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22500000007

第7章 三国四方的角逐(6)

23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明了苏联不允许共产党同蒋介石发生冲突的原因:一是苏联为了国际和平,并受苏中条约的限制,不适合帮助我们;二是苏联如果援助我们,美国就肯定支持蒋介石,这将损害国际和平,并可能引起新的世界大战。他举例说,这就像在欧洲,苏联只能帮助保加利亚,却不能插手希腊,因为希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在中国,因为美国的势力太大,国民党与共产党,如同希腊流亡政府与抵抗组织,前者有权,后者无权。所以,我们要准备走法国式的道路,即资产阶级领导的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

但是,毛泽东告诉大家,苏联还是真心援助共产党的。要看到问题的实质,不能只看表面。中苏条约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因为苏联红军占领东北,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毛泽东相信,外交归外交,党的关系归党的关系,这是两码事。只要不使苏联在外交上感到为难,斯大林就会支持共产党。

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毛泽东的估计是正确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分析,毛泽东相信,共产党仍然有机会去东北工作。“如何工作?派干部去是确定的”,不过,“派军队去不能定,要看。”

毛泽东离开延安,刘少奇担起了进军东北的重任

1945年8月23日,在收到蒋介石第三封电报的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时局和同国民党谈判问题。

经过一番讨论,定下了应邀谈判的方针。毛泽东总结说:“我是否出去?还是出去。出去的时机由政治局、书记处决定。先派恩来出去。我出去,决定少奇代理我的职务,书记处另推陈云、彭真为候补书记,以便我和恩来出去后,书记处还有5人开会。”

会议最后作出正式决定:在毛泽东去重庆期间,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增选陈云、彭真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会议还决定: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刘少奇兼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和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

刘少奇

8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向各中央局发出电报通知:在毛泽东赴重庆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就在这一天,简陋的延安机场降下了一架美式飞机。从飞机上走下来一位器宇轩昂的外国人和一位戎装笔挺的中国人。这是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国民党军张治中上将。他们是专程来迎接毛泽东去重庆同蒋介石谈判的。

毛泽东就要走了。他把刘少奇请来,仔细地交代着方方面面的工作。两个人交谈了整整一天。

8月28日,刘少奇、朱德和上千干部群众,来到延安机场,为赴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送行。

飞机徐徐驶离跑道,冲向蓝天。刘少奇仰望天空,目送毛泽东南行而去,深感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

毛泽东离开延安后,中共中央领导工作的重任落到刘少奇肩上。他既要及时指导全国各地党政军民的全面工作,又要配合好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斗争,还要指挥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军队协调行动,进入有利战略态势,真可谓日理万机。

刘少奇到了他一生中又一个最紧张繁忙的时期。他按照毛泽东的意图,谨慎细心地处理着诸方面的一件件大事。

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是控制东北。东北三省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丢给了日本人,国民党军队跑得精光。蒋介石现在又想重新控制东北,却是鞭长莫及。而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这几年在那里有了相当的基础,在东北和华北的接合部还建立有冀热辽根据地,可便于八路军出关。东北地域辽阔,工业、交通发达,物产丰富,一旦建成巩固的解放区,使华北和东北连成一片,将使中国共产党在未来斗争中处于极有利的战略地位。

当然,蒋介石也很清楚这一点。日本投降后,他也在抓住各种机会,利用中央政府的合法名义和同苏联订有条约的有利条件,在美国支援下加紧向东北空运部队,行政、军事、外交三管齐下,不惜一切代价抢占东北。

这是战略部署的争夺,时间的比赛,就看谁调度、开动得快!

8月中下旬,中共中央曾陆续抽调延安两个团、由原东北军万毅部组成的滨海支队、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以及冀中、冀鲁豫各1团,先后往东北开进。但由于交通不便,情况不明,特别是对苏联军队碍于中苏条约是否同意中共军队进入东北尚不清楚,所以直到毛泽东赴重庆,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奉命开往东北的部队大部分还在路途中。

毛泽东走后,刘少奇立即加紧调集部队和组织人员开赴东北。8月28日,他对从延安出发去东北的干部讲话说:上东北的人员要想方设法尽快进入东北,只要我们在那里有了工作,就可作为与国民党谈判的资本。9月7日,他指示中共华中局,要他们抽调一批东北籍干部,立即分别集中,指定负责人带队,经山东分局送往东北。

9月11日,刘少奇又以中共中央名义,下令中共山东分局抽调4个师12个团,共25万至3万人,由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统一指挥,分散经海道进入东北活动。

当时正在延安待命的八路军第三支队政委张启龙,晋察冀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司令员程世才、副政委伍晋南等一批干部,中共中央原准备派他们南下去新四军第五师和广东工作,现在也掉转方向,改派去东北,即日起程。

延安突然飞来一架苏联专机

1945年9月14日,延安东关机场突然降落一架苏式小型军用飞机。从飞机上下来的,是苏联后贝加尔湖前线部队贝鲁罗索夫中校和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8月下旬曾克林带领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部队奉命开进东北,9月6日进驻沈阳,组成了由曾克林任司令员的沈阳卫戍司令部。他们是第一支进入东北的部队,又是第一次接管大城市,孤军深入,缺乏经验,迫切需要得到中共中央的指示。可偏偏他们的电台功率低,在出关后便不管用了,怎么摆弄也同延安联络不上。

正在犯难之际,他们获悉苏联红军派驻东北的前线总司令罗翁季·雅科夫列奇·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也想派代表去延安,同中共中央商谈问题。冀热辽军区前委便决定曾克林搭乘苏军代表的飞机去延安,当面向中共中央请示。就这样,曾克林同苏军代表贝鲁罗索夫中校一起飞到了延安。

据曾克林回忆,飞机从沈阳北陵机场起飞,当天在内蒙古多伦加油,在那里,他受到苏军的热情接待,并在苏军帐篷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到达延安。

师哲回忆说:“9月15日上午,延安机场突然降落了一架小型军用飞机,机上走下来我八路军沈阳市卫戍区司令员曾克林和苏军一位上校卫斯别夫(贝鲁罗索夫中校)、一位少校翻译谢德明(谢季赫梅诺夫)。”

从师哲的回忆来看,中共中央事先并不知道苏军要派人到延安来。“这位苏军军官对我八路军总部有一种神秘感。他们根本不了解延安的情况,也没有通信联络,仅凭曾克林的口头介绍,便飞来了。”

伍修权这样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一架涂着红五星的飞机来到延安上空,绕着延安飞行了几圈以后,就在机场上降落下来。中央马上派人去机场迎接来人,因为已经看出来是苏联飞机。”

到机场迎接的是杨尚昆和伍修权。当天下午,彭真将他们带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家坪。巧得很,中央政治局正在那里开会,研究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问题。曾克林的到来,对“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

走进窑洞里,曾克林见到了好几位中央首长,有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叶剑英、陈云、任弼时、张闻天。中央正在讨论向北发展的问题,急需了解东北的情况,曾克林的到来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刘少奇在会上说,为了争取控制东北,中央准备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但对东北的情况不太了解。现在,东北的同志来了,就请他谈谈那里的情况。于是,曾克林向中央汇报了他们从山海关到沈阳的经过。

接下来,刘少奇讲了争取东北的战略意义。他说,东北是个战略要地,背靠苏联,那里交通方便,工业发达。我们的军队进去了,就可以控制东北,我们有了东北,就可以加速中国革命的进程。

晚上,政治局继续开会。偌大的窑洞,被几盏马灯照得通明。刘少奇强调,目前我党在东北的任务,就是坚决争取这一地区,在东北发展我们党的力量,并认为“这是千载难逢之机”。因此,取得东北,就成了“决定性的一环”。

贝鲁罗索夫同中央领导的谈话内容已无详细记载,但总体上还是有所反映。贝鲁罗索夫向朱德转达了苏方对共产党的军队进入东北的正式意见:接红军大本营最高统帅部指示,蒋介石军队和八路军进入东北,必须按特别规定的时间;在苏联红军撤退之前,蒋介石军队和共产党军队都不能进入东北。未经苏方许可而进入东北的蒋介石军队已被解除了武装。共产党的军队不应在东北公开活动,已经进入沈阳、长春、大连等地的共产党军队,请朱德总司令下命令让他们退出苏军已占领的地区。

看来,贝鲁罗索夫所说的同曾克林反映的情况差不多。曾克林也反应说,苏联人要他们退出长春、沈阳等大城市。不过,苏军对进入东北的共产党军队还算相当客气的,至少没有解除他们的武装。朱德答应了苏方的要求,同意共产党军队从较大的城市里撤出。同时,朱德也向苏方提出一项请求,希望苏军把热河和辽西交给中共。

已经进入沈阳、长春等大城市的八路军怎样撤出来呢?当时采取了极其灵活的策略,即公开地撤出来,再秘密地回去。大部分军队留在沈阳,小部分撤向农村。

在延安期间,贝鲁罗索夫还同中共领导人举行了非正式谈话。贝鲁罗索夫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只要不用八路军的名义,并且不同苏军接触,苏军将不加干涉,甚至暗中对化名的共产党军队给予帮助。他还代表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向中方提出,希望延安派负责人去东北,以便就近协商苏军与中共军队的行动。贝鲁罗索夫告诉中共领导人:在东北,“只能做,不能说。”无论如何在东北不能提“自治区”,也不能说不允许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因为这样会给华盛顿和重庆以口实,从而使莫斯科在外交上陷入困境。

斯大林在东北问题上一波三折

在苏军进入东北的最初两个多月里,斯大林对中共持两面态度。在公开场合下,斯大林冠冕堂皇地宣传,苏军在东北没有同中共军队接触,我也不准备同他们接触,相反,蒋介石可以派军队到东北来。但在秘密场合下,斯大林又是一种态度,中共军队不是喜欢农村吗,那你们还是到农村去吧,我们不反对。

1945年8月底,最早进入东北的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十六分区司令员曾克林(中坐者)与苏军在山海关外会面。但是,总的看,当时斯大林对中共八路军的态度还是暧昧的。据曾克林介绍,关东军在东北遗留下许多武器弹药,苏军对八路军使用这些武器睁一眼闭一眼。十六军分区在山海关以日军武器装备了自己;在沈阳,曾克林率部看管的仓库里有“枪支10万支,大炮数千门及弹药、布匹、粮食无数”。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先进的武器,所以“个个兴奋不已”,乘机打开仓库,“先后拉了三天三夜,拉出步枪两万多支、轻重机枪1000多挺、还有150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野炮和山炮。”

另还有一个好消息:1945年9月16日,苏蒙机械化军队代表克尼德涅夫将军通知八路军晋绥军区,要他们转告延安总部,因受苏中条约限制,苏军不能越出东北三省,他们必须退出察绥地区,八路军应该尽快来接收。他说,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中国同苏联和外蒙古之间的联系,免得将来蒋介石军队占领这些地区后切断了双方的关系。这位将军希望八路军能够控制这些地区,如果需要的话,苏军可以提供武器。万一将来八路军不能抵抗蒋介石军队的进攻,还可以撤到中蒙边界,甚至可以撤到外蒙古境内。

到1945年9月中旬,莫斯科在东北的决策开始向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方面倾斜。促使斯大林转变态度的原因是9月13日美军在青岛登陆,美国人的此举显然同斯大林把东北纳入苏联势力范围的战略意图相冲突。所以,斯大林不惜打破苏中条约的限制,利用中共同美国抗衡。

10月1日,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突然告知蒋介石政府,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于10月下旬从东北撤军,将于12月1日撤完。苏联政府已派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为全权代表,同中国代表商谈苏军撤退和国民政府接管东北事宜,苏军代表将于10月10日至15日之间同中国代表在长春会晤。

偏偏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斯大林不愿看到的事情,这就是10月1日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秦皇岛登陆。而且,莫斯科还得知,美军军舰将运送蒋介石部队于10月10日前后在大连登陆。这一消息着实让斯大林吃惊不小。眼看美国人距东北只有一步之遥了,于是,莫斯科立即作出反应,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决定延缓蒋介石军队进入东北,并支持共产党军队在东北扩展,以阻止美蒋在东北立足。

为了支持中共军队在东北发展,苏军于10月4日告知东北局,他们打算把存放在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四平、吉林等地的日军武器交给中共军队,可以武装几十万人。

东北局领导听后大为振奋,立即报告了中央,说苏军“前门已开”,已许诺交给我们步枪3万枝、机枪100挺、大炮15门,他们确信,这个决定来自“远方”(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莫斯科的称呼),所以建议中央:“立即从各区抽调30万主力,于一个月内赶到,用尽一切办法控制此间。这是决定全局的一环。”为了争取这一环,他们认为牺牲其他地方是值得的。

由于受中苏条约限制,美军无法进入东北。但是,9月底,美军军舰已在渤海游弋。而且,莫斯科得知美军舰已将国民党军队运送至大连登陆。苏联人显然不能容忍美国的做法,于是,10月7日,莫斯科一纸公文送到了蒋介石那里,提醒他:美军舰进入大连港,违反了苏中同盟条约有关大连港为自由港、任何兵舰不得进港的规定。几经交涉,莫斯科最终同意国民党军队在营口和葫芦岛登陆,但苏军事先又将这两个港口交给了共产党军队,并且,苏联人还警告蒋介石,如果国民党军队在这两处登陆,苏军将不能保证其安全。

随后,美舰驶入大连海域,美舰司令上岸与苏军交涉,请求登陆,但遭到苏军拒绝。美舰只好掉头南下,驶往秦皇岛,将国民党第十三军送到那里。不久,美军又将国民党第五十二军运往秦皇岛。不久,杜聿明率领部队从秦皇岛起程,向营口、葫芦岛驶去。因为这两个港口已被八路军控制,蒋军只好返回秦皇岛。

同类推荐
  • 战争版:湘江之战

    战争版:湘江之战

    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红军牺牲3万人,被俘6千人,红八军团、红三军团六师18团、红五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为3万人。《湘江之战》以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主线,真实再现中央红军突围以来的军事、政治现实。不仅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更站在历史发展和历史思辫的立场上,反思战争决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 方寸星仰

    方寸星仰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这是一个少年与机甲的故事,卑微小人物一步步登上岑楼。
  • 岁月三十年

    岁月三十年

    公元二一八二年,我来到了部队,经历了颠簸的十几年,在世界战争中终于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为了巩固政权,我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怪事……
  • 地空导弹科技知识(上)

    地空导弹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抗战之乱世兵王

    抗战之乱世兵王

    弱肉强食的年代,唯有以拳头和智慧说话。兵王凌厉的刀法,飘逸的武打是男儿忠义本色的体现,那些挥洒的鲜血,就是暗示着这残寒世界的幕景!这是一部超热血的男儿戏----赚钱、美女、爱国一样都不能少。
热门推荐
  • 疯狂心理师

    疯狂心理师

    小医生很难?不,比小医生更难的是身心科小医生。【恐婚】、【集体癔症】、【惊恐发作】、【盗窃成瘾】、【半侧空间忽略】、【强迫症】、【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群体催眠】、【露~癖】、【耳朵里有乐队】..............................活好一辈子到底有多难......沐春这个身心科小医生觉得自己上了贼船,只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很小的群:960990234
  • 疯狂铁人ing之火力全开

    疯狂铁人ing之火力全开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疯狂铁人ing》续集,真实的记录了铁人的成长过程,从2013年到2020年参加过的每一场越野跑、铁人三项和马拉松赛记,赛事记录了为圆梦意大利330公里巨人之旅所经历的二十多场比赛的挑战与磨练。对每一场比赛作出客观评价,方便运动爱好者选择合适自己的比赛,共同进步、成长。
  • 季同学存心炸我

    季同学存心炸我

    贺爷x季美毒舌/逗比X性子冷/嘴炮强本书又名《贺爷我最撩了》/《我最喜欢季同学》她怕冷,所以他来了。_喜欢你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因为有季同学,我不至于变得太糟。想和你一起去更远的地方啊。习惯真是个要命的东西。你本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你能看见山,能看见海。我目光比较短浅,只能看见你。承载了太多期许的目光,怎敢轻易辜负。_
  • TFBOYS之薄荷夏季时

    TFBOYS之薄荷夏季时

    三个亲如兄弟的人,遇到了三个互不相干的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英雄联盟之国旗升起

    英雄联盟之国旗升起

    这是一本为热爱英雄联盟玩家们而写的书,以至于我毫不犹豫的分类为体育竞技一类。或许有人不理解英雄联盟在我们心中的位置,但是我想让大家知道,当有一天奥林匹克场上多出了一个电竞项目,当有一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那时候你可能才会真正的理解电竞的含义。
  • 神医王妃姜绾妤

    神医王妃姜绾妤

    执行特工任务,却被出卖导致死亡,意外魂穿到儿时,身染重病,被赶出府门,死在荒山的左丞相之女姜绾妤身上,复仇之路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潇潇慕雪

    潇潇慕雪

    方雪原以为会在平淡中度过自己剩下的日子,却没料到她能再遇见慕白,让她人生最后灰暗的时光多上一些色彩,或许这就是她一直挂在嘴边说的,刚好遇见吧。
  • 三世一兵

    三世一兵

    前世他壮志未酬,身死东瀛,化为一只大鸟要奋力飞回故土。而今生他生于西北终是记忆觉醒,终是奔赴东南,投身戚家军,奋力抗倭。那么来生呢?身体会死去,不死的是精神!三生三世家国,八千里山河,小兵,你准备好了吗?
  • 寂静证词

    寂静证词

    二十年前,一场血腥的714连环杀人案整整五年无迹可寻,警方经历过数次碰壁后,最终凶手竟是被网络上的匿名网友推理寻获,一时间舆论纷纷质疑刑侦局的办案能力,并将此案称之为周宁市刑侦局之耻。 二十年后,714的受害者家属萧厉已经成为了四处奔波的自媒体人,在无意被卷入一场案件后,他认识了沉默寡言的刑侦队队长阎非,看似机缘巧合下相识的两人,一个是能够轻易引发舆论危机的媒体,另一个则是身世备受争议的警察之子,两人怀揣着各自的秘密和目的,在一连串掀起舆情风暴的案件里合作无间,然而随着两人身世里阴霾的一面逐渐彰显,一场延续了二十年之久的密谋也在慢慢浮出水面.....