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05100000057

第57章 ?推恩令巧削诸强 乱人伦法诛燕王

却说主父偃上疏奏了八事,八条乃是论述律令,一条乃是劝谏武帝伐胡。尽管劝谏伐胡之事虽与武帝的既定国策不合,但其余诸事却也有真知灼见,便当面测试,主父偃乃是对答如流,武帝大喜。心道对此清高孤傲之人也已磨练得差不多了,便即召他为郎中。未几又迁为谒者,不到一年时间便又破格升他为中大夫。

御吏大夫张欧道:“陛下对主父偃一年之内连升数级,只恐众臣不服。”

武帝道:“御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过去我朝在文帝时,因了刘氏宗亲及高祖旧臣在除灭诸吕擅权时立了大功,故文帝多于依赖,不忍调换。而且文景两帝崇尚清静无为,平庸官吏亦可应付日常政务。致使朝中重臣多年居于本位,使有识之士不能迁升。先帝也多遵循旧制,吏制网似羁绊,导致我朝人才溃泛。目下朝廷百事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只要德才兼备,怎能论资排辈?韩信起于部伍,高祖设坛拜为大将军,一举而破项王。姜尚本自钓叟,文王拜以为相,定八百年江山。用人之道在乎选才也。”

张欧道:“陛下所虑微臣不及。”

此时,主父偃同乡庄安闻得主父偃上疏得称帝意受帝宠爱,便也步了后尘,上疏力陈暴秦得失,赵国之无终人徐乐上疏言道天下患在土崩,不在于瓦解?。武帝看了奏牍,道是都有独到见解,便当面慰谕道:“公等人才难得,朕真觉相见恨晚。”当即择两人为郎中。

元朔二年,汉兴已有八十余载。文景两帝谨遵祖制,不封异姓为王。但刘氏所封诸王嫡子不断增加,王国日益增多。而且王国封地均远离京师,人多地广,暗中窥伺神器,终有“七国之乱”。众多王国子孙相传,多是传嫡不传庶,庶出之刘氏子孙多有不满,只道都是高皇子孙一脉精血,他等有的继承大统,有的承嗣王位,而我等却无尺寸封地,形同庶民无二,心里自然愤愤不平。品德高尚的道是祖宗所定,勉强接受这一既成事实。德操差者便难平怨气,只要寻机作乱,夺些便宜。武帝对此早有觉察,又寻不得良策,只得严令朝廷所派往各王国之相,严密监视各国动向,并时时教诲诸王要忠君守正。这日武帝正在宫中批文,忽一奏牍映入眼帘。原是梁王刘襄、城阳王刘延上疏要求武帝批准将自己属邑分封给自己子弟,并请皇上封为侯爵。武帝看后大怒道:“如今王侯天下皆是,还要朕再封子弟为侯,天下还有朝廷立足之地吗?这不是存心反叛又是什么?”

翌日武帝升殿与内朝诸臣议事,诸臣依班列定,武帝怒气冲冲道:“城阳王、梁王上奏要将自己封地分封给子弟,并要朝廷赐以侯爵,大逆不道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众臣以为该当如何处置?”

东东朔道:“先帝有约,无功不得封侯。今二王明目张胆要皇上违背祖制,索要爵位,当以大逆之罪论,交廷尉查究。”

少府赵禹道:“今日如果一开此端,诸王子弟无功都要朝廷赐爵,谁还会为国效力?此事万不可行。”众臣之中大多赞成,即有个别不赞成东方朔看法的,见武帝对此事早有定论,便不再多言。武帝见众臣均无异意,正要下旨令廷尉张汤处置二王之时,回头却见中大夫主父偃在殿角嘿嘿哂笑,不由怒问道:“众臣各自踊跃陈言,主父偃为何一人在那里冷笑?难道还有何不同高见?”

主父偃急忙跪奏道:“陛下,臣闻明主不厌恶劝谏,使自己兼听多方面意见,忠臣不避重诛而敢于直言劝谏。所以在重大决定时不把一个良策遗漏,事业必然获得成功而名留百世。今臣也不敢为避死隐瞒自己的忠心而不向皇上献计献策,不知陛下可否容臣上奏愚见。”

武帝不耐烦道:“便即奏来,让众卿听听。”

主父偃道:“古时诸侯不过百里之地,强弱之形易于节制。现下诸侯连城数十,地广千里,平时骄横奢侈,富贵多生淫乱;一但朝廷有所紊乱,便恃强而相互联合以逆京师。如果无故割其地域削其城池,必然引起叛逆,前朝晁错劝景帝削弱诸王而引起叛乱就是因此。今诸王子弟或有十余,只有嫡亲方可代立为王,余虽为亲亲骨肉却无尺寸之地可封,也不合发扬仁孝之道。愿陛下按城阳王、梁王所求,准允诸王国将自己所属城邑分封子弟,皇上可赐以侯爵空衔,王国子弟人人喜得所愿,个个感沛陛下恩德,其实王国则由少变多,由大变小,无尾大不掉之蔽,既巩固了朝廷,又稳定了人心,还有何妙计能比此高明?这不妨叫做‘推恩令’,请陛下采纳。”

武帝沉思良久乃问公孙弘道:“长史以为如何?”

公孙弘道:“此等大事,皇上自有决断,何须微臣唠叨。”

郑当时道:“主父偃之言万不可行。”

汲黯也又奏道:“陛下千万不可如此。”

武帝又问廷尉张汤道:“张爱卿以为如何?”

张汤斜了一眼汲黯又扫视了一下主父偃,朗声道:“汲黯平生崇尚杂学,所论诸事皆杂乱而无章法,以微臣之见还是准允为好。不过微臣听说主父偃受了诸侯王重金,方才为他等谋利,也应该查究主父偃之责。”

主父偃见张汤当廷告发自己受贿,怒道:“陛下,微臣不曾受过任何人一金一银。倒是张汤身为正卿,上不能保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却乱改高祖之律令,以苛刑治天下,总有一天要遭到灭种之灾。”

汲黯见张汤当着武帝及群臣的面如此诽谤自己,也顾不得这等场面,便怒喝道:“天下都道刀笔吏不能任公卿,而今你之所为就足以令天下人踮脚而看,侧目而视了。实在可恨,实在可恨。”

武帝见众臣意见不一,而且也各有各的道理,事关重大,自己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道:“众卿所议各有道理,容朕三思而后再决,今日便即退朝。”

武帝退朝后,便即御驾亲临长乐宫。拜了太后以后,便直接将前项事体一一禀于王太后,然后道:“如此重大事体,关乎朝廷安危,皇儿不敢草率决定。母后谋事周全,每临大事从不糊涂,特请母后为儿臣决疑。”

王太后自太皇太后窦氏崩后,独自一人居住于长乐宫中,整日无所事事,心里空荡荡的。朝中一切政事,武帝从不与她商议,心里总觉不是滋味。今日见武帝来向自己讨教,却要吐了自己心里不快,便拍拍武帝的肩膀带着哀怨口吻道:“我儿临政已有十余年了。太皇太后在日,朝事诸多不顺,哀家不得不指点一二。为今已经牢握朝政,所虑均为国家大计,政务处置尽皆得体,大多不与哀家商量,哀家老而无用,也不愿过多干予,还是皇上自己拿主张吧。”

武帝见太后心中不快,便带着愧疚心情道:“儿臣原不想打扰母后,好使母后清心寡欲,颐养天年。既然如此,今后朝中政务还仗母后赐教。”

王太后道:“皇儿既然动问,哀家不妨说来。哀家以为还是不允的好。如此众多侯王、王侯,哪还能分出上下贵贱?”

武帝见太后之意与东方朔等人意见相合,不禁大失所望,遂问了一些身体安康之事,便起身告退。回到未央宫中不断思索,最后又想道:不,主父偃之计还是上上之策,太后意见也不能听信。过去太皇太后干政,束缚得自己寸步难行,致使许多新政不能实施,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千盼万盼,太皇太后驾崩以后自己可没了碍手,如果再听任太后干政,岂不是又要重蹈复辙?自己开疆拓土大业就会化为泡影。主意已定,遂于翌日升殿道:“昔日文景两帝在平定诸吕后,甚为尊宠刘氏宗祖及高祖重臣,使得诸侯王日益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朝廷难以控制侯王,地方割据严重威胁朝廷安全,即文帝时已有萌芽,如济北王刘兴居及淮南王刘长谋反等。至于先帝时爆发之‘七国之乱’也即文帝时已埋下祸根。如祸首刘濞在文帝时已心怀不轨,文帝心慈,百般迁就容忍,甚至只赐以几杖,嘱其安心养病,毫不追究不轨行为,反予以优宠以致更加肆无忌惮,招兵买马,积聚力量,终至酿成大祸。此非朕诽谤先皇帝,而是前车之鉴,不可不防。今施行推恩令,使诸王子弟承皇恩受封于天下,封地裂土来自诸侯国。受封之后,新封国归属汉郡直辖。如此,诸王封地越分越小,其势即越来越弱。主父偃能有如此眼光,实是难能可贵。今日若不是主父偃,朕几乎误了大事。即赐主父偃百金,以资奖赏。此后凡遇国家大事,卿等皆要以主父偃为榜样,眼光放宽,深思熟虑,方不致有误。”遂命丞相薛泽颁诏道:

“梁王、城阳王亲慈子弟,愿以所属地邑分封子弟,朕特许之,并赐分封子弟以候爵。凡诸王候有愿以此例诸,一律由朕亲览照准,使刘氏子孙皆有列位。”

诏书一颁,诸王哪知就里,纷纷上疏效仿。却有不愿分封者,其子弟人人争执?,不得不以前例分封。未几便使诸王侯国分崩瓦解,而诸王侯子弟尚感激武帝赐爵之恩。内中却有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心怀不轨,看破武帝意图,坚决抵制不办,武帝便即看穿二人阴谋,便派人离间二王与子弟关系,时时监视二人行踪。

诸王之中有一燕王刘定国。乃是平定诸吕拥立文帝的刘泽之孙,自承袭王位后,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暴虐庶民,拈花惹草荒淫无道。其父刘嘉在日,因了年老不坚房事无能,定国庶母难耐空帷寂寞,定国便与庶母勾搭成奸,并私生一子。这还不够,见自己弟媳貌美,早是眼馋得垂涎三尺,只因老父还在苟延残喘,定国却是未便下手。待其老父一命归天没有了碍手,遂即下手将弟媳强行霸占使为小妾。小弟懦弱无能,与其理论时,这斯便舞刀弄棒只要取小弟狗命。小弟说句要入京告发,刘定国当即提刀在手,要将夫妻两人一同砍作肉浆,只吓得夫妻两人跪地喊爷方才罢手。小两口无奈,只得抱头痛哭,任由定国百般蹂躏。不料这斯纵淫成癖,沦为禽兽。见自己三个女儿年已成人,出落得花朵一般。心道女儿家迟早总要嫁人,与其使他人占了便宜,何若自己首先受用?遂强逼三个女儿轮流侍寝。这斯别无能耐,唯房事却是花样百出,粗暴风狂,污秽下流。女儿承受不了,稍有反抗便被打得遍体鳞伤,直至百依百顺方才住手。三个女儿终日以泪洗面,疼不欲生,只恨雷霆不劈老狗。因了这些丑事,定国生怕府中下人外泄,便即恫吓道:“有敢告发本王者灭九族。”下人个个摇头叹气,敢怒而不敢言。

开始,肥城令郢人经常过得王府向定国奏事,与定国长女刘婵有些交往。时日一久,两人相互渐生爱慕之情。头晚刘婵又被定国糟踏,恰是两个妹妹也来哭求刘婵,要刘婵生法带着两人一起逃出苦海,刘婵正自没有主张,却好这日郢人又来王府,被刘婵女仆瞧个正着。女仆便急报了刘婵,刘婵得便在花园之中与郢人幽会,哭诉了定国兽行,要郢人搭救姐妹三人。

郢人听后大怒道:“禽兽不如,妄为王侯,待我闯将去砍了这斯狗头,虽死无恨。”

刘婵忙牵衣哭求道:“公独自一人,怎敌王府千刃?如此不但救不了我等姐妹性命,还要空使郢君丧命。古人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何不缮就奏牍,得便上奏天子,也好为燕国百姓除一大害。”郢人也觉有理,遂强压一腔怒火,转身离去。谁料天不做巧,隔墙有耳。两人所谋,被定国庶母听得真真切切,一字不漏。心道:如若此事告至朝廷,不但自己与定国乱伦丑事暴露无疑,自己也再无脸面做人,而且定国被诛以后,自己后半生荣华富贵还有谁能养起?当下急忙报了定国。定国闻报,立命府役埋伏于王府门内,待至郢人正要逃出王府之时,早被府役拦了。刘定国嘿嘿奸笑道:“郢县令往日出府必要告辞,今日为何不告而辞?”

同类推荐
  • 抓到一个穿越者

    抓到一个穿越者

    不好意思,穿越者,风水轮流转,这次该轮到我这土著装逼了!这是一个征服穿越者的故事...
  • 后三国风云(下)

    后三国风云(下)

    公元534年,北朝的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与南朝的梁三国鼎立。随后,东魏被北齐高洋所篡,西魏为北周宇文家族继承,梁朝也经侯景之乱后被陈霸先所取。新成立的三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互相攻伐。公元577年,北周在宇文邕的带领下攻灭北齐,随即却被外戚杨坚窃取,最终隋朝于公元589年消灭陈朝,三国归隋。
  • 江山美人之星月传奇

    江山美人之星月传奇

    2499年特战队队长文星为了拯救意外死去的女朋友甘愿成为科学院的白老鼠,被送到一千年前的明朝,但是由于时光机的数据出错,文星居然成为皇太孙朱允文。当时的燕王朱棣已经有谋权篡位之心,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可是为了返回未来文星不得不委曲求全,可就在这个时候文星却意外收获爱情。爱情事业两如意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文星却意外收获回家的时间机器,是留下还是选择离开?文星会如何处置自己与隔世恋人的情缘呢?
  • 天上宫阙人间烽火

    天上宫阙人间烽火

    曹丕生于乱世,长于戎马。老爹是曹操,老妈是卞夫人。一个相貌丑恶诡计多端品行败坏,一个美丽端庄温柔善良。五岁学骑射,八岁写文章。十来岁开始追随老爹南征北战。十一岁学会逃命,死里逃生。十八岁抢到天下第一美女甄夫人。二十五岁封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三十一岁封太子,写《典论》。三十三岁父曹操死,封魏王,随即称帝。在位七年。丕为文学青年,战场英豪,情场老手,噬血皇帝。立志为文,却身陷储位之争;以为寿比南山,不料四十而卒。丕相貌近于父而不同于母,没有兄弟曹昂及曹植曹冲可爱,所以小时不为父母所喜。武比不过哥哥,文比不过弟弟。深受父母冷落。少时心理阴暗面比较大。十一岁哥哥曹昂战死,丕以为自己能成为曹家接班人,不料父母却钟情于弟曹冲。曹冲病夭,丕安慰父亲,却被父亲痛骂。心理阴暗面更加增大。弟植丰姿敏才,深为父母所喜。父有立幼废长之心。丕深感不安。在郭氏等女人帮助下,设计夺得太子之位。通过曹氏一家兄弟相残夫妻反目,众英雄豪杰跳梁小丑的粉墨登场,展现了人性的美与丑,光明与阴暗,乐观与悲观,表达了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
  • 权倾容亭

    权倾容亭

    他原以为这缺了一只腿的身体,是他身为特工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自此之后,他就安安生生的做后勤,生活再无起伏。可没想到,他重生到一个平行时空,在陌生的环境下,只有一条从他出生陪伴到他死亡的项链陪着他,这条项链背后又存有什么秘密。【一周必有一更】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虚空神镜

    英雄联盟之虚空神镜

    一次偶然的意外,他被传送至瓦罗兰大陆的班德尔城。身处异世的他,那份曾经的记忆却保留了下来。带着无限的商机,他没有去杀伐证道,而是干起了KTV,娱乐城,原本以为就此踏入人生巅峰。直到失踪哥哥的出现,却打破了原有的格局……
  • 圣魔剑尊

    圣魔剑尊

    天地之间,唯有剑气永不消散。踏破魔界九幽,手中剑,寒光凛冽。心中意,傲血奔腾!
  • 被巫妖吃了怎么办

    被巫妖吃了怎么办

    脑袋一阵眩晕,回过神来,入眼的是身才高大,身穿黑甲的骷髅,和一把捅向自己的黑亮色的大剑。嘶~~这是谁,我在哪,为什么要杀我!
  • 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在这个越来越危险的世界中,充斥着各种暴力不安的负面新闻与伤害事件。如何让孩子健康、安全地长大,已经成为所有父母最大的困扰。
  • 吾孤影流

    吾孤影流

    不一样的都市爱情,不一样的枭雄风情,不一样的通天背景,不一样的奇迹少年,丛然面对万千娇女,也可不变色,真正达到“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境界、、、丛然面对千军万马,只为心中的那股信念,也同样不变色——什么天才,妖孽,变态,全当是为了走向成功而垫下的垫脚石
  • 骗嫁之权臣有喜

    骗嫁之权臣有喜

    当奸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她没想到,重活一世,会成为一位卑鄙无耻丧尽天良的‘奸臣’,当朝一品左相。听说:奸臣顾相,残害忠良,迷惑君王,丧心病狂。权势在手、美人绕膝,金山银山,人人羡煞。可随之而来的还有:半朝文武的憎恨、冷酷暴君的猜忌,隔三差五的暗杀、美男美女的纠缠。她扶额叹息——权臣难当。划重点:女扮男装,女强VS男强;一对一双洁,绝无狗血出轨剧情;来吧跳坑~
  • 山河入梦

    山河入梦

    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南,主要人物则与《人面桃花》相衔接。陆秀米之子谭功达在新中国成为梅城县县长,在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中混杂了“桃花源”的梦想,而从上海流落到梅城的少女姚佩佩偶遇谭功达,成为他的秘书。在个体无法抗拒的现实中,谭功达的雄心屡遭挫败;憧憬着纯美情感的姚佩佩,则被命运捉弄,沦为逃亡的嫌犯。谭功达被下放到“花家舍”后,发现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桃花源”已在此实现;他与姚佩佩的爱情虽历经磨难,却劫数难逃,以心跳加速般的节奏展开……
  • 与恶魔来场交易

    与恶魔来场交易

    一场简单的交易一段奇异的旅程看他如何将人性的弱点当成致命的武器风雨飘摇的异界又能否挡住邪恶的攻击
  • 琉璃蓝:千顷之国

    琉璃蓝:千顷之国

    作者大大是第一次写魔幻小说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前七国志

    前七国志

    此书叙战国时,孙膑自请去云梦山鬼谷子处学兵法,途遇魏人庞涓,二人为兄弟,同去求学。后来学成后,二人各归其主,庞涓进攻韩国,孙率兵相救,生擒庞涓于马陵道,又会齐七国诸王,斩了庞涓。孙膑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