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1600000026

第26章 特立独行(5)

3.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而不是暂时的,因此,在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以能够持之以恒地对师生的发展起作用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求发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健康、稳定地前进。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一是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大学精神之魂,实实在在统领和体现在学校各种行为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大学精神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素质,形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政府干预,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政府除应为大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还应从财政投入、政策制定、评价评估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宏观引导和系统规划。三是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切实进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调整与变革,处理好三个群体之间的定位、机制、关系、作用方式和途径,构建系统合力,形成健全、合理的微观基础。四是重在创新,建设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自发形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这既需要历史的积淀、继承,更需要现实的再造与创新。

(三)体现校园文化的和谐观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决定,既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我党的全新理念。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和谐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的和谐校园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1.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是实现学校在各方面的科学管理,促进业务能力、塑造高尚师德、提高教学质量、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大学生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管理机制,科学化、规范化的校园制度文化对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所具有的日益完备的物质文化设施,对于尊重历史,立足现实,进一步促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精神的形成,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既是联系两者的纽带,也是开发前者、促进后者的途径。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

2.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指物质形态的内涵及其表面附着物所包含的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具体地说,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应能折射出校园的教育思想、工作作风及审美意识,反映校园文化的个性色彩,它是形成制度层文化和精神层文化的条件。校园物质文化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为人们的感官直接触及,它蕴含设计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有相当的持久性,实际上就是校园环境的策划。它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社区人文环境以及根据这些外部环境设计的校园的各种建筑、设施,校园里大小园林、道路、装饰、景观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建设,一方面可以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师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

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校园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主导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其作用不是一时能够觉察得到,其形成也不是一时就完成的。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不仅体现在对内要建设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影响校内成员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关系学校教学优劣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同时,它对外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学校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成员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是高层次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待于高校各个部门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创造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

五、以教育生态学发展培育基因

现代教育生态学为我们探求大学精神培育发现了的新思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源于希腊语的“生态”,原意为“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的动物学家海卡尔将其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生态学,并作了如下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后,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将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生态位与生态圈等原理与机制应用到教育领域,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形成了一门新型的学科。即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大学文化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其特定的文化载体(群落)和环境条件。大学文化系统除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功能性、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生态特征:

1.生态演替性

大学文化系统和其他自然界的事物一样,有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动态变化的能力。因此,大学文化系统是自然历史文化发展、演替的产物,今后它还会随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即生态演替变化。

2.生态区域性

大学文化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离不开它所处的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的,它的存在也正是高等教育适应环境的结果。

3.相对稳定性

大学文化系统虽然存在着多极、多要素之间的关系,但其能量的流动、物质的交换和信息的传递是有序的,有着明确的功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自我调节性

大学文化系统有着自动调节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大学文化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的调节、同类高等学校的分布调节等方面。

5.人本性

大学文化系统中的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不但能够通过生物生态适应和文化生态适应两个方面去适应环境,而且能够用通过高等教育所获得的文化能动地利用和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改造成新的生存环境——人工环境。人对生态系统的决策与管理往往决定其生态系统的状况与质量。根据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原理,21世纪的大学文化建设应当实现和保持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与制度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应包括: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衡量大学文化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必须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的平衡;二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平衡;三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倘若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导致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失衡。

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在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或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层次结构或同一层次的不同院校间,都存在着竞争。竞争的结果会导致教育资源流向办学理念先进、知识创新能力强、办学质量和效益好的学校,在体现教育投资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优胜劣汰、协同进化的现象。

生态位与生态圈。某一物种在生物群落中占据的位置,我们将其称为生态位。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赖于建立高等教育生态圈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质流的良性循环机制。教育生态圈这个大教育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而且还包括教育发展所依赖的制度环境和条件。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人类文化已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化,这一转化必将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生态化的观念与思维将成为21世纪大学文化的主流。教育生态化系统强调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和人的主体性,把教育与环境作为一个交互作用的网状立体整体,注重和谐与整合,力求使大学校园受到良好的“文化生态气候的湿润”。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现代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着眼点是解决环境、资源和发展问题,目的在于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生态功能。办大学实质上就是办文化氛围,或办文化环境,因为这种氛围或环境是网络教育和社会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大学的全部工作就是调整好这坛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师生在这个氛围中思考、理解、感悟、创新,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环境和氛围对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一个群体中他们是互相影响,可以导致同化的力量。一个人长期置身于一个群体,耳儒目染、日久天长,就会熏陶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一个人在大学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熏陶,包括大学的学术氛围、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方法、高雅的校园文化,等等。现在人才培养强调创新,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就需要独具活力的文化氛围。

(二)构建良好的大学学术生态

大学被誉为“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是探究高深学问的殿堂,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大学永恒的主题。而学术是大学文化的逻辑起点,21世纪的大学要坚守学术堡垒、提高学术声誉,都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学术生态的概念是依据社会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21世纪大学校园的学术生态既是一种社会生态,也是一种教育生态。高校的学术生态,由学术—人—环境构成,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机构系统。换句话说,大学学术生态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大学的学术生态无论是群体生态还是个体生态都应秉承学术自由的大学文化理念,学术自由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核心的生态因子。正如洪堡在19世纪初提出的“学术自由”理念,使德国大学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的思想和学术呈现出缤纷万象、蔚为大观的局面。倘若学术自由匮乏,学术追求就会淹没,创新活动就会衰竭。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是富于自由精神的学术殿堂,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术大师的涌现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

(三)加大大学文化对社会的辐射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要超越“象牙塔”,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由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部门转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部门。在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大学仍要在保持自身的文化价值、遵循内在的发展逻辑中,寻求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的平衡,更加自觉地参与现实社会中,成为社会的“服务器”。大学文化走出“象牙塔”并不意味着就是放弃“象牙塔”的精神实质,“象牙塔”的精神理念依然是当代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讲,走出“象牙塔”的过程,不是象牙塔消亡的过程,而是“象牙塔精神”在更广阔的空间发生影响、实现其价值的过程,走出也意味着超越。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文化的辐射力不断得到加强,校园网与互联网实现连接本身也代表着大学文化走向了社会,实现了对社会的开放,而这种开放本身也是大学文化加强社会辐射力的前提。另外,大学文化的开放不仅指面向社会的开放,更表现为面向世界的开放。我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必将更加迅猛地袭来,对国内大学文化产生的“折射”作用不可低估。一方面大学将更广泛地与世界接轨,以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思维把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21世纪的大学文化将表现为由一元性群体生态转变为多元化群体生态,更具多元化意识,要学会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积极利用巨大的国际教育市场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异域文化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也要加强异域文化的沟通,使多样性的群体生态达到平衡,形成和谐、共容的良好生态。总之,21世纪的大学将日益走向社会的轴心,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人类文化在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演进中也将改变大学文化的生态,面对历史的呼唤,大学文化应致力于生态体系的探究与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校园文化生态的新天地,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同类推荐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语文新课标必读-歌德谈话录

    语文新课标必读-歌德谈话录

    一个人如果想要优秀,与历史上所有优秀的人为伍,也要与他所在时代的优秀人为伍。想要了解著名作家、诗人歌德的真实生活吗?想要与他成为沟通内心世界的伴侣吗?阅读《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歌德谈话录》,一起与优秀的人进行穿越时空的思想交流,在挖掘歌德思想魅力的时候,您和您的子女将共同成长!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让我们快乐地阅读,心灵更加充实,意绪更加美好,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个晨曦每个黄昏!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健康饮食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健康饮食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鲁滨逊漂流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鲁滨逊漂流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必知的中国文学经典

    青少年必知的中国文学经典

    本书收录了49部中国文学名著,并详细介绍了其内容、艺术特色、影响及作者的创作过程、主要成就等,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与收藏。
热门推荐
  • 终极护花大师

    终极护花大师

    奉师命,小道士下山救人,不想却被卷入了豪门阴谋,惹来祸事不断,还惹来众美女争相投怀……
  • 吾皇万万睡:拒婚皇后

    吾皇万万睡:拒婚皇后

    她堂堂一个国际美女教练,一场车祸让她变身徐国公府花痴是也!一道圣旨到临,什么还下了万两聘礼?切!别以为你是皇上,本小姐就要嫁给你!做谁老婆就是不能做皇帝的老婆。这一夫多妾制度她徐落冉可无法接受,拒婚…拒婚…不嫁,不嫁,坚决不嫁…
  • 穿越之皇帝不好当

    穿越之皇帝不好当

    身为女汉子的我也曾想过后宫佳丽三千,但只是想想而已,等到真的当上了皇帝,我发现其实也没那么爽。且不说国家大事黎民百姓,光是太后娘娘“为皇室开枝散叶”这一条,我觉得,我这个皇帝当不长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帝少独宠:丫头,还想逃

    帝少独宠:丫头,还想逃

    她是没人要的孤儿,招人嫌弃,多次想过死亡,却总是被人救下。当命运之神不再眷顾她,终于有一次她被人打死,而她来到她体内替她而活。却发现了自己的逆天身世!靠着妙手回春的医术,一身的功夫,还有那人人羡慕的全系灵脉走上世界巅峰。她的心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能够打开的人没有几个,因为她的回忆有一段黑暗的历史。除了用命交心的人还有谁能博得她的同情?她,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可却不得不用那软弱的肩膀,扛起一片天。她的心,是麻痹的,是没有痛苦和泪水的,因为她的痛苦已经经历了,她的心被包裹了,可是却被一层一层的撕开了,她难道还能继续活着吗?可是不管她做什么决定,除了他们,总有一个人陪着她,即使颠覆天,那又如何?
  • 王子,不够王子

    王子,不够王子

    此文整理发文,没有更新内容。全看过的亲可以绕到。此文结局最后两大章,这里不贴出了。我的蹲点:鲜鲜网【喜欢我的文滴童鞋,欢迎去那里蹲坑,谢谢!】
  • 江湖大圣

    江湖大圣

    来到地球的历练,稀薄的灵气让煞修罗不忍直视。他身上还背负着使命,他还要前往更辽阔的地方。
  • EXO失忆症患者

    EXO失忆症患者

    提到顾允恩,大家绝对会想到一个词‘怪人’。作为深学院的传奇人物,从最顶尖的班级调到最堕落的班级,在这个学院里只有两个人,她和鹿晗。到底是为什么?她不愿言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