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3300000016

第16章 窦建德与萧皇后 (2)

窦建德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他不搞屠城、杀俘这类令人唾弃的凶残事件,这一点让他在同时期反王中显得“鹤立鸡群”。他攻下一座城池后,总是有条不紊地安抚群众,严禁士兵搞打、砸、抢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聊城之战中,他对宇文化及手下的隋朝官员一个不杀,而是按才录用,授予他们夏国朝廷高官,对于那些不愿意在他手下当干部或者想去投靠他的对手李渊和王世充的人,他不但不加以为难,还发给他们路费和口粮,并派兵将这些人安全护送出境(仍给资粮,以兵援之出境)。在消灭宇文化及后不久发生的对唐黎阳之战中,窦建德打败黎阳城守将李世勣,擒获了淮安王李神通、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以及李世勣的父亲李盖等一批“大鱼”,迫使担心老爸性命安危的李世勣自动上门投降了窦建德。虽然搞假投降的李世勣最后还是反出了窦夏,但窦建德却并没有因此而杀死他的父亲,反而对要求他处死李盖的臣下说,李世勣本来就是唐臣,今“为我所虏,不忘本朝,乃忠臣也,其父何罪?”最终,他释放了这批重量级的俘虏,使李神通避免了成为唐朝继李孝基之后的第二个王级烈士。这种以德报怨的胸怀和李渊后来将窦建德俘获后立即斩首的不厚道行为形成了反差鲜明的强烈对比。

站在乱糟糟的历史高粱地里,窦建德的仁义慎杀和李渊的凶蛮残杀也许谈不上谁是谁非,李渊以他的强力手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残酷的丛林社会生态法则:要想让高粱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心狠手辣,杀字当先。

当然,窦建德的有些“义行”还是令人有些费解。譬如说他征讨宇文化及的行为和动机就让人有一头雾水的感觉。当他得知宇文化及杀了天子杨广时,就大义凛然地对部下说:“吾为隋民,隋为吾君;今宇文化及弑逆,乃吾仇也,吾不可以不讨!”

话说得好温暖人心好忠心耿耿好良心大大的啊!简直能把隋炀帝杨广感动得从棺材中坐起来说声谢谢后再躺下死去。

可窦建德的言行严重不一呀,既然那么忠诚,为什么这个下级隋民还要造那个上级隋君的反呢?

为什么在隋君江山岌岌可危的时候不转身相投相帮呢?

为什么在隋君从北方调遣涿郡留守薛世雄率兵增援被李密围困的东都洛阳时,自己却在中间插了一杠,对其实施袭击呢?

所以,窦建德的行动和语言是相悖的。在攻入聊城后,窦建德做的第一件事是穿上白色孝服去拜谒杨广的萧皇后,在她面前自称臣下,并为他老公隋炀帝的死哭得涕泪交加。具体是怎么哭的,从什么角度去哭,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根据窦夏王在这个问题上言行不一的特征,内容无外乎是如“我来晚了一步”“你怎么这么狠心丢下我们走了呀”这类葬礼、追悼、祭祀皆可随哭随用的“通稿”范文。

萧皇后当时一定是百感交集,她不可能想到这个积极造自己老公反的人会如此尊敬自己,如此毕恭毕敬地哭祭自己的老公。这个超级美人自成为亡国皇后的那天起,真真假假的桃色绯闻就一直如影随形,关于她和宇文化及、窦建德以及后来的突厥处罗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等人之间的云雨传言就一直未曾断过,成为中国宫廷艳史上一个也许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和绝大多数名女人一样,历史上也没有留下萧皇后的真实姓名,只知道这位南北朝时期后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九岁的时候就被选为当时身为晋王杨广的王妃。在进入隋宫四年后,已出落得姿容秀丽的后梁萧公主和杨广举行了婚礼。那一年,杨广二十五岁,萧妃一十三岁。这对“老夫少妻”还真有点缘分,根据年龄正好相差一轮的事实推算,俩人应该是同一个生肖属相。

作为杨广的正牌嫡妻,萧皇后的前半生可谓一帆风顺。她风华绝代无双,精通琴棋书画,不但深得公婆喜爱,而且和老公和谐恩爱。随着老公职务的不断升迁,萧皇后也跟着夫贵妻荣,从晋王妃到太子妃再到隋朝第一夫人,一切顺理成章,没有任何波折。杨广虽然嗜色成癖,但却喜新不厌旧,一直对萧皇后不离不弃,尊敬有加,从没有前朝很多色君动辄废后另立的举动。萧皇后在一生都“外面彩旗飘飘”,且向来我行我素的皇帝老公面前却始终能保持“家中红旗不倒”,这除了萧后本身所具的独特魅力外,杨广对原配的超常规忠贞应该是更重要的因素。因为从杨广的处事风格看,假如他想另立新皇后的话,是不可能站在国体大局立场上考虑的,更不可能在乎臣下的劝谏和反对,他一定会说,我的国家我做主,我的老婆我做主。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个女人,江都兵变之前的萧皇后是幸运而且幸福的。

后半生,萧皇后命运多舛。

杨广死后,她变成了隋唐政坛上随波逐流的浮萍,在一个又一个实力男人之间漂来荡去,永久不能安定。第一次,她成了宇文化及的附属,宇文化及被杀后,她又成了窦建德的俘虏;后来,隋文帝时期远嫁突厥和亲的义成公主派人将她接到了突厥;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朝打败突厥后,她又被迎回中原。

关于萧皇后后半生的辗转传奇,后世衍生出了许多传奇故事。不少说法认为宇文化及首先霸占了萧皇后,之后窦建德也将她收为宠妾,但因窦惧怕突厥势大,不得已将萧后送往北方。萧后到达突厥后,即被贪恋美色的处罗可汗占有,处罗死后,即位的颉利可汗按照突厥风俗,继承了哥哥的所有遗产,再次占有萧皇后;回到长安后,李世民对其一见倾心,又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封为昭容。由此许多人得出萧皇后创造了历经六位“皇帝”而恩宠不衰的后宫奇迹。

以上情节内容在民间流传很广,大伙一代一代前仆后继地口口相传,说得有鼻子有眼。可见在男女风流韵事的兴趣爱好方面,古人和今人的好奇心是不分上下的。然而这些说者滔滔不绝,听者津津有味的宫廷秘闻也仅仅局限于“口头文件”,官方的正史中几乎找不到能印证这些非正式说法的政府权威“红头文件”。

这确实有点神秘。

史官似乎都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从没有明确给出结论说萧皇后曾被某某某军阀武力占有。也不知道他们是因同情美人有意不写还是因为没有根据不好乱记,反正正统的唐史资料上关于萧皇后被流氓侮辱的揭发材料为零。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的那年,萧皇后三十七岁,这样的年龄对一个保养很好的上层贵族美女来说,当是风韵犹存的“熟女”。这对好色的宇文化及应该是极具诱惑力的,但宇文氏到底有没有把萧皇后给“那个”了?

对不起,没有具体答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只说杨广死后,宇文化及“据有六宫”。至于作为“六宫”之主的萧皇后是否也被“据有”,还是对不起:无从查考。

而《隋书》后妃列传中对萧皇后那段颠沛流离的曲折经历的描述全文是:“及宇文氏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于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洺州,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庭。大唐贞观四年,破灭突厥,乃以礼致之,归于京师。”从高度概括萧皇后下半生经历的六十一个方块字的字里行间看,也没有说她被别的男人“那个”了的事。

如果抛开历史,以一个普通读史者的身份从普通、普遍的视角来分析推测一下萧皇后是否被和她在一起的强势男人“那个”了,也许不无趣味。

假如从普遍人性看(不排除特殊性),天姿艳丽的萧皇后极有可能被正当盛年的色男宇文化及给“那个”了。因为一个极度好色且没有任何约束的男人,对一个熟透了的“漂亮妈妈“不太可能不动色心。而窦建德应该是和宇文化及相反的一类人,一来是他不好色,二来因为他是打着“尊隋”的旗号去攻打宇文化及的,如果一打下城池,就把隋皇后给“那个”了,那不是找着吵吗?作为一国之主,他要想“那个”哪个,哪个不抢着争着让他“那个”?根本犯不着损失军事力量和弱化重要的政治目的而去“那个”一个中年女人。

而在突厥的十年,萧皇后很可能是无法独善其身、自保清白的。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向来斤斤计较的突厥是不大可能做亏本买卖的。而且,突厥那地方穷山恶水,美女就像现在造原子弹的铀钚金属一样,属于稀之又稀的紧俏资源。面对这样一个可人水灵的南方美女,突厥可汗不想得手心发汗才怪。

至于说唐太宗李世民也对萧皇后采取了“实际行动”,我以为可能性微乎其微。萧后从突厥回到唐朝时已经五十岁,一个“知天命级”年龄的女人,即使她再美貌绝伦,再丰姿绰约,能比过唐朝后宫中数不胜数的二八女孩的多娇、二十岁女人的青春、三十岁女人的妩媚甚至四十岁女人的成熟?即使比五十岁的赵雅芝还优雅五十倍,那也是荷花变莲蓬了,纵然荷香依然,但荷花的粉嫩、荷蕊的成熟已去之远矣。并没有恋母情结倾向的李世民怎么可能把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前朝皇后据为己有呢?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况且,杨广的一个女儿还是李世民的妃子,虽说此女并非萧后亲生,但作为杨广的正妻,萧皇后是她名分上的母亲。让母女同伺一夫,让“岳母”当自己的老婆,这团麻绕得也太乱了点,即便有“鬼混唐朝”的说法,但初唐那会儿,皇室最出格的私生活也就是李世民这个哥哥将在玄武门之变中死亡的弟弟李元吉的寡妃搬到了自己的床上,其他惊世骇俗、令后人诟病的荒唐做法还没有出现,所以,坐拥天下美女的李世民不可能“那个”过萧皇后。

作为亡国之君的皇后,杨广的萧后是不幸的。她攀上了高高的枝头却成为了猎人的目标,她飞上了青天之后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无可置疑,她是美丽的。作为女人,最难得的是美丽,最悲哀的是过于美丽。美丽不是错误,但在乱世中,过于美丽就意味着引祸上身。

她是一个乱世佳人,她是一朵娇艳的女人花,只是,她没有盼到一双能抚慰她的温柔有力的手。贞观二十一年,在唐朝度过十七年的最后时光后,萧皇后红颜枯萎老去,终年六十六岁,死后被唐太宗以皇后之礼合葬于杨广之陵。

同类推荐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钱骞之变

    钱骞之变

    Somememories,aredoomedtobeuna11etocancel,Isjustlikesomepeople,isdoomedtobeuna11etosubstituteisthesame.有些记忆,注定无法抹去;就好比有些人,注定无法替代一样!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恼怒憎恨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泛起。
  • 永乐大帝传奇

    永乐大帝传奇

    大明王朝共十六位皇帝,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是十六位帝中最传奇帝王,他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过皇位,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他治理的大明帝国井井有序,曾经六次派郑和下西洋出现了万国来朝景象,他曾经五次北征蒙古五战五胜……出现了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 罗马奴隶主

    罗马奴隶主

    凯撒:“我来,我见,我征服(VENIVIDIVICI)。”李维:“前面那个谁,你挡着我的路了。”凯撒:“你是谁?”李维:“我是伟大的哲学家,罗马的慈父,欧罗巴之王,印度皇帝,日耳曼、耶路撒冷、亚美尼亚与本都征服者。”凯撒:“……”
  • 太上化魔经

    太上化魔经

    十方路屠城而过千邪崖一人独当玉青山,太上忘情,修魔饲骨。天生君脉一夜附魔骨,天涯血海自困苦挣扎。为了夙愿,走上一条万千白骨铺设直上的至尊路。。
热门推荐
  • 武侠梦之笑傲江湖

    武侠梦之笑傲江湖

    就是一个儿时幻想的笑傲江湖,那所谓的武侠梦......
  • 海贼王之暗暗果实

    海贼王之暗暗果实

    非跟船、非精英、非脑洞流暗暗果实拥有者。想要等来黎明,必须要经历黑暗!新人笔力有限,争取还原一个真实的海贼王世界。决不小白,绝不无敌!
  • 踏破仙宫

    踏破仙宫

    一人一根鸟羽,一只九尾天狐,一条难如登天的修仙路……
  • 诡画连篇

    诡画连篇

    林峰一直不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作为专门给死人画像的传承者:灵画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终是没有逃过命运的安排,再次和先辈一样,踏上了这条早已注定的路!捉鬼伏妖,还看今朝!
  • 记忆的琥珀

    记忆的琥珀

    “我到底有没有希望?”“如果你再这样,就没有!”......“我会一直追你到七月初,你生日那天!”“六月份的尾巴,他们俩人在一起了!”......“我可喜欢肖筱环了,她为什么就是不跟我在一起呢?”......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可是生活总是要向前走,不可能抱着遗憾过一生。所以我人生的这个遗憾,我已经把它封存在我十八岁那年,变成生命长河中一颗晶莹剔透的琥珀。即使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每每回首,它依然在原地,枝叶鲜活、栩栩如生。可它终究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可以怀念、可以凭吊,却唯独,不可以念念不忘。
  • 十七史蒙求

    十七史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楼美少年

    红楼美少年

    贾瑜意外穿越到红楼,发现自己成了荣国公贾代善养子贾攸的儿子贾瑜,正当他疑惑红楼里并没有贾攸这号人时,他看到了便宜老爹的遗物,才庆幸老爹没有把自己的路全都走了……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 灵龙之子

    灵龙之子

    灵龙,龙族之中最为重要的存在,但也是抛出亚龙最低等的存在。在龙族禁锢的思想里,没有灵龙的献祭,龙族不会拥有如此强大的龙语魔法。故事的源头就发生在龙族献祭的日子......
  • 女配修仙之绝世之路

    女配修仙之绝世之路

    这个流行穿越的时代,叶宁宇居然穿越到了[九天神玉]中的一个悲惨女配,开始了夺女主神玉,抢女主仙园的修仙之路。一路仙缘不断,最后飞升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