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900000058

第58章

晚上陪孩子上英语辅导班,老师是很时尚的青年女子,大约是东北人,有小沈阳的腔调。她说首次见面,给学生“四把宝剑”作为礼物。第一把,go to school和go to the school的区别。没有孩子能说得出来,依据我的理解,前者是泛泛的上学,后者是上这个或那个学校。老师说了,前者是上学读书的上学,后者是去学校而非上学,譬如父母去学校看望老师一类,概言之,去学校(办事),老师一边说,一边工整地写在黑板上。第二把,go to bed和go to the bed的区别。一个男孩举手,说前者是上床睡觉,后者是回床。举座诧异:回床?这是哪里的方言?又一个男孩举手,说前者是上床睡觉,后者是到床上办事。在座的家长都哑然失笑,窃窃地笑,很暧昧的那种。老师很镇静,说这个孩子说得不错,go to the bed说的是到床上取书或别的东西,反正不是睡觉。

老师继续介绍另外“两把宝剑”。我开始思索家长们暧昧的笑。

对孩子们来说,到床上办事丝毫没有可笑之处。go to the school是去学校办事,照此类推,goto the bed自然是到床上办事,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推理。小孩的床上,大多摆满了玩具,像我家孩子的床,与其说是用于睡眠,不如说是用于玩具的展台,有芭比娃娃,有泰迪熊和小狗,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比比皆是,琳琅满目。在床上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自己小时候,除了嗜睡,懒得起床,再就是和兄弟姐妹在床上嬉闹了。那个男孩所谓到床上办事,不外就是这些意思。而对成人来说,床是性的代名词,带有床字的词语,同床、叫床、分床、同床异梦、床笫之欢,都和性息息相关。2005年在美国访学期间,到芝加哥参观海明威的故居,导游特意为我们介绍海明威父母的卧室,其中有一张大床,还有一张小床。小床为幼年的海明威所用,大床自然是孕育海明威的所在了。同行的朋友们免不了以此打趣,记得我当时也很低级地想象了一番。

人的欲念衣、食、住、行中,“住”离不开房屋,房屋中不可或缺的是床。据科学家的研究,作为文明而高级的直立行走动物,人类本身的体态决定了要以床那样的架构为依附载体和休憩平台。原始社会就有床的雏形,山顶洞人的“石床”及蓝田人的“土床”,就是例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床在****时期过渡到“榻榻米”阶段,即所谓的“木床”。床的创造的另一个缘由,和人体的生理结构及性爱姿势相关。每个人都在床上诞生,在床上休憩,在床上男欢女爱,最后在床上死亡。带有床字的古代诗词超过千篇,伟大的诗人们在床上写诗,在诗中写床,“深扫竹间径,静拂松下床”,“床帷半故帘旌断,仍是初寒欲夜时”。在这个意义上说,床成为性的代名词,在性话语中频频出现,有其现实生活的基础。

一切意识形态都有其现实生活的基础。意识形态从其自身而言,可能虚幻不实,可能空洞无物,但它绝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和存在。意识形态之为意识形态,是由于它遗忘了现实生活的根源与基础。意识形态要真正发挥影响,也必须不断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就果真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成人听了“到床上办事”感觉暧昧与可笑,就是因为他们有类似的经验与体会,若是已经遗忘,也会无动于衷。如果说从生活到文化再到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生成之路,那么,从意识形态到文化再到生活,是意识形态的解释和解构之路。

媒体披露,从7月10日起,河北深泽县在全县党员中开展了“低俗信息危害之我见”专题讨论活动,一个月内召开了480个专题讨论会,意在杜绝低俗信息亦即荤段子的传播。很多网友认为举全县之力历时一月围绕着“荤段子”打转转,过于浪费行政资源,比制止编辑、留存、传播“荤段子”更有意义和更重要的工作还有很多。也有网友认为说教式的会议已不奏效,建议提倡“红段子”,提倡干部读书来治理“荤段子”。在我看来,为反“荤段子”,正襟危坐开480个会,实在具有吊诡和反讽的意味。荤段子一类的性话语,置之不理固然不对,正儿八经的态度亦是可笑。荤段子本身是反正经的,正儿八经的讨论与禁止一方面和荤段子的实质南辕北辙,另一方面只能反证自己的无能和徒劳。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苏联的《后十日谈》,都充斥着“荤段子”的意味。荤段子一类的性话语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和政治的关系怎样,性政治是怎样的一种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意味着什么,福柯关于性观念史的研究到底是解释还是解构,都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性话语作为一种源始性的存在,在人类文明的一些时期发挥颠覆性的作用,在另一些时期,发挥的又是无聊而颓废的影响。颠覆也好,颓废也罢,都表明一种话语能成为意识形态,且是最基本的意识形态,和人类的生命、生存同在。没有性就没有生命,进而言之,也就没有文化和文明。如果说荤段子颠覆了狭义的政治,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使得人们回到基本的生存状态。

在荤段子一类的低俗信息肆意传播时,我们不妨先问一问:谁在制造和传播荤段子?谁又在接受和消费荤段子?为什么是荤段子?什么样的荤段子?为什么是现时代?这需要政治经济学的、媒介的和社会学的研究。我个人觉得,荤段子有高雅与低级之分,区别在于是否对性有必要的尊重,低级的荤段子是对性的诋毁和侮辱。如果荤段子应该禁止,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它亵渎了性以及与之相连的生命和爱。高雅的荤段子不妨允许其流通,它带给人们暧昧的笑,堂而皇之的笑,哭笑不得的笑,促狭的笑,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哑然失笑,啼笑皆非……这些笑是一切笑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是生活的必要元素。

对人文主义者来说,思想不能go to bed,却得一而再、再而三go to thebed,这是理论本身的要求。弗洛伊德和福柯的工作不过如此,身体的文化政治学不过如此,若想有所超越,恐怕也不得不沿着这个方向努力。

歌曲的性别政治

老七同学的博客今天更新,贴了一首歌词:

嘿,我真的好想你

现在窗外面又开始下着雨

眼睛干干的有想哭的心情

不知道你现在到底在哪里

嘿,我真的好想你

太多的情绪没适当的表情

最想说的话我该从何说起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在想你

如果没有你

没有过去我不会有伤心

但是有如果还是要爱你

如果没有你

我在哪里又有什么可惜

反正一切来不及

反正没有了自已

嘿,我真的好想你

不知道你现在到底在哪里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在想你)

两年半前开始写博客不久,就注意到老七同学的博客,内容差不多都是歌词,有新有旧,再就是一些与歌相关的背景和因歌而生的感慨。链接他为好友,可以及时获知他的更新,随时跟进,百无聊赖的时候,也会主动到他的博客转悠。

现在我一边听着自动回放的歌曲,一边写这篇博客。老七同学的博客对我有三重意义:首先,把我带到另外一个世界,音乐世界。音乐和哲学究竟是不同的,相对而言,音乐给人的感觉空灵乃至空无,哲学则难免沉重,音乐的翅膀很容易把人带到空中,哲学即使有翅膀,也很难飞得起来。其次,把我带回到过去的时代。音乐惯于制造怀旧的感觉,纵然是不曾体会的情愫,在音乐中也宛若重温。人到中年,音乐与怀旧的关联更为密切,所有的歌词都仿佛在追忆从前,所有的曲调都似乎在唤醒往事。经历过的,在音乐中回顾;错过了的,在音乐中弥补;如果是一种过失,音乐也能救赎。再次,把我引向另一个自我。在忙忙碌碌的人生中,忙忙碌碌的我只是我的一面,我还有另外一面,它不会主动呈现,需要中介,需要提示,需要引领,音乐就发挥了这样的功能。

回到上面的歌词。它把我的情绪带到遥远的世界,把我的思想带到从前,把我引领到另一个我那里。在遥远的世界,在从前,有另一个我,所有的想念,都是对自我的想念。这和自恋无关。把自己忘了,就得努力想起;把自己丢了,就得拼命寻找。可能是在一个雨天遗忘的,所以在这个雨天想起;可能是在雨天丢失的,所以这个雨天格外的伤心。

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没有从前就没有现在。没有昔日之我,就没有今日之我。没有曾经的雨就没有窗外正飘洒的雨。这些谁也不会怀疑。歌词的诡异之处在于,曾经的我是否在意我而今的回首?他还存在吗?还作为一个主体而存在吗?如果存在,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存在?

表面,侧面,内面,横截面,无论是哪一面,总之有那么一面吧。耳旁回荡的这首歌,是男声,所以我断言他在追忆、追念另一个我。若是女声,显然是思念往昔的恋人了。性别不同,意境也就不同。有一种性别理论认为,男性生来是自足的,女性则有欠缺。果真如此的话,男性的追寻只能是自我的追寻,女性追寻的对象则只能是异性,作为男性的异性。这或可称作歌曲的性别政治学。

把人的一生喻为一本书,一页就是一天,一个章节就是一段故事,起初多多少少会有主题的规划,一边生活一边修改和调整,当整本书成型时,和原初的设计与细节相去甚远。第二章改变第一章引发的旨趣,结束语影响序言的效应,没有什么原初能原原本本原封不动。这样说来,今日之我想念的昔日之我,只不过是今日之我的镜像而已。为了今日之我,必须有一个昨日之我,后者必须有所不同乃至大相径庭。如此,所谓的想念也不过是今日之我的情感剩余罢了。昨日之我一旦在意识中造就,又会确实影响今日之我的构成……

无论这个你是从前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是与主体相对的还是作为主体一部分的,总之,不能没有你,这是主体概念的内在要求。感谢老七同学,如果没有你,没有你博客里张贴的《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这篇短文。

纪念海子

3月21日《新京报》做了四版“海子”,题为《记住海子?忘记海子?》。诗人西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评价海子让我很痛苦。”西川是海子的好友,1997年编辑《海子诗全编》,近期又推出《海子诗全集》。

记者问:“《海子诗全集》差不多把海子的诗都收录进去了吗?”西川答:“如果说我把海子所有的诗都选了,我就是在拆他的台。海子在真正成为海子之前,写的诗让人觉得不像他写的。要收入所有的作品是不可能的。”西川的回答涉及一个历史哲学的话题:什么是历史事实。《海子诗全集》的目的不在于把海子一生中所有的诗作都一网打尽,而是网罗那些使海子成为“海子”的作品,符合人们心目中的“海子”的作品。那些不适应这个目的的作品,自然不会进入编者的眼帘。在这个意义上,《海子诗全集》不是那个活生生的海子的诗全集,而是作为天才诗人的海子的诗全集。拿到这部全集,早已熟悉海子的人会会心地微笑:“这就是海子啊。”慕名而来的读者也会惊叹:“果真是天才之作啊。”既有的“海子”天才形象由此得以巩固。

记者问:“你是否觉得你写的数量极少的关于海子的文章,对人们认识海子起到了引导作用?”西川答:“我就写了两篇纪念海子的文章,再加上几篇序,大概五篇左右海子的文章。我只是交代事实,我从来不做评论,评价他会让我很痛苦。别人也不了解事实,我只是把事实说出来,这是我的责任。”西川强调自己只谈事实,把事实和评论区分开,就是把事实和解释区别开来。西川的诚恳毋庸置疑,不过,打算交代事实的初衷本身,就是一种估价:有必要交代这些事实。在交代事实时,势必有一个选择的过程,读者看到的事实是“交代”出来的,是过去事态的陈述而非事态本身。描述和阐释,事实和评价,一开始就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记者问:“你说到,人们对海子还存在很多误解?”西川答:“比如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所有人将它认为是很明亮的诗,实际上它背后是非常绝望的,这是快要死的人写的诗呀!这种东西,收到中学课本中,中学生只能看到最表面的一层,不知道背后危险的冲动,老师也不敢讲,老师也不一定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确是表达了一种非常绝望的心情,对什么绝望呢?不是个人的荣辱,不是渺小情感的创伤,也不能简单地视作对文化和文明的绝望,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呢?我目前还说不好。他一定是看到了我们所看不到的东西。至于读者对海子诗歌的“明亮”化理解,倒不必担忧。常言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个海子也很自然。对海子诗歌的解读可以层层深入,至少就其表面而言,的确是非常明亮的,海子的绝望是明亮之后的绝望。中学生理解到哪个地步就是哪个地步,老师固然有一套统一的讲授,学生们还是会有各自的理解。

同类推荐
  • 触摸四季

    触摸四季

    本书实际上记载了无数触摸心灵的故事。体现了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关爱。
  • 爱与痛的伤感

    爱与痛的伤感

    本书分为“我依然是我”、“男生女生,空间之战”、“战斗在最前线”、“尝试成长滋味”等六部分,收录了百余篇散文作品。
  • 我爱这可喜的寂寞:老舍经典散文

    我爱这可喜的寂寞:老舍经典散文

    本书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散文集,老舍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幽默大师、语言大师,其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本书收录了六十余篇代表性作品,分为“无边光景四时新”“随心随喜去生活”“寂寞是一种清福”“骨子里的幽默”“故人从未走远”“大发议论”六大章节,完整收录《猫》、《济南的冬天》等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篇目,《朗读者》节目上朗诵的名篇《宗月大师》等。本书或描写人文景观及自然风光,或捕捉日常生活的细节及家庭生活情趣,或抒发对师友的悼念及内心情感,或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及作品,贯穿着老舍一贯的幽默风格,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生活。
  • 草庐漫话

    草庐漫话

    本书写了甲子七月之初,爱子溺水亡命。他用十二岁的稚嫩身躯,在我心上划了一道血泪奔流的新台湾海峡。顿失骨肉的巨大哀伤与痛楚,似一场无法预期的山洪爆发,将我身心吞没。老辈人用“是儿不死”这些老话儿一遍遍为我的心灵的创伤包扎止疼。好不容易,我才从泪眼模糊中回过神来,我清楚,为了雪压双鬓,垂垂暮年的双亲,还有早已木偶般发呆的妻子,自己必须要振作起来。我咬咬牙,把爱儿往昔影像,一股脑压进了深深的记忆底层,决心不再想他。在人生最难熬的一段岁月里,我拼命读书,试图从书籍中寻找我灵魂的寄托与安慰。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黑客学生最讨厌心理老师

    黑客学生最讨厌心理老师

    普通学生遇上心理学老师,殊不知身份只是一个马甲,纵然黑客手段再高深,为何就是查不到眼前万人迷老师的底细? 本以为不会好过的生活因为这个神秘的老师增加了更多的闹心。奈何人家一副一眼可以把自己看穿的劲真的让人不爽!明里暗里出现的反派担当,剧情小推手们把本来平淡的都市生活引向了奇怪的方向,神秘的组织,诡异的技能……终究是巧合,还是另有安排? 总之,黑客学生最讨厌心理老师了!
  • 海贼我又强了

    海贼我又强了

    炮灰——不可能,不可能那么强抱歉,我又强了
  • 一切都是美好的

    一切都是美好的

    人生有很多不如意,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都会遇到不一样的烦恼。难免会忧伤,彷徨……,而解决的方式,却也是千奇百怪,但万法不离宗,我们都是围绕着结果而解决。发现恋人的不忠诚,梦璃一开始也是行尸走肉的借酒消愁,但她却幸运的被人开导,从而拉上闺蜜来了一次欧洲旅行……
  • 幽色花嫁

    幽色花嫁

    两个孤单的相互给对方温暖。。在对方的世界里画上一抹春色。
  • 黑暗戏命师

    黑暗戏命师

    你有罪,因为你的祖上犯了滔天大罪,你们都是罪人,一群流淌着罪血的后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路向医

    一路向医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那,医学的尽头是什么?王铮,一步步的向着医学的尽头,艰难前行。686864088,群号。
  •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用脍炙人口的智慧小故事来教育青少年,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效果可喜。通过此书希望让孩子们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本书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里让你甩掉丝丝烦恼,拨开困惑茫然的迷雾,在为人处世上都技高一筹,收获茫茫人生的各种智慧。
  • 逝去的神灵

    逝去的神灵

    曾经那个男人,被小人背叛,最后失去了一切,但是还有一最后的希望,不愿意放弃的希望,他身负重伤,他要走过永恒岁月去复活他
  • 女人画

    女人画

    女人画,画女人——钟素艳的《女人画》是一本女人写女人的书。三个官场的中层女性,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际遇,演绎出不同的官场和情感故事。就像一幅耐人寻味的画卷。有的清雅如水墨,有的浓烈如油彩,有的朦胧如水粉……这里描绘的是生活,考量的是道德;倾诉的是真情,回味的是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