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700000018

第18章 我的大学同学

解放初,各学科之间并无“冷”“热”之分。文史学科不像现在这样掉价,会计、经管、法律也不像现在这样挤破门槛。历史系当时不冷也不热,其他各系学生也不多。我们班起初有三十四个同学,参军参干运动中走了五位,中途退学的有五位,转系的有四位,转到外语系、物理系或新闻系。也有从外系转来的,当时就有一位同学特别爱好历史,从化学系转到历史系。按照现在的标准是从米箩跳到糠箩里,从火炉里钻进了冰箱。当时可没有这个概念,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不是纯功利主义目的选择专业。这样,可能对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会更好点。我们当时是自己选择专业,现在是父母和市场决定自己选择专业。我们是自己走路,现在是各种因素推着自己走路。

六十多年了,当时同学的印象像逐渐褪色的照片,有的完全变成光板了。印象较深的几位同学,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位女同学,她1949年5月跟随她哥哥去台湾,从1949年9月到1950年5月在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读书。1950年5月底回到香港父母处,然后在1950年7月17日只身回到上海,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系。当时能够从台湾、香港回到仍然贫穷的大陆,很不简单。追求进步,是当时年轻人的思想主旋律。这位女同学说我批评她有资产阶级思想,她感到委屈,完全可以理解。

桑咸之与我是复旦历史系同学,后来又是人民大学的同学。在复旦历史系时,他是团支部书记,为人非常忠厚,学习努力。1953年毕业分配时,我们一同分配到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师研究班。我在哲学班,他在****党史班。另外还有几个同学也都分配在不同的研究班学习。当时是北方干部南下,南方知识分子北上,我们从上海分配来北京时,整整一个专列,都是应届毕业生,像运军队一样运到北京。咸之研究班毕业后留在****党史班当教员。他的教学、研究都获得好评。他为人谦和,待人诚恳,同事关系也很好。中国人民大学评职称比较困难,欠账太多,摆不平。他长年没有评上教授,可能心情不太好,有心脏病、高血压,可仍然坚持工作,为完成自己的专著《晚清政治与文化》,耗尽心血。有一天正准备像往常一样开始工作,先拉开窗帘,可能是用劲太大,猝死书桌边。他的《晚清政治与文化》是一本很有学术价值的书,可以说是他的毕生心血,书中附有他十首论史诗,品评当时人物。诗评,是史学与文学的结合,显示出他的史学眼光与才情。这本书在他去世后由学生资助出版,总算没有成为埋在沙堆里的珍珠,被世人遗忘。

桑咸之是1995年逝世的。他比我小一岁,当时还不到六十五岁。对做学问来说,仍然是有为之年。他去世后,我曾写过一首悼念诗:

痛哭兄台叹士穷,才高命蹇古今同。

笔走龙蛇堪传世,诗可佐酒磨剑功。

晚清史论具慧眼,娓娓善教学者风。

最令朋辈伤心绝,死后声名生前空。

我们班有位同学是虔诚的基督徒。虔诚到每餐饭前必须祷告,从来不回避我们。同桌吃饭,天天如此,餐餐如此,大大方方,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使命。我不知是怎样分配的,他居然和我一样分到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是两难。一个有神论者,天天要批判有神论,学习无神论,能学下去吗?读了一年,实在纠结,提出退学。学校还是很民主的,了解这个情况后批准退学。他后来到南京神学院深造,这才是鱼归大海而不是晾在岸上。这位同学,政治上很进步爱国,曾担任某神学院院长,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来京开会有空时都到我家坐坐聊聊。我曾赠他一首诗,我说我是无神论者,你是有神论者,这不妨碍我们的友谊:

有神无神任自由,同窗同室最难求。

宇宙奥妙无穷尽,放飞心灵各逍游。

你搞你的有神论,我坚持我的无神论。信仰自由,不要因信仰不同而影响朋友关系,更不能对抗。宗教,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现在仍然在起重要作用。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它对艺术、对文学、对绘画、对音乐、对人的道德培育都有特殊功能。我对真正虔诚的宗教信徒是尊重的,以宗教为幌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当然不在此列。

宗教被有的人认为是与人类社会完全脱离的,其实并非如此。宗教同样具有社会现实性并积极干预社会生活。基督教最具政治性,它在中世纪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它通过传教直接作用于信徒的灵魂。它通过信徒以信仰和情感结合的关系网,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教也与信徒的个人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信徒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就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长期以来佛教宣传的是脱离尘世,出家,不关心世事,出家当和尚是修行,是看破红尘,成为与世无争的方外之人。高僧的高,体现在个人修养和佛学义理上,是高僧大德,与世人无关。然而,随着时代变化,当代佛教也逐渐提倡人间佛教。不再强调出世、个人修行、身居山林禅寺,而是积极关注社会、关注人间。星云大师就认为传统佛教强调出世,太过神圣,没有走向民间,与百姓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强调从山林走向社会,从寺庙走向家庭,从出家走向在家,从只谈玄论道走向实践,强调人与人之间要讲人道与慈爱,讲忍耐,人间佛教主张对国家要有信心,对社会要有信心,对家庭要有信心,对自己对朋友要有信心。这样佛教就改变了历来身居山林不预世事的出尘态度,而进入社会生活之中。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转向,也是佛教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式,否则,佛教寺院和僧众只是消耗社会财富而无补于社会。

真正具有仁爱之心,遵守戒律,实践自己信仰的信众值得尊重。现在的社会上刮起的“宗教风”,不是宗教,而是迷信风,它与信仰无关,而是装神弄鬼。有些官员通过风水寻求仕途捷径。据说有个官员认为自己屡受调查,是因为马路对面烟草公司门口那对外形凶恶的石狮子,后来这位干部建了一堵石头墙用来阻挡石狮子的煞气。还说立了这个影壁后,现在情况好多了。真是可笑之极!古代迷信卷土重来,占卜指南填满书店货架,算命的忙着提供有关星相和数字命理的昂贵咨询。政客和企业巨头纷纷向风水大师寻求商业建议。河北某县********在县委对面的马路中间放了一架退役的歼击机,以为这样他就能飞到中国权力的最高层。国家行政学院2007年发布了涉及900多位公务员的调查报告,据称52%的县级公务员承认相信求签、相面、星相或解梦。这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向菩萨走后门,如同走上级的后门一样,在他们眼里菩萨照样会受贿,只要买通菩萨就可以免灾,如同买通上级就有保护一样。照我看,这是对虔诚信仰的亵渎。我尊重我这位同学,因为他是真正的有信仰者;我根本不相信所谓星相占卜大师,也蔑视乞求上天保佑、问计于大师的腐败分子和一切奸诈之徒,当然也不盲目相信神职人员的品德。任何宗教中都会存在各种违背教规的恶劣的人和事,比如不断被揭露的某些基督教神职人员的性侵事件就不少。

2006 年5月应许俊达邀到安徽大学讲课,先上九华山后上黄山。九华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王菩萨道场。山中寺庙林立,香火旺盛。我瞻仰了九华山上的一些佛寺。我不信教,包括佛教,虽然由儒入佛,曾经是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寻求解脱、安身立命之路。我是无神论者,佛经可以读,应该读;菩萨不可信,不可拜。我曾写过一首诗:

微风斜雨瞻名山,多少寺院云雾间。

弥陀肚大容万物,金刚怒目看尘寰。

人生谁无烦恼事,泥塑岂能有锦囊。

心态平常即成佛,何必磕头捣蒜忙。

我的同班同学中,毕业以后各自的境遇并不相同。有的参军参干,有的去了朝鲜战争前线,有的南下。分别之后,从无消息。同学中最多的是普通的中学教员、大学教员。

也有发展比较顺利当上各级领导的;也有命运不佳,从风光一时掉入低谷的。我同班中就有位同学,大学时代是我们班上的尖子生、地下党员、学生干部,也有写作才能,当时是耀眼人物。他出身资产阶级,家庭富有,新中国成立前他父亲把一部分资产转移到台湾,而他却参加地下党,走的是与父亲和家庭相对的道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中一步一步卷入政治斗争,先成为上海市委写作组的领导并在市委担任要职。从1964年起,他就在上海市委直接领导下撰写所谓“反修批修”的专业文章。1965年初又为******写文章做一些资料性工作。他以后成为写作组的领导,并为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的撰写出过力。无论在复旦、在上海都算是台面人物。“******”被粉碎后,上海“******”余党仍在负隅,据说他也牵涉其中,当然难逃牢狱之灾。开始我很难相信我这位大学时极具组织才能、成绩突出、平易近人的同学,会成为上海帮派中的重要人物。斗转星移,大学毕业已六十年,我头脑里仍然是大学时代的形象。然而人的际遇各不相同,随着条件的变化,人的地位是会变的。

历史上,中国有些知识分子的命运实在不怎么样。依援攀附,热衷权力的人当然会有。由于许多偶然因素,身不由己掉到坑里的人也有。现在好了,“**********”结束了。法治在健全,民主在进步,三十多年的改革成就举世瞩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最深的感受是只要自己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学者,正正派派,老老实实做事,就不会再有“殃及池鱼”的事,更不会有飞来横祸。我对我的学生说,你们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在学术上创造成就,不要蹉跎岁月,对不起我们现在这个时代。

我们历史系的学生不多,我与高年级同学也有点往来。有位刘姓同学与我关系较好。他们夫妇俩都是我师兄师姐。女的是51级,男的52级。他们结为夫妻,是我前些年才知道的。我曾写过一首诗,作为迟到的祝福:

师兄师姐好姻缘,涸鲋相濡老更甜。

水经有注情无注,何妨牵手学少年。

他曾回赠我诗一首:

德淞心迹多旧缘,日月如水酿酸甜。

留得陈醪多把注,最醉人处是当年。

我又回赠了一首诗:

手捧华翰思万千,回首已是六十年。

体衰难载厚情重,头白常欠忆旧眠。

瓶尽醇醪犹可沽,世间从无再生缘。

人生似梦实非梦,风雨坎坷本自然。

有些话外人看不懂。“德淞心迹”,是指我们当时历史系学生的宿舍淞庄和德庄。“水经有注情无注”,是说这位同学对《水经注》有较深的研究,出过专著,至于家庭生活如何我不了解,所以有“情无注”这句话。“涸鲋相濡”,说的是这位学兄也有过曲折人生。他们如今都是耄耋之年,身体欠佳。我祝他们家庭幸福,白首相伴,如同初恋。旧日历史系同学不少到了另一世界,我们仍然健在,不用再为过去的历史背负十字架。

1953年毕业离开后,我一直没有回过上海。前些年应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鲁品越教授邀请参加关于财富问题的学术讨论会。我对经济学本是门外汉,想趁机回趟久违的上海,也就大胆答应了。还在会上做了一个关于财富的报告,就是后来发表在《哲学研究》上的那篇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财富问题的文章。随后,复旦哲学系吴晓明教授又热情接待,安排住在复旦高级宾馆,终于回到母校。学校已经大变样,淞庄、德庄没有了,都变为教师的宿舍楼,显得有点陈旧。****堂改名为相辉堂,一点也没有昔日的光彩。可能是自己的眼睛变大了,****堂就变小了。校园比原来大得多,建筑更多也更高,双子楼特别突出。过去,五角场离校园如此远,如此偏,完全是农村。我在复旦读书,只步行去过一次。现在热闹非凡,商店林立,入夜霓虹闪烁,一点也不像旧日的五角场。

人也在变化,我们都变老了。我们一些仍在复旦和在上海的老同学聚过一次餐,是复旦哲学系资助的自助餐。相见时执手问年,都差不多。英雄老去,美人迟暮,为人生最大不幸,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聚餐时,我瞧着过去在眼中高不可攀的漂亮的“上海小姐”们,一个个变成白发老妇,而几位男同学也步履迟缓,老态龙钟。保罗眼中的彼得,与彼得眼中的保罗,彼此都只见对方,看不到自己。我想他们眼中的我肯定也是如此,可能更惨不忍睹,老得不成样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而今都已发白如霜,不胜今昔之叹。这有什么奇怪,六十年是一甲子,何况已是六十多年啦。

我在家时,曾无意中发现过我在复旦历史系读书时的一张照片,头上是一顶新中国成立初流行的那种八角形帽子,口袋上方别着一枚三角形的复旦校徽。左看右看,是我,又不像我,似曾相识,又有点陌生,“照片仿佛旧相识,镜中已是白头人”。我把照片给我的孙女看,她说不像。当然不像,我照这张相时,不用说她,连她父母都不知道在哪个世界等着呢!

我也曾到市内去看,过去读书时,由复旦到浦东远得很,我有个老乡在浦东教中学,我曾去过一次,坐汽车,坐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还要等船过江,一折腾老半天,回来又是这样。当时去一趟浦东比现在去一趟东京好像要远得多。现在可不是这样,高架桥仿佛是眨眼间就到了东方明珠大楼。站在楼上观看如蚂蚁般的人潮、如玩具般的汽车流,不胜今昔之叹。我去过最热闹的淮海路、南京路,新中国成立初都很萧条冷落,现在完全是国际大都市的气魄。感谢复旦哲学系安排两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陪我和老伴重游南京路、淮海路。其中一位是扬州人,还热情邀请我们有机会去扬州。我感谢他们的热情陪伴,曾以诗相赠:

不嫌翁媪双白头,久违淮海六十秋。

往事依稀犹可忆,旧迹难寻梦中求。

蓦然回首惊耄耋,最喜步履健如牛。

他年如践扬州约,二十四桥月下游。

上海,是我走出县城的第一大站;复旦,是我人生转折的重要节点。虽然只有三年,但记忆是终生的。校园****堂前的绿草地、淞庄、德庄、国权路,以及阳春面的鲜美,仍不时会浮现脑际。我感谢母校的教育,怀念已经作古的老师,怀念仍在复旦和上海的老同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互联”,在互联网时代,距离再远也近。

我最终没有走上历史研究之路,只能算是破碎的历史梦。

同类推荐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一枕荒凉如旧梦

    一枕荒凉如旧梦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特别的一段,纷纷乱世之中,那些才子佳人们演绎了无数爱情故事,至今让人们唏嘘不已,至今流传为佳话。《一枕荒凉如旧梦》以鲜活动人的文笔,细致描述了张爱玲、阮玲玉、周旋、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女子与梅兰芳、徐志摩、张学良等历史名人以神秘感情为主线的传奇人生。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后来为大众津津乐道,伴随着大家对他们的情感追忆,始终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她们聪颖、独立、才智卓群,却为情所困;她们美丽、温婉、风华绝代,却无人能懂。绚烂而又寂寞的人生,谁能读懂?
  •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本书讲述了女娲、西施、钟无盐、窦太后、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长孙皇后、文成公主、黄道婆、孝庄文皇后等中国历史上38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与经历。
  • 传奇许家印

    传奇许家印

    本书介绍了中国地产大亨许家印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英雄多磨难,鲤鱼跃龙门”、“壮志当凌云,誓做弄潮儿”、“南下寻梦人,理想是导航”、“首富初成日,恒大上市时”等。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热门推荐
  • 异世魔刀

    异世魔刀

    世间平淡客,乱世逍遥生。玉寒星是平凡人群中,小小的一员。除了家族那小小的隐秘。他的家族是个隐藏门派,规模不大,却能在危机时刻,保卫祖国。玉寒星深深的以此为荣。不知道,是不是天意使然还是人为的迫害。小小的‘选择’,告别了平淡的人生,异世的序章就此开启。南柯一梦,物是人非。是异界、是离愁、是血与火的试练还是愁云惨淡的人生。当柔情遇上魔刀,当邪恶与冷漠遇上豪情,是造就血一般的人生,或是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恋上高冷女神:呆萌少年你是我的

    恋上高冷女神:呆萌少年你是我的

    一个是阳光呆萌的有点孩子气的男神,一个是高冷的女神。两两碰撞毕擦出火花。(这本小说的风格就是清新甜美日常风的,希望你们喜欢。还有作者停更三年,在这期间会把稿子写好,三年之后回来更新。)
  • 弋—末世缘

    弋—末世缘

    人世界总有着些不如意,我不喜欢着某个人,却要考虑同一屋檐下,不敢说:“我讨厌你,离我远点,别跟我说话。”我不喜欢没有素质插队的人,我不喜欢没有时间和信誉观念的人,可我不敢说。凭什么,因为这个社会的自己太弱了。这是一部爽文,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来虐绿茶吧

    来虐绿茶吧

    讲述女主时不时虐一下绿茶好友的故事………
  • 我有一个十连系统

    我有一个十连系统

    “我叫李柴,李子的李,柴火的柴。”“我今天抽到了一包小熊猫,还是好多年不见的软蓝装,我感觉我赚了,虽然我并不抽烟……”“真是令人振奋的一天,我终于抽出一整条……拼夕夕至臻版杂牌长裤,4.5一条,震撼人心……”“来了,来了,我看到了那束金光,我终于抽到了!”李柴捧着金光的手微微颤抖,那是一枚金元宝,正好用来烧给祖宗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牧者

    诸天牧者

    当周围的人辛辛苦苦的练武时,有一个画风奇怪的人去放起了牧……当周围的人拿着自己的灵丹美滋滋的回家时,这个人去拿灵丹换了牛草,更加奇怪的是,周围的人都不敢靠近他,为什么?“悄悄告诉你,上次有个人路过他那牧场被一条泥鳅吞了……”
  • 喜欢,就是喜欢你

    喜欢,就是喜欢你

    因父母事故双亡而生活潦倒的须森爱,在打工中无意遇见了未真正成名的美青年苏侑司,由此牵扯出了一系列的异色爱恋。须森爱父母死亡的真正原因和她与苏侑司之间存在的看不见的羁绊让森爱对这段恋情迷惘不已。而森爱前男友的现任女友的家庭背景与苏侑司之间也存在着不小的联系。这个复杂的多角恋情与两代人的恩怨,在森爱重创失忆后纷纷爆发。一切隐埋了数年的秘密曝光在阳光之下。而在这个时候,又是苏侑司娱乐事业在意外中崛起的时刻……多年的仇恨能否和解?森爱究竟能不能找回她的心情?能否在这鲜艳的晴空下,在这场异色的爱恋中,找到自己生命中真正所爱的人?其他人的命运又将如何发展?
  • 生命分裂

    生命分裂

    平凡的少年,半夜传出低吟的客厅,若有若无的父母,一切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却让少年陷入了人生当中最大的怀疑,究竟谁真实,谁虚幻,少年只有冷静才能看透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