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6500000019

第19章 与暴利共存的温商 (4)

2006年年底,身在俄罗斯的温州商人惊闻噩讯:从第二年4月份开始,俄罗斯政府不再允许任何外国人在当地市场从事零售经营。在如此强制的逐客令面前,温州商人唯有尽快甩卖库存,撤离“不相信眼泪”的莫斯科。

2008年11月初,捷克布拉格亚洲商业批发中心大火蔓延,50多家温州商户聚集于此,从事服装、鞋、小工艺品等生意,是主要的受灾群体,每户损失上百万美元,几近破产。2008年,泰国局势动荡,从事毛毯、礼品和旅游商品为主的数千名泰国温商经营大滑坡,甚至还有商人丧身暴乱中的流弹。年底,大水淹没威尼斯,当地1000多家温州商铺、酒吧、咖啡馆受海水入侵浸泡,据估计当地温商受损超过百万欧元。

在温州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时,到海外欠发达地区投资建厂,成为温州众多投资密集型企业的选择。

2000年,非洲低廉的人力成本颇为诱人,于是温州哈杉鞋业在西非尼日利亚设立工厂,之后几年发展迅速;2003年,温州永嘉的李汇祥在越南河内建立了一家服装厂,一切技术和面料都来自国内,80多名越南工人仅负责加工,之后将成品出口欧美。

2004年11月,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曾鼓励温州企业带头进军东盟市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出口通道被打通,温州有更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对外转移。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成为温商投资的热土。据统计,2005年,温州商人在越南生产的轻工和原料产品的产值,一年要达到5000万美元。

在山西、新疆等地积累了丰富采矿经验的温州人纷纷开始懂得整合全球资源。东盟、非洲、南美等国家矿产丰富,但开采和加工能力偏低,温州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海外能源行业投资成为热门。

2003年年底,温州青年企业家卢伟光为了稳固国内建材生意的材料来源,在巴西亚马逊河旁1.5万公顷的原始森林,雇佣当地工人开设了两家木材加工厂。

2005年,越南浙江商会会长邹青海在越南青化省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获得一座铬矿20年的开采权。同年,山西煤老板——温州苍南林云华在非洲加蓬获得2000平方千米锰矿详细勘探权,第二年又获得2000平方千米的铅锌矿勘探权,一跃成为加蓬的第三大矿业企业。

2006年,温州民企广寿集团跨过鸭绿江,撬开朝鲜矿产之门,投资605万美元“大广合营会社”,经营钼矿选址、开采、加工与销售。

同样是山西煤老板,温州平阳人魏昌会在柬埔寨成立中天日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投资300万美元,开采金矿,并经营加工、销售工作。

海外采矿,海外掘金,一片火热的背后,温州人的海外投资也有鲜为人知的惨痛经历。

2007年,温州瑞安人黄建忠远赴非洲刚果(布)开采有色金属矿。非洲是矿业的处女地,来自全球各地的矿商都汇集于此,竞争激烈、投入巨大、前期工作漫长,“从申请探矿权证到拿到该证就花了三四个月,期间自己申请的一个矿山还被人‘抢’了,之后又花了整整两年才找到了矿的走向,目前矿山已经进入详勘期,等到探矿完毕,又需要申请采矿权证,采矿完毕,把矿卖出去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建忠不得不承认,赢利还遥不可及,采矿的回报无法估量,风险更是难以预测。

还有血本无归的案例。2000年,温州乐清商人朱文奇创办的虹丰粮油集团为取得进一步发展,在他人的牵线搭桥之下,远赴地广人稀的俄罗斯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获得7500亩的10年开发权。

“最初我们考虑到俄罗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都很便宜,估算出比罗比詹州一亩地的年利润在300元左右,但实际上‘潜伏’着巨大风险。”头几年,虹丰粮油集团在俄罗斯种植玉米、大豆,但由于运回国内成本奇高,只得在当地销售,收益却不尽如人意。同时,国内的种子、化肥入境俄罗斯也异常麻烦。经过五六年的挣扎,最终只得以转让作罢。

2001年,乐清市鸿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花卉基地建到了美国旧金山,由于对美国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把握不够,对潜在风险与成本估计不足,花卉基地也以失败告终。

世界各地华人经济都是以传统产业起步,批发零售、餐饮、服装、鞋类等的处境日见艰难,如何实现世界华人经济的成功转型和突破,是海外华商共同关注的命题。

有成有败,还有一种海外投资,属于“勇敢者的游戏”。

在阿富汗战火稍停的时候,一直在巴基斯坦做生意的金向东与方圣平,从巴基斯坦转战到阿富汗寻找商机。当时,阿富汗依旧很混乱,经常有人趁乱打劫,外地人到那里做生意,似乎会更加困难。善于标新立异的金向东与方圣平,以每天每人相当于150元人民币的薪水,聘请了4个荷枪实弹的民兵,专门护送自己做生意。

一般乱世求财是比较容易的,温州人的精明让金向东与方圣平很快就发现了投资项目——为塔利班政府部门提供低压电器,很容易就收到塔利班政府部门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订货单。

当然,他们担的风险也很大,金向东与方圣平由于不经允许对阿富汗路人进行拍照被抓了起来,多亏与客户的关系好,塔利班的水电部长出面,他们这才逃过一劫。即使如此,他们在阿富汗做生意的激情仍然没有消失。在温州商人的集会上,他们甚至得出“阿富汗变成火药桶后,喀什没有出现抢购和囤积生活物资的情况,对做生意影响不大”的结论。

作为勇敢的探索者,温州商人在海外投资上的成与败、得与失,都是华人经济发展史上的历练。

疯狂的“温州团”

在温州,不论是业已身家不菲的企业家,还是白手起家的普通人,都以抱团的形式笃信着“投机者总有天堂”。

温州人具有超强的购买力。当年的日本被称做“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而今天的温州人有相似的说法:“温州能买下整个中国。”

炒房:龙港农民城

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苍南县有一个叫“方岩下”的渔村,是一片人烟稀少的海边滩涂,“方岩下,方岩下,只见人走过,不见人留下”。

方岩下属于苍南县,而在鳌江河对岸的鳌江镇,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同样的地理条件,一边是繁华城镇,一边是荒凉的渔村,形成鲜明的对比。1984年初,“方岩下”与鳌江镇划为一体,进行集村建镇——称为龙港。

在龙港建设的会议上,苍南县钱库区任区委书记的陈定模建言献策,他提出发动先富起来的农民到龙港投资落户。建议得到认可后,回到前库区,陈定模便发动本区900多名“两户”到龙港投资落户。“两户”在当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技术有资金,自然是最适合的人选。但是由于户籍、就业、教育等相关配套政策的问题,落户问题一时并没有定夺。

当时,县领导正准备将陈定模调到县城乡建设指挥部任主任,思考了一个晚上,陈定模主动向县长请缨——任职龙港镇委书记。

6月,另外8个干部与陈定模一起组成了龙港镇的领导班子,怀揣着3000元的经费,陈定模决定不依靠政府把龙港镇建设好。

让农民买地建房或建厂,落户龙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陈定模翻遍了中央文件,找到了这样一条——“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有了政策上的依据,陈定模和他的团队来到周边的地区“打广告”做动员,陈定模苦口婆心:“想到大舞台发展的乡亲们,到龙港去,你们不是老埋怨乡下耳目不灵?龙港敞开大门等你们去,那里靠着青龙江,对面就是鳌江镇,水陆交通方便,你们可以开店办厂,做生意,跑运输……”

之后陈定模又从马列经典中找到了“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工具, 1984年9月25日,龙港镇政府(84)19号文件《关于本镇农民、居民建房的有关规定》正式颁布。《规定》中提出:

龙港辖区内的土地,按照不同地段征收不同的市政设施建设费,其中最贵的是金钗河至方岩老街每间(一间相当于八分之一亩,包括门前道路)收5000元,纯属解决住房困难而在居民点建房的每间收200元。造房子的钱,原则上由进城农民自付。

很快,对当“城里人”充满渴望的农民蜂拥而来缴纳市政设施建设费,排队的长龙在当时龙港唯一一家的信用社柜台前从早排到晚。第二年元月,龙港镇共收到农民缴纳的建设费1.2亿元。

之后,陈定模开始进行城镇规划。他退出了“各付自家绿化钱,包种自家门前树”的绿化政策,在今天的龙港还可以找到当年农民自费种植的香樟树。三年之后,龙港的菜市场、电影院、学校,相继建成。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矗立在鳌江之南。

历史总是在回忆中显得云淡风轻,而这样一次“冒险”的“土地改革”遭到无数的质疑与调查。1987年,《农民日报》口气严厉地披露龙港“毁田事件”。事后,陈定模邀请报社总编、农村问题专家张广友等一行10余人聚会龙港。双方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专家问:土地是国家公有的,怎么能商业化?

陈定模答:现在的土地制度并不是名副其实的公有制,哪个部门或农民在哪一片土地上盖了房子,所处的那片土地实际上就是他的了,国家得到了什么?我们应当学习西方国家的级差地租理论,用土地有偿使用的方法,以地租的形式来真正保障土地的国有化。

问:这套东西是不是太西化了,适合国情吗?

答:我觉得适合,至少在龙港行得通。我想请问教授们,为什么在你们的城市里,各项建设老是赶不上趟?为什么城里人总是被走路难、吃水难、上学难所困扰?

因为土地没有价值,国家没有钱来进行再开发。龙港每一寸土地都是有价值的,先前是一片荒地,价值就低,后来搞建设,地价就高。我们搞建筑用地的公开招标,价值最高的地段,42平方米投到了75万元,一张图纸卖了1800万元,就是用这笔钱我们搞起了市政建设……

1988年,修改后的《宪法》正式认定了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化。然而在1989年的特殊时期,这座“农民城”的“总指挥”陈定模终究没有逃过一劫:被撤去党内外一切职务,被迫离开温州。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龙港镇率先推出的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都将载入中国的城镇建设史。从经济的层面来说,当时龙港所谓的“农民落户征收市政设施建设费”在本质上就是商业地产的交易。现在的我国的房地产,只是增加了一个中间方——政府卖地给开发商,开发商建房卖给个体。

199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全面开放,作为中国房地产事业的先锋人物,陈定模下海开发房地产,在山西太原、河北唐山、福建宁德等地都有其操作的项目。

不仅是陈定模从龙港的建设中发现了“土地是财富之母”的商机,整个温州人都体验到倒卖房产的巨大利益。当年落户龙港的农民无一不是身价倍增。

在龙港建镇初始,一间房子地基不到千元,3年升值7倍,再过3年飙升至16万元。1996年,龙港炒楼几至顶峰,一套住房均价轻松过万,同时期的杭州或是上海最佳地段,单价也不过2000元上下徘徊。龙港的低价,更是今非昔比,从当年约3万元一亩的价格,增值1000多万元一亩。

2004年,龙港砸掉了当年“中国农民第一城”的碑牌,挂起来“打造宜居宜商宜创业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横幅。根据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规划,通过国际招标,将使用由涂滩围垦的4万多亩土地,来建设一个新的龙港城,来此投资的房产开发商络绎不绝。

温州团的“神州行”

龙港的建设,成为日后闻名全国的温州炒房团队的第一试验地。

温州市建设局房地产开发处的领导曾透露,“温州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相当于江西一个省的总量,而温州市区的人口不过100万多一点。”在“家门口”练就了一身本领,把本地的地产已经炒熟,“温州炒房团”开始四处扩张,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神州“扫荡战”。

1999年底,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政府积极采取扩大内需,刺激增长的政策。这一年年底,上海的一些楼盘为了提升销售,把目标客户锁定在温州地区,于是在温州媒体刊登楼盘广告。温州人开始在上海购置房产。

温州“炒房团”的形成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第三方——媒体。当时,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的楼盘都纷纷在《温州晚报》刊登广告,晚报广告一般能拿到9折左右的优惠价。

于是当时有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2000年,杭州城西某房地产项目开盘,苍南一生意人花200多万元买下5个商铺,随即转手净赚300万元。

2001年的3月,温州人谢老板在上海考察,在虹口商城销售处交付40多万元,买下一所20多平方米的商铺。“办厂做生意胎心困,不如把钱投入到房产,倒腾几次便赚得盆满钵满。”随后几个月,谢老板成为虹口商城常客,先后花费88万元、150万元,买下两套住宅。在他的带动下,亲朋好友——一干有实力的温州人纷纷到上海购房置地。其中9人一掷千金,斥资1100万元,组

同类推荐
  •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纶济世”,也包括一家一户一人怎样消费、购物、储蓄、投资的小计划。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它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摆脱了经济学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面貌。同时,将经济常识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行动,从而培养经济头脑,创造人生财富。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本书内容包括:对20世纪几次重大金融危机的简要回顾与分析;美国历史上的几次金融监管改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案及措施等内容。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也曾经像这代人一样心怀一个简单而淳朴的梦想:只要努力打拼,就能“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为此,你“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你面前:企业倒闭,百业萧条,更可怕的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 资本营运概论

    资本营运概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4]?,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热门推荐
  • 权谋天下:以皇后之名

    权谋天下:以皇后之名

    她,是金牌律师,同样也是杀手界顶级杀手,亦正亦邪,冷血无情。他,是夏国尊贵的皇子,清朗俊逸,姿容绝色,亦是他国的阶下囚,沦为质子。一朝穿越,当冷酷无情的她,遇到同样冷血的他,到底是谁能降服谁?她冷冷的瞅着他:“你给我力量,我还你这天下。”他朝她笑,如罂粟,说:“好。”
  • 某时空的矢量操控

    某时空的矢量操控

    【矢量】的另类操纵时间,空间的奇特解释我的前路在哪,迷茫还是兴奋?如果找不到的话就一直这么走下去吧!时空的矢量操控,时间真的可以倒流么?“就叫我来告诉你吧!真名忘记了,至于我上辈子到底是谁?你猜!不要相信书里写的!”(某:你个混蛋透剧了,不知道么?)
  • 一睹清欢

    一睹清欢

    他这一生都没有有幸得到林子亦的爱更别说因爱生恨他连爱慕他的资格都没有-我有时候真的坚持不住想说“我仰慕于你”但看到你和阁楼处的她笑谈言欢我想可能我这一生都再也没有勇气了–许清欢
  • 余生尽安然

    余生尽安然

    他们相遇在校园,之后又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他护她宠她不让任何人欺负她。她怕他惧他后又爱他如命,为了他拒绝所有优秀男人的追求。他是慕余生,她是余安然。她是他的余生和挚爱。
  • 吾家皇后终养成

    吾家皇后终养成

    她,一介鬼才,竟被设计,意外穿越到这个历史没有记载过的大陆,可是穿越就算了,为毛穿成婴儿哒,且看她如何帮助男猪脚一统星月大陆他,五岁登基,丞相欺压,真实的他武功智商均高于同年龄阶段的人,七岁的他捡到了凌雪,且看他如何戏他国国君,且看两人如何书写旷世传奇
  • 闪落苏

    闪落苏

    尹闪星本是一户普通人家的女儿,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直到一天她偶然顺手救了一位落魄公子,原以为得来了一个如意郎君,没想到导致全村被屠。而顺手救下来的公子是江湖第一势力扶桑阿宫的少宫主柳要苏,更没想到自己还和观天居扯上了关系……
  • 渡劫使者

    渡劫使者

    妖族要化形,人族要进入下一境界,都必不可免渡劫。可现在人口大量上升,大量星球具有了修炼文明。几乎每一天,都有上百万个妖兽,人类高手,鬼族强者要渡劫。各大星球的天道忙不过来了,一个雷劈下去都没伤害了。所以,为了维护各大修士的利益,由宇宙大道同各大星球天道推举出一个先进的政策。渡劫使者帮你渡劫。效率快,少了雷劈的疼痛。联系方式。对天大喊:我要渡劫。
  • 深宫计

    深宫计

    重生在宫女身上的陌歌,聪慧善良,冷静沉稳。深宫三十六计,一计一人心。后宫争宠,手段向来层出不穷:或借刀杀人,或瞒天过海,或苦肉计,或美人计……而陌歌凭借胆识和机敏在后宫步步晋升,最终与皇帝白头偕老。
  • 探猛兽乐园

    探猛兽乐园

    在社会的进程之中伴生出一些因为自身欲望而活的生物,有似蛇贪而不厌,有如虎而坐山观斗,更有狸猫疯犬者不计其数,如同幼时喜的听上一句欢迎来到动物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