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2900000042

第42章 经营权力,超越前辈 (1)

还是缺煤,还是缺钱

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汉阳铁厂正式开炉炼铁,但因为煤炭不足,当时只开一炉。

四月二十三日,第一炉生铁终于出炉,产量达50万吨以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这年七月,就在铁厂如火如荼地炼铁时,大冶王三石煤矿却因为挖出了大水而宣告停产,此前花掉的50万两银付诸东流。这样一来,江夏马鞍山煤矿便成了铁厂的唯一。可是独木不成林。原来两矿加起来只能烧一个铁炉,现在形单影只,就更难维持局面了。因此,铁厂连续产铁半年后,被迫停炉。

无奈之下,张之洞又四处寻煤。一方面,他舍近求远,购买唐山开平煤矿的优质煤炭。另一方面,他又从英、比、德等国进口煤炭。但进口煤费用昂贵,成本太高,根本买不起,铁厂一直处于半停半开状态。

铁厂半停半开令张之洞忧心如焚,祸不单行的是,他又缺银子了!

据不完全统计,张之洞建汉阳铁厂共花银子高达560万两,是清朝举办各类工业花钱最多的一个企业。这笔巨款,除了朝廷同意他截留200万各项税款外,其他的都是他拆了东墙补西墙搞来的。他也曾向朝廷奏请拨款,但户部尚书翁同龢的答复是“不得再行添拨”。

醇亲王作古

张之洞得不到户部拨款除了翁同龢从中作祟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海军衙门总理大臣、醇亲王奕譞作古了!

醇亲王病死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月二十一日,享年50岁。他死了,张之洞的筹款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过去,他一直罩着张之洞,他死了,就无法给张之洞提供帮助和方便了。

至此,张之洞已失去了两个强有力的靠山——阎敬铭和醇亲王。

张之万虽然仍以大学士的身份管理顾问户部,但前面作过交代,光绪亲政后,翁同龢把持一切内政,光绪凡事都听他的,张之万也就无能为力了。

张之洞深感无助。他知道,今后的日子会更加难过。但再难过的日子也得过啊。于是,他拾起悲伤,站在铁厂,仰望北方,隔空祈愿:醇亲王,一路走好!今生有你,三生有幸……

醇亲王作古后,他的五子载沣(1883—1951年)承袭王爵。载沣后来兼任摄政王,他是大清最后一位摄政王,他的长子溥仪(1906—1967年)在接替皇帝之位,成了末代皇帝。

无论怎样,醇亲王府出了两代醇亲王和两个皇帝,醇亲王奕譞应该含笑九泉!

接替海军衙门总理大臣的是庆郡王奕劻,奕劻和李鸿章原来是海军衙门的会办,两人是同事,关系自然不错,他会向着李鸿章,而不会向着张之洞。他还是一个贪污腐败、碌碌无为的官员,也不会关心张之洞的洋务实业。

举步维艰

无论怎样,张之洞还是挺了过来,超出预算300多万的费用,他愣是想方设法地补上了。他既没有借外债,也没有在湖广搞加税、捐派等腐败行为,更没有把这笔费用转嫁到湖广百姓头上。单从这一点来说,他又创造了一个理财奇迹,我们有理由向他致敬!

因为银子缺口还很大,张之洞便想求助两广总督李瀚章。于是他给朝廷上了这样一道奏折:“铁厂缺钱,臣昼夜难眠,思来想去,臣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可行——向广东借款。臣在广东任上,带头搞了一个官商集资捐款活动,截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官商累计捐款80万,黄埔船厂造船用的就是这笔钱。此后又续捐了三年,每年捐资20万,臣想这笔钱应该存了起来。为了铁厂,臣现向广东借款50万。臣想,瀚章老兄是一个公忠体国之人,念在我办大事的份上,他一定会设法腾挪,迅速借款于我,从而协助我完成富国强民的钢铁大业!”

朝廷批准了张之洞的奏请,但李瀚章一直介意张之洞和他弟弟之间的恩怨,而且他又在弟弟的嘱咐下,等着看张之洞的笑话,于是借故推辞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张之洞真是束手无策。然而,就在这生死关头,谁也没有料到,中日战争爆发了!

曾在10年前指挥清军大败法军的张之洞,被紧急调往边防重地,署理两江总督,担任中国军队的后勤部长,而经营惨淡的汉阳铁厂,也暂时停产。

铁厂改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国大败于日本,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并割让台湾。

2亿两白银绝对是天文数字,财政原本紧缺的清政府,更加无能为继。这个时候,你要是胆敢奏请拨款搞洋务,清政府肯定跟你急!弄不好,还得摘掉你的乌纱帽,扒掉你的皮!

果然,中国战败后,清政府就下令:所有官办企业一律改为官督商办,朝廷不再拨一分钱了,因为朝廷一分钱都拨不出来了!

如此一来,战后的汉阳铁厂要想继续经营,就必须要进行官督商办的体制改革。可张之洞担心华商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承办耗资巨大的铁厂,于是令铁厂总办蔡锡勇同洋商联系,但此举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最后,在蔡锡勇和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的再三建议下,张之洞最终把铁厂包给他很反感的盛宣怀。

他的心里,一直是很难过的,也是很忐忑的。这几年来,盛宣怀和他的关系,既微妙又对立,恩怨参半,若即若离。但盛宣怀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他和铁厂。盛宣怀对铁厂的觊觎之心,一直没死。

张之洞虽然反感并防范盛宣怀,但他隐隐地觉得:早晚有一天,我能用得上盛宣怀这个人,他必将为我所用!但真正到了这一天,他还是很难下这个决心。毕竟,他反感这个人,而这个人又是他政敌的心腹幕僚。

盛宣怀投诚

然而,风水轮流转。《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的权势及名望急剧下降,在国人的一片痛骂声中,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与李鸿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起之秀张之洞,无论是权势,还是名望,都与日俱增,如日中天,大有超越取代他之势!

盛宣怀为人机敏狡诈,善于投机取巧,当他明显地感到李鸿章这个老靠山靠不住时,便想到了投诚,而张之洞则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在中国战败之后,他就主动向张之洞投怀送抱,然后在张之洞的邀请下,赴武昌洽谈合作。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地吧。

张之洞终于释怀了,他接受了盛宣怀这个人,也同意由他承办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二十四日,张之洞和盛宣怀在武昌举行了汉阳铁厂官督商办的签字仪式。至此,汉阳铁厂完成了改制,盛宣怀正式接手承办。

在此之前,汉阳铁厂共产生铁5600吨,熟铁110吨,贝色麻钢940吨,马丁钢料450吨,产量极低,与投入不成正比。

但这不全怪张之洞,他终究是封建社会的官僚,他不具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办厂的经验,而在他的思想深处,也没有形成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意识。况且,中国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这么说来,汉阳铁厂的经营注定失败。

好在,铁厂改制了,这将为它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也就是从这时起,盛宣怀和张之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选择了张之洞,他就选择了成功。因为承办了铁厂后,他又承建了卢汉铁路(前面作过交代),而这两大举世产业,足以让一个人成功!

至此,他包藏已久的觊觎之意,终于变成了现实。

很多事情也都是互惠互利的,张之洞对于盛宣怀的选择,也是如此。盛宣怀此后成了他的幕僚和亲信,在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国家大事中,盛宣怀没少为他提供情报和参谋意见,他成功地挖了李鸿章的一个大墙脚。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盛宣怀承办,那么汉阳铁厂就不会有后来的正常经营,而卢汉铁路也不会那么顺利修建。

承办铁厂两年后,盛宣怀开采了江西萍乡煤矿,基本解决了铁厂煤炭紧缺问题,而铁厂的生产和经营也从此步入了正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组成“汉冶萍”公司,盛宣怀出任公司总经理。这时,他又深化体制改革,把原来“官督商办”改成了“完全商办”,真正做到了政企分开。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国企改革早在100多年前就进行了啊。

铁厂的今生

清朝灭亡前,“汉冶萍”公司拥有员工7000多人,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年产生铁8万吨、钢7万吨、钢轨2万余吨,全年钢产量占全国90%以上,基本控制了全国钢铁工业。

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迁移重庆,另立新厂,系重庆钢铁集团前身,其余则被日军侵占。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其作为敌伪产业进行了清理。从此,汉阳铁厂便成了一座遗址,永远地遗留在龟山脚下,长江之畔。

汉阳铁厂遗址,就在今天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上。1994年,“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在此建立,同时登录遗址的还有武汉钢铁集团汉阳钢厂。

历经百年的汉阳铁厂,走过了它艰难、兴盛、萧条和可持续发展的岁月。今天,它在中国钢铁产业中虽不占主导地位,可它是中国钢铁产业的开山鼻祖、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钢铁企业、中国近代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中国钢铁工业从此起步……

我们要永远记住它!

张之洞的殊荣

同时,我们也要记住张之洞。虽然他把铁厂经营得入不敷出,惨淡无光,但要是没有他,就没有震惊世界的汉阳铁厂,更没有中国钢铁的百年基业。

钢铁产业乃国家和民族产业的脊梁,张之洞这个硬骨头,硬是把它扛起来了,从而扛起了中国民族产业的半壁江山。凭借此功,张之洞当之无愧地成为继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后的晚清企业巨头、洋务首领。

也因为此,后人尊称他为“中国重工业奠基人”、“中国钢铁之父”。

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念念不忘他的好:讲到重工业,就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得此几评,此生足矣!

这辈子,你值了!

权力需要经营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之初,就探索出了一个做官之道,即做官要久居一地,要不断干大事,干那些“别人想为而不敢为”的大事,要让所有人觉得,没有你这些大事就干不成,离开你这个地方就完全乱套。这样,领导就不会轻易动你,而你就会放手经营自己的天下。

接任湖广总督之后,张之洞一直是这么干的,比如,争修铁路、创建铁厂等,这两件事都是别人“不敢为且不能为”的大事,就连李鸿章这样的洋务首领,他也认为铁厂是个烫手的山芋,而不敢接办。

然而,像建铁厂这等大事,张之洞竟然干成了,这让所有的人对他刮目相看,他的权势和地位也与日俱增。在他看来,办大事其实就是经营权力。作为一个地方官,权力就应该这样经营。

人为的“人和”

经营权力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和”,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要他治下的湖北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以及湖南巡抚和他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坚决服从他的管理和指挥。

说得再直接一点,那就是他要垄断两湖的行政、人事权力,把两湖的主要官员都换成自己的人。但巡抚直接听命于朝廷,布政使直接听命于户部和吏部,按察使直接听命于刑部和都察院,这些人都不归总督管。

总督要想管这些人,或者把这些人换成自己人,就得经过朝廷、户部、吏部、刑部和都察院,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而且可操性不强。如果动静闹大了,势必会引起朝廷和各部门的怀疑,进而引火烧身。但在张之洞看来,这一切都不是绝对的,一切都是可以操作的,一切事在人为。

张之洞接任湖广总督之初,湖北巡抚是奎斌,布政使是黄彭年(1824—1890年,贵州贵阳人),按察使是成允。

接任不久,奎斌就被朝廷调为察哈尔(今河北省张家口)都统,接替奎斌的是原甘肃布政使谭继洵(1823—1901年,湖南浏阳人)。这个谭继洵不是别人,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谭嗣同的父亲。

谭继洵早年是左宗棠的幕僚,后来一直跟随左宗棠在甘肃担任布政使。谭继洵虽然不是张之洞的人,但他办事唯谨,从不得罪领导。换句话说,他是个老好人,已年近七旬了,他坏不了张之洞的事,张之洞也不想动他,于是湖北巡抚就这样摆平了。

湖北布政使黄彭年是一个为官清廉、勤恳干练、知识渊博的好官,张之洞对他非常倚重。遗憾的是,张之洞到任没几个月,他就猝死于任上。

更遗憾的是,他的儿子黄国瑾(1849—1890年,贵州贵阳人)奔丧至湖北后,伏棺恸哭,悲痛呕血,几乎气绝,六天后身亡,年仅41岁!

黄彭年病死后,朝廷就开始物色新的湖北布政使人选,张之洞觉得这是一个安插自己人的机会,可以借此机会把两湖主要官员全部换成自己人,他的具体设想是:

现在湖北布政使空缺,可设法把自己的老部下、广东按察使王之春(1842—1906年,湖南清泉人)调到湖北升任布政使。

同类推荐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李鸿章发迹史上册

    李鸿章发迹史上册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小人告密,有上司打压,有亲信背叛,有政敌陷害,有捕风捉影,有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
  •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

    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体裁涵盖回忆性的随笔散文、创作谈、访谈、序跋等。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历程,书中有小马克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敢想敢为的意志,也有他对人生卓尔不群的看法和对日渐庞大的脸谱网的管理谋略和经营理念。
  •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热门推荐
  • 废柴女修魂:狂傲逆天

    废柴女修魂:狂傲逆天

    她就是一个废柴,可一次流血时间却扭转了她的命运!如果人要欺我,那就万倍的寻回!她已经有着值得狂傲的资本!“废柴终有扭转日,一遇风云便化龙!”且看她如何纵横驰骋!
  • 烛荒决之钟离传

    烛荒决之钟离传

    我是谁?我在哪?什么和亲,什么公主,什么哥哥?我通通不要!我又做错了什么?谁不想活着?这地狱我一定能出去!这仇我一定会千倍百倍的还给你!“人之初性本恶,我不并不觉得我做错了什么!既然这上天迟早要惩罚我,那还不如把所有事情都做绝!”“我对她是爱,就自然不会在乎她以前是怎样的,她做过什么?她是什么样的人?”
  • 末世黑皇

    末世黑皇

    机缘巧合下,余明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少年身上,在充满危险与死亡的末世,余明又该如何生存下去并......
  • 大话全能系统

    大话全能系统

    文武全能、全知全晓,行家里手,涉猎广泛,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然而那是系统,不是我...然而我却可以凭借系统想干嘛就干嘛。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得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纵横寰宇,收下一个又一个弟子,学生的故事。有句话怎么说的,似乎是:伍昊(伍日天),想干嘛就干嘛。
  • 陆游文集1

    陆游文集1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少年一袭白衣

    少年一袭白衣

    有的人穷尽一生,无数次拔剑击柱,始终走不出自己的年少
  • 霸道宠妻——废柴大小姐

    霸道宠妻——废柴大小姐

    她,是26世纪站在世界顶端的杀手女王。她,是朴川大陆欧阳世家的废柴嫡女。当她变成她,这个大陆的命运开始悄悄变化。在她的背后站着一个男人:为了你,我杀遍天下人又如何?他站在她的背后,为她掐灭桃花一朵。【男强女强】看他们如何笑傲天下
  • 隔壁男神是个机器人

    隔壁男神是个机器人

    你是一束光,温暖我的心!何为孤寂?清风,艳日,无笑意。可否具体?左拥,右抱,无情遇。可否再具体?无你。
  • 万圣朝天

    万圣朝天

    远古时期,荒天圣界遭受仙魔两界共伐,圣界之主第三子被仙魔两界及圣界叛逆万钧天主七位逆天至尊偷袭,几乎身陨。被迫将生命之源凝练成珠,自封于人界古山长达万年之久。有人说纵是历尽万古,只要圣识不息,战意不灭,总有一天他会归来。他说:等我归来,势必脚踏三界,成就无上至尊!因为我本就是至尊!
  • 这是我的新世界

    这是我的新世界

    一个世纪的开始,时代更新,是走别人的路,还是开创一条新的道路。没有对错,没有输赢;只有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