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03

第3章 游酢之雪——由“程门立雪”说起

张建光

雪落在北方的洛阳,落在1093年的冬天。年过四十已登进士第的游酢携着杨时,前来拜师于理学大家程颐。先生正端坐冥思,两人在旁虔诚侍立,不敢打扰也不敢走开。及至大师功课完毕,门外积雪已一尺多深,后来便有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

这是一场师道尊严的文明之雪。游酢、杨时用行动诠释了中国“天地君亲师”观念,图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一场中国文化的分界之雪。那场肥沃之雪滋润了南方,由此中国文化重心由北向南转移,二程期盼的“吾道南矣”成为现实,三传之后的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开创了“闽学”,把儒学发展为新儒学,从此领导中国文化主流,渗入国人精髓和血液,影响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时代精神数百年。

这是一场荣耀闽北的闪光之雪。因为他们,闽北不仅在宋代成为全国文化中心,而且自豪地占领中国文化史册重要一席。中国文化排位认定最权威的形式是列入孔庙奉祀。从汉到清,全国列入奉祀的仅一百多人,福建14人,而闽北10人。这十位都是宋代以后入祀的,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大抵与游、杨有关。朱熹《九曲棹歌》吟道:“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专家指出,朱子此诗是为天地立下万古之心的游酢而作。

这是一场众说纷纭的疑问之雪。不在雪下时,而在雪之后。“程门立雪”究竟在内还是在外?游酢有否同往,有否欲唤老师?程颐是坐着还是真正瞌睡?由此衍生诸多问题,在我看来,纯洁之雪蒙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白之处。

理学的发端建立者属于“二程”,大程程颢,小程程颐。两人志向一致,性格却大相径庭。老大为人“温然和平”,甚至连宋神宗皇帝也被感染,要知道理学家和皇帝素来势不两立。当年朱熹讲学朝廷,最后落得逐出国门的结果。而大程却得到神宗口头承诺,“当为卿戒之”。有位学者投师大程门下,月余返回,逢友便说,“在春风中坐了一月”,“如坐春风”的成语据说源出于此。而小程程颐“严毅庄重”,他以布衣身份做了小皇帝的老师。授课要求很严:一是要太后“垂帘听课”;二是一改以前的做法,老师不是站着而是坐着授课,以此培养皇帝尊师重道之心。他一生严谨,晚年有学生问他,你这样谨守礼训是不是太辛苦了?程颐回答,我按礼行事每天就像踏在平地上那样安全,何苦之有?如果不是这样,就是每天处在危险的地方,那才叫辛苦。游酢和杨时就是奔小程而去,遭受冷遇似乎在所难免。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场简单的师生见面有许多的误解,一个经典的传说有不少的谬误。

首先,“程门立雪”是在屋内而不在屋外,至少在屋檐下而不在冰天雪地之中。描写这一典故的资料很多,最权威的有两种:一是《宋史.杨时传》,一是《二程语录》,两处文字都如本文开头所记叙,全无门外立雪表述。《辞海》描写也是如此。门外积雪深达一尺,除了文学意境之外,主要是时间概念,类似日上三竿,两炷香工夫,别无他意。现在人们不是望文生义,认为“程门立雪”当然站在雪中;要不就是为君者赞,站立雪中好学求教,多有感染力啊,以至于游酢祠堂的壁画也是这样描绘。为此当然美丽“冻”人,但却牺牲了真实和游、杨为人的禀性,我想游酢和杨时九泉有知,当不晓得是喜还是愁?

其次,“程门立雪”是双不是单,而且杨时系游酢荐领。现在不少书籍把道统南归第一人授予杨时。“程门立雪”要不根本不提游酢,要不说游酢没有定力,竟想叫醒老师,对先生尊敬远不如杨时。这是天大的失误!游酢幼年天资聪颖,有神童之称,“读书一过目辄成诵”。他20岁左右便与程颐结识。小程感叹游之聪悟,说“其资可以适道”。当时大程任扶沟教育主管,游前往学道。一番接触后,大程竟聘请游君作为教师讲学。厦大高令印教授曾考证过,游酢比杨时早九年接受“二程”理学。游酢为官声名在外,“惠政在民”,精明干练,连游、杨要拜的老师小程也称赞“政事亦绝人远甚”。史料表明,游酢闻道在先,深得“二程”赏识,理论建树和杨时在伯仲之间,而与“二程”感情则甚于或早于杨时。大程去世后,游酢哀痛不已,在府邸设置灵堂,哭于寝门,还亲自撰写《行状》深切悼念。正因为大程老师去世,八年后他才带杨时去拜小程为师,演绎了千古传名的“程门立雪”。我没有把握说故事的导演和主角是游酢,但绝不能忽略怠慢游君,更不能亵渎游君对老师生死不渝的感情。

再者,“程门立雪”不是小程摆谱而是另有原因。有种说法,小程为人狷介,连脾气好的苏东坡也不敢与其交往。“程门立雪”的开始就预兆了结局的寒冷。此言差矣!从《宋史.杨时传》和《二程集》比较看,后者描述更为详细。游、杨站立一尺雪功夫后,先生发问,“二子犹在乎,日暮矣,姑就舍”。如果说程子无视两人存在而径自睡去,如果置两人不屑一顾,那他就不会还嘘寒问暖:天色不早了,你们先住下吧。这与文理和逻辑怎样也说不通。从游、杨当时的身份和游酢和小程的关系看,先生不至冷漠如此。游酢与杨时同龄,当时都过不惑之年,两人都登进士第,尤其游酢还是接受“二程”的劝告参加考试中榜的,更重要的是两人同为理学中人和小程同志同道,当为惺惺相惜,有何理由形同陌路横眉冷对?我想原因可能出在故事所说的“瞑坐”上。“颐偶瞑坐”,“坐而瞑目”,两则史料都这样表述。为何睡而不卧、坐又闭眼呢?最近翻阅中国当代伦理学大师罗国杰先生的文章,才恍然大悟明白就里。原来理学家修身养性、悟道明理非常讲究静坐静思,甚至强调“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常常静中悟道,伏案求索;时时克己反省闭门思过。也许正当游、杨拜师之时,恰遇先生打坐冥想突破的紧要关头;抑或逢小程修行功德圆满关键之际。晚年的程颐学问已到极高明处,脾气也改了许多,但作为修道治学一贯严谨的小程,怎么会停止功课,寒暄应酬以应人情世故呢?吾爱吾生,吾更爱真理!我们为尊师重教、好学上进的游酢、杨时表示敬仰的同时,难道不应该为这位全身心探索真理、孜孜以求完善自我的正人君子鼓掌吗?

那天陪同省社科联的领导拜访延平南山游酢纪念馆。这幢建筑因山就势,风格独特,最奇处在于“金”字形布局。背倚翠绿山脉为“人”字头两边,而馆中两口荷花池则是“金”字两点。门左侧为狮山,右旁为象鼻山,享有“砺狮山而钟秀气,带凤水而焕文光”之誉。纪念馆前身为“御史游公定夫祠”,肇建于元朝,系其九世孙游以仁的杰作。很明显建筑之意出于游酢《诲子》诗:“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游酢告诫后辈,书中自有黄金屋,国家需要栋梁才。虽然游酢直系并无多少发达,虽然游君为政清廉死后无法归乡,但他的学术思想惠及中国影响世界,他治学为官的风范和教育、文学及书法的造诣,当是万中推一的楷模。可以说他真正践行了理学家所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主张。就是这样一位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学者,却屡屡被人遗忘,甚至被诟言、被歪曲。那场美丽纯洁的历史之雪为什么总有杂沓的脚印和污泥浊水呢?

久久伫立在游酢纪念馆门前思索,三伏天里竟感到透心的寒冷和凝重,四射的阳光仿佛飘落不尽的金属雪片。思来想去归结到我们思维方式的缺陷和不足:模糊性。东方思维最大的优点和缺陷都在于此。研判微观,没有定量分析和实证手段。于是门里可以说到门外,“瞑坐”变为睡觉,真相实际总有它数量的规定性;数的累积当然会带来性质的改变。真理哪怕多走半步也会成为谬误。片面性。一点论的看人看事,势必求全求纯。唯美的结果必然非此即彼,冰天雪地当然更好体现精神,为人严厉当然冷漠。不知道孔子也有缺点,上帝也有性格。否定性。与前者缺陷相联,容不下传统和文化的杂质,不做扬弃般的并证否定,倒脏水连同孩子一块泼出,加上热衷造反的天性,没有任何崇拜和信仰。更有不少人因为理学的某些糟粕和理学家的历史局限乃至性格缺点,骂理学为“伪”,斥儒家为“丧家狗”。要知道采取虚无主义对待传统,一个国家精神将如无根的大树漂流于洪荒之中。可以肯定的是,不改变国人思维的这些硬伤,将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我们清扫历史的灰尘,还那场历史之雪冰清玉洁的面目吧!

(作者系南平市政协主席,原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同类推荐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到南方城市暂住

    到南方城市暂住

    在成都,最轻松的活儿就是把自己往报社里一塞,领着饭钱茶钱,没日没夜地混——所谓混,是一种很文化的说法——早年我在成都就是这样生活的。你要想看成都人打架真是比登天还难——空口可对骂一整天,第二天再接着对骂,就是不动手。不动手是一种比喻,不是说他们都是君子,而是说,只要条件许可,或暂时尚可,他们才懒得动手。
  • 元代文人心态

    元代文人心态

    本书是作者的成名作。最初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现已多年未经重印。本书作者向以研究社会风习、文化心理擅长,其《晚清戏曲的变革》出版后社会反响很好。
  • 爱在旅途:没有预约的旅程

    爱在旅途:没有预约的旅程

    国内首本旅行情感小说。每一个人都渴望一次旅行,不管是对自由的向往,还是为了逃避学习、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内心中的某种好奇。走出去,你不但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美丽风景,还可以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或是结交到新的朋友,也有可能因此邂逅一段爱情。它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加的勇敢和独立,让你的生活更加幸福甜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荣生堂下之盛宠

    荣生堂下之盛宠

    “我们结婚吧!”她对只有一面之缘的总裁大人说。于是没有感情基础的两人就去了民政局。“你怎么这么笨?”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欺诈。“以前也不是这样的,可是跟你在一起,我就放松警惕,智商下降,总爱做些傻事。”她楚楚可怜表示自己也不理解。他邪魅笑笑,拥她入怀。“你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掉你的过去吗?呵……不,只有我们才能一辈子在一起!哪怕受尽折磨!”她曾经最爱的人把她捆在雕花椅子上,欺身而下。昔日的爱恋随着儿时的记忆裂成碎片。“我这辈子就只爱这最后一次了。”以为和他会幸福厮守就是故事结局,可深不可测的大哥,无尽的豪门争斗……“我重吗?”她伏在他背上轻轻地问。“重死了,像块石头。”雪地里,他故意逗她。“胡说!我才不重呢!”伸手敲了敲他银白色的头发,继续说“那你要背这块大石头一辈子。”既然那么相爱,怎舍得让彼此受伤害。“痛吗?我会一直守在你身边,直到看见你痛苦地……死去。”
  • 幸运是安幸好是安

    幸运是安幸好是安

    太阳象征着希望、它还象征着幸福、热情、高尚。为什么说是太阳,因为季梓安就是安念曦的太阳,如果故事没有结尾,记忆还是深处的笑靥,那么夜晚就不会长……幸好是你,也只能是你。
  • 饿狼传说

    饿狼传说

    拥有九世冤死宿命的端木俊,有一条永远不死的命,更有一种鬼神莫测的玉女嫁衣神功,他既是正义的化身,也是恶魔的重生。九世冤死的宿命换取今生的永恒,精彩的人生将从此绽放,看他如何玩转现代都市。
  • 鬼医傻妃:妖孽王爷不好惹

    鬼医傻妃:妖孽王爷不好惹

    宰相府倍受欺凌的庶女,不仅貌丑无颜,更因痴傻而险些被害身亡。蓦然睁眼,灵魂已成特工神医,恢复绝色容貌,惩治恶毒姐妹,绽放出绝世风华。却不想,夺回尊贵身份之日,竟是嫁给残废王爷之时。可谁来告诉她,为何这个残废王爷却在新婚之夜焕发出无尽精力,夜夜笙歌不说,更是白日也不放过她?好吧!既然注定被吃被压,那她为何不反客为主?自此,二十一世纪的孤狼与苍茫大陆的饿狼开始了吃与被吃,压与被压的争夺大战。
  • 农女修仙指南

    农女修仙指南

    【玛丽苏文】云飘渺一不小心穿越了,成为了无父无母的小农女。刚穿越来没多久,就拜入仙云宗做外门弟子。从此,云飘渺就这样踏上了修仙之路。
  • 第十城

    第十城

    天地为公,不以善恶变;阴阳为理,不以喜怒通。
  • 婚色缠人之首席太花心

    婚色缠人之首席太花心

    男友劈腿,为情所伤的她答应了父母为她安排的联姻。没有新郎的婚礼,她淡笑着面对宾客,独自一人完成婚礼。新婚第三天,素未谋面的丈夫堂而皇之领着情人回家。她捧着一杯香茗,倚在餐桌旁,巧笑嫣然:“两位不介意多个观众吧?”她的丈夫,一把推开身上的女人。她清浅的眸子望着在她面前站定的男人:“老公,偷吃也不该这么饥不择食啊!”原以为这是一个性格柔弱,逆来顺受的女人。可是,没有新郎的婚礼,她表现得落落大方,父母都对她赞不绝口。初次见面的丈夫搂着别的女人进门,她浅笑以对,似乎这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这次真是个有趣的女人,跟她结婚或许也不错!
  • 朱门泪

    朱门泪

    苏诗歆,也曾想要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陆离泽的出现,打破了她的美梦,步入了他铸造的金笼……陆离泽推开许久未回的门,苏诗歆坐在地上,对着遍地干花,瓷瓶,莫名恼火“你还记得自己的英语六级吗?”苏诗歆并未回头,兀自插画,“你还记得自己的妻子吗……”当初,是你骗我进了陆家门,为何最后放不下却是我?当宝石蓝花球配上白色绸带,当茉莉遇见满天星,当香槟遇到玫瑰,如梦如幻,亦真亦假。当舞台的灯光亮起,钢琴曲《梦中的婚礼》悠悠响起,主持人低沉悠扬的传来,整个大厅顿时安静下来。主持人鞠了个躬,“我看过春天的柳,赏过夏天的雨,踏过秋天的叶,迈过冬天的雪,仰望过满天繁星,却没有一处可以与你眉眼的忧郁相比。这是我历经毕生所学,对你我相遇最美的阐述。”主持人对着陆离泽,发了第一难“陆少对夫人的告白可还满意?”陆离泽接过话筒,对着那扇紧闭的门,开口“并不满意。”一向淡定从容的主持人,今天感觉有一丝压力。“新郎要求颇高,不知道新郎的告白又是怎样动人心弦呢?”陆离泽淡淡的笑了一下“我对告白不满意,对人……很满意。”
  • 她步步为营

    她步步为营

    袅袅青烟后,花落是谁家。国之将至,祸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