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1300000009

第9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4)

既然对人格偏差不能贴标签对号入座,那么用什么“标准”来判定人格偏差呢?一般采用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来判定。各类人格障碍或人格偏差者的共同特征是:心理紊乱不定、性格怪异,通常行为都会给他人带来困难,甚至灾祸;同时会把自己的困难或问题全都归咎于别人,经常怨天尤人,经常是把一切都看作是有悖于常理的;通常不会对别人负任何的责任,不管他人是否认同自己的想法,总是我行我素;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看法、猜疑、仇视带到哪里,破坏和影响那里的环境气氛;然而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从来不负任何责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人格障碍者的程度从轻微的人格偏差至严重的人格障碍各有不同,轻者基本上过着正常生活,只有与他最接近的人才会发现其怪癖;严重者则事事都违抗社会习俗而且溢于言表,并难于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大学生中有人格问题的人绝大部分都属于人格偏差较轻微者,通过努力是可以得到矫治的。即使较严重的人格偏差,只要认识正确,有决心、有恒心,也是可以矫治的,尽管国际医学、心理学领域对严重人格障碍者的矫治持较为悲观的观点。

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的成因,因为这类研究特别困难的缘故,相关研究很少。迄今为止,对人格的正常变异原因所知甚少,所以,对形成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与人格障碍形成有关的事件发生于童年早期,而人格障碍为人注意时已是成年,其间有些关系很难辨明。不过,人们通常认为,和其他心理障碍往往有复合的原因一样,形成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的原因也必定是多方面的,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生物学因素。有一些证据表明,正常人格部分是遗传的,但对人格障碍还没有取得满意的遗传证据。有的心理学家曾提出人格障碍可能由于极端的基因变异,但迄今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一假说。

心理因素。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单亲儿童、父母过分放纵或是过分严厉对儿童人格的发展有直接的不良影响;父母亲的不良人格会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获得与一般社会标准不符的行为模式;此外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是否正常对人格能否正常发展亦有着关键的意义。

社会和文化因素。如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家庭的经济状况、个人生活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所接受的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受教育的机会与条件等等,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类因素对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的形成可能有重要影响,恶劣的成长环境是造成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的温床。大学生在分析人格偏差形成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应着重于内部归因,主要从自我方面挖掘根源,才能找到解决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的“钥匙”,外在归因与内在归因都能解释人格偏差的形成条件,但不能只着眼于外部归因,把责任推给社会或家庭。解决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没有通用“处方”,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第四节矫正人格偏差,培育健全人格

前面已经介绍了健全人格的标准和人格发展中将会出现的偏差,那我们大学生要不断的矫正人格的偏差,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发挥个性与去个性化的辩证关系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临床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会深切体验到大学生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自我人格与社会人格的矛盾。大学生一方面意欲高扬个性,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的性格表现处处受到制约,矛盾重重。因而在心理咨询中,大学生咨询怎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将来怎样适应社会等等相关问题的很普遍。他们时常深感苦恼和矛盾的是:一方面,人有自己的个性或人格特点,人如果能正常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才感到顺畅、正常;另一方面,社会、群体也有它自身的要求,包括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如果个体人格与社会的人格要求不相符合,就会受到排斥甚至“谴责”,就会导致个体的压抑,严重的就会是“反叛”。因此,随着个体的逐渐成熟(生理的和心理的)和社会卷入程度即社会化的程度的增强,正常人的个体人格会逐渐与社会人格相符合或基本符合。这就是个体的个性发展和“去个性化”的对立统一过程——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矛盾冲突的解决过程。去个性化概念的形成几乎与心理学科学的形成是同时的,如中国在“大跃进”和“文革”时的极端“去个性化”。从历史的观点看,人类原本是从根深蒂固的亲属关系、纽带关系和部族关系中挣脱出来的,随着这种挣脱,原先表现在这些群体关系中的去个性化也由之解放,个体重又获得了个性。但是,个性的解放也潜伏着一种危机,那就是离开群体的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就越感到孤独。个体的孤独又激发个体重新加入各种群体活动,于是个性又溶化于群体之中,去个性化复又出现。E.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对去个性化的最佳理论进行了阐释。了解上述基本概念,对研究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关系非常重要。

大学生在处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时,要注意:发挥个性是指不能因为社会人格的共性而淹没了个性。所有成功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但个性并不排除社会人格的共性。个体人格的社会适应程度是判断人格是否健全的主要标准。所谓社会适应不是绝对顺从,有些人很想做到“八面玲珑”,其实,人人都说“好”的个性就是没有了个性,“没有个性”(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个性”)的人必定是庸人。人应敢于坚持,善于放弃。如在一个病态人格丛生的环境中,敢于在性格上独树一帜;而如果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处处碰壁,则应反思自己有哪个方面的人格问题应该尽快解决。要从社会人格模式中吸收好的成分,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人格结构,不断完善个体人格。

二、健全人格与人格模式的内在联系

如前所述,大学生宜以“五因素人格模式”作为健全人格的基本标准,但是要把五因素人格模式与个体人格、社会人格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因为一方面是其人格特质本身就包含了社会适应的要求。它的外倾性、社会化、宜人性、互动与为别人着想、责任心、规范与责任、情绪性、与人相处的愉悦和开放性、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等几个特点明显表述了个体人格与主导性社会人格的各种要求,注重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的紧密相关是最突出的特点,亦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应根据国情与时代特征把握“五因素人格模式”的核心内涵。除了把握描述性标准外,还要根据时代特点把握其核心内涵,才有实质性的意义。其核心内涵如下: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意向和性格表现(外倾性)。人的性格有内倾和外倾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其心理机制与天赋的气质密切相关。气质是难以改变的。但是,气质的“先天规定性”并不等于性格的必然表现。心理治疗的实例表明,内向性格倾向的人经过认知治疗和行为改变,完全可以有外倾的性格表现行为。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明显对我们的社会人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具有社会交往的各种能力和性格倾向,只有通过积极的人际沟通,在适当的场合努力表现自我,处事较为果断并富有乐观精神,才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中抓住机会。对于个体来说内倾性人格的特质改变可能是难以达到的,但依据社会需要,经过自我努力,有适度的外倾性心向和行为是完全可能的。

有爱心和同情心: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宜人性)。每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都要经历“自我中心”的心理阶段。幼年是完全自我为中心的。经过逐渐直接和间接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及外部世界,才能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渐渐缩小自我中心的范围并减弱其程度。这一过程有自发的、必然的因素,亦是自我认知努力的结果。但由于自我认知努力的主体意识和要求不一样,因而差异很大。因此,同样是青少年,有的宜人性强,有的则几乎完全是自我中心。所以,应引导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人格健全的标志之一。实质上,一个人的自我中心不断分化的程度就标志着个体的成熟水平,也标志着他的社会适应水平。青少年正处于这种分化的重要阶段,所以应不断扬弃自我,逐渐把自我与他人和社会融为一体,同时理解他人的需要、了解他人的情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明确自我、了解自我,并要善待任何人。这样做的结果是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的支持。

责任心强,要有责任感。在社会心理学上最关注的就是什么样的人是最受人爱戴的、是最能适应社会的。一项经典的研究成果颇能给我们以启示。心理学家的经典研究表明,人们普遍认为积极的品质有:真诚、忠诚、真实、可信、体贴、热情、善良、友好、不自私、负责等等;消极的品质有:说谎、装假、不老实、冷酷、不善良、不真诚、自负、自私、粗鲁、不友好等等。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被证实了。这也意味着人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倾向上有着高度的社会角色,有着跨文化和跨时代的一致性。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大踏步前进了,当然也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发展起来,只有我们的人民有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好的人品,才能被社会所接纳,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我们要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去控制非理性的情况,不要被有理的事情(情绪性)所困扰。类似于自我概念这个概念的发展一样,一个人从幼年到成年,也是情感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要学会用理性来指导和调控情绪。一个人的心理成熟水平也能导致他调控水平的高低。从上世纪末炒得火热的“情绪智力”或“情绪商数”(EQ)的情势来看,社会对人的情绪或情感调控已引起了广泛而高度的关注和热情。尽管对EI或EQ的认识国际及国内目前分歧仍较大,但这毕竟是一个好的趋势。人是处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动物,始终难以摆脱非理性因素。然而社会的良性发展必然要求人是理性的,不断获得新知和探索未知,创造性地面对社会。什么叫做“开放”,这是对于青年人比较广泛而模糊的问题。青年人往往认为年纪小的人才愿意对外开放,而年纪大的人则往往不愿意开放,趋于保守,因而才有了“代沟”这一名词。然而事实上开放性与年龄无任何的相关性,在现实生活中普遍的现象是年纪大的比年纪青的更为开放。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不能同反传统和不按常规出牌相联系,或是不能以在现实生活中打扮的出奇、标新立异相联系。真正的开放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还有创造性、标新立异的工作,它是与你的知识、以往的经验密切相关的。如像爱因斯坦与居里夫人等科学家,他们在生活上是比较保守的,然而他们的发明和发现以及他们的工作被世界人民公认为是最开放的人。人类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与人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探索精神紧密相关,善于获取新知和勇于探索的人才是真正开放的人。因而,对开放的认识应由此路线进行,而不是简单地以“反传统”、“反常规”这些表象来决定是开放还是保守。

以上因素人格模式为健全人格模式的标准,并不排斥参照其他的相关模式,如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而且,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还会有新的模式出现,亦可参照采用。总之,大学生应有探索精神,将理想模式与社会现实及个体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实效。

同类推荐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
  •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本书为青少年阅读类图书,按照不同主题选取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选文兼顾古今中外,内容包括:理想、自由、爱国等,文章设计了“读点·点睛”、“作者介绍”、“佳句品读”、“赏析感悟”四个版块,帮助小学生读中悟写,从“愿读、会读”到“愿写、会写”。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感恩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感恩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动物故事与趣味

    动物故事与趣味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中小学生趣味阅读”丛书,包括《语文故事与趣味》《作文故事与趣味》《文学故事与趣味》《数学故事与趣味》《科学故事与趣味》《军事故事与趣味》《历史故事与趣味》《动物故事与趣味》《植物故事与趣味》《艺术故事与趣味》共10册。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王子与贫儿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王子与贫儿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网王之与你相随

    网王之与你相随

    背叛,破产,这都是她最爱的男人给她了。穿越,没想到她能穿越到她最喜爱的网王里面。眼见不为实,她以为的残忍背后深处却隐藏她不知道的温柔……她不知道,最后她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但是她只想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幸福一点,哪怕是一点……【文案无能,刚建了一个粉丝交流,有兴趣的人欢迎加入哦~接受你们的催更(=^▽^=)群号码:545136411】
  • 盲人智破私盐案

    盲人智破私盐案

    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人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荒弃墟天录

    荒弃墟天录

    何为荒?将其分成三份,艹,亡,川。一解,尸体上杂草丛生,尸体下腐液如川。二解亡者之体横陈山水之间。引申则为尸横遍野。荒者,祸也,灾也,不毛者也。又有言,入者,当怀曝尸荒野之心。“你觉得这大荒是什么?”“荒墟吗?废土,生命禁区,放逐之地,我们的埋骨之地……呵,没差。”男孩儿低语。“是家,我们的新家……我们得活着,活的像个人!”“爷爷……”这废土能活下来的除了蛮兽就只剩蛮兽了吧?广阔的土地上总有例外,岩洞里狼狈的祖孙就是。至于外面的人把不把自己当人看,已经不重要,毕竟,活着的是人,死了谁管他以前是什么……“得活着,活的像个人,要求不高吧?呵,也许,也许吧……”
  • 不朽的传奇

    不朽的传奇

    本书介绍了玫琳凯的传奇人生、玫琳凯的创业哲学、玫琳凯的用人之道、玫琳凯的领导艺术等内容。
  • 玩家死亡清单

    玩家死亡清单

    《王者荣耀》史上身价最高的KPL职业选手——余长盛,在退役之战,不幸遭遇滑铁卢,无缘KPL联赛七连冠。本想彻底结束职业生涯的他,却在比赛结束的当晚,卷入了另一场诡异的游戏之中。……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竞技”!
  • 喻世明言(全集)

    喻世明言(全集)

    《喻世明言》主要收集了以宋、元、明三代的民间现实生活为蓝本的故事或话本故事,主题涵盖爱情、婚姻、朋友情义等,展现了当其时的社会百态。其中多数为宋元旧作话本,例如“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少数为明朝拟话本,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其题材也都和城市生活联系密切,如其中“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谴责了负心男子对爱情的不忠;“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描写了对失身妻子旧情难忘而破镜重圆;“羊角哀舍命全交”、“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等则歌颂了不计生死利害而忠于友情的精神;而“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杨八老越国奇逢”则触及了异族入侵、权臣误国等现实政治题材。另外还收录和改编了一些历史传奇故事,例如“晏平仲二桃杀三士”等。
  • 万圣启灵

    万圣启灵

    孙御阳,社会大众青年,因一个眼神无奈的救人,而死在了救人现场....张灵一个被包养的美丽御姐,因一个眼神,害的孙御阳为就她而死...当本应该穿越后变成主角的张灵,却被孙御阳霸占了主角金手指,连灵魂和名字都霸占了后,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重生之帝霸归来

    重生之帝霸归来

    重生归来,昔日的豪门弃少之子,任人宰割的小羊羔已经不复存在!曾经置我于死地的一切,我将加倍奉还!“以后我去过的地方,谁也不可以再去,因为那些地方是,杀神禁区!”
  • 女帝之倾城

    女帝之倾城

    玙宝他们经过了半个月的行程终于来到了边境,进入军营,玙宝不让士兵报告微凉,只是问了他们微凉军帐的位置,径直走了过去。拉开帘子,刚要张口,就看见了灵儿和微凉对话的那一幕。整个人像触电一样,动弹不得,自己朝思暮想的人,现在却和别的女人抱在一起,国师和李楠也有些愣住,一时间,空气凝固了。
  • 物理超度

    物理超度

    异灵世界,魔灵横行,人类与其斗争数万年,仍然落于下风。洛升,异灵世界人族中芸芸众生之一,因为一次意外,他觉醒了体内的神秘力量,走上了追逐强者的道路。“我从不杀生,只是物理超度了他们。”——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