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2900000043

第43章 经营权力,超越前辈 (2)

王之春先后作为曾国藩、李鸿章和彭玉麟的部属,参与镇压过太平军,是晚清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张之洞升任两广总督时,王之春是候补广东粮道,张之洞见他办事干练,深得要领,于是把他提拔为广东按察使。

但如果调走了王之春,那么就会引起广东的人事变动,而在这时,广东布政使游智开(1816—1899年,湖南新化人)因年老力衰正请求退休。他要是退了,广东布政使的位置就空出来了,这个空位置可以让现任湖北按察使成允接替,让他也升职。

广东布政使的空缺倒是补上了,可湖北按察使却又是一个空缺。补谁合适呢?这个别急,反正张之洞的得力干将和哥们儿兄弟多的是,安排哪个都行。但在张之洞看来,任人唯亲,并非不考虑任人唯贤,既唯亲又唯贤,才是用人之道。

思来想去,他脑海中闪现了一个人——陈宝箴(1831—1900年,江西修水人)。

陈宝箴早年参加湘军,他文韬武略,精明能干,被曾国藩待为上宾,视为海内奇士。后来,陈宝箴官至浙江按察使,但因为犯事被免职,如今赋闲在京城。

陈宝箴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清流。张之洞早年曾和他一起清流,两人因此结成了兄弟。张之洞觉得这样的人才不用可惜,于是决定让他来补缺湖北按察使。

这样一来,湖北主要官员都成自己人了。很快,张之洞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同各部门进行了密切沟通,最终促成了此事。

张之洞能够促成此事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他把这事办得太圆满、太漂亮了。经他这么一安排,所有当事人都升官了,都没有任何怨言。总之,该走的,高高兴兴地走了。该来的,也都痛痛快快地来了,一切皆大欢喜。

光绪十八年(1892年),朝廷调吴大澂接任湖南巡抚,张之洞和他又是上下级关系了。至此,张之洞治下的两湖的主要官员都成了他的哥们儿,或者是他的心腹。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吴大澂北上抗日失败被革职后,张之洞又举荐陈宝箴接任湖南巡抚。也就是说,两湖的人事、行政大权,自始至终都把持在张之洞的手中。

这些人都成了张之洞的属官和幕僚。据不完全统计,张之洞在湖北最鼎盛时期,幕僚多达400余人,规模超过了曾国藩和李鸿章,成为世纪之交中国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幕府。

上下一气,兄弟同心,珠联璧合,这可真是“人和”的极致。而这个“人和”,是张之洞人为而成的,可见他对权力的操纵是多么强势和高明。

也许有人对此不愤,也许有人骂娘,但张之洞很无奈:不是我的错,不要责怪我;如今世道乱,总督不好做;不是我腹黑,而是我忐忑;如果人不和,一切都完了……

人和了,什么都好干。目前,正是干大事的天时,加上湖北的地利,张之洞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既然如此,那他要是干不出几件大事来,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好在,他干了几件大事,他的梦想基本上得到了实现。

张之洞并没有局限于创建铁厂。在创建铁厂的同时,他在军事工业、纺织工业、民营商业、教育产业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

一流军工厂

在军事工业方面,张之洞创建了晚清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湖北枪炮厂。湖北枪炮厂的前身就是广州枪炮厂。当年,广州枪炮厂刚刚筹建,张之洞就被调往湖北。

接任两广总督的李瀚章,既无心办铁厂,也对枪炮厂不感兴趣,但他知道弟弟李鸿章是搞军工企业的行家,于是有意让他接手,而李鸿章也正有此意。可张之洞不甘心让枪炮厂旁落他人,接任湖广总督后,他立即奏请海军衙门,将广州枪炮厂移建武昌。那时,醇亲王还在,他一直向着张之洞,于是否决了李鸿章的主张。

光绪十六年(1890年)二月二十九日,海军衙门和户部奏准朝廷,批准了张之洞的奏请。同时,朝廷还批准将广东的80万两官商捐银,划归湖北作为购机和建厂经费。

海军衙门和朝廷如此心向自己,张之洞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接到朝廷的批奏后,他就令蔡锡勇兼任总办,然后又从德国定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小口径枪、新式快炮、架炮、炮弹、枪弹等生产设备,并聘请了德国的工匠技师,来湖北指导生产。

枪炮厂与汉阳铁厂同时开工,同地开建,联合办公,相得益彰。

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在汉阳铁厂落成之际,湖北枪炮厂所属的枪厂、炮厂也然竣工,炮架厂、炮弹厂、枪弹厂的工程也接近尾声。然而,几天之后发生的一场火灾,却让已经竣工的枪厂、炮厂毁于一旦,损失极其惨重。直到一年之后,湖北枪炮厂才全面修复完工。

湖北枪炮厂建成后,每月产枪500支、枪弹10万余发、炮弹7000余颗,成为晚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

湖北枪炮厂生产的各类枪支炮弹的射程、杀伤力等综合质量,不仅远超李鸿章在上海、天津等地兴办的军工企业产品,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

在各类枪支炮弹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步枪“汉阳造”。对于“汉阳造”,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凡是看过电视剧《亮剑》的朋友,一定会记得李云龙等人就是用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汉阳造”,打败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军队。

别看它年头久远,杀伤力也远不及鬼子们的三八大盖、迫击炮和国民党的装甲车,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中,它却发挥了无可替代、出奇制胜的作用。

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湖北枪炮厂更名为湖北兵工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湖北兵工厂又更名汉阳兵工厂。

出乎张之洞的意料,他创建的汉阳兵工厂,还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准备了充足的反清武器。宣统三年(1911年),也就是在张之洞逝世后两年,他编练的湖北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而打响的那些枪,就是“汉阳造”!

湖北四局

在纺织工业方面,张之洞先后创建了湖北织布局、湖北纺纱局、湖北缫丝局、湖北制麻局的“湖北四局”。

湖北织布局的前身是广州织布局,张之洞接任湖广总督后,也将它移建湖北,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建成,共有布机1000张,纱锭3万枚。这年年底,湖北织布局正式开机织布,月产布2000余匹,产销两旺,甚至大量出口。

湖北纺纱局兴建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分为南、北两个纱厂。北厂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成投产,装锭5万枚,年获利达5万金。南厂起初因为资金紧缺无法动工,后来由翰林院编修和他的幕僚张謇接手建成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湖北缫丝局和湖北纺纱局同时兴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初建成投产,日产上等好丝30余斤,远近畅销。

湖北制麻局创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成后主要生产麻纱、粗细麻布及麻袋,其规模虽然不大,却是我国制麻业的开端。

张之洞创建“湖北四局”,其初衷就是为了抵制洋纱、洋布。因为中国是棉麻丝纱大国,有理由自产自销,甚至出口。另外就是为了弥补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的经费亏空。“湖北四局”建成投产后,构成了完整的近代中国纺织工业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东方芝加哥

除了致力于官办实业的兴建外,张之洞还对民营商业进行了大力扶持。在他看来,中国今后不可能以兵兴国,只可能以商兴国,于是他积极鼓励湖北商民破除旧习、放眼世界、参与商业经济活动,并开办汉口商务会所、汉口商务局等工商机构,促进民营商业快速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他还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武汉的城市规模。

很快,恰似一页白纸的湖北武汉,迅速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民营商业中心,把原来遥遥领先于它的天津、福州、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远远地甩在后面。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离开湖北前夕,武汉进出口贸易额,基本上接近了上海的水平,与大上海遥相呼应,而武汉也因此成了大武汉,并被外国人称为“东方芝加哥”。直到20世纪中叶,武汉城市的各项综合指数还和上海并驾齐驱。

办新式教育

张之洞这辈子对教育事业有着深深的情结,这源自他的出身和两任学政的经历,他不仅在学政任上力主教育改革,兴办书院学堂,当上了封疆大吏后,他也把兴学建校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利用闲暇时间,亲自给学生授课。

但这一切只是小打小闹,来到湖北后,他把教育事业做到了极致,从而使湖北的教育事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教育事业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他接任湖广总督到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这期间他先后改建了经心书院,创建了两湖书院、江汉书院、湖北自强学堂、湖北算学学堂等一批新式书院学堂,他提倡分门研究,务真求实,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在这些新式学堂中,两湖书院最为著名。两湖书院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建成,建成之后,张之洞邀请原广雅书院院长梁鼎芬出任史学分教,并主讲中学。从此,梁鼎芬与张之洞形影不离,成为张之洞创办近代教育的得力助手。

第二阶段是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这期间他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中国教育进行了章程和体制性改革,如在原来经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天文、地理、数学、化学、体操、兵法、农业、工艺等新的教学科目,同时又新建了一批专业学堂,使中国的教育呈多元化发展。

第三阶段是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到他离开湖北入参军机期间,这期间可称为新学制时期,他大力兴办各类新式教育学堂,如普通教育、幼儿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私立学堂等。其中,幼儿教育和师范教育是他开创的,而他也是中国幼儿园和师范类院校的鼻祖。

据不完全统计,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18年,总共创建近60所各类新式学堂,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他当之无愧是中国近代教育家。

除了兴学建校,改革教育外,张之洞还大量派遣中国学生出国留学。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始于19世纪70年代,主持留学工作的是曾国藩的幕僚容闳(1828—1912年,广东香山人),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他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行者,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从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容闳一共选派120名10岁至16岁的中国学生,分四批赴美留学,但这四批学生真正学成归国效力的却极少。

光绪三年(1877年),李鸿章也曾奏请朝廷派30位学生分赴英法两国学习造船和驾驶技术,这批留学生学成归国后,都成了中国近代海军的栋梁。但此后二十年间,留学工作几乎中断。

张之洞到了湖北后,特别注重留学工作。在创建铁厂和枪炮厂时,他就先后派出了近50位中国工人前往比利时学习深造。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到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认为在教育的先进性方面,“西洋不如东洋日本”,加上日本靠近中国,语言文化接近中国,于是逐年派出大批学生赴日本深造实业、师范、法律、警务、军事等专业。

截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中国一共向日本派了5400多名留学生,其中湖北就有1300名之多,占了四分之一,位居全国各省之首,而张之洞也成了清朝派出留学生最多的官员。

张之洞不仅是清朝派出留学生最多的官员,同时他也是清朝引进外国人才最多的官员。

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兴办洋务实业时,都非常注重引进外国人才,但无论是人数规模,还是行业门类,他们都无法和张之洞相比。

据不完全统计,张之洞总督湖北18年,一共引进了近300名各类外国人才,其中有230余人是他的幕僚,此举既创了历史之最,也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总之,在湖北的每一天,张之洞都在琢磨着干大事。

一直以来,他干成的每一件大事都举世瞩目:卢汉铁路贯通南北,全国最长;大冶铁矿轰动全球,全国最好;汉阳铁厂震惊世界,全国首创;湖北枪炮厂产品质量,全国最精;湖北教育引领新潮,全国最强……

与此同时,张之洞本人也是声名鼎沸:中国近代企业巨头、晚清后期洋务派首领、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中国铁路元勋、中国钢铁之父、中国近代教育家、中国幼儿和师范教育开山鼻祖……

仅凭这些实绩和殊荣,张之洞实现了他的做官目标和人生梦想。而作为晚清后期洋务首领,张之洞在洋务实绩、眼界胸襟、经济理论、产业思想,以及教育理念方面,已然超出了他的前辈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

这个时候,他可以和曾、左、李比了,他赢了,赢在巅峰状态。

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人要是太有名气了,必定招人嫉恨。张之洞没有想到,就在他热火朝天干大事的时候,一道参折差点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同类推荐
  •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是个天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用音乐传扬19世纪的俄罗斯精神的艺术家,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魂”。他的一生是痛苦的,祖国的命运、人民的苦难、个人的不幸始终折磨着他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就在这难以忍受的痛苦中,他给世界人民创作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作品。
  • 纯情ladygaga

    纯情ladygaga

    LadyGaga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过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她说道:“一开始人们都说LadyGaga是个谎言,没错,我是个谎言,可我每天都在努力将这个谎言变为真实,我的假睫毛、我的唇膏、我的假发都是谎言,可最终,它们都成为真实。”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魂武龙纹

    魂武龙纹

    人族,精灵,矮人,小矮人,兽人,半兽人,半神,龙族,凤族,妖族,麒麟族,种族错综复杂;北冰原,南林渊,东仙岛,西奇域,中原九州,群雄争霸连年;真气武技,魂力魔法,神元修真,变强之路无数;这里有争霸千年的史诗传说,也有小人物的挣扎冒险,有争名逐利的法师武者,也有风花雪月的才子佳人。这里是一个奇幻的世界,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世界。
  • 我是一个人这里有一座城

    我是一个人这里有一座城

    路走得越来越远了,心却不时的会往回看。因为走得越久,我们剩下的灵魂就没那么透明了。
  • 火影之逆天鸣人

    火影之逆天鸣人

    是随心所欲,逍遥一生,是猎艳人生,众美相随。还是游戏人间,以众生为玩具。是称霸世界火影。世界之王。还是正面霸主,暗面魔头。还是绝世凶魔。世界公敌,毁灭世界。重归虚无、(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旧时燕

    旧时燕

    (发现之前的简介好像不吸引人···换一个,不过还是那一句,很虐很狗血,不喜误入)这是一个关于燕子屯的故事。当我发现我可以登上封面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开心---柳时燕当我发现我是一个大坏蛋的时候我很开心---马小香当我发现我是一个大傻瓜的时候我转身就走---纪念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噬天武祖

    噬天武祖

    杀手之王,逆天重生,从武道落后的废弃之地闯出,携吞天异宝,战万古天骄!重活一世,我欲决天斗地,武吞苍穹!
  •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唐亮穿越了,俯身在了一个叫高飞的年轻小将身上,从此三国发生了改变。收猛将,招谋士,训练死士,特种兵,屯兵百万,鏖战于群雄之间,他是冷酷无情的霸主!为俘获美人心,他无所不用,在美人的膝上,他是个率性而为的真汉子!平定四方蛮夷,恩惠于天下,他是民心所向的帝王!远征海外,横扫大陆,他的东方铁骑所向披靡,是那个时代的大殖民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宠妻无度:老公持证上岗

    宠妻无度:老公持证上岗

    江彦丞这辈子最落魄的那天遇见谭璇,她冷漠桀骜:“跟我结婚,这五百万归你。”他衣衫褴褛,身上有伤,不解地问她:“为什么?我一无所有。”谭璇毫不在乎:“你的一无所有和口齿不清正符合我的伴侣要求,一年时间,配合我演好戏,我会力所能及给你想要的东西,除了爱情,一切都可以。”黑暗中,江彦丞敛下眉眼,捏着那张支票,唇边的笑容变得森冷而危险。天之骄女如她,曾爱过一个最好的人,后来者通通都是将就。心机深沉如他,做惯了人生的主角,怎甘心只做陪衬?……许久后,露出真面目的江彦丞捏住谭璇的下巴逼近:“老婆,全世界都知道我和你在一起过,谁还敢嫁我?咱们这辈子只能床头打架床尾和,离婚可由不得你!”
  • 灵犀劫

    灵犀劫

    上神苍和望两人互有深情厚意,奈何因不知道而被人乘隙谋害,双双寂灭。而后得月君掩埋再生时没了记忆,望的名字便成了清,恐怕也是希冀彼此情意互知的缘故。而苍更名为忧只怕是忧心望喜爱他人的缘故。上一次我们说到苍和望双双被投入轮回。苍和望成婚十年后,宅内小妾多多,望伤心难过,不曾想一切都是望的臆想,所谓的小妾都是她的挚友,也都各有夫,后来才知,所有的一切都是深情的苍为治好她的策略。再后来,二人查办了风清母亲的旧案,应黎忧和皇帝之请去京都,因世事之变迁,二人促成了黎忧之父王名先的正房嫡妻赵氏和其相好的相守,而后因皇帝挟其友迫害于他们欲强占风清,二人便欲杀皇帝另立新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