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21

第21章 游酢理学在台湾和海外的传播(2)

教学上。清统一台湾之初,教师极缺,清朝政府多从福建调派教师入台,其中也有不少闽北籍教师。据南平台办罗小平《续闽北与台湾文化习俗》书中《清代入台的闽北教职》的统计,从康熙四十三年到清末,闽北籍入台的教职有69人,其中邵武府16人,建宁、延平二府各23人,另有7人地籍不明。陆登选,欧宁(今福建建瓯)人,举人出身,他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任台湾县学教谕,是闽北入台执教的第一人。他在教学中,始终把传播程朱理学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拒绝教授奇邪文体,每天召集学子只学习程朱理学,讲学深入浅出,阐明程朱理学奥义,以及先正作文关键。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台湾得到肯定和推广。清朝人王礼、陈文达在《台湾县志.艺文志》中说:“今台属四庠(指台湾、凤山、诸罗、彰化四县学)之士,绝去奇邪文体,一归于正者,夫子(陆登选)力也”、“夫子(陆登选)秉铎台邑,四稔于兹矣!风厉有方,台之人士学崇经书、行遵先民,自我夫子(陆登选)始。”清宣宗道光十五年(1835),福建顺昌岁贡游全迪赴台任淡水厅学训导(署),教以程朱理学。入台闽籍教职都是一代名儒,他们有的出身举人,有的出身副榜,至少也是贡生,学问渊博,对程朱理学造诣极深。因此,他们的教学,促使了程朱理学在台湾的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藏书上。朱子学从元代开始成为官学,系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清朝康熙皇帝力主表彰程朱,崇尚朱子学,并以“御纂”的名义下令著名理学家熊锡履、李光地主持纂修《朱子大全》、《性理精义》,作为学校的必读教材,以灌输朱子学思想。乾隆皇帝也借编纂《四库全书》的机会,全力剪除危及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异端”学说,以保证朱子学的独尊地位。因此,台湾官办的府学、县学自然要重视收藏程朱理学著作。于是,台湾府、厅、县儒学藏书除了有《十三经注疏》、《史记》外,还有正谊堂本的44种程朱理学著作:《周濂溪集》、《二程文集》、《张横渠集》、《游豸山先生集》、《杨龟山集》、《罗豫章集》、《李延平集》、《真西山集》、《熊勿轩集》、《朱子语类》、《濂洛关闽书》等;台湾县学的藏书,除了有《十三经注疏》、《圣渝广训》、《御制训饬士子文》等儒家必备的典籍外,还有《小学纂注》、《近思录集解》、《大学衍义辑要》、《大学衍义补辑要》、《小学实义》、《豫章学约》、《人臣敬思录》、《鳌峰书院条规》等。台湾府、厅、县学的这些藏书的来源,主要的渠道有:一是从福建调运和入台官员携带大批闽版程朱理学著作到台湾。如建阳禀贡袁宏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任台湾府学训导时,就捐书600余本,“多置书籍存学宫,以教士子”。道光六年(1826年),福建巡抚孙尔准赴台巡视时,从福州鳌峰书院的藏书中调拨45种166部理学要籍入台。二是台湾官府机构从福建购买图书。台北府试院的“台湾通志局”,有古今参考图书万余卷;唐景崧道署藏书处号称“万卷堂”;还有府、厅、县学和书院藏书,都有不少从福建购买来的,特别是从闽北建阳麻沙、书坊图书之府那里购买来的,据学者考证,台湾有善本书籍16万册,其中就有不少是建阳刻本。三是台湾学者自己撰著出版许多学术著作,以供府学、县学、书院教学藏书之需。如张星微著有《春秋四书管窥》、《先儒精义会通》,卢安椿著有《学庸讲义》等。

康熙六十年(1721年),“治台宗匠”蓝鼎元跟随堂兄南澳镇总兵蓝廷珍入台,对台湾社会、教育进行考察,著论说“台湾地数千里,其民数百万……民逸居而无教”,提出“化导整肃……设义学,兴教化,奖孝弟,力田亩”的主张。蓝鼎元任台湾道后,又提出“信赏罚,惩讼师,除草窃,治客民,禁恶俗,儆吏胥,革规例,崇节俭,正婚嫁,兴学校,修武备,严守御,教树畜,宽租赋,行垦田,复官庄,恤澎民,抚土番,招生番”的19条治台方略。于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台湾教育中得到全面贯彻,县学、义学、社学、蒙塾在台湾得到迅猛发展,台湾理学教育进入了崭新时期。台湾知府蒋毓英在蓝鼎元之前率先捐俸建起了3所义学,接着诸罗、凤山等县群起效仿。到蓝鼎元治台时,义学、社学发展迅猛,乾隆初年全台已有土番社学47所。乾隆年间,澎湖通判胡建伟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在他的倡导下,“澎岛十三澳内,每社皆有蒙塾,书声相闻……虽贫民亦送其子弟入塾”。社学、义学仿照大陆教育制度,以《小学》、《四书》为教材,每个社学聘设掌教主讲正副各一人,掌教主讲都是由有声望的贤士硕儒来担任。通过社学、义学、蒙塾的教育传播,使台湾社会形成了“父老日夕所闻无非仁义之音,子弟终岁所习尽是圣贤之语”的良好社会风气。朱子理学在台湾社会得到普及宣传,并得到社会最基层民众的普遍接受。

理学除了在府县学、社学、义学传播外,还通过书院来传播。台湾书院创始于施琅统一台湾之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在台湾府治旁大天后宫内创办起第一所以书院为名、义学为实的书院——西定坊书院,其后又由郡守、台令、道宪等在府治及其近郊建起镇北坊、弥陀室、竹溪等8所同样性质的书院。康熙四十三年,台湾知府卫台揆在府治把东安坊义学改建为崇文书院,于是台湾第一所真正的书院诞生了。康熙四十九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起台湾第二所真正的书院——屏山书院。康熙五十九年,巡道梁文瑄创办台湾规模最大的海东书院。到雍正时,又建起南社、正音等6所书院。乾隆朝时,清政府又屡次下令各地都要建立书院,“盖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因此,乾隆时期台湾书院数量大增,有白沙、南湖、凤阁、五峰、文石、明志、奎壁、龙门、新明志书院。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止,台湾各地书院达53所。治台官员不仅极力创办书院,而且亲自担任书院山长,主持书院教学工作,如蒋镛等。更多的是聘请福建等地的理学名师赴台任书院山长,执教课读,如陈淑均、曾光斗、施琼芳、何云龙、林寿祺等。他们在台湾各书院里教授学生,倡导尊孔崇朱,仿《白鹿洞书院学规》制定书院学规,把程朱理学作为规范性文件规定下来,要求学生以学规为训,广泛阅读研习程朱理学著作,明人伦之理,行忠义之事,不图功名利禄,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治台官员为了满足书院教学、研究和藏书的需要,从福建购进大量的经书、理学著作。如鹿港文开书院在1824年就从福建购进各类经书和理学著作2万余部,50余万册;1826年,福建巡抚孙尔准从福州鳌峰书院的藏书中调拨45种166部理学要籍赠给台湾仰山书院,其中有游酢的《二程语录》等。海东书院、学海书院、登瀛书院藏书也是汗牛充栋。书院教育,都尊崇程朱理学,要求学子“以宋名儒为范”,因而《二程语录》、《朱子大全》、《四书集注》等成为学子必修的课程,学子要以朱熹为精神偶像,发扬游酢、杨时“程门立雪”精神,尊重承接儒家道统、学统,延续尊师重教的德统,保持和发扬道南学派的传统学风,培养了大批富有成就的台湾学者,如魏宏、邱逢甲、江春源、许南英、郑鹏云、蔡廷兰等。于是,朱子学、游酢理学在台湾得到更加全面、更加迅速而广泛地传播,被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接受,成为全台共尊的社会思想。

同类推荐
  • 在鹰眼的那些记忆

    在鹰眼的那些记忆

    本书大部分收集的文章写于作者在Iowa读书期间,在作者从Iowa回来后的三年中,他一直在向原来的这些文章补充其认为值得记录的回忆,以至现在形成了您所看到的整本书,只为记录下昔日最真实的记忆和想法。
  • 纪实中国3

    纪实中国3

    “纪实中国丛书”将以关注生活,关注生存的现实笔触,展现来自于生活底层的真实故事,在一种亲切的阅读氛围里,引起阅读共鸣和读者并对自身生活的理性思考,达到以好作品影响人、引导人、改变人的目的。
  • 时光清浅,微雨在檐

    时光清浅,微雨在檐

    本书用120篇随笔,搜罗生活的美妙与欢喜,带给读者青春的成长与成熟,梳理你躁动的心境,抚慰读者繁忙时紧绷的心弦。本书保留了具有“李丹崖”特色的随笔风格,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篇幅上,都针对高考作文精挑细选,文笔纯熟,警句迭出,一篇篇美文,为读者开启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信手翻书,精彩的句子比比皆是。一册在手,确保你考场作文“胸有成竹”。这是一部青少年成长陪伴读物,作者通过最强体悟,记录了青春心路;这是一本关照青少年心灵的口袋书,它讲述了如何珍藏青春的记忆,如何走出成长的酸涩,如何练就成熟的心智,如何破解人生的密码,如何走出挫折的滩涂;这还是一部提高写作能力的实用手册,一针见血的点评,开启全文解读,有助于读者迅速掌握写作技巧,把作文与阅读理解当成一种享受。内容十分适合中学生阅读,其中有不少文章入选过全国各省市中高考语文试题,并且有多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和《格言》等文摘类大型期刊转载,是高考与中考的必备书籍,对陶冶青少年的情操,鼓励青少年的斗志,指导青少年的成长和升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中的大量素材是中学生朋友进行作文之时参考的精彩案例,更是拓展视野的绝好选择。本书不仅有励志美文,还有人物故事,更有一些生活中的感悟美文,这些故事会给你心灵的启迪,适合于各个人群阅读,更适合于参加中考高考的学子阅读,因为这些故事既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又有可能以阅读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
  • 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是一部呈现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的纪实之作。以库布其治沙赢得国际社会认可为开篇,全景式叙写了黄河河套弓弦之地蒙汉文化融合时空中变沙害为沙利的艰辛历程和丰饶成果,形象地解读了以政府政策性支持、民企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及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性改善的机制样本如何走向国内外的秘笈,为开拓人类生存空间、防治荒漠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修复提供了国际视野的智慧与经验。作品以宽博苍茫而细微如沙的叙述风格,融自然地理、生物科学认知与历史根脉、社会人文、现实及哲思于一体,是一部纪实与文学言意兼得的生态资源读本。
  • 中国小说与散文精品赏析

    中国小说与散文精品赏析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星娱醉独醒

    星娱醉独醒

    一次意外的车祸,使热爱唱歌的女学霸苏语诺失去了母亲。悲伤之际,竟意外结识了当红偶像男团的队长顾斯木,还住进了他的家里?!自此,两人之间的故事拉开帷幕。苏语诺还因为唱歌结识了两个有这同样爱好的两个女孩,三人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他们所在的娱乐公司。知道了大人世界的秘密,那些最脆弱、最难堪却最难过的内心柔软部分,使得两颗较劲的心在不断摩擦和发掘中互相靠拢,相互取暖……
  • 念曦尚辰

    念曦尚辰

    她有着绝世的美貌,还有一个整天为她择夫婿的爹爹,但却只对他倾心。她问他:“你爱过我吗?”他回答:“从未爱过。”她莞尔一笑:“但我很爱你。”而在她转身离去后,他衣袖下紧握着的拳头,指甲早已深深陷入掌心的肉里,只为克制他想抱住她的冲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反派女配逆袭攻略

    快穿之反派女配逆袭攻略

    苏以澈要颜值有颜值要实力有实力,出道以来偏偏在女配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好容易有机会演一次女一号,结果因以前恶毒女配黑历史惨遭男神粉黑手……为了证明自己的人设,只好穿梭于各个时空解救自己以前演过的女配。接受任务前的苏以澈:哈,开了挂的无敌玛丽苏们,准备接招吧!做过任务后的苏以澈:害,我以后再也不接这种玛丽苏的剧了。
  • 太初武尊

    太初武尊

    重生在一个高武世界,有着崇高的身世,没有什么废物,从顶尖开始.
  • 两界踏行者

    两界踏行者

    两界之间上古密闻,源初的纠纷,战火的不断。风格各异的两个世界如何才能纠缠到一起?阴诡层出,名将谋士。当战舰的巨炮划过星空,当巨龙的吐息燃烧大地,人族自微末之中,以内忧外患为食逐渐成长,主角、懵懵懂懂随波逐流者如何成长为一代强者、军神乃至帝皇。两界的差异因何而来?世界的源初如何神秘?各种奇怪的种族,绚丽的术法,精妙的科技,巍峨的大陆,未知的星空,一切的一切……
  • 莫忘流夏伊人香

    莫忘流夏伊人香

    当夏愿遭遇山体滑坡时,才注意到了那个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了她十几年的少年,陈东望夏愿重生了?回到十二年前的她,正在高中,和陈东望已经同学一年。不同于上一世的毫无交集,这一世的他们交集不知不觉的加深加浓,更可怕的是夏愿发现自己爱上他了。可是为什么陈东望比夏愿先爱上对方,可是害羞的是她,纠结的是她,就连主动告白的也是她?!这是什么道理?!到最后,就在她以为她的生活美满了的时候,她发现……
  • 千家诗全解

    千家诗全解

    《千家诗全解》所收作品,都是五、七言绝句和律诗,且绝大多数是唐宋诗人的名篇,这些诗作题材丰富,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于记诵,在编排上亦很有特点,因崦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衰,至今仍有其生命力,此次整理,据通行本加以注释、今译、评解。希望对读者全面了解每首作品能有所助益,作者简介按时代先后排列,集中附于书后,以便于读者查阅。
  • 超等学院

    超等学院

    因为人类的过分发展,使地心种族出现,地心种族的强大致使人类分成了三大阵营,黄种人群东迁,来到了东方,在这里重建了家园。郭树枫,一个孤儿,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学院,目标就从征服学院开始。
  • 密爱宝贝别想逃

    密爱宝贝别想逃

    “姐,在学校里不许和别的男生有来往”伊可洛霸道的对伊可歆说,“为什么?”伊可歆疑惑的眨眨眼,“你管那么多为什么,不许就对了”伊可洛微带点孩子气的说,“好吧,好吧”伊可歆只好无奈的答应。“甜心,我要亲亲”安雨泽把伊可歆堵到墙角,无赖的说,“不给,不给”,“小野猫,做我女朋友”韩奕轩冷冰冰的对着伊可歆说,“......”囧!有你这样表白的吗?“伊可歆,你是我的”伊可洛搂着伊可歆的腰说,“可我们是....唔。”还没等伊可歆说完,伊可洛就疯狂的堵住了伊可歆的嘴。【加汐汐qq:178682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