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14400000087

第87章 明月之死

大王氏向张氏推荐觉难,目的一样,不能让王氏独大,必须两虎相争。

这一下,觉难和张媛可就有事做了。

先开始,必须不负张氏推荐,把标致一点又多风情的,也就是挑最好的。女人了解女人,如此一来,朱皇帝临幸的都是张氏送的人,龙心大悦,不仅不断赏赐,连她自己也不断受招。

这一天晚上宫女又传招,琥珀喜上眉梢:“娘娘,你终于得宠了。”张氏一副宠辱不惊,不是自己去,而是带一个新人同去,一会自己却回来了。琥珀问:“怎么把皇恩让给了别人?”

她回答两个字:“恶心!”

这样,就冷落了吉庆宫。王氏开始还奇怪,问玲珑:“皇上又出征了吗?”

玲珑说:“没有啊。”

“那怎么不招见我们,连张媛都没有。”

“娘娘,我观察过了,皇上最近招的都是长庆宫的人。”

“怎么回事呢?”

“是上清观送人到长庆宫的,新进的女道看上去都妖艳,比张媛带来吉庆宫的人强。”

王氏迅速地分析着:“是我疏忽大意了,张氏一定买通了监院,那可比张媛容易挑人。”

“我们怎么办?”

“不好办,又不能跟张氏明抢,被她笑话。”

玲珑吞不下这口气:“娘娘既然不愿意买嘱监院,步郢王妃的后尘,那我明天自己去挑。”

“不妥吧,虽然上清观养的都是皇帝的女人,但名义上还是道院。咱宫里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不宜涉足空门。”

“据我所知,郢王妃经常去。”

“那是皇帝不在京,再说,她去一定事出有因。”

“我也事出有因,请女道来给娘娘祈福。”

玲珑说去就去,带了四个小宫女,摆开阵势进上清观。觉难接待了她:“请教女官,何事吩咐?”

每一个朝代,宫女们在内部都有不同品级,外人分不清,一概这样称呼。玲珑回答:“博王妃有恙,请女真前去祈福。”

觉难信以为真,但因为上清观的女道大多不懂经文,得去一柱观借用。就答复她:“这需要道德高深之士,得让本院仔细斟选,再亲自送去吉庆宫。”

“不,人由我自己找。”

觉难懂她的意思了,不好阻拦:“善哉,善哉!”

上清观的女道们,这时正由张媛带着做功课,玲珑进去看了,哪里是在讲经说法,简直就是一个游乐场。有的嬉笑打闹,有的唱歌跳舞,有的吹拉弹唱,认真打坐念诵经文的只有一个人。她来找女道是为王妃祈福,当然不能找那些不务正业的,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就向这个人走去。走近一看,见这个女子长得甚是整齐,特别是一脸的庄严肃穆,比其他专注于卖弄风情者更多几分风度。尽管与自己同性,也暗暗欣赏好一个冷美人。

“就是她了。”

这个人原来是明月。

觉难知道此行目的不是为了祈福,则无所谓会不会修经,就告知明月入宫事务。谁知道明月一口拒绝:“小道经法尚浅,修为不高,不敢应娘娘的差。”

觉难不吱声。

玲珑生气了:“这是皇家道院,招你们入道,就是为宫里服务,岂敢抗命?”

明月依旧不从:“待小道修炼有为时,再去为娘娘祈福,请女官恕罪。”

“王妃看好你,是你的福气,还不快走!”

“不。”

这个女道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气质,越是这样,玲珑越认为她一定没有被张氏挑选过,可以培养成自己人,更想要。但明月不干,就向觉难责问:“监院,这是你的人,你下令吧。”

觉难不想勉为其难任何人,于是就找借口推搪:“秉女官,明月是东京上源观派遣来的,上清观仅仅是代管,无权勉强。再说,她道法的确尚浅,本院一定给博王妃派遣高深之道。”

“其他人我不要,就要她。”

觉难就不再说话。清风出来了:“我俩都是上源观来的,她不去,我去。”

毛遂自荐的人,玲珑更不敢要:“不要你,就要她。”这样,现场就僵住了。

其他人都上来规劝,明月就是不答应,还默默地闭目垂首诵经。玲珑生气了:“东京上源观也是大梁国的,不是世外之地,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她带来的四个宫女,架起明月就走。

当天夜里,龙虎军几个士兵把人抬回上清观,她头破血流,已经成了一具尸体。士兵们不敢说死因,或者是他们也不知道,但第二天皇城里就传开了。明月坚决不从朱皇帝,还拿脑袋顶皇帝,把皇帝撞了一个跟头,被皇帝摔手扔到寝殿外。

朱皇帝后来就生病了。

这一次病的来头很大,身热气粗,失眠心烦,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甚至语言错乱,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打人毁物。宫女太监窃窃私语:“皇帝疯了。”

因为皇帝卧床不起,又有一点神志不清模样,后宫的女人们不敢乱作主张。因为让谁来治疗,必须有他的示下,否则耽误了治疗,谁也负不起责任。

张氏棋高一着,让朱友珪叫赵殷衡出面。赵殷衡这个人虽然没有大用,但与朱家关系亲近,适合过问皇家的家长里短。

这样,赵殷衡就来了:“怎么不叫太医院?”

大家所说的太医院,这一机构当时官称太医署,宋代命名为太医局,元以后才叫太医院。因为它的主要职责就是治病,尽管是给皇帝们治病的,一般人习惯称呼它医院。太,最大的意思,太医院就是最大的医院。也就是说,这个俗称,在很早以前就有了。

王张二人以及李昭容、陈昭仪等妃子们不敢:“皇上没有吩咐,都不知道叫谁。”

“那你们问皇上呀。”

知道没人敢问,赵殷衡想了一下:“没错,过去叫慧明师姑,都是皇上亲口谕旨,因为她毕竟不是官医。”

稳妥一点,他还是招了御医。

太医院的御医几乎都来了,老署使走近前,战战兢兢的请脉,这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古人和今人一样,寻医都是越老越好。朱皇帝当然没有疯,也没有神志不清,只是脾气不好。但对御医没脾气可发,署使把过脉,就领了一众到偏殿会诊。

赵殷衡在外面等了一会,不见他们来汇报结果,就过去催。进屋听得大家在踢皮球:“署使大人,您拍板呀。”

署使说:“快不用客气了,不用不用!脉理都告诉了诸位,老几位也当面望诊,是什么病症皆了然于心,还是联合签方吧。”

“不不不,咱们哪有资格说话。署使大人德高望重,太医署之首,还是您来。”

“别抬举我老人家了好不好,抬得高,跌得重。求各位帮帮手,一家老小十几口,小孙子才满月。”

“哪家不是老老小小,男男女女一大窝?”

赵殷衡气恼着:“皇上病不治,你几个在这里斗嘴玩哪?”

御医们看他进来,似乎突然想起了这是救星,便一起求着他:“赵大人来了,好,好,我们几个可有救了。”

“什么话,谁要杀你们啦?”

署使跪下来:“大人,本使医术浅薄,皇上的病实在治不了。”其他人也一起跪下:“请大人救命。”

赵殷衡一个个扶起:“我也不是太医,怎么救的你们。不过,刚才还说此病不属疑难杂症,既然如此,对症下药就是,为什么又说治不了?”

大家都不说话。

“你们不说,叫我怎么帮?”

老署使终于说了:“皇上的病容易治,但我等不敢治,更不敢说,只有请慧明师姑。”

“知道了,讳疾忌医。”

张氏让赵殷衡出面,最大目的是,可以争取到为朱皇帝侍医。琥珀接到通知,高兴地:“娘娘,过去是王氏,现在至于轮到您了。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张氏目的达到也高兴:“除了赵殷衡,还有大王氏的功劳,咱长庆宫是由观主挑人,她吉庆宫是自己挑人。这下吃亏了吧,明月得罪了皇帝,也就是她王氏得罪了皇帝。”

张氏带琥珀和大王氏去一柱观,当面没说一句感谢话,但语言上表示得很亲近,就像一家人似的随便。慧明先行礼,她伸手拉住:“又来求医了,寻芳斋的小吃,师姑口感可好?”

慧明感谢着:“原来那些礼盒,是娘娘赐的。”

茶罢就开始叙述病情,慧明听了说:“皇帝是伤寒旧病,气大伤身引发,太医院能治,不需要我。”

张氏告诉说:“太医院不敢治,死命的求赵大人,请你出山。”

“知道太医院为什么不敢治。”

“为什么?”

“安知客已经写在病案上了,由皇上自己圣览,其他人不可知。娘娘,你最好也不要看。”

张氏接过病案,带着好奇心地说了一句一语双关的话:“在你面前我放心,没有忌讳。”就打开病案,大声读了出来:“太阳伤寒症,戒绝房事百日。”

吓了一跳:“你敢说这样的话,会触怒龙颜、灭九族的。”

慧明笑着:“所以,太医院不敢说,也不敢治。”

“你不怕死?”

“我死了,谁给他治病!”

“懂了,病案我也没看过,是吧?”

这时间,安童已经把药配好,张氏拿着高高兴兴的去了。安童问:“房事过频是伤寒症的大忌,照我说,就这么让他恶性循环,自己整死自己了帐。”

慧明回答:“不,伤寒病之忌,御医都知道,他们不说,是在等我说。而我如果不说,就是故意害皇帝,这是一个阳谋。”

“便宜了这个老贼。”

这时的御医,例行公事检药。先由老署使打开药罐封口,拨了拨里面的药渣:“是常规药,麻黄汤,配伍适宜。”又舀了一汤勺,亲自喝下,对其它人说:“加配的药料中有不一样的口感,应该是人家偏方,按规矩,都来都尝一口呀。”

等了半个时辰,见无药物不良反应,搬着药罐准备随张氏去太和宫。一个御医忍不住,打开病案看医嘱,夸赞着署使:“大人,你真高明,这病由与禁忌,也只有她敢说。”

众人都忍不住看,署使说:“一个个是不是想死?”回身对着张氏:“娘娘,他们胡闹呢。”

这种病案其他人之所以不能看,因为是皇帝的忌讳,弄不好要被杀头的。张氏知趣:“我,什么也没看到。”

“谢了您。”

这一次用药是每天一剂,三人早起去慧明处取药,然后太医院验药用药。三天下来,病情明显见效,张氏从太和宫出来喜笑颜开。王氏当然也经常去问候,但朱皇帝不见,回来就骂明月:“一个不识抬举的东西,皇帝的恩泽都敢于拒绝,该死。”

明月虽然是玲珑强迫来的,但到吉庆宫后,是她决定送给朱皇帝,自己不识人,不好抱怨。玲珑当然不快活,自责着:“都是我不好,看走了眼。我说,不如坏坏事,出出她们的洋相。”

王氏问:“怎么坏?”

“你不要管,主辱臣死,总是容不得她得意。”

王氏只以为玲珑要对付张氏,并没有制止:“你斗不过她,人家现在有皇上护着呢。”

“哼,我要让神仙都护不了她。”

这一天晚上,看张氏等人送药过去。玲珑说:“娘娘,你不去给皇上请安吗?”

王氏说:“他不见。”

“不见就闯进去,好心无大错。”

“有道理。”

王氏就不等宫女禀报,直闯进去请安,玲珑随着。这时张氏正在舀药汤,她主动说:“让我来伺候吧。”

张氏拒绝了:“你不知道温凉,不要烫着,让开点。”

朱皇帝没有吱声,虽然没训斥她闯宫,但也没同意她伺药。王氏羞红了脸,退到一边去,张氏先从药罐里舀出一点点放到碗里,转过身当着朱皇帝的面尝药,尝过以后才能再给病人喝。玲珑趁着她转身的机会,手一抖,把什么东西抖进了药罐。

用药和过去一样,早上喝一遍,晚上不加料,宫里稍微小火加热后再服用。

但今天晚上这一次,出大事了。

同类推荐
  • 最强兵王在三国

    最强兵王在三国

    左手妖娆美人,右手万里江山。兵王刘宣回到三国,成为北海国康王之子。江山和美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重活一世,看刘宣崛起三国,争霸天下。
  • 北宋小货郎

    北宋小货郎

    当代小青年陈阳跟孟婆一同穿越到北宋末年的大名府。陈阳成了小货郎,孟婆当街卖茶汤。跟“玉麒麟”卢员外成了邻居,跟“浪子”燕青成了兄弟。小小货郎,走街串巷,撩妹子,收好汉,赚大钱,夺天下,一路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 这个大唐有点不一样

    这个大唐有点不一样

    梦回唐朝发现这个唐朝有些不一样,人还是一样的人,但是你一个文士可以呼风唤雨这是闹哪样!一个武将可以提起数千斤重又是闹哪样!一个不一样的大唐带给你们。
  • 古风录

    古风录

    一场莫名其妙的婚宴,莫名其妙的人。走上了一场寻找诡异的道路。西域流传的生物,整个朝廷的变化。所谓“九幽”的玉佩,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背后的真相谁在操控?第一卷镇都迷影开始了起于平凡而非凡的世界。新书《幽荒》新开,欢迎各位新老读者捧场,谢谢。顺便求个收藏,点击。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多幅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热门推荐
  • 星碑天座

    星碑天座

    心比天高,天又如何。天若不公,我便义星辰为名,苍穹为座,掌控一切。
  • 龙武战魂

    龙武战魂

    龙魂大陆第一强者古天,探寻极北远古战场,遭到好友背叛身陨,重生为三蛟镇的古家三代小辈。从此,开起外挂一路装逼,踩天才、灭仇敌,泡美女、探秘境,踏上强者之路。
  • 从野蛮到群星

    从野蛮到群星

    我——郑久,一个普通人,一个搞研究的,怎么就被钦定了要拯救世界呢?你们干什么?我不想当什么全人类之父,更不想做什么黄金马桶!不!别这样,我为人类流过血,我为人类立过功!我要见领导,我要见校长!什么?要我当校长?系统,你等等,你等等!
  • 三界最强继承人

    三界最强继承人

    听说是您将要继承那一百个亿的家产是吗?哦,我没有继承一百个亿的家产!我只是继承过漫威英雄的能力,萧炎的异火,唐三的秘籍,林叔的道术,哦,还有很多人求着我去继承他们的妞!
  • 怪谈异闻

    怪谈异闻

    @怪谈异闻知名读物博主接受私信投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灵仙

    异世灵仙

    千灵大陆,灵魂力为主宰,灵力的强弱决定着人们的命运!灵力强横,体格太差?不利于今后修行?古月儿便女扮男装,封印灵力,独修身体。过西国、建势力、入森林、进学院、闯大陆、登海岛...她可爱、她重友、她机智、她勇敢、她强大、她霸气、她冷傲、她柔情...修为已近巅峰的她能否突破壁障,达到传说中的层次?万千精彩尽在《异世灵仙》~~~~~
  • 吴承恩传

    吴承恩传

    妖界有七大圣:600年前牛魔王为了争夺天下,准备在婚礼上铲除其余6人,但一向我行我素的齐天却迟到了,李家派出十三太保催促牛魔王动手。牛魔王只好提前动手,一道白光闪过,所有人都认为5人死了,他们也成了一段神话。但其实他们各现其能,躲过了那一击,各自暗中发展势力,报仇雪恨人间有三大家:赵家,朱家,李家。随着时代的变迁李家,赵家逐渐衰落。相传李家的一位大将在亲兵逼迫下推翻了李家皇帝成为了新的皇帝,大将当初念了旧情给旧皇帝留了一个后人。天下留传了这么一句话谁要是找到前李家皇帝的后人,谁就可以得到前李家消失已久的无尽的财力和权利。明朝嘉靖年间一心想要中状元的吴承恩莫名其妙的遇到了个李家的后人,消息一传出天下所有的人,妖都把茅头对准了那个书生。
  • 都市之守灵者

    都市之守灵者

    人呐,时也,运也,命也。本想好好做个平凡之人,却不料那场意外让秦申看到了这个平凡之下藏着的不平凡世界。
  • 兰州历史文化:文学文献

    兰州历史文化:文学文献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