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900000062

第62章

在闹市遇到小偷持刀行窃,失主大呼小叫,未见警察出现,一行人路见不平,勇斗歹徒。过后,公安部门对该行人给予通报并立案审查。通报称,该行人在不具备警察资格的情况下,限制他人自由,违犯了《社会安全法》。更有甚者,该小偷系卧底线人,其持刀行窃意在获得同伙信任,以打进黑社会内部。行人的作为客观上打乱了相关部署,应依法予以惩治。

上述假设,源于上午看到的一则新闻:河南省卫生厅除了对“开胸验肺”事件中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处理外,还对郑大一附院给予通报批评并立案调查。该院于6月22日对张海超进行了开胸手术,诊断为尘肺合并感染。通报称,郑大一附院在不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情况下,进行职业病诊断,违犯了《职业病防治法》。

郑大一附院固然是“狗拿耗子”,但在“躲猫猫”的年代里,张海超们以后可以找谁“开胸验肺”呢?

张海超一类的事情并不鲜见。几年前参见博士论文开题会,一学生陈述己见后,在座的各位老师纷纷提出异议,该学生的导师频频点头,说意见很好,学生要认真听取。学生将论文大纲修改后,呈导师过目,后者勃然大怒:“是我指导你还是别人指导你,你还是我的学生吗!”说的也是,既然有明确的论文指导老师,其他人的其他意见就都是“狗拿耗子”,所谓论文开题会也只能是“多管闲事”。

这次开题会后,迫不得已参加类似的会议,我开始唯唯诺诺,先是夸奖导师,然后夸奖学生,最后说,这个选题我没什么研究,若让我写,可能还没有这种效果呢。若是有别人的研究生私下里求教,我开诚布公地说,既然选择了导师或为导师选择,就要旗帜鲜明,听导师的话,导师咋说就咋听,导师说咋写就咋写,我不怕别人说我“狗拿耗子”,倒是怕你落个“背叛师门”的名声,毕业就难了。

其实,我对自己名下的研究生很少主动指导,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学生若觉得我还成,主动求教,我不会故作高深,不怕抖落自己的家底;若学生对我不理不睬,转而求助别的老师,我乐得自在。就像一次论文答辩会上,某导师很认真地说,这篇论文之前我没有看过,直到前天中午,学生才递给我一份。假若导师道的是实情,那或许是学生瞧不起导师,或许最后才急急忙忙地凑出论文,不得而知。反正,导师全部的职责就简单为签字,在同意论文答辩的一栏签字。作导师真容易啊。

今年早些时候,清华大学部分院系规定,导师们在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帮学生找到工作,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将和导师职称以及新学期的招生指标挂钩。清华的导师们重任在肩,从学问到就业,学问上的指点也就等同于就业培训了。清华不妨再彻底一些,把“大学”的招牌换成“就业培训中心”。

再说一个事情,许多学校于逢五逢十之年,举行建校纪念庆典。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是名人展示,官员按行政级别顺序排坐,商人按福布斯排行榜顺延,然后是大作家、大明星,发言的优秀毕业生代表无一例外都是名人。离世多年的名人,尚在展示中挂出照片。没有官衔、职位、名声和钞票,就只能是普通毕业生了,勉强得到接待,也是客气而又礼貌的那种。母校不在意他们的热爱,倒是他们自己自作多情。

有资格可以不为,没有资格绝不能为。我们身处的无为而治的年代,也是无为无不为的年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或许可以改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欲哭无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土地实在是太可爱了。

笔名及其论证

早上打开手机,一条短信蹦了出来:如何证明笔名是某某人的笔名?这问题有点意思。短信来自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电话打过去,明白了事情的原委。1919年4月,由李大钊、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第16号上发表“舍”以白话文体摘译的《共产党宣言》片断,内容是《宣言》第二章最后部分,包括十条纲领全文。通常认为,“舍”是成舍我的笔名。这个学生的领导很认真,说不能人云亦云,得拿证明出来,学生很荣幸地领受了这个任务。

已经毕业的学生,我惯于称作“前学生”,我自然也就是“前老师”了。前学生没辙,向前老师求助。尽管是前老师,还是慢条斯理,长篇大论,凡事都要从头说起。

嗯,笔名乎,假名也。作者发表文章著书立说,不署真实姓名,随随便便或别有用心地造那么一个名字出来,就是笔名。古代无笔名之说,但有表字、别号和室名,性质与笔名相通。例如,苏轼别号东坡居士,王守仁筑室故乡余姚阳明洞,人称王阳明,苏东坡与王阳明扬名立万,原名倒为人生疏。

我们耳熟能详的鲁迅,本名周树人,据说所用笔名多达一百八十多个,“鲁迅”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于是乎,提到鲁迅大家都知道,说起周树人反倒陌生得很。像我,非常清楚鲁迅即周树人,周树人即鲁迅,但还是亲近鲁迅,疏远周树人,挂在嘴边的只能是鲁迅而非周树人。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夏衍、丁玲、艾青都是笔名,我们读中学时就知道,老师说,他们的真实姓名是沈德鸿、李尧棠、舒庆春、万家宝、沈乃熙、蒋伟、蒋海澄,但是现在,这些名字早已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惟有笔名熠熠闪光。

为什么不署真实姓名?为避免引起文字麻烦;不求闻达,故意假借名号;常在同一家报刊发表文章,有时甚至同时发表数篇,若署同样的名字,版面多单调啊……原因七七八八,不一而足,邓拓在《燕山夜话》中说:“谁也不必讳言,有些人看文章的好坏,是以作者有没有名声和名声大小来做判断的,这使作者本人有时也很苦恼。署一个笔名就省去种种麻烦,说好说坏只看文章如何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遇见许多作者有些学习和研究的心得,可是还不很成熟,用他的本名写文章发表,似乎反而觉得不够郑重,用一个笔名发表就比较好。好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则在作者方面,即不必考虑万一意见有错误而发生什么不良影响,又可以对自己发表的意见大胆负责。二则在读者方面,对于这种意见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于发表某些批评和商讨的文章。”

笔名的选择,总离不开情感寄托和志向追求。在辛亥革命后佐助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刘师培,早先激进得很,取笔名“激烈派第一人”。许地山在1923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落花生》,记述童年的“收获节”晚上,父亲借讨论花生品格,启发孩子们要像落花生那样质朴无华。许地山后来即以“落华生”为笔名。据说郭沫若的笔名“爱牟”,系英语“I”(我)的音译,“麦克昂”是“maker”(制造者)的音译。志向可谓高远,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情率然,作为“我”而问世,作为“制造者”、“作者”而立世。

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明朗,笔名特意附有“女士”的后缀。谢婉莹率先署名“冰心女士”,继之,黄英自称“庐隐女士”,冯沅君称“淦女士”,谢冰莹称“冰莹女士”,石汝璧称“评梅女士”,张近芬称”C·F女士”。以至于男性作家也用“女士”作笔名,赵景深取作“露明女士”、“爱丝女士”,张若谷取作“刘舞心女士”,老资格的柳亚子给《女子世界》写稿时,署名“松陵女子潘小璜”,周作人刊登在《女子世界》上的文章,署名“萍云女士”、“碧罗女士”。联想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当时已经传入中国,男作家用“女士”作笔名,不乏性别意识倒错的嫌疑。如果他们活到现在,是不是会做变性手术呢?端木蕻良的笔名令人瞠目结舌,“红良女史”,这究竟是要写女人的历史呢,还是一生扮演女性的角色?与之相反,冰心有一个笔名叫“男士”,姑且解作“女子亦是男子”,大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势。

最近几年,对五四时期兴趣盎然,翻阅其时的书刊成为必要,困难随之而生。繁体字勉强可以解决,眼睛也渐渐习惯竖排,但笔名始终是个大大的难题:究竟谁是谁啊?据说《中国现代文坛笔名录》收编近七千个笔名,是很好的参考资料,坊间却难以觅到。我对前学生说,你写文章一定别用笔名啊,免得给后人添麻烦。答曰,那是,文章本来就写得少,还用笔名,岂不让人笑话我一文不名?

文章千古事,能写文章,是很荣耀的事。记得我第一篇论文发表,把所载刊物寄给父亲两本。意思明确,父亲没有白白供我读书。最初的一些时候,家里来了客人,话题涉及我,父亲就会小心翼翼地取出刊物,兴奋地予以展示。若是用笔名发表,父亲肯定得唠唠叨叨,多费口舌,客人保不准疑窦丛生:你说是你儿子写的,可那明明不是他的名字嘛,怎么好相信呢?现在评职称,依据就是科研成果,若论文用笔名发表,得自己给评委会举证,显然自讨苦吃。

回到“舍”上来,若要证明“舍”即成舍我,办法一是查询成舍我的文集,无论是本人编就还是后人编撰,若收录《每周评论》上的这个摘译,可以作为证明。还好,海峡彼岸有《成舍我先生文集》,前学生说里面没有收录。办法二是别人的回忆,海峡此岸有《报海生涯——成舍我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其中若有相关记载,可以作为旁证。此外,我是无计可施了。

还有,即使文集中收录,也未必确证,旁证更是可疑。当作者使用笔名亦即假名时,有意无意,都在刻意和自己的作品保持距离,甚至想断然否认关联。一个著名的后现代理论家说,文本的诞生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我们不妨说,笔名的问世意味着作者的自动退场,他只是留下一顶帽子,挂在作品的角落。就此而言,鲁迅并非周树人,充其量,鲁迅是周树人的一顶帽子,周树人有一百八十个笔名,那么就有一百八十顶帽子。热爱鲁迅的读者,只不过是在热爱其中的一顶帽子而已。

电话那端的前学生不待我说完,冒出一句:笔名不就和网名差不多嘛。唉,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样一说,年青一代就很容易理解笔名的由来与用途了。想一想五四时期热衷社会时评的报刊,看一看现在锋芒毕露抑或插科打诨的论坛,笔名与网名所面临的情势的确是相当接近。

真相及其不明

新华网7月28日登载了一篇文章,题为《群体性事件中少用“不明真相”》。首先,如果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挑动的话,那么在事件发生之前为什么不让群众知道“真相”?其次,指责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不明真相”,无异于说老百姓没有分辨事非的能力,这与事实不符。最后,把群体性事件说成是少数人教唆“不明真相”群众引发的,有推卸自己的责任的嫌疑。

这是一篇好文章。遇到群体性事件,不要动辄冠之以“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少数坏人的煽动下”而发生。读过高中政治课本的人都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没有文化的人也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俗语。那么,从什么时候起,群众变得“不明真相”且容易受“少数坏人的煽动”了呢?是群众变笨了,还是“少数坏人”蛊惑力变大了?回想20世纪的中国历史,直到80年代,工农群众一直发挥着强大的历史作用,当然,这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劳苦大众“翻身闹革命”;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成为我国的政权基础。90年代后社会转型,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群众却越来越“不明真相”,不能不令人匪夷所思。

不妨从“真相”概念入手。按照常识,真相就是事情的真实面貌,相即貌,是看出来、描出来的,当我们说“这个人面相很好”时,切记这是观察的过程与结果。真相是对事情、事件的叙述和记忆,而非事情和事件本身,澄清这一点尤为重要。所谓存在“唯一的”真相,不外乎两种可能:其一,所有参与者、旁观者的回忆保持惊人的一致,仿佛拥有同样的眼睛、同样的认知;其二,只有某些人具有叙述的能力和权力,事情一旦像他们所叙述的那样披露出来,很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同。历史教科书充分发挥了第一种可能,近年来解构思潮流行,第二种可能开始占据上风。

什么是真相,谁的真相,成为新的追问方式。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恰恰是不存在唯一的、为方方面面都认可的真相。不同阶层有不同的真相认知,不同利益群体有不同的真相追求,不同立场有不同的真相旨归。没有真相,只有不同的真相。没有谁愿意生活在虚无主义的流沙之上,只有相信自己活在真相中,才能安稳、踏实、闲适。所以,每个人都强调自己看到了真相,每个阶层都坚持自己把握住了真相。当指责群众“不明真相”时,意思不外乎是说:“群众不明白我们的真相。”群众怎么可能明白不属于自己的真相呢?又为什么要明白不属于自己的真相呢?就此而言,群众无可指责,无需自责。

同类推荐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月光下的规矩:社会现象时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月光下的规矩:社会现象时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学术随笔,大部分是发表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上的文章集结,分为现代文明、规矩规范、社会万象、品牌文化、岁月感悟五大篇,以学者的角度,对社会、经济、文化、道德、品牌、法律法规等,行评论。语言通俗、流畅,很有可读性。
  •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本书所选都是宋词中思想深刻、词句优美、境界高旷、流传广远的经典之作。每首词除了有详尽的注释之外,还有评析,提示了鉴赏的角度和层次,引导读者发挥自己活跃的神思,畅游于浩瀚的词的海洋。
  • 吹梦到边城

    吹梦到边城

    当代诗歌更是一种悲哀,伪民间色彩的诗歌就像种在水泥地板上的庄稼,一副呆相和死相。梨花体和羊羔体俗不可耐,将网络变成垃圾转运站,令真爱诗歌的人嗤之以鼻,如闻恶臭,如食腐鼠,避之唯恐不及。所幸的是,身在民间、真心诚意向民歌学习的大有人在,并未轻言放弃,他们收集民歌,整理民歌,也创作民歌风格的新诗。在这类民间身份鲜明的作者中,我认识湖南新化的亮毛,读了他的诗稿《吹梦到边城》,不免一赞而三叹,诵读如此纯民歌风味的新诗,简直比馋鬼发现一百个土菜极佳的农家乐还要畅怀惬意一千倍。
热门推荐
  • 牵手奈何桥

    牵手奈何桥

    爱情是生命的阳光,是人生孤旅中绚烂的花,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她让我们成长,懂得了生命的美好,懂得了珍惜!不要不相信爱情,如果你不信,你的世界纵然阳光灿烂,你也感受不到温暖!看了这部小说,你一定会相信爱情!她为他付出所有,他对她倾尽一生!她对他无怨无悔,他与她生死相随!爱不是一种表现的方式,那是一种感觉,深埋在心底!有些爱,一旦发芽,就不会枯萎,纵然天各一方,依然茁壮成长!他对她说:梦涵,你说过,要在奈何桥等我的,你一定要记住你的话,记住这个约定!将来,不论我们谁先到,都要等待对方,不许失约!来生的路很长很长,我们还有未来的生生世世!梦涵,我不难过,你也别难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八龙神

    八龙神

    无心无念无止无境...阴谋诡计,惊天大局,各种机缘,各种恩怨情仇...看天赐一步步的征服一切阻止他脚步的人,神,魔。迈向他所想达到的高度,实现他的理想。希望各位书友,大神,多多支持鼓励,你们的点击将使我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 三国星际

    三国星际

    在三国演义中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将领最重要。所以作为一个君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抓捕将领。比如赵云,你怎么降服?作为无为而治的君王,首先我可以用智慧降服,不过这个未必能够万全。容易一点的办法,用美色如何?认N个干女儿,赵云挑中哪一个干女儿,赵云就被收编了。但是赵云不近女色,好吧,那只好用金钱。“这是一百亿Q币,赵云你还不投降?”“什么,赵云不要钱?确实赵云这样的猛将会缺钱吗?”“赵云,我要和你单挑,败了就投降我,可敢?”
  • 被迫在游戏里成为首富的我很无奈

    被迫在游戏里成为首富的我很无奈

    前世世界首富,今生头号玩家。游戏仇人把我家炸了怎么办?死后神明要把我变成血狐塞进游戏怎么办?腹黑妹妹处处针对我怎么办?我只想当个死宅怎么就那么难!我好无奈啊嘤嘤嘤(‘-ω??)
  • 超玄幻垃圾站

    超玄幻垃圾站

    回家过年的苏铭,在除夕夜放礼花的时候,意外碰上了来自幻界的垃圾,他曾以为是老天捉弄他,但在清理了一次次的神奇垃圾后明白,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奇遇……
  • 阎王爱虐渣

    阎王爱虐渣

    陈匀匀女承父业,做了阴间的新阎王。她为了给地府员工改善生活,走上了收魂虐渣的路。
  • 成为魔王的我不过分嚣张就会死

    成为魔王的我不过分嚣张就会死

    前任魔王被打的半死后被我穿越了,还没理清现状第一眼看到的尽然是围攻自己的人类大军。危机时刻触发金手指,召唤本土英雄,结果召来的尽然是反抗魔王的勇者,当场叛变。讲理是不能讲理了,为了活下去就只能用嚣张来保护自己了。
  • 红缎

    红缎

    "富家少女唐诗诗旅游归来,带回一匹世间罕有的美丽红缎,她与自己的几个妙龄女友一同分享了这匹缎。就在她们为自己夺目的衣服而春心大动、桃运不断的时候,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诡异事件,凡与红缎发生联系的人无一幸免……这匹红缎究竟承载着怎样的恶咒?新生代恐怖小说的玉女掌门人红娘子,在营造凄厉的恐怖氛围的同时,又融入了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她精致唯美的文字带给你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心跳加速,虽然汗毛直竖,却又无法否认阅读的快感。"
  • 从荒岛开始吧

    从荒岛开始吧

    世界如岛,于源海中浮沉。莫可名状的恐怖从源海深处苏醒,噩梦降临诸世界。而这一次,终于轮到了我们。廖杰从时间链上挣脱,穿过泰坦殿引擎的轰鸣、无光国度巫师的魅影、冰封北境芬狼的低语、还有南境骑士团厮杀的蹄音……扭转乾坤,最终一战,勘破迷雾,得见真实。所为不过,活下去吧,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