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88000000019

第19章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2.能力目标

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3.德育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革命舍身忘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2)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理解生字、新词、难句,了解主要内容。

2.通过讲读,理清本文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主动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4.通过写练,学习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出示下题,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准确的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忘却了刘和珍君等勇士壮烈牺牲的情景,作者才能提笔写文章继续战斗。

B.作者担心人们即将忘却这笔血债,有必要写点东西为历史留下血债的确凿证据。

C.正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要记住这笔血债,要奋起反抗,不要苟且偷生,才感到有写文章记念烈士的必要。

订正答案后导入新课:在高中语文第一册里,我们学了鲁迅先生为悼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爱国青年刘和珍等用杂文手法写的记实性散文。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鲁迅先生写的同类事件同一体裁的文章(板书课题),思考:1.题目应该如何断句?

2.“为了”什么?说明什么?

3.为什么要“忘却”?

4.为什么要“记念”?

明确:A.“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却,烈士往事历历在目,形象鲜明;B.“忘却”是为了摆脱悲哀,奋然前行;C.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同时解决下列问题:

1.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弄懂生字新词,勾画难句;2.读后编写各部分大意;

3.确定一项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思考两个问题:

a.本文是怎样结构材料的?

b.作者是如何写五位烈士的?

检查评改

1.解决生字新词(尽量引导学生回答)

不屑——认为事物轻微而轻视不做或不接受。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

仓皇失措——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

迁怒——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生气。

永诀——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措词——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禁锢——束缚,强烈限制。用于落后或反动势力对进步革命活动的禁止和抑制。

被难——因灾难或重大变故而牺牲。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2.指名学生说出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讨论确定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启发学生提出难句,引导大家共求答案,教师订正。

例:(1)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

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

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

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

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

(2)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旧道德:旧有的,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道德新道德: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

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是柔石品格的本质。

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是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和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感情?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解析: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竟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4)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这几位遇难的青年不但是作者的朋友,更是无产阶级战士,他们的殉难与民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于是,作者由失去朋友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因为我们民族的损失而加重了。

文中两次写到这句话,前后构成反复,加强了歌颂烈士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感情。

(5)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30年中,却使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形象地概括了30年来,一切反动统治者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罪行。“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延口残喘”表明斗争的艰难。“这是怎样的世界”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全句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痛恨和顽强斗争精神。

(6)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血的教训使作者既看到黑暗统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还长,斗争还很艰巨。“不如忘却”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扣题。作者意识到“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与敌斗争到底的精神。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三、布置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和课文第五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课文分析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概括白莽的性格特点。

明确:正直诚实、勤奋坦诚、坚强乐观。

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

(1)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找学生复述)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忠厚善良质朴

3.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指定一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讨论:

(1)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5.全班有表情地朗读第五部分后,讨论:

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

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

三、布置作业

1.填空。

a.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又名,白莽又名,冯铿又名,李伟森又名和胡也频。

b.“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年起的三十年。

c.“夜”象征,“路”象征;“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2.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A“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a.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B“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a.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C“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a.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无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b.本文是一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c.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d.“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e.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订正前课作业

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有表情朗读第五部分。

二、提问讨论

1.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什么又显得结构谨严呢?

2.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除了写作上的技巧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篇文章如此感人?

三、总结讲解

本文用杂文笔法,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抒情,调动了多种表达手法,因而成为一篇情文并茂的记实性散文。它之所以感人至深,原因有(结合课文适当举例):1.有感而发。作者压在心中的悲愤已整整两年了,写出来气贯长虹。

2.详略得当,主次勾连,浑然一体。

3.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完整,内容深刻细致。

4.语言朴实,深刻、含蓄,抒情激越,议论精当。

四、作文训练

题目:对这件事应该引起重视

要求:(1)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班内或校内一件小事;(2)必须写你亲眼见或耳闻的事,不可胡编乱造;(3)500字左右,课内完成。

请2~3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大家评议,教师小结。

五、课外选读

鲁迅的《南腔北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同类推荐
  • 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

    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

    本书介绍了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全书分为3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介绍质量管理理论,包括1-2章,主要讲述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由来与发展及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讲述质量管理实务,即理论的应用,包括第3-7章,主要讲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体系文件的编写、体系运行和监控、体系审核和评审、体系认证等实务技术。第三部分是质量管理的综合与个案,主要讲述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与实务、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技巧。本书注重基础知识,讲究实用,是财经管理类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质量经营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 启发青少年的励志故事

    启发青少年的励志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补充青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名人成功的故事。
  • 安全教育高三(上)

    安全教育高三(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侦查讯问实训教程

    侦查讯问实训教程

    侦查讯问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正面审问,以获取真实供述或辩解的一项侦查措施。侦查讯问作为侦查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进而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真相。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彼得·潘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彼得·潘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斗罗之九爪金龙斗罗

    斗罗之九爪金龙斗罗

    因谈恋爱而被撞死,重生斗罗觉醒华夏九爪金龙,我要让世间颤抖!!!
  • 行者异闻录

    行者异闻录

    一部垃圾小说,你如果无聊的话,暂且翻着看看吧。
  • 开局一把打野刀

    开局一把打野刀

    这是一把可以升级的打野刀。开局一把打野刀,装备妹子全靠打
  • 蚀骨腐心甘之如饴

    蚀骨腐心甘之如饴

    她从实验室里逃出来的几个月,她看到了许多,那些曾经对她来说,无法想象的,毫无防备的,早有预料的。这些事情在潜移默化中一步步的巩固着现在的她,也在不经意间,慢慢的减少着他的不安,一些事情因为某个契机,一点点的被拉出水面,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失去的记忆渐渐浮现在梦里,那些曾经的幸福,那些她不愿触及的过往。程翕,林易,何离,郑仁生,添崇越,陈即明……。还有……他。一切都因过去而起,一切都顺现在而变。当年的那些人,曾经的一面之缘,过去被命运深深埋下的伏笔,都在这时,被一一揭开。不能被人知道的事情触碰现实,有人喜,就一定会有人悲。惊艳的,明媚而忧伤的少年,有着被现实束缚住的自由而偏激的灵魂。开朗阳光如晴日的少年,是被现实抛弃的孩子。坚韧,隐忍的少年,被命运套上了枷锁却仍旧奋发向上。卑微的,不愿打破现实的孩子,只想留住自己仅剩的温存。曾今站在世界顶峰的少年,还可以和那个内心伤痕累累的少年一起取暖。还有不停寻找着她的他和他……。凶杀,冷暴力,权利,欲望,泯灭人性……。这是这篇文章所诉说的内容,这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人生。蚀骨腐心,甘之如饴。
  • 宫妆

    宫妆

    彩妆师林真穿越唐朝,手绘美人,巧点花钿,改妆大唐江山,打造大唐林记美容连锁企业。没有户籍出身怎么办?大唐自有世界第一妖孽的名太监。没有权贵靠山怎么办?从奴隶成长到娘娘的上官婉儿可以解决这个烦恼。然后……白衣冉冉大袖飘飘的大唐才子美男在那里?在哪里?在哪里?
  • 那年盛夏依旧

    那年盛夏依旧

    对于青春,我们应该无所畏惧,一切还来得及。小城的风很轻,励志楼下的枇杷快熟了。而她、她啊.........在我心里何止好几年。
  • 巫女恋歌

    巫女恋歌

    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八寻灵姬在长期的被压迫状态下,养成了软懦胆小的性格,善于察言观色,行为举止皆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可惜她的姑父嫌她是个拖油瓶,在她5岁那年就早早地将她送到孤儿院去,并威胁她不许对外提起他是她姑父,否则就把她打死……她对这样的生活感到绝望,默默地向上天祈祷;而神明则回应了她的心愿,派出了一只古灵精怪、满嘴跑火车的妖怪小正太?两人的相处会变得如何呢?“人呢,总有一天会死的……这是必然的,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没关系,就像现在这样,萤火虫会照亮我的生命之途!若是这样,便是去了彼岸也是笑着的!唔……”“那么……我愿化作你的萤火虫,永远守护着你的生命之烛,绝不让风将它吹灭!哪怕是触怒神明,下了地狱,我也在所不惜!”一曲甜蜜又悲伤的恋歌即将拉开序幕……
  • 南有娇夫

    南有娇夫

    【排坑,直接从四十二章开始看,那里是正文真正的开始,前面可以当番外】都说大公主从小山上长大,胸无点墨,无才无德无貌,就是个粗鄙无礼的村妇。可是有一天。A:“你不是说你请过教书先生吗?”姒南:“对呀,都是我师父教的,没请先生。”B:“你不是说你琴棋书画都没人教过你吗?”姒南:“对呀,自学啊都是,不过风良,南邑,苏羲之和蓝枢都曾指导过我。”“……”c“你不是说你什么字体都只会一点儿吗?为什么都这么好!”“可是师父说我的字画和人一样都不忍直视……”某师父“那你说你永远不会嫁人呢!”姒南看看旁边这个“体弱多病”的男人,无奈道。“他说他嫁我。”1v1,无虐宠文爽文。
  • 风暴远征之旅

    风暴远征之旅

    山岛竦峙的远海岛屿群;黄沙遍地的西北大荒漠;凛冽严寒的北方大草原;战乱肆虐的各大王国领......羸弱的少年,从小岛启航,走向辽阔的大世界。跟随着少年的脚步,见证他漫长的旅途。那即是,一条远征之路。逆天的身世?无敌的金手指?绝世无双的功法秘籍?不,他只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和波澜壮阔的---封神之路!
  • 彼岸似有花开

    彼岸似有花开

    彼岸花开,花开彼岸,生生相错,永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