年之际,本社特将这些打动人心的词句选摘成册,让我们能随时翻阅,感念南师;也提供我们行走人世间为人处世的准则,更是一帖帖调适胸中纠结、矛盾情怀的良药。南老师,我们想念您,怀念您!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诗品菜根谭

    诗品菜根谭

    《菜根谭》可谓是一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警世感人、睿思哲理的旷世奇书。《诗品菜根谭》是知名教育家马云鹏老先生在品读《菜根谭》时,本着“从其意,就其辞,轻其吟,饶其趣”的原则,边读边品,边品边吟,边吟边写,锤炼而成。诗均以古风形式,多为五言、七言,有古绝、古律、古排等等。
热门推荐
  • 游行战歌

    游行战歌

    一代年轻高手,一场旷古大战,受致命之伤却遇无上存在救助,留信一封却蕴含未来危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侯爷成长计划

    侯爷成长计划

    转世重生后成为小侯爷。父亲救驾战死,让自己见一面都见不到,只给自己留下了俊礼这个名字。母亲又思念成疾,也随父亲而去。我命可太苦了!还好,母亲临走之前把自己托付给了她的姐妹。可自己的养母叫贾敏,出身荣国府是怎么回事?我到红楼了?但是,伯父家的二哥叫卢俊义又是怎么回事?还有个玉麒麟的名号!这是红楼撞上了水浒是吧?!那么问题来了,我是等着和妹妹一起去荣国府看宅斗大戏呢?还是习文练武以后会会一百单八将呢?
  • 穿越者援助协会

    穿越者援助协会

    穿越到网文空白的平行世界,却背不出得看过的小说?穿越到武侠小说世界,却完全忘记了小说剧情?穿越到古代,却记不得重大事件,也背不出古诗?没事,这些我都可以帮忙,只要稍微给点好处就行了。穿越武侠小说世界的,随便来点武功秘籍;穿越古代的,随便来点失传工艺,古董字画;穿越平行世界的……能给什么看着办吧?等等,你穿越到了仙侠世界?那能给个筑基丹吗?PS:援助群号3779791(是助不是交!)
  • 银河圣皇

    银河圣皇

    战舰起飞时,便是吾等征服日。星辰摇晃日,便是吾等攻伐时。机甲在翱翔,混沌弥漫星空,死亡有何资格与吾等平起平坐。人族语录
  • 庶女京华:太子,请入怀

    庶女京华:太子,请入怀

    出生那年,京城雪灾,我靠着狗奶活了下来,却眼睁睁的看着母亲死于非命。我发誓血刃仇人,不料遇见了他。我偷偷爱慕却被利用,差点万劫不复。再见时,我早已双手染血,抛弃七情六欲。他却拥我入怀:“阿欢,我爱的至始至终只有你。”宫墙琉璃花,美人埋骨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LOST爱

    LOST爱

    “你当初为什么要娶我!”“呵为了集团”“行啊,现在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林家股份已经不是都被你们挖空了吗?”“我发现还不够。”
  • 我意封天

    我意封天

    他是一代至尊修炼凌天之道,在一次意外中身陨。意外转世到一个能升为混沌天体的人身上,他立下誓言,天地不容我我变把天地封了,我自己做这个世界的主宰,我命由我不由天。看看一代高冷如何变成一代都比,尽在《我意封天》。
  • 快穿之女配寻友记

    快穿之女配寻友记

    【青梅竹马敌不过天降女主??女配永远得不到男主的爱??】被渣男背叛的晶彩莹,踏上了为女配完成心愿的道路。从此女配亦可是女主!
  • 异界之修魔至尊

    异界之修魔至尊

    如果当你知道你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一个很小的世界的时候,你会不会惊讶?如果当你知道你只是一个人体内类似于细胞的东西的时候,你会不不会吃惊?如果给你举世无双的实力,你会不会沉迷其中?这一切究竟是意欲何为?如果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只是别人的一个身体,而你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细胞一样的意义,你会面临着什么样的选择?当有一天你发觉这一切的都是真的的时候,你该面临着怎样的选择?当有一天你需要杀进无数人才能让几百人活下去的时候你又该怎么选择?这一切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为,一切尽在异世修魔中。【不签约,不上架,免费阅读】
  • 在火影的异世界生活

    在火影的异世界生活

    这是一部精彩的火影同人讲述的是穿越成为宇智波,一步步成长的故事非系统,无变态外挂,非后宫,不拆cp,不时会让主角装下13,背景设定父母双亡,主角智商在线,开局也没有无敌,无毒可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