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61600000010

第10章 医患沟通的心理学基础(4)

(四)身心反应

在心身疾病的研究中往往比较注重“心身”的联系,而实际工作中发现,躯体疾病也可以成为心理应激源而引发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的联系问题。由于身体原因引起的心理反应不但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功能,而且成为继发躯体障碍的原因,这样,身心反应也就成为目前心身医学实际工作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了。

1.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反应

疾病的性质、轻重及病程等因素可以影响:①患者的感知;②自我意识转变;③对疾病的理智反应;④情绪反应。

2.躯体疾病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心理

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如脑血管意外或心脏病引起的脑缺氧;电解质和代谢紊乱导致的心理障碍,如高血钾可致意识障碍和知觉异常;高血钙可致神志淡漠、幻觉等。

3.躯体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

可分为两种:

(1)原发性心理障碍。原发性心理障碍是指功能障碍引起的心理后果,如视力、听力或运动功能的丧失。任何功能障碍都可对个体心理带来限制,有人以“投石入水”比喻石头入水溅起的水花是机体障碍后的功能丧失,水面的层层涟漪则是一系列心理问题。

(2)继发性社会后果。继发性社会后果是指患病后社会关系改变引起的后果,如患病后与家人的关系、对学习工作的影响等。

(五)常见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的影响

1.应激与心身疾病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者观察到环境的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反应,应激过程是一种强烈的能量代谢过程。目前,将常见的应激源分为四大类:①应激性生活事件,即生活中的重大变故;②日常生活中的困扰;③来自工作相关的应激源,如劳动条件、职业性人际关系等;④自然环境应激源,如大地震、洪水等。无论哪一种应激源,若长时间或过强地刺激人体,而人体又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时,均可能诱发心身疾病。

2.情绪与心身疾病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是否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可以保持内分泌适度平衡和机体功能的协调;而长期的负性情绪则直接影响大脑皮质对下丘脑内分泌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使体液、激素和酶等产生异常,导致各种急性或慢性内环境的失衡,从而影响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造成心身疾病或使病情加重,而心身疾病的持久不愈又反过来加重负性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3.性格与心身疾病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其对现实的认识、看法、情感反应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决定着个人对生活事件的易感性差异。性格健全者对生活事件的易感性低,即使有较重大的生活事件也对其影响不明显;性格不健全者对事件的易感性高,非重大的生活事件即可以导致身心疾病。

4.社会支持系统与心身疾病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获得他人在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从而增强自我心理防卫功能,消除或减轻应激所带来的精神紧张状态。社会支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以看见的支持,第二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绪上的支持。

人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独立生存,社会信息和来自社会的应激是最大的病因学要素,同样,由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构成的支持系统对心理矛盾冲突具有重要的缓冲作用。

第二节患方心理

一、患者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五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接纳与被接纳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爱和被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往往是动态的,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扩展及变化的,各种需要通常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不能机械地、静止地看待它。对患者而言,患病本身就是负性的生活事件,它使当事人陷入心理应激,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的变化,并由此对疾病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客观地认识患者的角色和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有助于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患者角色

角色(role)是戏剧学上的术语,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美国社会学家G.H.米德将社会角色(social role)从戏剧学中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意指与个体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模式的总和。当一个人接受了某一社会角色,他人和群体就会依据社会认同的角色标准对他的行为产生期待(角色期待),当个体的行为与角色期待相一致时,我们说他与个人扮演的角色是相称的,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或不恰当的。

患者(patient)通常指患有病痛的人,在英语中它由忍耐(patience)一词变化而来,也就是说,患者是忍受着疾病痛苦的人。当一个人被社会视为患者获得了患者身份时,我们说他取得了患者角色。患者角色是多数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一阶段不可避免地体验过的特殊的社会角色,它同其他社会角色一样,也存在着角色转换、角色期待和角色适应的问题,处理不当,将构成患者的心理问题。

患者角色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于1951年提出。他认为,患者角色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患者可以从常态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免除其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②患者对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因为疾病是超出个体自控能力的一种状态,也不符合患者的意愿,患者本身就是疾病的受害者,他无需对此负责;③患者应该努力使自己痊愈,有接受治疗和努力康复的义务;④患者应该寻求可靠的治疗技术的帮助,必须与医务人员合作,共同战胜疾病。我国学者汪勇认为,患者角色应该包括以下三点内容:①有生理或心理的异常或出现有医学意义的阳性体征;②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主要是医生以有关医学标准确认其疾病状态;③处于患者角色的个体有其特殊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

人们期望患者在接受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其角色能随着治疗康复的进程,及时地实现从健康人到患者,再从患者到健康人的转换,这样才可以使治疗康复的过程事半功倍。这种角色转换过程一旦受阻,意味着角色适应不良,表现为当事人不能很好履行与自己角色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而阻碍疾病的康复过程。常见的患者角色转换问题如下:

1.角色行为缺如

患者没有进入患者角色,主要表现为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或否认自己有病(精神病除外)。角色缺如的不良后果可能是拒医,从而贻误治疗时机,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角色行为冲突

同一个体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尤其是人到中年,当患病需要当事人从目前的角色转换为患者角色时,患者一时难以放弃原有的角色,左右为难,陷入角色的冲突之中。患者角色冲突多见于承担较多社会和家庭责任,而且责任感强、事业心重的人。

3.角色行为减退

已经进入患者角色,但由于其他更加重要的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从而影响治疗。

4.角色行为强化

角色强化常出现在病程后期,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已经习惯了患者的行为模式,不愿意从患者角色行为中解脱。

5.角色行为异常

患者患病后不能接受患病的现实,夸大疾病的影响和可能的严重后果,对治疗悲观失望,对医务人员实行攻击性言行,病态的固执、抑郁、厌世甚至自杀。

6.角色认同的差异

医务人员通常从理性的角度看待患者,强调患者应该履行患者角色赋予的义务,行为要符合患者的身份;而患者则往往较多地强调自己的权利,忽略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因此很容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

(二)患者的心理需要

作为特殊的社会成员,与健康的社会成员相比,患者的生存需要受到影响,安全需要受到威胁,归属与爱的需要被部分或完全剥夺,尊重的需要可能受到伤害,自我实现的需要感到无望,正因为患病后这些需要难以满足,会变得比平时更加强烈。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变化,是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患者的心理需要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安全需要

人患病后,疾病或损伤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的安全需要就升格为第一需要。患者和家属最期盼脱离死亡的缠绕,早日康复。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任何言行都会敏感地触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需要,积极的言行能得到患者及家属友好地配合与支持,大大有利于伤病的康复;消极的言行则使患者和家属产生抵触和对立情绪,自我保护心理的亢进不利于伤病的痊愈。

2.特别生理需要

患者由于伤病,身体和心理处于一种非正常的应激状态,生理需要格外强烈,但有着个性化的特点。一般来说,患者对饮食、睡眠、休息、排泄、温度等都要求很高,根据病情不同有特殊需要,如少吃多餐、卧床休息、室温保暖等。满足患者的这些需要,不仅是对患者生理和家属心理需要的满足,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能使患者的伤病更快更好地康复。

3.了解伤病相关信息需要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不知晓伤病相关的准确信息是相当担忧和焦虑的,因此,患者和家属非常迫切地需要知道伤病的诊断结论、治疗方案、预后结果、康复指导、医疗费用等翔实的信息,以便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相关准备。及时、准确地告知患者和家属这些信息,既是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也有利于开展医疗工作,避免医患纠纷。

4.关爱和归属需要

身体的伤病往往伴随着心理的脆弱或异常,患者从原自主自立的强势状态跌入身不由己的弱势中,特别需要获得亲友和别人的体贴、同情及关心,需要在医院有归属感,渴望得到医务人员和病友的认同、友谊及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以便更好地诊治伤病。患者对这些心理需要相当敏感,正常人不经意的言行举止,或是爱的温暖,或是情的冷漠,都会对患者产生心理冲击——信心大增或精神委靡。

5.尊重需要

人对尊重的需要始终是强烈的,这是他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体现。人患病后,在身体上、心理上,特别是社会印象上,人的价值意识都有严重受挫的感觉,本能地要维护尊重的需要,因此,患者既需要来自亲友和同事的尊重,也需要来自医务人员的尊重。后者尊重的意义更大,这是医患建立合作信任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6.高质量的生存需要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着提高,在不断丰富的需要中强化了健康需要,确切地说,是高质量的健康生存需要。患者和家属已不满足于医生仅仅控制或一般治愈了疾病,而是需要病愈后能够高质量地生活,能参加社会交往和活动,或能显着减轻疾病造成的痛苦等。尽管这是不易实现的需要,但毕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它要求医务人员把治疗、预防、康复及保健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求患者和家属配合治疗,早防早治,预防为主,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保障。

7.合理支出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与开支紧密联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个体看病该花多少钱合适,这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绝大多数患者的认识,已从以前的“看病不应花钱”转向“看病应花合理的钱”(即就医中产生合理支出的需要认知)。

二、患者的心理特征

疾病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患者内外环境的改变,作为患者大脑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来患者心理上的变化,我们称之为患者的心理反应。在心身疾病研究中注重“心‐身”;而临床上,躯体疾病也可以导致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身心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功能,而且成为继发躯体障碍的原因。

(一)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1.行为退化,依赖性增强

患者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往往显得幼稚,好似孩童。明明可以忍受病痛,但还是要呻吟、哭泣,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唤起关心和同情。明明可以克服困难照料自己,但还是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在亲人面前常常表现出孩子般的激动和娇气。

2.情绪不稳,易激惹

患病后常给人以脾气不好的感觉,变得好挑剔,稍不顺心便大发雷霆,有时将怒火发泄于自身,自罪自责。

3.感觉敏感,异常感觉增多

患病后患者的社会活动大大减少,注意力从外部转向自身,从而使感觉过程增强。大部分患者过于敏感,有疼痛、牵拉、挤压、肿胀等躯体不适感,其感受的程度常与躯体改变的程度不相符合。有的患者过分关注躯体,甚至能感受到心跳、胃肠蠕动等正常的内脏活动;有的患者对周围环境刺激也有感受性的变化,如对正常的声音、光线、温度等刺激过于敏感;有的患者出现时间知觉上的变化,感到度日如年;个别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幻觉、错觉,例如,截肢后患者出现的“幻肢痛”,感到已经不复存在的肢体有蚁行感、牵拉感、疼痛感等异常感觉。

4.记忆减退

除脑器质病变所致的记忆力减退以外,许多躯体疾病都可能伴发明显的记忆减退,如慢性进行性肾衰竭、糖尿病、慢性气管炎、恶性肿瘤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至道狂龙

    至道狂龙

    是神就应凌驾九霄,是魔就应称霸天下………………
  • 逆星界

    逆星界

    诸天万界,数万星辰,百族林立。少年青木释,身负太阴,太阳两大极限星辰之力。看他如何逆乱星河,成就混沌之主。(阴阳起,天下乱。)(主角比较冷酷,且一言不合就杀人,心脏不好的小朋友,千万不要看。)
  • 绝世九凤:逆天三小姐

    绝世九凤:逆天三小姐

    穿越重生竟然是第一废柴?21世纪第一杀手表示“这个世界玄幻了”。白痴?废柴?恶毒后妈?白莲花姐姐?对不起,没兴趣陪你们玩,通通除去。什么?你家有个地级丹药师,还有个半神器?不好意思,神兽跟我跑,神器随手来,丹药当糖吃,美男碗里来~就让姐告诉你什么叫做:当上总经理,赢取高富帅,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
  • 不撞南墙,只撞你胸膛

    不撞南墙,只撞你胸膛

    相爱的人,最终还是难免相杀。林念莳本以为自己是猎人,不想却一步步走进了猎物设下的陷阱——假作真时真亦假,顾言箴的假作真,竟就成全了她的真亦假。她想要做他的渡,可却忘了,他是她避不开也不愿避开的劫。在这场角力中,没有人能全身而退。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青春无敌谁最狂

    青春无敌谁最狂

    这是一本青春校园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的上学经历,主人公为水淼儿。
  • 如果你也汀说

    如果你也汀说

    后来有记者采访夏晚星,人生璀璨了二十多年,风生水起了20多年,有没有让自己特别后悔的经历?夏晚星一双好看的眼睛突然盯着镜头,说了一句:“最后悔的事,就是为了一个人拔光了身上所有的刺。”陆汀知看着采访视频里的女人,视屏里的她,眼角的泪痣格外的刺眼,果然,还惦记着那个初恋。然后又有记者问,“传言,你和嘉衍的执行总裁陆汀知是情侣,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这次夏晚星连头都没抬,听见陆汀知这三个字就哂笑了一声,“不好意思,我不喜欢同性恋。”顿时全场哗然,一直传言嘉衍总裁不近女色,原来真相竟是如此,嘉衍的第一执行总裁,竟然是个同性恋!!!-助理在一旁不停的擦着冷汗,心想,这个月的奖金怕是又要没了,“陆总,要不把这几个视频让公关部去处理?”陆汀知沉着脸说到:“打电话给那个不知死活的女人,她要是再敢在外面乱说,我不介意把她舌头割了拿去喂狗!”
  • 百花签之梦忆兰泽

    百花签之梦忆兰泽

    西有洛棂,生百花,安乾坤。从此世间花事,事由心生,生生不息。往事就像百川河流,相逢总归万流归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星争霸

    九星争霸

    乱世当枭雄,谁与争锋,百家齐出,谁是真正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