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63400000022

第22章

第二天早上,我冒着风雪,扛着行李卷,大衣角兜着寒风,沿着积雪的小径向村里走去。经过茅草屋外的窗口,我瞥见一张白晳的面庞闪了一下,就消失了。我的身后只留下一缕细弱的炊烟,在旷野的上空淡淡地飘着。

§§§第四章 折茎的触须

人的一生真正的初恋只一次,我将这生命里多汁的感情呈送给了妻子。呈送给她的,还有我的童贞。我这样写,不是表白,因为深陷痛苦中的爱已使语言丧失了这种功能。我曾写有一首诗,叫《爱从来不发一言》,就是缘于此。

肉体的树干迎风怒放目光的花朵,

因责任因古老的情歌一再传唱,

流血的生命有了沉重的负力感,

头颅低悬爱者的胸前有如悲壮的夕阳。

—爱,从来就不发一言。

那烛照千秋的一个永恒命题,

使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失去了光彩;

无声的吻里岩浆涌流,

使冰冷的石头固守着一个滚烫的希望。

—爱,从来就不发一言……

我看着相爱中的痛苦妻子,心灵里满盈着泪水。二十年,我们风雨里走过来,还将走进风雨里去。尽管我俩历经沧桑,但为痛苦所切割的爱情钻石,折射出多棱体的光芒,有理解,有宽宥,更有绵延不绝的爱意。我于回忆里,常走回初恋,走回共浴爱河的日子,虽然那是一段短暂的时光,拥有它已足够用生命来反刍的了。这并非“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慰词,对我来说,选择痛苦和分担痛苦,使我由此成为精神的贵族。与拥有财富和优裕生活的贵族相比,我想,我会比他们活得更为长久。当我漫步在心灵的月光大道,与另一颗心灵飞升相爱的唯美境界,我感到一生因了这种痛苦,而成为上帝造化的宠儿—长出了善良与大美的翅膀!这也使我不用潜藏在卑琐的灵魂里,以虚伪的面目爬行,而是向世人真实地披露旧我,让灵与肉得以净化和分离。我不愿再活在外观唯美的金字塔里,或是成为被人观赏的木乃伊,那样的生存还不如吊在流血的十字架上,殉道于真实的文字,届时总会有人从中记取这生命之星空流光一闪的瞬间。

在稍纵即逝的生活中,有很多瞬间的流光为我们所忽略,所遗忘。我们已经不再记忆起睡卧在冰冷大地里的伙伴儿,不再回想曾经进入你的生命而又祝福你的离人。我们可以原谅过去所犯的一切过错,但我们不能原谅遗忘。我们记不得婴儿期吃奶的情景,但我们不会忘记母亲干瘪的乳房。还有,某人曾经进入你生命的情感区,尽管流星一般地倏然消失,也应当珍惜并记取。所有的果实,都来自于花朵的凋谢,看得见与看不见,它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我珍惜我的初恋,但不会割断初恋前我与两位初、高中女同学的一段情感藤蔓。她们不再缠绕在我的生活之树,是因为一位早殇,而另一位走向她自己的爱情领地。

关于早殇的初中女同学,我曾为她写过一点怀念的文字,转录在下面:

你走的那年才十八岁,夏天山野间野百合的年龄。埋进青年点旁林子间的那个上午,大肚子蝈蝈藏身在漫草里弹拉着两片古老的羽琴,山脚的小溪横吹一管银笛。你的生命是如此寂寞地美丽。

我们俩曾经坐在一张书桌,桌面留着“三八线”的刻痕,心里却暗中将它拆除,羞赧的目光对视或微笑,彼此过早地学会使用语言的简洁,只因闭塞小镇的同学间恶作剧太多,审慎是最好的“伪装”。有一次打篮球,不小心碰破了手,上课时还在往外渗血,你偷偷地将花手帕递过来,用眼神暗示我快包上。在我的眼里,你是班上最朴实敦厚的女孩子,很少能听到你的声音:无论言谈还是笑语,你仿佛只在用一双大眼晴与女同学们交流。当时,我在心底正依恋着二表姐,你与她都归属温情的鹿之一族。这就是我喜欢你的地方……

我在心里喜欢的女同学,下乡时隔着几架大山,谁想到还不出一年时间就死于鼠疫,死前她对守候在身边的母亲说:“还是把我埋在下乡的地方吧。”次年雪冬,我与大队的村支书到老街基办事,“顺道”去看她的墓地。厚厚的积雪只露着一个小小的坟头,这就是生命遗留在世间的全部内容。我的女同学,看似毁灭在一只小小的跳蚤身上,实则更大的人生悲剧是伟大号召的背后,她作为女性,却没有演绎出恋人和母亲的角色。这就是我想对她说的话,三十年只此一句。另外,我还想在这个落雪的季节里,将一位外国女诗人写下的数行诗句呈献给她的灵魂,以作伤感的怀念:

没关系,如果我们不能迎接曙光,

如果月亮不能漫游在我们上空,

世界上从未有过的礼品,

我今天就要向你馈赠:

在黄昏小溪潺潺低鸣的时光

我的倒映在水面上的身影,

我的无能为力的眼神—

无法使流星重返星空……

与逝往的前者相比,我与D同学交往的情感历程要复杂些。我们同是小镇上一位老师的弟子,他因文化大革命而搁浅的文学梦,想通过我和D同学来实现。那时,每星期在老师家的后屋,有一次特殊的“吃小灶”。一个老师,两位学生,在当时的小镇绝无仅有的“文学沙龙”。后来,我从一位好朋友那得知,老师是想将我们二人培养成“文学伉俪”。他的苦心算是付诸东流了。在我结婚前,我与D同学有过十年的交往,小镇上的一些朋友,也包括我的双亲和她的母亲,都在心里认为我们会结为秦晋之好。然而,事情的走向恰恰与他们的愿望相反,问题不在D同学,而在我一直都没有找到初恋的感觉。这个悲剧的责任应当由我的情感来承担。很长时间以来,我也总想解开彼此情感产生距离的谜团,仿佛连我自身也拂不开飘浮在眼前的雾云,或许,上帝安排下的命运就当如此:我成为另一个女人的丈夫,而她成为另一个男人的妻子。好像冥冥之中有一只手在设计出人生的好运:我找到了幸福中的痛苦,而她找到了痛苦里的幸福,这就是完美的结局。

往事已经长成了我们分手的年龄,在这里所需要追述的是男女孩儿之间的交往,并非都是像大人们所想象的早恋那样可怕。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情感触须有时会在生长中改变方向以及折断。很多人在婚前是情感大于初恋,而在婚后是责任大于爱情,这样的理解是我从深刻的痛苦里分泌出来的。在通往善美的大道上爬行,我这个小人物所能拥有的唯只这点生命里的东西:忠实于现存的爱情。在并非尽善尽美的生活中,不要轻易打碎亲手绘制出的精美陶器,它不止盛载过初恋的清泉,还曾有着无数个欢欣和忧伤的日子。

我与D同学的相爱,在我身上似乎只折射在文学上。当我俩身居老师家中的小屋,等待老师来上课时,面面相对中所谈并不多,而且只限读书、写作,好像文学使我们变得远离人间烟火。即便以后相隔很长一段时间的重新接触—她转学到舅舅家的林海雪原后,我们再次相见依然如故。这与我跟其他女孩儿的交往,在心态上有着截然的区别,似乎多了矜持的高雅,少了世俗的内心欢愉。更贴近点说,是彼此间弱化了青春的固有冲动与渴盼,或许就是这种情感使我们始终游离于初恋之外,仿佛雨后只望见天边的虹霓在闪耀,而两颗若即若离的心永远也走不到那里。

那时,我的心中还揣着一份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对二表姐的依恋,她的鹤影,尤为鹿一样的温情,成为我选择女性的一个标本。而D同学展现给我的性情是另一面:执著的“牛脾气”,简直是文学的狂热之徒,几天一个短篇,厚厚的写作稿令我敬而生畏。诸如她大胆的使用词:鹄立,是近些年才流行于文本。或许,这份外在的牛劲儿,掩饰了她天然的鹿性,使我在情感的森林里选择了敏感地逃离,而且这种逃离一直持续到我初恋之后。

实际上,我们有着更多的初恋机遇,然而却恰恰走向它的相反方面,成为一条山谷里流入平原的两条溪流,各自奔向自己的爱情之湖。记得,我们第一次通信始于1978年初夏,那时我已考上县城的中师,她自青年点归来准备应考中专。她来信求助于我帮她复习。放假的星期天,我去了她家。从前,只有一次看电影时,我将自行车存放在她家的院子里,没进屋。她住在平房的套间,父母和两个弟弟睡在外屋。窗外临近街道,窗户半挂着白色的钩花帘。我俨然从昔日的文友装扮成老师,午间还被她母亲招待了一顿饭。这样的复习大约有四五次,后来收到她的一封信,告知已不考中专,而去了一家三线厂的技工校,校址在另一座小镇的山沟里,于是彼此开始了书来信往,春节时匆匆见上一面。

1979年的暮夏时节,我中师毕业,分配到了现在生活着的小城,彼此间的通信还在持续。1980年,我的父亲移家省城,哥哥、姐姐还住在小镇。1981年的春节,我还回到小镇帮姐姐看家。期间,我与现在的妻子同在一个单位教学,我喜欢她的鹿性,便托同事牵线,回复说已处朋友。我多少有些失望。在怅然回到从前小镇的某一天,去看望了放寒假的D同学。我们坐在外间屋,她靠窗背光坐着,我双腿耷拉在炕沿下。交谈十分平静,毫无情感张力,好像没入深水中的两块石头,长满了时光的苔藓。我拿了朋友为我的古诗书写的小册子,或许朋友的草书她不喜欢,我也心灰意懒地提不起兴致,甚至连我平时孤芳自赏的那首爱情诗都疏懒地向她提及。

东墙西壁两开花,

暮送朝逢各笑煞,

倘有春风搭鹊桥,

不消片时结一家。

是念中师时,寓居在我二舅家,写给邻居女孩子的。我很奇怪,我们相处这么多年,竟无一首写给她的诗。一个男孩儿和一位女孩儿相处,在很长一段时光,竟然心无初恋,这怕说到死也不会让别人相信。事实确为如此,在我一方,没有进入初恋的角色。看来悲剧是因了我没有找到演绎爱情的感觉,而终致成为了虚幻的场景。

我来时并没有终结相处的意味,因为我还没有找到人生的初恋,然而,在离开时,我却鬼使神差般地说出这般“绝情”的话儿:“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之后,黯然神伤地走出她的家门。她或许也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也没有预料事情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只是默默地送我到门口,看着我在寒风里走远的背影。我曾经回过头来,看见她似乎用手背擦眼泪。她没有说出“我爱”,如果她说出来,或许会成为另一个结局。文学与女孩的矜持,文学与男孩的梦幻,使我们在初恋的年龄,与它失之交臂,没有找到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

或许,是我心灵过早地关闭,使她矜持的触须在追求成长的路上更显得迟疑,因而,在转年的暮夏,她因在省城没有亲属打证明而分配不进去,苦恼中她找到了我工作的单位,徘徊在大门口之后,没有勇气走进来找我。数日后,我与失恋的妻子开始初恋,与此同时,接到了她的来信。然而,命运已无从更改,缪斯女神背过她的脸去,将爱情的光芒投射到我与妻子的身上。

结婚不久,我的处女作刊发于《哈尔滨文艺》,其中一首情诗,是描写一位女孩子对爱情的追求—

河水在轻轻地唱,轻轻地唱,

小船荡开双桨,

摇落了一轮太阳。

我多愿对岸的闸房里,

早一点拧亮

那盏橘黄色的灯光。

一弯新月终于咬上了钓钩,

轻轻一拎,提到天上—

呵,对岸那闪亮的眼晴亮了!

于是,我提着饭盒,

大胆地跑过小桥,

走进他的闸房……

不知那时我是咋想的,在省城用这笔稿费买了五本刊物,其中的一本就寄给了D同学,想以此表达文友之间的一种情谊吧。另附一封短信,使用着一句当时流行但达意并不准确的名言:让别人去说吧,我们走自己的路!数日后,她回复的信也十分简短:没有用情感浇灌出的花朵,是结不出爱情的甜蜜果实。在两颗心灵之间,生长了八年之久的纤细触须就这样折断了,我们再也没有见面。从前是因矜持失之初恋,当两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爱之伴侣时,已是责任大于爱情了。后来读到作家郭风写的一篇散文《年轻时候》,当女儿央求年老的父亲讲一点年轻时候难忘的人或事情时,父亲恍惚地感到,女儿所问的、所欲了解的,可能是有关他的爱情的事情?那么,这怎么说好呢?

“他想,他一生爱过两位女子—结发的妻子已辞世六年”,“在爱自己妻子的同时,的确曾经暗自倾慕另一位女子”。但他只用写给自己看的书简(后作为小品文,用化名在若干期刊发表),“表达这种倾慕之情”,“始终未曾向这位女子表达自己的心事;但情况又的确如此:他至今有时还会暗自念及曾经和她一起散步过的山间小径,念及那座小山村、杉木林、小溪和溪上的浮桥以及散步尽处出现的一座小土地庙……看来,确有一粒爱情的种子,仿佛被封起来,埋在他的心中……”

只要生命走过的路程,总是会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完全从记忆里删除,说出来也是骗人的鬼话。我想,还是坦诚地将这段情感经历讲述出来,像老作家郭风一样没有什么难堪的地方。我与D同学相处八年没有初恋,这是我们之间的爱情悲剧,更大的可能性是爱情的喜剧,很难设想没有初恋的爱情,会走到一个怎样的结局,也许是劳燕分飞的真正悲剧。尽管我们再不曾相见,但彼此应当在心里互为默默祝福。

§§§第五章 遗存的孤本

E女士已经逝去十年之久了,再加上一个十年,就是我们最初相识时我的年龄。生命走向死亡用的是减法,而怀念却使用着加法。我一边在生命里做着减法,一边在心灵中演算着加法的功能。我怀念所有爱过我的人们,哪怕是一个温暖的眼神,我都会铭记在心,并以加法的形式存储起来。为了纪念这位忘年交的逝者,在她周年的日子里,我曾为之祭献一首她读不到、也听不到的诗歌:

有一种怀念

镂进灵魂里去

如同夏日阳光

植根雨后的土壤

有一种怀念

日夜拨动心弦

让你啼听

流泪的歌唱

有一种怀念

是冰河里的无言流动

凿开透明的心窗

清澈在漫淌

以诗的形式来怀念E女士,在我的心灵殿堂是最隆重的祭奠了。选择这种方式,是用来回报她往昔为我誊抄的第一本诗集。这是遗存的一个孤本,用16开纸折叠而成的小册子,红广告色书写的字体娟秀,封皮设计简洁,《处女集》三个字用黄色圈以红边,右侧刷出一条橘红,上面用白广告色精心地绘画出了一支野百合,花朵似在含蕾欲放,洋溢着春天的馥郁气息。这册自制的诗集,誊抄于1980年的春天里,装订处已经锈蚀斑驳,而且出现断痕。

二十四年间,我时常翻阅这些写于青春期的小诗,以从中捕捉生命流逝的痕迹。诗里有着对自然的叹美,也有着对时世的伤怀和感喟。那时的我正热心于教育工作,故写有两首园丁颂:

残剩寸身心,

犹添丝热温。

流尽一滴泪,

照给光明人。

—蜡烛,1979年

丝丝鬓发染秋霜,

换得人间岁岁香。

试问园公植多久?

普天未满愿未偿。

—园公,1980年

同类推荐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20世纪,随着近代外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学开始被迫与外来文化、文学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从本来弱者被侮时一种本能的话语反应渐渐转变为主动应对,并在主动应对中开始积极吸纳、调整与创造,然后这种调整开始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对话,包括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存在,20世纪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对话。本书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复杂的对话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定程度地揭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本书为作者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外国理论书籍的评论文章。全书共分五辑,内容涉及近20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评价,其他世界著名作家及其作品评论,近年来流行的国外文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书籍的评论;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的评论;以及古典俄罗斯文学大师的评论。作者根据近20年来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关注热点,选择评论对象,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
  • 有间文库:二心集

    有间文库:二心集

    《二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1930年到1931年所作的杂文三十七篇。包括《“好政府主义”》《“友邦惊诧”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柔石小传》《以脚报国》等,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
热门推荐
  • 向天问天

    向天问天

    向天问天天何在;圣人言曰天无常;君自一日同风起;天地苍穹运我掌;末世将至,乾坤苍凉;何人,与我开天辟地;何人,与我携手辉煌……
  • 那些年写的文字

    那些年写的文字

    有的城一生只能来一次有的城,还没有离开就想着再来去一场老电影里复古醉入北宋的龙井,闻香西京的红梅穿越青瓦古墙,笑看铁马金戈像一个初民背靠远古,手搭时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碍智能

    无碍智能

    一个偶然,龙行卷入了民间术法江湖的纷争,历尽了诡异惊绝的洗礼后,龙行的路又在何方?缠绵的情爱,玄异的官场,神秘的法教……在浮华中淡然,于情欲处转身,外抱喧嚣的尘欲内含信仰的恬然。要了前缘于山去,也留青波在人间。小说内容涉及各种宗教理论和玄学体验,是一部理论正统、修持正确、情节曲折、直面爱欲的都市小说,不管你是否在修持,也不管你在修持什么,如果你对破除生死、神奇异术感有神秘,那么就来关注书里的精彩。本书原名《桥流水不流》,群号为:55139351新书《粉幻红尘》已新鲜出炉,书号:1439231敬请支持。
  • 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了怎么办?学过的东西总是记不住怎么办?考试总是发慌考不好怎么办?家长想正确指导孩子学习该怎么办?……本书共分五部分,分别针对学习中常见的七类问题——学习兴趣、阅读习惯、听课效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记忆力、应付考试,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从尘埃到宇宙

    从尘埃到宇宙

    宇宙之中的一粒尘埃,一步步挣扎,成为陨石,成为星球,成为恒星……见证种族起源,诸天万族,如何一步步诞生,从弱小走上强大。见证尘埃如何成为大道……
  • 拯救影视遗憾

    拯救影视遗憾

    很多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动漫,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遗憾,我来拯救这些遗憾,你发布任务,我来完成。每一个世界都是独立的,跳着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初始世界魔幻手机,任务拯救单身狗陆小千。第二世界天龙八部,任务拯救莫容复,他本不该有这样的结局。第三世界,僵约拯救马小玲。第四世界,龙珠拯救琪琪,第五世界拯救五指山下的猴子,第六第七…
  • 长河渐近晓星尘

    长河渐近晓星尘

    时光里的欢喜,是青春艳羡的风景。转过几个圈,遇到几个圆,有些遇见还能遇见。漫天银河,斗转星移,走到最接近银河的地方,双手便可摘星辰。你好,我是501的陆熠河。你好,我是502的顾星尘。青春的光景掩埋着年少的稚气,叨叨念念些小小的说辞。笔尖划过的痕迹,便是时光到过的地方,便是一场浅浅淡淡的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一的碎碎念

    十一的碎碎念

    《我把故事酿成了酒》中的孟婆十一碎碎念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