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1100000004

第4章 左脑的功课

一些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

让我们先用理性的左脑,来了解几个很关键的、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和理论。我知道这些理论看起来有些枯燥甚至吓人,但明白它们以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看待孩子的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微妙的变化也许正好是孩子最需要也最受用的。所以,我还是要说明它们。不过,我会尽量试着用比较简单轻松的方法来深入浅出地介绍;而你,也一定要耐着性子读完它。

至于读完之后,我们要怎么去理解这些理论的意义,又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和孩子的互动中,我就要请你先静下心来,自己去解读和思考了!

心理定式--发挥“信任”和“期望”的美好力量

心理定式又叫做“心向”,或者也可以叫做“期待效应”。它指的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主体会根据这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来决定活动的方向,并且据此反映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

有一个非常有名和有趣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现象。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在1963年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试图证明“偏见”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是会影响学习结果的。

在这个实验中,他把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两组,并且各给他们一组智力和体力表现完全相同的大白鼠,请学生们教这些大白鼠走迷宫。但是在实验开始之前,他故意告诉其中一组学生,他们分到的大白鼠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仅脑子聪明,体力也非常好;然后他又告诉另一组学生,他们的大白鼠是准备淘汰的,因为在评选中,它们都表现出了体力和智力上的鲁钝反应。

结果,学生们在实验室里用相同的时间和方法教大白鼠走迷宫之后,发现被认为是聪明伶俐的那组大白鼠走迷宫的速度,要比被认为是鲁钝愚笨的那组大白鼠快得多,而且在学习能力上的表现也强得多。

这个实验的结果当然不出罗森塔尔的意料。他对这个结果的解释是:这可能是因为实验者对聪明的大白鼠怀着比较高的期望和信任,因此在训练的态度上比较友善、和蔼;而另一组因为内心先带着偏见,所以对鲁钝的大白鼠表现出粗暴、不耐烦的态度,因而影响了大白鼠的学习情绪,并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学习能力。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偏见会影响学习结果”的假设,1968年,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雅各布森来到了一所位于美国中部的小学,他们从这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当中,各选出3个班级的学生来参与实验。首先,他们给这些学生作了一个叫“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结果出来以后,他们又从参与者中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的名字,然后把这份假装是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名单交给了老师,还煞有介事地一再叮嘱老师们不要把名单外传出去。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又来到这所小学,召集了上次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们作了一次智能测验。结果发现,在那份随机抽取的假名单上的学生,他们的智能增长比其他同学要快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情绪的表现上也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和老师们互动积极,感情深厚。

罗森塔尔对这个结果的解释也和上个实验一样。他认为,虽然拥有名单的老师们始终把名单藏在心里,但掩饰不住的信任和期待,会通过眼神、笑容、声音以及肢体语言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这些学生对自己更加自信,对上学也更有动力和兴趣。

这个实验结果,就是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叫做“期待效应”。当然,它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反思,让老师们理解,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其实是影响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过,在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罗森塔尔效应”可以是正向的,但也可以是负向的(想想那些被诬陷为劣等的大白鼠和不在优异名单上的学生们)。此外,中国现行的小学教育,因囿于客观现实,并不像欧美国家那样一个班级当中只有十多个学生,所以我们如果期望老师们能理解“罗森塔尔效应”的威力,对班上几十个学生一视同仁,在现实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更希望对“罗森塔尔效应”的认识能落实到父母或家里其他成年人的身上。因为孩子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更多,而学龄孩童能够寻求认同的对象,除了对他们影响至深的老师之外,家长也是责无旁贷的。

习得性无助--把通往理想的长路切割为可以努力迈上的阶梯

“习得性无助”是我们在面对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时,常会用到的专业诊断词汇。它指的是个体在经历了某种学习之后,因为不愉快的情境经历,而在情感和认知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有两个实验可以说明这种特殊的心理反应。

在第一个实验中,实验人员将一只跳蚤放进敞着口的玻璃杯里,结果跳蚤没一会儿就跳出了杯子。来回几次之后,实验人员又将跳蚤放回了玻璃杯里,可是这一次,他在杯子上加了一个厚厚的玻璃盖子。跳蚤以为这次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跳出杯子,可是没想到它跃起时却被盖子给弹了回来。跳蚤不死心,又奋力地往上跳了几次,可是每次都被牢牢盖住的杯盖给重重地弹回来。

最后,灰心丧气的跳蚤就再也不想跳了,即使实验人员把玻璃杯盖挪开,又试图引诱它再跳,可是再跳起来的跳蚤,也只跳到了和杯口保持一段安全距离的高度,就再也不去尝试往上跳得更高了。

另一个实验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的那条有名的狗。塞利格曼把狗关在一个上了锁的笼子里,并且在笼子边上安装了一个扩音器。只要扩音器一响,笼子的铁丝网就会通上电流,电流的强度足以让狗感到痛苦,但不会伤害它的身体。

刚开始,扩音器响的时候,被电到的狗会在笼子里四处乱窜,试图找到逃脱的出口。可是在试过几次都没有成功之后,狗就绝望了,放弃了挣扎。虽然扩音器响了,还是有电流通过,但狗只是躺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痛苦,而不再极力逃脱了。

于是塞利格曼把狗挪到了另一个更大的笼子里,笼子的中间用隔板隔开,一边通电,一边没有通电,但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塞利格曼把另一条从来没有经过实验的对照组狗,和先前的那条实验狗一起关进了通电的一边,当扩音器响起,笼子通电时,对照组狗在受到短暂的惊吓之后,立刻奋起一跳,逃到了安全的那一边。可是那条可怜的实验狗,却眼睁睁地看着伙伴轻易地跳到笼子的另一边,自己却卧倒在笼子里,再也不肯尝试了。

我知道这个实验听起来十分残忍,对爱护动物的人来说,更是残酷到不可思议。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结果对照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就会发现往往我们对待学习成就比较低的孩子,就和对待那条实验狗一样残忍。

在学校里成绩不佳、表现不好的孩子,就像那条被关在笼子里的小狗一样,曾经奋力跳跃,试图还击,可是当发现自己力不从心,或电击的力量远远超过自己的力量时,可能就会“习得性无助”地放弃挣扎和努力。他们可能选择认同自己的无能,自暴自弃,默默忍受失败的痛苦;也可能因此向下修正自己可以到达的高度,宁愿选择较低的成就,以避免再次受到失败的打击。

所以,我们是不是能重新审视给孩子定出的标准,并且试着帮助他在到达目的地的路途中,多切割出几个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迈上的阶梯?

投射作用--避免“想当然”的主观偏见

“投射作用”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最常表现出的心理机制。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投映于外界事物或他人身上,进而造成认知上的影响。

从前,我在我的婚姻治疗室里面对有婚姻问题的配偶时,就常发现“投射作用”是造成沟通障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夫妻双方都频频启动这个先入为主的机制(不过凭良心说,沉陷在感情中的女人比较容易犯这个错误),沟通时就会你说你的,我听我的,结果虽然谈了半天,却谁也没弄明白对方的意思。

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尤其是面对孩子的课业学习或技能学习时,因为彼此之间权力的巨大失衡,也很容易由上对下启动这个自以为是的心理机制。

美国有一则关于这个心理机制的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在一间漂亮的、四面都是落地玻璃窗的大房子外面,有一只小鸟很想进到屋子里。每天它都锲而不舍地往玻璃窗上撞,可一直没有成功,而且每次撞完之后,这只可怜的小鸟都会重重地跌落到窗台上。其实,那一大片落地玻璃窗的旁边明明就有一扇开着的窗户,可小鸟总是闭着眼往玻璃上撞,完全没有发现那敞开的窗口。

路人看见小鸟笨拙的行为,都难过而嘲笑地说:“你看,那只笨鸟,难道它不知道旁边就开着扇窗吗?它怎么能这么笨呢!”

有一天,有位老先生拿着望远镜出门,无意间把望远镜的镜头对准了小鸟。当他从望远镜里仔细地观察了那只笨鸟的行为之后,才愕然发现,原来那只每天闭着眼撞玻璃窗的愚笨小鸟,其实并不是想??屋子里去。它其实是在快乐地啄食黏附在玻璃窗上的小昆虫,并且满足地躺在窗台上享受美食呢!

我很喜欢这个寓言故事,因为在我处理的很多具有偏执性行为或情绪困难的个案中,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常常都会遇到学生和家长就要学什么而产生争执和矛盾的情况。“我知道他很聪明,但他就是不好好学!”“我知道他有兴趣,但就是故意和我作对!”“我是他妈妈,我难道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吗?”……我自己是个母亲,也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问题是,我们心目中的蛟龙或彩凤,是不是也正是孩子心目中所希望成为的龙凤呢?

有一个在管理学书籍上常常被用来解释沟通技巧的真实例子,我很想在这里再述说一遍,好让你对生活中因投射作用而产生的“误解”有更清楚的认识。

有一次在美国一档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林克莱特采访了一个小男孩。他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当飞行员。”

林克莱特为了考验这个小男孩的反应速度,也为了增加节目效果,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大海的上空时,突然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那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小男孩想了想,回答说:“我会告诉飞机上的所有人都要系好安全带,然后我会背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小男孩说完这话之后,观众席上立刻嗡嗡地响起了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被他的童言童语逗得哈哈大笑,有的人为他的胆小自私摇头叹息。但在这些声音稍稍平息下来之后,观众却突然看见小男孩带着悲悯的神情,噙着眼泪继续说:“因为我要赶快跳下去拿燃料!”

所以,当我们认为了解自己的孩子时,我们是真的了解,还是在投射心理的作用下,自以为了解呢?

认知与道德--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把握教诲的分寸

我在学校读儿童心理学时,深受一位瑞士儿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J.Piaget)的理论影响。他的理论,除了帮助我建构了对儿童发展阶段的认识之外,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如何根据孩子的认知和道德发展,来适当地拿捏处罚和教诲的分寸。

在他的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中,有两个十分有名的对偶故事:

A.有个小男孩叫斯利卡。他的父亲出门去了,他觉得父亲的墨水瓶很好玩,所以他用父亲书桌上的钢笔吸墨水玩。可是玩着玩着,他把父亲书桌上的桌布弄上了一小片墨水渍。

B.有一天,一个名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父亲的墨水瓶空了。父亲出门之后,他想把墨水瓶灌满,好让父亲回来后就能立刻使用。可是,在打开瓶盖时,他把书桌上的桌布弄上了一大片墨水渍。

皮亚杰问: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当中,哪一个比较坏,为什么?

他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女孩名叫玛丽。她的妈妈出门去了,她觉得桌上的玻璃杯很好玩,后来,她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杯子。

B.一个叫妮妮的小女孩想帮妈妈做家事。有一天妈妈出门去了,妮妮就帮妈妈洗杯子,可是,她打破了3个杯子。

皮亚杰又问: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当中,哪一个比较坏,为什么?

你知道孩子们对这两个故事的问题会如何回答吗?

皮亚杰根据孩子们的反应,概括出了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他人所设定的外在标准,而且,他们会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对错,而不会考虑行为的动机。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他律道德”。

但是到了10岁以后,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对道德行为作思考判断,而且认为行为的动机比结果更重要。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学家称之为“自律道德”。

所以,一个10岁以下的孩子会倾向于认为谁弄脏桌布的面积大、谁打破的杯子多,谁就是比较坏的孩子;而10岁以上的孩子,则已经能考虑到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谁的动机比较正确,谁就是可以被原谅的孩子。

所以,如果我们明白了皮亚杰试图告诉我们的儿童认知和道德的发展进程,那么是不是就会更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更明白该怎么坚定教养的准则,以及更清楚在处罚之前,得先了解背后有哪些心理动机?

同类推荐
  •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要撑好细节这把伞。为人父母者更要让孩子懂得:天下的良好习惯,都是经过细节的磨砺而习得的。每一个好的细节,串联起来就成了好习惯,而好习惯将会帮助孩子顺利成才,最终引领孩子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 快乐坐月子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快乐坐月子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显著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每一个新家庭,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更应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为下一代的哺育、成长提供最佳的先天条件,怎样孕育子女,并轻松地面对分娩以及产后月子里的调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编著了这套妇幼保健丛书,为每一个新的家庭提供了一套最佳最新的保健方案。
  •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本书是美国育儿专家西尔斯夫妇集30多年儿科研究及实践经验而撰写成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百科全书。西尔斯夫妇不仅是8个孩子的父母,而且也是儿童养育问题的专家。在书中,他们从孩子出生起,从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入手,描述了关于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等方面的事例,同时也为父母们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 这样培养孩子最有竞争力

    这样培养孩子最有竞争力

    作者精心挑选自己工作、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40多个案例,以轻松智慧的语言道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家长在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书中有丰富的案例,又有深入的思考,是一本有思想、有智慧、颇具指导性的实证类家教读本。
  • 孕产妇安全营养全书

    孕产妇安全营养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女性饮食与优生、孕前营养与保健、孕期营养与保健、产后营养与保健、母乳喂养与婴儿健康。
热门推荐
  • 妖魅邪妃:冷血王爷的至爱

    妖魅邪妃:冷血王爷的至爱

    她是杀戈果断,冷血弑杀的女人,唯独在他面前拿出自己最卑微的一面。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皖崇塔城主,四十万精兵,以一敌百,百战百胜。他也是未来统领天下的君主。上一世她惨受夫君虐待,亲眼看见夫君与亲妹乱伦,这一世,一切都不一样了。他,宠她至极,宁负天下人,绝不负她。她步步惊心的复仇,而他永远是她的后盾。天下人皆知嗜血暴力的他与冷漠无情,甚至祸害沧桑的她结合将会如何?读者群:309899725欢迎加入。
  • 穿越之前是世界第一杀手

    穿越之前是世界第一杀手

    她,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冷酷、最无情、最冷血的杀手凡事被他盯上的猎物无一存活,而就在一次任务中她却葬身火海中……
  • 比喜欢多一点

    比喜欢多一点

    池糖双手叉腰质问某人“饭我煮,衣服我洗,地板我拖,灯泡我换,孩子我生,你说你都为这个家贡献了什么!”本以为某人会稍稍愧疚一下,没想到某人居然厚颜无耻到“我们家不一直都是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美貌如花吗!”而且某人居然用的不是问句!太无耻了有木有!
  • 五百年后谁主沉浮

    五百年后谁主沉浮

    风月花,风月花,一花盛开百花羞;修同天,修同天,一日功成百神休。身在异域,张哲本想面对现实,安静地修炼,谁知被逼入绝境,成了万兽之王。且看张哲是如何带着一群没有兽性的兽类威震异域,拯救地球……。
  • 此女太费心

    此女太费心

    告白被拒,记恨了整整七年的仇家,被她不小心碰到,又不小心挑衅羞辱了对方。可惜费安安忘了,生来被叫做高渐离的这个男人又怎么会是省油的灯?自此纠缠不休,不仅领土被严重入侵,而且自身都要难保了,简直是攻防失守,败得一塌糊涂。
  • 大国师万岁

    大国师万岁

    宫灿是一名热爱历史的理科生。因为车祸他穿越到了明朝末年。他发现他有精钢不坏之身,并且力大无穷。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他想天下大同!可是真的这么容易吗?封建两千年社会进步缓慢真的是因为认知不够吗?
  • 千秋岁之半城烟沙

    千秋岁之半城烟沙

    在别人眼中,无殇只是个寄人篱下,文武不全的废物。本来与他有婚约的杜家二小姐因看不起他,最终悔婚不嫁,但却想不到其姐姐杜瑞雪居然甘愿代替妹妹嫁给他,机缘巧合之下,他又被城主大人收为义子,但这位城主大人却另有一个身份,那九方国的三皇子殿下,三皇子在九方国臣民心中是个十恶不赦之徒,十年前储君之争,他弑杀亲兄,帝君一怒之下将他斩首示众,却不料那只是偷梁换柱之计,真正的他却来到了西宁城,厉兵秣马。十年后帝君归天,九方国暗潮汹涌,帝位之争一触即发,无殇被迫卷入了这场漩涡之中,历经生离死别,他的身世也渐渐浮出水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孽王爷请闪开

    妖孽王爷请闪开

    腐女一枚,竟没想一觉醒来穿越成痴情王妃!前世被他折磨致死,这一世看老娘把他的王府闹翻天!身为王妃,居然逛青楼,下馆子,打群架...居然还有休了他?!“你是想让我休了你啊还是休了你还是休了你?”某人一脸欠揍地说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