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61500000030

第30章 大清的后宫(5)

传统的观点认为,慈禧择立载湉为帝,主要是因为载湉年幼,两宫皇太后可以继续垂帘听政,大局不变。同治帝载淳崩逝,即将失去操纵清王朝权柄的慈禧重施故伎,为了不做太皇太后,便给自己揽子,这样,最好能够择立一位与同治同辈的幼帝。因为给咸丰帝立嗣,自己仍可名正言顺地再度垂帘听政,保住已有的大权。于是将不谙人事、年仅四岁的载湉从太平湖醇王府接进紫禁城御苑,正式宣布由载湉继承皇帝,改元光绪,意思是缵道光先帝之绪也。这些都是在同治死去的当天完成的,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映出慈禧太后权欲之盛,手段之老辣。载湉成了慈禧的又一个政治工具,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当然,研究者也承认,载淳是其亲妹妹所生之子,与慈禧有血亲关系,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上述传统的观点外,许多人认为载湉不是她的外甥兼侄儿,而是她的亲生儿子。有关载湉的身世,京城大街小巷议论纷纷,有不同的传说。

第一种传说,认为载湉是慈禧太后与宫中太监安德海生的儿子。据传闻,太监安德海在入宫前做了假手术,不是一个真正的阉人。安德海入宫之后,善于阿谀奉承,特别是会讨慈禧的欢心,而辛酉政变之时,他又立过功劳,因此,慈禧对他是恩宠有加、言听计从。咸丰帝驾崩之时,慈禧年仅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守了寡,青春正盛的少妇按捺不住涌动的春情。安德海本来就善于察言观色,他明白慈禧想要什么,便把他是假太监的事情告诉了慈禧。慈禧太后一听,倍感高兴,两人从此打得火热,寝居与共。二人虽然做得非常隐秘,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慈禧和安德海的事很快在宫内传开了。同治帝和慈安太后知道后,对安德海是恨之入骨,慈安也深感日久出事不好办,就与同治帝计议联手除掉安德海。安德海自从与慈禧有了特殊关系,更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胡作非为。因此,上自皇帝,下至群臣,都想除之而后快。

不久,安德海怂恿慈禧派他去江南采办龙衣,出外行游。不想,清宫有规定,太监不许出宫,否则杀无赦。安德海行至山东境内,被持有慈安太后和同治帝手谕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擒住,并斩立决。慈禧太后听到消息十分生气,怒责慈安太后。慈安话里有刺,说:“妹妹心里应该明白,这么做是为了妹妹好。祖制规定宦官不得出宫,犯者杀无赦!”慈禧一看,把柄被抓住,闹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只好忍痛从长计议了。不久,慈禧才知怀了安德海的孩子,不敢张扬,忍气吞声熬到孩子出世,送给了妹妹。

然而,这个传说并非毫无破绽,安德海于同治八年(1869)被处死,而光绪帝载湉出生于同治十年(1871)八月,慈禧不可能怀孕25个月生孩子。有人称,既然有这个传说,就不能全按常规常理来设想:(一)安德海到底是不是假太监?丁宝桢在杀安德海前是要验明正身的,应该清楚;(二)慈禧惯会欺诈,她能把孩子送给亲妹抚养,毫无疑问,她当然也可以在孩子生年月日上做手脚。真真假假,一时间是很难说清的。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怎么说光绪帝载湉同慈禧都是有血亲关系的。

第二种传说,据说慈禧太后特别爱吃“卧鸡蛋”,每天早上都要吃上四个汤卧鸡蛋。京城金华饭店的卧鸡蛋最有名,慈禧曾命人到金华饭店买回一尝,果然名不虚传,酥软可口。她命李莲英每天为她在金华饭店定做,清晨由金华饭店小伙计把提盒送到宫门,再由李莲英送给慈禧太后食用。时间长了之后,李莲英就让饭店小伙计直接把卧鸡蛋送到宫内厨房。传说有一天,慈禧太后起了个大早,由李莲英陪着在宫内散步,忽然看见一个小伙子手提饭盒匆匆走来。慈禧问李莲英:“他是谁呀?”李莲英回道:“他是金华饭店的小伙计,叫史天明,每天来给老佛爷送卧果的”。慈禧让小伙子走近,仔细打量一番,见他20多岁,长得白净,虽然一身伙计打扮,但掩不住俊秀之气。慈禧立刻就喜欢上这个俊秀的小伙子,吩咐让他侍候进早膳。小伙子也很会来事,做事干脆麻利,把慈禧侍候得很高兴,就被留在宫中侍候太后。卧鸡蛋则由金华饭店改派其他伙计送。结果,慈禧不小心就怀上了小伙子的孩子。孩子生下后,虽然西太后不忍骨肉分离,但身为太后做出这样的事必使自己的权势受到威胁,就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妹妹醇亲王福晋抚养。而这个孩子就是载湉,后来的光绪帝。孩子送走后,慈禧对史天明也腻了,为灭口就命人将小伙计杀死在宫内。

同第一个传说一样,这个传说也有很多地方按常理使人不能信服之处:一是太后、皇帝、后妃的用膳是固定的,不能在外面定做。即使定做,也必须由小太监们去监做护取,怎么可能让饭店的小伙计送来呢?二是慈禧身居宫廷内院,随身伺候的宫女太监很多,每天还要临朝听政,如果怀孕生子怎能瞒过这么多人呢?所以这个传说不可信。但是,反过来说,规矩是人定的,如果人们不去按常理想,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这两个传说与传统说法相比,其说服力相对较差,慈禧究竟源何择立载湉即位,还需要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

珍妃落井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珍妃死于宁寿宫外的玻璃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

珍妃,姓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才色并茂,颇通文史,光绪十四年(1888)进宫,后晋封为珍妃。光绪帝与珍妃感情甚好,但慈禧与珍妃一直有嫌隙,后因珍妃支持光绪戊戌变法,受到慈禧太后怨恨,最后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将珍妃溺死于宁寿宫外的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珍妃生了天花,慈禧不得已派人把珍妃推下井。这一说法主要来自太监小德张过继孙张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张》一文中的叙述。他转述了小德张的回忆。据他回忆,小德张谈起珍妃时说,当年八国联军进城后,慈禧也来到了御花园旁,在养心斋前换上了便装。各宫妃嫔陆续到来,光绪皇帝也由瀛台过来,换上了青衣小帽。这时,慈禧把珍妃叫来,让她换好衣服一起走。此时的珍妃已被囚禁了整整三年。不大一会,珍妃披散着头发,穿着旗袍来了。老祖宗大怒说:“到这时候了,你还装模作样,洋人进来,你活得了吗?赶紧换衣服走!”珍妃说:“皇阿玛,奴才面出天花,身染重病,两腿酸软,实在走不了,让我出宫回娘家避难去吧!”慈禧不同意,仍然叫她走,珍妃跪在地上就是不走。这就为慈禧把珍妃扔到井里提供了借口,因为珍妃生了天花没体力逃难,投井是不得已而为之……

珍妃第二种说法,慈禧遣人杀害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即将打进北京城,此时珍妃已在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中囚禁六年,就在慈禧仓皇“西狩”前夕,托宫女带信给姐姐瑾妃,让她无论如何想办法留住皇帝在京主持大局。言外之意是可借机摆脱太后控制,收回权柄。谁知所托非人,信件落入二总管崔玉贵之手,转呈给了慈禧。于是慈禧盛怒之下,令其自尽,珍妃不从,才由崔玉贵将她沉入井中。另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等人收拾行装准备逃出紫禁城,珍妃进言说皇上是一国之君,应该留京,太后一怒之下命李莲英将其推入宁寿宫外大井中。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珍妃究竟因何被囚禁,是因为她“赞襄新政”吗?通过正史野乘,可以得出结论,她之被囚,绝非因为“赞襄新政”。从时间上来说,她之被囚在光绪二十年,而戊戌变法迟至四年之后的光绪二十四年才发生,她虽生长在得风气之先的广州,并受教于文廷式,但思想也不会先进到康梁的程度吧?如果她在光绪二十年即因“赞襄新政”被囚,岂不成了康梁之前驱,吾国思想与革命之启蒙者?珍妃利用光绪卖官鬻爵是事实,但她对慈禧的揽权干政,使光绪不得一展抱负的不满,也是显然的。慈禧之杀珍妃,不是因她“习尚奢华”,“屡有乞请”,也不是因她“赞襄新政”,而是因为她策划使光绪留京。光绪若能留京主持大局,则慈禧“西狩”便成流放,永无回京之望!

第三种说法,珍妃自己投井自杀。这一说法主要来自当事人的口碑资料。据《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一书记载,隆裕曾经告诉作者的爷爷,说:“很多人都说是我嫉妒告她黑状,所以老太后派人把她推到井里去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被八国联军打败后,洋人军队打到了北京。在完全没有取胜希望的情况下,老太后西行。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因为谁也不清楚这帮洋人最后会干什么,会不会像烧圆明园那样,把紫禁城也烧了?当然西行带不了那么多人,因为人多了就会成为负担。但是因为当时光绪是皇帝,而我是皇后,同时又是老太后的亲侄女,要带也只能带我和皇上走。而其他的一些亲属就地回娘家躲避,妃子们也不例外。可是当时的珍妃非常气盛,不服从老太后的指挥,并当场顶撞了老太后。在那个紧急时刻,珍妃一直对老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我要跟着去。您有偏见,皇后是您的侄女,所以您带她走。所以我也请求你带我走’。这就让老太后非常难堪。从另外一层上讲,本来老太后就对珍妃平日的作为有点不高兴,再加上这些紧急时刻的顶撞,老太后气得脸色发白,直打哆嗦。在皇宫里,大清朝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人敢于这么顶撞太后,即便是皇上都从来没有过,何况一个珍妃。老太后也是一个非常要脸面的人,所以气得当时抬脚就走,珍妃一直跟着老太后说自己的理由,于是就来到了距离珍妃住所不远处。珍妃这时候还不死心,对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就要跟皇上在一起,不在一起,宁愿死。活着是皇家人,死了是皇家鬼’。老太后一听,就更加生气,本来火烧眉毛的事情,哪还有时间吵架啊。于是就对珍妃说:‘你愿意死就死去吧’。当时离说话的地方不远处就有一眼井,于是珍妃紧走两步,说,‘那既然这样,我就死给你看’。于是直接就奔井口去了。老太后一看情况不对,这孩子跟我顶撞两句,怎么还真的去死啊。于是对崔玉贵说,‘赶紧去拉住她’。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当崔玉贵跑过去的时候,珍妃已经跳下去了。老太后一看没办法了,内忧外患啊,于是没来得及管她,就走了”。

据此,此书指出,珍妃不是慈禧杀的,那些传言都是错误的。其实事情远远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因为慈禧和珍妃都死了,所以人们就随意把一些屎盆子尿盆子都扣到了慈禧的脑袋上。与其他观点不同的是,此书的作者甚至指出,因为珍妃非常有才干,又非常聪明漂亮,所以慈禧非常喜欢珍妃。在慈禧看来,珍妃就是一个年轻的慈禧,这些都让慈禧对珍妃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

珍妃之死无疑是清代后宫又一未解之谜,珍妃之死,正史的记录都语焉不详。野史和口述史料的记录详细,但可信度不及正史,且版本很多。自杀还是他杀至今仍不得解。

同类推荐
  • 我的民国岁月

    我的民国岁月

    一次普普通通的感冒让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变成了一个清末普普通通的叫花子,初到清末的方华该如何适应这格格不入的时代,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未来?一无所有、身无长物的方华仅能凭借着对历史不太准确的把握,一点点的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且看方华的民国岁月,感受其中的辛酸苦泪、失望彷徨,以及从中获得的真挚友谊、幸福感情,一切尽在《我的民国岁月》中。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陈真后传

    陈真后传

    故事中的陈真做过义匪,也除过凶匪;当过军阀,也惩过恶官。身兼帮会要员,痛踩装逼之人。谱写一生传奇。[故事而已,勿与现实挂钩。谢了]
  • 乱世三国之我为刘禅

    乱世三国之我为刘禅

    一个现代大学生,一次意外,穿越到三国,成为了刘禅。从此以刘禅的名义生活下去,在那个谋臣遍地,猛将如雨的年代,谱写自己的传奇!《我为刘禅“书友交流群一创立,欢迎书友们一起交流!!!群号162094497
  • 梁传

    梁传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是名将“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气概?还是儒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是故事,是情怀,更是我想与你一同思考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满世欢

    满世欢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没有哈哈哈
  • 年少的你很甜

    年少的你很甜

    大学的爱情,芊芊和渭博朦胧感情和年少的轻狂,最后到毕业后他们的未来将如何?言出必行便是当初你和我最好的模样!
  • 重生之耀玥当空

    重生之耀玥当空

    前世被自家妹妹暗算,竟重新回到了一切开始的时候,她就不信了,带着上一世的任何东西,她就挽救不了一切。不过,师父,你是什么意思,你也是重生的?QQ群:1030949499
  • 易人物语

    易人物语

    普通员工车晓瑞逆袭,摇身一变冲九天;有着火影的热血,柯南的解谜,新海诚的治愈......美女的爱恨情仇,帅哥的英姿飒爽......主角来到乾坤洲,且看他是如何开启人生开挂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试金石

    人生试金石

    本书以类于小说和戏剧的材料,组织成现实中各种“冲突性的事件”,以精练的体裁、简洁的文字,表现处纷纭人世需面对的种种矛盾、挑战。并以作者王鼎钧的慧眼卓识,启迪年轻人辨黑白、鉴善恶、取曲直,立身处事,堪为“人生的孙子兵法”。
  • “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智慧城市

    “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智慧城市

    城市生活应该如何进行?我们应该如何在城市之中进行智慧的生活?本书将为你介绍。
  • 我能无限取缔

    我能无限取缔

    人被杀就会死,但是李痕除外。他被杀会完全取缔导致他死亡的那个人。
  • 穿越之亡国公主

    穿越之亡国公主

    都市白领夏言浅穿越成亡国公主,在离开寄住的丞相府后夏言浅偶然下救了受伤的六王爷覃川,覃川向皇上求了圣旨让夏言浅嫁入王府当王妃,夏言浅渐渐被覃川的真心所打动。部落首领的女儿黎宛如一心想要从夏言浅身边夺走覃川,黎宛如心狠手辣,更和视覃川为眼中钉的太子覃律密谋,最后覃律被废除太子之位,覃川继位,封夏言浅为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被困仙侠五千年

    被困仙侠五千年

    段宏被困在仙侠世界五千年,无限循环着同样的一天,而在这座汇聚万界强者的诸天城内,他连哪位仙子有没有放屁都知道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