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63200000014

第14章 两朝天子,宦官昌盛的时代(1)

“两朝天子,一统江山明社稷;一代圣人,四书精典宋至贤”。明英宗、明代宗时期,外有瓦剌骚扰,内有宦官专政,曹氏之乱,地方上还有农民起义之忧。朱祁镇有权就是任性,误听宦官王振之言,御驾亲征,结果全军覆没,北京城危在旦夕。朱祁钰意外继位,立足未稳,就废掉原来的太子,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不得人心,为明英宗“夺门”复辟埋下了伏笔,这两个皇帝当得都很不称职。

太皇太后欲诛王振

王振,是明朝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少年时略通经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做了教官,但是要走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只能说这辈子跟他是无缘的。他自己也挺有自知自明,为自己寻了另外一条出路——自阉入宫。刚进宫的时候,先是教宫人们读书。为此,宫里人都称他为“王先生”。他进宫没多久,人气就开始暴涨,并受到明宣宗朱瞻基的欣赏,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病故。他的长子明英宗朱祁镇继承皇位,成为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当时,朱祁镇还年幼,只有9岁,还没有能力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只好让太皇太后张氏(朱祁镇的祖母)垂帘听政,替他把持国事。张太后在明朝诸后中颇为精明能干。当时的她虽然秉政,但却没有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她告诉大臣们说:“我是一个寡妇,如果把持朝政,那就是坏了祖宗家法,绝不可以这样做。”于是,她把一切政务都放心地交给内阁大臣“三杨”去处理,这也算是明朝时的一个好传统。

朱祁镇即位后不久,第一个想要提拔的人便是王振。因为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王振就对他特别照顾,朱祁镇打心里感激他。于是,朱祁镇升任王振为司礼监太监。此后,王振便开始倚仗朱祁镇对他的宠信,利用司礼监管理内外章奏之便,压制百官作威作福,渐渐开了明朝宦官干权之端,成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更有甚者,王振还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

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职位。它总管宫中宦官所有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代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是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的。朱祁镇把这样一个重要的官职安排给王振,也为他日后擅权开辟了道路。其实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宦官也不例外。

心怀不轨的王振,看到张太后垂拱而治,“三杨”也一直忠心秉政。再加上他们曾经是前朝的元老级人物,在朝中威望很高。王振自知不能与他们明着为敌,只好采用“两面派”的办法,静下来把握时机,随机应变。自此,他就对张太后和“三杨”百般殷勤,总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殊不知,王振虽然表面上一直在讨好“三杨”,对他们总是事事顺从,但其内心却按耐不住攫取权力的欲火。一有机会,他便想方设法抓权,干一些干预朝政的勾当。

张太后贤明有德,不想朱祁镇因为一个太监,断送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明江山。于是,她派人在暗地里调查王振,并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当她发现王振的确有夺权力、夺朝政的迹象,心中开始不安起来,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一万个不愿意看到前朝宦官专政的历史再重演。于是,她决心用计谋去提醒朱祁镇一定要严防宦官专政,并准备找合适的机会给王振一个“下马威”,以打消他妄图干预朝政的念头。

正统二年(1437年)的一天,张太后命令宫中所有女官穿好戎装,佩好刀剑,并要求她们守卫在便殿旁边。接下来,张太后便把朱祁镇和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尚书胡焕等人召集到便殿,似乎是有什么事情要宣布。朱祁镇和五位大臣见到肃穆凛然的场面,顿时有点不知所措。朱祁镇见势头不对,急忙按规定站立在东边,等待张太后训示。而五位大臣也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站立在西边,等待张太后发落。而张太后却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盯着他们看了足足半个时辰。朱祁镇站得腿都有点发麻了,这时候张太后才发话了,指着五位大臣对朱祁镇说:“你看,这五位大臣都是先朝元老,受先皇之命辅佐你治理国家,以后你有什么事情,都要与他们商议。如果他们不同意,你就千万不可以去做。”朱祁镇点头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张太后又派人召来了太监王振。王振刚一进殿,张太后就喝令其跪在地上,声色俱厉地说:“自明太祖以来就已经立下了规矩,所有宦官不得干预政事,但凡有人违犯,定斩不饶。如今,你每天侍奉在皇帝左右,却又如此不安分守己,不把大明法律放在眼里,按理应当赐你一死。”没等张太后把话说完,那些她事先安排好的几个女官便闻声而上,举起手中的刀剑,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毫无心理准备的王振,一时间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直打哆嗦。朱祁镇见到这样的状况,也大吃一惊,急忙跪下替王振求情。这时候,身旁的五位大臣也跪下请求太后,能够免王振一死。张太后看到眼前这一幕,怒气稍稍平息了些,改变脸色后说:“皇帝你年纪尚幼,怎么能知道此等宦官自古以来就祸国殃民。既然你们如此为他求情,我就看在你们的面子上,饶了王振这一次。但是从今以后,绝对不允许他干预国政,如再有违犯,决不再轻饶他。”王振听完张太后的话,连连点头答应,并不断磕头谢恩。之后,每隔一段时日,张太后就会派人到内阁去查问,王振最近操办了些什么事情,有没有未通过内阁而由王振私自决定的事情。这一次,王振的锐气被张太后杀去不少,也不敢再轻举妄动,的确是收敛了不少。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朝野上下哀声一片。唯有王振一个人却欣喜若狂,喜的是他再没有可畏惧之人了,此后他又开始肆意妄为了。而这时候的“三杨”呢?在正统五年时,杨荣就因为疾病缠身,没过多久就死去了;杨士奇也因为儿子杀人连累了他,他没有脸面再去干涉朝中大事,所以主动辞官了;如今只有杨溥一人在朝,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杨溥也一天天变老。即使有杨荣曾经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等人的协助,但是他们几个人资历太浅,威望也不够,只靠杨溥一人支撑大政,实在有些累心。于是,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此时的朱祁镇,依然十分信任王振,朝政也渐渐地被王振抓在了手中。他好像被王振灌了过多的迷药,凡是王振说的,他就都相信,而且认为王振说的就是最合理的。朝中其他大臣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因为他们懂得“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

就这样,王振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对于那些曾经对他溜须拍马、谄媚逢迎之人,他就大力提拔;对于那些曾经反对自己专权和对自己不恭不敬之人,他便大打出手,残酷地镇压他们。自王振控制朝政以后,许多人敢怒不敢言,毕竟他的后台是朱祁镇,没有人敢往一块大石头上撞,硬撞的只有死路一条。一天天过去了,王振越来越不能把控自己,他不仅对内党同伐异大耍淫威,对外也是投机取巧,还肆意破坏边防。“不作死,就不会死”,可是王振却依旧在没完没了地作死,最终招致了瓦剌贵族的大举进犯。

土木堡之变

历史上的“土木之变”,又叫“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是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一次惨败事变。土木堡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坐落在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500余人贡马,跟往常一样向明朝政府邀赏。瓦剌是蒙古中的一部,在明朝初期瓦剌臣服于明朝,所以他们每年都要向明朝献马朝贡。这一次,他们居然虚报为3000人,就是为了多领一些赏物。对于以往瓦剌无端地增加贡使,朱祁镇的亲信王振非但不加以限制,还按数给予赏赐,以至于瓦剌的胃口越来越大。这一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当场拒绝了瓦剌的无理要求,随即叫礼部的人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瓦剌贡使对此很不乐意,愤怒而归,回去后便添油加醋地向瓦剌首领也先汇报。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北方的瓦剌军首领也先便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亲率一支大军进攻明朝,来势极其凶猛。他们兵分四路,迅速向南发动进攻。当时,守卫西北的将士们几次与他们交战,都失败而归。于是,将士们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京城中,依然是王振手握大权,明英宗朱祁镇只不过是一个名存实亡的皇帝罢了,无论何事都只听从王振一人摆布。听到将士告急的声音,不懂军事的王振以为可以侥幸取胜、冒滥边功。于是,他极力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为了能够尽快让朱祁镇出兵,他告诉朱祁镇:“您完全可以效仿宋真宗御驾亲征,这样肯定可以在历史上留下美名。”

朱祁镇在平日里就对王振言听计从,同时他也幻想着可以像他的曾祖父朱棣那样多次进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这次他依旧听了王振的话,同时他自己也觉得只有亲征,才能让他大显身手。于是,他不顾群臣反对,做出了亲征的决定。短短的两天内,王振和朱祁镇就凑了20万大军,对外号称50万,胡乱配了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向大漠挺进。当时,与朱祁镇同行的除了王振,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但是朱祁镇下令不让他们任何人参预军政事务,而是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振一人,王振在他心目中简直比亲信还亲信。

也先听说是朱祁镇御驾亲征,于是假装退兵,想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王振和朱祁镇率领军队顺利进入大同。这一路上,他们都看到瓦剌军队在不停地向北撤退。王振对朱祁镇说:“您看吧,瓦剌人看您御驾亲征,都怕您了。”朱祁镇听完王振的话更加有底气了,继续率领部队向北行进。这时候,身边的不少大臣都觉得事有蹊跷,这一路,他们没有遇见瓦剌的一兵一卒,而自己也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恐怕是瓦剌兵有诡计。想到这里,兵部尚书邝埜准备奏请回军,提醒王振不要中了瓦剌人的圈套。可是王振却不以为然,觉得他们无中生有。

到了第二天早晨,王振的同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就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给了王振,并告诉王振说:“如果继续北进,肯定是要掉入瓦剌人设下的陷阱。”王振听了郭敬的话,才有点害怕起来,急忙传令撤退,第二天他们便撤出了大同。

一开始的时候,王振要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退兵,目的是想在父老乡亲面前耍耍威风。手握重权的王振便立即下令从紫荆关方向回京。可是还没跟瓦剌交战就这样仓惶退兵,让士兵们心中很是焦躁,军纪也开始混乱起来。还没走多远,王振忽然又想起,如果瓦剌人的大队人马也经过蔚州,他们肯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他又临时改变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今河北宣化)方向行进。明军撤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瓦剌人耳朵里,他们开始奋起直追,形势十分紧迫。就在这时候,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人向王振提出建议:“从这里到紫荆关,只有40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而不应该取道宣府,这样才能逃出瓦剌大军的追赶。”执迷不悟的王振当然不愿意听别人的劝告,而是一意孤行,继续向宣府方向行进。

就这样,明军迂回奔走了好几天,才退回到宣府。这时的瓦剌大军也已经追袭而来。情急之下,朱祁镇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断后,以掩护朱祁镇撤退。结果他们都战死在了沙场。朱祁镇又派成国公朱勇等率骑三万前去阻击,朱勇等人冒险进军至鹞儿岭,没想到却陷入瓦剌重围。虽然他英勇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一会儿功夫三万军队就全部覆没。而这时候的王振在做些什么呢?关键时刻他除了能带着朱祁镇逃跑,似乎没有其他能耐。

这一次他们退到了土木堡,这里离怀来城仅仅只有20里,随行的文武官员都主张进入怀来城宿营更加安全一些。可是,愚蠢的王振为了不让自己搜刮来的那些钱财丢失,执意要留在土木堡宿营。对于兵部尚书邝埜等人的一再奏请,王振都置之不理,并把他们轰出殿外。没有办法,邝埜只好只身一人闯到了朱祁镇的行殿,请求朱祁镇速速做决定。没想到王振一直守在朱祁镇的身边,看到邝埜半夜闯宫,破口大骂:“你这个愚蠢的人,不懂用兵之道,就不要胡说八道。现在已经是半夜,你深夜乱闯,这次你必死无疑。”说完便即刻命令武土强行把邝埜拖了出去。

同类推荐
  • 北美帝国时代

    北美帝国时代

    1783年9月3日,一群戴假发穿裤袜的女装大佬揣着不可告人的心思,在巴黎德约克饭店签下了一份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协议。同一天,距离法兰西8000多公里远的美洲大陆西海岸,一位异时空的访客悄悄的登录了······
  • 悲伤关山

    悲伤关山

    本书是一部中国文学史,其实就是历代文学家倾诉诗意、忧愤的历史。那些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亮丽的篇章,实际上都是作者对自己不幸,凄苦的挣扎和超越。他们倾诉心声,往往依赖写作将一腔热血、一腔激昂化为一篇篇千古绝唱,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自虐、沉迷、疯狂,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 当古代遇见未来

    当古代遇见未来

    排兵布阵,泡妞把妹,移形换容,魔法传奇,商商对决......看他们如何颠覆历史长河......
  •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看惯了太多的三国类小说,可你们看到过黄巾军一统天下的吗?现代小人物张辉穿越到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从一介黄巾小兵,一步步披荆斩棘,搬开一切绊脚石,成为黄巾军首领;之后,带领黄巾大军占益州,平西凉;灭曹操,斩关羽。。。。。。乱世东汉,英雄辈出,且看现代小人物如何纵横三国世界。(求点击,求收藏,求粉丝,求推荐)确实写的很生涩,这我知道,当初写这个小说也是一时兴起,到现在才五百推荐,对我的打击很大,突然感觉不想写了,从现在开始,一天一更吧。
  • 唐末武夫

    唐末武夫

    这是汉家铁骑最后的辉煌时代,这是中央王朝武人们最嚣张跋扈的时代,这是汉家男儿都想功名但在马上取,当去万里觅封侯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重生才女冷王狂宠妃

    重生才女冷王狂宠妃

    黄小凤一个普通初中生穿到古代才女身上,还不带原主记忆。黄小凤:看我怎么破,渣男退婚,很好,我找个比你优秀百位倍的。冷王君傲天:确认过眼神,我是你要找的人。
  • 快穿之偏执男主惹不起

    快穿之偏执男主惹不起

    丛流什么也没做,又好像是做了什么,那到底是什么毁了他。
  • 逆黎

    逆黎

    “只有撒满星星和阳光的海岸才能洗去心口的霜寒让遍体鳞伤的海鸥在次鼓起勇气飞蛾扑火逆磷而上”在这叫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这是个二级警督陆渊和前一级警司现江氏集团总裁一起探究隐于光天化日之下的罪与恶的故事你要一起来吗“江黎说的很对,我们这些为了信仰和不可置否的勇气而自愿长出翅膀与狂风骤雨滔天巨浪斗争的人,那怕从深渊里出来,也无法在阳光的照耀下融入烟火人间了,说的跟出家似的”
  • 修仙天才的都市之旅

    修仙天才的都市之旅

    试看,一代修仙天才的都市之旅!…………………………………
  • 天神嫁到国师请接招

    天神嫁到国师请接招

    传说玉皇大帝有七仙女,然而事实是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名唤玉皇璟璃。天界动乱,仙器坠落人间,自然在天界闲的蛋疼的天帝之女自然被派往人间寻找散落各地的仙器。如果说这一世过得太顺遂,那么,人间就是她的劫,是情劫。
  • 太古仙人异界逍遥

    太古仙人异界逍遥

    奥斯大陆,诸神的禁地,戴天一个在洪荒夺体现代青年,在不周山倒之时,被传送到了奥斯大陆。诸神囚禁渎神者的监狱,戴天进入其中,将关押在第十层的渎神者放出,并击杀,但也引来了神格高手的查探。
  • 定制男神,相约100年

    定制男神,相约100年

    一场意外,她身怀一月身孕,而他却被判定为植物人。一日,安执年对着镜子说,这些年光忙着找你了,我都没有好好看看我自已,这相貌看得我自已都心动,老婆,你不会是因为我貌美如花,才对我不离不弃的吧!我家啥都不缺,只缺一个专业败家的。安氏狂语录!
  • 许你一生一世缘

    许你一生一世缘

    重生后,她看着眼前疼她入骨又矜贵冷魅的老公,一度怀疑当初自己心瞎眼盲,竟然任性妄为作天作地一再推开他,甚至多次和他提出了离婚!前世,她因另有所爱,偏听偏信,终是蒙冤入狱,含恨而终,也害惨了对她用情至深的老公。重过一世,她势必擦亮眼睛,远离渣男,手刃仇人。而且,今生,她再也不会犯傻,要紧紧抱着老公的大腿,“老公,我想待在你身边,天天都陪着你。”好好爱她曾经亏欠了一辈子的老公。
  • 最近的最远的

    最近的最远的

    曾经的影视集团老总的独生女慕巧倩,在父亲公司破产,父亲离世后选择了离开演艺圈,开启另一种生活。同为从小拍戏长大的男同学陈沐杨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两个人保持着互相支持的感情。慕巧倩遇到陆氏集团老总与前妻的儿子陆云霄,展开一段美好的恋爱。却在之后发现两个人的父母之间竟然有那么多的爱恨纠缠。最终两人只能成为最近的却不能相爱的关系。情归何处,拭目以待。
  • 千面王妃是白莲

    千面王妃是白莲

    天空一声惊雷,一朵娇艳白嫩的白莲花云绾兮横空出世。装娇弱嘤嘤嘤?不不不,没有人比得过她。腹黑残忍血腥漠然?不不不,还是没有人比得过她。哦,不,关于这点或许有一个变态可以与她一较高下。顺势而为,潇洒快意,所做一切皆为让自己开心,不论是心疼保护还是杀戮尽然。搅动浮世万生,雷霆更改,抑或安稳平静,淡然处之,千变万化,因人各面。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是谁寻声低问?又是谁成为了她快意人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她有千面,殊不知所有的变化都已映在一双暗色的眸中。有朝一日揭开一切,是欺骗,是愤怒,是背叛,还是毫不掩饰的爱意?早已有命运将两人紧紧的纠缠在一起,自第一次见面起,彼此都做了“放纵”的自己,只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为了对方他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不一样”的自己......待想回头之际,却发现,早已深入骨髓,挥不去,抹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