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2200000175

第175章 一点春

王府一下子三人省试过关,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动了整条巷子,便是另两家平时难得一开的后门也情悄地开了一半,仆从探头探脑的往这边张望。

宋代是一个盛行读书的时代。其时全民读书,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热衷于读书,人人以读书为荣,以无学问为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自太祖以来,推行重文政策,并且大力改革科举制度,特别是自太宗以后,扩大取士名额,无疑给时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一旦登科,便可做官,且俸禄优厚,“故入仕者不复以身家为虑”。这使许多人依靠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其中很多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知识修养渊博、追求高雅而品格高尚的一代名臣贤相或学界名流。以至于不论是社会精英,或是庶族平民;不论是君臣仕宦、学界大师还是农工子弟;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寒之士,大都笃志进取,嗜书如命,勤学苦读,蔚然成风。从他们身上表现出一种近乎于狂热的勤奋读书和笃志苦学的精神。宋人已经到了“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的地步。

“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真宗皇帝的这首劝学诗字里行间都在洗读书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实不为过。

在宋代,只要是考中了进士,就相当于拿到了一份委任状,是可以直接授官的。而且在科举制度下产生的进士,他的升迁速度和级别也是其他途径入仕的人所比不了的。

宋朝政府的高级官员中,科举出身者占了压倒优势。入宋以来,正、副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九成以上。由此可见,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进入宋朝的权力中心,科举是一个相对来说最好的途径。

但进士又哪有这般容易考中?

唐朝初年全国每年平均录用进士三至五人,到了唐中期时约有二十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七十多人,大概平均三百万人出一个进一上,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也只不过是平均六十万个读书人才录取一个进士。

考进士需用钱铺路。

学子要投身科举,购书籍、游学交流、聘请好老师,往来考试等费用都非常高。人工造纸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为例,一本书均价为二贯。一个士子每年要花费几个月在赶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参加岁考、道考、科考、乡试。还要与其他士子进行文会,所需要的路费、餐饮、车马轮船等交通费都是一笔巨额开支。中进士平均年龄为三十五岁,一个人三十五年没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进士来反哺家族,机率实在是微乎其微。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没有全族的资助,是不可能熬过这个漫长的科举考试过程的。

也正因进士门槛太高,一旦登第就闻名士林,所以进士及第被社会称作“成名“,亦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省试过关者到了殿试不再罢落,最次的也是“同进士出身”,立马就可授正八品官员,从此踏上仕途,飞黄腾达。

进士固然难考,但也有妖孽般的存在。

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带着三个弟弟曾牟、曾布、曾阜(堂弟)和两个妹夫王无咎、王幾进京省试,发榜时六人全部中第,引得朝野哗然,天下震动。

今科礼部贡试,临川王氏凡父子、叔侄、兄弟五人应试,话题热度直追当年南丰曾氏入京科试。

事实上,原本今科夺魁呼声最高的便是王棣。刨去羡慕嫉妒恨不提,若王棣真能连夺解元、省元,那才是大宋文坛了不得的盛事,冉冉升起的文坛明星哪。

景德元年,江南按抚张知将晏殊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十四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但晏殊乃是以“神童”特荐殿试,也是仅被赐予“同进士出身”,并未参加发解试与省试,走的是捷径,也可谓是“歪门邪道”,此事不要说老百姓不服气,就连宰相寇准都不服,提出了异议。

王棣却不同,观其所作所为,文武双全,杭州解水灾、粮灾、民乱,郓州擒匪徒,汴京拿贼寇,此为武功;几首词作篇篇传世,江宁发解试首创八股文,一篇“少年中国说”震聋发聩,高中江宁解元,无人不服,《论语集注》与《菜根谭》被竞相传颂,人道其乃文曲星下凡、谪仙人入世。

王棣王三郎名声之盛一时无两,也正是今科省元的大热门。

只是省试考题一出,王棣夺魁的机率便一落千丈,甚至连能不能过关都悬而未决。为其惋惜之余,吃瓜群众将注意力转向马涓、朱谔这几个夺魁呼声靠前的贡生,不出意外的话,今科省元便在这几人中产生了。

但今日省试放榜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贡院南院围墙张榜,先贴的是诸科名单,大致有六百人左右,足足贴了六张榜单。之后贴的才是进士科榜单,今科录取三百二十余人,自排名靠后向前依次张贴。

进士科榜单一出,广场上愈发骚动,这才是正正经经的科举入仕之径,远非诸科出身可比。

王直、王孝并宗沐几人一大早便抢占有利地形,这时更是睁大了双眼看榜。

天可怜见的,这半月来王府阴霾笼罩,气氛压抑,阖府上下都愁眉难展。若是今科王氏贡举五人皆墨,那……后果难料哪。

毕竟,现今仅王安礼一人支撑门面,独木难支。而且,王安礼仕途也正在走下坡路。元丰四年,王安礼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参与执政议事。元丰七年,因多次谏阻神宗派兵攻打西夏,他被御史张汝贤所劾,以端明院学士知江宁府。去年,他虽加资政院学士知舒州,隐隐有起复回朝之势,但前景不明。更为关键的是,王安礼仁宗景祐元年生人,今年五十八岁,已是垂暮之年……若无后辈接捧顶上,王氏前程堪忧。

王直、王孝这些家生仆从与王府命运息息相关,自然是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不管怎样,都要在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悬念很快揭晓,进士榜第一张便带来了惊喜,今科录取经义、诗赋二科进士共三百二十一人,王旁落在第三百一十六名,堪堪吊了个车尾,险之又险,但终究是取中了。

王直赶紧让王孝回府报信,虽然京中有专门的报喜人及派送金花帖子的官差去枣家子巷报喜,这边也得第一时间回报才是。令人恼火的是这当口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的挤满了人,王孝竟是挤不出去。而身手敏捷的宗沐则是老神在在,根本没有回去的意思。王直晓得这半大小子与三郎的关系,倒是不便指令,只有干着急。

紧接着在这张榜单上又出现了王旉的姓名,下一张则赫然是王旁榜上有名,接踵而至的喜讯让众王府仆从又叫又跳的,幸福来的太突然了,怎能不宣泄一番。

旁人得知这些人的来历,再看看榜单上王旁三人的名字,俱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临川王氏了不得啊。当年自王安石祖辈始,祖、父皆是进士,王安石兄弟五人中进士,子侄辈王雱、王旁、王旉中进士,孙辈王桐再中,还不包括王棣,这……真是在大宋朝享尽尊茶啊。

有那认识王直、王孝的别府仆从纷纷挤过来道贺不迭。圈子,果然是各个阶层尽皆有之的。

“宗小郎,三郎今日未来看榜么?”

宗沐的心思全在即将上贴的最后一张榜单上,让人这么一打扰,有些不快,扭头看看,却是认识的几人,正是朱邛、陈兢、唐翊并宗泽三人,不远处的马涓、朱谔、张坚庭几人微微颔首示意。

宗沐晓得这些人皆是有名望的,与自己招呼当然是因为王棣之故,不敢怠慢,揖了一揖,道:“三郎未来。”

朱邛笑道:“三郎是稳坐钓鱼台哪,且看他第几名被取中吧。”

众人深以为然,纷纷附和。

宗泽脸色复杂,犹豫片刻,上前两步,低声道:“宗小郎,可否约个时间聊聊?”

望着这张肖似的面孔,宗沐心下一动,说道:“明日吾去找你。”

宗泽“嗯”了声,心下大定。

最后一张榜单终于贴出,广场上“吾中了”、“恭喜XX兄”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的响起,包含了种种情绪,欣喜若狂者有之,貌似疯癫者有之,黯然神伤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人生百态,渐次上演。若是王棣在此,定会叹道:“范进中举”一事果是不假啊。

同类推荐
  • 我的刘备生涯

    我的刘备生涯

    那一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还在酝酿中。那一年,少年在老娘的威胁下,开始在涿县的大街上贩卖草鞋。那一年,少年十二,却已有心爱的女子。那一年,涿郡的天空下,一个少年心怀天下,不甘压迫,发出一声怒吼,四海为之颤抖一年又一年,少年已不再年少,当他站在时代的巅峰,回眸往事,叹人生如梦,兄弟、情人早已化为灰土。这是一个轻松却充满着悲伤的故事,屌丝励志传奇,笑声中总会有着独属于他的人生悲痛。
  • 印象崛起1874

    印象崛起1874

    一名仿制油画的画工,稀里糊涂穿越到19世纪的巴黎,成了大师梵高的弟弟……在艺术史上,这是印象派兴起的时代,是大师林立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学院派称霸的时代,看印象派如何异军突起……高更为何去流浪,梵高的命运又是否能被改写……
  •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历史从来由“大人物”与“小人物”构成,“小人物”早已湮灭,留下“大人物”任人评说。《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中的每一个人——九五之尊的帝王、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亦有宵小之徒,都是所谓“大人物”。但这些“大人物”在主宰他人命运的同时,却无从把握自己的跌宕浮沉。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这是一本开头有些休闲、有一点慢节奏的书,毕竟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多角色群穿故事,因此前期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今后的精彩。总之,这是一本给有机缘的人看的书。旧世界的一群普通人,在两位神秘人士的帮助下,集体穿越到明末清初那个大时代。本书讲述的,是这群人如何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演绎出一段波澜壮阔、真实且魔幻的人类历史的故事。所以,希望各位看官不要把此书仅仅作为单纯的小说看,毕竟历史比小说更魔幻,如果你能有耐心看下去,越到后面就越精彩……
  • 谁偷走了天下

    谁偷走了天下

    故事从丞相寿宴开始,预示着危险即将到来,当夜公主与宫女悄悄逃出内宫,不知去向,叛军企图动荡朝政,危情一触即发,丞相寿宴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却是波涛暗涌。权高位重丞相的安危不容有失、赵子平只能想方设法护卫丞相安全、企图谋权的幕后黑手有着不可告人秘密。幕后黑手一步一步布下天罗黑网,让赵子平陷入绝境,赵子平是否能扭转乾坤,让国家避免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热门推荐
  • 萌夜郡主闯天下

    萌夜郡主闯天下

    某夜一出场,亮瞎你滴眼!你追我就逃;你不追,我玩遍天下,逍遥自在。不管你追不追,我都要逃逃逃!萌货闯遍天下,屁股后面跟着个赖皮虫,没关系,我依然玩遍天下。有个移动钱包可真不赖!动动眼神,立马货到!效率真高。走喽~跟本郡主一起闯遍天下
  • 那风入境时第一部

    那风入境时第一部

    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白洁成功进入了厦门集团公司绝代佳人。懵懂的她在职场种摸爬滚打。在这里她有她的未婚男上司安还有她视为挚友的同事玲。安喜欢白洁,玲喜欢安。可白洁却喜欢自己的老师南。可惜南和白洁有N个城市的距离。在经过职场的算计和洗礼,白洁是否能够人如其名,和南修成正果,一洁到底?且看正文。
  • 段王爷的江湖

    段王爷的江湖

    段王爷的江湖,精彩的江湖。作者以卓越的人生感悟和超越的政治智慧,化作戏谑的江湖生活,在给读者带来愉悦的过程中引领读者体会人生的种种滋味……阅读本书,从中获取成功的乐趣和生活的情趣……
  • 你好,我叫白依诺

    你好,我叫白依诺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一学生,却爱上了一个跟自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她被这个感情弄的枝离破碎,她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内心却比任何人跟容易受伤。她多次想离开这里,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也许,后来她到了,到了那个安静的地方,忘记了一切……
  • 穿越的金庸武学

    穿越的金庸武学

    李暮雨以前叫做李风,在那一天,他先是差点被一枚记录了众多武学的令牌砸死,接着被一个美若天仙的美人收为养子。他的命运就在那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幸亏,那块令牌记载的武学非常给力,什么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乾坤大挪移,易筋经等等,都厉害的一塌糊涂。
  • 北庭录

    北庭录

    『艾泽尔,你愿意成为我的骑士吗?』『至死不渝。』
  • 满天星空人海茫茫

    满天星空人海茫茫

    满天星空,人海茫茫何处寻?只在回首远望心茫茫,不知可否一望,我就在你身旁。青春的脚步来了,我在等候你,在这个季节和你相遇,听你的声音。庚朝阳x柳曙光
  • 刑警吸血鬼

    刑警吸血鬼

    沈梦,原本只是一名片警,谁成想因为一个案子,圆了自己多年来的梦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刑警。而他,宋清,一个以刑警队长示人的吸血鬼,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知道她的与众不同,她的血不一般,为此他利用职权把她调到了自己的队里。沈梦害怕他,因为他太过冷冽,很少露出笑脸,不过他长得确实很难让人不心动,轩昂伟岸,器宇不凡,她好像中了他的毒,不能自拔。而他看似冰冷,却只有对她才展现出自己的柔情温暖。面对悲痛欲绝的受害人的家属,她很难受想着对他们好好安慰一下。而他说:对他们最大的安慰就是尽快抓到凶手。小刑警遇到吸血鬼,看他们两人查案谈情两不误。
  • 王白领的幸福生活

    王白领的幸福生活

    爱情是个亘古不变的历史主题,每一对恋人都希望彼此间的爱能天荒地老,能海枯石烂,但世事总不尽如人意。可能正是这样的不完美才成就了酸甜苦辣的生活。王白领从男友庄磊的手机里发现一张新的照片,想打开看看,手机竟然被加密,王白领预感到不妙。反复破译后终于打开,原来是个女人的照片,而且是个超级丑女,恐龙级的。相爱五年多,曾经爱得那么不顾一切,那么轰轰烈烈,可结局却总在意料之外。历经曲折的她最终将和谁一起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洞房花烛的时候,王白领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 狼血龙瞳

    狼血龙瞳

    一个不寻常的命案,两个身体异变的生还者,三种不同的惊世力量……还有无数未知的恐惧正在随之蜂拥而至。在这些未知的东西面前,死亡简直就是造物者的恩宠。你永远无法想象身陷其中者,会经历怎样生不如死的痛苦和煎熬。一步踏错,万劫不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活下去,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