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1600000020

第20章 激流勇进(6)

(一)真理的神圣性

大学教育无疑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活动,除了一些直接为保障师生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生活供给活动外,其他大部分活动都是一种精神活动。无论是大学师生之间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接受活动,还是他们之间的思想、意识、信念、品德的感染、同化、模仿、熏陶活动,都是一种学理性、价值性、意念性极强的活动。这种活动由于不具体接触直接的经济利益、不是各种物质利益意识的驱使,可以在远离物质利益的层面上进行,因而基本上都是脱离了世俗的利益关系的具有抽象性、唯理性、纯粹性特征的形而上学活动。师生们自由、主动地研习人类文化、思想的精华、积极地认同和内化历史先贤门的高贵品质和高风亮节,而基本上都是脱离了世俗的利益关系的具有抽象性、唯理性、纯粹性特征的形而上学活动。师生们自由、主动地研习人类文化、思想的精华、积极地认同和内化历史先贤门的高贵品质和高风亮节,真诚地追求体现人类文明的高尚、真理、公理、正义、美德、善良、宽容等思想、情操、信念的精神,这些活动使得大学校园处处洋溢着崇高、庄严、自豪、神圣的情感。正因为大学中有着这样一批积极、自觉地为真理、理想、信仰奋斗的人,存在着追求知识、真理、理想的传统和气氛,所以人们称大学为“精神的殿堂”。

(二)理想的祟高性

大学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和思想精英们聚集的地方,是社会文明和精神的源泉和宝库。大学在聚集文化精英的同时,也聚集了人类历史中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意识、精神的传播、感染和熏陶,赋予了受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原则,奠定了学生崇高的人格目标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这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往往因其远远超过了现实的社会思想水平,过于美好和纯洁而常常被人们称为“梦想”。大学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为未来而学习,教师为未来而教学,他们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理想。正是因为有对未来的理想和美好的期待,人才有活下去的勇气和积极拼搏的精神。大学也一样,她是人们追求理想和希望之地,唯有如此,大学才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大学就失去存在的理由。当然,大学的理想更多的是浸润于知识、理性逻辑的氛围之中,往往与社会实际有很大的差距,由此造成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不适应或思想消极。不过这未必就是坏事。也可能这正是他们真切地感受人生意义、走向成熟的必要阶段。

(三)学术的求真性

现代大学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三大基本职能。虽在各个大学教育行动中表现各异,但各个大学的生存发展和提升都需要科研活动成为教育理论界的共识。大学是个传授高级专门知识的地方,而专门知识的时代局限性和历史发展性客观要求教育者具有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不断有新的突破,使知识成为不断发展、变化、更新的活的知识,永远朝着真理的方向迈进。在这里我们倡导学术流派之间的自由辩论、学术团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坚决反对剽窃、抄袭、模仿他人成果等学术腐败行为。如果我们听任学术腐败、学术功利化、官本位化等等行为任意妄为的话,大学将很难生存。

(四)理性的批判性

西方著名大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科学的最大特性就是怀疑和质问一切的精神,对事物进行谨慎而有保留的判断,并对这一判断的界限和使用范围进行检验。”虽然说大学已走出“象牙塔”,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大学以其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理念仍保持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正因如此,大学才可以抵制物欲世界的诱惑。大学中拥有当代社会卓越的精英人才,又有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想、原则,有进行各种学术研究的传统和条件,有充裕的时间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类进行研究和反思。从而对社会主流思想和观念,对社会体制的运行和发展,对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正误,做出准确、公正、理性的评判,对社会的愚昧、落后、倒退、保守、专制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大学的批判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知识层面的批判,即对文化中落后、陈旧、腐朽部分的批判。由于它不涉及个人或团体的实际利益,所以是一种笼统的、抽象的思想批判;社会制度及社会现实层面的批判,即对社会制度方面的落后性、腐朽性、专制性、保守性的批判,对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丑恶现象、腐败现象、愚昧现象的批判等。正是这种批判精神在促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民主的实现,也正是这种理性的批判精神在促进大学自身的反思和提高,生命力才得以强化和延伸。

(五)传统的承递性

大学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的一系列教育规范、制度、精神、思想等等,这些就是大学的传统。大学传统是大学历史的结晶,是大学优秀思想和崇高精神的凝聚,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多次被实践证明为合理、科学、进步的教育方式。大学的传统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地流行、传播和被移植,就是因为大学传统中的内容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发展逻辑路径的。大学的传统既有形又无形,通过去伪存真、精心筛选,大学的传统凝聚为大学的各种制度和习惯,逐步演变为大学活动的逻辑力量和人们的思维模式,形成大学教育运行、发展的趋势。虽然现代大学与欧洲古老大学的传统相去甚远,充满了国家特色、地区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其中的一些反映大学性质的根本信念和原则,没有因时间、地区、校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事实上,任何大学都是在有选择地继承和遵循大学的优秀传统,吸收、内化而形成严谨、规范的教育秩序,建设和谐、纯洁、高雅的教育生态环境。无论任何大学,都不能对流行的大学传统顶礼膜拜,亦步亦趋,成为其奴隶,而应该大胆地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创造性地建设更加优秀的大学传统。

(六)灵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纵观大学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大学是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调适能力的组织,自由、包容、开放是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正是这种海纳百川、自由辩论的开放、包容精神使大学不断获取和更新大学发展的动力。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就能使大学文化自觉地在当代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发展,从而具备面向未来的文化势能;就能够在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基础上,以以面向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博采世界各国大学文化之长,从而使大学文化建设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获得更加开阔、宏观的文化视界。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大学精神?在回溯中国大学艰苦卓绝的办学历史中,作为大学内核和灵魂的大学精神有哪些品格?大学精神对时代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

四、努力培育大学精神,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重新认识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过百年风雨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中,大学建设再次成为热点问题。什么是大学精神?什么是大学理念?什么是办学理念?什么是办学特色?这几者之间有什么辩证关系?对于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新建院校的大学建设来说,特别是地方院校而言,搞清楚这些基本概念,认真反思和审视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核心内涵,冷静地分析自身在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内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促进地方院校理清办学思路,正确选择办学模式,明确特色大学发展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对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高校的灵魂,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出现的新建院校大学理念,是特定社会背景的反映,它和人类的许多观念产物一样包含了历史与时间的尺度,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们来看一看德国古典大学与美国早期大学的大学理念的形成,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8世纪末19世纪初,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成果和对传统观念怀疑和批判的武器,成为德国新的大学理念形成的思想基础。普法战争失败后,面临国家危亡、德国大学衰落、民族与大学本身处于十字路口的危难时刻,在超越启蒙主义的功利主义思想上,几经周折,建立了体现其新人文主义、理想主义大学理念的新型大学。领导者与广大教师对刚刚建立的大学饱含感情,对如何办好新型大学怀有特殊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信心,一些一流的学者本身既是新的大学观念提出者,又是亲身实践者,受到普遍的响应和拥护。新的大学理念在新大学创建过程中得以实现,即一是对科学的探究,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重视研究成为后来德国大学最重要的标志,后来更为各国大学所称道。

独立战争后,美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学校注重学术研究,无私、爱国以及美德等品质成为新的大学理念,办学理念与国家利益惊人相似。1824年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旨在建立全美第一所真正的大学,与原来的大学相比,新建的州立大学在大学理念上发生重大变化,更加注重社会问题,注重对科学强烈的热爱,高等教育与州和教会的关系发生根本改变。与德国古典大学相比,美国大学进一步改变了大学模式,强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将服务社会的概念与工农业发展直接联系起来。把德国讲座制度改变为相对更民主的学系结构等,发展了以德国古典大学的传统理念,由此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适应经济迅速发展需要而做出重大贡献的基础。

有人认为,大学理念与学校领导理念密切相关,大学理念是学校领导理念的一种类型,或者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当然,大学理念并非学校领导独有,而是以学校领导为集中体现的组织理念并被组织认同和实施的过程。换言之,新建院校大学理念需要通过卓越的领导者提出、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北大蔡元培、清华梅贻琦等都是在建校早期提出各自的大学理念,并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完成各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走向的构建,这为北大从旧式官僚养成所、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转变为新型大学并远远地走在国内其他院校前列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英雄主义教育读本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英雄主义教育读本

    本套丛书共分为:美育教育读本,在五星红旗下成长,学生素质培养读本,启智教育读本,学生行为规范读本,艰苦奋斗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禁毒教育读本,家长学校读本,英雄主义教育读本。针对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中国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艺术,它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创造了流转飞动的世界,用最原始的色彩绘出了神采飞扬的灵魂。扬州八怪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书法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更多地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背离与反叛。
  •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名著故事

    充实青少年的100个经典名著故事

    《促进青少年的千万个成长故事》一书,在故事的海洋中,为你精心挑选了若干个精彩故事,它们或睿智、或感人、或生动,它们将会在你人生的航程上,点燃你的心灵之灯,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使你成功地迈入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卖火柴的小女孩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卖火柴的小女孩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会展管理

    会展管理

    本书是高校会展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叙述会展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会展组织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现场管理,会展宣传组织与推广管理,会展的后续管理工作,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场馆与设备设施管理,会展物流管理等。本书是大专院校会展专业(方向)教材,也可供旅游管理、饭店(宾馆)管理等专业选修,同时亦是相关行业培训或进修学习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矿井事件录

    矿井事件录

    在一座山区内,有一个独立的国企煤矿,一批新来的大学生分配到了这里,随后是各种匪夷所思的不准乱跑,人员失踪事件,到底这里隐藏着什么秘密……
  • 守护甜心之暗黑天使

    守护甜心之暗黑天使

    两位转校生的到来,改变了亚梦一生的命运,她虽然失去了友情,但是她却成为了幻紫家族的二小姐幻紫雨沫,接着又在她身边发生了许多离奇的事件让她终身难忘,那一次次的分离,又一次次地重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理想中的自己,还远吗?
  • 桃遥

    桃遥

    她是云邻国护国将军后宝贝女儿,它是云邻国万千宠爱的太子,青梅竹马的他们,却不知自己早已深陷一场阴谋之中………………(本文可能有点短)
  • 平常日子

    平常日子

    在《平常日子》中,他的视角转向了底层社会,让我们领略了来自民间智慧的力量——看似平常,却更辛辣,更入味。融汇了发生在城市、农村的平常故事,使读者品读世间百态、人生冷暖。《平常日子》这部中短篇小说集选取了王跃文历年来发表过的关于寻常百姓生活的优秀作品,包括《乡村典故》、《也算爱情》等共10篇,集中反映了作者王跃文对社会现实、爱情的深刻思索。
  • 空间之百花女王

    空间之百花女王

    说我土渣子?空间在手,时尚我有。说我没人爱?空间在手,美男我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有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靠前青年朋友的信,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谈情、爱恋等做了亲切而全面的探讨,劝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眼光要深远,思想要明澈,夯实基础,勿贪图世俗名利。这些书信读来却仍发人深省、引人入胜,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
  • 为己初道

    为己初道

    源水混混,不舍昼夜,盈科后进,放乎四海。
  • 微笑中的恶魔

    微笑中的恶魔

    当有一天,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她对你笑。你以为自己的爱情来了,你以为她是你的天使在对你微笑。可她却是恶魔,在一点一点喂你喝下毒药。你却毫不知情。。。
  • 剑界传说

    剑界传说

    一个剑的世界,御剑凌空纵横天下是每一个修行之人的梦想。他,本是名剑山庄的继承人,却偏偏因为身体不好,几乎断绝了修剑之路。而这一切,都随着一把紫色的长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一身傲骨,放弃继承人身份,自请离宗,一人一剑踏上了修剑之路。这是一个传奇!一个属于楚行风的传奇,一个属于剑的传奇!更是一段精彩的剑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