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3600000026

第26章 在古典的碧水上盛开——现代派情诗(3)

四 意蕴:凄郁远邃的情殇箫音

南北朝时梁代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伤离之爱是中国情诗的传统母题,在世界诗史上堪称异象。

历代的礼约之规摧破无数初爱梦寐,如李商隐、陆游的怅恨情结。故士子多从婚外的红楼香径、晏舞丝弦间偶遇知音。而文人群体(自官至民)的生存形态一直是漂泊羁旅、断梗难停,如李商隐《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柳永《玉蝴蝶》:“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苏轼《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周邦彦《氐州第一》:“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姜夔《江梅引》:“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吴文英《齐乐天》:“新烟初试花如梦,疑收楚峰残雨。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游情最苦。”黄仲则《感旧》:“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这再度铸就了传统文人恋情难以天长地久的悲剧。古典诗词中的情爱呈现着绵延千年、凄然飘飖的“落英之美”,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张先《千秋岁》:“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黄仲则《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层递开一种沉悲极恨、零落凋伤、凄郁远邃的感情境界,汇涌出卓绝千古的生命能量、真力弥满的悲蕴箫音,是中国言情独异的美学质涵,最深越的灵魂。袁枚曰:“且夫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

延至现代派情诗的悲凉苍穹,因诗人各自汲养侧重的不同而浮动各色烟云。

戴望舒温婉言悲。《过旧居》:“这样迟迟的日影,/这样温暖的寂静,/这片午炊的香味,/对我是多么熟稔。”“我没有忘记:这是家,/妻如玉,女儿如花,/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想一想,会叫人发傻。”今昔交叠,冷暖相映,挚爱之情,凄苦之意。诗语质朴无华,波澜似平,但大悲大痛深潜其内,是情蕴沉致之歌,有着古典诗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风神。《过旧居》也是诗人后期转向师法耶麦、福尔、果尔蒙诗歌的散文笔风时所作,除明显仍有前期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我没有忘记》(戴望舒译)的风格外,与耶麦的情诗《回想》诗风神似:“几天内要下雪了。我回想/去年。我回想炉边的愁思。/假如有人询问我:什么事?/我将说:让我安静吧。不忙。”“我的槲木旧箱时时芳香。/但我太傻,因为好多事情/已无法变更;而想要扫清/我们知道的事,只是作样。”实践了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经验”原则。法国苏珊娜·贝尔纳称戴望舒作品“西化成分是显见的,但压倒一切的是中国诗风”。可谓切中肯綮。

何其芳“绮怨”抒悲。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形容词至佳处:“一语之艳,令人魂绝;一字之工,令人色飞。”何其芳情诗最接近此境。《雨天》:“红色的花瓣上颤抖着过,成熟的香气,/这是我日与夜的相思,/而且飘散在这多雨水的夏季里,/过分地缠绵,更加一点润湿。”《赠人》:“对于梦里的一枝花/或者一角衣裳的爱恋是无希望的。/无希望的爱恋是温柔的。/我爱着更温柔的怀念病。”悄然开放的爱,兀自孤独的飘香,无2 03可际遇的恋情,诗绪怆忧怨悱,一如花间词风。《慨叹》:“我饮着不幸的爱情给我的苦泪,/日夜等待着熟悉的梦来覆着我睡。/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借萋萋芳草写思情衍生,与温庭筠《更漏子》借雨滴叩相思有神合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将温词特征概括为“绮怨”二字,何其芳的情诗亦形成了郁艳幽戚之风。

李广田朴厚传悲。《窗》:“偶尔投在我的窗前的/是九年前的你的面影吗?/我的绿纱窗是褪成了苍白的,/九年前的却还是九年前。/随微飔和落叶的窸窣而来的/还是九年前的你那秋天的哀怨吗?/这埋在土里的旧哀怨,/种下了今日的烦忧草,青青的。”笔致朴诚淳厚,九年的思量印迹为褪色的纱窗,空守流光,而那哀怨忧恻之美萦徊依旧。极似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均是中国传统士子的至深之爱、铭心之怀、缓缓浩叹。李广田《丁香》、《流星》、《那座城》亦写了飘逝之爱。

其他现代派诗人的情诗均在成熟中透出悲风,形成流派情殇低徊、弦歌如诉的整体古典意蕴,撼人怀思。如林庚《有一首歌》、《破灭之歌》、《当我想起你来》、《黄昏》、《黄月之夜》,曹葆华《恋》、《古槐》、《我忘不了》、《对月》、《悲叹》,金克木《抒情诗》,等等。

综上论析,现代派继20年代的新月派之后,再度理性地向古典诗歌传统追溯,其诗论探及了古典诗学的核心概念意象的缘情、意境的朦胧特征,其情诗在深层的意绪、意象、意境、意蕴上承继了古典言情的诗美内质,达到了中国现代情诗史上空前的繁盛,成为融合中西诗艺的典范诗派。回望这一惊鸿照影的奇观,对于冷落的21世纪的当代诗坛,应有极大的昭示意义。

第二节 现代派古韵之诗的个案论析

一 暗香浮动冷月黄昏:卞之琳情诗

卞之琳,中国现代派重镇诗人,向以师继西方的智性诗而名着诗坛,但这无形中遮蔽了他对于古典诗词更深在的承衍。

其情诗历受冷寂,却代表他诗艺的最高成就,精景传现了现代的古典书写。所蕴丰盈悠远的原型意象、李商隐式含蓄深隐的表现策略、姜夔式冷韵清空的艺术风格,均玉成了卞诗别样的古音雅调,一种久被忽略的神异之美。

闻一多曾夸奖卞之琳不写情诗,故很多现代爱情诗选都无卞之琳的作品,学界更无专文论其情诗,形成研究的空缺。

1933年,卞之琳偶遇在北大念书的张充和,其自述长文《栀雕虫纪历枛自序》提供了可信度很高的“交代”:“在1933年初秋,例外也来了。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隐约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我这种诗,即使在喜悦里还包含着惆怅,无可奈何的命定感,‘色空观念’。”1955年,卞之琳45岁,才与青林结婚,此距初识充和已22年。1986年张充和由美回京,曾客串昆曲《游园惊梦》,卞之琳即前往观赏。可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这怅憾并眷怀一生的恋情,炫燃过他的诗魂。1935-1937年绽放的约20篇情诗,代表其诗艺的最高成就,决定其在现代诗史上的位置。因之本文就卞之琳情诗切入论析。

卞之琳曾明确指出,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倾向于把侧重西方诗风的吸收倒过来为侧重中国旧诗风的继承”。

作为现代派代表诗人,他深受波特莱尔、魏尔伦、T.S.艾略特、叶芝、里尔克、瓦雷里、奥登、阿拉贡的影响,向以师继西方的智性诗而名着诗坛,但“我写白话新体诗,要说是‘欧化’,那么也未尝不‘古化’。一则主要在外形上,影响容易看得出,一则完全在内涵上,影响不易着痕迹”。学界对卞诗所受西方影响,研论备矣。以下从外形和内涵上,纵向探寻卞之琳情诗的古典意蕴,“一叶落而知秋”。

1.丰盈悠远的古典意象

荣格:“谁讲到了原始意象就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卞之琳情诗即有诸多古典的原型意象,外形汇成脉脉古韵:“春草”意象。《雨同我》:“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相思是芴漠无形、寂然无声的,诗人寓之于绿漫天际的“春草”意象,抒千般思量、万斛离愁。以草写照离情,滥觞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南朝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是其嗣响。迄于唐宋,草已被普遍用作伤离恨别的意象,如晚唐温庭筠:“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菩萨蛮》)南唐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北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凤栖梧》)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秦观:“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八六子》)元明清时期的诗词承续之,以明人为例,王云凤:“愁看陌上青青草,送尽行人总不知。”(《送客》)夏完淳:“离愁心上住,卷尽重帘推不去。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句。”(《鱼游春水》)卞之琳用此意象,使情诗离思驭春,忧风拂动,深沉蕴藉。

“杏花”意象。《无题·一》:“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从“一道小水”到“一片春潮”,爱已趋进渊深,但“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无言中只在内心惊涛拍岸,寄愿于姑娘行舟能发现诗人已杏花漫放的情苑。诗章联想奇异,隐喻妙绝,诉情婉约。“杏花”娇色含羞,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富于情爱象征或意味,例如温庭筠:“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菩萨蛮》)北宋欧阳修:“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玉楼春》)南宋程垓:“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最高楼》)均借轻胭杏花寄旖旎之爱。卞诗延此意象,别具含思宛转的言情特征。

“鱼”意象。《无题·二》:“一室的沉默痴念着点金指,/门上一声响,你来得正对!杨柳枝招人,春水面笑人。/鸢飞,鱼跃;青山青,白云白。”诗歌典用了《诗经·大雅·旱麓》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借欢悦动感的自然物象尽抒守望到恋人时的狂痴欣喜。“鱼”在传统诗词里是象征情侣、生殖的原型,闻一多的《说鱼》指出,原始人心中“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在青年男女间,若称其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即以“食鱼”喻“取妻”。汉乐府歌辞《江南》:“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其中“鱼”的嬉戏暗传了“性”的欢娱,因之“鱼水之欢”隐喻男女性爱。“鱼”甚至变成了传递爱情的信使,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自此情书亦称为“鱼书”,诗词多延用,如:“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寓意》)“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由此我们亦可破解卞之琳的《鱼化石》,对此诗的理解向来聚讼纷纭。“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副标题“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喻指了这是一位恋者的内心独白。情爱的碧水是“鱼”的生命之源,“鱼”渴望随水变幻,与水交融,达到“镜子”般的身心相印、魂魄合一。诗的注解:“鱼成化石的时候,鱼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这也是‘生生之谓易’。近一点说,往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我们乃珍惜雪泥上的鸿爪,就是纪念。”诗人在追寻至爱的同时又预感它终将消逝,珍惜曾经的留痕,默念终生。卞之琳1935年的第二本诗集《鱼目集》,书名亦用了“鱼” 的意象,暗蕴了爱的渴望,令人想及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同类推荐
  •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是可以过上一种富有尊严与简朴的生活,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从哪一点上尊敬他们,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人生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于老年人或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是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是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充实。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是连带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
  • 有问集

    有问集

    这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四本,收录了《扶轮问路》、《爱情问题》、《身与心》、《昼信基督夜信佛》等史铁生关于灵魂与生命的扣问16篇:关于爱情、关于信仰、关于肉体,关于心魂,关于来路,关于生命的去向。尤其是《昼信基督夜信佛》,道尽了作者的生命哲学。
  • 情感本经

    情感本经

    《情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精心创作的情感美文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子集。这部文集并不单纯是一些情感故事,也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真正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在这样一个情感趋于冰结的时代,谈论真爱真情无疑是一件奢侈的事,而作者笔下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纯真美丽。
  • 文学考古: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型结构」

    文学考古: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型结构」

    「文学考古」与「隐型结构」乃此书提出的两个学术概念,前所未有。事实上,文学创作中多见有意识的移植,纯粹的移植不足称道,而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移植中、西小说中的原型、情节以至于故事结构及道具,均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以至于创造,甚至同一人物同一情节亦多有衍变,令人目不暇给,叹为观止。
  • 狼孩之谜

    狼孩之谜

    关于“狼孩之谜”,千百年来曾有多少人努力破解,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科学、准确、让人信服的答案和结论。自然文学作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联盟会员李良苏经多年的考察和研究,破解了“狼孩之谜”。
热门推荐
  • 悄悄告诉我

    悄悄告诉我

    青春像一场大雨,我是你手中遮挡风雨的那一把伞,我多想大雨滂沱,我们能彼此依偎久一点。洛海洛的青春总是绕不开几位姑娘,但大家好像都挺愿意嚷嚷出来,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对于羞涩的青春期小男孩来说,这样反而猜不出来是喜欢还是嬉闹。如果你真的喜欢我,请你悄悄告诉我……
  • 幻想症晚期患者

    幻想症晚期患者

    因战而亡,被人救活后又背负这怎样的命运又该怎样完成。
  • 穿书后兔妖她又崩人设了

    穿书后兔妖她又崩人设了

    肆栖山上的妖们都在庆祝,因为臭脾气大佬荼芷她下!山!了!而且还被卷到了另一个空间!只是,为何大佬她还会回来啊啊啊!而且不久后还带了个低级人类!等等,刚才那个低级人类竟然敢往大佬她怀里钻?!虽然但是……大佬你看看我们!我们也想钻你怀里啊!(男主炒股炒股吧,毕竟我谁都磕,犹豫不下
  • 快穿之宿主有毒

    快穿之宿主有毒

    “干啥?以为你是女主鸟不起啊?是不是要上天啊?信不信本宝宝分分钟弄死你?”“乌草,你个坑爹的系统,还本宝宝傲人的身材”“麻辣个鸡,要造反啊?知不知道本宝宝是谁,敢劈我,分分钟让你消失你信不?”第一次写,不知道怎么写简介,暂时先这样了
  • 青坞妖奇谈

    青坞妖奇谈

    乱世当道,群妖横行。青坞城里六姓世家身怀绝技,斩妖除魔。《青坞妖奇谈》以单元故事为主,分别为《山中行尸》《老宅井底的新娘》《妾魂》《画中女》《骨灯》《幽冥渡》等,每单元各自独立,也串联主线。
  • 神与降临

    神与降临

    走在两旁都是枯树的道路上,踩着充满枯树叶的道路,发出“沙沙”的声音,幻想着身穿白裙的少女在前方笑着,是那么的美丽……于是,这便是毁灭的开始……
  • 蓝氏族谱

    蓝氏族谱

    蓝。我的家族,跟他们一起在一起点点滴滴的记忆,将通过我的手,把那点点滴滴的温馨带给你们。我的读者。蓝。我漫长青春岁月的开始,我漫长青春岁月的过程,也将是我漫长青春岁月的最终结局。
  • 氪金成仙

    氪金成仙

    他是苏木。一个穿越到了修真、魔法世界里的奸商!他的口号是——氪金成仙,一肝到底!自己氪不算什么,让别人哭着喊着求着一起氪,那才叫厉害。小钱钱,真心甜。就算是神仙,我苏木也骗氪给你看!
  • The Tin Woodman of Oz

    The Tin Woodman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幻之强化成圣

    玄幻之强化成圣

    "五十鼎之力?强化!五百鼎之力,拳碎山河!荒古功法,百剑飞出万里之外?强化!万剑遨游星辰之上!百年罕见体质,修炼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强化!万年体质,开阖即有道痕!在这人人力争上游波澜壮阔的大玄幻世界,我当听遍万言,迈向圣帝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