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反思:根据《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记载:“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人。‘傧者更道,从大门人。”原文是“小门”。当然“为小门”到底是专门挖的小门,还是关了大门,打开了大门两边的侧门—“小门”,我们并不知道。是看成“小门”还是“狗洞”好?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小门:一方面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另一方面正是把“小门”说成“狗洞”,才有后面“狗国”的推导,才能反映晏子的聪明。这是逻辑上常用的“偷换概念”的伎俩。明明是“小门”,但今天的课文是“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写成了“洞”。罗贯中写三国扬刘抑曹,这里的教材编写者则扬晏抑楚,情绪色彩过于鲜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时要让他们认识到教材编得不好,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给以后上课的老师带来麻烦,所以在上课时,我没有把这段古文提出来讨论。但由此却使教学在“狗洞”“洞”“小城门”中纠缠,实际效果并不好。课后反思,最好还是把古文拿出来,让学生比较,可能使教学更顺畅。
生5:因为晏子代表齐国,齐国是一个大国,他不能走这个小城门。
师:他不愿意走这个小城门,他怎么才能不走这个小城门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一起读一读晏子的话。想一想,他把这个洞说成“狗洞”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生读晏子的话。
(讨论中学生明白:把小门说成“狗洞”,才能带出“狗国”。晏子的逻辑是:如果你让我从“狗洞”进去,你这里就是一个狗国。他相信楚国不愿意被看成狗国,楚王只会让他从大门进去师:现在说成狗洞了。但最后晏子还是没有问“我是不是到了狗国”,而是问“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想一想,为什么?
生6:他直接说楚国是狗国,楚王可能要惩罚他。
师:哦,要惩罚他。我们刚才说,外交官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引起楚王生气,除了可能受到楚王惩罚,还可能导致什么结果?
生7:两国的战争。
师:对,可能导致两个国家冲突和战争。
好,进城门的故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生8: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让晏子进去。
师:为什么他只好打开城门?
生9:他不想让晏子把他的国家说成狗国。
师:他自己愿意不愿意晏子从城门进来?
生10:不愿意。
师:用了一个什么词组?
生11:“只好打开”。
师: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晏子多聪明呀。别人开一个小门,他说成狗洞,然后引出狗国,楚王不愿意被说成狗国,只好打开城门。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洞说成了狗洞。
片段设计和反思:晏子到底什么地方聪明?外交语言和斗争到底有什么特点?怎样运用逻辑推理说话和听明白别人的话中之话、弦外之音?这是这个教学片段二所要回答的。
片段三
师:好了,进城了,见面了,该吃饭了。楚王该设宴招待晏子了。在宴会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先请同学们读一读书,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生读第五自然段,讲故事略
师:大家刚才读了课文,知道了晏子在宴会上说的话,晏子的话有一段古文,请大家读一读。
(生读:“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师:现在,陈老师有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课文中,晏子最后一句话是“也许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容易做盗贼吧”,最后用的是感叹号,而古文“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用的是问号。大家想一想:哪一个更好呢?用问号好,还是用感叹号好?
生1:问号。
师:为什么?
生1:因为用问号就等于没有明说。
师:等于没有明说,真好!用感叹号呢?
生1:感叹号就表示肯定了。
师:对,感叹号可以说是表示强烈的肯定。你把你想说的意思再说一说。
生1:晏子是使者,如果他用肯定的方式说出来,就要得罪楚王。古文用问号,用问号的语气,表示他不明白,要楚王自己回答。
师:想一想,楚王该怎么回答?
生:楚王不好回答,只好赔不是。
片段设计和反思:这里运用外交场合和外交语言的特定工具,体会标点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以此批判性地阅读文本,建设文本。
片段四
师:还有一个问题,在宴会上,是不是真有一个盗贼?他是不是齐国人?
生:不是。
师:对,应该不是,但我们没有办法判断,说不清楚。楚王把他说成齐国人.目的是什么?
生:侮辱齐国。
师:现在回到我们今天,假设我们出国旅游,假设我们在国外不文明,不礼貌。别人会不会说我们某一个人,他们会说我们是什么——生:中国人。
师:所以到国外以后要——
生:文明礼貌。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仅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中国。
片段设计和反思:学生中今后要当外交官的肯定有限,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外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此处的学习也是为了使学到的东西具有更多的延展价值和生活意义。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与分析
(一自觉地批判性使用教材
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新课程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消费者,它所强调的不是教师在教学方法应用中的选择权利,而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选择意识和选择作用。从教材本身来说,尽管国家提倡一纲多本以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但要做到使教学内容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时,从教学内容适合学生不同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看,教师就需要审视,批判性地使用教材,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比如,仅就教“红”和“绿”生字,对大山深处的学生来说,“红灯停,绿灯行”就可能需要更多的解释功夫(当然,如果因为要教学生交通规则,让学生走出大山,当然应该应用“红灯停,绿灯行”的教材。为了使“红”与“绿”的教学更贴近学生,使教学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红花绿叶”就可能好得多。注意,在这里只是一个例子,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改变,而是说教师对自己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东西,一定要思考,一定要争取想明白,学会自主选择。
这种想明白,不能仅仅为了标新立异,自己搞一套。它同时意味着尊重教材,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用教材教”毕竟意味着教材是重要的参考和凭借,意味教材提供的一种进行内容安排的“范例”。说它是“范例”,一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应该达到水平的参照系(当然,课程标准是最具有权威的标准,但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以学段为框架提供的,对具体到一个单元、一次教学活动的标准,教师并不容易把握;二是教材提供了一种展开教学内容的方式,可以为我们组织教学材料提供帮助;三是教材的教学内容相对我们一线的老师而言,有更强的经典性。
(二积极主动地选用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阻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是教科书问题。中日关系不是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但透过日本文部省每一年都要审定教科书本身,说明他们的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年年在变。
新课程改革之初,某省教育厅一位主管教学业务的副厅长说:“年年都需要我们批准全省范围内使用的教材,这实际上只是一个形式,因为教材很少变化,所以签批也就两个字‘照用’。”新课程改革以来,应该说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仍然不能保证新的人类文明成果进入教材。可以说,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选用教学内容。
【阅读链接】
“《看云识天气》你上不上?”
2004年,曾经和一位搞教研的朋友交流,他拿出了计算机网络上的大量的漂亮的“云图”,说他们一批教师如何花精力来准备这些东西,然后放在局域网上,使老师们能够共享教育资源,提高《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质量。这是一位对。教育事业十分执著和热爱的在县城工作的朋友,在运用网络技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也做了十分有意义和有效果的探索。我对他很是敬佩。
但就老师们花大量时间,准备“云图”上《看云识天气》这个具体事件,我并不赞成。我问他:“现在有什么学生是通过看云的方式来看天气的?对于满是空气污染的世界,还有多少学生能够看云识天气?学完这一课,没有长时间的观察和积累,学生能不能够看云识天气?就算学会了,又有多大的用处?……”目的决定手段,花那么多功夫,值不值?
这样的问题使我这位朋友很沮丧。但他说:“学生学习《看云识天气》,是为了学习说明方法。“这我也不同意,仅仅是学习说明的方法,今天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东西可以说明,为什么不选生活中的东西?比如洗衣机、家居等。
旧话重提,一是这几天在看师范院校同学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一位同学恰恰选了《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我不知道怎么指导他,不知道他自己能否能够分清这复杂的天空中的精灵,也不知道他能否找到让学生真实感知这些精灵的工具。因为我儿时的回忆是:30多年前在乡村小学我学了《看云识天气》后,曾经用很长时间扬起小脑袋观察,但始终不能辨认“卷云”扣“卷积云”,也被“晕”和“华”弄得头晕脑张,最后只好失望地放弃分辨它们的努力。二是我目前正在思考生活教育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能否为语文而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语文的字词句段,听说读写以及感情等等,能否给学生一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我自己琢磨,由于仅仅为语文而学习语文,疏离生活和文字,学生学的是空洞的文字—一些空壳的形式和虚假的感情,学生也会越来越不喜欢语文。
不可否认,《看云识天气》曾经是一篇好文章,是一篇好的科普读物。但此时的科技已经不是彼时的科技,今天的生活已经不同于既往的生活。生活总要往前看,教育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所以,我不赞成把《看云识天气》选进课文了。选进了,我也不愿意上:一方面学习了,对生活并没有多大用处;另一方面太难了,上了等于白上,反而可能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
(三树立更加开放的课程资源观
很多农村学校的老师抱怨农村学生看的东西太少,农村缺乏网络、电脑、多媒体……这些都是事实,而且应该努力改变。但农村又有农村的优势:湛蓝的天空,欢快的小河,灿烂的野花,充满野性的游戏……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开放的、多样的课程资源意识,并坚持做有心人,使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
【阅读链接】
活化教材激活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的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对学习数学缺少兴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数学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下边是我在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整理如下:
片段一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了,班里必须选拔人才。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我要求全员参与。我和体育班长把学生分成小组,有人跳绳,有人计数.有人记录,选拔赛秩序井然地进行着。选拔赛结束了,看着一组组跳绳成绩,忽然想到这几天正在学习统计,这是多么好的素材啊,何不利用一下呢?
设计和反思: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要学会“变教材”,我在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突发奇想—飞出教材、超越教案,我想这就是我的课堂灵感吧!灵感来自学生,来自课堂,来自经验。它能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把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鲜活。这不正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吗?
于是我宣布当天下午的作业是每个同学把自己小组的每个人的成绩制成统计表,孩子们兴奋极了,欣然接受。看着一张张学生交上来的统计表,我又故意“变本加厉”:
师:体育老师想了解一下咱们班的整体跳绳情况,可这么多的统计表要看到什么时候呀,再说了还有重复的,你们能不能把全班同学的跳绳成绩绘制到一张表格上呢?哪些同学敢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
生:能!老师我能!交给我吧?生:老师,我能!让我统计吧?
……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看着热情的孩子们,我只好“将计就计”,小组分工合作自己设计统计表。很快各个小组的作品都展现在我眼前:有的是按每个同学的成绩统计的,有的是按小组统计的,有的是按男女生统计的,有的是按范围划分统计的……孩子们不仅设计了统计表,还添上了各种美丽的修饰,这些统计表凝聚着孩子们多少心血和智慧啊!
设计与反思: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方式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过程。教一师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要求,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教给学生智慧和人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仅思维和能力得到了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学会了合作与宽容,增强了合作精神,培养了团队意识。
各个小组互相评价和交流着,在我的提议下创设了“最佳创意组”“最佳设计组”“最佳合作组”等奖项,每个小组都获得了不同的奖项。孩子需要体验成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我又组织班干部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到学校的橱窗栏里,其他班级的同学在橱窗前欣赏着,议论着,个个啧啧称赞。我班的学生露出了自豪的神情,一个个脸上荡漾着自信的笑容。
设计与反思: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从他人的欣赏和称赞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学好数学的信心就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片段二
接下来要学习“求平均数”应用题了,我知道书上只是给我们出示了基本类型的应用题,而在跳绳比赛中获得的数据,则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也是鲜活的数学资源。于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设计的统计表中的数据编应用题,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一道道鲜活的应用题展现在大家眼前:
组1:我们选择了两个小组的数据。五乙班跳绳比赛,第一组共跳了388次,第二组共跳了450次,平均每组跳多少次?
组2:我们是这样编的。五乙班跳绳比赛,第二组5人共跳了450次,第三组6人共跳了580次。平均每组跳多少次?还可以问平均每人跳多少次?
组3:我们是这样编的。第五组4人,平均每人跳了97次,第六组3人,共跳了480次。平均每人跳多少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