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乐不可支地互相品尝着彼此的“成果”,我及时鼓励:“同学们,你们编出了这么多的应用题目,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会解答自己编的题吗?““会,会,会……”孩子们个个开动脑筋思考着,演算着,一会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整个课堂在欢笑声中快乐地进行着。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设计与反思:生活是智慧生成的源泉,数学教学是连接“生活世界”与“书本生活“的通道。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学范例,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活”用教材,寻找生动的有价值的学习素材,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有效结合。本节课挖掘出学生身边的资源,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进课堂,给教学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是如此精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灵光在课堂中闪耀。
三、教学思路设计的问题与分析
目标明确了,接下来该干什么了?一般来说,我们就会想到具体教学的方法了。但我认为,应该先考虑教学路线,思路决定方法。正如我们要到某一个地方去,首先是明确到什么地方,接下来应该考虑有几条线路,最好走哪一条线路,并选择出线路来,接着再考虑从这条线路行走所要采用的交通工具和具体怎样走。当然,也可能交通工具的选择会影响线路的选择,但就总体而言,路线选择应该优先于工具选择。
就课堂教学的现状,可以说,思路不清和方向不明的问题同样突出。由于思路不清,线索不明,教学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师忘记了教学该干什么,学生学过以后,不知道学习活动的内在线索,也不知道学习内容的相互关联.学到的东西是一盘散沙。从长远看,学生没有从教学活动中习得学习方法,对未来如何学习不能有积极的期望;从现状看,不能把所学知识通过线索明晰的学习活动串起来,也无法更有效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东西。
(一加强与生活联系
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说到底是要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上个世纪,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强调“生活即教育”,并说“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即教育”应该是本体论,“用生活来教育”可以看作方法论,而“为生活而教育”可以认为是目的论。
“用生活来教育”不仅仅是内容选择的_一条原则,也是展开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思路。这条思路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生活—教育—生活”。它意味着要尽可能从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人手,通过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激发学生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学习对改进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热爱学习。
比如“小妹妹,吹泡泡/大泡泡,小泡泡/一个一个天上飘/它要太阳公公抱一抱”的儿歌该怎么教?是一来就拿出儿歌,叫学生认字,背儿歌,说一说儿歌说了什么,就儿歌学习儿歌?还是让学生看一看,或者说一说“吹泡泡”的经验,看一看吹泡泡的情景,想象一下泡泡在空中飞翔想干什么,然后再把儿童说的和“儿歌”描写的对比来学习儿歌,最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吹泡泡”。
比较两者的区别,一个冷冰冰的文字,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活灵性的亲切的一生活表达;一个可以说与己无关,一个有真情实感,真切体验。当学生观察到或回顾起自己的生活,并学会用自己的文字表达生活的时候,他们将发现文字并不神秘,表达并不困难。同时因为想表达得更加精彩,他们就可能更加积极地学习语言,学习文字,学习他人的表达。
从生活人手,同时意味着教学要唤起学生的经验,要基于学生的现有经验。
我曾经在河南济源执教《爱莲说》,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作者借助“莲”来托物言志。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思考的问题是:对于“物”的特征是否熟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到底是“莲”的特征,还是“莲”的品质?如果是“莲”的特征,作者用它表达了自己追求的哪些品质?作者又是怎样托物言志的?最后归结:一定要先让学生认识莲的生长习性和外形特征;我必须把“莲”的环境、形态表达出来。我意识到,北方莲花不太多,学生不熟悉“莲”。于是我先画了一幅莲藕的生存环境和外形简笔画,很直观地告诉学生莲茎中间是空的,外边是笔直的。建立了这个生活经验的基础,学生知道,“中通外直”这个特征,在知道本文的写法是托物言志后,就很容易思考“中通外直”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格理想。
再以拼音教学为例。是一开始就“j”“q”“x”,还是利用汉语的母语特点,从儿童已经从生活中习得的某些字音人手,抽象出拼音的音素来,在学习了拼音音素以后,再利用学到的拼音方法认识新的汉字?我以为,对于母语,第二种方法生动得多,也简便得多。
2003年,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承担了为全国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小学语文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的献课任务,一年级的刘玲老师承担了拼音识字的教学任务,这节课需要完成“an、en、in、un、ün”五个前鼻韵母的学习任务,怎么教学呢?成师附小的老师经过讨论,决定对教材进行大胆改编,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引入学生经验展开教学。她们放弃了教材中给予的彼此之间联系不紧密的五幅图画,而是以一幅色彩鲜艳的森林图画为背景,通过一个充满童趣和友爱的童话故事,以“朵朵白云”“留下脚印”“春天的早晨”“摁响了门铃”“平安到达”等情节和词语把五个前鼻韵母“请进”了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就和老师一起进行发音练习。用已经有的经验引出前鼻韵母的发音学习,由此认识“an、en、in、un、tin”五个前鼻韵母;最后老师又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这五个前鼻韵母用于拼读同班同学的名字,揭示出学习五个前鼻韵母的意义,并巩固学习效果,这节课的实践给人以深刻印象。
必须强调,教育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重复。“为生活而教育”的目的决定了“用生活来教育”的手段要具有选择性。不容否认,包围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是有缺陷的,相对未来美好生活所需要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经验可能存在狭隘单调、落后甚至腐朽、零散重复等问题。仅仅停留在现实生活经验水平上的教育,无助于生活经验的改造和提升,无助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现。改造生活经验,有选择地、更加富有成效地提供丰富而不是单调,先进而不是落后、相对系统而不是杂乱零散的文化和经验,是教育单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二不要过于勤快
曾经听一堂初中数学课,走进办公室,我看到老师正在声色俱厉地训斥学生:“为什么不做家庭作业!前几天你还抄了别人的作业,现在连抄你都懒得抄了,看看你的成绩一天不如一天,不想学习就回去!下来把昨天的作业写两遍!“看到我走进办公室,老师只好停下来,带我进教室。这一节课,是一个运算规则的巩固运用和拓展练习的课,老师在课堂上准备了很多题,每一个题目的处理都匆匆忙忙,每一个题,都只让一位或两位同学讲自己的思路(这些同学自然基础比较好。其他同学还没有想明白,老师就开始在黑板上解题。尽管也有讲解,但终究是跳跃性的,相当多的同学表情茫然地坐在课堂上。
课后和老师讨论课,我问:“数学需要必要的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也就是需要作业。你的学生在什么时间做作业?“老师说:“我上课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只能安排家庭作业。“我说:“家庭作业的效果如何呢?我刚才看你在办公室批评没有做家庭作业的学生。那个学生的家庭作业要么是抄其他同学的,要么就是不做。这种情况在你们班是否普遍?“这一下引出了老师的痛苦:“就是多,现在的学生一天只想要……”我再问:“这说明把作业放在课外效果并不好,我们不能把作业寄希望于课后、家庭作业。我们来想想,对此,那课堂教学可以有哪些改进?”
……
在农村学校,老师们也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苦恼。他们苦恼的原因是:“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要么没有人管家庭作业,要么是爷爷奶奶无法检查家庭作业。学生要么不做作业,做了也没有人能够检查和辅导,根本没有办法。”
我个人的看法,好的教学不是堤内损失堤外补,课内不放心课外抢时间,而是课外遇到问题课内想办法。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足够的练习。
但在课堂上,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老师不放心,不放手,不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可以说是太勤快。结果就是勤快老师包办出懒学生,勤快老师带出被喂大、什么也不会做的学生。
课内不能太勤快,就是在课内就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比如当学生说出了解题思路以后,老师不要急着自己去写、去做,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拿出本子来,自己写一写,老师的任务是督促和检查,是鼓励和帮助学生,是为了准备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
我在中小学执教时,多次诚恳地邀请不在状态的同学起来讨论问题,学生也可能一时没有答案,但我可以等,也允许他向同班同学(包括老师请教,但他在请教以后,再要求他一定要向帮助过他的同学表示感谢。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的态度是诚恳的,是出于真诚关心你的目的,其次我需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使问题尽可能适合学生的水平。做到了这两点,我要思考的就是必须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意识到自己必须参与其中,而不能置身其外。
我曾经听一个老师的教学设想,这位老师要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说自己准备了图像精美的幻灯片,说自己要如何讲解,如何引导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我问他:“在你的学生中,有没有已经知道这首诗的?”这位老师说:“肯定有,我教的是城市学生,你不知道有多厉害。这些孩子的很多家长都是大学生。”我和他讨论,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为什么不可以以这样的思路展开教学:
“我们今天要学习《登鹳雀楼》,有哪些同学知道了这首诗,有没有会背的?背来听一听。”——如果没有,才自己示范背一背。
“某某同学真不错,已经能够背了,我们请他教大家背一背。”—没有学生教,自己才教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有同学会背了,有没有会写的?来写一写看看!”—如果没有会写的,就自己写一写,要求学生观察或书空。
“请大家把比较难的生字再写一写。”
“有谁能说一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如果不会,“你对哪些诗句的意思不懂?”大家一起读一读,想一想。
“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谁能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画画,可以朗诵,可以表演……这样教的好处是什么,首先是避免教学的无聊感。曾经听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一只小鸟》。课中,坐在我身边的同学嘟哝了一声:“无聊。”我问他:“什么无聊?”他想一想:“这就是无聊的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冰心先生的《一只小鸟》写得多么感人,而且为什么这位同学举手还很频繁?后来想一想,因为这次活动有很多校长参加,上课老师预先和我商量说:“临近期末,加上准备时间有限,只好拿一节已经上过的课出来。”我不太赞成这样做,但毕竟得理解和尊重这位老师。这就导致了“无聊”——学生说无聊,并非是说作品本身无聊,而是已经学过的、已经熟悉的东西再学无聊。但学生很爱护老师,他不能直接说教学无聊,只好把话题转移到作品上。其次,学生知道的东西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和表达,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三,以后学生将对要学的东西预先准备,学生将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和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展开的教学。
(三教学设计要瞻前顾后
2006年9月3日,我到成都市凉水井小学听了谢建萍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开学已经两三天,可谢老师准备上的还是六年级的第一篇课文《桂林山水》,我有些不解。谢老师说她拿到书以后,通观了全部课文,觉得最后一课《生命的林子》(课文大意说玄奘在法门寺学习禅学,法门寺高僧众多,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玄奘一时动心,于是向师傅辞行。师傅带玄奘看了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的薪柴林和秀颀、挺拔的松林以后说:“这些树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在灌木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玄奘听了师傅的话以后,放弃了做住持的想法,继续留在法门寺深造放在期末结束教是一种浪费,这么好的资源应该用在开学,让学生从新学期一开始就有一个参与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所以她开学先教,最后一课《生命的林子》。我拿过谢老师的书,想看一看《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我注意到,谢老师的教材目录上,已经有了各课密密的批注。
我很欣赏谢老师的做法。
对于教学设计,首先需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得高当然包含了教师应该有更加丰厚的底蕴和更加广阔的视野,同时,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很容易被日常繁杂的教育教学事务纠缠,很难抽身从更高层次、用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把握教育,当然也就很难从全局去理解教育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乃至对促进人发展的意义。由于缺乏整体方向的把握,我们很容易失去教育的方向、目标和意义。“站得高,看得远”首先需要追问教育的方向、目标和意义,从远处想,我们需要追问和检讨:
理想豹、幸福的人生需要什么?我的教育教学对学生追求理想幸福的人生有什么帮助?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有利于建构和服务理想的社会?
好的教育是什么?我们是否在推进这样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