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61500000029

第29章 大清的后宫(4)

关于宋龄娥(小慈禧)是否能被选进清宫。有人说,清代旗人的户籍制度和选秀女制度比较复杂严密;慈禧若是汉家女,即使到了满人惠征家,也不可能以满人身份被选进宫中。

总之,“慈禧本是长治汉家女”是否真实,所提供的这些证据只是勾画大致的轮廓,还不太完整和精确,甚至留有空白和薄弱之处,有很多的疑点,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慈禧策动辛酉政变之谜

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崩于热河行宫,遗命以六岁的皇长子载淳即位,并派怡亲王载垣等八人,“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不满肃顺等人的跋扈专擅,与顾命大臣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发生矛盾。与恭亲王奕訢携手发动了“辛酉政变”,于是“顾命”体制变为“垂帘”体制。那么,究竟谁是这次政变的主谋,是慈禧吗?还是另有其人?

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崩于热河行宫,遗命以六岁的皇长子载淳即位,并派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额驸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待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邹杜翰、太卜寺少卿焦佑藻总共八人,“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清朝家法中的“顾命”制度。慈安太后和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不甘大权旁落和扼喉之忧的处境,不满肃顺等人的跋扈专擅,与顾命大臣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发生矛盾。

八月初一日,文宗异母弟恭亲王奕訢至热河值殷奠叩谒梓宫,慈安、慈禧以叙家常为名召见,密商合力对付肃顺。九月三十日,两太后召见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贾桢和军机大臣文祥等,控诉顾命大臣,正试提出垂帘听政,恭亲王遂奉旨派亲兵突然抓捕了载垣和端华。同时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宣奉旨前往途中拿问肃顺,押解来京。十月初一日,上谕授恭亲王为“议政王”,并掌管军机处,以后又受命为内务府大臣,并赏食双俸,以示优礼。户部左侍郎文祥、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右侍郎宝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在军机大臣上见习行走。十月初六日,上谕赐令载垣、端华自尽,斩决肃顺,其余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五人被解任。党援形迹最密者吏部尚书陈孚恩流放新疆,资财被查抄;踪迹最密者黄宗汉被革职,永不叙用;外间有烦言者侍郎刘昆、成琦、太卜寺少卿德克律太、候补京堂富绩也被革职。

十月二十六日恭亲王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遵旨会议皇太后亲理大政事宜,并且将皇太后的权力用垂帘章程固定下来。使得两宫太后实际上代行皇帝的全部权力。十一月初一日在养心殿举行垂帘听政大典,于是“顾命”体制变为“垂帘”体制,两宫太后临朝称制于上,恭亲王总揽全局于下。从咸丰皇帝去世到实现垂帘听政,共经过103天,是为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

对于辛酉政变,一种观点认为,辛酉政变并非偶然事件,它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它起因于文宗与恭亲王的兄弟失和,而这又导致肃顺得宠及恭亲王被摒弃于顾命大臣行列之外,两宫太后与顾命大臣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引起围绕“顾命”体制和“垂帘”体制之争,以御史董元醇条奏垂帘听政一事为导火索,终于酿成事变。事变标志着统治阶级最高层互相之间的公开倾轧和斗争的白热化。同时,慈禧太后是“辛酉政变”的最大受益者,这一政变的成功使她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据此一举夺得国家最高权力,并从此实际统治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因此,学术界通常把“辛酉政变”看作是慈禧在咸丰帝死后主谋或与奕訢合谋策动的。

陈潮则对这一看法提出质疑,认为政变主谋并非慈禧,而是当时受到国内外广泛支持的奕訢集团。辛酉政变是清廷权力失衡的必然结果,慈禧通过政变上台却是历史的偶然。其理由包括:其一,毋庸置疑,军队对政变的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次政变作军事部署的是钦差大臣、兵部侍郎胜保,他在京城拥有最雄厚的军事力量。虽然胜保在道光朝已官至内阁学士。以后又几经升降,但他与作为内妾的那拉氏却没有也无从交往,更不见胜保的军事部署有慈禧的参与。胜保之所以在政变中决定性地站到了慈禧和奕訢的一边,一是因为他在咸丰帝逃亡热河前夕已与肃顺一伙结为仇敌。二是由于他与奕訢过从甚密,配合默契。据翁同龢9月16日的日记记载:“闻恭邸(奕訢)回京,又闻胜克斋(胜保)到京”,又据《热河密札》记载:“此公(胜保)十五日到,不卜如何措施,在城想见著邸堂(奕訢),一切自己尽悉”。由此可见,9月16日胜保带兵抵京后,有足够时间,并完全可能与刚从热河返回的奕訢会面密谋。如果说胜保的军事行动有合谋者,则亦当是奕訢,而且在其径自带兵到京之后才得逞。9月16日以后,胜保进一步布兵要隘,他也随之直奔热河,以“留虎豹在山”,待机行事。所有这些,显然又未经慈禧的策划和参与。既然没有证据表明慈禧参与策划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行动,那么慈禧策动政变之说就显得缺乏说服力。

其二,慈禧策动“奏请垂帘听政”之事,同样令人怀疑。参与奏请的有手握重兵的胜保、大学士周祖培和贾桢、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等人,他们均是奕訢的心腹党羽,同慈禧素无瓜葛。显然,无论在人事关系还是在地理阻隔,远在热河的慈禧都不可能对他们进行策动。至于那个率先上疏“垂帘听政”的董元醇,时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只是一个地方小官,更与刚从内妾升为太后的慈禧互不相识。他的上疏9月10日发出,14日才急递至热河。而其时,奕訢尚未从热河返抵北京。慈禧受人事和时空条件的限制,断难对“垂帘听政”的奏疏有什么指使。而董元醇是周祖培的门生,他的上疏应该受周祖培的指使。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关于“垂帘听政”的奏疏在提出“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的同时,特别强调“并简近支亲王辅政”,其意显然在于使皇弟恭亲王奕訢掌权。

其三,慈禧与奕訢密谋的最有力之证据,是奕訢与两宫太后于9月5日在热河行宫的一次叔嫂会面。据载,9月5日,奕訢以奔丧为由赶到热河,“值殷奠叩谒梓宫,伏地大恸声彻殿陛,闻者无不泪下,祭毕,太后召见。恭邸请与内廷偕见。不许,遂独对。一时许方出”。史料价值很高的《热河密札》也透露,奕訢到热河后,曾与太后“独对”一时许。“独对”什么,所载都语焉不详。因此,仅仅根据语焉不详的“独对”,情节和其他间接的估计猜测,就推断慈禧与奕訢在那“一时许”的会面中策划了这一政变,不免有证据不足之嫌。

其四,慈禧野心虽大,但羽翼未丰,尚不足担当策动政变的主谋。直到“垂帘听政”之前,几乎所有政变的主要参与者,都难以成为慈禧的心腹党羽,以供其指使策动。与此不同,具备策动政变实力的是业已崛起的奕訢集团。在国际上,英法等国公开支持由奕訢集团取代顽固的肃顺集团,甚至打算用武力来达到目的。在国内,由于肃顺等人在1858年“戊午科场案”和1859年“钞票舞弊案”中搞得士人满狱,士大夫切齿痛恨,如今见肃顺等人受咸丰顾命,人人自危,遂迅速在奕訢周围结成大党。就连僧格林沁这样的统兵大员,也上奏表明他反对肃顺等八大臣的态度。不仅如此,奕訢还因在北京议和期间的成效而频频得分,博得北京官僚层及军界的广泛拥护。反观当时的慈禧,除徒有“太后”之名外,在策动政变的实力上安能望奕訢之项背?

据上所述,陈潮指出,慈禧当时既无军队在握,又乏人事关系,且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显然没有理由成为策动辛酉政变的主谋。策动辛酉政变的主谋当为奕訢及其心腹密友。他们联合两宫太后,力主皇太后“垂帘听政”,目的是要在向顾命八大臣夺权时,避免“犯上作乱”之嫌。极具权欲而又极其聪明的慈禧,十分愿意地联手参与,并在这一叔嫂联手的政变中被推上了台。可以说,辛酉政变是清朝统治集团权力失衡的必然结局,慈禧通过政变上台却是历史的偶然。历史的偶然性为慈禧专权提供了机遇和舞台。

看过上述两种观点,可以说,要想真正地了解谁是“辛酉政变”政策的策划者,尚需要学术界继续研究与探索,以解开这一历史悬案。

慈禧择立光绪

同治驾崩,慈禧为什么不选旁人,偏偏选择载湉即位呢?显然,载湉是其亲妹所生之子,与慈禧有血亲关系,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许多人认为载湉不是她的外甥兼侄儿,而是她的亲生儿子。慈禧择立光绪为帝因此成为了宫廷之谜。

光绪皇帝(1827—1908)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九代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湉,系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之次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他既是同治帝的堂弟又是表弟。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初五,同治帝载淳驾崩,即将失去操纵清王朝权柄的慈禧重施故伎,择立载湉为帝。

清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崩于热河行宫,遗命以六岁的皇长子载淳即位,并派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额驸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待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邹杜翰、太卜寺少卿焦佑藻总共八人,“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同时,他又自作聪明地把随身私章“御赏”、“同道堂”作为皇权信物传给了皇后和儿子以防辅臣擅权。载淳年幼,其母懿贵妃成为皇太后且占用了皇权信物之一。因此,一开始两宫皇太后就与顾命八大臣发生矛盾。料理清文宗后事期间,两宫皇太后与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除去肃顺等八大臣。十月二十六日恭亲王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遵旨会议皇太后亲理大政事宜,并且将皇太后的权力用垂帘章程固定下来。使得两宫太后实际上代行皇帝的全部权力。十一月初一日在养心殿举行垂帘听政大典,于是“顾命”体制变为“垂帘”体制,开始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同治时代。

光绪皇帝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初五,同治驾崩,身后竟然无子,立何人为帝?两宫太后共同主持召开诸王大臣会议,会上群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事实上,慈禧心中早有主意,见群臣提不出具体人选,便提出立奕裰之子载湉为帝,识趣的群臣一个个惟命是从。这样,光绪王朝由此开始。

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人,而是偏偏选择了载湉承继皇位呢?

同类推荐
  • 小相公是僵尸

    小相公是僵尸

    故事发生在唐贞观年间,且看现代人李志夺舍修炼千年的僵尸之后在大唐搅风搅雨,以兵入道,修炼千年功法,镇压上古大妖,同时运用现代知识在大唐大肆建设,进行工业革命。活跃在一个科技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奇幻大唐..........
  • 穿越三国之乱世之争

    穿越三国之乱世之争

    每逢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硝烟四起。战乱不堪,现代人魂穿三国,与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人斗智斗勇,在这乱世争锋。
  • 流华录

    流华录

    长天留痕,渊渟现龙,风流清华,绝代双骄。这朝堂之上、江湖之下,你的名字刻上去,便再也消磨不去了。
  • 大唐极品逍遥王

    大唐极品逍遥王

    鱼家小女才比天高,宋氏姐妹命比纸薄。杜秋娘金缕无衣,白居易长恨当歌。女冠胡愔医道双绝,无题商隐文武两全。丑胖温,放荡杜,牛李相争梦一场。四夷六教蛇吞象,五姓七望螳捕蝉。传奇、幻术、游侠儿,才子、佳人、屠狗辈。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看取明镜前……
  • 我的副业是皇子

    我的副业是皇子

    皇子,我反正不想当,挂个名吧,剽窃才是正事。
热门推荐
  • 东京留学故事

    东京留学故事

    2007年国庆刚过,夏雪和日语班的同学们来到东京公费留学,衣食无忧的奖学金和踌躇满志的梦想随即被一系列的现实击碎。面临着金融危机等对留学生带来的失学、失业等毁灭性的影响,以及在异国他乡遭遇的价值观、爱情观的冲突和变故,夏雪她们的留学生活将会何去何从?
  • 替身使者的次元之旅

    替身使者的次元之旅

    替身,是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力量。无敌的白金之星沒用的隐者之紫消除时间的绯红之王…………且看李祯如何使用不同替身的力量在各个次元奋斗。第一个世界,我的英雄学院。
  • 佡情纪

    佡情纪

    妖域,妖月悬天。有风,无云。十五的夜晚,因着一场突来的大雨骤停,而变得寂静,好似整个世界都停止了一般。高高的天空中只有几只饥饿觅食的黑鸟在灰黑色的月夜下飞过,尖声厉叫,声音在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深山老林中回荡,刺耳尖锐,难听至极。当是时空,鸟声落去,恶山寂寂,远处遥遥传来风声话语,落在这穷山恶水之中,显得分外清晰。声音渐近,只见得灰黑色的月夜下,一男子怀抱一女,沿着蜿蜒险道,当先而行,奔跑如风,快如疾电。那男子满身是血,长发好似被血水染过一般猩红,刀削般的英俊面容上满是焦急疲惫之色,一双如星辰般的眸子,蕴含的也全是焦急担心。。。
  • 联盟之超越巅峰

    联盟之超越巅峰

    天才是什么?是一手德莱文大杀四方,中韩双服砍上王者。是小试牛刀轻松斩获全国电子竞技大赛冠军。是出道一年便帮助队友打破联赛连胜记录,最终扛起世界冠军奖杯,为自己的成人礼准备了最好的礼物。是跨过那座高山之后仍旧不忘初心。因为未成年,所以进网吧都永远是战战兢兢。还是因为年龄,一度只能混迹在次级联赛。世界冠军的背后是在傲人的连胜记录下接连痛失两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蔷薇的复仇女神

    血蔷薇的复仇女神

    她与他,是从出生时就是玩伴;她与他,是小时候的偶遇玩伴;她与他,是因为自己的姐妹而认识的。她们,要复仇;她们,要复仇的人正是他们的未婚妻的家庭,他们的爱恋会怎样的?是坎坷,还是顺利呢?
  • 珋璃醉

    珋璃醉

    我依昔记得我们一起把酒言欢的日子,一起经历了许多生死,可以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的信任!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只是回想起来,却是如实的无言!
  • 麻衣相士

    麻衣相士

    山门修道布法,医门救死扶伤,命门画符炼丹,相术观天知命,卜术机断来去!故山、医、命、相、卜世称玄门五脉!其中相术,自古以来分作江湖派和学术派,另有一族不入两派之中,却世代高人辈出,千余年间相术通神者已达七人,世称麻衣神相!而此族,也被奉为世上最神秘的相术家族——麻衣陈家!陈家相术之精髓,全在奇书《义山公录》之中,学通此书,则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吴用,生来五行全缺,八字极弱,平生最遭五行鬼众之忌,因无心之过遭烧死鬼索命缠身,为消灾而奔赴陈家求救,却意外卷入术界正邪势力之大纷争,得奇书《义山公录》,与麻衣神相结为兄弟,交玄门五脉高手,入主相界,成就一代不朽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魅王爷斗萌妃

    鬼魅王爷斗萌妃

    金砂王朝赫赫有名的战神王爷,传闻战场上的他,如鬼魅般嗜杀如魔!她是苦逼而阳光的暖女一枚,因为不忍见无辜生命消失,坠入陌生的世界。当他们跨越时空,相聚在一起,他的旧爱和她一起面对生死,他却将生的机会让给了旧爱,瞬间心如碎片般崩裂的她跌入了无尽的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