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1100000007

第7章 几件父母必须学会的事(3)

儿子小的时候,我常常带着他做一个游戏--“赞美比赛”。我让他选出这个礼拜他最想赞美的人,可以是表哥表姐或表妹,可以是奶奶或外婆外公,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爸爸或妈妈,而我,也选出一个想赞美的人。

接着我俩一人拿一张纸,在纸上写出我们想赞美那个人的理由,然后我们开始进行辩论比赛,看谁推举的想赞美的人,更有理由成为那个星期的“赞美之星”。

通过这个游戏,我可以从儿子辩论时所列举的理由中,很巧妙地知道他最在乎什么、他的价值观、他这个星期的活动内容、他的情绪状态,甚至他遭遇的不愉快。此外,我也可以在辩论中带着他,帮助他练习欣赏别人的优点和“会说好话”,奠定他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视角和能力。

·但是,切记,言之有物的赞美必须是有度的,不要为赞美而赞美

自从亲子教育专家鼓励父母要多赞美孩子以后,向来不会赞美孩子的中国父母,受教之余,为了弥补自己曾经的缺憾,有些时候又变得过度赞美,泛滥的赞美反而成为孩子不敢尝试、裹足不前的绊脚石。

举个在家里最常看见的例子:

3岁的妹妹在客厅茶几上涂鸦,无意间画了几撇她自己都不晓得是什么东西的图案。妈妈看见了,为了鼓励妹妹,便故做激动状地拍手叫好:“画得真棒!妹妹真聪明!”一旁的姥姥看见了,也跟着鼓掌称好。傍晚爸爸下班回到家,妈妈兴奋地告诉爸爸今天妹妹有多能干,爸爸于是又鼓掌叫好一番。妹妹很兴奋,继续涂鸦。

接下来的几天,相同的场景又出现了几次,可是妹妹在连续开心地画了几天之后,突然???不再喜欢画画了。妈妈和姥姥觉得很奇怪,问妹妹:“你不是很喜欢画画吗?怎么不画了呢?”妹妹撅着嘴,摔掉彩色笔说:“我不喜欢画画!”

你知道问题有可能出在哪儿了吗?

一开始,妹妹确实觉得兴奋,也感受到了绘画的乐趣,而且她知道,只要她画画,妈妈和姥姥就很高兴,就说她是聪明能干的好宝宝。可是她还小,或许是她的绘画能力有限,或许是她根本不知道该画些什么,又或许是她根本就不喜欢画画,于是她很担心,担心她的“不能干、不聪明”会被妈妈和姥姥发现,而发现之后,她们就会不再喜欢她了。所以,她就拒绝再画画,并且说自己不喜欢画画,免得继续再画下去,露出马脚就麻烦了!

因此,有的孩子起先喜欢弹琴,后来学着学着就不喜欢了;喜欢绘画,学着学着又不喜欢了;喜欢溜旱冰,后来连旱冰鞋都不愿意再碰一下了。而这些孩子在父母口中“真让人操心,做什么、学什么都没有个定性”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我们过度、没有节制的赞美令他们心生担忧。

·所以,赞美要“有节有度”,而且要“理由充分”

3岁的妹妹在客厅茶几上涂鸦,无意间画了几撇她自己都不晓得是什么东西的图案。妈妈在一旁看见了,开心地说:“呀!妹妹真棒,能拿笔在纸上画画了。姥姥您看看,妹妹现在拿笔拿得多稳哪!您看,她这条线的颜色,多好看哪!”

“呀!妹妹真棒,能拿笔在纸上画画了!”赞美她确实有的成就:“能拿笔画画”,而不是“画得真棒”。

“姥姥您看看,妹妹现在拿笔拿得多稳哪!”--这个成就,是她目前可以达到,继续努力练习还可以进步的。因此,给了妹妹继续努力的目标。

“您看,她这条线的颜色,多好看哪!”--这是她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有了这个充分的理由,妹妹就知道画画不仅要画得像,漂亮的色彩也是要素之一,而她,是具有这个能力的。

此外,我很希望爸爸妈妈能理解,我们不能为了赞美孩子就“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会带来几个结果:一是孩子心知肚明,你是骗他、哄他的,他由此也就顺着学会了说瞎话来哄人;二是过度赞美让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自我膨胀,不能应付没有赞美时的失败挫折;三是当孩子确实不具备该项能力时,因为我们的赞美,他害怕让父母失望,失去父母的爱,因此可能会焦虑难安,更受挫折。

·此外,赞美有很多方式,令对方最受用的赞美才是最有价值的

不同年龄、不同气质的孩子对奖赏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为了让赞美更具强度和效力,选择适当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孩子喜欢父母在大庭广众之下赞美他,有些孩子却对此觉得尴尬得不行;有些孩子喜欢物质上的奖励,有些孩子却只喜欢亲密的拥抱和亲吻。这些都和他们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和他们对快乐感受的诱因有关。

所以爸爸妈妈最好平时就能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看看哪一种赞美方式是孩子最喜欢的,哪一种又是我们最喜欢的。当大人孩子都知道对方最喜欢、最受用的赞美方式之后,才不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对方身上,赞美也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和强度。

读大三时我在一个国际学校辅导室里实习,有一次辅导室配合学校的春游活动去爬阳明山。当时那个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长,除了来台湾工作的外国高级白领之外,还有很多都是颇有成就的海归学人。那天中午,我们带着几十个小学生到一片绿草如茵的野营区野餐,坐定后,孩子们很快地从背包里拿出家长早上准备的野餐盒,唯独有个念小学二年级的男孩,迟迟不肯把餐盒拿出来。

我悄悄地把他带到一棵背着同学的大树底下,蹲在他身边柔声问他为什么不把餐盒拿出来。这个有位在法律界赫赫有名的优秀母亲的男孩,扭捏地说:“因为今天早上我妈妈在我的餐盒上绑了个红色的大蝴蝶结!我在半路上拆了半天都拆不掉!”我强忍住笑意,问他为什么妈妈要绑个红色的大蝴蝶结呢,他说昨天晚上家里有背唐诗比赛(这些孩子虽然是中国人,但因为出生在美国,中文基础都很差),他赢了妹妹,妈妈为了奖励他,也为了让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光荣,所以就在他的餐盒上绑了个代表荣誉的醒目标志。可是妈妈眼中的荣誉标志,却是这个8岁小男孩不愿承受的尴尬和丢脸!

所以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和奖励孩子?请记得一个原则,接受赞美的人是孩子,而不是父母,所以它的前提是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满足父母的需求和想法。

学会管教

我曾经在一本写给女性朋友看的书《女人30+》里讲过我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电视访谈节目,谈亲子教育。当那位年轻的男主持人问我打不打孩子时,我当然告诉他真话:“打啊,如果需要,我当然还是会处罚他的。”结果,在那一集节目中,我不止一次被惊吓过度的男主持人嘲讽,他一再地说:“像金老师这样打孩子的人如何如何……”害得我当天简直就像个辣手摧子的恶毒妇人一样,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我不是在为自己辩护,但我想说的是,管教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我们爱孩子的美好天性之一,而对某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适度的“皮肉之痛”确实是“长记性”的方法之一,只要管教或体罚的分寸拿捏得当,是绝对不至于对他造成无法磨灭的身心伤害的。此外,“爱”和“管教”并不相悖,千万别坠入因“爱的教育”而放任溺爱孩子的误区中。

那么,从学龄儿童心理学上说,怎么样的管教才算是拿捏得当并能得到效果的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坚定,坚定,再坚定

很多功败垂成的管教,都败在父母对管教原则的不坚定上。还记得当年我在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工作时,有一次我们为社区的父母举办了一场研习会,教导他们如何管教子女。我们在会场的三面墙上贴了几个大字,其中一个就是“Firm”(坚定),因为所有亲子专家都一致认为这是管教子女的首要原则,而且也是父母最不容易坚持的原则。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爸爸规定小明每天放学以后,必须先把功课做完才能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平常,妈妈会遵守这个原则,可是这天好久没见面的姥姥从老家过来,小明放学回家以后,就直接在客厅里和姥姥一面吃东西聊天,一面看电视,所以一直到睡觉前才赶着把当天的作业写完。

几天之后,姥姥回去了,小明放学回来,一屁股就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妈妈见了,不高兴地说:“怎么看电视了呢?爸爸不是规定了先把作业写完才能看电视吗?”小明不在乎地说:“前几天我不也是先看电视,吃完饭才写作业的吗?而且,我也都写完了呀!”妈妈生气了,提高了音量:“前几天是前几天,前几天是因为姥姥来了,所以我才让你先陪着姥姥看会儿电视,去,快写作业去!”

小明可能继续坐着纹丝不动,但也提高了音量:“我就是不去!”或者心不甘情不愿,一面离开沙发,一面嘴里嘟嘟囔囔地说:“什么都是你们说了算,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

我们要理解,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龄还小的孩子,他不太能明白“情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他的认知发展还不足以理解“在某些情境下,原则是可以弹性调整的”这个道理,所以对他来说,确实有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困惑和委屈,甚至还能嗅出管教原则上的漏洞。如果孩子是个小霸王,那么他有可能就直接反抗、挑战权威,试探父母的底线;如果孩子较为乖顺,那么他表面上虽然顺从了,但有可能心理上委屈得不得了。

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影响坚定管教的因素是我们的情绪。我们定下一个规矩,可是高兴的时候,我们自己可能就会破坏它,不高兴的时候也有可能会破坏它。

妈妈曾经告诉小明,只要他考了双百,全家就去游乐园,之后,还可以吃比萨和冰激凌。

小明第一次月考,考了双百,全家去了游乐园,也吃了比萨和冰激凌。接下来的一两次,妈妈也履行了诺言。可是这次月考成绩单发下来的那天早上,妈妈在爸爸的手机里发现了一条让她很不快乐的短信。下午,当小明放学回家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又考了双百时,妈妈没有回应,小明不明所以,提醒了妈妈星期天去游乐园的事,没想到妈妈却对他大吼:“你就知道玩,做功课去!”

·其次,管教一定要“立即”和“当下”

管教是有时效性的,而且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需要注意这点。一来,孩子的注意力有限,如果当下不立即管教,事后他就忘了当时的情境,再管教时,效果就小得多,孩子能感受到的规正强度也弱得多;二来,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孩子正高兴时,你突然翻出旧账,莫名其妙地训他一顿,也会让孩子觉得错愕和委屈,因为他可能早就已经忘了是什么事了。

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不及时管教,却留待秋后算账,会让他心里惴惴不安,养成大祸即将临头的惯性焦虑情绪模式,最终会影响他的思维模式和性格,这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我还记得??子小时候非常不喜欢吃青菜,有一次我们和几个家庭一起聚会,席间,儿子又别别扭扭不肯吃青菜。我先生看见了,二话不说,站起来悄悄地把他带离现场,父子二人离开了大约20分钟,再回到餐桌上时,儿子乖乖地吃了一大盘青菜。我偷偷地看了看他的脸,没有哭过的痕迹,但神色显然是受了管教的。事后,我一直没问他出去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饭,而他,也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饭,但从那天之后,他就开始吃青菜了。

当天晚上回家之后,我问先生那天他们出去后发生了什么事。先生说把他带到了餐厅旁的小公园里,让他坐在公园的椅子上,然后很郑重其事、也很严肃地问他:“你知道人为什么需要吃青菜吗?”儿子点点头,既卖乖又故作聪明地说了一大套吃青菜的好处。说完之后,他爸爸就板着脸说:“好,既然你知道吃青菜的好处,我们现在就回餐厅去吃青菜。如果你不吃,我们就再出来一次,但如果再出来的话,我就会揍你!”听了爸爸严肃的恫吓,而且看起来是来真的之后,儿子就认命地回去吃青菜了!

在商场里,我很害怕听见妈妈这么恐吓孩子:“你再不乖!看我回家怎么告诉你爸爸!”我们不用这么吓唬孩子(事实上,这么吓唬也没用,他还是一样不乖,甚至还有可能更不乖,更大哭大闹,因为他被吓唬得很害怕),只要蹲下来,紧紧地环抱着他,用心地告诉他,你有多么爱他,然后,心平气和、慢条斯理、语气坚决但绝不带威胁或嫌恶地告诉他,你不允许他这么做。

很多时候,我们不当下处罚或立即管教的原因是怕丢面子,例如在商场里我们最怕孩子哭闹不休,为了息事宁人,会尽可能地满足他的要求,然后回家再算总账。其实,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他知道要面子是我们的软肋,所以就用这招来制约我们,而且在得逞一次之后,食髓知味地还会再试探第二次、第三次,等第N次试探都奏效之后,这个坏的行为模式就被牢牢地建立起来了。

·但是,当下的管教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能羞辱他或伤害他的自尊心

你一定见过这种尴尬的场景:一个气急败坏的妈妈使劲地拖着一个哭得声嘶力竭的孩子往外走,大人小孩都满脸通红,都觉得羞耻不堪。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从5岁以后就已经拥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很容易受伤害,所以当大人以为小小孩儿哪懂得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早就已经把情绪埋藏在心里了。因此管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例如,不能当众责骂,不能劈头盖脸随便乱打,不能盛怒之下口不择言。

前阵子受朋友所托,我处理了一个已经上高中的男孩的问题。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很糟,眼看是不可能考得上大学;在家里,他又完全不和父母说话,最多只肯作些“嗯”、“还行”这种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回答。我和他谈了两次之后,约略知道了他把自己向父母关闭起来的缘由。他说他清楚记得小学六年级时,在一次家长会上,被老师数落的母亲恼羞成怒之下,当着好几个同学地面对他大吼:“我真后悔生了你,你是不是投错胎了!”他说当时他被羞辱得完全抬不起头来,心里只觉得恨,恨自己没用,也恨自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

这种恨一直伴随着他,尽管妈妈事后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分,但已经无法消除那当众掌掴般的刻痕和痛苦。在我辅导这么多问题学童的过程中,很多孩子的自卑、学习成绩差、破坏性和暴力行为,都可以找到童年被长辈责打羞辱的痕迹。

我知道如今的父母比从前更加辛苦,除了做不完的家务之外,还有职业需求的巨大压力。要我们总是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孩子的错误,确实是门很艰难的功课。可是,家,本该是孩子最稳妥的港湾;父母,本该是孩子最安全的臂膀。为了我们最亲爱的孩子,再艰难的功课也只有咬着牙去学习了。

·所以,管教时,要就事论事,不要把自己的情绪给投射进去

同类推荐
  • 灵性塑造

    灵性塑造

    本书从日常生活及生活细节的各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幼儿的智商、情商、财商;如何培养孩子的天赋,启迪孩子的心灵,及早发现孩子天生具有的优势。
  • 开启孩子的才气之门

    开启孩子的才气之门

    本书介绍了“引爆孩子的智慧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资源”、“挖掘孩子的天赋才华”等。
  •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本书围绕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健康全面阐述宝宝出生后前三年心智的全方位发展。全书共五章,包括: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呵护儿童的道德生命,社会适应——儿童健康的统合,幸福宝宝慢慢长大,在宝宝心智成长的路上。
  •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学习,无疑会为孩子未来的成才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本书通过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的专家指导,告诉广大家长:——怎样引导孩子入学后很快适应学习环境;——怎样指导孩子在小学黄金期学业进步;——怎样帮助孩子在各科功课上少走弯路;——怎样培养孩子从小就能多才多艺出类拔萃。
  • 1~3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1~3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本书为父母们介绍了1-3岁宝宝早教的关键,包括对孩子的新奇念头要给予称赞和鼓励;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发育的第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注意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宠物店

    极品宠物店

    禽言兽语,无所不通,真龙仙凰,皆为灵宠!**********大家好,我叫周明,我是一个御兽师,我的梦想是开一家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宠物店!在我的宠物店里,价格公道,品种齐全。无论您是要上古真龙,还是祥瑞麒麟,亦或者是左青龙,又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只要您需要,我们就能满足您的各种要求。**********所以,请大家记住我们这家宠物店的名字——《御兽斋》
  • 觉醒——不朽的灵魂

    觉醒——不朽的灵魂

    相传,每一尊心有不甘的不朽灵魂,经孟婆同意,都可以止步奈何桥而选择投身奈河,在极度痛苦的奈河洗礼中,保全记忆,从而等待历史长河诞生另一尊可与自己共鸣的不朽灵魂,并借其躯壳觉醒,完成生前的遗愿。于此同时,这个被寄宿的躯壳也将在灵魂觉醒的驱使下,变得异常强大……梦都,一个普普通通的现代大都市,承载着形形色色的人儿和大大小小的梦想,有人做着英雄梦,有人做着明星梦,有人做着长生梦,有人做着财富梦。这些梦想或许荒谬,或许天真,但在每一个梦想和它主人嬉笑怒骂的面具背后,都藏着尊独一无二的灵魂,平凡,亦或不朽的灵魂……
  • 雄风怒云

    雄风怒云

    风、云两大帝国并立,分割风云大陆,是风云大陆绝对的霸主。但因为两国连年征战,导致国势衰微,西方强国圣龙帝国趁虚而入,大陆出现三足鼎立之势,是时武林世家,群雄并起。看少年侠客如何荡平这乱世风云。
  • 末代皇后

    末代皇后

    此书纪念末代皇帝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在那段乱世里,希望我的故事可以改变他们的结局。
  • 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

    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

    作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黄马褂红顶商人”,胡雪岩叱咤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美名的同时,亦建立了一座举世瞩目的白银帝国。但是,因为时势的变化和自身的缺陷,他的巨额财富又顷刻间化为乌有。那么,这种天与地的差别为什么会发生在胡雪岩身上?《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主要分析了胡雪岩的坎坷一生以及他游走于官商两道的深谋大略。我们重点把胡雪岩的思想、性格、成功谋略的细节放大,力求挖掘出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动人的情感故事、跌宕的成功历程、战胜命运的谋略,把一个鲜活的胡雪岩呈献在读者面前。
  • 秋落枫起

    秋落枫起

    秋风萧瑟,初入校园。“对不起!”她匆匆忙忙跑走。他淡然一瞥。“同学,你踩到我的东西了。”她抬起头道。“哦。”拍了拍灰,递到她面前。情根深种后,某人问道:“你一开始为什么喜欢我呀?”“因为你比较特别。”,,,,,,一眼万年,永恒不变。
  • 巫行霸道

    巫行霸道

    太古有魔神,其名曰巫,摘星踏月,大力无穷尽。操纵风火雷电,搬山移海,改天换地,无所不能。祝松,一个小人物,无意中获得了一根针,从此踏上巫修之路。噬血狂潮,只手对敌,打爆虚空,打出一片天,打出一片地,我命由我不由天。
  • 王小猛求房记

    王小猛求房记

    一次节目外拍现场,CCTV某栏目实习记者王小猛亲眼目睹了自己恋爱六年的女友林苒苒与别人开房。在完全意外的失态中,王小猛不小心制造了女朋友给他戴绿帽子的全国现场直播……因为没有房子,女人离他而去;因为播出事故,王小猛在“撬走老婆的人”的指示下被电视台成功炒了鱿鱼并试图赶出京城。走投无路的王小猛在经历了一帮子死党兄弟的精神“陶冶”后,依然选择留在了北京。他忍辱负屈,泣血含泪再次寄居在曾经一度自己不甘为居的二月河出租屋内从事“图书编辑”工作,试图谋求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一场不明的陷害致使他不得不离开北京。
  • 珍珠舶

    珍珠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