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1100000005

第5章 几件父母必须学会的事(1)

有一句老生常谈: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是真理。当年我在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工作时,送身心受伤的儿童离开治疗室之后,我们几个年纪尚轻的同事就常常难过地埋怨他的爸爸妈妈,为什么生了孩子却不管教呢?如果没有能力去爱孩子,为什么还要生下他,让他受这些苦呢?

是的,养孩子看似容易,实际上却学问高深。如今年龄渐长,经历过生命跌宕起伏的我,除了仍然会为因不当教养而受伤的孩子感到难过之外,已经明白并坚信所有的父母在决定生下孩子时,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养育和成长环境,但有时因为自己也还是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有时为现实所迫确实力不从心,有时愿望恳切行动却不得法,因此,在教养方面频频遇挫,既苦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我在这一章里列出父母必须学习的几门功课,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亲子之间会遇到的情景,也是最容易影响孩子身心的细节。我的方法,或许不能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真理,却是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和亲身实践得出的慈母良方。

学会爱

2009年,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圣诞节那天下午,我们在家里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聚会,除了我们夫妇的朋友和我的闺蜜们之外,还有儿子工作上的一些朋友来玩。那天下午我们玩得非常开心,一直到晚上7点多,天完全黑了,大家才有散去的意思。

当我们一家三口在门前一一送别客人的时候,由于开着门,冷风嗖嗖地往里灌,我于是很自然地对站在身旁的儿子说:“冷不冷?妈妈摸摸手!”而我那个头将近一米八的26岁的儿子,也很自然地把手伸过来,让我摸摸看凉不凉。

没想到我们之间这个极其自然的动作,却引起了我的闺蜜们的注意。那天之后的一次聚会中,有位闺蜜告诉我,当时她看见我们这“母子情深”的亲密画面,感动得差点红了眼眶。

事实上,我和儿子之间很多母子情深的画面,早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向往大男子气概的他给勒令禁止了。我已经不记得最后一次说“妈妈爱你”是什么时候,最后一次亲吻他胖嘟嘟的面颊是多久以前,最后一次拥他入怀又是什么样的温馨感受……

我只记得才上小学中年级的他就已不再允许我当街亲他的脸颊,或在大庭广众之下紧紧地搂着他,也不愿意听我总是把爱挂在嘴边,只要我说:“妈妈好爱你呀!”他就会故意捂着耳朵,怪叫地回道:“我的天呀!真肉麻!”我当然明白他喜欢听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只是作为“大男人”,他不喜欢这种在他口中所谓太娘娘腔的表达方式。

可是,他当然是需要被爱的。9岁时,从确定自己即将要独自到英国寄宿学校念书开始,足足有一年多的时间,每天晚上睡觉,他就会自动爬上我和他爸爸的大床,把身体呈大字形摊开,占据爸爸睡的那半边,让爸爸自己去睡他的房间。我和他爸爸心里都清楚他需要躺在妈妈身边的安全感,所以从来没有阻止过他。可是,这个需要在妈妈身边睡觉的10岁男孩,却在我送他到英国后将返台湾时,像个男子汉一样,对着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哭得稀里哗啦的我说:“你别哭啊!多丢人哪!”

心理学家就“如何表达爱”概括了5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言辞”、“身体的接触”、“精心设计的时刻”、“礼物的馈赠”以及“服务的行动”。这5种表达方式都能让对方感受到爱,而且它们可以一起出现,或交替运用。

我相信刚才你们一看到“学会爱”这个标题,一定会觉得我很无聊,因为它出现在一个最不需要出现和被教导的地方。如果我现在写的是一本有关爱情或两性关系的书,你们或许可以理解学习它的必要性,可是在一本和亲子有关的书里提到它,这个主题似乎就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哪个父母会不爱孩子啊!况且,父母爱子女是人类最美好的天性,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是的,我们需要学习,而且还需要很认真地去学习它。就像我在前面所列举的心理学家所划分的5种爱的表达方式一样,我们需要找出孩子能接收,或愿意接收“爱的讯号”的方式,因为这样的爱才会对孩子有实质上的帮助,也才不会造成妈妈无怨无悔地给予爱,却得不到回应的挫折。

亲子教育专家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家长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由于遗传组合和其他未知的原因,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拥有独特的气质、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人格特质,以及独特的心理情绪机制。因此,面对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我们不可能全盘按照书本上所教导的方式去养育,当然也就不可能自以为是地依照自己的想象和方法,去给予爱和关怀。

这么多年来,我在处理一些和爸??闹得很僵的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常常会听到苦恼的孩子这么说:“你可不可以告诉他们不要再给我压力?我知道他们很爱我,可是这样的爱会让我很受不了,我被他们爱得都快要窒息了!”

乍听孩子说出这种没良心的话时,做爸妈的一定会很伤心,尤其是妈妈,更是会听得眼泪汪汪、无所适从。曾经有一位在事业上很有成就的母亲,带着已经大专毕业的儿子来看我时,就出现了这个场面。

那个儿子从小养尊处优,从小学到中学,一路念的都是市重点学校,考得上就上,考不上,花钱也得上。高中念的是市重点,可高考却只考上了一所远离北京几千里的专科学校。那里的学生都不太喜欢念书,和他在市重点高中里的学习氛围与名校光环截然不同。他因此变得很不快乐,心里很看不起同学们,可又没有能力和毅力复读重考大学。

最后,3年极不快乐的大专生涯让他生了病,除了不再愿意和爸妈说话之外,还出现了中等程度的强迫心理症。

我在为他作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说心里话,同样身为母亲的我,有好几次都气得想拂袖而去,因为他总是看不见自己的问题,而把失败的责任都怪罪在父母--尤其是妈妈--身上。他说他最气妈妈的是拿钱帮他买进好学校,害得他都没学会自己念书,也没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面对他这种极不负责任的狡辩,我除了从感情的角度生气之外,其实也能从专业理智的角度明白这是问题的症结之一,一种毫无节制的溺爱产生的后遗症。

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父母的爱,既能载舟,也能覆舟。而它的分界,就在于给予和表达的方式是否适时和适度。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学会适时和适度呢?

下面提供几个我们在治疗室里常教导父母的方法,希望对你能有些启发和帮助:

和孩子一起讨论“爱的表现”

从孩子懂事的时候开始,亲子之间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对话:“你最喜欢妈妈怎么爱你呀?”“你什么时候感觉妈妈最爱你呢?”“你觉得妈妈怎么做才是爱你的呢?”甚至问:“你们同学的妈妈都怎么爱他啊?你觉得呢?”

这些问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此展开对话和讨论,并且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往往一个半大孩子的回答会让我们惊讶得思考好久,也让我们在他们的童言童语中,知道我们的爱是否已经顺利地被接收、被悦纳,并且足以织成安全而密实的保护网去护卫他们。

我和儿子之间的“妈妈摸摸手”,就是一种经过我们两个讨论之后达成协议的表达方式。初长成男孩的他,不允许我在公众场合用亲昵搂抱表露爱意(9岁的他说,这样会很肉麻和幼稚),但是允许我用摸摸手的方式,很“成熟”地传递我的关心和爱。而他,除了欣然接受之外,也能够明白妈妈会尊重他的价值观,而且在不给他难堪和压力的情况下,满足他对亲情的需求。

因此,这个“妈妈摸摸手”就从他9岁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爱的表达”了。

“爱”是精神上的温暖,而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舒适

很多社会学家对中国独生子女的情商充满了担忧,大家都很担心独生子女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会变得不堪一击。事实也证明这些社会学家的担心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有许多孩子已经表现出无法承受挫折的情绪症状。这些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在爱的氛围下成长所该有的自信,反而更被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所困扰。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这个问题也许就出在不尽完整的爱的表达上。

我有一位女朋友,她的孩子正在读高中,书念得很好,心气也很高。我这位朋友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妈妈,她包办了女儿生活上的所有事务。夏天,女儿窗前读书时,她在旁扇扇子、削水果、备凉水;冬天,女儿灯下读书时,她准备洗脚水、冲牛奶、暖被子。她所有心思都在女儿身上,以女儿的喜为喜,以女儿的忧为忧。

但是,她很少放松下来和女儿说话,她给了女儿妈妈可以给的所有照顾,也做了妈妈所能做的所有事情,可她却忽略了女儿可能还需要另外一件更能来自妈妈的东西--温柔体己的话语和温暖宽广的胸怀。

女儿竞选班干部失败时,她没有搂着女儿轻声安慰,而是像领导一般,帮助女儿检讨失败的原因,找出下次改进的方法。她说:“没关系,我们继续努力,下次再来。这次没做好的,我们下次改进。”这些话看似完全正确,也确实是孩子需要学习的态度,但对因竞选失败而心灵受创的女儿来说,此刻最需要的,只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和温柔的话语,能让她好好地哭一场、疗一疗伤。至于下次要不要选,这次有没有错误,则是擦干眼泪之后,才要严肃以对的事。(有关如何回应孩子心灵的受创,我在《学会聊天》一节中有详细的阐述。)

必须承认,这个现象确实是现在许多父母的通病。由于进入好大学的途径越来越窄,找到好工作的门槛越来越高,面对孩子将来势必投身其中的严酷竞争,做父母的心急如焚,脑子里、心眼里满满都是如何“提升孩子竞争力”的念想,因此就渐渐忽略了作为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另一项责任--无条件的爱与包容。

可叹的是,这个偏颇,会让孩子误以为爸爸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是和他的成绩成正比的,他因此害怕,如果他考得不好就不再被父母疼爱。如果连续几次他真的没有考好,或下次又没有如愿当选班干部,他可能就会因孤独而先放弃自己,因为反正爸爸妈妈已经不会再爱他了。

除此之外,孩子若在长期缺乏柔软润泽的环境中长大,也会形成缺乏温柔、过度防卫、一味讨好取悦别人和不够自信的人格特质。

爱是积极的动力,而不是消极的阻碍

在商场里、游乐园里、街心公园里,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伸手摸摸凹凸不平的墙面,妈妈大喊:“别摸,有细菌!”孩子爬上栏杆,妈妈大喊:“快下来,别磕着了!”孩子研究地上的小草,妈妈大喊:“站起来,脏!”于是孩子体会不到物体表面触觉的不同,锻炼不了四肢肌肉的平衡发展,观察不到新芽冒出泥土的奇妙历程,只因为我们太爱孩子,太害怕他受伤害,所以我们用爱圈住了他可能的发展,也用爱阻碍了需要他独立去完成的探索。

我们在儿子10岁时就送他去英国念寄宿学校。因为这件事,我和先生不断地被熟悉与不熟悉的朋友质疑,我们最常被问到的一句话是:“你们为什么这么狠心,孩子才这么小,就把他一个人放在国外!”言外之意,我们俩是一对极不爱孩子、极不负任的残忍父母。

最初,我们还会为自己的爱作辩护,但慢慢地,我们不再说话,只是用微笑面对质疑,因为我们心里明白,我们选择了一种让自己寂寞,却放手让孩子成长的方式来爱他,而他,也因为心里满载着父母的爱和信任,展翅高飞,成为今天如此优秀的年轻人。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所有的父母都因为爱而把孩子送到远方,这毕竟牵涉到复杂的现实条件和孩子本身所具有的人格特质。但我想强调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饱满的爱,却成为令孩子喘不过气的桎梏,或成为阻碍孩子前进的绳索。好几次,在面对焦虑的妈妈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独立时,我会小心地问:是他不愿意独立,还是你不愿意放手让他独立?

别用爱来合理化我们的一切行为

不止一次,我在学校的辅导室里听见妈妈啜泣着对孩子说:“妈妈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呀!”“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啊!”“妈妈为了你什么苦都能吃!”而我看着孩子木然的脸,知道他心里正在呐喊:“别为我了,妈妈!求求你放过我,我受不了啦!”

就像一对恋人之间的爱怨情仇一样,许多恋人会用“因为我太爱你了”的大帽子来控制对方,并以此合理化自己的许多非理性行为。例如:因为我太爱他了,所以需要时时刻刻都能看见他;因为我太爱她了,所以不能容忍别人和她说话。而有些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爱也像对恋人一样,变得占有欲十分强烈而失去理性。不同的是,恋人可以因为被爱窒息而拂袖离去,孩子却不能在被爱窒息之后,拂袖离开父母。

所以,成天被父母--通常是妈妈--的爱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孩子,只有选择逃亡,逃到自己的小小心灵城堡里,短暂地喘上一口气。

那么,什么样的爱会让孩子窒息呢?

1.以爱之名,行占有之实

孩子在书房看书,妈妈每隔15分钟进来一次,一会儿给他弄弄被子,一会儿为他试试额头温度,一会儿端来热水,一会儿给他披上外衣。在妈妈的眼里,这是母亲照顾孩子,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对孩子来说,这却是不断地被干扰、被侵犯,尤其是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妈妈进屋来东翻西翻,是对他隐私的侵害。虽然我不完全同意他们的看法,却可以理解他们的感受。

2.以爱之名,行要挟之实

孩子在书桌前看书,妈妈趴在地上擦地,一会儿捶捶腰,一会儿叹口气。孩子请妈妈休息一会儿,别再擦地了。妈妈说:没事儿,只要你好好念书,妈妈怎么做都不怕累!你能想象这话让孩子的压力有多大吗?妈妈自己舍不得吃,???不得穿,成天苦哈哈的,嘴里却一直念叨,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她就满足了。你说,这孩子还能喘气吗?

3.以爱之名,行霸道之实

“妈妈不让你去,都是为了你好!”“妈妈让你吃这个,都是为了你的健康!”“妈妈让你这么做,都是因为爱你!”什么时候妈妈们可以不再说“都是为了你”,而说“那么,你喜欢什么呢”?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放手让孩子作决定,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放手,但我们能不能不要再扣上爱的帽子。我们只要弯下腰来,在作决定之前,花一点时间、一点耐心、一点尊重,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的爱就足以陪伴孩子走过风雨,也不会把他推出门外。

学会聊天

在我有关亲子教育演讲的互动问答时间里,出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金老师,我的孩子都不跟我说话,每次问他话,他都是随便敷衍两句,怎么办啊?

同类推荐
  • 我的孩子最优秀

    我的孩子最优秀

    教育孩子要求父母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天性、情感和性格,并注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本品行,这点和我们国学教育中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书中所阐述的正是以国学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生发出来的人性教育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共同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 破茧而出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破茧而出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每个家长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可优秀的孩子是怎样锻造的,是否就是天生的呢?怎样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呢?这个问题是很多的专家、学者做过很多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也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出过很多的结论,在众多的学说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是我们的家长包办的太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
  • 历代圣贤家训

    历代圣贤家训

    拜托才识浅陋的人,与高明的人交往,不要干出小孩子那样的傻事,而要有大人的气魄和肚量。
  • 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好方法胜过好老师

    本书从现状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父母应该帮助引导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本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第一章对孩子益智饮食新观念的介绍;第二章对益智主食的推荐;第三章提出合理搭配水果有益智力之说;第四章提出了四季饮食以及相关食品搭配的方案;第五章主要针对“如何躲避损脑食品”。
热门推荐
  • 初号机的无限之旅

    初号机的无限之旅

    2999年,那是一个机甲漫天飞,异能遍地走的时期。无论是谁,或多或少都会有驾驶机甲的能力和觉醒异能的天赋。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存在无法觉醒异能或驾驶机甲能力。而那些无法觉醒或使用机甲与异能的人,统称为:“脑部残疾”。因为只有脑部无法开发和收到过不可逆的损伤的人,才会无法驾驶机甲,使用异能。
  • 庶女王妃

    庶女王妃

    自小就被杀手组织收养的冷血杀手苏依依,忍痛完成任务,回归途中,却被组织残忍舍弃即将命丧公海之际,苏依依却偶遇上千年难得一见的时空隧道……隧道的另外一头,户部尚书府中的痴傻庶女失足跌落莲花湖,命丧黄泉苏依依意外重生,却处境尴尬。爹不疼,娘早逝,嫡母狠毒,嫡长姐伪善,表妹花痴……一道道狠辣异常的诡计,一幕幕生死之间的考验苏依依只觉得即使前世受训多年仍然应付的很是吃力。就在苏依依准备绝地反击之际,前世惨死于苏依依手中的挚爱男友居然抬着丰厚的聘礼亲自登门,欲纳苏依依入府为妾。前世今生,一对苦苦纠缠的怨偶,该如何玩转异时空……
  • 情花怒放

    情花怒放

    她本是一代天之骄女却喜欢上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已婚导师,一次旅程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金丝雀虽美但却是笼中之鸟,多少次逃亡却被精准追踪,沉沦的心还在对梦中人向往,在金钱与权利的交织下她不被撼动意志,她最终能否摆脱这强劲缠溺的情海?诡异神话是否能成真?她的真命天子究竟是谁?大法师三番五次地施法是否能改变她心中的向往?故事诡异痴情,跌宕起伏在情海之中,他们在爱的海洋里竭尽全力捕捉,看、天意轮回,追、心中挚爱!大法师显神威,让她穿越曾经,让往事回味,最终美丽的爱情将会属于谁?到底是神话传奇?还是另有玄机?诡异中藏玄机,人心普测!是谁在幸福之巅狂啸?哈哈哈,我是天下最最最幸福的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和我灵魂的相遇

    你和我灵魂的相遇

    这个故事发生在他和她身上,他(她),一段奇葩的人生,她(他)相遇。人生,经历,见证这一切。
  • 夜非梦

    夜非梦

    夜朝非昨梦,何以顺平生。一曰六生记,浮生几多卷。天地降洪水,大地重清洗。人族被剥夺了长寿与神力。在秩序重建中,天地的囚徒在人间游荡,在交易中付出的灵魂沉寂于黑暗,每一缕,都是一记浮生
  • 鹿总家的家庭主夫

    鹿总家的家庭主夫

    她是A国令人闻风丧胆的NR集团背后的神秘总裁,他是A国一介平民家的独生子。年少时,她追了他六年,他却对她不闻不问,视若无睹,令她伤心至极,转学到了A国的顶尖大学,远离了有他的世界。长大后,她身受重伤被他出手相救,此时他也已是A国可以呼风唤雨的孔氏集团的总裁。可惜当时两人许久未见,他早已将她忘记,她也因为脑部受过重伤将他忘了,但还是对她一见钟情,而且还信誓旦旦的对她说:“我赚钱养你呀”,可惜我们的鹿总根本不需要。某天,他高高兴兴的打电话跟她说:“鹿鹿,我跟NR集团签了合约!!!”鹿总:“嗯。”就挂了电话,结果转身就对着助理说:“把市中心附近那块地也给他”emmmm……新人新书,请多多关照呀
  • 香艳天下

    香艳天下

    一杆铁枪究竟有多神奇;它可以让天下间,无数的美女为你俯首称臣。在这个纸醉金靡,还肉欲横飞的年代里。实力才是第一,金钱才是第二,只要有了它们可为人类伸张正义。也可杀尽天下狗贼。
  • 虚无岛

    虚无岛

    最精彩的玄幻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