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900000063

第63章

世界不再是一个世界,真相也就不再只有一个,“就事论事”的古训因此不再适用。某个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情,在不同的参与者和观众看来,并非是同一个事件。比如,一些医院和医生所谓的“医闹”,在病人及其家属眼中,在曾经深受医患双方权利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的群众眼中,只是无奈的维权之举。谁不想当贵族?谁不愿意优雅地言说举止?可是很不幸,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种权利,没有这种地位。真假胡斌的纷纭网议所表明的,也不过如此,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个事件都会被置于宏大的背景之上。群众可能不明白某个具体事件的真相,那又怎样?从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早已感受到生活的真相,从这种真相的认知出发,单个事件中的细枝末叶无关紧要。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31期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李大钊不以为然,不谈主义,怎么能弄清问题呢?离开“主义”之光的照耀,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至少不是有待大刀阔斧予以解决的问题,而只能是零碎的修修补补。李大钊寄望于一个主义,“大一统”的主义,这个主义曾经试图关照所有的群众,而今,却为某些人、某些阶层、某些机构所垄断,他们所希望的,是群众相信真相已经存在,而无需了解具体的内容,更无需群众自己观看真相。

末了,做出两个推断:

之一,群众从来都是明了真相的,即使不甚明了一时一地某个具体事件的真相,也非常明了生活的真相。还有,群众其实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个体。指责群众“不明真相”实在过于笨拙。群体性事件从来都是鼓动起来的,承认这一点无妨,要害在于鼓动的社会基础。由于判断视角的不同,鼓动可以是正面的发动、引导,也可以是反面的煽动和蛊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反正群众是被鼓动起来了,这是事实,也是毋庸置疑的真相。

之二,所谓真相不过是叙事的要求而已。既然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得承认“事”的存在,但“是”求出来后,也会影响“事”的感受。还有,真相不是一开始就摆在那里的,它需要展开,有待展开。真相并不存在;真相应当存在。在多元主义的年代,应当允许各种各样的“真相”叙述,也应当允许有“不明真相”的人的存在,对话、交流、互通有无,方方面面的真相和“非真相”融通起来,拼接起来,才能形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真相。

承认与尊严

“承认”这个词我们很小就知道,“承认”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承认的政治”获得广泛关注,则是近年来的事情。域外一些大牌理论家的著述被翻译过来,人云亦云,高深莫测,我还是从自己的经历谈点简单的道理吧。

昨天去一家很有名气的书店,经过检测门时,我听到“啲”的响声,就意识到背包里的书没有消磁。一本是前天从一家书店买的,另一本是很多年前买的,估计是后者发出的声音。我没有在意,径直进去找书。一个小时后,自己需要的书都没有下落,只好怏怏而去。检测门再次发出响声。门卫阻拦了我,我打开背包,指了指书,声明是在别处买的。门卫打量着我,我也打量着他,他瞬即摆摆手,我转身纵身而去。

我们都看过这样的报导,说商场里防盗系统报警,顾客被怀疑,被迫接受检查,引发了不愉快乃至纠纷。其中固然有防盗系统的过度反应,商家对顾客的极端猜疑,譬如说,每个顾客都是潜在的窃贼,但更多的情况下,还是一个承认问题。古话说,看人下菜碟儿,现在依然如此。依照习惯的认识,畏畏缩缩、破破烂烂的人容易被视作小偷,若不是做了亏心事何必畏缩?钱包瘪瘪的人哪能没有眼红的道理?大多数商家的保安,原本也是农村出来的,这从他们的相貌和衣着就可以看出,但恰恰是他们,对貌似底层的过客趾高气昂,瞪着一双审视而不屑的大眼或小眼。每每见到这种情景,我的心都会隐隐作痛。

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所谓承认,就是要把人当人看,无论他贫穷或富有,高贵或低落,仪表堂堂还是衣衫褴褛。人生追求来追求去,无论当官发财,著书立说,都是渴望得到承认,扬名立万。一败涂地的人也会挺胸抬头,乞丐也有尊严,罪犯的人格也当承认,何况自由活动的公民呢?很正规的一个事情,办事人员敷衍了事,拖拖拉拉,好像我们是借他的钱,甚至是乞求他的施舍,我们呢,还得一个劲陪笑脸,谄媚的厚颜无耻。

主观也好,客观也罢,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现错误,关键是如何对待和修正。能妥善而及时地修正当然好,如果暂时难以更改,也应表示必要的态度,至少得承认那的确是个错误吧。在一个人遇到麻烦时,领导说这个他也没有办法,旁人说这个只是个案;遭到不公时,被当做皮球踢来踢去,得不到丝毫的同情,这样的社会很容易激发人的忿恨、仇恨和痛恨。小错误于是膨胀为大问题,层层累积,重峦叠嶂,造成系统性的“肠梗阻”,结局往往是大动干戈。

当然,若是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不必气急败坏违法犯规。只要还有一口饭吃,脖子没有被人扼住,就要积极地活下去。即使不能按部就班继续以往的生活步骤和节奏,也不要把一时一地的不被承认当做首要的事情,似乎不得到这个承认,自己全部的人生就无法正常进行。对不承认不要过度反应,有些不承认其实是无所谓的,有些冤屈暂时得不到昭雪,也不妨搁置起来。人生有很多事情要做。上周五在街上,遇到从前的一个同事,他愤愤不平地表达个人的郁闷,我很理解他,并对他说了这样的意思。渐渐的,他的眉头舒展开来,笑着说,你啥时学会做思想工作了?听你这样一说,心里轻松了许多。我说,你我都一样,我也有自己的不快和屈辱,但总不能因此成天耿耿于怀吧,还是要快乐地生活,顺带着想方设法,解决应当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斤斤计较于所谓的问题,以致扭曲自己的心理。

尊重人,尊重每一个人,自然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这点起码的承认都没有,那也不必过分反应。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不值得我们过分反应。我们依然要把他当人看,尽管他的素质有所欠缺,人格有所破损,但还是要尊重他,这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老师的地位

这是周五晚上的课,平时都有同学缺席,第二天是假期,逃课的人数更是直线上升。眼神略微扫视,心中就有了数字:一半,上课的同学只有选课的一半。发火吗?不,发火虽然是针对缺课的同学,但他们听不到,反倒破坏到场同学的情绪。点名吧?不,点名不是我的长项。逃课是学生的自由,没逃过课的学生还是学生吗?何况近年来有这样一种观点流行:学生和学校之间是契约关系,学生付费,学校提供服务。按照契约,学校有责任提供恰当的服务,学生是否享受这种服务则另当别论。这就好比说,我们到饭店就餐,点了一大桌子菜,买了单,我们没动筷子就走人了,厨师应当生气吗?这需要具体分析。

第一,食客没动筷子就走人,可能是忽然有了急事,匆匆而去。这样的话,就和饭菜的好坏没有关系,老板不会生气,对厨师不会有丝毫影响。

第二,食客没动筷子就走人,可能是忽然没了食欲,懒得吃饭了。这和饭菜的关系比较微妙。人的心理是捉摸不定的,本来饥肠辘辘,可不知怎么的,饭菜端上桌来,自己却兴味全无。懂事的食客应该不会埋怨饭菜的颜色和气味。走了就走了。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多了,老板多少会有所疑虑,厨师也会忐忑不安。但只要没有食客投诉,每天前来就餐的客人在数量上没有什么变化,老板就会置若罔闻。厨师自然按部就班。

第四,若食客投诉饭菜质量有问题,老板就会批评厨师;屡屡有食客投诉,厨师就可能被老板炒鱿鱼。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厨师会努力提高厨艺,由此食客盈门,老板一高兴,厨师的薪水或能有所增长。

第五,若食客故意挑剔,以便赖账,甚至索要赔偿,为此责怪饭菜水准,厨师能怎样?饭菜有没有毒,是否干净,大致可以检验;至于具体的口味,断然没有客观的衡量。若是每天都有这样的顾客,老板怪罪下来,厨师只好主动走人了。

学生和老师、学校的关系,类似于食客、厨师和饭店。食客是饭店的上帝,学生是学校的上帝。老师和厨师一样,都是打工仔。两相比较,老师的地位还不如厨师。原因很简单,授课不比烹饪,学生比食客挑剔。

老师和厨师一样,都得让顾客高兴,让顾客满意。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厨师和顾客的关系要复杂。顾客到饭店里来,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哪怕菜单上没有,厨师也会应时而为。比如,你到粤菜馆吃饭,想上一两盘湘菜,厨师大多能够满足要求。学生到学校里来,就读不同的专业,有的是自愿选择,有的是被动服从。填报高考志愿时,在“是否同意调剂”一栏添了“是”,就可能进入自己缺乏兴趣的院系。这就好比你想吃粤菜,却进了湘菜馆,尽管里面也提供几道粤菜,但从总体上不符合你的口味,难免耿耿于怀,从而迁怒于人。这种情况下,厨师最可能成为冤大头,放辣不是太多,就是太少。

想象总是美好的,学生自己理解的专业和实际开设的课程往往相去甚远,课程总是枯燥的。经过十年的勤学苦练,好不容易进入大学,多少希望轻松一些,愉悦一些,随心所欲地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可是不能。大学的课堂有它的特点和难度,此前只要把教科书读好,再做几本习题就可以了,大学里没有固定的教科书,一门课真要学好,至少得读十本相关的书。广博的阅读和创造性的思考是大学课程的要求,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却早已把学生培养成机械的读者,大多数希望拥有简单而正确的答案,唯一的标准答案。大学老师的要求不合乎学生的习惯。

老师授课后,会对学生进行测评和打分,顾客就餐后,则不需要厨师命题考核。老师若是出的题目太难,学生答的不好,分数太低,学生会不满意,进而家长会有看法,作为老师老板的校方也不满意。学生成绩太差,会责怪老师的授课能力,学生逃课,也有堂而皇之的理由,老师水平太差,若能像小品演员一样幽默,课堂具有电影大片的效果,学生能不欢欢喜喜地听讲吗?说来说去,老师不只是厨师,还得现场表演,学生是观众,坐在台下看课外书或打瞌睡,不把老师轰下台算是客气,主动缺席更是礼貌有加,作为演员的老师怎么能点观众的名,看谁到了谁缺席了呢?又怎么可以考核作为观众的学生并打出分数呢?剧院若是如此,恐怕早就关门大吉了,饭店若是如此,早就门可罗雀了。顾客和观众是来享受的,拒绝劳力费神。

每个期末,校方都会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内容五花八门,从形式到内容,从态度到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学生是否喜欢,是否满意。老师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而又满意呢?这是教育的目的吗?固然不能低估学生的判断和崇高追求,但学生毕竟是来学习提高的,教育的目的正在于促成学生的提高。像我家女儿,如果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她肯定觉得我是个好爸爸。我能这么做吗?不能。我会尽力考虑孩子的心思,但也要从她未来的发展出发,安排她的学习和生活。女儿有时充满敌意:你们把我生下来,就是为了打我骂我的吗?体罚当然不好,但恨铁不成钢的父母,鲜有不如此的。

既要让校方满意,又得让学生高兴,这就是老师所处的位置。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只能在夹缝中摇曳了。相对于社会和校方而言,学生属于弱者,他们的抗争只能朝向更为弱小的群体也就是教师了。校方也不容易,过去几年,媒体报道过几期学生和学校打官司的事情。譬如,学生考试作弊,违背校规,被学校开除,学生怎么说呢?考试作弊几次当被除名的校规属于霸王条款,学生是被迫签订的。又说,学生付费购买学校的服务,学校不能单方解约,否则应当支付违约金。说到底,就是学校究竟是教育部门还是服务公司。

对于学生逃课,我首先是自责,觉得自己应该不断提高授课水准,其次是自我安慰,对那些以逃课为习惯和乐趣的学生来说,我的课好又怎样坏又怎样?结果是一样的。但即使只有一个同学听课,也要尽心尽力地讲授,不能因为那些逃课的同学,课堂上左顾右盼的学生,影响自己的情绪,从而有负于前来听课的同学。——这是我的底线伦理。

精神病人

如果你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医生问:“你有病吗?”答:“没有。”那在医生看来,毫无疑问,你肯定是病了,且病得很重。想想看,哪个精神有毛病的人会以为自己有病呢?若你回答“有”,医生自然坚信,你的确是个病人。想想看,哪个精神健全的人会说自己有病呢?所以,无论你说什么,都是你患病的证明。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 菲律宾民间文学

    菲律宾民间文学

    菲律宾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有120多个民族和170多种语言,文化多样性极其丰富,尤其是今天在许多民族、部族的原住民中仍然流传着活形态的口头传统,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一方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也栩栩如生吸引人,在政美学术界,菲律宾是著名的田野宴验室,许多民俗学家、人类学家都曾在此做过相关研究,关于菲律宾各民族民俗有不少国际知名的著作。菲律宾的两个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及其口头吟唱传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一项还是东南亚地区最早被列八的。至今国内尚未出版过关于菲律宾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
  • 红裙和黄衫

    红裙和黄衫

    本书收录了作者诗歌作品115首。诗人用短小精悍的词句回首天真快乐的童年,用美妙音符吟唱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大学校园那段青春岁月。用丰富的知识释放了对大千世界的深刻感悟和认知。在记忆中默默寻找那不舍的乡音乡恋乡愁。诗人在广泛的阅读中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对话交谈,用精巧的画笔描写了一个个闪耀着人类智者光辉形象。诗人还用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祖国壮美山川以及世界各地的风情风光风俗。诗人用富有哲理的语言歌唱生活、赞美人生,抒发了积极向上、豁达真挚的人生情怀。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暧昧撩了谁

    暧昧撩了谁

    一个如暖阳般的男子闯进了我阴暗糜烂的生活,温言软语,几近宠溺呵护!我冲破伦理世俗的枷锁和他在一起,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场用心险恶的阴谋!他用残忍的虐爱折磨我,我用爱的利剑刺伤他!暧昧撩了谁?谁来陪我坠?
  • 都市绝品高手

    都市绝品高手

    军方组织龙魂成员萧寒,在任务重夺走修仙者遗留的传承玉简,重生少年时代,面临高考被家族逐出家门的危机。贵族千金,暗夜女皇,极品御姐老师;透视赌石,点石成金,收未来首富做徒弟,五行遁术撒豆成兵干翻岛国,一曲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中华;延寿丹,强体丹,回魂丹,聚魂符,引类符,隐身符,练器炼丹,制符制阵。萧寒的彪悍人生,才刚刚开始……
  • 英雄联盟之席卷天下

    英雄联盟之席卷天下

    末世两百年后,成为超级英雄的苏屠龙忽然回到了末世之前,大梦初醒,如何抉择。
  • 耽美生子:毒舌家有美人鱼

    耽美生子:毒舌家有美人鱼

    他还没有玩够,升级做了老爸,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在街边开了家花店,生活平平淡淡,直到有一天,儿子捡了一个男人回来……他踹了某人一脚,“我当初怎么眼瞎收养你。”男人笑了笑,伸手要拿他的遥控器,“别这么小气嘛,快转台,我要看剧。”“去做饭!”
  • 我曾一剑寒

    我曾一剑寒

    乱草丛生的古道上,一人一马一江湖。一壶酒,便是江海。一柄剑,便是天地。我可能冷漠,也可能悲伤。没有正义,有的只是问心无愧。
  • 殒天行

    殒天行

    天道衰微,万道纵横;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任他千般伎俩,我自一力镇之;彪悍而操蛋的人生,阴差阳错之下,一步步踏上殒天之途……
  •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天才萌宝毒医娘亲

    莫明其妙穿越一场,居然就有了孩子?好吧,小家伙贴心俊俏,是她赚了!不过,儿子,你捡捡小猫小狗小宠物也就算了,干嘛突然给她捡个男人回来!好嘛,她善心大发,施医救人,那人醒来却二话不说就要和她在一起!丫的,什么叫引狼入室?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可是,自从这男人被她踹走后,她这株万年铁树,就特么桃花运泛滥成灾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尾之星灵女王

    妖尾之星灵女王

    魔导士公会——妖精的尾巴,是一个为魔导士们接受从寻物到讨伐魔物等各种委托起到中介性质作用的组织,公会成员由众多厉害的魔法师组成。立志成为优秀的魔导士并且梦想加入魔导士公会“妖精的尾巴”的少女露西,一次偶然之下遇见了火之灭龙魔导士纳兹,而纳兹竟然是露西所憧憬向往的“妖精的尾巴”中的一员!在纳兹的引导下,露西终于得偿所愿,加入了魔导士公会“妖精的尾巴”!随后,露西与纳兹、格雷、艾露莎和哈比组成了“妖尾最强(?!)队伍”,两男两女一猫的旅程就此展开......
  • 霸气邪皇强宠夫

    霸气邪皇强宠夫

    新坑(邪行异世:霸道邪皇强宠夫)简介:君小邪童鞋作为一名“合格”的杀手,偏偏拥有一副逗比的性格,和一张气死人不偿命的嘴。杀个人也不消停,非要展示一下自己毒舌的功力,了解透她要杀的人的各个方面怪癖以及弱点,之后把人气个半死之后才给人一个痛快的死法,因其性格极其恶劣,给自己树了不少敌人。终有一次在众人的联手下,她的一次疏忽致使她死于非命。她本以为自己会入了轮回,但可能她的行为连老天都看不过眼,于是让她穿越到了一个女扮男装的苦逼皇子身上,从此,开始了她传(逗)奇(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