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2900000044

第44章 一场参劾,没有咋地 (1)

遭遇参劾控

光绪十九年(1893年)正月二十四日,大理寺卿(掌管刑事审判的法官,正三品)徐致祥(?—1899年,江苏嘉定人)狠狠地参了张之洞一本,奏折直达光绪皇帝。

徐致祥早年和张之洞是同事,两人同在翰林院做编修,但徐致祥要比张之洞早三年中进士。张之洞入党清流时,徐致祥也格外愤青,但他才资不太高,文笔还有点臭,一直愤不到点子上,所以他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京官,很不得志。比及徐致祥,张之洞却因为屡上给力而高明的奏折,在一夜之间连升四级,继而又升任山西巡抚和两广总督。

每每想到两个人的反差,徐致祥心中的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别提有多强烈了。特别是近几年来,张之洞在两广、湖广任上干的那些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的大事,而声名鼎沸、红极一时,这更把他恨死了。

徐致祥不仅心胸狭窄,做事偏激,还极其顽固守旧,并且是一个参劾控。在上书言事、参劾权臣这方面,他比李鸿藻、张佩纶以及翁同龢、盛昱那两派清流还清流。

李鸿藻等人上书言事,参劾权臣,多半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因此事后不至于挨整。可徐致祥这哥们儿完全跑偏,他是瞎上乱参,而且爱走极端,结果屡屡撞墙,还死不悔改。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朝野讨论修筑铁路,极其顽固守旧的徐致祥非常厌恶这事,于是上疏痛陈修筑铁路有八大害处,慈禧批他言论荒诞狂妄,并降三级处理。

慈禧给的处分很重,可徐致祥毫不在乎。两年之后,修筑铁路再次成为朝野热议的话题,他再次站出来力阻,并一口气上了十几道奏疏。这一次,他倒是没被降级,可慈禧不想再见他,于是便把他支到福建和广东等地主持乡试去了。

光绪十八年(1892年),徐致祥时来运转,他被光绪皇帝召回北京,出任大理寺卿。

连降三级的遭遇和几年的外放经历,并没有让徐致祥收敛他的参劾控。上任没多久,他就连连参劾军机处领班大臣、礼亲王世铎和山西巡抚阿克达春。

参劾的结果也是不了了之,但徐致祥并没有闲着,他闲不住,就因为他是个参劾控。要是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的话,他会憋得慌。他憋得相当难受。因此,他又盯上了嫉恨已久的张之洞。

原来,他掌握了张之洞好多不为人知的把柄。但在此前,有一个人找他来了。这个人,便是刚刚被张之洞扫地出门的学生周锡恩(1852—1900年,湖北罗田人)。

结怨文抄公

周锡恩15时就做了张之洞的学生,那是同治六年(1867年)张之洞挂职湖北学政时的事。周锡恩才资聪颖,未成年就考取了秀才,深得张之洞赏识。

光绪二年(1876年),在入读京师国子监的考试中,周锡恩名列第一,一时声名鹊起。

光绪九年(1883年),他又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他卓识远见,才华出众,同湖南才子张百熙(1847—1907年,字埜秋,湖南长沙人)合称为“北周南张”。

张之洞虽然长期从政,却是一个大学问家,工作之余,他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吟诗作对,或者找知识渊博的幕僚、朋友和学生谈古论今,研讨学问。在这些人当中,周锡恩特别有才,张之洞非常看好他,甚至把他视为座上宾。

光绪十七年(1891年)八月初三,张之洞55岁生日,前来贺寿的人络绎不绝,不少人还当场撰文写诗。在这些诗文中,张之洞最喜欢周锡恩的作品,大气磅礴,富丽堂皇,颇有汉魏骈文之风。出于喜爱,他将此文裱在总督府大厅屏风上,供来访的文人名士品赏。

张之洞常以此为荣,他的总文案兼贴身秘书赵凤昌却悄悄告诉他:“此文出自于龚自珍作的《阮元年谱》序言,周锡恩涉嫌抄袭,他是个文抄公!”

张之洞一愣,他旋即找来龚自珍的那本书来一看,真相果然如此!

张之洞沉默了好久,然后深叹了一口气:“周伯晋(字)欺我不读书,我本广为延誉,名满天下,可天下文人看了此文后,都会讥笑我不读书。伯晋欺负我啊,文人没有德行怎么行呢(伯晋欺我矣,文人无行奈何)?”

张之洞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文人,一向视文品如生命,学生是个文抄公,他怎能容忍?

从这时起,他就和周锡恩划清了界限,他拒绝再见周锡恩,最后断绝了来往。

张之洞说周锡恩欺他不读书,并非言过其实。事情发生后,还真有人这么嘲笑他。

想想,龚自珍(1792—1841年,浙江杭州人)是何许人也?他是清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他的作品那么有名,而张之洞又是大学问家和当代教育家,他怎么可能没读过龚自珍的书呢?

事实上,张之洞还真的没读过龚自珍的书,不是他没时间读,而是他非常排斥龚自珍的言论思想,所以他不去读。而周锡恩正是利用他对龚自珍的排斥,才钻了这么一个空子。

周锡恩因此被文坛封杀,在随后的一次公务员考试中,他的成绩其实是可以排第一的,可因为背上了文抄公的骂名,主考官都不敢给他打高分。他把这笔账记在了张之洞和赵凤昌头上,他因此憎恨这两个人。

这次公务员考试失利后,他决定报复张之洞和赵凤昌。

张之洞,对不住你了,你曝光我抄袭,让我难堪,我也不会让你好过。我跟随你那么多年,我知道你的事情太多了,我会把这些事情总结归纳起来,找人参你一本的,你等着!

还有你,赵凤昌,我最恨你了!你不揭我的丑你能死啊?你也等着吧!

周锡恩要找的那个人就是徐致祥,他早年在翰林院做编修时就和徐致祥交好。他深知参劾控徐致祥一直嫉恨张之洞,于是托他参张之洞一本,并独家爆料张之洞的一切内幕。

徐致祥求之不得。他正想打压张之洞的风头,给他降降温,只是苦于没有事实材料。这下好办了。经过一番合谋,徐致祥就把参劾张之洞的折子递给了光绪皇帝。

歹毒的奏折

徐致祥的文笔虽然有点臭,但有周锡恩做参谋,这道奏折写得格外出色。

首先,他在奏折的开头,从各个方面把张之洞大大地肯定了一番,从而让光绪皇帝深信他不是打击报复,而是职责所在。待光绪打消了对他的怀疑后,他就由小及大,由浅及深,由远及近地指出问题:

湖广总督张之洞辜恩负职,在两广总督任内,司道谒见,往往候至终日而不得见,候补州县,概不接见。所喜者一人而兼十数差,率皆浮薄夸诈之辈。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探访本地富家,借端罚捐,数至巨万,恣意挥霍,亏耗帑项及私自勒捐者总不下数千万两。藩司王之春,掊克聚敛,直隶知州赵凤昌,声名甚秽,该督俱加信任……

这是指责张之洞在两广总督任上的问题。接着,他又指出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的问题:

该督自移督湖广以来,议办炼铁并开煤铁各矿,乞留巨款,轻信人言,浪掷正供,又复多方搜索,借电竿毁通桥,几酿巨患,督署被焚,而不入告。州县补缺勒捐,逞臆妄行。藩司王之春,掊克聚敛;直隶州知州赵凤昌,声名甚秽……

指出了所有的问题后,他又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告黑状,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本质:

统观该督生平,谋国似忠,任意似勇,秉性似刚,运筹似远,实则志大而言夸,力小而任重,色厉而内荏,有初而鲜终。徒博虚名,议论之妙,无有过于张之洞者。作事之乖,设心之巧,亦无有过于张之洞者。

此人外不宜于封疆,内不宜于政务,惟衡文校艺,谈经徴典,是其所长。尤痛恨该督被皇太后、皇上如此宠遇,而逞臆妄行……

平心而论,徐致祥的这道奏折布局精巧,用心良苦。简要地归纳一下,他参劾张之洞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毫无作息时间规律,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

2、任人唯亲,唯亲者一人兼职十几个,却都是饭桶。他的下属王之春搜刮聚敛民财,赵凤昌声名败坏,可他却倍加信任他们。在广东是这样,在湖北也是这样。

3、他在广东任上结交富家,强行摊派,恣意挥霍数千万两银。

4、他在湖北办铁厂铁矿,截留朝廷巨款,玩命浪费。又多方搜刮民膏,破坏电线桥梁,酿下巨大祸患。

5、他貌似忠勇清廉,却是一个言过其实、徒有虚名、投机取巧之人,做个文艺工作者,或当个教书匠倒还可以,但就是不能当封疆大吏和宰相。

6、他如此狂妄,都是皇太后和皇上惯的。对此,朝野上下一片痛恨……

这道奏折真的是层层递进,言辞激烈而歹毒,分明是要置张之洞于死地而后快。如果证据确凿,事实充分,张之洞就是不下大狱,最起码也得被罢免。如果是这样,那徐致祥和周锡恩就会齐声高喊:“苍天啊,大地啊,你终于为我们出了口恶气啊!”

遭遇冤家

究竟能不能出这口气,决定权在于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已经亲政四五年了,虽然他和张之洞没什么交情,但他对张之洞却充满了好感与敬意。

首先,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也是慈禧深度倚重的疆臣和心腹。慈禧看好的人,他不敢不看好。

其次,张之洞和他老爸奕同心同德,唇齿相依,跟他老爸这么好的人,他不能不敬重。况且,张之洞还在当年的立嗣风波中上奏确保过他的皇帝位和利益。

最后,张之洞是一个实干家和多面手,外放疆臣这些年来,他干了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大事都是别人不愿干、不敢干也不能干的大事,张之洞却都干成了,既说明他能干,也说明他忠心耿耿,忠君爱国!仅凭这一点,光绪皇帝真的对张之洞充满了敬意。

可在一个皇帝眼里,敬意不能成为包庇的理由,臣子要是犯事了,该咋办还得咋办。尽管张之洞是慈禧面前的红人,尽管他是奕譞的亲密部属,但一码是一码。

既然徐致祥把奏折都递上来了,总也不能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吧,总得派人查一下吧。于是,光绪皇帝就派人查了。他派了两个人:一个是两广总督李瀚章,另一个是两江总督刘坤一。而这两个人都是张之洞的冤家。

李瀚章、刘坤一和张之洞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前面已作过介绍,且看他们是怎么调查的吧。

义气的冤家

同类推荐
  • 青春恋曲的红色交响:寒春和我们的故事

    青春恋曲的红色交响:寒春和我们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描写当代青年与一位世纪老人寒春进行思想对话的文学作品,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了一位女大学生同四位男校友在奶牛场参加社会实践的11天经历,在此期间,与传奇人物寒春进行交流,让当代年轻人感受到老人为理想、信仰奋斗的一生。
  •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他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此书以孟子的生平为经,着重写了影响孟子思想进程转变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对其生平的了解,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 老烟台风情

    老烟台风情

    本书记录了烟台历史的片片断断,这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烟台历史的文章,均是从烟台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垂钓”上来的。我们不要小看了文章中介绍的只是某一条街、某一座建筑、某一件文物、某一幅古画、某一处遗址、某一个老字号、某一段往事和传说,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不但对当代人有意义,对未来更有意义。
  •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一个让我们今人无限遐想的时代,本书聚焦三国历史,从那个时代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谋士进行介绍,兼顾各家史料,以成一家之言。主要分析了各个谋士怎样选择君主并被所选择的君主信任重用,以致最后建功立业的过程,这些无不对我们今天的职场中人有一定的启发。不虚美,不隐恶,对人物的论及兼顾能力与人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的三国谋士群像。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政道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热门推荐
  • 天上的仙树

    天上的仙树

    天上的仙树,神秘的地方,传说到达了天上的仙树的地方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修真者纵横的天下,因为一棵神树的出现,风云再起,一个少年的传奇之旅,一段关于一棵神树的故事,一场爱恨交织的纠葛,一切因为神树的开始,一切又以什么结束?
  • 成功的核心机密

    成功的核心机密

    失败的原因也许各种各样,但成功的原因却是大同小异。本书试图通过归纳总结,得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共性原因。本书竭尽全力为你提供一串开启你人生成功潜能的钥匙。只要你愿意遵从它里面的原则,只要你愿意努力具备里面所提到的7个成功要素,你就会终身受益无穷,并获得丰硕的成果。
  • 红尘渺邈

    红尘渺邈

    当一切可以重来会是怎样?是否是得到了想要的?还是放手了得不到的?我欲持剑度苍伧,奈何红尘太渺邈。
  • 霸体无敌系统

    霸体无敌系统

    传说,在修仙者者的修仙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运气天赋
  • 掘途

    掘途

    天启前世被伏击致死,在意识快要溃散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前世的记忆和执念,重生在龙腾山脉。然而他无法吸纳天地灵气入体的体质,却并没因此而改变。直到天启遇上了他......命运之轮逆转,且看他如何掘人祖坟,刨人灵脉,挖出荒古之秘。
  • 一觉醒来本妃失宠了

    一觉醒来本妃失宠了

    一觉醒来,萧清然失去记忆,老了十岁,从新嫁娘变成俩娃的娘,还在和王爷夫君闹离婚!老公,孩子,王妃之位,十年后的自己,说不要就不要了?!萧清然两眼一黑,在宁抉和离书都给她写好时,一屁股坐在男人大腿上,环住他脖子,目光真挚明亮,声音妩媚:“夫君,我好喜欢你,不想离开你和宝宝。”宁抉:虚伪,小骗子!然而,明知萧清然在说谎,他却不受控制的被她蛊惑……
  • 柯南之神武无敌

    柯南之神武无敌

    在柯南世界···············有生之作PS:小兰在动漫里都可以空手劈刀,徒手对枪。主角当然变个蜘蛛侠蝙蝠侠之类的也不用大惊小怪。不会基因突变。本书也没蜘蛛侠,蝙蝠侠,也没有超级英雄之类。主角可能是邪恶BOOS写的两个大纲混在一起不知怎么写下去,承认我喜欢主角强大形象,一开始写的好离谱可以说没有柯南就是成神类的。为了压抑住,就写另一本大纲,没想到还是写偏了不想写了
  • tfboys奇妙的历险

    tfboys奇妙的历险

    这是一个关于tfboys的小说,tfboys的世界出现了个女孩,身份不简单。
  • 余森落繁

    余森落繁

    这是一个关于过去与未来的感情故事。两年前余声对洛凡的专情,洛凡对余声的冷淡。随着时间不断改变曾经深爱的人不爱了,不爱的人爱上了。在这场感情中夹杂着太多的悲欢离合,却也使他们彼此更深爱对方。
  • 火影之木叶情

    火影之木叶情

    孤儿的良人重生到火影世界,有了一位单亲母亲,从此木叶多了一个阳光少年,鸣人问:“良人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吗?”良人站在火影岩上俯瞰着木叶说“守护这个美丽的村子,守护我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