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700000022

第22章 边区模范武生华 开荒种地气死牛

清朝末年,武生华的祖父给财主揽工,三年没有拿到一分工钱,一气之下将财主的一头牛推下山沟。财主带着几个家丁要活活打死祖父,恰好遇到好心人的帮助,祖父连夜从祖籍陕北佳县出逃,带着一家人昼宿夜行,走了两个多月,最后来到了花马池惠安堡狼布掌村落脚。1919年武生华出生了,乳名叫全全。7岁那年,母亲出门讨饭,被疯狗咬死;弟弟到沙窝里拾柴,被“狼吃掉。父亲武自忠无力抚养子女,先将3岁的妹妹卖掉,又将他领到街上,头上插了一根谷草,以5块大洋卖给了一户姓吴的人家。养父吴子山,山西万荣县人,在惠安堡一家字号当账房先生,为人耿直,慷慨仗义,非常喜欢这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对待武生华如亲生一样,给全全取学名吴武全,意在一子顶两门。后来,吴子山的妻子又生了儿子,便将吴武全改名武生华,恢复了他原来的姓氏。

武生华少年时代性格活泼,喜欢民间小调,闲暇时总站在窑洞门口唱几句当地的山歌。他跟继父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晚上,常常一个人拉胡琴至深夜。他勇武强健,力大过人,喜好摔跤,仇恨剥削,反对人欺负人、压迫人,好打抱不平。在他家所住的狼步掌村,人人都夸他是个好小伙。1936年11月,红军路过狼步掌,在乡苏维埃主席丁老十(原名苏明升)的引导下,武生华毅然参加了红军,随军来到了陕北。当时,他看到陕北人民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上好几万红军急需补给,不要说别的了,就吃饭穿衣这两件事情已经成为摆在红军领导人面前的大问题。

毛泽东1939年2月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讲道:“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自己动手、生产自给是突出重围的唯一出路。”

武生华在部队亲自感受到了红军所面临的困难,战士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没有鞋袜,冬天没有被盖。他真切地感到了红军队伍是为人民的,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陕北的人民非常拥护自己的队伍。他暗自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走,并且要为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听了毛主席说的这些话,他感触很深,好几天都无法入睡。当时,中央已经开始组织部队一边进行军事训练,一边生产自救。武生华所在的三八五旅七七茵团作为留守部队,在三边驻防,按照中央的安排他的连队计划利用几天时间到山上挖甘草。正是4月天气,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靖边东坑、张家畔、杨桥等地方。塞外的春天,乍暖还寒,靖边县的青阳岔、张家畔、宁条梁、高家沟都住满了部队。根据上级指示,抽出一部分人员,利用一段时间到附近的地方挖甘草、打盐,然后运到其他地方换取部队急需的物资。远远望去,满山遍“到处都是八路军战士。他站在靖边王渠镇的一座山梁上,向西边望去,他的家乡就在那个方向,并且不远,就是两三天的路程。休息时,他一边向有文化的战士学习写字,记录陕北民歌歌词,一边哼唱家乡的山歌。许多战士都因为肚子吃不饱,干活时没有多大的劲头。武生华对战友胡国玉说:“这里的土地很壮实,比我们老家的沙土保水,一定能长出好庄稼的。要是咱们部队也种粮食,不但可以改善我们的伙食,毛主席一定很高兴的,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负担就会减轻啦!”那一年,他才刚刚20岁,高大的个头,强健的体魄,手里拿着铁锹,和全连的战士一起挖甘草。他说:“我们老家的甘草比这里长得壮,串少、杆粗、榔头大,一根甘草可以挖到5尺长,能称二三斤哪!”

武生华挖甘草、打沙蒿柴都比别人成绩突出,一个人顶几个人,团长张才千在大会上多次表扬他是难得的模范,武生华的名字慢慢在全团传开了。当地的老百姓也都知道他的名字,有人还称他是“神手”。团指挥部研究决定,提拔他为“红河”部六连二班的班长。

武生华是个细心又善于钻研的人,干啥就研究啥。他在干活前,总是把所干的活儿、需要使用的工具和必需的人力进行一番研究,恰当地进行一些安排,然后开始按照经验和技巧编排劳动程序,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保证质量。1940年部队在敖包池打盐,他打得盐不仅数量多、质量高、含芒硝少,而且颗粒大,白净如雪,多次受到连队的表扬。

当时风大沙大,天气很冷,他带着六连二班战士每天都是最早进入盐池子。

开始,有的战士不敢下到坝子里去,一个年龄小的战士犹疑地说:“天气太凉了,湖里一定很冷呀!”他说:“盐坝子里的温度其实比外面要暖和,你们进去就知道了。”他毫不犹豫地把裤腿挽了起来跳进盐湖里,向坝上的战友们笑笑,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其他人也就陆续开始进入坝子,大家都进来以后,确实感到并不太冷,甚至还要比坝子上暖和一些呢。武生华在坝子里使用耙子、盐斗、盐葫芦十分熟练,他一边干活,一边教全班战士怎样使用打盐工具。不到三天时间,他们班就打起了一个大盐包。他们用盐斗装满担子,然后一担担挑到了坝子外面,雪白雪白的盐巴堆起了一座小山。其他连队的战友们有的还在往起推坝子,有的还在用漏斗打芒硝,筛泥沙,还有的甚至不会使用盐耙子,将板渣耙了起来,既浪费了板底,又耗费了时间。七七茵团立即召开全团会议,张才千团长号召全体指战员向六连二班学习,并安排时间让武生华到各连巡回示范,教给大家打盐的经验和技术。渐渐地,部队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盐堆一天比一天堆得多,堆得大!部队将盐和甘草组织专门运输队贩运到国统区,然后换回了边区急需的物资,大大缓解了军队的生活困难。

正在边区军民奋起生产自救,打盐、种地、织布、养猪、养羊,艰难生存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又开始了。

1940年蒋介石调集以嫡系胡宗南部为主的大批部队(最多时总兵力达50万人),分驻在边区周围各县,形成北起府谷、横山,西至宁夏、甘肃,南接泾水,东到黄河的五道包围封锁线。为了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国民党政府在进出边区的大小路口,设立哨卡,严密监控,切断了边区同外界的一切联系,并采取各种办法干扰和破坏边区的财政经济。他们不准边区的农副产品向外输出;又以法令禁止国统区的物资,特别是棉花、布匹、粮食、药品、火柴、电讯器材等物资进入边区,违者以“走私”论罪,物资没收,货主法办;他们还在边区附近组织边币与法币兑换的黑市,利用兑换差价影响边区的物价,引诱走私,扰乱金融市场,破坏边区财政。

5月,朱德从抗日前线返回延安后,正值我边区军民面临经济困境、举步维艰的时刻。毛泽东知道朱德多次从延安前往南泥湾,对那里的土壤、水质、森林资源都进行过勘察,对朱总司令说:“蒋介石调集重兵,构筑5道防线,对我陕甘宁边区实施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企图困死饿死我解放区军民。我们必须‘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爷。眼前,我们部队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少粮食和衣服,我们不能再给陕北人民增加负担了啊,这个问题必须我们自己解决!老总,你说南泥湾那个地方的土地怎么样,种粮食行不行啊?”朱老总说:“南泥湾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种粮食一定行。我们的部队开进去后,不仅可以守卫边区的南大门,而且可以开展生产自救。不仅仅是南泥湾,甘肃的环县、华池,整个陇东地区都是种粮食的好地方啊!”随后,他向毛泽东汇报了开发南泥湾,并建议调三五九旅、三八五旅屯垦的打算。毛泽东连声称赞:“好,好,好啊!”并补充说:“延安的中央机关、军委机关、学校和留守部队都要抽人进去。”很快,朱德选中的两块“试验田”要要南泥湾和陇东花池、环县就成为以三五九旅和三八五旅为主力的军垦大军拓荒之地。

1941年3月,留守陕北的八路军指战员高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在三五九旅旅长王震、三八五旅旅长王维舟的率领下,分批从绥德警备区出发,斗志昂扬地进军新的战场要要南泥湾和陇东生产区。

截至1942年底,三五九、三八五旅12个团队,共3万余人,全部进驻南泥湾和陇东地区。

不久,所有部队就开进了陕甘宁边区的沟壑山川,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闻名中外的大生产运动。毛泽东率先垂范,在杨家岭的办公楼下亲手开辟了一片荒地,种上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朱德背着箩筐到处拾粪积肥;周恩来迅速成了纺线能手。在“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口号感召下,部队纷纷开展屯田大生产运动。

武生华所在的部队也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号召,由陈锡联、张才千分任团长,到甘肃曲子县一个叫花旗的地方开展大生产运动。进入陇东以后,日子太艰苦了,没有地方住,没有蔬菜吃,犁地靠人拉,冬天少衣穿。由于长期喝树根水,一些人还得了大骨节病。困难吓不倒英雄汉,越是困难越向前。武生华和他的战友们没有房子住,就搭草棚,挖窑洞;没有粮食吃,就赶到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以外去背粮、运盐,到山上去挖“菜,打“兽;工具不够用,就从倒塌的古庙中抬来破钟,收集敌人扔下的弹片,打铁制造农具……正是如火如荼的开荒热潮,屯垦将士用歌声唤醒了边区沉睡的土地,用汗水浇灌出万亩良田。起初,连队开荒的情绪提不起来,连长和指导员提议组织一个突击队,武生华第一个报名参加,连长和指导员都知道武生华是一员干将,就派他担任突击队队长。其他战士每天开垦二三分地,突击队员平均每天开垦四五分,成绩稍微好一点,连部表扬了突击队员,各排战士都开始和突击队进行比赛。这时,从南泥湾传来了一个消息,说那里有人一天开荒1亩5分地,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消息,很快在垦区传开了,当时自然有人不相信,就是武生华的突击队里也有人说:“恐怕是吹牛吧,从来没有听说一人一天能开过1亩的。”

武生华说:“啊呀,这还不能说吹,我看是有这种可能啊!”于是,他连续好几天进行研究,最后提出要和南泥湾进行比赛。他说:“他们能挖一亩五,咱们也能行,咱们也要试试看!”

从此以后,他们的成绩一天天不断上升。他的突击队共13人,有一天就挖了17亩,第二天挖了25亩,后来增加到了31亩多,平均每人2亩5分。于是惊动了别的营连,许多人都开始和他们挑战。1943年“五一”这天,团里举行了一次劳动竞赛,全团参加比赛的14人,武生华他们连就有7人。在这次全团劳动竞赛中,身为班长的武生华创造了一天用镢头刨地4亩2分的纪录,武生华又一次创造了惊人的成绩。这个消息像一声春雷,立刻震动了整个垦区的全体官兵。武生华所在的这支部队被当地老百姓尊称为“勇敢”部,他的事迹也一下传遍了整个陇东地区。《陇东报》大加宣传,还被编成民歌《劳动英雄武生华》到处传唱。战士都说:“一天开荒4亩2,这比一头牛耕得地还多啊,不要说一般人比不过,就是一头牛也比不上啊!因为一头牛一天也耕不了4亩多地。”渐渐地,三八五旅的指战员都称他是“气死牛”,武生华开荒种地“气死牛”的比喻就在边区传开了。5月4日,“勇敢”部最高首长给全军下了一道通令,号召全军指战员向劳动英雄武生华学习、看齐,并对他的劳动精神与惊人的成绩传令嘉奖。当地政府也召集全体老百姓开大会,说八路军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军队自己开荒种地,出了个劳动英雄武生华,一天开荒4亩2,也号召老百姓学习武生华。当地老百姓无不惊讶地说:“啊呀,一个武生华能顶两头半牛!”

于是,整个陇东大地掀起了“学习劳动英雄武生华”的高潮。军队开荒的热情更加高涨,老百姓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人就赠给武生华一个“神手”的名字。

武生华所在的七七团六连原计划开荒700亩,结果完成了1700亩,实际参加的人数只有36人。至1943年,三八五旅共开荒种地11200亩,收获粮食1200石,打窑洞1000多孔,盖房子600余间。在红红火火的开荒竞赛中,涌现出了武生华、赵占奎、胡青山、冯国玉等一批劳动模范。

1943年,边区军民把大生产运动再次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检阅大生产运动的丰硕成果,表彰涌现出来的各路劳动英雄,边区政府决定召开第三届生产展览会和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

12月16日,两会在刚刚修葺一新的中央党校大礼堂举行。

早晨8点钟,中央党校大礼堂内张灯结彩,参加会议的机关干部、延安周边的群众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步入了会场,大礼堂座无虚席。大会在3万群众欢欣鼓舞的气氛中隆重开幕。8点半,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边区农村、工厂、部队、机关和学校选举出来的员愿缘名男女劳动英雄代表列队进入了会场,特别是武生华等25位特等劳动英雄身披彩带、胸带红花进入会场,全场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之后,毛泽东、朱德、高岗、贺龙、林伯渠、李鼎铭等领导人也一起走上了大会主席台,会场上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次大会由林伯渠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参加这次大会的中央领导和各个代表团体名单。他说:“我们边区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发展生产,因此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较为突出的有500多人,其中特别优秀的有185人。”大会上,林伯渠重点介绍了25位特等劳模,当介绍到武生华时,会场一片哗然,武生华站了起来向主席台和全体与会人员鞠躬致意,许多人不由得发出感叹:这就是那个“气死牛”的劳动模范武生华吗?大家都不由得站起身,离开座位,伸长脖子向他张望。直到林伯渠让大家安静,安静,会场才慢慢平静下来。

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组织起来》的大会报告:“今天共产党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从农民群众中、工厂中、部队中、机关学校中选举出来的男女劳动英雄,以及在生产中的模范工作者,我代表中央来讲几句话。我想讲的意思,拿几个字来概括,就是‘组织起来爷。边区的农民群众和部队、机关、学校、工厂中的群众,根据去年冬天中共中央西北局所召集的高级干部会议的决议,今年进行了一年的大生产运动。这一年的生产,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绩和很大的进步,边区的面目为之一新。事实已经完全证明:高级干部会议的方针是正确的。高级干部会议方针的主要点,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打仗的军队,我们有八路军、新四军;这支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我们有了这两支军队,我们的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再加上做群众工作一项本领,那么,我们就可以克服困难,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垮。”

毛主席讲话的时候,武生华就坐在前排,他专心致志地听主席讲话,可是,主席讲的是湖南话,他一心一意地听到最后,还是没有记住几句。这叫他遗憾了很长日子。

大会还发表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宣言》,林伯渠最后作了闭幕词。

会议结束后,党中央把25位特等劳模请到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一起接见并宴请了劳模。毛主席亲自接见了武生华和张治国、胡青山、冯国玉、赵占奎等特等劳模。当毛主席见到武生华时说:“你创造了一天开荒4.3亩的好成绩,你的功劳很大,一天开荒这么多地,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劳动英雄啊!大家都叫你‘气死牛爷,我看你这是气死人吗,是气死蒋介石噢!哈哈哈哈。”

毛主席、林伯渠、陈云等领导还陪同武生华等25位劳动英雄们一起参观了大生产展览。

这次大会期间(11月26日至12月16日),边区政府在延安同时举行了第三届生产展览会。为了办好展览会,毛泽东等人捐款捐物赞助。

上午,展览会开幕典礼隆重举行。毛泽东亲自到会讲话,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工业展品。参展产品在当时的边区颇显琳琅满目,有近千种,2460余件,分为原料、成品、机械、模型等几个部分。边区机器厂(茶坊兵工厂)还有“工人生活一瞥”等照片和墙报,展现了全边区的工业建设新面貌。这次展览会还展示了延安的军事工业。

1939年4月25日,陕甘宁边区生产出了第一支七九式步枪,这也是我军军工史上自己制造的第一支步枪。它是由刘贵福和孙云龙等人设计制造的。新枪尚未命名,展览会因其短小,就标了个“无名式马步枪”。

日军飞机轰炸延安,上级批示研制防空武器。刘贵福等人把库存的两挺马克沁机枪,经过对支架和瞄准器等的改装,制成了高射机枪,也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这在当时生产条件极其简陋的延安,无疑是个奇迹,显得无比珍贵。自从延安山头上有了新的高射机枪后,敌机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毛泽东在参观展览时,走到崭新的马步枪前仔细观看,还拿起来拉拉枪栓,瞄瞄准星,高兴地对身旁的李强以及武生华等劳模说:“用上我们自己造的枪啦!

枪造得很好嘛,也很漂亮啊,要创造条件多生产,狠狠打击日寇。”大家听了很受鼓舞,十几天里,参观者达数万之众,屡有观众要求延长展期。

这次工业展览会对我军建设初步的国防工业起了重大作用。从此,我国有了劳动英雄的称号,刘贵福等是第一批劳动英雄的代表。1939年10月,刘贵福进一步改进无名氏马步枪,试制出一种新枪,定名为“新七九”步枪。

这次会议还举办了农业展览会。展览共分边区概况、农作物、果类、畜牧、药材、狩猎与林业六个展室,展品2000多件。第一天观众就在8000人以上,以后平均每天5000人左右。到过边区的人总说“边区物质困难”,然而在看过农业展览会后,却没有一个人不惊叹边区的博大和物产的丰富。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王明、吴玉章和武生华等劳动模范在展览会上一边看一边感叹。武生华在展览会上看到他们种的糜子、谷子、荞麦、胡麻等农作物也贴着标签,在展览会上展示。

解说员讲道:“1936年耕地面积只有818.630万亩,到1939年扩大到1004.019万亩,1939年开荒数字达180.197万亩。十几个重达30多斤的大南瓜,引起了群众的浓厚兴趣,还有洋芋、白菜、萝卜等边区人民的主要菜食。其他如番茄、木耳、金针、发菜等也有展出,南方的丝瓜、莴苣以及美国玉米等都已试验成功。

民主人士续范亭在会上热情洋溢地称赞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生产的丰功伟绩。他说:“我50岁了,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事情!”有些人把共产党描绘成“三头六臂”的怪物,“是的,共产党人是有三头六臂的。三头就是‘枪爷头、‘锄爷头和‘笔爷头;六臂就是两只手能打仗,两只手能生产,另外两只手能写文章、能学习、能抓汉奸特务分子。这样的三头六臂,对老百姓是好的,对中国是好的。”

第三天,周恩来、李富春、徐特立等领导同志陪同武生华等劳模参观了生产展览。

生产展览会有近百个展室,6600件展品,近2000张图表和照片,生动地显示了边区军民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是边区“丰衣足食”的缩影。延安当地百姓非常踊跃,参观者达5万余人。这一天,从附近30里外乡村赶来的农民有千余人。住在杜甫川底30里外的农民刘志清,清早便从家里出发,兴高采烈地来看一看这些庄稼汉中的“状元”。老刘衔着旱烟管兴奋地说:“咱们村里的老汉、婆姨、娃娃,都想到城里来看看劳动英雄和展览会,只是路太远,上午起身,踏黑才能回去,婆姨们不行,来不了!”

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给劳动模范发了优厚的奖金,武生华得到了3万元的奖励,并颁发分别有毛泽东、朱德、高岗、贺龙、林伯渠、李鼎铭等亲笔题字的丝绸制奖状。毛主席鼓励武生华等劳模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充实物质力量,为准备消灭日本侵略者和对付反动派的袭击,夺取对敌斗争的最后胜利做出贡献。毛泽东主席为武生华的题词是“生产积极要要为武生华题”。

武生华参加完劳动英雄大会,回到部队以后,全团为他举行了欢迎仪式。旅首长安排武生华到各团、营去作报告,介绍他的生产经验,宣传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的精神。

他被战友们围着,讲讲这个,讲讲那个,恨不得将延安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讲给大家听。一连好几天,他激动的心情不能平静下来。他对班上的战士一向亲如兄弟,加上他平时喜欢说说笑笑,爱唱歌、爱拉琴,能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也关心战士的生活,肯帮别人的忙,所以这次当了劳动模范得了3万元奖金,他就拿出了1万元购买了十几本字典,带回来分给全连每个班,还购买了许多乐器(胡琴、三弦、笛子)和扑克牌等文化娱乐品,然后分发给全连每一个班。战士们很爱和他在一起,连队领导也很喜欢他,他既是英雄,又是战友,也是好兄弟。

1944年春,在全旅劳动英雄生产大会上,武生华提出自己一人种100亩地的计划(开荒60亩,熟地40亩),平均每天要开2亩半地。其他劳动英雄模范积极响应,都和他订立了“比武竞赛”的约定。他所在的六连,有20多人报名参加了“武生华挖地组”,每人也要各种100亩地。在他们的带动下,全连的生产热情异常高涨,开荒种地亩数远远超过其他连队。团首长号召在全团开展“武生华运动”。旅直属队及其他团、营都派人到六连参观学习,回去后都成立了“武生华突击组”,还提高了计划指标。武生华的“百亩计划”推动了全团、全旅的大生产运动。武生华所在的连队有88人,10对牛,1944年共开荒地5400亩,收获细粮达1674石,实现了“耕一余三”的计划,也就是耕种一年生产三年的余粮,被评为生产模范连。旅部又一次给武生华颁发了“农业劳动英雄”奖状,并奖励边币1万元,他将所得奖金全部拿出来给大家改善生活。

1944年12月,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作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英雄模范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并且教导大家:“你们有许多长处,有很大的功劳,但是你们切记不可骄傲。”在这次会议上,武生华、张治国、郝树才“三大劳动英雄”第二次会面,他们在一起用了三天时间总结、交流生产经验,并制订了新的生产计划。1945年,武生华所在部队的大生产又获得了很大成绩。

1946年,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八路军的大生产运动被迫中止。当年五六月份,身为副连长的武生华带领两名战士化装回到家乡狼步掌一带,侦察敌情。武生华见到了离别10年的家人,倍感亲切,难舍难分,但革命的责任不允许他在家中长时间逗留。他将有毛泽东、林伯渠等领导亲手题词的奖状交给养父吴子山保存,然后便匆匆上路执行任务。他们打入国民党清乡团马登第部活动,后被敌觉察,遂盗走清乡团的枪支弹药连夜撤离。后来,清乡团强迫吴子山“赔”了枪,又抢走他全部家产。吴子山一家被迫逃往环县曲子老区躲避,直到全国解放后才回到盐池县。

1947年春,国民党集中兵力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由于战事紧张,通信中断,武生华从此和家中失去了联系。全国解放后,吴子山和他的儿子多方打问武生华的下落,但终究没有得到可靠的音讯。有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1949年在潼关的一次战斗中,身为副营长的武生华身先士卒,勇敢冲杀,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另一种说法是,武生华带一部分人打入敌人内部,以后生死不明。据说,武生华在曲子大生产期间,和旅部卫生队一位姑娘结了婚,并且生有一女孩,但他的妻子和女儿至今也没有下落。一代雄杰何处去?天地之间留英名!

毛泽东、林伯渠、高岗为武生华题写和三八五旅颁发的奖状原件存于盐池档案馆,复制件现陈列在盐池县博物馆内。

同类推荐
  • 布衣至尊

    布衣至尊

    作为一个穿越者,陈宏真的只是想安安稳稳的,过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的日子,但是现实却让他走向了通往权力的道路。三亩地——万里江山;一头牛——天下万物;老婆——三宫六院;孩子——皇子皇孙;热炕头——金碧辉煌的宫殿。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
  •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大唐贞观十七年,此时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十分失望,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一旁虎视眈眈的李泰,又步步紧逼,想要将李承乾推下太子之位。李承乾身边的人又都心怀鬼胎,一群叔叔表弟妹夫又不断怂恿他尽快起兵造反,对于李承乾来说,他现在危机四伏。一个现代宅男穿越到贞观十七年,成为太子李承乾,知道这段唐朝历史走向,知道等待他这个太子的将会是什么!李承乾现在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从危机四伏的局面中脱身而出
  • 公子还请留步

    公子还请留步

    新书已发布《人在大唐已被退学》腐朽的王朝,内忧外患。风起金陵,他游刃有余。他步步位极人臣,一人之下,斗权臣,镇边关,搅动朝堂风云。有人说他祸乱天下,有人说他只手遮天,有人说他架空帝王。这是一个有些啼笑皆非的故事,望君路过留个脚印。
  • 辛亥:计划外革命

    辛亥:计划外革命

    《辛亥:计划外革命》以1911年的中国作为大舞台,刻画了中央权威丧失,各种政治势力在改革的名义下忙于争夺权势;民营资本大举进入铁路投资,带来一地鸡毛;地方官场的明争暗斗,北京的政争混乱激烈,川路公司挑动民粹,会党势力与革命组织结合的纷乱景象,剖析了辛亥革命的起源真相。
  • 在古代做皇帝

    在古代做皇帝

    又是穿越?只不过这次,要定乱安民,铲除奸凶,清君侧,最后黄袍加身,休兵养民,征复失地。想体验一把么?
热门推荐
  • 做人必须具备的9种胆识

    做人必须具备的9种胆识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具有成功的潜能。本书根据现代社会竞争的特点,在剖析古今中外名声显赫的成功者的生命轨迹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经典的、充满智慧的胆识的故事,结合深入浅出的哲理,具体分析了做人一定要必备9种胆识,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能开启你的心智,推动你的脚步,帮助你迈进成功的大门。一个人的胆识有大有小,最可怕的是没有胆识!这本书为你指明了培养超常胆识,迈向成功的正确方向和方法,假如你在认真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一两种超常胆识并实现全面突破,那么你迟早都会成为一个驾轻就熟、本领超群的真正的成功人士!
  • 青少年潜能开发基地-洞悉微观世界

    青少年潜能开发基地-洞悉微观世界

    自然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雨了,刮风了,铁生锈了,露水蒸发了……人们需要的空气,万物需要的阳光……这一切的一切,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 女人气场心理学

    女人气场心理学

    气场强大的女人,在交际场中顺风顺水,魅力四射;在职场中受上司欣赏、客户喜欢、同事佩服;在情场中更是活跃分子,总能赢得男性的青睐。每个女人的气场都不同,你接近可以培养并掌控自己的独特气场。本书向广大女性朋友阐述了通过塑造强大的内心来营造强大气场的实用方法,帮助她们通过培养、提升、运用自己的气场,全面提高个人影响力,赢得美丽人生。
  • 幻师颰陀神咒经

    幻师颰陀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里红妆赠佳人

    十里红妆赠佳人

    十里红妆,兵戎相见。一桩骗局,可得美人?
  • 都市之绝代神帝

    都市之绝代神帝

    彼岸有一朵花唤作彼岸花,楚子风有一剑名叫诛仙剑!这天欲要摧毁我?我定要让打破这天!天下人负我?我宁愿坠入魔道也不要这天下欺我!一代神帝楚子风欲要成就无上至尊!!
  •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嫁作商人妇

    皇上大赦天下,庚家的三少爷也从北方大营放了回来,但庚家可不比从前风光。秀荷她爹却觉得捡到了宝,非要把秀荷和他凑一对。秀荷就像小时候一样躲着庚武,就算后来大红喜烛下四目相对,她也还是不肯说喜欢,可惜这一回却让老头押中了……没想到成亲后的庚武,不仅生意风声鹊起,对她的疼宠更是突破天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计次死亡

    不计次死亡

    不计次死亡,即是不计次数的死亡,无规律更新,绝对是个坑,最好别看……欢迎加入不计次死亡,共同书写一个世界,群号码:54324921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