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9700000016

第16章 胡宏:旷然独行于湖湘

每一个人都不会游离出他所置身的时代,对月顾影。每一种学术的诞生也都不会离开具体的历史土壤,空穴来风。

南宋高宗建炎之后,一个在中国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新兴儒家学派在湖南大地渐渐形成。因不满南宋朝廷懦弱的投降政策,胡安国、胡寅、胡宏父子三人由故乡福建崇安迁往湖南衡山定居,潜心研究理学,积极授徒讲学,在这里创建了碧泉书院、文定书院,吸引了众多湖南才子前来求学。

他们创立的湖湘学派,后经张栻在长沙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接竹引泉,发扬光大,并与朱熹、吕祖谦、陈傅良等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在全国声名鹊起,士人趋之若鹜,大批游学之士不远万里负箧前来问学论道,南北学子甚至“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

如同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创立的蜀学,却以儿子苏东坡为旗手,湖湘学派的缔造者也是胡安国、胡寅、胡宏父子三人,而居于这个学术团队核心位置的也是儿子胡宏。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绍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之上。其所作《知言》,东莱以为过于《正蒙》,卒开湖湘之学统。”

一个开一派学统的大师,我们自然不能忽略他。

胡宏,字仁仲,号五峰,人称五峰先生,建宁崇安(今福建崇安)人,生于公元一一〇二年,宋徽宗崇宁元年,卒于公元一一六一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大凡稍微熟悉点中国史的人,单是看其生活的年代,便会禁不住为胡宏扼腕,叹其生不逢时。

北宋的受辱性结束,南宋的仓皇性开启,就发生在胡宏的眼皮底下。

江山颠簸,生灵涂炭,国破家亡,流离播迁……而这一切,又都可以原罪性直接归咎到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宋徽宗赵佶。

在《宋史·;徽宗本纪》末尾,作者脱脱如此痛心疾首地反思赵佶的一生:“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椓丧之余,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据说,脱脱在写完这段话后,愤怒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这是句充满辛辣嘲讽的话语,有种让人将栏杆拍遍的痛切与无奈。

赵佶的确无所不能。吹弹、书画、声歌、词赋、蹴鞠等等无不精擅,而且不管他喜爱哪行,都绝对全身心投入,而只要他投入其间,他就不仅能成为那一行的一流高手,而且还能成为那一行的一流理论家、鉴赏家。

他喜欢绘画,他的绘画重视写生,尤善花鸟画,极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著称,现存世作品有《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四禽图》、《雪江归棹图》,均被视为举世珍宝。也因其爱画,朝廷遂于崇宁三年正式将画学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将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考中者入画院,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宋徽宗甚至为此还亲自选择古人诗句制定绘画考题,而且积极扩充翰林图画院,同时还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画家的社会地位,使得北宋晚期的画院创作在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

他喜欢书法,独创出字体遒劲、铁勾银划的“瘦金书”,《书史会要》这样评价他的书法成就:“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其现存《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不朽名作,独步古今,至今仍无书家可以超越。

然而,这个一流的艺术家在治国上却是一个十足的低能儿。

但国家却恰恰由他来管理,这个国家将糟糕到何种地步便可想而知。

他用一双极富审美情趣的眼睛,搜罗来一批祸国殃民的奸佞,让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一帮混蛋纷纷集中到朝廷,各尽其丑。然后,赵佶又用一双极具艺术创造力的手,将大宋江山打理得乌烟瘴气,败乱不堪。

赵佶用自己在位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树立了一个极端的帝王标本:什么才是昏庸无道,什么才是穷奢极欲,什么才是搜刮民财,什么才是民怨沸腾。最后,他仍很闹腾地以“教主道君”的太上皇身份匆匆去位,将一副不可收拾的烂摊子交给了同样昏庸无能的儿子赵桓。

于是就有了骇人听闻的“靖康之耻”。

公元一一二七年,生活于黑山白水之间的女真人呼啸而来,攻破大宋首都东京,在城内烧杀掠夺奸淫数日之后,掳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还,随行被掠走的还有赵宋王朝后妃、公主,及王公、皇子、宗亲、贵戚家眷等数千人,宋家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也被搜罗一空,北宋从此彻底灭亡。

据《青宫译语》载,北行途中,宋徽宗之女赵富金即被金军统帅完颜宗翰长子设也马强奸,宋钦宗的朱慎妃途中也遭到金国的千户国禄蹂躏,一路上被金兵糟蹋残虐致死的女性达一千多人。

到达金国首都会宁后,徽钦二帝被带去参拜金太宗,而且分别被对方侮辱性地封为昏德公、重昏侯。随后金太宗赐赵构母亲韦后、赵构妻子邢秉懿和姜醉媚、帝姬赵嬛嬛等十八人居浣衣院,浣衣院实为军妓营。在浣衣院里,据《呻吟语》记载:“妃、嫔、王妃、帝姬、宗室妇女均露上体,披羊裘。”此外,将公主赵富金、王妃徐圣英、宫嫔杨调儿、陈文婉赐给设也马做小妾,王公、宗亲家眷皆贱卖赏赐给金军官兵。

一对窝囊父子,不光弄丢了祖宗打下的江山,更给成千上万百姓带来了蛮族屠戮下的生灵涂炭,还给如此众多的无辜女性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凌辱与苦难。

此辱何当?

此恨何极!

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公元九七四年,一流词人李煜以南唐后主身份仓皇辞庙,被宋军押赴汴京。身在宋地,南望故国,他写下一首痛彻肺腑、凄切极哀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短短一百五十三年之后,赵佶连同儿子又以北宋末帝的身份被一绳牵至会宁。萧瑟北地,身陷囹圄,他也写下一首七绝《在北题壁》:“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赵佶诗中散落的情绪有落寞,也有无奈,但总找不到李煜那种肝肠寸断的疼痛,也没有妻女儿媳被辱后的出离愤怒。

如此一个无恨无痛无愧无羞的孬种,你让人说他什么好呢?

其实,赵氏血脉中的英武基因,自宋哲宗之后已荡然无存,代之的是昏聩、苟且、软蛋,徽宗、钦宗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基因变异,而到宋高宗赵构这里,则演绎到极致。

赵构于公元一一二七年五月在南京应天府(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很快他就逃到扬州,继而又沿镇江、平江、杭州、越州(绍兴)、明州(宁波),一路逃窜到海边,登上楼船在温州先后漂泊数月,而且向金国请求“削去旧号”,愿意“天下全归大金国所有”。而此时,北方人民仍在积极抗金,名将宗泽率部有百万之众,而且韩世忠还取得了黄天荡大捷,岳飞收复建康,正意欲挥师北上直捣黄龙。公元一一三二年,逃亡中的赵构听说金兵北退,这才回到杭州。

二帝被掳,母亲妻子在北地遭受凌辱,这在赵构这里全然没什么事儿,他只想割地赔款求和,以投降政策求得偏安一隅。所以,当公元一一四〇年金军再次南下,岳飞连连取得大胜之时,宋高宗与秦桧却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

曾气贯长虹地写下《满江红》,高呼“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岳飞,此时只能悲愤交加地叹息:“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次年,赵构与秦桧乖乖听从金军统帅完颜宗弼“必杀岳飞,方可言和”的要求,自毁长城,将岳飞、岳云、张宪杀害。一代名将饮恨身亡,南宋政权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可以说,从南宋政府成立那天起,围绕战与和的问题,朝廷中就存在着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针对以赵构为首的贪生怕死、懦弱求和的投降派,一大批正义之士怀着强烈的亡国之仇,复兴之愿,雪耻之望,起而攻之。他们强烈呼吁朝廷重振雄威,收复山河,迎回徽钦二帝。

听听那些留在《全宋诗》里写于此时的诗行:

“谁能提万骑,大呼拥马鬣,奇兵四面出,快若霜扫叶。”这是诗人陆游的慨叹。

“独住云边旧草堂,恨无微力答吾皇。又惊烽火交丁未,暗惜山河到靖康。”这是僧人释行海的悲嗟。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城陷撞军入,掠去随故和。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这是曹勋的《入塞》。

曹勋的身份很奇特。靖康二年,他曾与徽钦二帝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后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向宋高宗献上御衣书,请求招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二帝。赵构置若罔闻,绍兴十一年宋金议和,曹勋被派为报谢副使出使金国,这首诗即是他出使时因所见而发的绝望之叹。

在这首诗前,他特别序曰:“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其二。闻南使过,骈肩引颈,气哽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惮见也。因作《出入塞》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国难者云。”

江山残破,昏主无识,群丑当道,贤者垂泪,这就是胡宏成长中所亲见亲历的环境。

三。

胡宏,《宋元学案》称他“自幼志于大道”。这个大道获得的首要渠道就是他的父亲,旷世大儒胡安国。

胡安国,字康候,又名胡迪,学者称其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全祖望在《武夷学案》中称他:“私淑洛学而大成者,胡文定公其人也。”少年入太学时,以程颐的朋友朱长文及靳裁之为师,靳裁之与之论经史大义,深为其所器重。成年之后,胡安国与谢良佐、杨时、游酢三先生“义兼师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学问“自得于二程《遗书》者为多”,因而,他虽然与二程没有直接师承关系,但在学理上完全承接了二程的洛学。

宋哲宗时进士及第后,胡安国任湖南学事,因被蔡京所厌而解职。宋徽宗政和二年后,他对现实失望,认为天下无道,自当卷而怀之,遂称疾不仕。靖康元年,朝廷封他为太常少卿,辞却不就;拜为起居郎,又推辞。在宋钦宗几次下旨催促之下,才勉强到京师汴梁,最后还是以疾为由告辞归家。

宦情如寄,淡泊自如。胡安国一生自进士登第到完全退休回家,前后共四十年,实际为官时间累计起来不足六年。然而,他“虽数以罪去,而爱君之心,远而愈笃。每被召,即置家事不问,或通夕不寐,思所以告君者”。南宋建炎年间,他举家迁至湖南湘潭,在潭州湘潭建碧泉书院,后又在衡山山麓办文定书院,以讲学著述为业,潜心撰写《春秋传》。

多年来,他虽然辗转流徙,居寓不定,常常一文不名,但他从来不从口中说一个“贫”字。胡安国曾经告诫儿子说:“对人言贫者,其意将何求?”他持的道理是:“世间惟讲学论政,不可不切切询究,至于行己大致,去就语默之几,如人饮食,其饥饱寒温,必自斟酌,不可决诸人,亦非人所能决也。”谢良佐曾对人这样称颂胡安国:“胡康候正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使其困厄如此,乃天将降大任焉耳!”

尤为让人称颂的是,当初,胡安国以国子博士的身份,职官是湖北提举,而此时的谢良佐却只是一名县级学官。胡安国想认识谢良佐,没有以上司身份把谢叫来,而是通过谢上蔡的同学杨时,以后进之礼修书求见。见到之后,又极尽恭敬之事。谢良佐也不客气,当面对胡安国说:“闻公进道甚笃,德业日美,所到岂可涯涘,真足畏也!更以其大者移于小物,作日用工夫尤佳。”

后来,胡安国在南岳紫云峰下完成了他的《春秋传》,这是宋代理学家以义理之学研究《春秋》的巅峰之作。它与朱熹的《四书集注》并重,成为科举取士官方规定的必读之书。

天下大乱,二帝被掠,国破主奴,这应该是胡安国治《春秋》的最重要原因。“春秋学”的思想主旨,便是宣扬大一统,尊君卑臣,强调国君一体,“国灭,君死之正也”,明华夷之辨,高倡尊王攘夷。

深受父亲影响,又“卒传其父之学”的胡宏,无疑秉承了胡安国的处世思想与为学原则,因而在学理与行为上都直追乃父。

看到胡安国所走过的步履,其实已经能够想见即将走来的胡宏的脚步。

其次,在学理上对胡宏影响较为显著的就是杨时。

杨时,号龟山,在程门弟子中最为有名,深得二程赏识。据《宋元学案·;龟山学案》记载:“明道喜甚,每言杨君会得最容易。其归也,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将其认定为自己的学术托钵之人。

靖康元年,公元一一二六年,胡安国携二子在京师,此时杨时为祭酒。胡宏与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的哥哥胡寅就于此时一同受学于杨时。

杨时的学术特征完全秉承二程,他认为:“道心之微,非精一,其孰能执之?惟道心之微而验之于喜怒乐未发之际,则其义自见,非言论所及也。”

他强调:“为是道者,必先乎明善,然后知所以为善也。明善在致知,致知在格物。号物之数至于万,则物盖有不可胜穷者。反身而诚,则举天下之物在我矣。《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凡形色具于吾身者,无非物也,而各有则焉。反而求之,则天下之理得矣。由是而通天下之志,类万物之情,参天地之化,其则不达矣!”

他格外重视格物知至。“致知必先于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斯知止矣,此其序也。盖格物所以致知,格物而至于物格,则知之者至矣。所谓止者,乃其至处也。自修身推而至于平天下,莫不有道焉,而皆以诚意为主。苟无诚意,虽有其道,不能行。《中庸》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卒曰‘所以行之者一’,一者何?诚而已。盖天下国家之大,未有不诚而能动者也。然而非格物致知,乌足以知其道哉?”这就将性理之学推到了实处。南渡之后,他传学于罗从彦,罗又传于李侗,三传至朱熹,终开宋代理学卓荦大端。

胡宏跟随杨时的学习时间很短,一年之后,京师沦陷,张邦昌伪政权成立后,胡安国携带儿子胡寅与胡宏辞官而归。

秦桧曾与胡安国私交很好。在秦桧执政之初,他写信给胡寅:“问二弟何不通书?意欲用之。”胡宏闻听后,写信给秦桧表示谢绝,而且故意在信中措辞严厉,没有礼貌。有人不解,问他为何这样。胡宏说:“正恐其召,故示以不可召之端。”

这是胡宏的回信:“稽请数千年间,士大夫颠名于富贵,醉生而梦死者无世无之,何啻百亿?虽当时足以快胸臆,耀妻子,曾不旋踵而身名俱灭。某志学以来,所不愿也。至于杰然自立志气,充塞乎天地,临大事而不可夺,有道德足以替时,有事业足以拨乱,进退自得,风不能靡,波不能流,身虽死矣,而凛凛然长有生气如在人间者,是真可谓大丈夫!”

这是他的政治宣言,也是他的行动纲领。

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只愿死守善道。不光胡宏这样,哥哥胡寅也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路线。《宋史·;儒林列传》载:“秦桧当国,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俄乞致仕,遂归衡州。桧既忌寅,虽告老,犹愤之,坐与李光书讥讪朝政落职。右正言章复劾寅不持本生母服不孝,谏通邻好不忠,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复其官。”

其实,胡宏哥儿俩拒绝秦桧还有更深的一层用意。那就是,父亲察人失明,结交奸佞,那我应该用自己的行动与立场来为父亲的过失洗濯。

朱熹后来为此颇为感叹:“秦桧当国,却留意故家子弟,往往被他牢笼出去,多坠家声。独明仲(胡寅)兄弟却有树立,终不归附。”

拒绝为官,没有进入仕途的胡宏,“优游衡山二十余年,玩心神明,不舍昼夜”。所谓的“玩心神明”,其实是醉心于父亲胡安国与老师杨时所授的理学。在其间发微寻明,探研属于自己所创的理学一途。

关上一扇门,有时是为了打开另一扇门。

在衡山的二十多年里,胡宏潜心学问,力行所知,完成了被称为“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可以与张载《正蒙》不分轩轾的重要儒家文献《知言》。

在《知言》中他娓娓道来:

道充乎身,塞乎天地,而拘于墟者不见其大;存乎饮食男女之事,而溺于流者不知其精。诸子百家亿之以意,饰之以辩。传闻习见蒙心之言,命之理、性之道,置诸茫昧则已矣,悲夫!此邪说暴行所以盛行,而不为其所惑者鲜也。然则奈何?曰:在修吾身。

夫妇之道,人丑之矣,以淫欲为事也。圣人则安之者,以保合为义也。接而知有礼焉,交而知有道焉,惟敬者为能守而弗失也。《语》曰:“乐而不淫”,则得性命之正矣。谓之淫欲者,非陋庸人而何?天得地而后有万物,夫得妇而后有男女,君得臣而后有万民,此一之道也,所以为至也。

天下莫大于心,患在于不能推之尔;莫久于心,患在于不能顺之尔;莫成于命,患在于不能信之尔。不能推,故人物、内外不能一也;不能顺,故死生、昼夜不能通也;不能信,故富贵、贫贱不能安也。

气之流行,性为之主。性之流行,心为之主。

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于天地之谓也。小用者,谋利计功之谓也。

有而不能无者,性之谓与!宰物不死者,心之谓与!感而无自者,诚之谓与!往而不穷者,鬼之谓与!来而不测者,神之谓与!

仁者,人所以肖天地之机要也。

静观万物之理,得吾心之悦也易;动处万物之分,得吾心之乐也难。是故仁智合一,然后君子学成。成己,所以成物。

尧、舜以天下与人,而无人德我之望;汤、武有人之天下,而无我取人之嫌。是故天下无大事。我不能大,则以事为大,而处之也难。

有毁人败物之心者,小人也。操誉人成物之心者,义士也。油然乎物各得其分而无为者,君子也。

礼文多者,情实必不足,君子交际宜察焉。言辞巧者,临断必不善,君子选用宜察焉。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杂似博,陋似约,学者不可不察也。

能攻人之实病,至难也。能受人之实攻,为尤难也。人能攻我实病,我能受人实攻,朋友之义其庶几乎。不然,其不相陷而为小人者几希矣!

行纷华波荡之中,慢易之心不生,居幽独得肆之地,匪僻之情不起,上也。起而以礼制,次也。制而不止者,昏而无勇者也。理不素穷,勇不自任,必为小人之归,可耻之甚也。

万物皆性所有也。圣人尽性,故无弃物。

情一流则难遏,气一动则难平。流而后遏,动而后平,是以难也。察而养之于未流,则不至于用遏矣。察而养之于未动,则不至于用平矣。是故察之有素,则虽婴于物而不惑;养之有素,则虽激于物而不背。《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此之谓也。

性定则心宰,心宰则物随。

气惑于物,发如雷霆,狂不可制,唯明者能自反,勇者能自断。事之误,非过也,或未得驭事之道焉耳!心之惑,乃过也。心过难改。改心过,则无过矣。

生本无可好,人之所以好生者,以欲也。死本无可恶,人之所以恶死者,亦以欲也。生求称其欲,死惧失其欲,憧憧天地之间,莫不以欲为事,而心学不传矣。

深于道者,富用物而不盈。卫公子荆善居室,孔子何取焉?以其心不婴于物,可以为法也。夫人生于物,用物以成其生耳,其久能几何?而世人驰骛不返也!

在这篇不长的重要儒学文献里,他十分强调修一己之身。

只要真道弥漫,吾道自足,那么就可以知道传闻习见的蒙心之言、蒙命之理、蒙性之道,这就确立了其学术体系以论心性为基本特色,附带也突显了他的心性思想:心由性而分,以性为本体,主张性体心用。

因而,性是第一位的,心则居于次位;性是内在而深藏不露的,心则是性的外在表现,是由性之所发而派生出来。故而,他强调性不能动,动则心矣。在他的学术架构里,心与理被排除在自然本体之外,只有性才被赋予自然的本体属性。

所以,即便人欲与天理这样貌似对立的关系,只要主敬在性,以天理贯人事,能正人事而循天理之意,那么人欲就会变成一种自然之事,而并不与天理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与矛盾。这就与二程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存在着学术观点上的不同。

同时,他以佛教的唯识理论为批判对象,认为佛教以心为宗,主张心生万法之说,即是灭天命,即是己私之见,故为异端小道。这样的理论视角,就比洛学单纯的指责释家不知有父、不知有母来得更为深刻。

在胡宏的学术思想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取法多家,多有新见,貌似屡出洛学之言义。朱熹因此而对《正言》多所疑义。对此,黄宗羲分析得颇为精妙:“愚以为胡氏主张本然之善,本自无对便与恶对,盖不欲将气质之性混入义理也。心为已发,亦自伊川初说有‘凡言心,皆指已发’而言,以其未定者为定尔。察识此心而后操存,善观之,亦与明道识仁无异;不善观之,则不知存养之熟,自识仁体。”

他给出的结论是,朱熹的疑问与胡宏的学说“未始不相济也”。

张栻则称颂其师:“《知言》一书,乃其平日之所自著。其言约,其义精,诚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也。”

后来,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栻,从胡宏这里学成后归长沙,先后主讲岳麓、城南书院,使得胡宏之学在南宋乾道、淳熙年间达到鼎盛。

清朝年间,乾隆为岳麓书院亲书“道南正脉”,以表彰湖湘之学传播理学之功。受此学派熏陶与浸润,晚清的湖湘大地走出了诸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罗泽南、魏源、陶澍、贺长龄、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影响中国历史的名流。

厚重的湖湘文化哺育了厚实的他们。

五。

如同张载的关学,湖湘之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以经术为治术”,主张经世致用。而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则为其他所有学派所不具备,那就是充斥着书生报国的侠义精神,流淌着一派剑胆琴心。

正如本文一开始所言,每一种学术的诞生都不会离开具体的历史土壤,空穴来风。湖湘文化的开启,建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

由于北宋被异族沦陷,徽钦二帝被掳北荒,即位的高宗却投降贪安,置身在这内忧外患、矛盾重重的特定历史现场,对“春秋学”的探研与传承,反映在胡氏父子身上,已经不仅仅只是经学意义上的探研,更多表达的是他们尊王攘夷,坚持华夷之变,期望恢复正统的一种家国与民族主义精神需求。故而,湖湘学术内核中就有了一种慨然担当的精神风概。

先来看看胡安国。他“强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时艰,见中原沦没,遗黎涂炭,常若痛切于其身”,屡屡坚辞朝廷所授之职。“渡江以来,儒者进退合义,以安国、尹焞为称首。”名儒侯仲良平日言必称二程先生,对其他人无所许可。后来他见到胡安国后,叹曰:“吾以为志在天下,视不义富贵真如浮云者二程先生而已,不意复有斯人也!”

他潜心苦修《春秋》二十多年,以为天下事物无不备于此。其中的原因,就是王安石废《春秋》不列于学官。胡安国为此说:“先圣手所笔削之书,乃使人主不得闻讲说,学士不得相传习,乱伦灭理,用夏变夷,殆由乎此。”他将《春秋》视为传心要典。

靖康初年宋钦宗召见他时,胡安国无所顾忌地批评道:“今南向视朝半年矣,而纪纲尚紊,风俗益衰,施置乖方,举动烦扰。大臣争竞,而朋党之患萌;百执窥觎,而浸润之奸作。用人失当,而名器愈轻;出令数更,而士民不信。若不扫除旧迹,乘势更张,窃恐大势一倾,不可复正。”

再来看看胡寅。他“志节豪迈,初擢第,中书侍郎张邦昌欲以女妻之,不许……及桧擅国,寅遂与之绝”。绍兴四年十二月他重新为官后,立刻上疏宋高宗,对与金议和大加指责:“女真惊动陵寝,残毁宗庙,劫质二圣,乃吾国之大仇也。顷者,误国之臣遣使求和,以苟岁月,九年于兹,其效如何?幸陛下灼见邪言,渐图恢复,忠臣义士闻风兴起,各思自效。今无故蹈庸臣之辙,忘复仇之义,陈自辱之辞,臣切为陛下不取也。当今之事,莫大于金人之怨。欲报此怨,必殄此仇。用复仇之议,而不用讲和之政,使天下皆知女真为不共戴天之仇,人人有致死之心,然后二圣之怨可平,陛下人子之职举矣。苟为不然,彼或愿与陛下歃盟泗水之上,不知何以待之?望圣意直以世仇无可通之义,寝罢使命。”

于是可以更为清楚胡宏了。胡宏一生拒绝为官,矢志于道,他对他的门生们说:“道学衰微,风教大颓,吾徒当以死自担!”

身虽在野,心却始终系社稷安危,力图将其所学用于匡时救世。父兄所坚持的拒绝议和、坚决抗金态度,在他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

绍兴年间,他以一介布衣上书宋高宗,愤然指出:“徽宗皇帝身享天下之奉几三十年。钦宗皇帝生于深宫,享乘舆之次,以至为帝。一旦劫于仇敌,远适穷荒,衣裘失司服之制,饮食失膳夫之味,居处失宫殿之安、妃嫔之好,动无威严,辛苦垫隘。其愿陛下加兵敌国,心目睽睽,犹饥渴之于饮食。庶几一得生还,父子兄弟相持而泣,欢若平生。引领东望,九年于此矣。夫以疏贱,念此痛心,当食则嗌,未尝不投箸而起,思欲有为,况陛下当其任乎?而在廷之臣,不能对扬天心,充陛下仁孝之志,反以天子之尊,北面仇敌。陛下自念,以此事亲,于舜何如也?”

进而,他出语更加犀利:“万世不磨之辱,臣子必报之仇,子孙之所以寝苫枕戈,弗与共天下者也;而陛下顾虑畏惧,忘之不敢以为仇。臣下僭逆,有明目张胆显为负叛者,有协赞乱贼为之羽翰者,有依随两端欲以中立自免者,而陛下顾虑畏惧,宽之不敢以为讨。守此不改,是祖宗之灵,终天暴露,无与复存也;父兄之身,终天困辱,而求归之望绝也;中原士民,没身涂炭,无所赴诉也。陛下念亦及此乎?”

在上书的末尾,胡宏更是心无所忌地数落赵构:“陛下即位以来,中正邪佞,更进更退,无坚定不易之诚。然陈东以直谏死于前,马伸以正论死于后,而未闻诛一奸邪,黜一谀佞,何摧中正之力,而去奸邪之难也?此虽当时辅相之罪,然中正之士乃陛下腹心耳目,奈何以天子之威,握亿兆之命,乃不能保全二三腹心耳目之臣以自辅助,而令奸邪得而杀之,于谁责而可乎?臣窃痛心,伤陛下威权之不在己也!”

字字悲愤,句句动情,大义凛然,性命全抛!

胡氏一门三人,不畏开罪帝王,豁出身家性命直指弊政,猛戳其短,狠揭其虚。尤其是胡宏,一介白衣书生,以家国为念,心怀大道,慷慨陈词,在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他这样的热血书生也甚为鲜见。

然而,公元一一四一年南宋政府还是以向金称臣,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割让大片土地为代价,与金国签署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换回的,只是一具宋徽宗干硬而猥琐的尸体。

不出胡宏所料,公元一一六一年,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而就在这一年,一代大儒胡宏衔恨而亡。

赤胆忠心,报国无门。

胡宏会睁着永不瞑目的眼睛,悲愤地看着这个潦倒不堪的政权在赵构手上如何一步步枯槁腐朽,他也会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开创的湖湘之学,经弟子张栻之手怎样一天天变得苍翠葳蕤。

“寂寂本民流太空,虚名过耳如松风,惆怅祸乱波流洪。目极征鸿淡淡天,万古消沉向此中。”“万古消沉向此中”,这是无可言说之后的深深无奈。

大师,总是如此无奈。

同类推荐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的思维科学。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思维的斧子”。逻辑是思维的一把“斧子”,要想使用好这把“斧子”,除了具体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逻辑的知识转换为运用逻辑的技巧和技能。而逻辑学的工具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强调技巧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
  • 百姓读易

    百姓读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易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自它产生的那天起,它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无论是在我们的显意识里还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都起到了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空间与角落。
热门推荐
  • 从哥伦布时代开始签到抽卡

    从哥伦布时代开始签到抽卡

    沈欧玩一款0氪签到,抽卡种田手游。结果非酋体质,传说中的各种神卡全都抽不到。无法忍受的沈欧做了一个游戏外挂,竟然和一百万游戏玩家穿越到1644年,而他正在蛮荒时代的美洲大陆,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过去约150年。英国在美洲建立了13个殖民地。大明朝在这一年被满清推翻。3000万印第安人正在美洲和白人反抗。100万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都是《世界英雄》游戏玩家,都能签到抽卡,这个世界迎来巨变!第一天,签到成功,获得抽卡机会+1。恭喜您抽到金翅大鹏雕一只。第二天,签到成功,获得武将毛文龙。第三天,签到成功,获得体质+99。一人一雕开始从美洲崛起。进入大航海时代,让新大明,重新启航!
  • 内向的力量

    内向的力量

    或许大家并不知道,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因为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内向优势,从而让自己在浮躁的社会里沉静下来,独立思考、富于创意,最终迈向成功。了解自己的性格,开放自己的人生,加强自己的钝感九提升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挖掘内向的力量,迎接成功的明天。
  • 没人会喜欢我

    没人会喜欢我

    陷入心理障碍的苏白一直很苦恼,“为什么?为什么?就是没人喜欢我呢?大家为什么都不喜我?” 面对着自己妹妹的傲娇,女同学的接近,学姐的控制欲,他通通都视而不见。“我现在,只想完成系统的任务,我要变得受欢迎,其他的,都到一边去!”……在未知的角落,某系统暗自偷笑“这样苏白就只属于本宝贝了吧,哈哈哈哈。“
  • 神秘仙阶

    神秘仙阶

    这是一个神秘的境界,本属于仙门的一个境界,但那场大战后仙门没落,千万年后,一个少年得到传承,天选之子,经历无数磨难,是时候重振我仙门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才邪女

    天才邪女

    云落山庄庄主凤千云被邪宗的人追杀,在无极山下得小妞相救,那小妞刚刚换牙,说话漏风!手里提比她人还高的巨剑,身后跟着一群斑纹大虎,她就这么一脚踩着他的背,一手杵着巨剑,目光睥睨着那帮追杀他的人,慢慢吐出一句话:“这锅人偶罩猪了!谁敢冲项来?权部找屎!”于是他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来自星际的人

    来自星际的人

    上一世,她为了他而死;这一世再相见,他愿倾尽所有去守护她的一世平安喜乐。“看那漫山遍野的鲜花,阳光下温馨的小屋,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本书前世背景基本来自网游《星际战甲》,大多纯属虚构。
  • 查理九世之脆弱的友谊

    查理九世之脆弱的友谊

    家人的离去,朋友的怀疑和误解让多多无法承受。竟加入了……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