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85000000018

第18章 文萃弘海(6)

2002年9月26日至10月3日,什刹海诗书画社在经过重修的荷花市场举办了《什刹海风情颂》诗书画展,展出作品一百七十余件。同时举办了什刹海诗书画社社员盛锡珊画展。北京市市井风情画家盛锡珊以画老北京市井风情为主要题材,一幅什刹海十米长卷是画展最引人瞩目的作品。展览获得成功,参观者达一万三千余人,其中包括很多外地和外国游客,反响热烈。

后来,什刹海诗书画社还在学习侯仁之教授《北京历史地图集》和《什刹海志》基础上组织创作了《什刹海历史变迁》百米长卷,将元、明、清和新中国几个不同历史时期什刹海的风貌展示在观众面前。该画作经复制,曾成为西城区对外交往中的礼品。

什刹海诗书画社的活动延续了这一地区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该社的推动和影响下,关注什刹海的社区群众和诗书画界人士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什刹海。近年来,书画艺术家何大齐先生以什刹海烟袋斜街为题材,创作了《烟袋斜街旧影》长卷;北京民俗画家杨信先生创作了《京华胜地什刹海》四米长卷被首都博物馆收藏,还被选定为文化部、外交部、外国专家局、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对外宣传的礼品,报道中称,该作品“成为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北京文化的一张名片”。什刹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大,这正是研究会所期望的事情。

八、文萃弘海

综观什刹海保护与研究,贯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发扬了双百传统,把握着实事求是的探索求证原则,积极展现什刹海在首都北京的历史地位,继承弘扬了什刹海历史文化传统。随着历史发展进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新时代,什刹海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什刹海文化的新概念,希望什刹海文化的研究与时俱进形成体系,为规划、保护、建设世界着名历史文化名城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十几年中,各界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市民自觉、自愿,积极参与,形成了一个研究什刹海的社会学术群体。什刹海研究会在其中发挥了协调、服务和参与、推动的作用。十几年中,这个自觉自愿形成的以什刹海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为主体的社会学术群体对什刹海的研究工作是广泛的,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文稿。这些研究及文稿,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集、整理古哲先贤及近现代的专家学者对什刹海的研究成果,挖掘、总结前人创造的业绩,通过对什刹海在北京形成史、变迁史中地位的探讨求真,为当代和后世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什刹海与北京演变发展的视廊。

第二,十几年的研究,将数百年里前人在什刹海积累的有形无形财富升华为什刹海文化,并汇集方方面面意见将什刹海定位于老北京人民历史文化的全景式博物馆,取得了较高程度的社会认可。

第三,继承学习古今文学艺术家留下的优良传统,组建了相关团体,开展了相关活动,为使什刹海继续保持诗文荟萃、诗书画印并荣的特色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第四,在各界高层次专家的指导和带领下,很多研究与文稿着眼于什刹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世界进入“开发文化的时代”和与时俱进的“海”味特征。

第五,十几年中形成的大量文稿,具有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特点,而不是象牙塔里的学术研究。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学术成果对什刹海的规划、建设、保护、整治、管理、利用等有关工作发挥了建言、借鉴、存史的作用。

第六,鉴于什刹海的“海情”相当丰富、复杂,什刹海的保护、建设、开发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什刹海的管理体制尚需调查研究,根据区情特色,尚需进一步改革。研究会以往对管理体制的研究,对今后的改革也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七,十多年中的文稿涉及领域较宽,包括历史、地理、水利、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经济、文化、园林、街巷、民俗、人物、艺术、名胜古迹等,文稿中相当数量是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其中《什刹海志》的编纂、什刹海的规划系列及其跟踪研究等工作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在什刹海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什刹海的学术研究是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区委区政府对什刹海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什刹海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固然可喜,但这只是系统研究的起步。今后的研究工作深入下去更复杂、更困难,课题更多。《什刹海志》和以往形成的规划系列虽属开山之作,但对什刹海的长期发展来说,只是万里长征之一步,在什刹海的历史上只是沧海一粟。随着时代发展,其中不足与缺陷已经愈来愈显现出来,期望适时进行修订,加以完善,与时俱进。

附一

区宗汉:《醇酽醉人古都情》

(发表于1994年5月8日香港《文汇报》)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古燕国曾在这里筑都,其后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皆建都于此。早在元代之时,马可·波罗东游至此,就惊叹“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明清之后,北京城续有拓展,新中国成立,她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既是新中国的象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象征。了解北京、认识北京,这不仅对中国人是一件富有魅力的事,而且对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国友人也充满了吸引力。可喜的是,北京什刹海研究会和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管理处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组成了什刹海丛书编委会,计划推出不同的专集、图集及志书,系统地介绍老北京城里人文胜迹与自然景观都极为丰富的什刹海地区。因这一地区在北京城市建设历史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所以不了解什刹海的演变就不能真正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在这一意义上,《什刹海丛书》犹如了解北京的一把钥匙。目前,丛书已推出第一册即《京华胜地什刹海》。

《京华胜地什刹海》共收录文章五十五篇,作者皆为熟悉什刹海历史渊源、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及轶事传闻的着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作家及有关人士,除卷首几篇综合性介绍文章外,其余篇章着重介绍古今一些名人与什刹海的不解之缘。通观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具有深厚的人文与自然审美内涵。从元初兴建大都城(即今日北京城的前身)的规划设计开始,其整体布局之匀称明朗,堪称世界奇观。

什刹海是大都城规划设计最基本的依据,全城自北而南的中轴线紧傍什刹海东岸,这样,在严整的城市中轴线和宫殿建筑群的西侧,就出现了从西北到东南又转向南的一连串蜿蜒曲折、生动活泼的湖泊和园林。什刹海地区在元代不仅是城市设计的依据,而且还是城市经济命脉的水路通道,伟大的水利学家郭守敬自西北引水向东南,与京杭大运河沟通,使什刹海成为南北漕运的“北京古海港”。那时,沿岸楼台毗连,市场繁盛,什刹海中舳舻蔽水,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兴盛。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就生活在什刹海畔的芸芸众生之中,创作了不朽的戏剧作品。郭守敬与关汉卿,犹如两颗文化巨星璀璨于元初。其后,什刹海畔人文荟萃,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赵孟、李东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查慎行、纳兰性德、郑燮、曾朴、老舍、溥心畲、张伯驹、陈垣、宋庆龄、徐向前等等,都与什刹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本书正是以什刹海的历史演变为经,以各个时代历史名人在什刹海畔的活动为纬,编织出了一幅荟萃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壮丽长卷。如《李东阳诗咏什刹海》一文,通过明代大文学家李东阳的生花妙笔,描绘了什刹海春夏秋冬旖旎动人的景观。《后海北沿46号——宋庆龄故居》一文,则记叙了一生为新中国奋斗的宋庆龄晚年在什刹海畔忘我的工作与简朴的生活。又如《鲁迅逛银锭桥》一文,则引导读者循鲁迅当年足迹,展示什刹海“银锭观山”的烟水苍茫和山色缥缈的奇观。而《黉宇峥嵘》一文,则记述了什刹海畔辅仁大学人才辈出的历史和在北平沦陷时的敌伪环境中正气凛然的校风。除描绘了众多名人与什刹海结下的不解之缘外,本书深厚的人文审美内涵,还体现在细致地描绘了什刹海地区醇酽醉人的风俗民情。由于北京内城的水系由“前三海”与“后三海”组成,“前三海”即北、中、南海,都在皇家苑囿之内,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属禁区,平民可以涉足的只是“后三海”即什刹海,此处由于世代老北京人聚居游憩其间,因而不仅孳乳了老北京的精英文化,更渊源和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京派民俗文化。老北京的各类民间文化诸如民间说唱、杂耍、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放荷灯、扎法船、洗御马、滑冰船等,皆世代相传于什刹海畔,本书就引人入胜地描绘了这方面的内容。捧读该书,如神游古都北京的历史长河,扑进视野的不仅是什刹海的清波红荷与古老北京的变迁,更有历史的风云变幻、名人在什刹海畔镌刻下的足迹。细读该书不仅可认识一个活生生的北京,更可通过这一窗口窥见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

其次的一个特点是,大手笔写小文章。书中有不少篇是出自大学者或着名艺术家、作家之手,从字数上看,几乎都为一千至二千字之间的短章,篇制虽短内容却十分丰盈。这些字字珠玑的短文,使人想起精紧舒放的篆刻艺术,在其有限的物理空间中竟蕴涵了无穷的内涵与气韵。如着名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侯仁之的《什刹海记》,不到一千字,但却把什刹海的历史演变缕述得清清楚楚,不仅简洁之至,而且咫尺回旋,避让揖就,毫无仄窘之感。再如邓拓的《北京的古海港》、杨沫的《忆柳荫街》、周汝昌的《什刹海边忆故交》、冯亦代的《信步什刹海》等等篇,皆删繁就简,以少胜多,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颇有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那种文简意丰的韵味。这些出自大手笔的小文章,其妙处犹如什刹海园林艺术,于玲珑剔透中蕴涵自然山川的浑灏气韵,而这又与中国的书、画艺术相通,进一步说还与中国传统文人以淡泊胸襟体味人生世相和涵摄宇宙万象的人格理想相通。可以说,读该书中一些大手笔写的小文章,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充实和艺术的享受,而且还能得到趣味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

第三个特点是资料性(或学术性)和文学性的统一。其中一些着名学者写的文章,已勒石成为什刹海地区的碑文,其斐然文采与高度的学术性足资一代代游人观览。园林学家陈从周的《恭王府小记》,以学养深厚的睿见,剖析了恭王府各种建筑的年代与审美风格,文章娓娓道来,读者在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仿佛随作者尽兴游览了恭王府,其学术性与文学性已达水乳交融境地。而一些名人写自己或名人的亲友写其与什刹海因缘的文章,其资料性尤其珍贵,足可为研究这些名人的历史或这些名人所属文化领域的历史添上宝贵的一笔。

同类推荐
  • 奇趣天下: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奇趣天下: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在世界不为人知的角薄利城,存在着很多灵异的地方,他们背后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挖掘。本书选取了全世界诸多著名的灵异之地,并讲述了它们身上的故事,提示灵异之地的灵异之处。诸如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宅院、布朗城堡、百利佳丽城堡、美国白宫、伦敦塔等等。在讲述的时候会加入地方特色,增强可读性。本书还添加了很多图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章嘉国师论中观

    章嘉国师论中观

    白玛旺杰青海省贵南县人,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藏文专业,留校任教,授西藏佛教、历史、文化等多门课程。1998年初到美国加州柏克莱攻读博士学位,现与家人定居北加州,从事西藏佛教教学研究与翻译工作。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旁征博引,为你讲解近300条国人误用至今的文史常识,分析易错的文史常识的来龙去脉,辨析易错的礼仪知识、容易混淆的词语用法、讲述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典故、揭秘丰富多彩的民俗……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让你恍悟文史知识的真正用法,避免误用的尴尬,增加国学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是编辑、记者等文化工作者及学生的案头工具书,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历史枕边书。打开本书,带你进行一场充满奇趣的文化旅行,让你轻松掌握近300条文史常识的准确用法。
热门推荐
  • 燃情时速

    燃情时速

    傲娇赛车手对上一根筋要把他带回正轨的特助小姐姐,在理想与责任的取舍之间,到底谁赢谁输?
  • 双夏荼靡念念

    双夏荼靡念念

    故事的开始还是要从那个夏天开始……我17岁,他18岁。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但是也是两个有千丝万缕交集的人。当缘分让我们相遇的时候,必定是擦出剧烈火花的,绚丽的,灿烂的,短暂的也是悲伤的。
  • 衷唐

    衷唐

    主人公范晗作为一个现代高中生,误打误撞回到了公元795年的中唐时代,试想,他又会在那个激情的时代闯出一片怎样的天地呢?
  • 洪荒之我为时辰

    洪荒之我为时辰

    新世纪青年穿越洪荒,成为时辰看他如何改写自己的命运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剧情,带你领略新的世界。
  • 重生之刀塔人生

    重生之刀塔人生

    刀塔也是一款经典的竞技游戏,玩的人也许不多,但是热爱的人不少,在这想努力写一下,让刀塔被更多人所知!也有人生,爱玩游戏的宅男的人生,不成功,但是梦想不灭!
  • 我怀念的日子

    我怀念的日子

    算是回忆录吧,里面有我怀念的所有,遗憾的所有,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世樱緣

    绝世樱緣

    她,是无敌可爱傻丫头一枚;他,是冷酷无情的腹黑校草。她这算什么?欲擒故纵?他这是怎么?恋上她啦?两人相爱相恋,却相误相离;两年后,她重返他身边。她,要报仇!再次相见,回首遥望,他与她已相离千里,他,还能否挽回她的心……
  • 岁月如歌的行板

    岁月如歌的行板

    岁月如歌的行板第一卷:大学同学婉婷和志宏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子,出国后结识婚姻不幸的冰儿,产生感情,并与之结婚,婉婷逐渐接受一个人的生活,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 EXO之转角预定爱

    EXO之转角预定爱

    女主陌熙从小就认识鹿晗,后来因为家庭原因,陌熙离开了北京,来到了长沙,离开了鹿晗,遇到了张艺兴。无人想到,20年后,陌熙与鹿晗再次相遇,彼此爱慕,但是无法说出!陌熙妈妈逼陌熙嫁给上官集团的少爷——上官慕晨,鹿晗和上官慕晨的情敌关系拉开。PS:这是我第二次写小说了,第一部为《EXO是最美时光》,希望读者们可以多多支持哈,两部都是围绕EXO写的,希望L们喜欢,如果读者们喜欢的话,记得推荐给你们的好盆友~~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