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43100000012

第12章 名人名字与书法(7)

郭沫若与于立群的翰墨情谊,在抗战之初已经建立。那一年在武汉,郭沫若见年轻有为的于立群,不仅擅长演戏,还能书写一手颜体大字,敬佩不已。大家还在一块写了几天颜体大字。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还记述了他们在香港练字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工作繁忙,只在余暇之际与立群一起临池挥毫。一九六三年的一个春夜,于立群兴致勃勃地用汉隶书录毛主席“万方乐奏有于阗”诗句,不慎将第三字书为“春”字,准备废弃重书。文思敏捷的郭沫若接过于立群手中的那张纸,重新铺在案上,也用隶书奏成一副四言联句:“万方春色,千顷湖光。”据说,郭沫若的一个老朋友见到这幅珠联璧合的作品后,又在联文下各加了三个字,成了一幅七言对,上联变成“万方春色情中注”;下联变成“千顷湖光笔端流”。赞赏了郭沫若于立群夫妇的翰墨缘情。

更为有趣的是郭沫若为于立群书赠联句一事。那是一九六五年的“三八”节之夜,郭沫若为庆祝妇女节,想送件礼品给于立群。夫妻之间,送什么好呢?郭沫若深知于立群喜爱颜体大字,便情不自禁地抓起大笔,饱蘸浓墨用颜体大字写了一副自撰联:“摧翻经石峪,压倒逍遥楼。”还用行书附了个跋,其中有这么两句:“立群同志喜作大字,戏以此联奉赠。”“经石峪”,相传为北齐书家所书的摩崖刻石,字大逾尺,气魄宏大,笔力劲健,在泰山经石峪。“逍遥楼”为颜真卿题书的三个楷书大字,字径一尺八寸。刻石原在广西桂林行春门城上的逍遥楼中。郭沫若所以撰写这联,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呢。原来,一九六一年的五月,郭沫若偕于立群游泰山期间,专程参观了经石峪刻石,于立群看后非常感慨地说,如此壮观的书法艺术,古人能写出来,今人为何不能呢?男人能写得出来,妇女又为何写不出呢?从此,她专门练写超过一尺以上的“大”字。郭沫若也经常指导她如何掌握写“大”字时的字形结构和运笔、用墨的要领。三年后,她竟能操起四斤多重的大笔,任意挥写字径逾六尺以上的隶书和楷书。时夜,于立群同志正在书写“不爱红妆爱武装”颜体大幅。郭沫若见景生情,就写了这副对联。一者互勉学书要有超越古人的气魄;更主要是对于立群的学书精神及其书艺的赞赏。尤其是跋中的一个“戏”字,将夫妻之间的书艺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的女书法家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古代出了不少善书的女子。如前面介绍过的卫夫人等。

然而,卫夫人并不是我国古代书坛上仅有的女明星。在她前的先秦时期,有鲁国秋胡的妻子;东汉末年又出了个才女蔡文姬。据刘向《列女传》载,秋胡纳妻五日,“随牒远仕”,外出五年。妻在家浴蚕采桑,闲暇中创“雕虫篆”也称“战笔书”。“其体遒律,垂画纤长,旋绕屈曲,有若虫形。其状则玄鸟优游,落花散漫矣。”(《十八书体书》)唐人韦续称其为“虫书”(《墨薮》)。蔡文姬是大书法家蔡邕之女,名琰,她知书识礼,但身世却很悲凉。

“兴平中乱,没于南匈奴”,后来被曹操赎回。其书礼法拘性,温润柔和;方圆自穷,笔笔送力到底。尤其是《胡笳引》自书十八章,极可贵。

唐代女子多善书。如唐豫章武宁(今江西武宁)人吴彩鸾。她是一个神话色彩的人物,据说她自称是“西山吴真君之女”。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年),在一次中秋妇女踏歌歌场上,进士文萧遇见了她,心中非常爱慕。因她表露了自己是仙女的秘密,被“罚为民妻一纪(十年)”,就嫁给了文萧。据《宣和书谱》载:“萧拙于为生,彩鸾为以小楷书《唐韵》一部,市五千钱,为糊口计,然不出一日间,能了十数万字,非人力可为也。钱囊羞涩,复一日书之,且所市不过前日之数。由是彩鸾《唐韵》世多得之。历十年,萧与彩鸾遂各乘一虎仙去。

”又:“《唐韵》字画虽小,宽绰有余,全不类世人笔,当于仙品中别有一种风气。”元王恽《书画目录》评曰:“观其神全气古,笔力遒劲,出于自然,非古今学人可及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唐韵》一册,有评者谓:《唐韵》字迹丰满浑厚,结字遒丽,点画生动,是小楷中的上乘之作。

唐代女书法家中要数武则天了。武则天(624-705年),本名照,并州(今山西省)文水人。她是我国封建社会女中豪杰,既有雄才大略,又兼长诗文、书法。《宣和书谱》说她“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家藏其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行书駸駸稍能,有丈夫胜气”。因她不欲夺人之好,在王方庆所献的原帖上“加宝饰锦缋,归还王氏”。此事做得漂亮,“人到于今称之”(窦蒙《述书赋》)。

她的传世作品有泰山摩崖刻石和圣历二年(699年)亲自撰文的《升仙太子碑》。《升仙太子碑》,行草书,结字谨严,草法规矩,点画圆转,粗细有度,章法疏朗,字字独立,犹如章草之章法。有大丈夫之气魄,为着名唐碑之一。有趣的是,武则天立帝后,自造了十九个字,如将自己的名“照”字造为“曌”,暗含她尤如日月当空,无微弗明,无远弗照。她还下令把以前的“死”字复活。如地、臣,说明她领有山川土地,并要求臣民对她忠心不二。她改“国”(“国”的繁体)为“国”颇有波折,更为有趣。

据《正字通》载:“有言国中或者,惑也,请以镇武。”又有人说象武氏被困。武则天大惊,故改成“国”,意在四面八方为国。说来亦巧,公元七○五年,宰相张柬之拥唐中宗李显复位后,真的把“造字家”困在上阳宫里!白居易的女儿白金銮也是位善书者,十岁能作书。开始,她瞒着家里人练习书法,一日,她把自己写的《北山移文》给家里人看,家人大为惊奇。后人评论她的书法得益于其父亲:用笔凝练,结字布局萧疏朗阔,宁静恬淡,怡人心目。

黄崇嘏是五代时的女书法家之一,其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美劲健。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她自幼作男子装。有一次,她被诬为失火犯下狱,黄作《下狱贡诗》呈献蜀相周痒。周得诗,对黄的才气及书法很是赏识,即让黄出狱,并荐举其为代理司户参军之职,黄处理政事公正敏捷,且风度翩翩,衙吏们无不畏服。周对黄的精明才干颇为爱重,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黄。黄作《辞蜀相妻女》诗一首辞婚。诗的最后二句这样写道:“慕府若容为坦腹(女婿),愿天速变作男儿。”

周诘问明真情,深为惊叹。后来,明人徐文长专为她写了一出杂剧,题名《女状元》。

明代善书的女子,如贵州左布政马拯之妻邢慈静,书法宗李北海、卫夫人、管道升以及她的哥哥邢侗,笔势翩跹,妙丽而有姿致。后来,马拯死在任上,她扶柩携幼从二千里外的贵州返归山东故里,并写成《黔涂略》一书,追记途中坎坷困顿之若状,“文笔高古,存班惠姬之风”。又如金陵女子马守真,“琉璃之笔,字字风云”。据载,有一次,她受人欺侮,处境困迫,多亏文学家王雅登(字伯谷)给她解脱窘境。于是马对他感激不尽,曾一度希望委身于王,王未能同意。万历32年(1604年),王七十初度,马专程从金陵到姑苏,设宴祝寿,歌舞达旦,为当时苏州一大盛事,也是书林中的一段趣话。

明末女书法家中值得一提的要数卞赛、李因、徐范等。卞赛,女道士,“工小楷,善画兰鼓琴”(《板桥杂记》)。据《梅村集》载,她晚年时,刺出舌血书《法华经》一部,且自序。

这在我国书法史上,也属罕见。李因出身贫寒,“积苔为纸,扫柿为书,帷萤为灯”,苦学成才。她与当时一般的青年女子不同,不喜欢用脂粉打扮自己,每有闲暇,读书写字,作诗绘画。时人说她的书法如同她的为人“无铅粉之饰”,如“晨露初桐”,又如“微云疏雨”

。《国朝画家笔录》称她的书画“极有笔力,无软弱态”。徐范,嘉兴人。据说她十三岁时能摹诸家书体,尤其是她缩临的《圣教序》“无一笔不肖,无一毫闺帏涩态”(《恬致堂集》),后因瘫痪,鬻艺为生。一个残废女子,在等级森严、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能以书法自立,可见其奋斗精神和艺术造诣。

清代巾帼书家中的姜淑斋,小时候就有书名。朱彝尊在她的诗卷上这样称道:“三真六草写朝云,几股玉钗书,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右军?”她的书法所以“似当年右军”,是因为她“书“遍”双练《诘白的孰绢)裙”,是费了一番工夫的。道光、咸丰年间的张婉钏,书宗李北海,七十多岁还能为人作书。赵之谦“常师事之”。人们把这比之为“王羲之之后卫夫人”,足为书林佳话。清末的吴芝瑛其书宗晋唐,藏锋圆笔,寓刚于柔,风格遒隽,曾得到孝钦皇帝的常识。她与秋瑾十分友好,秋瑾东渡前,吴为她饯行于北京陶然亭。秋瑾被清廷迫害后,吴与徐寄尘女士为其治理后事,葬于西子湖畔,徐撰《鉴湖女侠秋瑾墓表》,吴书之。现在我们能看到吴芝瑛书法,除行书尺牍外,其楷书当以《墓表》为代表作,清劲飘洒,颖秀之气,扑人眉宇。

书法家爱起自号

自号,是自己取的称号,它不同于名字与别号,诨号。有些自号,寓意颇为深邃风趣。

有的借前人名句、格言。晋代葛洪(284-363年),少好学,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练字诵习。其“‘天下云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海岳名言》)。晚年时取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句,自号“抱朴子”。寓守其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的为人之道。

北宋文同(1018~1070年)一生嗜竹,尝取唐李阳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句,自号“笑笑先生”。苏舜钦(1008~1048年),善草书,工行押,短章醉墨,传宝天下。因权势忌恨,流寓苏州,买水石筑亭,取孟子“沧浪之水兮,可以濯我缨”之意,榜之曰“沧浪亭”,自号“沧浪翁”,以示自己心境。

有的记录了书法家的治学精神。元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1296~1370年),早岁居吴山铁崖山楼攻读练字,五年不曾下楼,以辘轳传食,学有成,自号“铁崖”。清人吴熙载(1799~1870年),“善各体书,兼工铁笔,邗(hán)上近无与偶”(《墨林今话》),晚年不畏年迈力衰,向比其小十余岁的郑芹文学习绘事,以自号“晚学居士”自勉。

有些自号与主人所藏文物有关。清翁方纲(1733~1813年),富藏书,因得苏东坡《天际乌云帖》墨迹,遂名其屋为“苏斋”,以“苏斋”自号。吴大澂(1835~1902年)因获古钟鼎“鼎”、“敦”,也以室名“青桐轩”自号。康熙年间的黄任,嗜砚成癖,辞官回家时将仅有的二千两银子买了十方古砚,自号“十砚老人”。近代吴昌硕得友人所赠无字古缶一尊,遂自号“老缶”;当代已故书画家张伯驹先生,收藏有唐代杜牧《张好好诗》手迹,自号“好好先生”。可见号主对所藏古文物的珍爱。有趣的是宋代欧阳修(1007~1072年)“六一居士”

一号。他在《六一居士传》中尝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老翁,于此五物间,岂不为‘六一’乎?

古代书法家中有不少隐居者,故也往往以隐居之处命其自号。南朝丹阳秣陵(今南京)人陶弘景(450~536年),工草隶,行书尤妙,名闻迩遐。后辞官到句容句曲山(茅山)隐居。他说:

“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遂自号“华阳隐居”,又号“华阳陶隐居”。唐代婺洲金华人张志和(703~810年),书迹狂逸,因亲老不仕,隐居江湖,尝渔钓于洞庭烟波,自号“烟波钓叟”。宋代邵雍(1011~1077年),喜作大字,书迹严谨。屡受官,称疾不仕,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额其居处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诸如北魏郑道昭(?~516年)的自号“中岳先生”,即隐居中岳山麓而名。这类自号反映了主人隐逸、闲适、淡泊的心绪。

也有的反映了书法家的艺术造就。如明代宋克(1327~1387年),高启《南宫生传》说他少时练字,日费十纸。书出魏晋,深得钟、王之法,尤其章草,更得索靖、皇象这精髓,遂以书名天下,一时求书者接踵而至。因“患求者众,遂自閟(bì,闭口)于希家南宫里,自号‘南宫生’”。

还有的是利用汉字组合特点命其自号。如明代徐渭,将“渭”字拆成“水、田、月”三字,自号“水田月老人”。清代邓石如(1743~1805年),尝居安徽怀宁集贤关皖山,“皖”字由“完”、“白”二字组成,故以“完白山人”自号,亦反映了邓氏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因怀乡之情取自号者尚有明末福建人张瑞图(?~1644年)其乡里有二股水流,经他家附近的双溪汇流晋江,为此自号“二水”。

此外,五代杨凝式(873~954年)的“癸巳人”,元代赵孟兆页(1254~1322年)的“甲寅人”,这是根据自己的生年来取自号。清代江苏仪征人阮元(1764~1849年),则是按自己的官职取号。《揅经室集》说他生平博览群书,于书法倡《南北书派论》,认为北派则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对当时书法界的影响较大。

又有《北碑南帖论》,为晚清尊碑进行了有力的鼓吹。他曾从事图书刊印工作,又尝供职于掌管禁中图书秘书省。时人曾称该官职为“芸台”,遂自号“芸台”。明董其昌(1555~1636年),性嗜洁净清远,尝自云:“虚室生白,吉祥止。”自号“思白”,寓洁身自好之意,这是按自己特性取号之一例。

其他,如清人张问陶(1764~1814年),才情横溢,书法险劲近米芾,曾书擘窠大字,为人所珍(《墨林今话》)。因其状似猿,又是四川人,自号“蜀山老猿”。何绍基(1799~1873年)作书时悬肘执笔,若开强弓劲弩,取汉代飞将军李广蝯臂弯弓之义,自号“蝯叟”(“蝯”,“猿”之本字,俗作“蝯”)。宁斧成(1891~1966年)先生,自喻学识浅陋,年老体衰,无所用也,自号“老腐”、“老朽”。这类自号颇为幽默诙谐。又如姚华(1876~1930年),一九二六年身患中风偏废症后,自号“姚风”,听来令人酸鼻。

古代书法家的诨号

诨号,指人姓名以外的绰号、外号,也叫诨名。诗坛上有用诨号来评价诗人的诗品与人品;书坛上也有用诨号来表达对书法家的爱慕或品评。诨号不是随便取的,就古代书法家的诨号而言,有的是反映书艺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如西汉末杜陵人陈遵的诨号“陈惊座”就是这么来的。据载:他善篆隶,“与人尺牍,主皆臧弆以为荣”、“每书一座皆惊,时人谓之‘陈惊座’”(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又如“东吴精”是唐张旭的外号。他工诗书,晓精楷法,尤其草书,连绵回绕,逸势奇状,有音乐的旋律感,有诗的激情和绘画的墨趣,为一代之冠。《唐书》本传曰:“后人论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时与李白诗,裴剑舞并称三绝。因张旭籍贯东吴(今苏州),故时人称他为“东吴精”。

也有的是根据书法特点取的绰号。李阳冰的“笔虎”便是这样。李阳冰,唐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好学专注,潜心钻研篆书达三十年。把文字创造的本原蕴藏心胸,运用自如,无所阻滞。他写的小篆劲利豪爽,变化开阖;如风的飞行,雨的密集;力有万钧,如虎如龙,独步唐代。时人尊他为“笔虎”。

还有的是因为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而得的诨号。智永的“铁门限”即为一例。智永,南朝陈隋间僧,名法极,右军七世孙。他初励志,居永欣寺阁上临书,自誓曰:“书不成,不下此楼。”由于他有异乎寻常人的惊人毅力,果然学成。“微尚有道(汉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为时人推崇,求书者如市,门限穿穴,以铁皮裹之。“铁门限”即由此而得。

同类推荐
  • 无调性文化瞬间

    无调性文化瞬间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文化短论和思想随笔数十篇,显示出作者的多样风格和兴趣。既有偏重理论的思考,也有结合了知性与感性的随想。本书涉及了当代社会文化的诸多问题,有对文学现象和问题的探讨,也有对古典音乐、当代电影、当代大众文化的最新评述。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写作指南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写作指南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对掌控人

    绝对掌控人

    众生只知一切来自一种力量的演变,但力量的来源却无人知晓。力量来自一个少年,他能一念之间颠覆一切,亦正亦邪做事全看心情。少年看到很多令自己不爽的人活太久了,灭了又太可惜了,就创生灵界造世宝定规则撒迷雾,完事后突发奇想,跑去生灵界无限轮回,直到玩腻,最后一次轮回他玩弄众生、风流无限、遇知音造妖孽、建立牛皮糖商店......
  • 我和青春两不相欠

    我和青春两不相欠

    由于工作上的意见不合,我在单位与领导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之后愤然辞职。同时,多年以来一种一直深埋在我心底的特殊情节在隐隐躁动之后彻底爆发了,由此引发了我对自己青春岁月的一次决绝地缅怀,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一件件从他的灵魂深处涌上我的心头,堆积在我的指尖,全部在电脑的键盘上跳跃着释放了出来……
  • 夏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夏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夏日的一天,年轻猎人和老猎人一起去狩猎,迷失自己的年轻猎人想在狩猎中找回失去的东西,而老猎人却看似漠不关心。在过去与现在的原始森林里,父与子的矛盾隔阂,兄与弟的手足情深,猎人与野兽的生死仇恨,都将在此上演,而自然,只是一个看客。作品以神秘而危险的草原和森林为舞台,用平实而充满幻想色彩的文笔描绘出一出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话剧。世界是残酷的,更是美丽的。面对残酷的自然,生活在其中的生灵是否只能回报以同样残酷的抗争?只有那些不安分的生命才会踏着追寻美丽的步点在自然面前淡然走过。作品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交叉的创作手法,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腻生动。
  • 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

    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

    本书是一部最佳的做人处事的经典,集结了许多针对年轻人行之有效的做人做事法则。告诉你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必须学会做人,做人就必须要多长个“心眼”,做事就必须要有手腕。这样的人活得轻松,工作起来也会一帆风顺,否则就会四处碰壁,吃亏上当,活得很累,事业一无所获。
  • 生活点滴雨露

    生活点滴雨露

    愿你春常在,愿你三冬暖。愿你出门有驹,下雨打伞。愿你站如松,弯如弓,躺下梦里白月光。
  • 人间游戏·牢笼

    人间游戏·牢笼

    《人间游戏·牢笼》是钟宇根据现实案例改编而成的犯罪悬疑小说。谋杀城堡案案发,学院路8号对面的精神病院里发现了六具遗体,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邵长歌。这起案件令即将调离刑警队的夏晓波措手不及。林珑的身体为何伤痕累累?已经成为了植物人的姚沫为何被关在用铁丝封锁的房间里?戴琳为何会突然失踪?是什么原因让往昔翩翩君子的邵长歌变成了今日的杀人恶魔?夏晓波决心查出这背后真正的原因……
  • 越读越想读的命运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越读越想读的命运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物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们比起抽象的理论,能以更简单、更直接、更迅捷的方式把这些遭理揭示出来,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于瞬间豁然开朗。本书里有各种各样有关命运的小故事,让你越读越想读,读后获益匪浅。
  • 赤龙天尊

    赤龙天尊

    虚天第一鬼才,在炼制出社稷神器后,陨落断魂山。二百年后,鬼才重生,与神风帝国,天水城楚家内,一位同名同姓少年灵魂融合。重活一世,誓要破苍穹,踏乾坤,灭环宇,诸天万界,唯我独尊。……【2017,最火玄幻,重磅来袭】
  • 一报还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