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51700000007

第7章 历史推手黄群

一九四〇年一月三日,高宗武、陶希圣携带“日汪密约”,秘密离沪。当月二十二日,《大公报》香港版全文刊出密约内容,给了日寇与汪精卫集团沉重打击,史称“高陶事件”。

在这起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中,一位叫黄群的温州人参与谋划,推动了当事人的思想转变和事件进程,却甘居幕后,鲜为人知。后来虽有一些文章提及,可大多为局外人所述,缺乏第一手材料。当事人陶希圣早有回忆录问世,但曹聚仁认为他是黄群“不自居功拉来做配角的”,陶氏回忆录对此“闪烁其词”,而高宗武则一直保持沉默。

二〇〇九年初,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几乎同时推出高宗武的回忆录,使尘封了六十多年的重要文献终于重见天日。这两本书一从中文原稿《日本真相》直接整理而来,一从英文稿转译命名为《高宗武回忆录》,内容大抵一致。高宗武的回忆录不仅表达了他对日本的看法,而且披露了一些重大事件的细节,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其中涉及黄群在“高陶事件”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中文稿的整理者夏侯叙五根据高宗武留下的大量材料,撰写了《高宗武隐居华盛顿遗事》一书,有专谈黄群一节,发布了黄群致高宗武书信等材料。这些,无疑丰满了黄群的历史形象。

黄群,生于一八八三年,祖籍平阳郑楼,原名冲,字旭初,后改字溯初。作为民国时代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均有所建树。

黄群早年读科举之书,一九〇一年入杭州养正书塾(后改名杭州府中学堂),时同乡陈介石、宋恕正任教于该校,深受熏陶。曾随编辑《新世界学报》,发表《法学约言》《公利》等文,宣扬卢梭、孟德斯鸠等西方启蒙思想家学说。一九〇四年,自费留日进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法,与陶成章、蒋百里、周赤忱等革命党人交往很深,政治救国的思想进一步加强。一九〇八年,学成归国执教于湖北法政学堂。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后,黄群即赶回浙江,支持他的同学、新军统带周赤忱等响应辛亥革命。杭州光复后,黄群被推举为浙江代表之一,参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投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随后,黄群发起组织民国公会与共和党。一九一三年,梁启超加入共和党。不久,共和党改组为进步党。黄群在杭州读书期间,就常阅读《新民丛刊》,为其后来追随梁启超埋下伏笔。袁世凯吞食革命成果,欲行帝制,梁启超等坚决抵制,护国运动爆发。在这场斗争中,黄群受到梁启超重用,襄佐梁启超举起“保卫共和”大旗,名垂青史。主要功绩有三:一是游说冯国璋同情赞助起义。二是接办《时事新报》做反袁舆论阵地。三是由沪入桂,陪同梁启超赴西南第一线。这其中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就是蔡锷携妓逃离京城,奔赴云南起义,有一说法此为黄群设计。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的一个晚上,梁启超、黄群、张东荪谈了一个通宵,“着实将从前的迷恋的政治活动忏悔一番,相约以后决然放弃,要从思想界尽些微力。”黄群“换了一个新生命”后弃政从商,改组通易商号,获得上海证券行市的发布权。一九二一年,招股成立通易信托公司,经营银行信托业务。并为家乡近代化建设出谋划策,他发起创办温州首家电信企业东瓯电话股份公司、首家地方银行瓯海实业银行、浙南第一家自办医院瓯海医院等。

在教育方面,黄群亦有所为。早在留日期间,就建议设立专司温州、处州两府教育机构,得到认同,为“温处学务分处”的设置做了不少铺垫工作。在民国成立之初的非常时期,黄群倡议成立“民国大学”。一九二一年,在家乡投资开办小学,后将校产捐献给省政府,用以创办省立温州师范学校。

黄群还是一位藏书家,其藏书处“敬乡楼”藏书数万卷,以地方文献特色闻名。一九二八年起,黄群出资选刊《敬乡楼丛书》,计四辑三十八种七十八册。这是近代温州较大规模的先贤著述整理刊印活动之一,深受学界肯定。

因此,有论者认为:在近代温州人物中,为桑梓举办事业,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可观、嘉惠之普遍、影响之深远,除了瑞安孙诒让,恐无有出其右者。所不同的是,孙氏蛰居故园,身体力行,倾注了自己的心力;黄氏则主要通过输财捐资,兴办各种事业。

黄群虽退出政治前台,但继续参与了梁启超在“思想界尽些微力”的工作。特别在其晚年,于“高陶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无愧于“幕后政治家”的称誉。

一九三九年二月,高宗武赴日为汪精卫奔走。时通易公司已倒闭,黄群为避债居于长崎小滨。高宗武在《日本真相》中说:“我到长崎之后,第一个我要去看的人是我的同乡前辈黄群先生。……他住在小滨,是长崎县的一个镇,就在云仙山下,面海背山,风景绝佳,于是我约他到云仙山上一家旅馆见面,当天晚上我们就住在那里。”“我们都是温州人,温州有一种土话,与其他任何中国的土话都不同,于是我们精细地检查房间内有无录音机之后,就用我们家乡土话谈天。”“吃完晚饭之后,我就和这位黄先生在我寝室内谈天,一直谈到深夜四点钟。当天晚上,我和他决定两点:一、无论如何总要设法叫汪不被日本人利用,任何日本人分化中国的阴谋都要把它破坏了。二、我到东京之后,只听日本方面之意见,不作任何主张。”

黄群有一首《高宗武来访同宿云仙观光旅馆赋赠》说的正是那天晚上的事:“平生朋旧知多少,谁访孤踪到日边。为我远来留一宿,与君阔别忽三年。身经夷险情逾见,谈到兴亡思欲然。山馆高寒夜寥寂,偶闻石罅泻温泉。”

“黄先生对我说,他本来是进步党,与国民党处在对立的地位,他今天之所以流亡海外,国民党也不能完全没有责任,但在国家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候,只希望国民党成功,蒋委员长抗战胜利。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好,不能为黄群墨迹国家奔走,希望我多多努力,替国家奔劳,勿畏难,勿怕人骂,说得十分诚恳。至于我对他特别尊敬的原因,是他的确与一般人不同,他每次和我谈话,总是希望我替国家做事,勿替个人打算;他对我也特别的爱护,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高宗武从心底感激黄群对他推心置腹,下定决心悬崖勒马。

是年秋天,黄群来上海,高宗武介绍他去见汪精卫。“与汪谈了两小时话,他力劝汪氏勿被日本人利用,赶快走开。汪答应说,‘宁死不让’,可惜这句话后来他未能履行。”与此同时,黄群为高宗武出走准备,差遣亲戚潜回家乡把高家老小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并通过同乡好友、银行家徐寄庼,联络到杜月笙,并与杜飞抵重庆,告知蒋介石高宗武反正的消息。这一点,高宗武在回忆录中明确表示:“那时我已与黄溯初、杜月笙二位先生联络好出走香港。”

高宗武到港后,蒋介石写信给他说:“今后如愿返渝做研究工作亦可,不过,依愚见,最好渡美考察。”高宗武心领神会,携妻离国。黄群作诗赠别:“去年初春君访我,云仙共话到深更。今年初春我送君,九龙握手意难分。交情应与年俱积,春去由来不容惜。但使花开胜旧年,根深哪怕春风颠。救国须从自救始,猛然掉头觉今是。此去欧洲复美洲,最难梁梦得同游。去舟倘梦西湖与,故国还忧金瓯缺。不栉欲加博士衔,男儿志气更非凡。平生对君久期许,举杯不欲时效语。功名有命莫嫌迟,请君记取赠别诗。”

据《高宗武隐居华盛顿遗事》透露,高宗武计取“日汪密约”之后,黄群还为高宗武的“出路”“待遇”“撤销通缉令”等具体事项,亲笔致函陈布雷转呈蒋介石,得以受到蒋的召见,顺利解决“高陶事件”所留的尾巴问题及高宗武的“后事”。

高宗武定居华盛顿后,不时通过杜月笙了解黄群的情况。得知黄群生病,在美为其访医问药,托杜月笙等人转交。

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二日,黄群修书一封请杜月笙转寄高宗武:“余自小滨返国以讫于今,对于国家常以牺牲之精神,做开济之贡献,不幸无效,忍性等待至于今日,而余之初衷,一如昔也。余与信如先生所谈者,皆系肝胆之言,已面恳奉达于左右矣。来日能否见诸行事,虽曰人力,亦关天命,余六十三岁老病之躯,余生修短,在所不计,所希望者,唯能亲身目睹真能奠定新中国建立之基础而已。请兄与信如先生面商之后即设法以要情函示为幸。”信中所提信如先生为时任驻美大使馆陆军武官萧勃。

黄群拉了在悬崖绝壁边行走的高宗武一把,也曾推了同乡后学朱镜宙一把。朱镜宙在其自传《梦痕记》中说:“自民国元年至八年间,我的生活,离不开笔墨与剪刀。但民国九年起,生活的指针,却朝向另一个角度;其中推动的,算是永嘉黄溯初先生。”

当时,朱镜宙在报界小有名气,南洋归来,写成《英属马来半岛》一书颇受好评。一个偶尔机会,朱镜宙得识黄群。黄群约朱镜宙去吃饭。席间,黄群笑说:“我在民国六年,早就认识你了。”朱镜宙问:“怎样认识我?何以我都不知道?”黄群答道:“民国六年,中日记者联欢晚餐会,约百余人,有许多人演讲,你也是其中之一。一再打听,始知你是温州人。当时我觉得你这个小伙子胆子很大,就开始注意你了。”黄群一席话,深深感动了朱镜宙,“像这样爱护我的话,在茫茫人海中,还没有听到过半句。”黄群问朱镜宙今后的打算,他答:“预备再去荷属爪哇,搜集材料,完成第二部南洋著作。”黄群说:“很好!中国银行,有个经济调查室,希望你能替中国银行做些南洋经济调查工作。”朱镜宙后被任命为中国银行南洋经济特派员,每月津贴五十元。黄群还请朱镜宙为《时事新报》写专栏。

朱镜宙本来一直在报业服务,二次南洋调查归国即转向金融财经界,并有所成,历任中国银行福建分行副行长、上海市银行经理、甘肃省财政厅长、陕西省财政厅长、川康区税务局长等职,应该说与黄群的推动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诸事,可见黄群高尚的人品和周全的谋略,恰如胡适曾说的:“收获不必在我,而耕种应该是我们的责任。”

回顾黄群一生,在历史舞台上所扮种种,皆非主角,大多时候只是配角,甚至不过场记、灯光这样的工作人员,只从字幕中出现,不见形象,但他其实是高明的导演。黄群所处年代正值新旧交替,社会动荡,形形色色的力量风起云涌,且其政治抱负、社会建设理念有一定的局限性,势必四处碰壁,到头来只能无奈而终。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黄群这样的历史“小人物”推动了那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反观当下,缺失黄群这种不计名利、敢作敢为的精神,缺少黄群这样的历史推手,大多数人或乐于聚敛财富,或沦为个人主义的信徒,只扫门前雪,对于国家民生之建设、公民社会之推动,沉默寡言,哑然一片,实乃可悲可叹。

黄群晚年备受战火之苦,颠簸流转于香港、桂林、重庆等地,心力交瘁,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六日故于重庆,未能亲见抗战胜利。

一九四七年五月,其遗稿《敬乡楼诗》由顾廷龙排比校写,徐寄庼等好友集资付印。是书共三卷,计四百五十四首,均为五旬以后所作。据顾廷龙的学生沈津说:“此本楷书,为先生中年时所为,先生之所以手书,盖因上海物价日涨,百姓日不敷出,为省排版费,由先生写药水纸直接上机石印。差不多同时间出版的《合众图书馆丛书》十五种里,先生也书写了数种。当然,这对于先生来说,也算是苦中作乐”。据说《敬乡楼诗》只印了五百册。是书出版六十年后,我偶得五百册之一册。同年,我在上海古籍书店二楼角落里发现一堆《敬乡楼丛书》,一至三辑六十册,品相尚好,原封面、题签均在,不知是从哪家收藏机构流出,每册都编了号,并合订精装成十四厚册,但无盖收藏机构的章,心喜不已,遂购藏。睹物思人,常念黄群敬乡之情。

“德不孤,必有邻。”自二〇〇一年起,温州市政府投入专项经费,进行新一轮的地方文献整理出版工作,至二〇〇七年《温州文献丛书》累计编辑出版四辑四十部四十八册计二千万言,含卢礼阳辑《黄群集》。《温州文献丛书》续编《温州文献丛刊》仍在进行。若黄群地下有知,当欣慰矣。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登上月球,等等,都是科学的作用和结果。因而,科学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爱因斯坦自述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热门推荐
  • 孽爱:公爵的折翼新娘

    孽爱:公爵的折翼新娘

    有一种男人,他睥睨天下,霸道,可怕,自负,万千世界皆不在他眼中……有一种男人,他生来就处在人性两极灰色地带的最高点,被人视若撒旦般敬畏和恐惧着……有一种男人,他拥有最高贵的出身和最优雅迷人的教养,但他不讲法律和道德,他诠释着强权即正义……就是这样一个男人,这样一个高至巅峰之顶的连自己都不曾爱过的男人,他爱上了一个小女人,一个平凡娇弱的小女人!于是,他把她划到他的羽翼之下,从此,他甘心情愿交付一切宠爱这个心智不成熟的女人,用他的强大护她一生,只做她一个人的好男人!
  • 斗罗大陆之重铸世界

    斗罗大陆之重铸世界

    『本幻回归力作!三部曲启程篇!』每周更新!斗罗大陆的新纪元?此故事发生在《斗罗大陆之终极斗罗》后。又是一个轮回,人类渐渐适应了以前的休闲生活,高科技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缓慢的进化。但总有几个不协调的音符在这欢快愉悦的歌声中。穿越?对不起!我们四个一起穿越!史上最骚的穿越!四位斗罗男主齐上阵!听说过平行世界吗?我见过我们平行世界的人,四个!武魂异变?元素蓝银草,极致冰火,金银双神,黑白蓝银草。当然,这还不够!还有原创男主!啥?你考进史莱克?对不起,我爸是校长!啥?开挂?你开一个我看看?我不让剧情强行搞死你!
  • 会赚钱,会花钱(Mbook随身读)

    会赚钱,会花钱(Mbook随身读)

    这本《会赚钱会花钱》告诉大家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规律和投资理财方面的技巧和观念,教您学习怎样像富人一样思考,并且能够让您掌握更专业的投资技巧和理财方法,使您获得较多的回报,迅速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 被迫穿成病弱反派的小娇妻

    被迫穿成病弱反派的小娇妻

    姜檀爱商阙爱到疯魔,不顾一切的嫁给了他,最后却生生被折磨致死。一朝重生,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个抢来的婚姻还给继妹。路羲和:……死在丧尸嘴下的路羲和,一睁眼就成了被迫给反派冲喜的炮灰女配。反派有着惊艳世人的容颜,好身材,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可那都是曾经。现在的反派不但毁了容,瘸了腿,还随时都可能会嗝屁,最重要的是一言不合就黑化。路羲和:……
  • 快穿之我只想种田

    快穿之我只想种田

    未来凄惨,仙佛出品超级高冷不靠谱系统绑定,任务一个比一个难,豪门诡计、异世冒险、历练危机等等都不是事儿,秦鱼:因为我有神技之戏精上身。娇娇:问题是你的修炼大道不该是种田。秦鱼:过度而已,何况种田哪里不好了。娇娇:你听说过谁种田成仙的吗?秦鱼:没有?娇娇:有,土地公跟土地婆。秦鱼:......官方群:满一千粉丝值进(五九零六五三四八三)后援群,满一万粉丝值进VIP群。PS:本文无CP
  • 五行天之续

    五行天之续

    接下来的几个月都会很忙,更新随缘,见谅。——————一个热爱方想作品的读者,一个写了七十多万字却默默无名的作者,将为五行天,创造一个美好的结局。
  • 重生之科技人生

    重生之科技人生

    这是一个陨石引发的狗血重生~~·我会改变未来~我会珍惜现在的一切我会得到我该拥有的一切————李凡
  • 神级上门狂婿

    神级上门狂婿

    鬼狱里的魔王,王者归来,成为了美女总裁家里的上门女婿!
  • 深渊之灾厄纪元

    深渊之灾厄纪元

    无垠的宇宙,无限的星光,多少神秘被掩盖,多少往事被隐藏!
  • 君家有女初长成

    君家有女初长成

    作者第一篇小说,单纯宠文,一心一意,轻松快乐,论阴谋诡计,作者深知自己智商不够!君家女儿初长成,就是猎豹被吃掉之时。人生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长大。借着自己智力不足的说法,君君好了不少傻事,做了坏事也不用担责任,坏了别人姻缘也不用负责~一旦长大成人,就被蓄谋已久的猎豹吃掉,美其名曰:你太小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变态,你长大了,我觉得我的想法是顺应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