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9400000014

第14章 从“裙下”到“裙带”(3)

刘恭年龄渐长,知道自己不是吕雉的亲生儿子,有一次恨恨地说:“太后怎能杀死我母亲而将我立为皇帝呢?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报仇。”吕雉听说后,立即把他幽禁起来,不久后即废掉杀死,然后又立恒山王刘弘为傀儡皇帝。

公元前180年7月,吕雉病重,她知道群臣不服,自己死后必生大乱,提前对诸吕作了军事安排,并告诫他们说:“我死之后,大臣恐变,一定不要出宫为我送葬,以免为别人控制,要紧握兵权,守住皇宫。”

是月吕雉病死,汉初开国功臣周勃及丞相陈平等人联合其他将领,利用诸吕的犹豫慌乱,一举剪除了他们,将其诛杀殆尽,迎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吕雉苦心经营的吕氏政权彻底破产。

吕雉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在她临朝称制的八年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安定和发展,应当是有一定历史功绩的。

吕雉从布衣荆钗而至临朝称制,在中国历史上独此一个,绝无第二。纵观她的一生,可以说机遇占一半,个人的努力也占了一半。前一半是她作为刘邦之妻,贵为皇后,有着别人无可比拟的优势;后一半则靠她自己处处着意,时时留心的长期努力和强硬残忍的手腕。同是皇帝的妻子,戚姬比吕雉占有更多的优势,但戚姬不会利用,只是一味地哀求刘邦,最终失败,而吕雉则内外兼攻,刚柔并施,终于树立了威望,压服了群臣。

其实,纵观吕雉的一生,其成功的秘诀当在机诈和残忍两点上。中国的封建宫廷,大概是世界上最不讲理、最无道德的地方,在一定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点人情,就会败下阵来。为了权力,可以完全不惜付出物质、道德、亲情上的代价,可以昧绝一切良心。

在封建宫廷斗争中,权欲与人性时时交锋,往往是权欲胜,人性败。当我们捡起失败者的头颅审视的时候,也许可以发现一点点的人性;当我们仰视胜利者的微笑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有权欲。

政治不需要亲情牌

武则天的第二胎是个女孩儿,雪白粉嫩,好像一个瓷娃娃,非常可爱,王皇后也很喜欢,经常去看望。这一天王皇后又到武则天处看望小公主,门外传来“皇帝陛下驾到”的声音,王皇后知趣地先走了。武则天看到皇后刚走,走到床前,亲手将亲生女儿掐死,然后盖好被子。这时高宗进了门,武则天笑脸相迎,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自然。高宗也急于看到可爱的小女儿,等打开被子,小女儿脸色青紫,已经断气,武则天惊慌失措,痛哭失声。高宗一再追问,武则天不得已说刚才王皇后来过。高宗不由大怒,便下决心要废掉王皇后。虎毒不食子,高宗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是武则天杀了自己的女儿。而这也不是她杀的最后一个儿女。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在少女时期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生活。父亲去世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对她们母女很刻薄,入宫之前,武则天的生活并不如意,在长安和姐妹、母亲有过一段很艰难的生活。

到了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出众,于是将她召进宫中做了才人,这是级别很低的嫔妃,这时的武则天只有十四岁。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由于她性格倔犟,太宗始终有些顾忌提防,并不宠爱她。这使得武则天进宫十二年后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称号当然也没有改变、提升。而武则天出头的机会则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大概性格互补的关系,生性平和的李治和个性刚烈的武则天产生了感情,当时太宗还在世。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于是,武则天只好到感业寺出家,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见到武则天,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武则天进宫之后,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十二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

等她的地位稳固之后,武则天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宫内的各种斗争之内。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要达到目标得慢慢来,第一步,武则天联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等高宗把萧淑妃废成庶人后,武则天便开始对皇后下了手。

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虽然元老重臣极力反对,武则天还是在大臣中找到了支持者。终于,在公元655年,即高宗永徽六年,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坐上皇后位置的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仍没有放过,后来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

武则天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说她出身贫寒的话,为了提高威望,为以后秉政作准备,主持将《姓氏录》进行了修改,等把长孙无忌驱逐出京城之后,仅仅两个月,许敬宗便马上请示修订新的《姓氏录》,将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他的则按照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排列。

高宗因为不满武则天的专断,就和宰相上官仪商量废掉武则天,上官仪答应起草诏书。武则天的耳目得知后赶忙报告,武则天赶到后,软硬兼施,说得高宗变了主意,还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的身上。武则天让许敬宗捏造上官仪和已经被废的太子李忠图谋反叛,将上官仪父子处死。高宗的软弱性也是武则天一步步登上女皇宝座的客观原因之一。

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但她也是有才干的。她曾经上意见书十二条,也就是历史上的“建言十二事”,这里面包括了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广开言路等,基本上是一套较完整的治国方略。后来也被高宗颁布诏书推行。高宗后来之所以将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武则天,也是相信她有这方面的能力。

武则天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员,他们形成了武则天的权力基础。科举制度在隋炀帝时期创立,是为了以科举取代门第作为选拔官史的标准。到了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基本定型,很多新上任的官员出身微贱,他们需要高层重用他们,而武则天就成了他们的总代言人。一大批的文人学士成为武则天的鼎力助手,武则天利用他们来打击旧的贵族反对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势与地位。

鉴于官场你死我活争斗的情况,政治的丑恶被许多有经验的人所容忍。但是作为母亲,武则天实在是太狠,为了自己的权势和皇位,她亲手掐死了小女儿,对亲生儿子也不肯放过。武则天亲生的儿子一共是四个,长子李弘,次子李贤,老三是李显(又叫李哲),老四是李旦。

毒死长子。第一个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子,在公元656年,原太子李忠被废黜,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李弘为人忠厚,而且知道谦虚忍让,在参与朝政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了政治才干。高宗和众大臣对他都很满意,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高宗想把皇位传给李弘。但武则天却不愿意让儿子来侵夺自己的政治权力,儿子一旦即位,自己的权力梦特别是女皇梦就肯定要破灭了。况且,儿子对自己也不是那么听话。于是,在权力和亲情之间武则天狠心地选择了前者,在公元675年,即上元二年,武则天用毒药将年仅二十三岁的儿子李弘毒死。

派人杀死次子。在哥哥李弘死后一个月,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他和哥哥李弘一样,也很聪明,在高宗让他处理政务的过程中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加上宰相们的辅佐,武则天又感到了权力将要离她而去了。所以,武则天指使人诬告太子贪恋女色,想早日夺取皇位,公元680年的8月,李贤被废掉太子身份,贬为庶人。后来又被迫迁到巴州。到了公元684年的时候,在武则天废除中宗李显后不久,武则天就派人到巴州将李贤杀死,同时,许多人受牵连被杀。

武则天还废掉三子,将其幽禁在深宫之中。在李贤被废掉太子的第二天,三儿子李显被立为太子。公元683年,高宗病死,立下遗嘱让太子即位,但国家大事还要听从武则天的意见,这成了武则天日后专权乃至成为女皇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李显即位后就是唐中宗,他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比他的哥哥们要软弱很多,所以他的即位在开始的时候才能被母亲所接受。但中宗也没有将宝座坐热,当皇帝不到两个月,就被母亲赶了下去。因为他低估了母亲的力量。他想让岳父韦玄贞做宰相,但是顾命宰相裴炎不同意,中宗便说:“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能怎么样?”裴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刻召集大臣们入宫,将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在深宫之中。

幽禁中宗后,武则天把最后一个儿子李旦推上了皇位,这就是唐朝的睿宗。武则天虽然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但不许他处理朝政,一切大事都由自己来决定,渐渐地,武则天就产生了做女皇的愿望。

武则天首先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准备将来当都城。她还把唐朝文武百官的名称进行了变动:尚书省改成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这体现了明显的女性特征,原来的宰相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改成了“同凤阁鸾台三品”。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也改了名称:吏部改成天官,户部成了地官,礼部是春官,兵部是夏官,刑部是秋官,工部是冬官。御史台分成了左肃政和右肃政两台,由左台负责监察朝廷,右台负责纠察地方郡县。

武则天的这些为以后当女皇做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在公元684年的9月,原来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开始起兵反抗。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十多天便召集了十万兵马。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专门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檄》,据说武则天看了之后,感叹这样的人才没有为她所用,可见,武则天在用人上是有气量的。武则天连忙调动了三十万兵马迎战,徐敬业不久便连遭失败,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

在平定徐敬业的叛乱之后,武则天又对宰相班子进行了调整,因为原来的宰相裴炎在这次危机中不但不帮助武则天对付徐敬业,还以此要求武则天还政睿宗,结果被武则天处死。然后,武则天将其他几个宰相罢免,补韦方质、武承嗣、韦思谦为宰相。以后的两年内,武则天对宰相班子进行了频繁的调整,用效忠于自己的亲信执政。

为了给当女皇铺路,武则天在舆论方面利用迷信等手段为自己树立威信。比如她的侄子武承嗣派人送一块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头,谎称是来自于洛水。武则天很高兴,还改了年号“永昌”。后来武则天总共改过十八次年号,有时一年就改三次之多。武则天还接受了睿宗和群臣上的尊号“圣母神皇”,这在历史上没有先例,原来的皇帝只有在死后才有,武则天打破了这个惯例。

武则天为当女皇作的这些准备,遭到了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李元嘉的反抗,但不久就被武则天平定了。从此,再没有人对武则天的权势提出挑战。

公元690年的重阳节,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同时,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武则天尊周文王姬发为始祖文皇帝,尊父亲为孝明高皇帝。武则天终于登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赵翊也不做作,直接答应了下来。显然他知晓这是靠实力说话的时代
  • 皇城

    皇城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奔腾不息。时光齿轮推动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朝代不停更替,几分新,几分旧。历代,人来人往,时聚时散,唯有顺应潮流,方才能在历史天空留名。让我们深入皇城,感受历史曲折前进的真谛!
  • 司法大明

    司法大明

    穿越到落地秀才身上不说,还被一个超重量级的肥婆霸占。陈凡立志要摆脱苦逼的命运,怎奈他手无缚鸡之力,也无经商的本钱,只好在政府找一门公务员的工作干干,当捕快。上班的第一天,衙门就失窃了,丢失了官印的县太爷将他列为最高级嫌疑犯,试看他如何三次入狱,三次为自己洗冤,如何智斗奸臣,成为大明第一神探。
  • 我的明末旅程

    我的明末旅程

    申小伟莫名穿越到大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且看他如何运用自己的见识,在这个大争时代生存下来。
  • 历史快餐.前五世纪:黄金时代

    历史快餐.前五世纪:黄金时代

    无论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在公元前5世纪同时迎来了黄金时代。作为国君的周王以前被诸侯夺取权力,到这个世纪诸侯又被他的下属夺取权力。中国开始进入了激烈竞争的时代,强者更强,弱者只有灭亡。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明达到了顶点,在史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对外战争上则打败了波斯人的入侵,势力空前高涨。盛极必衰,而后的内部争霸战,使得希腊从顶点跌落下来。同时期的罗马却取得了新的成就,著名的罗马法律在这个时代诞生了第一部成文法。
热门推荐
  • 我的星辰大海从黑科技开始

    我的星辰大海从黑科技开始

    少年偶得黑科技系统,征服星辰大海之旅由此开始。
  • 我想抱抱你

    我想抱抱你

    曾经的年少轻狂,朋友背叛,爱情别离……最终换来温柔似水的你,可是,我不能让优秀的你留在我的身旁。可是你不愿意走,我只好离开熟悉的故乡,离开温暖的你。经年以后,我们在下雨天不期相遇,只是,你身旁的位置却不再属于我……旅途漫漫,谁能相伴?
  • 阴阳师陶八仙

    阴阳师陶八仙

    阴阳先生命中注定五弊三缺、这一切看似简单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是一件件突如其来的灵异事件成就了一代阴阳师的诞生、还是这一切的背后只是一个阴谋、
  • 我到底有没有心

    我到底有没有心

    改编自gal游戏:Lucy她所期望的一切。人设参考此游戏内容。
  • 剑无锋亦无情

    剑无锋亦无情

    我曾踏足山巅,也曾坠入低谷;我曾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也曾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害我的人,该还的,你们一个都躲不掉。剑无锋亦无情,碎魂魄,鬼见愁。
  • 生存与毁灭

    生存与毁灭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三江源头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危机进行记述与表现,针对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行了呼吁。
  • 邪王之绝世宠妃

    邪王之绝世宠妃

    浮华不过虚缈,轻笼水烟飘。再世一生扶华,眼过一盏昙花。他言铿锵不过碎刀把柔婉缠绕,若非倾城不美细石问灼艳飞梢。此生不爱华贵牡丹,但愿只求江南轻叹。十年少,不过弹指云烟一笑,四年醉,再满拥怀烟花一场。扶华世间难求,芳菲生死依旧……
  •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麟传

    修麟传

    修练之道分为武道与魂道,武者炼体,修真者炼魂。有人专修武道,有人专修魂道,也有人武道双修。李虎重生于神鼎大陆,无意中得到上古神兽的修练之术,走上了与别人不同的修行之路,逐渐成长为巅峰强者!
  •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

    张国良、赵素萍老师所著的《商务谈判》的九章内容主要包括谈判的起源及其作用;商务谈判的原则要领及其程序;商务谈判心理及作用;商务谈判沟通从说、听、问、答四个方面阐述了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