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3800000038

第38章 北宋末年的政治——宋徽宗、蔡京集团的黑暗统治(1)

徽宗一朝二十五年,是北宋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政治上,除了对职官制度稍作改革以外,几乎一无建树。在宋徽宗和以蔡京为首“六贼”的黑暗统治下,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首先,新旧党争已发展成为残酷的政治迫害,使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其次,在“丰亨豫大”之说的鼓噪声中,徽宗大肆兴建园苑和挥霍享乐,使他成了北宋历史上最为荒淫无度的皇帝。第三,蔡京等“六贼”也竭尽奢侈腐化之能事,他们把持朝政以后,又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将政治搞得混乱不堪。第四,为了挽救财政危机,蔡京等人打着“变法”旗号,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对百姓的剥削,从而极大地加剧了阶级矛盾,至徽宗朝末年,几乎同时爆发了北方的宋江起义和南方的方腊起义。这一切都严重地削弱了北宋的国防力量,使它完全丧失了抵御外侮的能力。

第一节 徽宗朝初年的政治

一、徽宗初立与新党的再起

宋徽宗(1082-1135)即位之初,尽管已经十九岁,但为了酬谢向太后对自己登上皇位的支持,仍请她垂帘听政。元符三年(1100)四月,门下侍郎韩忠彦拜右相,李清臣除为门下侍郎,安焘为知枢密院事,并召范纯仁、苏轼自贬所赴京城。章惇因站错了队,加之与向太后政见不合,即被罢为山陵使。

八月,葬哲宗于巩县皇陵,陵名永泰陵。十月,韩忠彦进位左相。知枢密院事曾布因有“定策功”而出任右相,向太后成为后宫中继高太后以后最大的保守势力的代表,不过她接受高太后过分卷入政治的前车之鉴,加上徽宗已经成年,所以听政半年后,就宣布还政。

韩忠彦才德平平,只因为他是韩琦之子,加之其弟嘉彦娶神宗之女为驸马都尉,所以在元佑时期深受高太后赏识,哲宗“绍述”时,被罢知真定府,其政治上的保守态度由此不难想见。韩忠彦执政后,成了旧党的领袖,在他的建议下,文彦博、司马光、吕公着、吕大防、刘挚等三十三人被追复了官职,一些旧党分子纷纷获得进用。废后孟氏被尊为元佑皇后,与刘皇后享受同等礼遇。一些新党分子则受台谏官的弹劾而相继遭到贬黜,如蔡卞以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再被贬往太平州(安徽当涂)居住;蔡京被夺职提举洞霄宫,出居杭州。章惇罢相后又被逐出朝廷,一再遭到流放,于次年二月病死于睦州(浙江建德)。朝廷中旧党的势力,已呈现出超过新党之势。

因为徽宗的继位具有很大偶然性,所以他除了娴熟于绘画书法和鉴赏古董玩物,热衷于斗鸡走狗和蹴鞠玩耍,以及沉湎于酒色以外,对于朝廷政事,可以说一无所知,亦一窍不通。是年三月,他命翰林学士曾肇起草了一道诏书,其中谓:“朕方开谠正之路,消壅蔽之风,其于鲠论嘉谋,惟恐不闻;闻而行之,惟恐不及。其言可用,朕则有赏;言而失中,朕不加罪。朕言惟信,非事空文。”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看起来似乎表明他颇有一些“锐意图治”的样子,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不过是词臣的一厢情愿而已。尽管朝廷官员纷纷就神、哲两朝因变法和废法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建议,徽宗却都不予听取,有关是非得失依然纠缠不清。就以修神宗一朝国史而言,元佑史臣与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后人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自为说,议论纷然。虽然有人提议:对于原宰相之家所藏记录,“宜尽取用,参讨是非,勒成大典”。但是这个意见也没有被徽宗采纳,数年后新修的《神宗实录》,仍一依王安石《日录》中的是非为是非。

十一月,鉴于元佑、绍圣均有所失,遂下诏改明年为建中靖国,表示要以大公至正,消释朋党之意。可是,御史中丞王觌对改元并不满意,他认为:“神宗作法于前,子孙当守于后,至于时异事殊,须损益者损益之,于理固未为有失也。”明显地站在元佑一方。而曾布则向徽宗“密陈绍述之说”,要他继承神宗的变法遗志。

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向太后去世,旧党失去了靠山,打击可谓不小。七十岁的范纯仁亦于本月去世,遗表谓:“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便民。达孝道于精微,扩仁心于广远。深绝朋党之论,详察邪正之归。”足见徽宗的奢侈腐化早已声名远播,否则不会向他提出“清心寡欲”的遗愿。在曾布的影响下,徽宗已逐渐倾向“绍述”,一些新党分子再次获得进用,旧党分子又被排挤出朝廷,曾布与韩忠彦的矛盾也日益表面化。范纯仁之弟、尚书右丞范纯礼为此上疏道:迩者朝廷命令,莫不是元丰而非元佑。以臣观之,神宗立法之意固善,吏推行之或有失当,以致病民。宣仁听断,一时小有润色。盖大臣识见异同,非必尽怀邪为私也。今议论之臣有不得志,故挟此借口,以元丰为是则欲贤元丰之人,以元佑为非则欲斥元佑之士,其心岂恤国事?直欲快私忿以售其奸,不可不深察也。

范纯礼的话,矛头明显指向曾布,目的是要为旧党争一席之地。于是曾布借驸马都尉王侁之口,“诬其辄斥御名”,将范纯礼罢知颍昌府。安焘、李清臣因不愿追随曾布也相继被出知州郡。为获得党助,曾布又将王安石的学生陆佃由试吏部尚书擢为尚书左丞,将在“绍述”中迫害旧党分子的急先锋温益由侍读擢为尚书右丞。但是陆佃每次涉及新旧两党之争时,持论颇为公正,这使曾布大失所望,而温益却是两蔡死党,这一点又不为曾布所知。

正当此时,新党邓绾之子、起居郎邓洵武上书徽宗谓:陛下乃先帝子,今相忠彦乃琦之子。先帝行新法以利民,琦尝论其非。今忠彦为相,更先帝之法,是忠彦能继父志,陛下为不能也。必欲继志述事,非用蔡京不可。

邓洵武所以要挑拨徽宗与韩忠彦的关系,公开为蔡京张目,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由他的新党立场所决定;二是邓洵武曾“用蔡京荐,复史职”,此举也是为了报恩,而一旦蔡京当上宰相,对他当然大有好处;三是个人品质有其父之风。神宗曾说邓绾:“操心颇僻,赋性奸回,论事荐人,不循分守。”若将这一评语用在邓洵武身上,一样适用。邓洵武还对徽宗说:“陛下方绍述先志,群臣无助者。”于是上《爱莫助之图》以献,将朝廷百官别为“元丰”、“元佑”两列,每列又各分宰相、执政、侍从、台谏、郎官、馆阁、学校七重。在左边“元丰”一列,执政以下的官员只有温益一人,其他每重也不过三四人;而在右边“元佑”一列下,累计各重官员有上百人之多。邓洵武以此告诉徽宗,若要绍述,“非相此人(蔡京)不可”。曾布本来与蔡京的矛盾很深,但既然徽宗已有任用蔡京之意,同时看到宰执中新党势力尚不够强大,为了引蔡京以自助并彻底斗倒韩忠彦,只得勉强表示同意。于是徽宗于当年十一月下诏,将蔡京召回京城,出任翰林学士承旨。

二、蔡京擅权与“元佑党人碑”之立

若言宋徽宗为“绍述”而召回蔡京,那是对他品格的一种抬举,因为不管怎么说,毕竟还是公事。事实上,徽宗召回蔡京尚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将蔡京留在身边,可以作为自己玩赏享乐的知己和参谋。原来蔡京此人,品质尽管十分卑劣,但鉴赏文物古董却是高手,又写得一手好字,北宋书法四大家,人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若仅以字的优劣论,蔡京恐怕并不逊于蔡襄,故后人以为,此处之“蔡”实指蔡京。徽宗即位之初,就命宦官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前往江南“访书画奇巧”,童贯在杭州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与蔡京打得火热,蔡京便通过童贯将自己“所画屏幛扇带”和搜刮到的珍奇古玩源源不断地给徽宗送去,“且附语言论奏”,由是得到徽宗的欢心,先让他知大名府,接着再有翰林学士承旨之召。往昔神宗初登位,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变法,从金陵府召回王安石为翰林学士;这次徽宗初登位,为了“绍述”——号称继承神宗遗志,从大名府召回蔡京为翰林学士承旨。

从表面上看,此两事何其相似乃尔,实际上却南辕北辙。神宗是一个有为之君,徽宗却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帝王;王安石是着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蔡京只是一个投机分子和打着变法旗号的假变法派分子。两方的品质和任用目的可谓完全不同。

翌年改元崇宁(1102-1106),表明徽宗要以绍述煕宁新政为志,从而标志了北宋后期一个新的政治转折的开始。

蔡京入朝后,先与曾布联手力攻韩忠彦。崇宁元年(1102)五月,韩忠彦以“引用元佑党,尽变神考法度”的罪名,被罢去相位,出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闰六月,蔡京抓住曾布任命亲家陈佑甫为户部侍郎的把柄,责问他“奈何使宰相私其亲”?曾布不服,在徽宗面前大声争辩,温益弹奏其无礼,徽宗不悦,于是曾布被罢去相位,出知润州。但是蔡京必欲置这位早年的夙敌于死地,后来又给他加上“赃贿”和“弃湟州”等罪状,将他流放到岭南居住。

蔡京在扳倒韩、曾两个政敌的同时,又将李清臣等元符年间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大臣放逐到远州,并追贬司马光、文彦博等元佑诸臣之官。

是年七月,徽宗拜蔡京为右相,并对他说:“神宗创法立制,先帝继之,两遭变更,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卿何以教之?”蔡京顿首表示:“愿尽死。”君臣之间这撮双簧戏的开场,揭开了在徽宗和蔡京集团的统治下,北宋政治进入到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并最后导致北宋的灭亡。

蔡京得志以后,首先对以前的政敌开展残酷的报复。八月,司马光等二十一名旧党子弟都受到牵连,不允许让他们在京城为官。九月,在蔡京的唆使和具体策划下,徽宗下诏将在元佑和元符末曾任宰执的文彦博、吕公着、司马光、吕大防、刘挚、范纯仁、韩忠彦、王珪、梁焘、王岩叟、王存、郑雍、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苏辙、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等二十四人,曾任待制以上的苏轼、范祖禹、王钦臣、姚勔、顾临、赵君锡、马默、孔武仲、王汾、孔文仲、朱光庭、吴安持、钱勰、李之纯、孙觉、鲜于侁、赵彦若、赵禼、孙升、李周、刘安世、韩川、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王畏、吕陶、王古、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等三十五人,余官秦观、汤彧、杜纯、司马康、宋保国、吴安诗、张耒、欧阳棐、吕希哲、刘唐老、晁补之、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孔平仲、王巩、张保源、汪术、余爽、郑侠、常立、程颐、唐义问、余卞、李格非、商倚、张廷坚、李祉、陈佑、任伯雨、朱光裔、陈郛、陈瓘、苏嘉、龚夬、吕希续、欧阳中立、吴俦、吕仲甫、徐常、刘当时、马琮、谢良佐、陈彦黙、刘昱、鲁君贶、韩跂等四十八人,内侍张士良、鲁焘、赵约、谭裔、王偁、陈询、张琳、裴彦臣八人,武臣王献可、张巽、李备、胡田四人,共一百十九人,“御书刻石端礼门”,史称“元佑党人碑”。

蔡京犹嫌不够解恨,又遣心腹考定元符末年数千名应诏上书言事的官员,从中挑出五百八十二人,将他们分为“正”、“邪”两等,其中正等再分三等:正上、正中、正下;邪等再分四等:尤甚、邪上、邪中、邪下。划分的标准是“同己为正,异己为邪”。然后徽宗以元符末上书人钟世美以下四十一人为正等,“悉加旌擢”;范柔中等五百余人为邪等,“降责有差”。元佑皇后孟氏也再次被废黜,仍居瑶华宫。十月,又将刘奉世等二十七人作为“元符末党人”,罢去祠禄。同时下诏:“宗室不得与元佑党人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崇宁二年正月,蔡京进位左相,蔡卞以宫观官兼侍读擢为知枢密院事,兄弟两人共掌文武两柄。力主恢复新法的张商英由尚书右丞除为左丞,吴居厚自户部尚书除为尚书右丞,安惇自兵部尚书除为同知枢密院事。尚书左丞赵挺之,在绍圣时期打击“元佑党人”不遗余力,且与蔡京素无矛盾,蔡京也将他援引为同党,先后除为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继而擢为右相。蔡京表面上打着新法的旗号,用煕宁时设置条例司的故事,于前一年在尚书省置讲议司,讨论煕、丰已行法度及神宗欲行而未行者,自任提举,以户部尚书吴居厚、翰林学士张商英等人为详定官,起居舍人范致虚、太常少卿王汉之等人为参详官。但是经过这种讲议,新法屡经变更,绝大多数已失去原来推行的本意,成了对百姓加强掠夺的幌子。

为进一步迫害“元佑党人”,蔡京再次怂恿徽宗下诏:“应元佑及元符之末党人亲子弟,不论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阙下。令开封府界各据地分察觉。如当职官知而不纠,或不用心探缉,遂致容隐,别因事败露者,并重行黜责。其应缘趋附党人,罢任在外,指射差遣及得罪停替臣僚,并依党人子弟施行。”八月,又应官员奏请,下诏各地路州郡,将党人名单“于监司长吏厅立石刊记,以示万世”。十月,又诏:“应元佑系籍人,并依寄禄官与请给,更不注差遣,见有差遣人并罢。其子并亲兄弟,并与宫观、岳庙差遣。

同类推荐
  • 嘉靖风华

    嘉靖风华

    一觉醒来来到了安陆(湖北钟祥),成为了兴王世子,即将要成为嘉靖。他要如何稳定朝局,让已经没落的大明朝走向何方?读书群:1149760224随遇而安写手
  •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本书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三国之王者降临

    三国之王者降临

    玩个游戏而已,居然穿越了。李惠民一头扎进汉末,成为凉州军阀李傕的侄子。此时,董卓刚死,汉室江山风雨飘摇,山东诸侯并起,凉州军朝不保夕。为了活命,李惠民只能努力挣扎着一路前行!
  • 明末三国传

    明末三国传

    一群高中生穿越去了明末,有的投靠了李自成,有的投靠了满清,还有的则苦苦维持着大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明末的格局,这就是明末三国列传
  • 大唐好相公

    大唐好相公

    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百废待兴。太子稳坐东宫,李世民野心勃勃。武将定江山,文臣思治国。穿越来的秦天只想当一个好相公,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存在要合理

    快穿之存在要合理

    容貌平庸、双商平庸的晏欢终于在落榜五次后考上了宇宙管理局位面管理分局的“合理部”,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社畜。作为“合理部”的一员,晏欢的主要工作是要把小说衍生界面中所有的不合理变成合理。(简介无能,有男主,不定时更新,不定数字更新)
  • 神域之龙翔天下

    神域之龙翔天下

    诸神大战后,神遗大陆纷争并起,落魄少年于乱世中崛起,横扫敌手,举世皆敌
  • 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

    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

    59年前,在中国东北一个不大的港口城市葫芦岛,仁厚的中国人开始将105万敌国的国民,其中包括一些曾经直接伤害过中国同胞的日侨俘送回他们的故乡日本。发生在1946年的这次遣返日侨行动,至今还令许多日本人感动,不断有人越洋过海,前来寻访他们的“再生地”葫芦岛。
  • 毕业季不再见

    毕业季不再见

    十年之约,邂逅偶像,发生车祸,离奇重生,预知未来,影后归我,歌后送我,好运滚滚,偶像求婚,甩手走人。开演唱会,现场求婚……小说故事纯属虚构。
  • 亲爱的有公主病

    亲爱的有公主病

    故事属于一家超级白金学院——四叶学院。它是为国家顶级艺术学院输送人才而建立的,毕业生会进入圣马丁,帕森斯茉莉亚等著名大学。艺术是有钱人的游戏,四叶学院里自然充满了名流财阀的子女,在这群高贵的帅哥美女中,有一天来了一个如小白花般善良天真的草根女,而不出所料的是,这朵小白花从入校门的第一天起便遭到校园恶势力的欺凌......
  • 全职法师之神级拾取

    全职法师之神级拾取

    来到全职法师的世界,开局荣获神级拾取系统。珠穆朗玛峰上冰雪神宫傲立于当世,崛起之势,不可阻挡。龙虎山天师府雷法传承现世,雷系法师为之痴狂。五岳之首泰山惊现千年帝宫,一切都充满着未知。
  • 初潮予倾心

    初潮予倾心

    来康康校园的甜甜小恋爱吧!!!包甜腻包嗑糖
  • 穿越之七彩物语

    穿越之七彩物语

    此文已作废。。。。。。。。。。。。。。。。。。。。。。。。。。。。。。。。。。
  • 十方渡我

    十方渡我

    唐老爹有个闺女,十五年前没人敢娶她,十五年后……更是没人敢娶她。唐三妹妹少年时还有几朵桃花,可惜还未盛开便生生掐了……唐老爹觉得虞家的公子一表人才,但是他有女朋友了;云淮洛家的小公子也还凑合,哪知他竟只是自家闺女的死忠粉,胆子还小;老朋友纪邢的儿子虽修为差了点,人倒是也不错,可他竟避自家闺女如蛇蝎……后来知道洛家有第二个公子了,唐老爹一喜,没想到转头闺女就喊了一句义兄。朵朵烂桃花,却未有一朵修成正果。十五年后,唐三姑娘却扬言,要在三月内出嫁……少年初游,凡心一动,便为一生。世间苦海情痴怨,神明佛陀皆不渡。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我在等这因果渡魂渡魄渡我,纵然已是执着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