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700000021

第21章 自力更生打盐忙 三五九旅是模范

花马池盐湖旁边有个村子叫二楼村,为啥叫这个村名,谁也说不清楚。村子依偎在长城脚下、千年古道旁边,四周布满了盐湖。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至今仍然记得当年红军在这里打盐的情景。

1941年8月15日,三边特委接到边区政府的通知:兹为生产自救,八路军三五九旅四支队2000余人赴花马池打盐,要求盐、定两县充分做好安排部队生产生活问题……盐池县委、县政府接到通知后,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安排部队住宿、吃饭、打盐等事项。全县各区区委书记和区长也参加了会议。会后,县长阎志遵亲自到各区安排专人负责征集粮食,在一区各乡派人安排部队住宿。当时,几千人的吃喝住宿困难很大,但是盐池的干部群众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想办法进行解决,欢迎部队进村,大部分战士可以在花马池盐湖附近几个村里住下,还有一部分被安排到其他村子里。阎志遵县长反复确定安排人数,登记征集粮食数目,召集盐农解决打盐的工具。

这一天,部队提前派来的小王和县长阎志遵早早就进了村。听说八路军回来了,这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山村顿时沸腾起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涌上村头欢迎八路军。从中午时分直到下午,远远看见大队人马还在从东向西浩浩荡荡开来。住在花马湖边的盐农像迎接自己的亲人一样,家家户户忙个不停,有的送水,有的送饭,有的拉着战士们亲切地说话。因为县乡干部早就进村动员过,讲过部队要来打盐的事情,盐农明白他们是打盐的不是打仗的,大家都主动把自家的打盐工具拿了出来,准备给战士们用。人们渐渐知道了这支部队是八路军一二茵师三五九旅四支队的官兵,他们从绥德过来,总共2000余名。

部队散开休息,几千名士兵有的将铺盖卷铺在城墙底下躺着,有的干脆就躺在大草滩上。战士们刚开始看见盐湖,不免有些兴奋,有的高兴地说着,有的在湖边来回跑着,有的干脆用树枝伸进湖里向外捞着什么,似乎只要拿家伙从里面打捞,就能打上盐来。湖边一时人欢马叫,一派热闹景象。队长苏鳌个头不高,政委龙炳初高大魁梧,他们两个站在古城墙脚下,面对白茫茫一片盐湖,不知道怎样开始。龙政委看着身边的队长说:“不管咋样,先得等等负责联络的小王回来再说吧。”这么多的战士,首先是部队的住宿、吃饭,然后是如何打盐等问题,苏队长心里正发愁时,几个骑马扬鞭的人从村子里飞奔而来。

苏队长高兴地说:“小王他们来了。”部队从绥德出发时就派人提前通知盐池县委了,负责联络的同志即刻来到了城墙脚下,他们跳下马,向两位首长敬了军礼,然后把盐池县县长阎志遵介绍给了队长和政委。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到附近的村子里找一下当地的干部,安排打盐和住宿问题。他们骑着马来到了盐湖附近的村子里,直奔乡长张满金家而去。县长告诉张满金:“这是苏螯队长和龙炳初政委,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带部队来我们花马池打盐自救的,希望能得到咱们的帮助。”张满金热情地接待了两位首长,他说:“是红军解放了我们盐池,老百姓都愿意帮助红军。

要说打盐,二楼村的刘老四最能,他家人老几辈子打盐,找他就没有问题!”张满金乡长告诉苏队长和阎县长,其他问题都差不多安排好了,就是还有一部分战士的住宿没有安排好。

苏队长想了想他们在绥德的时候在山坡上打窑洞住宿,就告诉阎县长说:“住宿问题我们自己解决,就不要给群众添麻烦啦。”阎县长说:“啊呀,那我们也不能让战士们睡在外面啊!”随后,他叫来乡长张满金,一起安排部队的住宿,苏队长坚持不要打扰群众,并实地带领县长和乡长到城墙下面看了又看,最后决定在这里打窑洞。他在绥德就打过窑洞,解决了战士的住宿问题。

5天过去了,县长为部队的住宿还在积极发动群众,部队两位首长十分感激地找到他。苏队长告诉阎县长,住宿问题已经解决了,县长顿时感到惊奇。原来为了不打扰当地群众,八路军战士们挥动老镢,在明代建筑的古边墙上,挖建了100多孔简陋土窑洞,他们割草铺地为床,垒土筑灶为炊,住了下来。阎县长感叹地说:“我们的红军真是能够战胜千难万险的部队啊!”

苏队长、龙政委和阎县长商量了筑坝、打盐、运输等事宜,阎志遵县长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盐湖的情况,然后和张满金乡长把他们带到了刘老四的家。刘老四在当地很有名,看见站在面前的两位军人,威风凛凛,开始还有点紧张,但见两人消瘦的脸颊上透露出的亲切笑容,他的身上一下轻松了许多。苏队长握住他的手说:“老刘啊,我们八路军是来这里打盐的,想请你给我们帮忙。”刘老四说:“我能帮你们啥,我就是个打盐的,人老数辈全靠着盐湖活着,除了打盐的事我可啥都不知道啊!”

苏队长赶紧说:“啊呀,老刘,我们就是向你请教打盐的事呢,这就找对你了啊!”他上前握住老汉的手。

县长和部队首长在村子里忙忙碌碌一整天,在刘老四家里就部队打盐的相关事情制定了方案,然后离开村子。

傍晚,苏螯和龙炳初回到古城墙脚下刚打好的窑洞里,看见许多战士将铺盖铺在柴草上,上面还铺着厚厚的麦柴,像躺在家里一样,两位首长高兴地从这个窑洞转到那个窑洞。战士们还给他俩留下了一个比较大的窑,苏队长笑着说:“毛主席在延安住窑洞指挥中国革命,我们就要住在这窑洞里指挥全军打盐喽。”

花马池盐湖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周边的人们世世代代被四周的盐湖滋养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盐湖就数花马池最大。村子里的人大都擅长打盐,这里几乎没有人经营农事。尤其是解放前,家家户户都搞食盐贩运。站在村子的西头,远远望去,盐湖平整得就像一面镜子。

刘老四原本是西安南大街人,清朝末年来到这个村子,是村子里最有名的打盐能手,能看天气、耙硝、点卤水、种盐,有很高的技术。部队经常把刘老四请到驻地讨论怎样打盐。刘老四告诉部队战士:打盐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挖掘盐井、修整盐田、挖修盐壕等几项。

刘老四亲自带部队战士到盐湖给他们教怎样打盐。挖掘盐井,就是在盐碱滩地上挖掘出一眼十余丈的深水井来。为防止坍塌,盐井的内壁四周要用沙蒿柴平行拱圈,且每隔五尺左右还要用圆木做成“十字撑”以加固,确保盐井百年不坏。

修好井后,井口架设辘轳用来汲水。井中之水含盐浓度较低,称其为淡水。

修整盐田,就是在盐井四周的盐碱滩上平整出一块块棋盘状的畦子,每畦面积约100平方米,如同一块块稻田,俗称“盐坝子”。每一处盐井四周盐坝子数量不等,最多的有40多块,最少仅有10多块,视地形而定。

挖修盐水壕,就是在盐田边上挖掘一两条带状蓄水壕沟,用以积存井水和雨水。战士同群众一起,砍柴压坝,修田整畦,打井挖巷,筑路平坨,进行盐田基本建设。至年底,修筑盐坝子801块。驻定边部队警三旅,收回苟池盐湖,筑盐坝子280块。部队战士和群众一边捞晒成盐,一边砍沙蒿柴,筑坝畦,整盐坑,为来年开展大规模打盐生产创造条件。

1942年元旦,盐池县委、县政府组织群众驮着肉、油、黄米、荞面到部队驻地慰问,和战士们联欢。土窑洞前顿时洋溢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人”的喜庆气氛。

夜幕初降,优美、欢快的音乐响起,人们聚集在八路军的窑洞前又唱又跳。情暖子弟兵的联欢晚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上前讲了话。部队政委龙炳初讲道:“盐池人民热爱共产党,盐池人民也热爱红军。我们部队在盐池人民的关心下,现在住得好、生活过得好……”晚8时30分,几盏马灯高高挂在树干上,部队窑门口顿时明亮了起来。

队长苏螯宣布晚会正式开始,全场掌声雷动。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咳咳一个呀咳,呀呼咳呼咳,呀呼咳咳咳,呀呼咳咳一个呀咳!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一曲《解放区的天》让全场观众与演员融为一体。嘹亮的歌声洋溢着浓浓的深情在花马池湖畔上空飘荡。这歌声,是八路军战士和解放区的人民对共产党的一片深情,也反映了边区政府为人民、爱人民的情感。通过歌曲使八路军战士与当地群众心与心得到了交流,情与情渐渐融汇。

《军民鱼水情》这首歌盐池的老百姓都会唱。“没有老百姓就没有人民军队啊!”“没有人民军队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这些唱响边区的革命歌曲增添了军民鱼水情意。龙政委和阎志遵县长动情地说着。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由三五九旅四支队战士合唱的《大刀进行曲》《少年儿童对对歌》《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让现场群众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前线,看到了亲人八路军在战壕奋勇作战的身影。

“无数个无数个无数个今天,汇成了人类的历史长河,编织了人生的五色花环……”一名南方口音的战士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今天》,获得了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之后,他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又深情地唱起《红米饭,南瓜汤》,现场气氛再次被推向高潮,观众纷纷手拉手欢歌起舞。

晚会高潮迭起。长城脚下,土窑洞门前,充满激情的诗朗诵、满含深情的小合唱、灵动热情的秧歌舞、激烈友好的拉歌赛……激情、热烈的联欢晚会使这份革命战士不怕艰难、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谊更加深厚。

苏队长和阎县长握了一下手动情地说:“有了盐池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完成打盐自救的任务。”龙政委也深情感言:“我觉得跟边区人民融在一起,我们就有无穷的力量。”

晚上10时,联欢晚会在八路军战士与当地群众依依不舍的道别中缓缓落下帷幕。

每天早晨起床前,执勤班的战士唱着《起床歌》,踏着整齐的步伐从每一个窑门口走过,用愉快的歌声把酣睡的战士从睡梦中唤醒;吃饭的时候,全体战士列队在窑门口先唱《吃饭歌》,表示要记住吃得饭是老百姓给的,不能忘了本,要记住人民的情意;吃完饭,战士唱着《打盐歌》扛着工具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花马湖出发。

八路军战士们的生活是极度艰苦的。吃的是小米饭和洋芋蛋,穿的是灰粗布衣,而且时时还要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挑衅。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必胜的革命信念,给战士们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和无尽的欢乐。他们除了要坚持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外,还组织文艺宣传,自编自演一些文艺小节目给群众演出,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他们每天都要唱的几支歌曲:第一支《起床歌》:“黑夜过去天拂晓,红日东升人起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飞起大步向前跑。”第二支《开饭歌》:“这些饭菜人民给,我们应为民出力,救国救民靠吾辈,赶走东洋日本鬼。”第三支《打盐歌》:“天是我们的天,地是我们的地,我们的天地同胞,岂容小日寇欺。

生产支前线,参加打盐队,嘿!参加打盐队!”这些歌曲,雄壮豪迈,充分表现了八路军战士的高尚革命情操和宽阔胸怀,给人一种奋发有为的勇气和力量。

晚上,队长苏螯从盐湖回到窑洞前,远远看到一排排窑洞里都亮起了灯光,战士们围绕在窑洞门口唱歌、跳舞。窑洞里的油灯燃起如豆的灯光,门口挂着厚厚的毛毡毯。元华工厂开工第一批生产的毛毡就送给了四支队战士。窑门前,堆满了盐池县政府从各区征集来的小米、黄米和面粉。许多战士都穿戴着盐池妇女送的布鞋、袜子、手套……去年刚过深秋,冬天来临之前,盐池元华工厂就给战士们送去了毛毡、毛被、毛毯等过冬的被服。还有许多老百姓给部队送来了鸡蛋、羊肉……苏队长说:“盐池人民真是我们的亲人啊!”他和龙政委亲自写了感谢信送给了县政府。

刘老四知道每年产盐的季节在农历的三月至七月。在此季节,他叫战士用辘轳汲井水(即淡水)注入畦中,并给畦中注入一些盐壕中的宿水(即酽水),和淡水进行勾兑。他要求十分严格,许多战士都跟着他学会了勾兑技术。

1942年5月,一场军民热火朝天的打盐运动打响了。虽然当时困难很大,打盐条件极差,但吓不倒三五九旅四支队的英雄战士。捞耙不够用,战士就用手捞;没有车拉,就用脸盆端,子弹箱子扛。许多战士的腿和脚板被锋利的盐碴儿刺破了,再被盐水一蚀,伤口钻心地疼痛。尽管这样,战士们仍然喜笑颜开,苦战不休,一堆堆雪白的食盐像小山丘一样,在盐湖畔上堆了起来。

战士们在刘老汉的帮助下,年前就把荒废的碱地平整打磨成一个个小田畦,和农田一样。中间开道凿渠,然后把盐井里的咸水用桶子吊上来灌溉到田里,再按比例将池子里的淡水抽出兑入。小田畦一片汪洋,这就是“种盐”。刘老汉说:“三分种,七分管,和种庄稼差不多。”战士们每天早早起来观察田里水的颜色变化和蒸发量,适时进行咸淡度灌溉调整。如果天气晴朗,三天后盐田的水上就会满满飘着薄薄一层白色正方形晶体物,晶莹剔透,漂亮极了。这就是“盐花”。有花就结果,有了盐花说明水的咸淡度适合,一天一层晶体物,层层压层层,一周后这些成正方体的白色晶体物纷纷落到水底,厚厚一层,这就是“盐”。战士们用木耙把盐拢到梗上,再用担子挑到田边的空旷处。一周一茬子盐,从农历四月到八月,几十处的坝子(小田畦)一起投产,盐湖远远看去,雪白的小山一座连着一座。这就是花马池盐湖的盛产景象。1942年,部队打盐50万驮。

中湖和北湖属于无人“种植”地带,这里盛产“滩盐”。滩盐是一种无人工兑水的天然晶体大颗粒盐,雪白剔透,在空旷平坦的湖里,如果雨水好,几十里连成一片,白茫茫,银灿灿。

最壮观的是太阳暴晒几天,滩盐就像庄稼一样白花花地长了起来,这时,部队战士和当地群众就要展开捞盐大会战。滩盐长起来的时候一望无垠,周边的老百姓都赶着毛驴,驮着口袋,捎上耙子和背斗,几百头驴、骡子还有牛,浩浩荡荡,不分白天和黑夜,大家都争先恐后,像八九月抢收庄稼一样,连夜奋战。夜幕降临时向中湖和北湖的滩盐产地望去,遍地是打盐的部队官兵。他们说:“夜间捞盐避免太阳暴晒,人也有劲,不会感到疲劳。”一夜之间盐湖边被捞上来的盐堆积如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银色的盐堆,高高隆起,战士们将队旗插在上面,在太阳的照耀下,分外好看,战士们都称之为冰山上的雪莲。1941年在盐池产滩盐5万驮(每驮平均200斤左右),1942年盐池产滩盐35万驮,1943年3万驮。

盐的丰产给部队和当地群众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幸福。9月初,正值秋收季节。庄稼一上场,部队和地方政府就组织了大规模的运盐队,战士和乡亲们便赶上驴,拉着骡子,驮上盐,到延安、庆阳、环县、吴忠、灵武、中宁、中卫等地长途贩运。一走便是几百人的运输队,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将那些地方盛产的大米、小麦、大豆、核桃、红枣和西瓜等换了回来。每次出发或者回来都有一场热闹的景象,不管在部队窑洞前还是在花马盐湖周边的村庄,几百驮满载着瓜果、粮食、小食品的队伍回来,整个部队和村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战士们欢呼,孩子们欢笑,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能得到一些好吃的,大家像过年一样红火。

八路军到达盐池后,县政府特别向战士提出“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一时间“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传遍了整个部队。每逢节日,盐池县政府就组织群众给各个连队送鸡、送羊,还有的富裕人家给部队送猪,战士们每顿荤素两菜,吃得红光满面,喜气洋洋,互相见面时,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同志,哎哟!过新年啊!”

部队战士们也帮助当地老百姓收秋、种地、打井、汲水……

盐池地区的夏粮大都在七八月间成熟,在这个季节里,庄户人就开始提心吊胆,时刻准备抢收庄稼,这叫做“抢黄天”。一是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庄稼怕天气突然变化,造成损失;二是害怕土匪这时出来抢粮食。四支队的官兵帮助群众收粮食,他们把这叫做“为割麦而斗争”!苏队长命令各部筹备粮秣10天,并帮助负有抗击追敌任务的部队筹备粮食。此时真有“不割麦不得食”之势,除少数担任勤务的部队和伤病员外,上自苏螯、龙炳初,下至炊事员、饲养员,都一齐动手,参加割麦运动。每天早晨八时,各连队就开始集合,向指定的麦地进发,一队一队的八路军战士像打仗一样,很快占领了每一块麦田,每个人仿佛都焕发出极大的劳动热情。休息时就唱歌,有的唱着少年先锋队队歌,有的唱红军突围胜利歌或在延安那里学会的歌。一时歌声唱遍了田间“外,战士们不知什么是劳累和辛苦,只有热情和快活。

1942年冬,三五九旅四支队在盐池打盐的事迹受到了党中央的表扬,王震亲自来盐池慰问部队。1943年春打盐部队接到党中央的命令,随三五九旅大部队开赴延安南泥湾,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大运动。三五九旅一二茵师四支队在盐池打盐,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和巩固发展陕甘宁边区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留在古城墙上的100多孔窑洞,还在向世人彰显着三五九旅指战员的英雄业绩。

同类推荐
  • 宋初边境一小兵

    宋初边境一小兵

    现代人王小帅穿越到了北宋建国初年,当时是乾德元年正月,他作为驻守在山南东道节度襄州城的一名乡兵。为了配合禁军大部队南下攻打荆湖,作为一名小小乡兵的王小帅,就此,开启了他在北宋初年的军旅生涯!小小的士兵,也有大大的梦想!
  • 我的春秋我做主之最后的霸主(共2册)

    我的春秋我做主之最后的霸主(共2册)

    “我的春秋我做主”系列以全新的视角,全景展现“春秋时代”诸侯国争霸风云。东周前半期,诸侯国竞相争霸,鲁、齐、宋、晋、楚、郑、曹、陈、魏、燕、秦、蔡、吴、越等国,互相纠结、碰撞、遏制、结盟,共同演绎了一个血雨腥风、动荡飘摇,却也因此充满中国文化生机的时代。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诸侯争霸为主线,以“五霸”为中心,以通俗亲和的文字和丰满的笔触,多角度审视、叙述与评价了“春秋时代”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本书为第四部《最后的霸主》,主要叙述了在老牌霸权晋楚衰落背景下吴越争霸的过程。随着传统礼教进一步崩坏,大夫专政夺权,中原诸侯内乱纷纷,霸权逐渐消解,而地处东南的吴国和越国,次第崛起。吴王阖闾重用孙武和伍员,整顿军政,修水道以兴兵事,国力猛进。柏举之战,吴军直击郢都,伍员掘塚鞭尸。檇李之战,阖闾因轻敌而陷于越军之手,其子吴王夫差立志复仇,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军后反攻会稽,本可诛杀越王勾践却又纵虎为患。勾践侥幸得脱后,卧薪尝胆,倚重范蠡和文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遂呈壮盛之势。夫差好大喜功,去贤嬖佞,继攻楚侵越后又继续大修河渠,挥兵北上,降鲁击齐,与晋国黄池争霸,播国威于四境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化解的严重内疾。勾践趁势而起,利用夫差空国远征滞留黄池的机会,突袭吴都,一举扭转吴强越弱的局面,并通过不断地敲打最终将吴国置于死地。挟灭吴之威,勾践统揽江东,又独辟蹊径,充分发挥越人的制海优势,据沿海便利之地而舍江淮内陆之地,恩威并施,获取春秋霸主最后的殊荣。而晋国卿族擅权,相互攻杀,赵魏韩三氏灭智后,意犹未尽,终致三家分晋,天下失序,中国历史由此进入战国时代。
  • 铁血强宋

    铁血强宋

    少年吴三朵穿越宋朝成为吴玠,得到麒麟钢枪,练出麒麟钢枪十八招,战西夏,抗金寇,功勋卓显。为抗敌兴起北方的女真族南侵,吴玠固守秦岭天堑大散关,部署了“和尚原”、“绕凤关”、“仙人关”战役,粉碎了女真人企图灭亡南宋的阴谋。风起云涌的战争中,吴玠结识了九房妻室。九房妻室个个是巾帼英雄、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女主角莫小儿更是聪敏智慧,是吴玠的理想军师。
  • 勋亲贵戚

    勋亲贵戚

    这里好像红楼,这里有武功盖世。公子姐妹似是而非,外敌内寇似曾相识。“爷,天晚了,该歇了。”丫鬟声音糯糯。陈宁来到这里,是来享福的。
  • 官居超品

    官居超品

    新书已发,希望大家能接续支持.求收藏,求推荐票.我在商朝有块,地连接:http://www.*****.com/?info/1004870637.书友群:130388231,欢迎加入弘治帝的遗憾是没能教育好儿子,正德帝为皇位所累,没有时间玩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身为辅臣却要与狼为伍,眼见佞臣糟蹋大好河山却无能为力是孤臣李东阳的遗憾,本应是最早萌芽资本主义的强国却被满清所取代,这是明朝的遗憾。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现代中医,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一家少年身体后读书,赚钱,把妹,悄然改变着天下,我的大明朝再无遗憾!ps:已有百万字小说,请放心收藏!书友群:130388231,欢迎加入
热门推荐
  • TFBOOYS凯源玺之恋

    TFBOOYS凯源玺之恋

    凯爷,二源,千玺与沈梦旬,沐宛晴,冷月汐之间发生的故事。
  • 承君厚爱

    承君厚爱

    被逐出柳府之门的千金,不单遭遇灭门之罪,更是带罪在身,最后何去何处?
  • 短篇之桃花妖

    短篇之桃花妖

    这一段安乐瑾年本是偷来,况能换你一世无忧,即便是魂飞魄散罢,亦是足矣。——花无年你若离开,他日便是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要将你追回!你可知晓,没有你的一世,谈何安乐无忧?——安于落落儿,愿此生的执念,能化作隔世的情缘,此生不见,来世相念。——花无年我一觉转醒,你一定就在我左侧牵着我的手,等十里盛世桃花。——安于落
  • 最强仙武小兵系统

    最强仙武小兵系统

    楔子:太古之初,宇宙洪荒,气壮斗牛,浑然一体,混沌自成空间,由无到有,由元到始,一元化太始,太始乃天地未分第一个生灵,太始创混沌,鸿蒙,毁灭,生命,造化,命运,素荷等七大先天混沌圣灵,太始被称为祖神,封号昊天道德元宝天尊,随着世界的演化,龙傲天创造的七大圣尊,每个都证道混沌,混沌世界从此热闹了起来,不再是死气沉沉,但是有生灵的世界就有纷争,每个至尊彼此不服气,从此大打出手,祖神因为无聊破碎虚空而去,临走之前留下一段预言:时间长河泯灭,唯有天尊长存,轮回无尽头,天帝唯永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现在说出来吧告白

    现在说出来吧告白

    【1v1甜文】年少时,他是翎羽真香学霸萧黎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则是翎羽天降校霸白余,可盐可甜文武双全。留学归来,他是叱咤风云的业界大佬,她则是从头开始,黑料不断的十八线小歌手。可谁知,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已经互相暗恋五余年。说出来谁信呢!!cp粉表示(只要你们在一起,我们就把民政局搬过来!)(求结婚!)现在说出来吧告白!欢迎你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巅峰弃婿

    巅峰弃婿

    为报命恩,甘被欺辱多年。却因她的一句话,怒龙睁眼,腾空而起。有我在,欺你者死。有我在,辱你者亡。我只为让你站在世界的巅峰,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 朱墙绿瓦

    朱墙绿瓦

    这深宫之中埋葬了多少女人的性命啊!平行世界中的不同故事。
  • 重生后带着妻子好好生活

    重生后带着妻子好好生活

    在外人眼中,陆冉冉有一段很好的婚姻,可是陆冉冉自己知道,和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是什么滋味。顾时旭将陆冉冉推至墙角,勾起她的下巴道:“世界很大,你随便逃,不过,你逃一步,我追十步,你逃一百步,我追一千步,你永远别想摆脱我,除非我死。”陆冉冉不喜欢这样的爱,让人感到窒息,喘不过气,直到有一天,他为了救她而死在她的面前,她才明白,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