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3100000012

第12章 卷三快乐的真谛(1)

我们的潜能,还没有被开发的时候是凡夫,开发到一半的时候是菩萨,完全开发时就是佛了。

平等与尊重

佛陀讲了这么多的法门,重点就是大慈大悲、众生平等的思想。佛教的众生平等,是说无论人类、动物或看不见的其他生命,只要有思想、有灵魂,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都是一样的,所有众生都不希望得到痛苦,都希望快乐可以永恒存在。从“众生对于苦乐,都有相同感受”的角度去衡量时,生命都是平等的。

但是生命平等,并不代表福报会一样,福报是有大小之分的。六道里的生命,有信仰的人和天人是最有福报的,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及所累积的资粮,长时间保持心灵的平衡和宁静,享受福报带来的快乐。阿修罗的福报接近天人,比人还要大,但又不及天人,所以又称为非天。人类中的福报也有不同,有的情商高、有的智商高;有的家财万贯、有的一贫如洗;有的身体健康,有的体弱多病。虽然各自的福报存在着不平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快乐,也都喜欢被关爱和照顾,希望得到幸福。即使是所谓远离红尘的修行者或红尘中的在家居士,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寻找快乐。当然,快乐的定义有很多种,而出家人和修行者选择的,是究竟永恒的快乐,也就是“成佛”。

佛法认为,想了解周围的人事物,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学会用同理心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喜欢的、想要的,别人也一定会喜欢、会想要。不仅人类,一切六道众生都有避苦求乐的想法,每个生命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到快乐。就像人类不会因为肤色、种族或阶级,而对苦乐的感受有所差别,其他生命对痛苦和快乐的感受也是如此。如果有人拿刀架到我们的脖子上,我们一定会感受到恐惧和痛苦,那么用刀砍鱼和动物时,它们所感受到的恐惧和痛苦,和我们没有任何不同。所以,不能再有人类才是最高等动物,而其他生命都不值得尊重的心态,不可以因为无法和它们沟通,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对方没有痛苦的感受。

了解到这点以后,对佛教的基础也会有更深的体会,就是对众生要“慈悲为怀”。这种慈悲,是立基于众生平等的思想,是视所有众生如同自己的父母,一视同仁平等看待。

全世界宗教的教义,唯有佛教是针对每一位众生付出平等关爱和慈悲的,而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也是全世界唯一最究竟的“孝”。一般人讲的“孝道”,只是针对自己的父母,顺从父母的心意去做事,尽量满足父母的愿望,就是“孝”。而佛教的“孝”,则是针对所有众生,这种大孝、大慈悲包含了所有的爱。正因为有爱,所以必须有戒律,否则说爱众生,说众生平等,但却不停地伤害众生,就违背了佛陀的教义。学佛以后,就该懂得生命都是平等的,这是佛教最基础的思想。因此我们皈依后,不杀生是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戒条,否则就是犯戒;最低限度一定不可以杀人,否则就破了皈依戒。

佛陀教导我们不要杀生,意思是不要伤害别的众生,不让他们感受到任何痛苦,因为只要是有灵魂的生命,都具有佛性,都是有心思感受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透过显微镜,甚至可发现连细菌都是有心思感受的。

我有个弟子在美国,专门研究克隆学,主题是关于健康细胞和癌细胞的传染和治疗。他每天抽出癌细胞的病毒,放入正常细胞里,观察正常细胞的反应。一开始,他还不觉得有什么异状,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师父,我快崩溃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只要同事在正常细胞旁边商量,第二天要用什么病毒注入它们做研究,原本连在一起的细胞团,第二天就会全部分散,各自躲到容器的角落去。后来,他开始注意观察,把病毒注入正常细胞后,再把它放大,就会看到细胞在痛苦的猛烈挣扎,和亲眼见到人在临死前的痛苦挣扎完全一样。这件事对他的震撼太大了,这时候他才深深明白,每个生命对于痛苦的感受,其实是一样的。那段时间,他快没办法继续这样的研究了。最后我鼓励他,毕竟人的生命还是更珍贵一点,一个人的身体里,存活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生命,如果让一个人活下来,身体内的众生也才有机会存活,也等于是救了这些众生,一样会利益到更多的众生,功德也会更大。

佛陀告诉我们,小到细胞,大到鲸或鲨,六道的所有生命都有佛性,未来都有可能成佛。只是因为暂时的福报不同,随着各自的业力,生在不同的地区,但对痛苦的排斥及对快乐幸福的渴望,不会有差别。所以,不能再认为别的生命可以任由你宰割,要懂得尊重生命,这不仅仅是针对人类而言。

尊重,都是从互相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愿意相互了解或沟通,自然就能产生尊重了。一般人所谓的傲慢,是指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无法沟通交流时,就会更加的自以为是。经常都会听到:“鱼、猪、牛不是生来就是给人吃的吗?”对于其他生命,我们为什么就是学不会尊重?难道听不懂它们痛苦呻吟的语言,就可以默认它们没有痛苦的感受吗?就可以不在乎它们所承受的痛苦吗?你不尊重别的生命,他(它)们一样也不会尊重你。

现在我们和动物接触的机会非常多,但可能只有自家养的宠物,我们才能体会到它们的痛苦,至于自己每天吃的动物,会认为只是食材,根本不会想到它们是否痛苦。如果别人吃狗肉,你可能毫无感觉跟着一起吃,可是自家宠爱的狗被人杀掉吃了,你马上会感觉心如刀割,伤痛不已。原因就是你知道你的爱狗可以和你沟通,你们之间是有情感交流的,这种情感已经让你不再把它当作“畜生”,它已经成为家里的一员,是生活中的伴侣,完全把它当人看待了。如果它受到一点点伤害,你会感觉和亲人受到伤害一样痛苦。这说明,当我们和动物产生了情感交流,无论是猫狗或其他动物,只要它们生病或死了,主人都会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它们的痛苦和快乐,主人都会感同身受。但是和自己没有感情交流的动物,就不会有这种感受,根本不在乎它们的喜怒哀乐。

先秦时期的君王贵族,在自己死了之后,还让很多人跟着殉葬,自认为这是自己赐予他们的荣耀。以前欧美也有些国家,因为不懂其他民族的语言,也根本不愿和对方沟通交流,就把非洲黑人当做牲口奴役,甚至买卖。但现在可以看到,很多黑人非常优秀,绝对不会输给其他人种。而现代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更是血淋淋的,对生命是极度不尊重的状态,没有真正的亲情、友情可谈。老板不尊重员工,员工不尊重老板,大家只有金钱关系,可怕的是,现在很多家庭成员之间,也只剩这种关系,本来和睦相处的家庭,常常为了一点点财产,立刻从亲人变成仇人。但亲情和友情都是无法用钱财换取的,能成为一家人,没有累积几百辈子的福报缘分,是不可能在一起的。钱财随时都可以赚,但和谐的感情不是想要就能拥有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得到的也很有限,真正使用到的,就更加有限了,如果眼里只有钱,生命就会越来越没价值。这些都是因为不懂得尊重生命造成的。

大家会吃海鲜、家禽和野生动物,也是出于对生命不够尊重。为了生存而吃东西,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人也应该只为了维持生存,才去取用食物,但是我们现在对饮食的贪婪,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需求。现在很多人不是为了生存而吃,而是为了满足贪婪喜好,不惜伤害别的生命,作为自己饮食的来源。西方有研究报告指出,被高压强迫而杀的动物,死时体内会排出大量致癌的强烈毒素,吃了这样的肉,还会健康吗?还有营养吗?

当然,要大家完全不杀生,而还能存活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就算烧一杯水也会杀死无数的细菌,毕竟生存环境就是如此。但是,不刻意杀生是佛教的基础思想。既然戒不掉,那就尽量约束自己不要吃,如果真的不得已,那就吃佛陀开许的三净肉——没见到正被杀的生命、耳朵没听到被杀的声音、这个生命不是因为自己而被杀。当然,最好能发愿尽快戒掉这些贪欲。

很多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都说藏区的人吃很多肉,这是需要解释的。藏地多数人信佛,所以虽然中国有百分之七十的水源都在藏区,草原上沼泽地很多,沼泽水里的鱼也很多,但没人会去抓来吃,还有很多原始森林,也没人会去捕猎野生动物来吃。去过昌列寺的人都知道,每天清晨天快亮或傍晚时,通往寺庙的山路上,经常能看到野兔、野猪、牦牛到处乱跑,但没人会去捕杀。

除此之外,藏区的牧民比较多,家里都会饲养牛、马、羊,还会为它们取名字,时间长了,就会明白它们都很通人性,可以和人沟通。一个牧民家庭为了生存不得已,一年只会杀一头牛来吃,绝对不会随便杀生。以前的老人也认为不能吃自家养的乳牛,因为自己喝了牛的奶,牛就像养育过自己的妈妈,所以会把它照顾得很好。当乳牛老到不能动时,主人天天会把食物送到它的嘴边,一直养到自然老死,而且还要请寺庙做超度。耕田犁地的牛就更不能吃了,因为全家人的食物,都是靠牛辛苦劳动换来,所以对牛都很感恩也很尊重,这就是对动物、对生命的尊重。只有家里养的猪是可以吃的,因为猪是靠人养大而且没有劳动,就算是这样,老人们也会记下一生杀过多少,每天都在忏悔自己造下的罪业。还有很多牧民,家里养有很多牛,卖掉也可挣很多钱,但因为不敢杀生,也知道卖掉后,它们多半也会被杀的,就一直养着。

我十六岁左右,曾借住在塔公一户牧民家里,学习当地的语言。这一家三口,没有田地,维持生活的全部来源,就是四十多头牛。草原上根本无法种蔬菜,就用牛奶做成酥油,去几百公里外换青稞,再磨成糌粑当主食吃。有一次快过年时,他们杀了一头牛,当时我没有看到,后来在剥皮时,我看到男主人一边流泪,一边念《金刚萨垛百字明》忏悔,不停地跟牛说对不起。其实,他真的只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卖钱,也不是为了牛肉好吃。草原上不可能再有其他食物可吃了,牛肉是唯一和糌粑配在一起,可以让家人获取能量的来源。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忘记当时那位男主人痛苦的眼神。

不懂得尊重生命,是我们犯的一个致命错误。从不尊重细小的生物,到最后恶性循环,演变成不尊重人类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的战争或灾难,大部分都是为了掠夺食物、石油、矿产等等各种资源,或因为彼此语言不通或信仰不同,就打仗杀人。回到个人身上,很多人也是把宝贵的生命当成儿戏,遇到一点点挫折痛苦,就自我了断。之所以对生命不尊重,就是没有学习佛教的因果观念,以及对众生慈悲平等的缘故。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对我们自己的保护作用是最大的。因为众生平等,就是要我们不能伤害别人,一旦伤害别人,最终就要承担果报。法律的约束都是现世报,但因果是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历历不爽,就算现在没有果报,早晚也会来临。如果因果观念不传播出去,很多人做任何事都不知道害怕,为所欲为,没有底限可言。看上去好像我们的思想越来越进步,物质越来越发达,可是我们把自己最纯洁的心灵,禁锢得越来越像机器了。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城市里的大学,越来越多都在开办国学班,教《弟子规》、《三字经》、《金刚经》,都是在教传统的道德观念。突然之间,一群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在大学里学习为人处事的课程,学习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标准、有修养的人。有时候听到这种事情,会觉得很奇怪,这些观念难道不是小时候,妈妈就教给我们的吗?现在头发都白了,才开始背这些从小就应该明白的道理,这就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重视过这方面的教育。虽然大家都很自豪地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是在全世界很多人们的心目中,我们是最没有礼貌的人,举止粗鲁,自私自利,尊老爱幼的观念越来越淡薄,不懂得节约,浪费资源。我们所谓的礼仪之邦,究竟表现在哪里?自身的教养在哪里?

要找到真正的内心世界,真的只有宗教学者的那种道德学说才行吗?那又错了。彼此尊重关爱,是需要以真诚的心相互交流的。为什么我走到哪儿,都有那么多朋友快乐地聚在一起?因为我把所有来见我的人,都当成家人看待,在寺庙和家里接待他们的时候,吃住是免费的,如果条件许可,还会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所以,虽然我只是一个人,可是一旦走出寺院,就会有千千万万的弟子和朋友照顾我,为什么?很简单,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这也是佛陀所说的:“菩萨处处为别人着想,最后利益了自己;凡夫处处只想到自己,最后让自己堕落。”

慈悲,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是你爱的也得爱,是你不爱的还是得爱,这就是佛教的大慈大悲。爱自己所爱的人,更爱那些不爱自己的人,爱和自己同样信仰的人,更爱那些和自己不同信仰的人,甚至连动物和所有的生命都要去爱。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佛陀的包容和大慈大悲,一刻不停地影响着全世界,为更多的人带来喜悦和自在。

对于六道都能平等看待时,就会远离“自私的大爱”。“自私的大爱”是什么呢?就是你的信仰必须和我一样,我就会爱你;你也不能和我有宗教见解上的冲突,否则我可以不爱你,甚至为了捍卫教义杀了你。但是中国人经常会搞错,认为佛教讲慈悲,而西方讲博爱,两者没有什么差别,其实差别非常大。

只有无私奉献的心,才会得到别人无私的奉献。一个人真正无私时,内心的“我”已经相当弱小了,当内心真正放下“我”的利益时,得到的就是佛法所说的“无我”。人在忘记自我时,得到的其实更多;如果能多为别人付出和着想,得到的只会更多。所以,不要总是斤斤计较,总是算计自己的得失,老是想着这样做,工资会不会少一点?会不会受到多一点赞美?是不是吃亏了?别人的工资会不会多一点?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是很自私,甚至只爱某个孩子。如果你把所有财产只给其中一个孩子,其他孩子怎可能会对你好呢?不可能的。如果你能无私地关爱所有孩子,以后他们也一样会爱你的。

“诸恶莫作”,无论多小的坏事,都不要去做;“众善奉行”,则要发自内心去实践,没有人可以强迫我们。不要小看每天早上认真不造作的、为众生而发的慈悲心,只要持之以恒,渐渐就会发现自己的心胸越来越广大,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心会变得像镜子一样平静;当心平静的时候,大脑变得非常清晰。一个包容心很强的人,基本上受到的伤害就会很少,整天乐呵呵。一般听来很刺耳的言语,对脾气很好的人,可能不会造成多少伤害,甚至还挺开心的,这就是心量如海洋一样,什么都能容得下。无论再脏的水,流入大海后,就和海洋融为一体,都被净化了。我们要学会佛菩萨那种宽广的心胸,只有心量大了,才会越来越快乐。

放下小爱

同类推荐
  • 苦才是人生

    苦才是人生

    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这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热门推荐
  • 逃离洪荒7

    逃离洪荒7

    鸭子河畔沉寂的青铜文明,一段湮灭的传奇历史……破碎的大陆,复醒的神魔……一个长生不老的青年,无数的传说……
  • 求道从怀表开始

    求道从怀表开始

    苏蕴灵:“你将生活当做儿戏,生活也必然将你当做儿戏让我用一生的经历,慢慢道来”
  • 棅森倾紊

    棅森倾紊

    贵族家庭,一代神医,医术天下无人能及,却偶然被爹地送去参加秦王相亲会,人生彻底转折
  • 道途神说

    道途神说

    古的神话,到底仅仅是人们蒙昧无知的幻想,又或本就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盛世?浩瀚的宇宙无穷无极,可这方宇宙之外又是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究竟是因何得以存在,漫长的岁月又隐没了多少事实,当有一天,历史的尘埃被吹散,呈现在众生面前的究竟是欣喜还是悲哀?
  • 恶魔校草:乖巧校花

    恶魔校草:乖巧校花

    米若雪,世界第一富,却要被他一个世界第二富欧阳晨使唤,这还有没有天理啊……
  • 不俗的一剑

    不俗的一剑

    阿妹,你眨一下眼嘛为啥咧?大概是因为,哥哥要去诛仙灭佛,还不能让你知道?哦,那我眨吧等等,我是不是说漏了什么一个眨眼的瞬间,诸魔尽灭,也是一个眨眼的瞬间,已是决定千万人的命运,我有一把最强的神剑,我很累,但我还在继续前行,我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我已经踏上了征途。所以是对是错,你们不要怪我,因为话说到底,我不过,是为我做了一个决定。
  • 苍逆九天

    苍逆九天

    无无太虚衍鸿蒙混沌,鸿蒙混沌演盘古洪荒!末轮纪元,混沌界面临湮灭之局;万界归源,纪元至尊纷纷涌现。最后的鼎盛大世来临,至尊各方博弈,争相夺取那永恒刹那的不朽道机,谋求超脱,证道不朽。而那亘古传奇的不朽凯歌,正从浩瀚无垠的星空世界点点奏响……
  • 李城警事

    李城警事

    李城县一个无名的小县城,随着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外面的先进思想与经验传到了这里,外面人才来到了这里,当然外面世界的问题也传到了这里。有了问题,就需要有人去解决。警察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力量。警察是各种力量中最有“威力”之一,他们有着许多平常百姓所没有的权利。正直的警察运用手中的权利,为百姓,为社会创造福利;那些道德败坏的警察利用手中的权利,为黑恶势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当然警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我们不苛求每一个警察都是爱民如子的包青天,但我们要有从警察队伍里面剔除那些糟粕的能力。我们在李城的警事中,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变迁,能够领会到社会的善与恶。
  • 呆萌腹黑:小铃铛驾到

    呆萌腹黑:小铃铛驾到

    这是一个会扮猪吃老虎的公主,灰常灰常的护短,每天上演着种种闹剧,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究竟为何为什么会在小时候离家出走,宁可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去过着千金小姐的豪华奢侈的生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为她牺牲只为了不让她受伤天天开心的活下去,总之一切切的为什么,大家请戳进来看看,欢迎,~(≧▽≦)/~啦啦啦
  • 穿越之庶女王妃

    穿越之庶女王妃

    一觉醒来,她变成离家出走的秦家三小姐,竟然还要被迫嫁给一个傻子。她可不是原来的三小姐,就算那个傻子是个王爷,她也坚决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