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99600000015

第15章 香港小说(4)

本土作家的崛起

50年代后,香港文坛的小说创作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作品的数量剧增。原因是:(1)从大陆南来的作家和香港本土作家创办了许多文学刊物,给小说创作提供了发表的阵地。这对小说创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杰克主办的《文学世界》,慕容羽军、云碧琳主办的《文艺季》,孟君主办的《天底下》,卢野桥、源克平主办的《文艺世纪》,张维主办的《文艺世界》,李文耀、柯振中主办的《文学报》,友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生周报》等。(2)50年代香港出版了一批长篇小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锲入现实的香港本土作家的作品。如侣伦的《穷巷》,舒巷城的《太阳下山了》、短篇小说集《山上山下》、《雾香港》、《曲巷恩仇》等。夏易的《变》,南宫搏的《这一家》等。他们的小说创作,提升了50年代香港文学的素质。

舒巷城的《太阳下山了》

舒巷城(1923—1999),原名王琛泉,笔名王烙、邱江海等,祖籍广东惠阳,在香港出生、长大。舒巷城受过良好的教育,七岁时入私垫,打下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又受到叔叔对他的艺术熏陶。后考入官费的育才书社和教会办的华仁书院。抗战时期大批南来作家和文化人来到香港,有如甘露洒心,滋润着舒巷城的心田。念英文书院时,开始以王烙的笔名在报刊上发表第一批短篇小说和新诗习作。1942年秋,香港沦陷近一年,19岁的他忍痛离开出生地和家人,只身赴内地,辗转于贵阳、昆明、越南、上海、东北、天津、北平、南京等地,东飘西泊,直到1948年底才回到香港。此后,他白天工作,晚上从事文学创作,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了不少以香港市民的悲喜剧为题材的短篇。他1969年去欧洲旅行月余,回来完成了一个以巴黎的街头穷画家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巴黎两岸》,几年后又两度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1977年秋,应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之邀,参加国际文学活动。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山上山下》、《曲巷恩仇》、《雾香港》、《伦敦的八月》等,长篇小说《再来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白兰花》、《巴黎两岸》、《艰苦的行程》,诗集《我的抒情诗》,《回声集》、《都市诗抄》,散文、随笔已结集的有《拜伦与爱情》、《灯下拾零》和《浅谈文学语言》。

舒巷城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小说。长篇小说《太阳下山了》(国内版更名为《港岛大街的背后》)是舒巷城的代表作,标志着他创作上的一个制高点。作品1961年连载于《南洋文艺》。作者以简洁,抒情的笔触深刻地描写了鲤鱼门筲箕湾一带穷苦人家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香港地方色彩,美丽的自然环境,浓郁的生活气息,深挚感人的人情。

《太阳下山了》是舒巷城四部长篇中写得最好的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佳作。它采用横断面的写法,由主人公林江带领读者浏览了西湾河贫民区的风情,把一幅众生相展示在读者面前,生活气息浓厚,写实、抒情和通俗自然的笔法熔于一炉。在审美情感上,舒巷城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冷静的观察,更多的则是通过主人公林江的奋斗,和周围的许多人对他的支持和帮助来展现普通百姓之间的温情和对生活的信心。《太阳下山了》从总的方面看有一种明朗的调子,在众多的香港小说中,像这样的调子是不多见的。这也正是这部小说能给读者带来不同一般的审美感受的地方。读完小说,读者还不知道林江将来如何迈向新的生活,这个开放性的结局恰恰给人物展现了一个前景,好像他还在活动着、追求着。

《巴黎两岸》是一部充分体现舒巷城创新精神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画家西蒙之死,对巴黎社会作了深入剖析。

从艺术上看,舒巷城的小说没有太多刻意的技巧,无论是情节构思还是叙述方式,无论是表现手段还是语言风格,都讲究平实、单纯、明快和简练。当有人评论他的小说采用“无技巧的技巧”时,其实说的正是这一点。然而,他的小说依然有很大的感染力,这应该归功于他人生经验的丰厚与独特,以及内在情感的充沛。

侣伦、夏易、金依、吴羊璧等的小说创作

曾经在40年代末以长篇小说《穷巷》奠定了在香港文学地位的侣伦(1911一1988),进入50年代以后,仍然笔耕不辍。1955年,他创办采风通讯社,此后一直在新闻界工作。除了早期出版的《红茶》、《黑丽拉》、《无尽的爱》和50年代以后才正式出版的《穷巷》外,1950年以后创作出版的还有长篇小说《恋曲三重奏》、《暗算》、《佳期》、《秋梦》、《欲曙天》、《特殊家庭》、《无声曲》,短篇小说集《残渣》、《爱名誉的人》,散文集《无名草》,回忆录《向水屋笔语》等二十余种。

作为香港文学史上一位拓荒者式的作家,侣伦的创作历程跨越了香港现代和当代文学史,长达50余年。在香港作家中,他较早注意到香港社会中华洋杂处的现实。早年创作的《黑丽拉》、《无尽的爱》、《西班牙小姐》等短篇小说,写的都是在香港华洋杂处的社会现实中的爱情故事,并且带有一种异国情调和感伤迷蒙的色彩。《无尽的爱》把葡萄牙少女亚莉安娜和义勇军战士巴罗这一对异国情侣凄美悲壮的爱情故事,置于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广阔背景之下。小说出色地塑造了亚莉安娜的形象,把她的性格刻画集中在她对巴罗的赤诚而崇高的爱情上,从她对巴罗的爱反衬了她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完全是建立在她对日寇的刻骨仇恨上。因此,她的爱情包含了深厚的时代内容。她勇敢、果断地用一杯咖啡毒死杀害巴罗的凶手——九龙地区宪兵部长佐藤金次郎,实现了自己的复仇计划。最后,她昂起头来毅然地走向断头台。作品以浪漫的抒情笔调,烘托了亚莉安娜不畏强暴的浑身正气以及高尚情操,一个光彩夺目的复仇女神形象跃然于纸上;此外,作品对这位女主人公对于爱情、自由以及贞操等种种心理冲突的描绘,也都充满了一种高雅的艺术格调。

侣伦是一位执著的艺术追求者。60年代的创作生涯,他的名字总是与香港新文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他始终关注香港的社会现实,并且一步步锲入生活的深处。早期小说更多地停留在编织爱情故事,抒发浪漫情怀,后来逐步地转入直面人生,批判现实。他既不迁就时尚,也不一味躲进艺术的象牙之塔,写那种孤芳自赏的作品。他善于巧妙地把严肃的生活内容置于流行小说的形式之中,常在强烈的对照中呈现出讽刺意味,并能于小中见大,浅中见深。这种辛辣风趣、寓庄于谐的笔法,没有成熟的蓄积既久、博观约取的艺术功力,是写不出的。这是侣伦小说的突出的艺术特色,也是他的小说能像流行小说一样畅销的原因。后来的许多香港作家都不约而同地致力于创作各种“非流行小说的流行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与侣伦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夏易(1922—),原名陈绚文,另有笔名林未雪、言茜子、叶问等。祖籍广东新会,生于香港。小学,中学在香港接受教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入日寇手中。1942年逃出香港回到内地。1943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抗战胜利后转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大学期间选修朱自清的文学课,深受影响,处女作《静斋半年》就是由朱自清介绍发表在北京的一家刊物上,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1948年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回到香港,当了六年小学、中学教员,1954年起从事专业写作。1978年曾应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的邀请,赴美游学。

夏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和散文。她曾将自己的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50年代,为了适应香港商业社会的需要,以写作维持生活,她创作了十部爱情小说。处女作《香港小姐日记》(后易名为《少女的心声》)在《新晚报》连载后,即引起热烈的反响。在这一时期的其他爱情小说中,《悬崖上的爱情》和《日记里的秘密》有着较为曲折的情节,而《恋爱·二十一题》则具有恋爱心理分析的特征。

第二个时期是六70年代。社会文化气候的变化使夏易减少了小说中的爱情成分,更多追求社会人生的深度。在这时期创作的八部长篇和两部短篇集中,以《变》(198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时易名为《香港两姐妹》)作为奠定自己在香港文学地位的代表作。

第三个时期是80年代至今。人生阅历的加深使作者进入了创作的反思期,希望从整个文化传统的反思来检讨过往的作品。小说创作的数量较少,小品散文的写作益多。

从整体看来,夏易的小说基本上都以女性作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通过女性爱情的心理变化和曲折命运来揭示社会的人生百相相心态。这显然有利于作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对自己所描写的人物和时代的准确感觉。正因为这样,夏易的小说有着对女性心理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揣摩,借助女性丰富的感情生活和命运变化,在时间的纵向发展中来结构故事,表现主题。可能和女性作家的审美体验相对而言要温和一些有关,夏易小说对社会丑恶和黑暗缺少更有力的批判,往往只是以一种劝世的口吻,把她对人世的一些虽不算太深刻,但仍有价值的见解传达给读者。

金依(1927—),原名张燮雏,现名张初,另有笔名芸芸等。原籍广东中山县。父亲张稚庐为香港最早的文艺杂志《伴侣》的主编。受家庭影响,自幼喜爱文学,阅读了大量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初中毕业后,先在香港制衣厂当工人,1949年,他以写短剧开始文学活动,1951年从事新闻工作,现为《香港商报》总编辑。

金依早期用芸芸为笔名在报上发表以青年为题材的小说,如《幻恋》、《丑陋的春天》、《挫折》、《风雨异乡人》、《蜂与蝶》、《迷途的少女》、《红绿灯下》、《春郊三凤》等。60年代中期以后,他转向写工人题材。这时期,作品的取材大都集中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香港社会的变化以及下层劳动人民在社会变化中的生活和斗争。在香港的众多作家中,金依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工人作家。这不仅表现在他自己曾长期生活于工人和底层的百姓当中,也不仅表现在他的小说中有许多就是以工人的生活力题材,更表现在他在创作中始终站在工人的立场上,同情工人的不幸,为工人说话,歌颂工人和资本家的斗争,而且把工人的坚忍、团结、勤劳和献身精神看作是社会的一种理想人格。像《迎风曲》、《还我青春》及续篇《大路上》,都是金依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在这些小说中,金依揭示出香港社会生活一个很重要,却在创作中长期破忽视的侧面,成功塑造了杏心、忆兰、玉茹等一系列工人的形象、《迎风曲》通过三个知识女青年投身于工人生活,在斗争中经受考验和得到磨炼来展示年轻人走向成熟和实现理想的道路。《还我青春》和《大路上》则从正面表现50年代末香港工人的生活和与资本家的斗争。小说基调是高昂的,读来令人精神振奋。

吴羊璧(1929—),原名吴筠生,另有笔名双翼、意妮、鲁嘉等。原籍广东澄海县,在汕头市长大。读书至高中一年级便辍学。改学会计两年,1948年来港,开始给报刊投稿;次年被香港《文汇报》聘为副刊编辑;1990年任《壹周刊》文稿编辑,现已退休。著名作家吴其敏是他的父亲。吴羊璧多才多艺,能用多种艺术形式写作。作品厚实,善于从平凡生活中提出社会问题。60年代,曾与友人合办《伴侣》、《文艺伴侣》;70年代曾出任《书谱》双月刊主编,醉心于书法和篆刻。有一段时间和金依(张初)合作,尝试写香港的下层生活。大多通过工会的群众关系,找到一些对象,采访后两人一起讨论,一人执笔,再讨论修改,用笔名“张羽”(张初之“张”,双翼之“翼”的上半截)发表。吴羊璧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龙凤剑》、《黄河异侠传》、《顶嘴》、《在潮流中》,幽默短篇小说集《老朋友贵姓》、《请你叫醒我》,散文集《一秒、一年、一生》、《水滴篇》、《从人到鸭》,杂文集《煮字集》,文艺散论《茶座文谈》、《〈水浒〉新谈》,电影文学剧本《王老五之恋》,《龙凤剑》等。

吴羊璧是个写短篇小说的好手。特别是讽刺性的短篇小说更构成他创作特征的重要方面。《巴士上的一个半小时》是吴羊璧一篇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取材于路上堵车这一场景,通过巴士车厢这一窗口展示了香港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社会的世相。吴羊璧还是一位富于幽默感的作家,他的《老朋友贵姓》是一部讽刺小说集,充溢着睿智的幽默感。作家用犀利的笔触,从现实生活中一些荒唐可笑的事物入手,挖掘出种种腐朽丑恶的现象,妙趣横生,而又意旨深远,是一部思想性、现实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吴羊壁喜欢用喜剧气氛烘托严肃的思考,因此,这部小说集的作品格调是幽默的,内容却是严肃的。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不拘一格,那种嬉笑怒骂、寓庄于谐、辛辣风趣、幽默深沉、漫画式夸张的笔法,没有较深的艺术功力是写不出的。

同类推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陀思妥耶夫斯基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陀思妥耶夫斯基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 人在草木间: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

    人在草木间: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

    本书是人民日报副刊2018年年度散文精选。书稿遴选了2018年大地副刊上的优秀散文名篇,按题材内容编排成册,以飨读者。这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也有文坛新秀的成名作。他们锦绣文章,风流文采,代表着一个年度甚至一个时期的人文标杆。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湮灭轮回转

    湮灭轮回转

    鸿蒙之始,生生不息。六道轮回,苍生献祭。神死魔灭,战魂永记。八方世界,血染天地。造化玲珑,混沌之意。九天重塑,古今共聚。鸿蒙之初,万物生灵繁衍生息,时间蹉跎。种种惊才艳艳之辈相继横空出世,惊才之下伴随的是无尽的野心,各种争端无故而起,终于发展成为六界的大战,那一战,无论是远古神魔亦或是隐世大能都无可幸免,如此乱世之下,两位经天纬地之才相继统一,‘人,仙,神’‘妖,鬼,魔’六界,所谓的’道魔大战‘一触而发,亿万生灵涂炭,百万神魔湮灭……然突然之间,大战戛然而止,大战结果不可知,而后六界幸存生灵各自修养生息,直至亿万年后的今天,各种神魔出世,门派林立……
  • 公主请上榻

    公主请上榻

    她倾国容貌,才艺顶尖,为人腹黑,最喜欢在一边看戏,却时时刻刻吸引天下人的注意!南宫、百里、赵子龙、赵幕成、凌子阳……每一个都“高富帅”,却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且看她如何游走在这些美男之间不亦乐乎!
  • 前半生的过客

    前半生的过客

    这里有少年漂流的痕迹,愿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 面向阵法修仙

    面向阵法修仙

    开局一台笔记本,外挂全靠自己写。既无系统老爷爷,也没神器和富婆。自动修炼靠阵法,打架输出也靠它。谁说阵修战力差,吃我无限阵制啦!注:本书又名《码农的自我修养》《程序员就算到了异界照样是个单身狗》
  • 请女施主留步

    请女施主留步

    前面的美女,请留步。小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当灵气降临大地,莫小凡觉醒了一颗神通树。只要被表白的美女拒绝,就能收获神通果实。积攒负面值,还能提升神通等级!为了维护和平与正义,莫小凡立志成为神通达人,掌握万种土味情话。但家有悍妻,天天跪榴莲,膝盖受不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温情向轻松文,路过的大哥哥小姐姐,千万不要错过,毕竟你们颜值那么高!)
  • 价值千万的爱情

    价值千万的爱情

    他是国华集团的年轻总裁,是超级豪门叶家的第三代继承人。她是留学归来的谜样女子,是国华集团新进的人力资源部新星,成长于单亲家庭,而她,还是个商业间谍。他原以为自己找到了心中的真爱,最后却发现自己的爱情遭到了玩弄,所爱之人竟是利用自己感情的商业间谍。她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与她之间有道不可跨越的鸿沟,却还是坠入了他所编织的情网,遗失了自己的心。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命运让恩爱的情侣成为对立的敌人。他与她,还可以转弯吗?
  • 我真不做人

    我真不做人

    当现实世界突然洞开几座空间门,从门内跑出一群只存在幻想中的生物,说要跟现实世界谈合作,这你敢信!不信没有关系,现实世界又突然蹦出御剑飞行的仙人,拳能碎山的武者,撒豆成兵的道士,神话中的异兽。从此,世界开始变得莫名其妙起来!
  • 鬼亡者

    鬼亡者

    为了寻找遗失的宝物,她只身一人来到人间,却有了诸多朋友的帮助,聚齐五块碎片之日就是与同伴分离之时,然而在离开的那一刻,她却动摇了。一个小女孩脆脆的声音“师傅,再留下来陪陪我们吧。”
  • 壳零体

    壳零体

    初生的卡斯兰人都带有特殊的体质,他们的电子化体质可穿梭与电子世界和现实世界,而且少数的卡斯兰人并带有特殊的病毒,我们称它为——壳零体......
  • 这个刻意的夏天

    这个刻意的夏天

    就是这个充满惬意的夏天,让我遇见了一个未知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