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98200000003

第3章 媒介合影:七个成员的讲述(2)

报纸具有的可复制性和可保留性,使得信息的传播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延伸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当你遇到精彩的报道或者文字时,你也可以永久保存这张报纸,它能够为你反复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报纸具有的深度透视的优势,使得人们对新闻事件的了解不再仅仅限于简单信息的掌握,而是能够全方位、深入细致地了解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历史。而这点,正是报纸和其他媒介长期抗衡的核心优势。有人说,报纸能够吸引较多的“高脑读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些“高脑读者”需要更多的具有全面报道和深度分析的新闻及资讯,而报纸不仅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还会解释“为什么会发生”。

报纸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能有效地传递出某一个地区和大众的喜怒哀乐。大众对和自己接近的新闻更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地域性的报纸恰恰能够为大众提供最“亲切”的新闻信息。

正因为报纸具有如此众多的特点,使得报纸在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信息传播领域的统治者和绝对权威的体现者。

二、杂志——知心可亲的“大哥”

(一)杂志的简史

杂志一词在英语中叫做“magazine”,源自法语中的“magasin”一词,原意指的是“仓库”。杂志又可以叫做期刊,是指装订成册、定期或者不定期出版发行的出版物。杂志都有固定的名称,每一期的版式都是基本固定和相似的。和报纸相比,杂志除了有精心设计的封面外,选用的印刷纸张质量更好,装订成册后比较精美。

据说,杂志的雏形是1693年在伦敦出现的。当时,伦敦的一位书商创办了一种叫做《妇女之神》的两面印刷的单页刊物,其内容涉及恋爱、婚姻、打扮、名誉、性生活等。到了1731年,伦敦出版了一种叫做《绅士杂志》的定期刊物,第一次以“杂志”命名。从此以后,杂志就逐渐成了定期刊物的通称。在18世纪中期以后,杂志开始在西欧逐渐流行,并开始和报纸分庭抗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

1741年,在美国第一份报纸诞生后的50年,杂志也开始进入到了美国的媒介市场。美国的第一代杂志出版人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安德鲁·布拉德福德。当时两个人都想要争当美国第一个杂志出版人。布拉德福德首先出版了《美国杂志》,然而,富兰克林也不甘人后,三天后也出版了《大众杂志》。虽然两份杂志的存在时间都不长,但是它们都为美国的杂志业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启蒙时代。

到了20世纪上半叶,杂志开始在美国逐渐成熟了。这时候美国出现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杂志,比如20年代创办的《纽约客》,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代作家和艺术家施展才华的主要天地。而差不多同时代出现的《时代》,今天成了美国最大的杂志之一。

在我国,杂志这个词最早主要是指零碎的笔记等。很多时候也用作一些书的名字,比如宋代周辉有《清波杂志》、清代王念孙有《读书杂志》,等等。而中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以“杂志”命名的刊物是1862年英国传教士麦嘉湖在上海创办的《中外杂志》。可惜的是,《中外杂志》创办之后,中国的期刊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用“杂志”为这类刊物命名。直到20世纪初以后,以“杂志”命名的期刊才多了起来。

在传媒业初步发展的时期,报和刊没有严格的区分,出现了不少亦报亦刊的媒介。

今天,我国的杂志主要分化为两个阵营:一个是走低端路线的期刊,以发行量为主导,着名的有期刊界“四大名旦”——《读者》、《知音》、《家庭》、《女友》,都是走平民化的道路;另一个是走高端路线的期刊,以时尚、广告为主导,具有代表性的有《时尚》、《世界时装之苑》等,走的是都市年轻白领的道路。

(二)杂志的种类

杂志的种类很多。比如,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综合性杂志和专业性杂志;前者又可以分为娱乐性杂志、新闻性杂志和知识性杂志。从读者对象上看,可以分为青年杂志、少儿杂志、女TJ 10Td[性杂志等。从表现形式上看,可分为画刊、文字型杂志、字画结合型杂志。从出版时间看,可以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和不定期刊。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杂志中,目前我国有几类杂志是尤其引人关注的。比如行业性杂志,这类杂志主要针对某一类特定的受众展开传播,重点在于满足读者对象的趣味和对信息的需求,在传播上较有针对性。另外,时政新闻类杂志是比较受读者青睐的类型。这类杂志主要以时政新闻为传播的主要内容,代表性的刊物有《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等。这类杂志在我国目前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第三类是纯粹商业化的期刊,比较典型的像《时尚》、《瑞丽》、《精品购物指南》等,它们从广告主和受众的角度考虑,主要以商业利益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目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这类杂志有着较广阔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杂志是将国外优秀杂志包装为中国版本,比如《哈佛商业评论(中国版)》、《体育画报(中国版)》等。

在美国,早期的杂志一般是以上流社会的读者作为主要受众对象。比如《北美评论》、《大西洋月刊》等都是其中典型代表。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杂志受到电视的冲击,很多杂志社被迫关闭。到了80年代,大量专业性、对象性、文摘类的杂志开始出现,比如《父母》、《读者文摘》等。

(三)杂志的“轶事”

中国杂志的奇迹——《读者》。1981年,《读者》在甘肃创办,当时叫《读者文摘》,这是一本大众文摘类杂志。创办之初的宗旨是“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一本发端于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杂志,发展到今天,却成为中国和亚洲期刊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在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仅次于美国的《读者文摘》、《国家地理》和《时代周刊》,位于第4位。今天,《读者》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销售。说到《读者》的成功,戏剧家魏明伦也曾评论道:“《读者》不靠‘枕头’,不靠‘拳头’,却能超越‘两头’书刊的销量。靠的是什么?文学感染力,知识信息量,观赏趣味性,德育、智育、美育,多种维生素。”

美国知识分子的象征——《纽约客》( The New Yorker)。2007年,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杂志《纽约客》诞生82周年。82年前,当哈罗德·罗斯创办这份杂志的时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份杂志日后会成为美国纽约文化界的象征。《纽约客》在创办之初就确立了原创文学、文学评论和幽默漫画等几个特色栏目。《纽约客》逐渐发展为偏重文学创作,而又擅长于讨论严肃话题的舆论阵地。《纽约客》的影响力波及了全世界。中国的《书城》从内容及版式上都是尽力模仿《纽约客》。在《纽约客》的创刊号上,出现了一个带高礼帽夹单片眼镜的卡通绅士形象,他成了《纽约客》日后的象征。

中国的新锐杂志——《新周刊》。《新周刊》1996年创刊于广东。从创刊开始,这份杂志就凭借其选题的精到、文风的有力、封面的先锋、专题策划的独到等特点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新周刊》的总编辑总结其“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思维,创造一种重新整合新闻资源的方法;二是新观念,强调报道角度的重要性,努力寻求新的观察点和新的观念;三是全新的表现方式,将文字、图片以及版式风格等融为一体。由此,《新周刊》一直努力在做“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

相关链接:《新周刊》杂志社认为自己应当被记住的15期杂志

第一本:《零期》

第二本:《中国不踢球》

第三本:《1997大盘点》

第四本:《我爱你》

第五本:《泰坦尼克号全内幕》

第六本:《弱智的中国电视》

第七本:《世界杯世纪末大盘点》

第八本:《城市魅力排行榜》

第九本:《20年中国备忘》

第十本:《找个地方躲起来》

第十一本:《戏说时尚》

第十二本:《20世纪的100张名片》

第十三本:《飘一代》

第十四本:《第四城》

第十五本:《2000中国电视节目榜》

(四)杂志的影响力

杂志提供了另外一种记录世界变动的方式。这种方式和报纸相比,时效性显然不如报纸,但是他却显示出了强大的观察问题和探究事实背景的“大哥”风范。杂志不仅告诉我们新近发生的重大和有趣的事件,更把这些事实放置于更大的背景下进行解析。

借用美国传播学者彼得森在其着作《20世纪的杂志》中的话,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杂志的影响力:“尽管杂志的及时性不如广播和报纸,但它仍能十分及时地反映新近发生的事件。它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使它区别于书籍。连续出版的杂志,可刊登读者反应,对问题展开讨论,故能使争论长期持续下去,可不断增加其影响,而不是一次终结。再者,杂志的篇幅和读者的阅读习惯,都使它能就有关问题发表长篇大论。与其他印刷媒介一样,杂志更多的是吸引读者的理智,而不是他们的感觉和情绪。杂志不像广播媒介那样稍纵即逝,不需要在特定时间内注意收听,也不像报纸那样被看完就扔,一期期杂志都可以在读者家里保存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一句话,杂志的特性充分地满足了从容不迫、好评头论足的读者对解释性和指导性媒介的需要。”

如果说,报纸是信息供给的集散地,那么杂志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杂志让我们能够在这个信息充斥的时代稍微驻足停留,细细品读或委婉、或震撼、或触动心灵的文字。杂志就像一位知心的“大哥”,娓娓道来而又无微不至,将他所承载的理念与价值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提供着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某个坐标。

三、广播——能言善辩的“大姐”

(一)广播的简史

广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信号工具,其中既包括声音信号也包括图像信号。狭义的广播仅仅指声音广播。

今天,我们对同步传递信息是如此的熟悉,因此我们很难想象,过去在两地传递信息可能要花上人们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信息传递快速的变化。1835年,塞缪尔·F·B·莫尔斯在美国第一次验证了他的电磁电报系统。1843年,他要求国会给他30000美元,架设4条电报线。第一条官方消息——“上帝做了什么?”——在1844年3月24日从巴尔的摩传到华盛顿特区。这个具有开创性的举动,为日后广播的出现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广播真正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的20年代。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美国的匹兹堡KDKA 电台获得了美国商业部颁发的执照,开始正式播音。当天的广播从20点开始,持续到晚间零点以后,这次播音成为世界广播业的开端。之后,法国、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都相继设立了广播电台。广播的出现,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家和广告商,他们开始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种新媒介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发现,广播中的固定节目往往能够吸引大批固定的听众,从而为广告商带来巨大的广告收益。

目前,在美国大约有12000座电台,其中调频台和调幅台各占一半。目前在美国最赚钱的电台是大城市中的大型调频音乐电台和主要针对老年听众的调幅新闻/生活电台。

我国的第一家电台出现在1923年。当时由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呼号为XRO 的电台在1月23日首播,其节目主要由文艺节目和一些新闻构成,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但是,因为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电台很快就被取缔。1924年5月美国开洛公司又在上海法租界开办了一家电台,呼号为KRC。这家电台和着名的报纸《申报》合作,在报馆内设立播音室专门报告新闻。这座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

广播媒介在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冲击下,曾经一度陷入艰难的发展境地,甚至有不少人断言,广播将从此消失。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新崛起的电视夺走了众多的广播听众,更有人认为,这是广播的末日。然而,在美国,到了20世纪60年代,调频立体声广播和非商业性广播发展起来;70年代,体育节目受到人们喜爱。美国全国足球转播,尽管电视观众有4500万,但是广播听众仍有1000万,许多人是边听边看;1979年,纽约WKTU 广播电台靠着只播放流行音乐,由本无名声一变而成为全国听众最多的电台。网络的出现也给广播带来了生机。面对网络的冲击,广播首先上了网,在网络中我们可以自由收听多个电台的节目,网络更将广播的互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变化其实在提示我们,广播只要找对自己的受众,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依然是有自己一席之地的。

同类推荐
  •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分五章,前三章依次从词汇、句子、段落三个层次将日汉语言特点对比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适当的翻译对策,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翻译意识和专业翻译素养,避免误译、错译和漏译。第四章的实践篇则是对前三章所学知识的总复习,总操练。翻译实践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演讲稿、广告词、政治宣言、新闻日语、说明书、商务信函、法律合同等文体。第五章是第四章翻译实践的参考译文。学习者可以在不同文体的翻译实践中,体会到不同文体在翻译过程中的异同点,掌握不同文体的翻译规律,从而能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更好地把握翻译尺度。
  • “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新课堂教学与语言艺术

    新课堂教学与语言艺术

    新课程改革,如初升的朝阳,照亮教育的一片天地,给其间的每一角落都染上生命的色彩,催生出无尽的希望。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新语言。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每一位从教者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面对全新课题,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沐浴着时代阳光前行,自身不能不带上阳光的色彩、阳光的味道、阳光的品格;但同时,也不能不从心底催生出无限的活力与渴求。
热门推荐
  • 热血末日录

    热血末日录

    热血不会冷却、末日自迎新生、求推荐、求收藏、想跟作者谈论的请加群55172925、
  • 术的世界

    术的世界

    这是个神奇的世界!术的世界!威猛的武术,绚丽的法术,诡异的幻术,强大的禁术,稀有的秘术,更有万恶的邪术......李玄意外来到了这个术的世界,却留下了一段段不朽的传说。
  • 我拿错剧本了怎么办

    我拿错剧本了怎么办

    这是一个阴差阳错的故事,即时间穿梭到另外一个世界。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让女主狂揪头发只想大喊一声:"我拿错剧本了怎么办?"以下有小型剧透:这是一篇末世文,但是并不是种田、重生、系统文,非要说可能算末世校园,希望大家有新鲜感,文一开始可能对某些人来说有点小白,因为这就是女主的性格,还有女主角所在的环境,小月一直在反复强调女主的幸福,末世中的幸福,但是女主决对不会是小白花,她是爬藤蔷薇,一种生命力巨顽强、花香巨浓烈的花。女主的金手指不多,并且她会为这些付出代价的……真的是每一个金手指的背后都有坑!这是一篇买股文,大家可以自己决定剧情的发展,真的完全随你们,小月的大纲随时改,过渡期有些人物会死,大家买股要快,小月爱你们。鞠躬感谢。
  • 疲门

    疲门

    我曾见得海外开仙门,聆听那飘渺仙音。我秉承家传,济世救人。我曾认为江湖离我很远,但是却突然发现自己就身在江湖之中。
  •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夏秋冬和你

    春夏秋冬和你

    去爱每一个春夏秋冬,去爱唯一的你,你是天地,你是风雨你是晴,你是我的一年四季
  • 那些破儿事

    那些破儿事

    作者的傻逼小日常,忧伤滴小日常,反正就是小日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叔讲自己

    大叔讲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己,也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完美职业,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完美的家,但在现实中却有种种烦恼,徘徊不定,请让一个不务正业的准大叔,带你打开自己内心的世界,去看清楚自己,我不会写小说,也写不出小说,但我可以和大家分享我的世界,带你走进我的世界,去看清楚属于你的世界,谢谢……
  • 独一无二的故事

    独一无二的故事

    时间会冲淡记忆,文字它是个好东西!记录自己的故事和体会,也许会成为别人眼中很有启发的故事!谁都年轻过,但是重新思考和行动才会让年轻的生命变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