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04

第4章 还“程门立雪”以本来面目

——纪念“程门立雪”920周年

游梦熊

一、延平凤池与“程门立雪”

当你走进延平凤池村,很远就能看到游定夫(祠)纪念馆门口八字墙上醒目的红底黄字“程门立雪”四个大字,这是赞颂游酢、杨时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家喻户晓、千古盛传的典故。在纪念馆中堂,天井两旁走廊墙壁上有“扶沟执教”、“程门立雪”、“道南学派”、“奥学清节”、“延平答问”、“理学名邦”等六幅彩色壁画,清晰地构成了《程朱理学源流图》,逼真生动地刻画出程朱理学形成的来龙去脉。在游定夫学校门口,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座精美秀丽的亭子,它在红花绿树的簇拥下,就像一个婷婷的少女,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立雪亭。它是为纪念“程门立雪”900周年,以弘扬游酢、杨时“尊师重教”之风尚,由南平市教育局于1993年9月拨款建造的。它由六根红色圆柱拱托而成的双层六边形飞檐仿古建筑,双层亭檐高高翘起,仿佛展翅待飞的雄鹰。屋檐蓝白相间,屋面桔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亭正面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游嘉瑞题写的“立雪亭”三个大字。亭中央立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碑,正面刻着金字“立雪亭记”,记载着“程门立雪”的典故及建亭的主旨,由原南平市教育局局长王其香撰文。《立雪亭记》碑文载:“亭名立雪,意在旌表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游酢(字定夫)与杨时‘程门立雪’之典范……游杨载道南来,经罗从彦、李侗诸贤承传衍益,至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致广大,尽精微。南平遂有‘理学名邦’之称,游、杨则有‘程氏正宗’、闽学先驱之誉。南宋末年,游氏后裔移居南剑州凤池村,继祖德,承祖训,兴义学,办书院,创建游定夫祠堂,致慎终追远之意,扬兴教求学之风。今逢盛世,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游定夫祠堂及书院已修葺一新。游公高德粹行,皎如日星,流风余韵,启人尊崇,海峡两岸游氏后裔,寻根拜祖者络绎不绝,海内外学子仁人,至此瞻仰考察,流连忘返,或著文题诗,或挥毫泼墨,盛况空前。先贤虽逝,风范永存,际兹程门立雪九百周年,市教育局兴建斯亭,旨在纪念先哲,见贤思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俾尊师重教精神世代相传。”大理石碑的背面刻着福建省政协主席游德馨题写的朱熹联句:“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意思是:二程理学向南传播的第一人是游酢,他与杨时同往洛阳立雪程门,武夷文化“闽学”起源于“二程”的洛学和周敦颐的濂学)立雪亭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尊师重教”风尚的发展,再度掀起了社会办学、兴学的热潮,立雪亭已成为南平市首批十大德育基地之一,发挥着教育青少年的重大作用。

二、游酢、杨时与“程门立雪”

在讲“程门立雪”这个故事之前,我要向大家介绍张载、程颐、杨时。

张载(1020-1078),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又称张子,北宋思想家、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合称“北宋五子”,代表作品有《正蒙》、《横渠易说》、《张子语录》等。他的名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006年9月,温家宝在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他为伊川先生,与其兄程颢(明道先生)被合称为“二程”,是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在自己创建的伊川书院(后为嵩阳书院)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二十多年。现在,河南嵩县的程村,是“二程”故里。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为中立,号龟山,被称为龟山先生,北宋南剑州将乐县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在将乐有杨时墓,碑刻有“宋龟山文靖杨先生之墓”,墓前建牌楼一座,古雅雄伟,楼前匾额题“倡导东南”,后匾“程氏正宗”。他与游酢是学友,同往洛阳,同拜“二程”为师,留下“程门立雪”千古美谈;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

游酢、杨时是同龄人(皆生于1053年),儿时同被称为神童,同是进士,同为程门四大高弟(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同是北宋先儒奉祀孔庙。游、杨又是亲家,游酢小女嫁给杨时的三子杨遹(yù)为妻。

游、杨为什么要远离福建,千里迢迢跑到河南洛阳拜程颢、程颐为师,师事河洛理学呢?

我们知道,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讲授孔孟学说,独到的学术见地,吸引了许多河洛的学者,肯做学问、虚心好学的游酢和杨时也动心了,他们拜“二程”为师,向“二程”求教。熙宁五年(1072年)刚满20岁的游酢从福建赶赴京师(开封)预考,慕名前去拜见程颐。有一次游酢在程颐身旁诵读张载的理学名著《西铭》,读后便说:这就是中庸的道理。程颐称赞他很有创见,能理解言外的道理,赞许他道德品质高尚,学问日益长进,办政事能力超过他人。因此,程颐说“其资可以适道”。(意思是说,他的天资可以适合传授道统理学)同年8月,程颐的哥哥程颢担任扶沟县令时,经程颐的举荐,游酢到扶沟任县学教授,这是管理全县教育的官职,他一面担任学职,一面又受业于程颢。前后三年,游酢学到了“二程”的理学思想。

元丰四年(1081年),杨时游酢相见,随即在游酢的引荐下,两人一起前往颍昌(河南许昌)向程颢求教学习理学。学成南归,程颢目送他们时说:“吾道南矣。”(意思是说:我的道统理学可以由他们传播到南方去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南”典故。从此,中国文化重心开始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其时,游酢已向程颢学了十年理学,而杨时还不到一年。因此“吾道南矣”主要还是针对游酢而说的。然而,如今学者津津乐道“吾道南矣”这个典故时,只说杨时而只字不提游酢,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也是极不公正的。

程颢去世8年后的1093年,已过40岁的游酢和杨时,因仰慕“二程”理学,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两人皆为进士,官职和学问虽然相当高,但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两人对理学不断探求,为了进一步钻研理学思想,不让学习中断,也为丰富理学知识,游酢又携同杨时一起去洛阳的伊川书院(后为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从学于他。这天,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远山呈现白茫茫的一片,树林披上银妆。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了他俩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来到程家时,适逢程颐先生坐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俩不愿惊动打扰老师,也不敢走开,便一声不吭地、恭恭敬敬地肃然侍立在老师身边等候。过了许久,程颐先生张眼一看,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厚。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引以骄傲的“程门立雪”典故,它在中国历史上树起了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榜样和楷模。

三、“程门立雪”流传中的误解与偏见

“程门立雪”的典故虽已流传了数百年,但对典故里的“门外之雪深一尺”、“瞑目而坐”却有误解之处。各种图书资料、中小学教材,甚至游定夫(祠)纪念馆里的“程门立雪”壁画,都误解为游酢、杨时是站立在程家门外一尺多深的雪地上拜师求教。历史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还“程门立雪”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从描绘这个典故的最早、最有权威的两处史料(即《二程语录.侯子雅言》和《宋史.杨时传》)来分析。《二程语录.侯子雅言》载:“游、杨初见伊川(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意思是:游酢、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思考问题,二人站在老师旁边静静地等候。过了很久,程颐张开眼睛看了看游、杨,对他俩说,你们二位还站在这里?天色已晚了,就去休息吧!程颐走出大门一看,只见门外雪深一尺)《宋史.杨时传》的记载,内容大体相同,只是“游、杨”调换为“杨、游”。两处史料的开头都写“游、杨”或“杨、游”二人前往程颐家拜他为师,恰巧碰上程颐端坐冥思,游杨在旁虔诚侍立,不敢打扰也不敢离开,等了很久,程颐张眼一看,才发现他俩,走出门外,积雪已一尺多深。据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方彦寿研究员考证认为《二程语录.侯子雅言》的记载是正确可信的,而其他的书籍如《辞源》、《宋史.杨时传》、《成语词典》等对“程门立雪”的记载都是不准确、欠妥的,是不可信的。

后来,便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这两处文字,全无门外立雪之意的表述。“门外之雪深一尺”,是指游、杨二人在程颐身边侍立很久,雪积了一尺多厚。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日上三竿、两炷香工夫是一个意思,绝无二人站在门外的雪地里之意。为什么会产生误解呢?本人认为,一些文人为了塑造和表现游酢、杨时拜师求学之虔诚的高大形象,望文生义,把“程门立雪”描写为站在程家门外的雪地上,这大概是文学艺术创作高于现实的需要吧!

究竟谁更早认识“二程”,最先接受洛学?是谁携着谁拜师“二程”?学成南归第一人又是谁?《二程语录.侯子雅言》的作者、程颐的内弟侯仲良小舅子最了解自己的姐夫。他亲闻“程门立雪”之事,他最有发言权,他看得最清楚、最准确。他用的资料可算作“第一手资料”,也是最原始的资料,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无可置疑的,其他书籍的记载都不是“第一手资料”,这就难免会走样。他把游酢放在杨时的前面,这就是证明游酢是“程门立雪”第一人的最为有力的佐证史料。厦门大学高令印教授曾考证过游酢、杨时的年谱,证实了游比杨早九年接受“二程”理学思想。况且,史料也证明,游比杨更早认识“二程”,最先接受“二程”洛学,深得“二程”的赏识。游酢与“二程”的感情自然超过杨时。程颢去世后,游酢哀痛不已,在自己的住处设置灵堂,祭奠先生,并亲自撰写《行状》深切悼念。程颢去世八年后,他才带着杨时去拜程颐为师,演绎了千古传名的“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是游酢携杨时同往洛阳拜程颐为师而留下的家喻户晓的典故,“吾道南矣”也是针对游酢而说的。然而,有些书籍或学者存在着某种偏见和认识上的偏差,在谈到“程门立雪”时,只提杨时,不提游酢,把“道南第一人”授予杨时,而不是游酢,这是很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直至2001年,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高令印主持公道,实事求是,还游酢一个公允的评价,写出了《游酢评传》这本书,得到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蔡仁厚教授的充分肯定,高教授“既有功于学术,亦还先贤以公道”,恢复了游酢的历史本来面目。

另有一处是对“瞑目而坐”和“颐偶瞑坐”的误解。有一种说法,游、杨二人来拜见程颐老师,先生为何“瞑目而坐”?这是他考验两位弟子对理学的虔诚、对老师的尊敬。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古代的学者十分注重闭目养神、修身养性,悟道明理非常讲究静坐静思,甚至强调“半日读书、半日静坐”。把瞑目静坐当成一种克己自省、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就是学生来拜访,也不肯中断。学者们常常静中悟道明理,时时克己反省闭门思过,所以绝非仅仅采用“瞑坐”来考验学生那么简单。

对于古代的文化遗产,一要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二要力求全面、准确地对古代典籍加以理解和把握,认真读书,多思慎思,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绝不能人云亦云,望文生义,以讹传讹,这不但无益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而且会造成种种误解。

(作者系福建省南平一中高级教师、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同类推荐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寻根文学研究资料

    寻根文学研究资料

    《寻根文学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寻根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寻根文学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内容包括:晨(外一首)、爸爸,不要再那样看我(选一)、我约长城照相(组诗选一)、她有一条漂亮的褶皱裙(外一首)、酒亭(选一)、母亲河(外一首)、路灯下的小诗(组诗)等。
  •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是90后十大暖男作家之一云鲸航的青春纯美散文集。作者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摹生活,书写青春时期独特的成长体验,直抵青少年内心世界。文风清新柔美又极具深情,所记录的人与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每篇文章都由作者精心挑选,字里行间纯美至极,是青少年美文阅读的优秀读本。
热门推荐
  • 重生阴神

    重生阴神

    当地府的强大阴神重生之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金钱?美女?豪车?nonono!老子原本就是神!这些东西难道还要我自己去挣吗?—是的,因为你现在只是个人......—那就让你看看,来自地府的神如何在阳世闯出一片天!成就霸业!开创商业帝国!横扫恶鬼!—我觉得你还是先吃饱饭再说吧......
  • 冷月遗漠北

    冷月遗漠北

    被弃十年,她踏进寒荒城决定去恨,剔骨为记……相离十年,他从逍遥冢赶来与她重逢,笑意盈盈……噬心散发作,她命不久矣,须得五灵玉珠调和内力,一行人,出发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火影忍者之紫阳花开

    火影忍者之紫阳花开

    命运在这个世界很少人能掌握,所以活着的人都在竭力留住生命。只是一些人因为欲望想变强,甚至改变世界,掌握别人的生死。宇智波斑,晓之佩恩,辉夜,凌驾于弱小者命运之上的执法者。他们让人害怕,恐惧,因为弱者面对强者便是如此。不过对于紫阳花来说,在雨忍村中,被天道支配下的世界里,她只想保命,不想变成替补的女畜生道,不想脸上扎上黑棒,不想眼睛变圈圈,不想自己珍惜的人在自己怀中闭上眼睛。所以逃吧,不管去哪里,即使苟延残喘,即使众人不顾。通灵自己的大熊猫,努力走过开挂的火影世界,目标不大,只是想活着,活着看到大结局,活着看到紫阳花开。
  • 阿弥陀佛,妖孽哪里跑

    阿弥陀佛,妖孽哪里跑

    曾有一狸猫,狸猫十二尾,一尾是一命,命丧断一尾,取命补一尾。狸猫通灵,可穿梭阴阳,也可观测前世,完成每任主人转世之愿,取其魂补己尾。今日有一僧,戒嗔戒怒难戒色,伤妖伤心又伤魂,曾金珠封妖,现为妖入尘。佛前忏悔,金针刺魂,世世独白首。
  • 源祖

    源祖

    修炼之人,第一需机缘,第二需意志坚毅,第三才是天赋。秦枫天赋极差近乎废物,但他有逆天的机缘,超人的意志,不仅如此他还有一颗誓要登上那武道巅峰的强者之心。看他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演绎一段不朽的传说。
  • 我的日子叫胡扯

    我的日子叫胡扯

    一个闲人的闲言碎语,生活中的片刻感悟,迷茫和清醒间的期许和无奈。
  • 云深宠妻成狂

    云深宠妻成狂

    “云深,当年的事,我原谅你了,求求你放过也好不好。”“不,绝不”
  • 韩夏相爱记

    韩夏相爱记

    她是千金大小姐,他是独生子少爷,他们出生在贵族家庭。因为学校的一场艺术节表演比赛,他们“相识”了。因为一次受伤,迁出了他的身世,为了保护她,他们被迫订婚。后来他们相爱了,他忍不住夺走了她的初吻。“我们解除婚约吧。”她突如其来的话,令他们陷入了一场“战争”。可“战争”过后依旧是“战争”。但每一次,他们对彼此的爱都会加深。他身边的女孩儿太多,她想过放弃。突如其来的绑架案,使她变了一个人,最后失踪了,他为她而疯狂,但她却怎么也不要他找到她。最终,他们就已经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 情敌狗和猎人

    情敌狗和猎人

    情敌、狗和猎人之间的轻松搞笑,而又悬疑烧脑的矛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