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3900000007

第7章 课业学习(5)

当然,这里的“容忍孩子的错别字”,并不意味着放弃不管,而是不吵、不罚,想办法跟孩子一起消灭错别字,让孩子觉得父母跟他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错别字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掉的,总是按起葫芦浮起瓢,所以家长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都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错别字。

“错字”是指孩子写出的不正确的字,这些字本身不存在,因为误写而产生。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类型:

1.增加或删减笔画。比如:“烧”右上角加个点;“琴”下面的“今”写成了“令”;“真”少写中间一横;“底”忘记加点。

2.改变部件。比如:“敲”的右边写成“支”;“溪”右下方的“大”写成“小”;“游”的右边写成“攵”。

3.改变结构。最常见的两个字是:“落”是上下结构,但是孩子把三点水当成偏旁写在左边;“满”是左右结构,孩子总喜欢用草字头盖住下面的三点水。

“别字”是指张冠李戴,把甲字当成了乙字。别字也有三种类型:

1.形似字混淆。比如:兔和免,折和拆,休和体。

2.音近字混淆。比如:克和刻,带和戴,留和流。

3.音近又形似。比如:粱和梁,跨和挎,矿和旷。

不管是什么样的错别字,都反映了孩子辨识不准确,掌握不扎实的学习现状,有些错别字孩子会反复出错,多次订正仍然写错,这说明仅仅是把错别字订正一次是不够的,正确的字无法抹去原来错误的印象,所以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得想办法。

首先,帮孩子建立一个个性化的错别字档案。

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错别字本,每周抽出半个小时,和孩子一起把这个礼拜出现的错别字,包括练习册、日记、作文里的都整理一下。如果是错字,就把正确的字写下来,并组词;如果写了别字,不仅要把正确的字组个词,还要把用错的那个字也组个词,写一写。为什么一定要组词呢?因为组词是让孩子明晰字义的一个好方法。

错别字整理好后,家长一定要过目。我曾经批改过孩子的错别字本,有的孩子订正“别字”的时候依然出现组词错误,这说明孩子从根本上就分不清这两个字的区别。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通过查字典、找出处、口头组词、联想等方法把这两个字彻底区分开。

“厉”和“历”是孩子们很容易弄混的两个字,他们容易把“厉害”写成“历害”,所以在订正错别字的时候,孩子需要先用“厉”组一个词,再用“历”组一个词。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问问孩子要怎么区别这两个字,可以提示他说“厉”字的厂字头下方是个“万”字,以前人们都把皇帝叫作“万岁爷”,万岁爷当然是非常厉害,非常严厉的,所以“厉”下面就是个“万”字。通过这样的联想,孩子就很容易记住这两个字的差别,不容易再犯错误了。

接下来,家长可以把这些词语听写一下,也可以是孩子把这些字的拼音写下来,然后进行看拼音写字词的练习。

错别字本不要太大,以方便孩子随时翻看,坐车、等电梯、睡觉前,利用细碎无聊的时间反复翻看,因为对抗遗忘的最好方法就是反复。

其次,对于顽固的错别字,跟孩子一起想办法记忆。

1.对于孩子分不清楚、屡屡用错的字,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背口诀区分这些字。

“的、地、得”的区分,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主要是因为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掌握三个“de”的用法,三者的区别,其实是有现成的顺口溜的:

白勺的,有选择,名词前面笑呵呵。

土也地,真神奇,喜欢动词前面站。

双人得,不一般,形容词前常出现。

家长可以在跟孩子一起背诵口诀的过程中,在每一句话的后面加上一两个例子,以此来帮助孩子形象地区分这三个“de”的用法,比如:

白勺的,有选择,名词前面笑呵呵。

(蓝蓝的天空,绿绿的小草,这里的“de”是白勺的。)

土也地,真神奇,喜欢动词前面站。

(认真地学习,快乐地玩耍,这里的“de”是土也地。)

双人得,不一般,形容词前常出现。

(跑得快,跳得高,饭菜做得喷喷香,这里的“de”是双人得。)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琐碎的时间,不用专门拿出时间,跟孩子一起背背口诀,说说例子,当然,最好每次的例子都不一样。

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能很好地运用这三个“de”了。偶尔,孩子或者家长说了一句话,家长也可以随口问一句:“刚才是哪个‘de’字?”如果孩子答对了,家长可以表扬一下;如果错了,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背一下口诀,帮助孩子强化记忆 。

除了常见的错别字,孩子还会有个性化的顽疾。家长和孩子可以根据情况,自己创编口诀帮助记忆。例如孩子容易混淆“辛”和“幸”,家长可以结合字义,教会孩子“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的口诀。

2.把易错的字编个故事,故事中要包含易错的细节。

有个孩子总是把“满”字写错:左右结构的字写成上下结构。后来,我就给他编了个故事,方便他把“满”字记住。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个巫婆抓了两个小孩,要吃了他们,说除非他们用一样东西把一个瓶子填满,谁做到了就放了谁。第一个小孩向瓶子里塞满了草(暗示把满写成草字头),结果巫婆很轻松地又放进去了一把沙子;第二个孩子向瓶子里灌满了水(暗示把满写成三点水),无论放什么进去水都会溢出来。所以巫婆就把用草塞满瓶子的小孩吃掉了,把用水装满瓶子的小孩儿给放了。

自从编了这个故事以后,这个孩子再也不把“满”字写错了。

像这样的故事,合情合理还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当孩子混淆用字的时候,只要一回忆故事就不会写错了。

3.用不同的动作区分同音字。

比如“尽、进、近”三个字孩子们总是弄混。我就教孩子们用动作表示三个不同的字义:“尽”用图1表示,意思是到头了,没有了,完了;“进”用图2表示,意思是入、往里去;“近”用图3表示,意思是相距不远,可以是时间不远,也可以是空间不远。

当孩子用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他们首先要考虑这个“jìn”在词语中、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因为已经用几个动作把三个字的意思形象化、简洁化了,所以他们很容易弄清楚到底应该用哪个字。

用动作辅助记忆是孩子记忆生字的一种途径,不光能用来区别生字,在记忆生字的时候偶尔也会用到。其实,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是在给家长提供一个思路:怎样在字形和字义上帮助孩子建立联系。

4.通过区分偏旁来区别字义,从而减少错别字。

很多偏旁有表义的作用。有些别字的出现就是因为孩子不能很好地利用偏旁的知识造成的。对于这类易错的字,家长可以给孩子详细分析在汉字里偏旁所代表的含义,进而让孩子区分开相似的字。

例如“骄”与“娇”是孩子们很容易混淆的两个字,有些孩子总是把“娇弱”的“娇”写成“骄”。对此,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以前人们是把高大、难以驯服的马叫作“骄”,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慢慢地把像难以驯服的马一样高傲、难相处的人称为“骄傲”的人;而“娇”呢,女字旁,跟女人有关,起初是形容高挑妩媚的女人,因为这样的女人容易让人怜惜,后来这个字的意思就变成了让人怜惜,“娇弱”的事物肯定让人怜惜啊。

引导孩子利用偏旁把字的意思记牢,就避免了再次犯错。如果孩子能够自行查字典、找资料把字的意思弄明白就更好了。

利用偏旁区别汉字的方法是平时使用最多,用途最广,也是最好掌握的。现在的孩子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多少会涉及到一些偏旁的含义,比如三点水啊,草字头啊,木字旁啊,虫字旁啊,鸟字旁啊……这些偏旁表示的意思大多和什么有关家长是很熟悉的;还有一些不那么直观的,比如两点水和寒冷有关,月字旁也许和月亮或身体器官有关,宝盖头和房屋有关。又如:“戋”是少的意思,水少是浅,财少为贱;单人旁和人有关;双人旁和行走有关;页字旁和头脸有关等等。这个说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了。

现在书店里有不少讲汉字起源和流变的书,即使是大人读起来也很有趣。如果家长能跟孩子一起研究汉字,就会发现,像汉字这样表意为主的文字,真是魅力无穷。

再次,学习汉字,纠正错别字不一定非要拿出特定的时间,生活中处处、时时都可以学字、用字。

我见过一个很有心的爸爸,一次他出门看见了一个写了别字的标语——“开心拌您每一天”,便随手用相机拍下来,回家让孩子当笑话看。没想到孩子从此爱上了“挑刺”,走到街上,或者是看着电视,凡是能看见字的地方孩子都会非常留意。发现人家写了错别字,他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叫爸爸妈妈看,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就会记在心里讲给爸爸妈妈听。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错别字因此变少了。我还见过一个家长把孩子写错的字都打印成空心字,别字呢,组成词也打成空心字,让孩子在没事的时候就用笔把这些字涂成彩色的,然后串起来,在房间内挂着,孩子低头抬头都能看到,让他时时刻刻都能复习这些错别字。所以说,想让孩子变成有心人,家长得先成为有心人。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辛苦又美好的过程。汉字又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之所在。汉字数量庞大,又兼具音形义三个要素,要想掌握好,不出纰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的错别字是“慢性病”“常见病”,不好治,还容易复发,战胜错别字,你和孩子做好准备了吗?

同类推荐
  • 让孩子主动学习60招

    让孩子主动学习60招

    本书剖析中国家庭孩子学习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结合教育心理学及先进教育理论,用“案例+方法”的直观阐述方式,着眼孩子生活的点滴细节,总结出60个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帮助父母走出家庭教育的困惑和误区,帮助更多的孩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本书汇集国内外权威教育理念,融合国内外专家教育经验,吸取成功父母教育的精髓,试图回答父母们关心的问题,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助一臂之力。
  • 集中力!决定孩子的人生

    集中力!决定孩子的人生

    本书不是一本专业的学术教材,而是融合了鲜活的经验实例和学术涵养的一本教育指南。每一节都附上了能够让父母直接仿效的具体事例,并附有诊断孩子集中力指数的测试题及帮助孩子提高集中力的趣味游戏,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及实例的好书。
  • 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只有健康怀孕才能生育健康宝宝,因此,在怀孕时要保证没有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孕期的保健,特别是饮食保健和医疗预防等知识,还必须了解有关妊娠知识和胎儿发育规律,并很好地进行胎教,这样的健康怀孕,才能生育身心非常健康的小宝宝。为此,我们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健康妈妈怀孕指南》。本书包括怀孕10个月不同孕期的妊娠知识、胎儿发育、胎教方法、饮食保健和医疗预防等内容,十分简单实用、科学权威,非常益于操作实施,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怀孕的良好读本。
  • 产孕妇禁忌全书

    产孕妇禁忌全书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热门推荐
  • 麦田与蔷薇花

    麦田与蔷薇花

    林小麦的父亲因公殉职,母亲也相继离去,唯一支撑他走下去的,只有晓薇
  • 你好薄先生

    你好薄先生

    (甜酥宠文1对1)他是帝都豪门继承人,全球最大集团幕后boss,位高权重,传说霸道凶狠杀人不眨眼,高冷禁欲不近女色。她前世识人不明,惨遭男友背叛,后妈陷害,死于非命。一朝重生,没想到却遭到薄祁瑾的骗婚,她将计就计,用尽办法讨好薄祁瑾,想借他复仇。婚后薄祁瑾花式宠妻,陪她斗后妈,治渣男,整绿茶,打白莲,让她从十八线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影后……他就像只老虎,而她,最擅长的就是扮猪吃老虎……
  • 梅庄旧事

    梅庄旧事

    《梅庄旧事》善于在生活细节中体现时代的质感、探触人性的深浅、折射历史的变迁,是一部难得的透着深刻哲思的历史沉思录。一群芸芸众生相聚一起吃喝拉撒、繁衍生息的地方就是一个村庄。仿佛处在世界的边缘,但又难免被时代的大潮裹挟、冲击,于是,他们就成为民族命运的共同体。《梅庄旧事》以宏大的叙事、鲜活的人物、亦庄亦谐的语言,写了一个村庄的人们在特殊年代的生死荣辱、恩爱情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朕的大腿你在哪

    朕的大腿你在哪

    凰五穿成书中的傀儡女帝,为了保住小命,唯一要做的就是抱紧隐藏boss的大腿,问题是,要如何才能找到他?
  • 黑暗符文剑

    黑暗符文剑

    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没有绝对纯洁善良的人,也没有绝对黑暗邪恶的人,人类有两面性,所以需要不断与自己的邪恶战斗。黑暗符文剑,原本是这个异界最黑暗之物,却被一个心灵最善良的人拾起,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之旅。在这个名为洛萨克大陆的奇幻世界,魔族,人类,德鲁伊,狼人,半兽人,精灵,矮人将一一上场。魔族战争,巨虫之潮,魔法师之战也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 后村诗话

    后村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老之风云再起

    古老之风云再起

    qq群:1101178150,欢迎大家进群讨论!人物介绍:药神释,南方神殿总长老,他是由佛祖变的,他的智商高达310。历史似乎一直在轮回上演,希望修改错误的大神有很多,也许佛祖也是其中之一。太阳神元槠,他是神起殿殿主,他的智商181比火神智商高那么一点点,后来太阳神元槠通过众神的相传,智商高达330。光神祖,南方神殿左护法,后来当了总护法,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光明神殿殿主,他的智商为308,光神能穿越时空,也许知道古今最多秘密的大神就是光神了!水神元心,元神殿殿主,他的智商250,比太阳神和火神显得风趣和聪明一些,但水神元心很花心到处留情。水神元心通过吸功大法,智商高达310,他有些花言巧语胡说八道,后来练了蛤蟆功,走火入魔了。水神走火入魔后总想得到源起神珠自救,但是入魔太深,很难自救。水神元心总想当神起殿殿主,欲望太深。太阳神当神起殿殿主的目的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是水神元心当神起殿殿主的目的是把全世界的功力都吸走,变成一个最强大的神。水神喜欢朱雀,总想改写历史,总想成为男一号和朱雀在一起!
  • 无尽丧尸世界

    无尽丧尸世界

    懒惰宅男,被无尽的丧尸世界步步紧逼,造成地球末日的罪魁祸首,是人类自己,还是……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