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85000000042

第42章 三海园林(1)

什刹海源于古永定河河道。水是什刹海千百年来绵延发展的根基。

中国的园林,无论是造园六法还是四大要素,都离不开水。什刹海地区园林形成源远流长,得益于水。

从金代白莲潭算起,什刹海地区园林的出现至今也有八百多年了。历经元、明、清、民国直至新中国,这里的园林在全国园林中是独树一帜的璀璨明珠。

尽管历经朝代更替、岁月变迁,一些历史上的美景不复存在,尽管目前人们看到的什刹海景观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北京人还是无比热爱、无比珍惜这片记载着美好历史记忆的城市园林。他们来这里品味前人留下的那一份美感和惬意,追寻先贤们为之赞叹不已的诸多景观遗迹,享受至今仍令人流连忘返的独特环境和韵味。

欣赏什刹海的园林,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既要看局部,也要看整体;既要看当下,也要看历史;既要观赏,更需研读。

什刹海建设的发展前景,园林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认真研究什刹海园林发展的历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继承发展,为首都人民和后代子孙保留一个美丽的什刹海。

一、什刹海园林独特性的构成

什刹海园林是数百年来上自朝廷、下至百姓共同塑造而成的。它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展现了人与自然、社会、文化的和谐统一。

与传统的中国各地园林相对照,什刹海的园林独特之处来自于首都北京特殊的地理历史地位。自元建大都起,历经元、明、清三朝,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什刹海地区始终处于“朝廷”后花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仍建都北京。随着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性质的明确,什刹海为之服务的要求逐渐明确,什刹海园林的性质、功能与地位也随之逐渐演变。什刹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展示出紧傍其东岸设计的首都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的终点码头、大片斜街曲巷及胡同四合院等独特的文化资源,依据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源与优美的自然资源融合演进而来的什刹海园林,形成了什刹海文化的包容性,也显示了什刹海文化的独特性。什刹海园林文化的独特性、开放性、人民性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唯一的。

中国园林造园六法(山、水、树、石、路、屋),在什刹海有着融洽的组合。传统的借景、对景、框景、障景、移景、漏景、点景等诸多组景手法无论在单体的小园林还是在整体的大园林中都有精彩的运用。鉴于什刹海水多而少山,前人运用借景法构建了足以流传千古的“银锭观山”景观,展示了远山近水、人与物融为一体的动态景观,其韵味引发游人深思。堪称借景经典之作。

什刹海大园林历经世事沧桑,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也形成诸多难以尽如人意的变故,在什刹海数百年的园林发展史上也发生了很多令人遗憾的事。一些历史名园湮灭了,一些着名景观被破坏了,新中国成立后什刹海也曾经有过重大失误。改革开放后,市政府于1983年批准了西城区政府申报的《什刹海风景区整治方案》,开始进行大规模环境整治工作,拆除违章建设,还绿于民;清淤植荷,开展“水上游”,还海于民;建设新景点,规划小景区,开放恭王府花园,重修汇通祠,修砌环湖栏杆,装点园林小品,复建、修建银锭桥,新建万宁桥,修缮金锭桥,开展“让胡同重现光彩”活动等,什刹海的旖旎风光逐渐恢复,什刹海园林的历史价值日益显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先生曾指出:“什刹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景区,也不同于香山风景区、八大处风景区;更不是公园,她是富有历史文化民间风情的公共游览地,是以人民大众为主,天人和谐的产物,是人间的仙境、百姓的天堂,是拓展的京味园林,是真正京味园林的代表作。”

二、什刹海的荷花与柳树

什刹海的荷花和柳树是最出名的,这里自古即有种植荷花和柳树的传统。

金代时什刹海称白莲潭,已见荷花之盛。元代赵孟即有“家近荷花似锦湖”、“游鱼吹浪动新荷”等诗句传世。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写道:“都城北隅旧有积水潭,西山诸泉从高梁桥流入北水门汇此。内多植莲,因名莲花池。”清人麟庆在《净业寿荷》中描述:“接天莲叶,向日荷花,镜槛涵清,帘旌分绿。”大词人纳兰容若有句云:“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记述道:“前海周约三里,荷花极盛。”这些诗文都记录下了什刹海种植荷花的悠久历史。

荷花是什刹海大园林中最美丽的植物,它曾经遍植于什刹海多个湖泊。每到开放季节,什刹海数十公顷的宽阔水面上,荷叶摇曳,莲花红艳,小舟出没,水鸟翔集。观者虽在北方,仿佛南国。文人学士诗兴所致,便有一些佳句流传下来。“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只看叶叶风翻去,不辨荷声更雨声”,“莲叶莲花足万枝,香风吹送早凉时”,这些基本都是写实的,还有一些是兼写荷花在佛教中的象征意义。一些寻找佛教真谛的诗人,面对遍池出处污秽而花美心洁的荷花,纷纷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思。“荷骄尘外韵,蝉急静中声”,“莲远飞香冷,钟清送晚新”,“唯有青莲花,凉风吹不落”,“三乘开宝地,六月涌金莲”J,“城西湖水剩清凉,古寺凌波树几行。

十里芙蓉通太液,一方蒲荻宛潇湘。”这样的诗句虽不似纯写实诗句的直观美丽,却体现出中国园林的文化意境。人在园林中的感受与心境,显现的是作者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旨趣,使人感受到园林和人是一体的。正是这种园与人的心曲通融,使园林具有了灵魂。

清末民初,每至夏日,荷花季节,前海有卖荷叶粥、莲子粥、冰碗等多种地方特色消暑小吃的市场,游客边吃边欣赏满湖的荷花。此处以“荷花市场”命名,成为北京城一道隽永的风景。

可与荷花相媲美的是什刹海的柳树。北方多在水边植柳,什刹三海岸边到处都是以柔美示人的柳树。银锭观山的视觉走廊两侧,垂柳依依,装点河岸,上显起伏优美的天际线,下有婀娜多姿的荷花,水色天光,令人流连忘返。什刹海的树种很多,但柳树当仁不让堪称当家树种,这也是和什刹海的水密不可分的。春来柳絮纷飞,夏至柳丝拂地,秋去柳叶迟迟不肯离去。到了隆冬,森森柳岸又与冰湖共同组成一道壮丽的北国风景。历史上的荷花市场也是一个柳树与荷花竟相媲美的所在。近代刘季英先生有“沿堤皆数百年老柳,风景至绝”的说法。《旧都文物略》记述道,前海“中有长堤,自北而东,沿堤植柳,高入云际。自夏而秋,堤上遍设茶肆,间陈百戏以供娱乐。”可见北京人对这个柳树与荷花组成的环境是多么喜爱。老荷花市场虽然已不复存在,但1990年在原址恢复的新荷花市场依然保留了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沿岸高柳。

数百年来吟咏什刹海柳树的诗篇也足与咏荷诗作比肩。“闸河东畔垂杨柳,时有莺声似故乡”,“晚来金水河边路,柳絮纷纷扑绣鞍”,“辘轳声里田田水,杨柳枝头树树莺”,“短垣高柳接城隅,遮掩楼台入画图”,“高柳拂天天映水,一样青青如洗”。从这些诗作看来,历史上的什刹海很有些柳浪闻莺的意味。

描写柳树与荷花的诗文还有很多,如“柳暗荷深路不知,水花红尽汇通祠”,“雨余烟树含新绿,霞染溪荷映晚红”,“青帘红字酒旗多,积水新烟一镜磨。仿佛开元朝士样,曲江沿岸赏风荷”,“高柳低荷,解愠风来向晚多”。

翻开《诗文荟萃什刹海》,吟咏荷花、柳树的诗文远不止本文所选的这些。自元、明、清至近现代,众多的诗家名流钟情于什刹海的荷花、柳树,形成一种长期的园林文化积淀,而文化积淀无疑是园林的精髓。

历史上各朝各代对于荷花的种植都是重视的。最繁盛时满湖荷花,仅留船道,什刹海也因此保留下难得的城中野趣。建国初期什刹海的荷花景致还保留了不少,“文革”十年荷花全无。改革开放后,1983年军民共建,大规模整治什刹海,在前海、西海虽移植了大批荷花,但规模与历史上难以相提并论。时至今日,什刹海的柳树依然繁茂,但湖中的荷花却远不是旧时风景了。种植荷花本非难事,只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使得荷花种植面积萎缩下来。为迎接北京奥运会,2006年从白洋淀引进一批荷花,使什刹海的荷花胜景开始出现复苏。遗憾的是奥运结束后没有坚持研究发展措施,没有制定保护、发展方案,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希望今后继续批量引进,加速恢复什刹海大园林最美的景观(当然必须考虑到兼顾水生植物多样性)。为此,提议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荷花生日这一天,举办什刹海荷花节或称北京荷花节,可于风景幽胜处以碑刻、浮雕等诗画形式展示历史上的咏荷诗文。这符合西城区“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战略,既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市民和旅游者办的好事。什刹海数百年的文化积淀,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激活什刹海大园林的精髓,将为北京市增辉。我们需要加强做好保护利用什刹海荷花这一价值极高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管理工作,使之可持续发展,永世利用。

三、什刹海与西涯八景

说到什刹海的园林,便要说起西涯八景。这是历史流传下来的什刹海周边值得骄傲的八大景观,这八景与明代着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李东阳(1447-1516年)关系密切。李东阳出生在“西涯村”是确凿的。有说为南官房胡同,尚缺足够依据。按照清代着名学者、文学家法式善《存素堂文集》的说法“煤厂为李西涯故居,西则李广桥”,但“煤厂”现却有东煤厂胡同和西煤厂胡同。在法式善生活的清乾隆时期,东煤厂胡同称“东煤厂”,西煤厂胡同称“煤厂西胡同”。两条胡同虽间隔不远,但李东阳故居的准确地点还是无法说清。好在范围是缩小了,可以判断的是,故居离李广桥很近。

西涯的八大景观是银锭观山、谯楼更鼓、柳堤春晓、湖心赏月、白塔晴云、景山松雪、响闸烟云和西涯晚晴。

有人对西涯应作何解不甚了解,其实西涯就是什刹海,主要指前海西和后海南。法式善(1752-1813年)经过多方考证,写了《西涯考》,得出“至于西涯,则今之积水潭无疑”的结论。按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刻印《日下旧闻考》的记载,“与李广桥诸处相近者则称积水潭。”依法式善的生卒年份,可知法式善认定的西涯——积水潭,即是今什刹海,主要指前海及后海。法式善自己以“小西涯居士”为号,而他的住所是明确的,即后海南岸的松树街。以“西涯”自号的李东阳住在前海以西。因此西涯八景就是什刹海八景,这是没有疑义的。在北京城的历史上,除了燕京八景之外,最着名的就是西涯八景了。

李东阳是弘治年间的首辅(首席大学士,相当于某些朝代宰相),又是茶陵诗派核心人物,明中期文坛领袖。

他中年迁居西城李阁老胡同,由于对出生地——西涯有着极深的感情,晚年经常故地重游。在《慈恩寺偶成》诗中他称这里为“京城第一佳山水”。绝句《西涯杂咏十二首》是这位在什刹海出生并生活多年的文学家留下的系列吟咏什刹海的诗篇,其中《重经西涯》、《再经西涯》、《慈恩寺偶成》、《宿海子西涯旧邻》、《响闸》、《稻田》、《杨柳湾》等诗为时人传诵,引发了一大批文人与之唱和,影响传诸后世。三百多年后,因奋勉有为而被清高宗乾隆赐名的侍读法式善对李东阳尊崇备至,除以小西涯居士自称,法式善还以诗会友,他的“诗龛”广泛联系数百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们经常于六月初九李东阳生日时举行集会,吟诗、作画、弹琴,极一时之盛。正是这样数百年传承的文化活动,才有了“西涯八景”之说。

以八景名称中“景山松雪”、“柳堤春晓”进行分析,西涯八景的名称形成时间最早应该在清代中晚期。景山之称是在清顺治时才有的,明朝时景山还被称为煤山,或镇山、万岁山、梓金山。穿过前海的柳堤则是到清中晚期才形成的。

银锭观山

“西涯八景”中最着名者为“银锭观山”。因声名卓着,有人误将其列入“燕京八景”。明孙国敉(1584-1651年)《燕都游览志》云:“银锭桥在北安门海子三座桥之北,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也。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沧漪之色。南望宫阙,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万峰,远体毕露,不似净业湖之逼且障目也。”银锭桥为南北向单孔石桥,因桥似银锭而得名。清乾隆初年重修,民国1928年改穹窿形桥面为缓坡桥面。栏板上部镂空,板心雕有云拱和宝瓶,抱柱方形平顶,柱身雕有荷叶肩和菩提珠,甚为精美。1984年重修此桥,桥身正中刻有当代古建名家单士元先生题写的“银锭桥”三个大字,字体端庄稳重,古朴中见风雅。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祖国的自然保护区

    提起自然保护区,人们常会想起雄伟壮观的长白山,美丽而神奇的西双版纳,林泉辉映的九寨沟……每一个自然保护区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你知道自然保护区的确切含义吗?它们的设立,仅仅是因为它们风光绮丽吗?
  •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为什么说国学不应只是一种文化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此,了解先进文化、学习文化知识,是落实胡总书记这一指示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环节。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思想课堂-艺术笔记

    思想课堂-艺术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呆萌男神靠过来

    呆萌男神靠过来

    在经过许多事之后,他才发现原来一直逗比的是他,而不是她,原来逗比也可以变成女神,我是被她传染了吗?
  • 预防气象灾害和抗旱法律法规

    预防气象灾害和抗旱法律法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 特工女杀手:弃妃之花之魅

    特工女杀手:弃妃之花之魅

    她是一个商业女强人,更是一个异能杀手,意外穿越,醒来却在异世暗牢,恋人远离,又被迫加入皇家,最终却成弃妇。他们都当她是什么了,她岂会任他们摆布,现在的痛,她会让他们千倍奉还!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不孕不育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不孕不育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现在我为大魔王

    现在我为大魔王

    大家可能都知道,系统作用是帮助宿主一步步走向成神的道路。大家可能也有所了解,任务完后的奖励宿主只能获得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当一个无赖拥有一个神一般的媳妇。去帮助他完成任务,系统就忍不了了!“滴,爸爸救我!”——————————男主一边咸鱼地扣着手指,一边看着女主在战场上为男主挡住所有伤害。漫不经心地说道:“人长得太帅就是不好,找个媳妇装的了萝莉当的了御姐,可颜可甜,人生真是太无趣了。”
  • 兜兜转转终是我和你

    兜兜转转终是我和你

    他和她是亲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相互喜欢却到女孩走时也没互相告白,女孩跟随父母去了另一个城市读书,男孩则还留在那里留在那个有着他们回忆的地方,男孩多次翻起通讯录那个女孩的联系方式却没有勇气发出消息直到另一个女孩的出现……
  • 强者归途

    强者归途

    灾难过后,人类团结一致消灭丧尸。但是接踵而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变异动物,变异植物,还有未知的威胁……这次还能挺过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帝本纪

    青帝本纪

    无尽轮回,谁与共度?念君之心,苍穹难容。
  • 今是良缘

    今是良缘

    我愿意用一场闹剧来叙述一个故事,就像你我,是离别后重逢;就像你我,是命中注定;就像我们,一定会是我们;像是你们,不只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